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全球信贷雪崩?

全球信贷脉冲(credit impulse)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急剧下降,这像极了10年前的雷曼时刻。

信贷脉冲的概念由德银经济学家Michael Biggs在2008年首次提出,该数据为信贷增量占GDP比重。据瑞银集团测算,信贷脉冲与GDP之间的关联系数达0.61,信贷脉冲的急剧下降往往是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先兆。

瑞银跟踪指标显示,全球信贷脉冲自去年达到峰值后就呈雪崩式下滑,目前已跌去了GDP总额的6%(从占GDP总额4%下跌至占GDP总额-2%)。其中,中美两国都已进入信贷紧缩状态。

这是十年前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信贷数据发生的首次巨变,同时也是2008年全球银行业发生崩盘的前兆,尽管十年之后世界经济局势已天翻地覆。


焦点:中国可能陷入信贷紧缩

一个令人忧心又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信贷脉冲从原来的正两位数变成了现在的负两位数。由于信贷扩张与GDP强烈相关,且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50%以上的增长,这简直给了人们的经济信心简直以致命一击。

瑞银分析师Arend Kapteyn在报告中写到:全球信贷脉冲(占全球GDP的77%)在过去18个月内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就来自中国(绿色阴影部分)。尽管该国现在仍在每年创造着占GDP30%的新增信用,但由于信贷脉冲衡量的是信贷制造速度,巨大的信贷制造数量于事无补。相反,由于信贷制造增速呈雪崩式下滑,投资者们对中国是否会陷入信贷紧缩产生了忧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6日全球信贷脉冲还为正值,占GDP的3.8%(其中中国为3.5%),但在2月该值就崩跌至-0.1%(其中中国为-0.3%),现在,该值到了接近-2%的地步,而中国的信贷脉冲则接近-3%。


全球经济可能在明年之前陷入衰退

Saxo银行的首席投资官Steen Jakobsen表示,全球经济正处在非常糟糕的状态。他敢肯定,世界经济最迟在2018年底陷入衰退。

不止中国一国的信贷脉冲表现惨淡,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好不到哪里去。

在过去6个月内,德国、意大利、墨西哥的信贷脉冲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美国的信贷脉冲也降至负数水平。全球贸易量已经见顶。

2009年,世界各国央行向市场释放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动性,制造了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资产泡沫。现在,美联储正准备在今年升息三次,中国人民银行准备收紧货币政策,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也不得不随之随即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这一切都发生在世界信贷增长转负的时刻。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人们还难以确定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按照既往历史,GDP数据相对于信贷脉冲数据会有3-6个月的滞后。Jakobsen声称,全球经济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崩盘。

美联储如期加息 预计年内再加一次 公布缩表计划

虽然通胀近期表现疲软,但美联储依然宣布加息25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75%~1%调升到1%~1.25%。这是美联储2017年的第二次加息。

此外,美联储还就缩表公布了更多的细节。

美联储表示,其预计通胀今年将低于其2%的目标。在利率决议后的声明中,美联储称,在家庭支出在近月上升的情况下,通胀依然于近期下滑。声明还指出,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计将保持在2%之下。

美联储加息并设定缩表计划,主要资产价格震荡,金价、美股总体下行,美债收益率延续跌势,但2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明显,美债息差进一步收窄。


对通胀感到担忧 仍预计今年再加息一次

对疲软通胀担忧有所加剧,不过依然决定6月加息;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三次。

美联储宣布,上调贴现利率25个基点,至1.75%。

FOMC委员们预计,联邦基金利率2017年年底预期为1.4%,这意味着今年还有一次加息。而CME的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一次的可能仅为35%。

点阵图显示,只有一名委员反对本次加息。明尼苏达联储主席Neel Kashhari表示,他希望等到通胀上升时再加息。

美联储预计,2017年年底、2018年年底、2019年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分别为1.4%,2.1%和2.9%,与此前的预期一致。


美联储公布缩表计划

除了加息,FOMC还表示,其将于今年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5月的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已经开始讨论缩表规模等细节。但官员们没有公布缩表的具体时间,也没有表明将缩减资产负债表至什么规模。多名美联储官员此前曾公开表示,预计美联储缩表后,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缩减至2万亿-2.5万亿美元。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约为4.5万亿美元。

美联储预计今年起开始缩表,起初每月缩减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缩表规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MBS为止。

Charles Schwab资深固收策略师Kathy Jones表示:“这有点令人意外的鹰派。在通胀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加息加上缩表等于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将让利率曲线更为平滑。”


上调GDP预期 下调通胀预期

近来,美国经济表现疲软。零售销售数据低迷,而工资增速在过去数月有所放缓。

不过,美联储将2017年的GDP增长预期从2.1%上调至2.2%,并将失业率预期从此前的4.5%下调至4.3%。

美联储还预计,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为1.6%,较3月1.9%的预期大幅下调。不包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预期从1.9%下调至1.7%。而2018年和2019年的核心通胀预期均维持在2%不变。


FOMC指出:“近期经济前景的风险看来基本平衡,但是委员会正密切的监控通胀的进展。”

以下为美联储对经济的展望:

  • 12个月内,通胀将继续处在2%之下,但将在中期稳定在FOMC 2%的目标左右。
  • 预计长期PCE通胀为2.0%,与此前预期一致。
  • 预计2017、2018、2019三年的PCE通胀分别为1.6%、2.0%和2.0%,此前的预期为1.9%、2.0%、2.0%。
  • 预计2017、2018、2019三年的核心PCE通胀分别为1.7%、2.0%和2.0%,此前的预期为1.9%、2.0%、2.0%。
  • 预计长期失业率将跌至4.6%,3月的预期为4.7%。
  • 预计2017、2018、2019三年的失业率额分别为4.3%、4.2%、4.2%,3月的预期均为4.5%。
  • 预计长期实际GDP为1.8%,此前预期为1.8%。
  • 预计2017、2018、2019三年的GDP增速分别为2.2%、2.1%和1.9%,此前的预期为2.1%、2.1%、1.9%。

美联储加息后,亚洲市场早盘普遍下跌

全球信贷雪崩?当中美同时触及“临界点”

全球信贷脉冲(credit impulse)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急剧下降,这像极了10年前的雷曼时刻。

信贷脉冲的概念由德银经济学家Michael Biggs在2008年首次提出,该数据为信贷增量占GDP比重。据瑞银集团测算,信贷脉冲与GDP之间的关联系数达0.61,信贷脉冲的急剧下降往往是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先兆。


瑞银跟踪指标显示,全球信贷脉冲自去年达到峰值后就呈雪崩式下滑,目前已跌去了GDP总额的6%(从占GDP总额4%下跌至占GDP总额-2%)。其中,中美两国信贷脉冲都已变成负数。

这是十年前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信贷数据发生的首次巨变,同时也是2008年全球银行业发生崩盘的前兆,尽管十年之后世界经济局势已天翻地覆。


焦点:中国可能陷入信贷紧缩

一个令人忧心又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信贷脉冲从原来的正两位数变成了现在的负两位数。由于信贷扩张与GDP强烈相关,且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50%以上的增长,这简直给了人们的经济信心简直以致命一击。

瑞银分析师Arend Kapteyn在报告中写到:全球信贷脉冲(占全球GDP的77%)在过去18个月内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就来自中国(绿色阴影部分)。尽管该国现在仍在每年创造着占GDP30%的新增信用,但由于信贷脉冲衡量的是信贷制造速度,巨大的信贷制造数量于事无补。相反,由于信贷制造增速呈雪崩式下滑,投资者们对中国是否会陷入信贷紧缩产生了忧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6日全球信贷脉冲还为正值,占GDP的3.8%(其中中国为3.5%),但在2月该值就崩跌至-0.1%(其中中国为-0.3%),现在,该值到了接近-2%的地步,而中国的信贷脉冲则接近-3%。


全球经济可能在明年之前陷入衰退

Saxo银行的首席投资官Steen Jakobsen表示,全球经济正处在非常糟糕的状态。他敢肯定,世界经济最迟在2018年底陷入衰退。

不止中国一国的信贷脉冲表现惨淡,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好不到哪里去。

在过去6个月内,德国、意大利、墨西哥的信贷脉冲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美国的信贷脉冲也降至负数水平。全球贸易量已经见顶。

2009年,世界各国央行向市场释放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动性,制造了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资产泡沫。现在,美联储正准备在今年升息三次,中国人民银行准备收紧货币政策,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也不得不随之随即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这一切都发生在世界信贷增长转负的时刻。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人们还难以确定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按照既往历史,GDP数据相对于信贷脉冲数据会有3-6个月的滞后。Jakobsen声称,全球经济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崩盘。

美联储“鹰派加息”黄金跳水20美元 油价暴跌4%创七个月新低

国际现货黄金周三(6月14日)“高台跳水”20美元。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和缩表计划后,金价从日内高点1280美元跌至1260美元下方。高盛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偏向鹰派,预计会在今年9月缩表,12月再次加息。


现货黄金亚市早盘开于1265.35美元/盎司后,金价小幅震荡走高之后转跌。欧市金价涨跌不定,继续窄幅波动,走势较为谨慎。晚间美国CPI和零售销售数据均不及预期,金价突现大幅拉升,短线跳涨后回转盘整,录得日内高点1279.90美元/盎司后再度跳水,金价大幅下挫,跌势难止,录得日内低点1256.65美元/盎司后反弹,终收于1261.07美元/盎司,下跌0.4%。

昨晚公布的美联储FOMC声明成为金价转折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上调对今年利率展望之外,还公布了详细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这使得市场忧虑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过于激进。

值得关注的是,周三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减少12.13吨,当前持仓量降至854.87吨。


美联储在周三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称,会密切监控通胀走势,并逐步减持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未明确说明将从何时开始采取这一行动。美联储逾三年前就已经停止扩大资产负债表,但一直在重新投资到期资产的收益,以维持资产规模的稳定。

美联储缩表计划是,每月允许少量债券到期,60亿美元国债和40亿美元抵押债券,然后每季度上调允许债券到期的数额,从而避免突然减持。最终允许债券到期的最高限额将达到每月300亿美元国债和每月200亿美元抵押债券。


会后同时公布的经济预期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为1.4%,这意味着今年还有一次加息。

高盛认为,联储收缩资产负债表的大戏更有可能今年9月开场,会在年底采取今年第三次加息行动。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不再像上月声明那样说前提条件是利率正常化,而是明确提到购买资产规模具体减少的金额。

Janus Capital的基金经理,“老债王”格罗斯认为,美联储在加息同时缩表过为“鹰派”。他警告美联储如此加息、缩表将带来经济衰退。


黄金外部市场方面,美元强势反弹,美元指数从决议之前下跌0.6%,反弹至97.0上方。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和加息路径看法乐观提振美元。

然而,美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三收于今年以来最低水平,通胀放缓的最新迹象引发这一全球最大债市的疯狂买盘。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138%,为去年11月10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周二为2.206%。

原油期货周三跌至七个月来最低水平,原油库存高企继续削弱投资者对主要产油国缓解全球供应过剩能力的信心。美国WTI原油期货暴跌3.7%,创去年11月14日来最低。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72美元,至每桶47美元,跌幅3.5%。



基本面利好因素

1.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美国5月最终需求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持平,预估为0.0%,4月为上升0.5%;美国5月最终需求PPI较上年同期上升2.4%,预估为+2.3%。 数据还显示,美国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最终需求PPI较前月上升0.3%,预估为+0.2%,4月为上升0.4%;美国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最终需求PPI较上年同期上升2.1%,预估为+2.0%。

2.周一(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工厂订单和耐用品订单双双较前月下滑,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降温,并可能进一步削弱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反弹的预期。美国商务部(DOC)公布,4月工厂订单较上月下滑0.2%,与预估一致,3月上修为增长1.0%,前值为增长0.5%。

3.周一(6月5日)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服务业指数不及预估和上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数据显示,5月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9,预估为57.0,4月为57.5。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主席Nieves点评称,美国ISM报告显示5月雇佣需求普遍增加,企业状况继续向好。

4.美国劳工部(DOL)上周五(6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仅仅增加13.8万人,远远不及市场预期的增加18.2万,失业率跌至4.3%;创下16年以来低位,市场预期4.4%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新增就业人口环比大幅下降,为今年以来最差数据;美国劳工部还将4月非农就业人口下修至17.4万,3月下修至5万,就业人口累计减少6.6万。

基本面利空因素

1.周三(6月14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利率上限提升至1.25%,将贴现率从1.5%上调至1.75%,FOMC在声明中调整了经济指标估值,并表示年内将实施缩表,缩表起步上限为每月100亿美元,

2.红皮书研究机构(Redbook Research)周二(6月1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6月10日当周美国连锁店销售年率增长2.1%,之前一周为增长2.5%。更多数据显示,6月10日当周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5%,之前一周为增长1.1%。

3.欧央行周四公布利率决议,维持利率不变,会上并未讨论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和降息的问题。行长德拉吉在会后发表讲话,表示欧央行管委会全线下调欧元区通货预期,欧央行预计2017年通胀率为1.5%,此前预期1.7%。预计2018年通胀率为1.3%,此前预期1.6%。预计2019年通胀率为1.6%,此前预期1.7%。

4.周四(6月8日)数据显示,美国6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118周处于30万关口以下,就业市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各项分项表明就业增速在5月出现放缓的最大原因,是企业无法找到适合的雇员;尽管上周非农数据表现不佳,但就业市场依然表现收紧。美国劳工部(DOL)报告显示,截至6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万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4.5万,分析师预估为24万人。数据低于30万反映就业市场状况良好。

5.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减少12.13吨,当前持仓量为854.87吨。

后市展望

1.Kitco 上周五(6月9日)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由于上周黄金的大起大落,华尔街的交易员及分析师对本周黄金的涨跌有些摇摆不定,认为本周黄金的跌势将会继续,而普通投资者则认为黄金本周将会有一个反弹。在针对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18人参与了调查,有4名人士认为本周黄金将会上涨,比例为22%;11人或60%认为黄金会较低,3人或17%预计将盘整。市场参与者中包括黄金交易商,投行,期货交易员及技术分析师。同时,有946名普通投资者参与了投票,525人或55%认为黄金将会反弹上涨;另有317人或34%认为黄金将会下跌,而104人或11%认为黄金将盘整。

2.惠誉周三表示,美联储加息以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发言强化了利率正常化快于金融市场预期的这一观点;相信美联储对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越来越从容,在近期疲弱的通胀数据后,美联储对数据依赖程度降低。预计到2020年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将升至3.5%。

3.华尔街日报称,美联储此次会议同意计划开始缩减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令市场感到意外,美联储观察家称目前存在美联储在9月开启缩表的可能。

4.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分析师Bart Melek近日表示,短期利率持续上升以及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并不一定会对金价构成压力。他指出“我们认为黄金和贵金属价格最大的驱动力并非广泛的通货膨胀,而是通胀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因素。由于央行仍在实施宽松政策,全球的实际利率可能依旧处在相当低的水平,这意味着持有黄金和贵金属的融资成本也很低。”

5.KITCO Metals Inc在一份说明中表示,最近没有重大的事件进展来支撑避险金属。这导致了期货交易商短期内在市场通过获利回吐来下调压力。

6.德国商业银行称“我们看不出钯价格上涨的理由,特别是作为第二大关键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钯金市场需求正在徘徊。”德商引用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表示,中国5月份有175万辆汽车出售,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7. 资讯网站Economies.com在周三(6月14日)发布的报告中称,金价在早盘盘整并窄幅交易,持稳在50日均线下方,日内交易受到负面压力的影响,保持下跌有效,也受到随机波动显示的超买信号的支撑。因此,在接下来的交易中我们等待下跌,金价将测试1254.56美元/盎司及1249.94美元/盎司的价位,在恢复上涨趋势之前,若金价上破1279.00美元/盎司的水平,将终止目前的下跌压力,重返上涨通道之中。

顶级投行被“征服”

在高盛因比特币研报需求火爆而发布了第一份技术面分析报告后,摩根士丹利今日也马上跟进了。

摩根士丹利表示,最近向他们公司总部打电话咨询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的客户电话就像洪水一样源源不绝,新形势下公司有必要推出新的研究内容,满足客户需求。

在这种压力下,摩根发布了一篇名为“即将消失的区块链”的研究报告。报告从消息面和基本面上对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价格进行了分析,与高盛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些数字货币的涨势就要到头了。

报告表示,若要让比特币价格接着上涨,就必须让政府支持该币,承认该币的合法性,提振人们对数字货币的信心。作为代价,比特币将被纳入政府监管之中。但这对以去中心化为基本理念的数字货币来说是极为荒谬的。


最近导致比特币价格暴涨的几个原因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比特币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

1、日韩两国需求激增。日本在4月份通过了一项法案,正式承认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为可用作支付的货币,超过2万家日本小型企业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此外,日本又新成立了好几家新的比特币交易中心,日本一时比特币需求量激增;由于养老金回报率过低,韩国退休老人也趁着这股涨势纷纷投入到比特币炒作大军中去,推动了该币价格的暴涨。

2、中国盘面满血复活。今年五月中国政府宣布冻结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提现,这使得中国比特币市场价格暴跌,然而,6月中国政府的态度有所缓和,中国比特币市场在松绑后又开始领先全球,原本低于世界价格25%的中国比特币价格均价,现在已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

3、代币发行数量暴增。比特币大涨潮中,诞生了许多以比特币众筹募款发行的代币。发行者由于看好比特币行情,一旦通过代币众筹到比特币后,第一选择不是用其进行交易,而是持有等待升值。这意味着比特币供给端的减少,也推动了比特币价格上涨。


利好因素出尽,如不得到政府认可将难以持续上涨

摩根士丹利认为,在今年暴涨200%以上后,比特币价格现在增长乏力。政府态度不明使得比特币前途仍不明朗,场外投资者面对3000美元一枚的高价游移不定,目前持观望态度。除非政府认可度方面出现了重大的利好消息,否则比特币的价格将难以上涨。同样的逻辑可用解释比特币的竞争者以太坊。

这意味着比特币将不能向以前那样被用于匿名交易。现在,在我国三大比特币交易系统上(火币网、OKcoin和中国比特币交易中心),用户都被要求提供完整的身份信息,其绑定的地址都纳入了政府的监管范围之中。

而在日本和韩国,为避免用户使用比特币进行跨国洗钱,两国切断了该国比特币交易平台与外国的联系,即在该国的交易平台上,比特币只能被换成日元或韩元,无法对换成其他国家的法币,这曾一度导致日韩两国出现了高达30%的价格溢价。

然而,将自身置于政府的监管中,这对比特币来说是一件难堪的事。


高盛:比特币短期涨势将见顶

昨日,有着无数大型客户的高盛指出,考虑到需求旺盛,已经开始覆盖比特币研究,并认为短期涨势到头。

高盛的首席技术分析师Sheba Jafari在报告中得出结论,认为应警惕高于3134的点位(这很有可能是短期内比特币价格的顶部),但若比特币价格跌落至1915和2330美元之间,可以重新看涨。


野村:长期来看数字货币仍然值得投资

野村证券认为,比特币在数字货币市场中仍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于马太效应巨大的货币市场来说,该币仍然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货币。

此外,比特币的使用量和用户数目一直在持续上涨,从去年至今几乎翻了一倍。4月,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使用比特币支付将被纳入免税货币行列。未来,将有几十万的日本商铺接入比特币支付系统,从长期来看,比特币仍然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野村证券还点评以太坊称,以太坊的功能应用现在还没有开发完全,但已经有大型企业入驻,未来的需求将会爆发增长,尽管今年至今已暴增48倍,长期来看也还具有升值的空间。

A股风格切换了?漂亮50持续回调 创业板涨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