•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耶伦“鹰派加息”黄金创三周新低 特朗普或再成市场避险焦点

国际现货黄金周四(6月15日)下跌近10美元,跌至三周低点1251美元/盎司。美联储加息同时公布“缩表”方案,令市场担心美国加速速度过快,对黄金形成较大的压力。不过美国科技股再现暴跌行情,美国特别检察官或正调查特朗普干预司法公正,成为黄金近期提振因素。


 

隔夜黄金亚市早盘开于1260.60美元/盎司后,小幅震荡走高录得日内高点1266.54美元/盎司后转跌,金价小幅走低。欧市金价跌幅加大,空方控盘,不断刷新前低。美市金价大幅下挫,录得日内低点1251.18美元/盎司后小幅反弹,但未能持续,金价再度走低,终收于1253.70美元/盎司。

金价连日来已跌破1270、1260关口,1250关口也岌岌可危。

周四,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TRUST减持1.18吨黄金,至853.68吨,自美联储加息以来该基金两天减持超13吨。


最新的美联储6月FOMC决议表明,美联储可能在加息同时缩减其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这一表态超出市场预期,“鹰派”加息之后美元持续走强打压金价。

Natixis金属分析师Bernard Dahdah称,“就像以前的加息一样,第二天的市场开始预期下一次加息的概率,因为所有事情都要在事前考虑。如果你只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有更多下行机会。美联储正在谈论今年晚些时候的另一次潜在加息,这对黄金是负面的。但还是有足以使人们担心的不同层次的地缘政治问题。”

影响黄金外部市场方面,周四美元指数涨0.6%,从97.0附近上涨逼近97.50。美元兑日元和欧元分别上涨1.3%和0.6%。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走高,美国加息时新兴市场货币往往受压。美元兑墨西哥比索上涨0.6%,兑南非兰特上涨2%,兑韩元上涨0.9%。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再次下挫,因科技股延续跌势。道指下跌15点,至21360点,跌幅0.1%。标普500指数下跌0.2%。纳指下跌0.5%。纳指今年表现好于标普500指数和道指,但过去五个交易日中有四天收低。

原油期货周四收盘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因汽油库存意外上升。纽约商业交易所七月份交割的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27美分,至44.46美元/桶,跌幅0.6%。这是该期货自去年11月14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值得关注的是,昨天《华盛顿邮报》称,特别检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正在调查特朗普涉嫌妨碍司法公正。穆勒此前被授权调查俄罗斯可能干涉2016年美国大选以及与特朗普阵营串谋一事。最新报道显示,特朗普可能考虑解除穆勒的职务,此举或引发对美国政局不稳定的更大忧虑。

周五,投资者可关注日本央行利率决议,美国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基本面利好因素

1.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美国5月进口物价较前月下降0.3%,预估为下降0.1%;美国5月出口物价较前月下降0.7%,预估为上升0.1%。 路透评论称,美国5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刷新15个月以来的新低,主要原因是汽油进口价格大跌3.9%为去年8月来的低位,数据表明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为温和;尽管美联储已在周三进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但美联储认为通胀在短期内仍然将低于2%的目标。

2.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美国5月最终需求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持平,预估为0.0%,4月为上升0.5%;美国5月最终需求PPI较上年同期上升2.4%,预估为+2.3%。 数据还显示,美国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最终需求PPI较前月上升0.3%,预估为+0.2%,4月为上升0.4%;美国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最终需求PPI较上年同期上升2.1%,预估为+2.0%。


3.周一(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工厂订单和耐用品订单双双较前月下滑,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降温,并可能进一步削弱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反弹的预期。美国商务部(DOC)公布,4月工厂订单较上月下滑0.2%,与预估一致,3月上修为增长1.0%,前值为增长0.5%。

3.周一(6月5日)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服务业指数不及预估和上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数据显示,5月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9,预估为57.0,4月为57.5。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主席Nieves点评称,美国ISM报告显示5月雇佣需求普遍增加,企业状况继续向好。

4.美国劳工部(DOL)上周五(6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仅仅增加13.8万人,远远不及市场预期的增加18.2万,失业率跌至4.3%;创下16年以来低位,市场预期4.4%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新增就业人口环比大幅下降,为今年以来最差数据;美国劳工部还将4月非农就业人口下修至17.4万,3月下修至5万,就业人口累计减少6.6万。


基本面利空因素

1.美初请连续两周下滑: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美国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3.7万人,预估为24.2万人。 数据还显示,美国一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93.5万人,预估为192.3万人;美国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为24.3万人。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已连续两周下滑。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已经连续119周低于30万关口,连续时间创1970年以来最长。

2.美制造业指数表现强劲,美国纽约联储周四公布的6月制造业指数为正19.80,5月为负1.0。美国费城联储6月制造业指数为正27.6,前月为正38.8。


3.周三(6月14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利率上限提升至1.25%,将贴现率从1.5%上调至1.75%,FOMC在声明中调整了经济指标估值,并表示年内将实施缩表,缩表起步上限为每月100亿美元,

4.红皮书研究机构(Redbook Research)周二(6月1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6月10日当周美国连锁店销售年率增长2.1%,之前一周为增长2.5%。更多数据显示,6月10日当周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5%,之前一周为增长1.1%。

5.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周四较上日减少1.19吨,当前持仓量为853.68吨;全球最大白银ETF--iSharesSilverTrust持仓较上日减少105.91吨,当前持仓量10457吨;持仓创两个月以来最大降幅。


后市展望

1.Kitco 上周五(6月9日)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由于上周黄金的大起大落,华尔街的交易员及分析师对本周黄金的涨跌有些摇摆不定,认为本周黄金的跌势将会继续,而普通投资者则认为黄金本周将会有一个反弹。在针对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18人参与了调查,有4名人士认为本周黄金将会上涨,比例为22%;11人或60%认为黄金会较低,3人或17%预计将盘整。市场参与者中包括黄金交易商,投行,期货交易员及技术分析师。同时,有946名普通投资者参与了投票,525人或55%认为黄金将会反弹上涨;另有317人或34%认为黄金将会下跌,而104人或11%认为黄金将盘整。

2.Natixis金属分析师Bernard Dahdah称,“就像以前的加息一样,第二天的市场开始预期下一次加息的概率,因为所有事情都要在事前考虑。”ahdah称“如果你只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有更多下行机会。美联储正在谈论今年晚些时候的另一次潜在加息,这对黄金是负面的。但还是有足以使人们担心的不同层次的地缘政治问题。”


3.工行标准银行东京分行经理Yuichi Ikemizu表示,只要投机者和投资者及特朗普政府之间的不安存在,黄金将保持不错。

4.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表示,“现货黄金也受到亚洲实物黄金的短期兴趣的支持,特别是今天上午来自上海的买盘。”

5.澳新银行的高级商品策略师丹尼尔·海因斯(Daniel Hynes)在周四(6月15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尽管美国利率上涨,但他认为黄金可能高于1250美元/盎司。他认为,短期内黄金持稳在高于1250美元/盎司。避险购买支持了过去六个月的黄金价格,特别是美国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有可能推动价格走高。如果今年美国的政治局势恶化,那么价格可能会突破1300美元/盎司。


6.据彭博社周四(6月15日)报道,印度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正在制定新的政策,以提高透明度,帮助扩大其190亿美元的黄金首饰行业。据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的计划,应在3月底前确定。印度正在考虑推出现货黄金交易所,使黄金供应更加透明化,有助于实施纯洁度标准。政府试图消除走私,进口税也可能下降10%。这个计划还包括一家专门针对珠宝行业的银行。

7.资讯网站Economies.com在周四(6月15日)发布的报告中称,金价在1260一带徘徊,来自50日均线的负面压力依然有效,使得日内交易保持跌势,需要提醒的是金价将等待重探1254.56美元/盎司及1249.94美元/盎司的水平,在恢复上涨之前。重要的是,若金价下破上述价位,将会进一步推至更低水平1229.32美元/盎司,将其作为下一个下修目标,金价需要突破1280美元/盎司才能停止目前的负面压力重拾升势。

楼市销量遭遇历史性大跌

在加拿大央行刚刚对货币刺激是否仍有存在必要发出质疑,全国房屋销售数据就过来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数据显示,5月加拿大房产交易量较4月大跌6.2%,环比跌幅创历史新高。热点地区交易量下滑尤为惊人,当月大多伦多地区在可售房源增加了19%的情况下,交易量环比却下滑12%。


而房价目前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这是大温哥华地区的各类房屋价格走势:


本周一,加拿大央行副行长Carolyn Wilkins在一个演讲中表示,加拿大的经济复苏覆盖了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地区,令决策者感到“鼓舞”。她提到:

随着经济增长持续以及覆盖范围扩大,(加拿大央行)管理委员会将会评估,目前仍然存在的所有这些货币政策刺激措施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目前,体系内仍有很大的货币政策刺激。

油价的下调已经基本离我们远去,我们正在寻找增长的驱动力在各行各业及各地区扩大范围的迹象,而这些迹象令人鼓舞。

在她这番言论发出后,市场对于加拿大央行退出宽松措施的预期,推动加元一度飙涨至两个月新高。


但从上面的房价数据来看,显然难言“令人鼓舞”。而如果和美国进行对比,将加拿大楼市泡沫似乎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前夕的“加强版”。

如下图所示,飙涨的加拿大房价已经把美国房价远远抛在后面:

加拿大家庭贷款占可支配个人收入的比例已经远超美国在2008年前后的顶点,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扬。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国家的家庭贷款很大一部分是抵押贷款。

与此同时,加拿大平均家庭债务偿还率,即偿还债务占家庭收入的比率,比美国高40%。

贫富差距的鸿沟:富豪们手握全球45%的财富 创历史新高

别看比特币这么火,区块链最大的软肋依旧是“没有杀手级应用”

近期比特币价格的大涨,令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不过在摩根士丹利看来,区块链技术迄今为止都没有杀手级应用,现在距离大规模采用仍然很远。

摩根士丹利报告称,目前华尔街部分投行已经展开了一些尝试,它们是基于区块链能够提升效率的想法,“随着技术的成熟,区块链将能更广泛用于交易结算和清算,届时基金以及证券公司就能够进一步削减员工数量以及运营成本。”

但是,目前这些尝试也仍然基本停留在设想阶段,报告称,区块链技术仍然没有杀手级应用,而这正是让该技术能够开始被大范围采用的必要条件。“现在,我们仍然坚定地处于概念验证的中间阶段。”

报告称,初期的信号表明区块链是很有前景的技术,但是仍有很多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没有在复杂的、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进行大规模测试

不过报告也指出,技术仍在快速进步,“在接下来12-24个月,我们可能会看到共享基础设施最初期的部分开始出现。”

摩根士丹利认为,从现在到2018年是概念验证阶段,2017-2020年可能是“共享的基础设施”出现的时间窗口,2021-2025年是资产类别快速膨胀的阶段。


对于企业是否应该早做布局,摩根士丹利认为现在就给出建议还太早,但是认为和刚涉足这一技术应用的企业相比,较早涉足的企业更有可能获益,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容易在成本控制和资本效率上取得优势。

至于近期比特币以及其他数字货币大涨的原因,报告称,“并不清楚为何加密货币上涨如此之快”,不过也提到了日韩需求激增、中国盘面重新活跃、代币发行量暴增是可能的推动因素

Uber全球第一大“独角兽”地位告急!蚂蚁金服就此上位?

现在看来,Uber全球最大“独角兽”初创公司的地位岌岌可危。最有力的挑战者是支付宝的运营方蚂蚁金服。 

尽管目前估值接近700亿美元,但Uber却在近期遭遇严重危机,包括性骚扰丑闻、频繁的高层人事动荡、软件卸载风波、苹果商店下架警告……一连串的厄运令其陷入混乱,威胁着公司声誉,也威胁着其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的能力。

 

同时,Uber还在2月份卷入了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之间的一场商业机密诉讼。一旦败诉,Uber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领头羊地位很可能就此丧失。 

最为严重的打击是,作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的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迫于董事会压力宣布无限期休假,并且还被削减了一部分权力。 

这一切都有可能影响Uber的估值。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专门研究估值的Aswath Damodaran去年表示,Uber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业务模式存在缺陷,其利用庞大的市场规模创造利润,仍未找到把乘车分享收入转化为利润的方式。 

Aswath Damodaran当时认为,Uber真实的价值应当为230亿美元。这还不到Uber当时625亿美元估值的一半。

反观蚂蚁金服,其在2016年4月的一轮融资中估值达到600亿美元。而根据上个月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蚂蚁金服以750亿美元的估值占据独角兽企业榜首。 


这意味着,蚂蚁金服当前的估值或与Uber不相上下。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位银行家称,蚂蚁金服的IPO已被推迟至2018年底或再往后一年的上半年,主要由于需要获得监管批准和需要专注于构建业务,“蚂蚁金服想转为一家(海外的)股份公司,这需要得到政府的认可。” 它很可能需要一块支付牌照或拿到豁免。 

蚂蚁金服官方的说法是:目前尚无IPO时间表,也未决定在哪上市。 

目前,蚂蚁金服忙于大举收购海外资产,包括在印度、韩国和美国。该公司当下对资本没有“迫切需求”——它最近通过发债在海外筹集了30亿美元,用于并购外国公司。 

FDI连续两个月同比下跌 商务部要放大招了

这一次,中国央行没有跟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向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7点,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几个小时前,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1500亿逆回购操作,具体为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600亿逆回购到期。

中国央行5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5%,4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600亿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均与上次持平。



Wind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21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00亿、0、700亿、600亿、400亿;此外,周五还有2070亿MLF到期,以及6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

今年3月,美联储上调利率后,中国央行随即跟进,全线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利率,被市场解读为“变相加息”。但对比三个月前,中国目前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央行没有跟进必要。


中信固收认为,本次央行并未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1)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中美利差虽有所缩小,但是仍高于130BP,处于历史高位。

2) 外汇占款降幅不断收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资本流动改善,无需央行被动加息。

3) 去杠杆政策导致银行资金利率不断提升,一年期SHIBOR利率仍高于LPR,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被动抬升的可能。

4) 宏观经济正处于库存周期和地产周期的尾声,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

5)去杠杆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昨天的经济、金融数据,特别是M2增速创新低,显示去杠杆政策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在缓和、渐进去杠杆的政策要求下,央行也无需继续加息,以避免市场出现超调。


但九州证券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央行此次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市场形成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印象,但究竟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方向,现在是修复OMO利率与市场利率“剪刀差”的良好机会。邓海清认为本次央行不加息值得商榷,具体原因如下:

 

(1)目前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7天利率DR007,大致处于2.95的水平,远高于7天OMO利率2.45,上调利率不会引起金融过度反映;

(2)6月美联储加息,是中国央行良好的加息窗口,跟随美联储加息才是明智之举;

(3)目前债市表现良好,近一个月以来,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近10BP,债市对上调OMO利率有一定的承受力;

(4)人民币汇率已经稳定的前提下,不再是央行核心变量,缩窄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才是关键;

(5)全球央行流动性拐点,再叠加中国经济企稳、5月以来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央行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全球同步性。


人民币中间价创7个月新高

此外,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上日中间价6.7939,上调87点。上日官方收盘报6.7970,夜盘收盘报6.7943。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开盘报6.7882,上日收报6.7943。 目前小幅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涨0.06%,报6.793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微跌0.01%,报6.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