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加息前夜投机者获利离场 黄金净多仓三周来首度下跌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公布数据显示,在截至上周二一周内,对冲基金和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净多头仓为下降了1.9万份。美联储加息之前,投机者选择获利离场。

必须说明的是,CFTC持仓数据覆盖了是截止上周二的数据,并没有覆盖周三(美国当地时间)美联储FOMC决议。而上周金价下跌1.4%。为过去五周来首次周线下跌。

CFTC详细数据显示,在连续三周增仓之后。投机者削减了15,842份多头合约,增持了3,779份空头合约,净多合约下降1.96万份,降至15.5万份合约。




这是黄金净多仓自5月23日以来当周首次下跌,而在前一周(截止6月6日当周)黄金投机多仓创下有纪录来最大增幅。

从数据平均水平看,目前黄金净多仓高于平均水平。

下图中红线代表的是黄金净多仓变化趋势。目前15.5万份净多仓合约,处于自4月以来持续上涨高位。去年7月英国退欧公投后,黄金净多仓创下近30万份纪录。


空头大幅建仓,令上周白银投机净多头头寸减少5646手,为四周以来首次减持,至44172手合约,白银净多仓自约一个月最高水平回落。

钯金净多仓持续增长。上周钯金净多仓增长了4.5%,达到2.1万份合约,维持在近一年来最高水平附近。

钯金是今年COMEX所有金属中表现最强的期货品种,今年迄今累计涨幅超过30%。

美联储“鹰派”加息后 贵金属怎么走?

上周对黄金、白银影响最大事件,莫过于美联储FOMC决议。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同时公布了缩表具体步骤。高盛认为美联储最快在今年9月启动缩表。

美联储两年四次加息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低于紧缩周期开始时的水平。美银美林策略师警告称,自美联储上周加息以来,美国公债收益率出现“不健康下滑”,预示着“政策错误交易”似乎将持续下去。

聚焦黄金的贵金属专栏Hebba Investments认为,如果美联储不顾经济疲软状况,在一个高度依赖杠杆的环境下持续收紧政策,那么他们可能将犯下错误。估值过高的美股可能大幅下挫,这或将有利于黄金等避险资产。

事实上,金价在美联储加息当周仅下跌了1%,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美联储“犯下的错误“将支撑金价维持在1250美元/盎司上方。

罕见的成品油价格战 中石油和中石化这对巨头怎么了?

3月下旬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爆发一轮“价格战”。降价的包括中石化、中石油、民营加油站,还有壳牌、英国石油等海外石油公司所属的加油站。山东、河南、浙江、广州等地降价力度明显,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降价幅度已高达2.3元/升。

多年来,“两桶油”一直执行发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但今年5月份,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柴油零售价普遍下降1元-1.5元/升,“两桶油”参与价格战实属罕见。


“茶壶炼油厂”对“两桶油”的冲击

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向中国新闻网表示,造成现在这种价格混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地炼企业取得原油进口使用权,使得汽柴油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民营炼厂丧失成品油出口权,造成供过于求,其成品油库存只能在国内消化。

在过去,地方炼油厂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受限制,要想用进口原油,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去年初开始,国家逐步放开相关限制。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有18家地方炼油企业陆续获得了原油进口权,开始大量进口加工原油。


从海关公布数据来看,我国5月原油进口大幅反弹,日均进口量为372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另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地炼的炼油总能力约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30%。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认为,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中石油中石化的组织架构复杂,其加油站自身无调整价格权利,市场反映灵敏性较低,无法像民营企业那样迅速调整价格,缺少价格上的优势,吸引客户能力相应的减弱,因此其销售量会受到民营企业的影响。中国石化一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零售额下滑至三年来新低。


IHS Markit的资深石油研究员Yan Kefeng也向路透表示,“茶壶炼油厂”(指民营炼油厂)的产能过剩正在侵蚀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所占据的80%的市场份额。

面对民营炼油厂的冲击,中石油、中石化选择加入价格战。董秀成认为,“两桶油”通过此次价格战,市场份额得以上升并且库存得以有效的消耗,油价将回到正常价格。

至于价格战持续的时间,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孟凯认为,当前的“价格战”可能不是短期行为,或将持续到明年。

5月楼市继续降温!北京二手房价环比下滑0.9%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价格延续降温趋势。

据统计局,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其中上海、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深圳环比下滑,广州环比上涨0.9%,涨幅略有回落:

上海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0.0%(前值-0.2%),同比+12.9%(前值+15.4%)。

北京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0.0%(前值+0.2%),同比+14.6%(前值+17.4%)。

深圳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0.6%(前值0.0%),同比+5.5%(前值+6.7%)。

广州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0.9%(前值+1.4%),同比+19.5%(前值+21.7%)。

热门二线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方面,天津、无锡、厦门、济南 、武汉环比上涨, 南京、杭州、合肥、郑州、成都环比下跌,福州环比持平。



从同比涨幅来看,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1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2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


一线城市二手房住宅价格方面,北京环比下滑,上海持平,广州和深圳环比上涨,但涨幅回落:

北京5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0.9%(前值0.0%),同比+18.8%(前值+22.5%)。

上海5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0.0%(前值+0.8%),同比+12.6%(前值+14.2%)。

广州5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0.5%(前值+1.0%),同比+24.1%(前值+25.9%)。

深圳5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0.3%(前值+0.8%),同比+5.4%(前值+5.1%)。


3月以来,二十余座热点城市开启了又一轮楼市调控。在去年10月收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包括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启动或升级了限购限贷措施。北京出台了全国力度最大的楼市调控措施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执行了“认房又认贷”政策。

十倍收益清仓口子窖 高盛这几年在A股数十倍收益如何赚到的?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遭遇“原始股东”高盛的清仓式减持。6月16日,口子窖公告,作为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简称“GSCP”)拟在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4093.74万股公司股票,占股6.82%,清仓退出。加上去年抛售的近1亿股,GSCP此番从口子窖“全军撤退”后预计可总共套现约50亿元,净赚十倍以上。

结合其QFII席位的二级市场投资,高盛总体上对酒类、食品、医药、零售等大消费板块颇为青睐,且常能分享优质Pre-IPO项目的“大馅饼”。此前数年间,高盛就曾先后作为原始股东在西部矿业、海普瑞等公司收割暴利。值得一提的是,高盛的减持退出虽然并非卖在最高点,但仍能获得数倍到数十倍不等的巨幅收益。而从相关A股公司上市后的走势看,二级市场投资者总体则赚少赔多,部分甚至损失惨重。


原始股成“摇钱树”

口子窖6月16日公告,由高盛管理的投资公司GSCP拟在6月29日起的六个月内,减持合计不超过4093.74万股公司股票(即全部持股),占股6.82%。回溯其持股详情,2008、2009年间,GSCP投资于口子窖的初始资金不到4亿元,持股比例最高时超过20%。待此轮减持完毕,预计高盛总的套现规模约50亿元,可获得逾十倍投资收益。

当然,结合目前的减持新规,GSCP在六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顶格减持也只能抛售6%的股份,如果借助协议转让,则单个受让方的受让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因此,其要完成清仓恐怕还需要一点“额外的耐心”,但相对巨额收益,此亦微不足道。

其实,口子窖一役的战绩还算不上“辉煌”,在高盛投资A股Pre-IPO项目的案例中,获利十几倍、几十倍是常有之事。如其投资原料药企业海普瑞就获利数十倍。

海普瑞称得上是2010年A股IPO的明星,发行价即高达148元/股,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攻至188.88元/股,瞬间市值高达750亿元。


此后,海普瑞股价连续下跌,低谷时近600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众多投资者被深度套牢。不过,作为原始股东的高盛方面(GS DIRECT PHARMA LIMITED)依然成功套现逾20亿元,投资收益数十倍。

其实,海普瑞的“天价发行”本就有争议。如,海普瑞发行的最大卖点是该公司被称为“目前中国肝素钠原料药行业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但据媒体调查,当时,在海普瑞的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中,至少有三家公司获得了美国FDA认证。而且,目前来看,自2010年上市后,海普瑞的净利润水平除上市当年外,2011至2016年的六年里始终处于上市前(2009年)的净利润水平之下。

除此之外,高盛在西部矿业的战例也颇受争议。2006年7月,高盛旗下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Delaware)L.L.C。以9600万元投资西部矿业,获得10%的股份。一年后,西部矿业上市,高盛方面持股解禁后至2009年完成减持,套现约十多亿元,回报率逾十倍。但参照西部矿业走势,在高盛大赚的同时,二级市场投资者则可谓伤痕累累。

与海普瑞类似,西部矿业也是在上市当年达到业绩顶峰(17.26亿元),此后便江河日下陷于低位徘徊,近两年的年度净利润都还不到1亿元。当然,此时的股东榜上,高盛早已离去多时。


 擅长布局“大消费”

与上述案例相比,高盛最新的一单Pre-IPO项目规模相对较小。其以Goldman Sachs Shandong Retail Investment S.à r.l。入股利群股份(主营零售业),持有2750万股,占总股本的3.2%,为第四大股东,目前持股市值尚不到4亿元。

就投资风格看,高盛似乎对酒类、食品、医药、零售等大消费板块颇为青睐。这一点,也可以从高盛QFII席位“高华-汇丰-GOLDMAN SACHS”的最新持股中体现。截至3月31日,高盛QFII席位共在十家A股公司股东榜亮相,包括重庆啤酒、燕京啤酒、老白干酒、水井坊、洋河股份等五家酒类公司,此外还有恩华药业、苏泊尔及华泰股份、博深工具、启明星辰。


再向前溯,高盛还曾深度涉足食品加工业。2011年年中,中国国内猪肉价格涨势迅猛,而在此之前,高盛曾持有双汇和雨润的股权,几乎影响着国内猪肉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6年3月,双汇集团100%国有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这家全国最大肉制品企业的改制消息,引来一众投行。最终,高盛与鼎晖组成的合资公司胜出。这次改制使双汇获得迅猛发展,高盛后来的收益也很亮眼。2009年11月,高盛同意将其所持双汇集团股份一半出售给一家中国基金,总价约1.5亿美元,高盛获利将近五倍多。

此外,高盛还曾是家电龙头美的电器(现“美的集团”)第二大股东。而其QFII席位持有的苏泊尔也是近阶段的白马股。

那么,高盛何以能在中国资本市场如此“长袖善舞”?据报道,高盛与国内各大银行、大型企业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以顾问、合作伙伴、投资者的身份穿梭其中。当然,也有市场人士指出,高盛此前之所以屡屡得手、斩获暴利,除了“人脉”因素,还与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监管尚不健全,市场参与者成熟度较低不无关联。

香港金管局:港元联系汇率制不需要变

今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CHAN Tak-Lam Norman)表示,港元联系汇率制应当延续,因为它已经有效服务香港三十多年,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陈德霖在一次声明中指出,香港是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系,保持港元与美元之间的稳定汇率是最合适的安排。我们没有需要、没有意图去改变这样一个有效的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由1983年10月17日开始实施的汇率制度。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维持汇率稳定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港元兑美元的兑换汇率为7.80港元兑1美元。香港金管局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时,从持牌银行买入美元;当触及7.85港元的弱方保证时,则会卖出美元,从而让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联系汇率7.80港元为中心点对称地运作。

图:美元兑港元汇率近年来走势


陈德霖还谈到香港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他表示,即使大陆资本全面开放,香港也不会被边缘化,香港仍然是大陆与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

他进一步指出,香港多年来一直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优势,只要我们不自满,继续努力,未来仍然一片光明。”


联系汇率制的利与弊

联系汇率的主要意义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香港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自实行联系汇率以来,由于能够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提供稳定的货币条件,贸易公司和投资者不再需要考虑汇率波动成本,因而成为吸引贸易和金融资本的重要动力。

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也有其缺陷。去年年初,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之际,港元对美元汇价也不断走软。港元贬值加剧一度引发市场担心: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否寿终正寝?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曾指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缺点在于,完全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即货币政策与该国或地区的基本面完全脱钩。1998年以来,美联储调息每一次调息后香港均立刻跟随调息,香港货币政策完全没有独立性。

今年,香港两度跟随美联储加息。上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香港金管局紧跟美联储步伐,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50%。

有必要尽量延长此轮经济复苏的时间长度

《经济参考报》今日头版刊发署名徐高的文章称,近期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要保证今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平稳,宏观政策有必要呵护复苏势头。


文章称,以当前趋势而言,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将逐步走弱,经济增长将重新面临较强下行压力。如果这轮经济复苏就此终结,将不利于未来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因为此轮经济复苏已明显改善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促进了经济的活跃。

文章认为,如果复苏就此归于沉寂,将挫伤各方对供给侧改革和“L型底部”的信心,让稳增长的难度加大。所以,有必要尽量延长此轮经济复苏的时间长度,稳定各方信心,为下半年十九大的召开营造平稳环境,也为长期改革推进构建良好氛围。


文章提到,为实现这一目标,宏观政策需要有前瞻性,而不能落后于形势。此轮经济复苏扩大了防风险政策的回旋余地,令金融去杠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等举措有了更大施展空间。这些防风险举措的确为长期经济金融的平稳所需要,但对短期经济增长会有不利影响。

其力度需要有前瞻性的调节,不可一味求紧。在方式上也需堵疏结合,在堵“后门”的同时开“前门”。

文章还称,在储蓄过剩的格局下,杠杆上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因此不可过度追求去杠杆。信贷需要宽松,为表外回表内留出空间;债市融资功能需要恢复,以实现“非标转标”。

同时,在真实利率因为PPI下行而快速上升之时,名义利率有必要做相应调整,以弱化真实利率上升带来的紧缩效应。


以下为文章全文:

       延续经济复苏需把握政策平衡

      作者: 徐高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期发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稳中趋缓,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为保证今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平稳,宏观政策有必要呵护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

从需求面来看,房地产和补库存是此轮经济复苏的两个主要火车头。但在地产调控政策的压力下,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都已明显放缓。PPI已连续两月环比负增长,表明原材料价格正在走低,从而令补库存周期临近尾声。而近期的金融去杠杆政策则令利率明显上升,货币增速跌至20年来的新低,对实体经济形成了一定紧缩效应。在生产面,工业增加值增速已明显低于今年3月的高点,而有领先意义的财新PMI则在连续扩张9个月后,于今年5月跌回收缩区间。以当前趋势而言,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复苏动能将逐步走弱,经济增长将重新面临较强下行压力。


但如果这轮经济复苏就此终结,将不利于未来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因为此轮经济复苏已明显改善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如果复苏就此归于沉寂,将挫伤各方对供给侧改革和“L型底部”的信心,让稳增长的难度加大。所以,有必要尽量延长此轮经济复苏的时间长度,稳定各方信心,为下半年十九大的召开营造平稳环境,也为长期改革推进构建良好氛围。

为实现这一目标,宏观政策需要有前瞻性,而不能落后于形势。此轮经济复苏扩大了防风险政策的回旋余地,令金融去杠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等举措有了更大施展空间。这些防风险举措的确为长期经济金融的平稳所需要。但也必须要看到,这些措施对短期经济增长会有不利影响。相应地,其力度需要有前瞻性的调节,不可一味求紧。在方式上也需堵疏结合,在堵“后门”的同时开“前门”。


就金融去杠杆政策来说,关键是要把握好平衡。我国在储蓄过剩的格局下,杠杆上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因此不可过度追求去杠杆。而过去几个季度的经济形势也表明了,经济复苏有利于杠杆的平稳。所以,去杠杆更应该有保有压,引导杠杆加在风险较小的地方。具体来说,信贷需要宽松,为表外回表内留出空间;债市融资功能需要恢复,以实现“非标转标”。而在真实利率因为PPI下行而快速上升之时,名义利率有必要做相应调整,以弱化真实利率上升带来的紧缩效应。


就财政政策来说,关键在于促进基建投资的复苏,以对冲地产下行带来的压力。如果要堵住地方政府不规范融资的“后门”,就需财政以其他更规范透明的方式,加大对基建的融资支持,以保证基建投资的平稳增长。相反,如果财政“正门”开得不够大,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的举措就会带来紧缩基建投资的后果,加大经济增长的风险,最终也会导致政策难以持续。

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复苏。但要看到,经济复苏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前期需求端扩张的结果。当前,既要用经济复苏营造的良好环境来推进结构改革,但也需要呵护复苏的势头。二者间需要把握好平衡,而不可让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付诸流水。

哄抢LVMH、Burberry背后:阿里、京东、唯品会正从价格PK走向供应链全局竞争

618原本是京东为了对抗天猫双11而发起的购物节,如今已演变成全电商行业的狂欢。京东、天猫、唯品会,苏宁、网易等B2C电商平台悉数参与其中。

如果说7年前各大电商平台比拼的是谁更“便宜”,谁是“正品”,今年的618已大不同,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都在不约而同地在强调“品质”。


今年618前夕,阿里CEO张勇、京东CEO刘强东都纷纷亲自上阵,拉拢大品牌的CEO们,力邀他们加入自家阵营。

但张勇和刘强东的诉求显然不再只是拉拢大品牌到其电商平台开店,他们都想做的更多。而与大品牌站在一起只是一个开头。


哄抢大牌

6月13日,LVMH、Burberry、玛莎拉蒂、西门子、三星等54家国际知名品牌的CEO齐聚阿里西溪园区,参加阿里举办的闭门会议。阿里CEO张勇亲自向这些CEO们布道新零售。同一时间,另外300多家国际品牌商在4天内参加了10余场分享活动,一起商讨如何“讨好”天猫消费者。

2017年,“猫狗大战”战火烧到了高端品牌和奢侈品领域。今年第一季度,LVMH集团旗下泰格豪雅、爱马仕旗下品牌“上下”、阿玛尼旗下Armani Jeans等品牌相继入驻天猫。而京东分拆原服饰家居事业部,其大服饰总裁丁霞走马上任后,便火速与奢侈品集团LVMH中国区的负责人约见了一面。


今年618,京东“拉拢”到的大牌商家就包括GUCCI、Vivienne Westwood、Armani、真力时等等。京东还一手揽下国际奢侈手机品牌VERTU,其全球唯一一台在售的VERTU Signature眼镜蛇限量版手机将在京东商城独家销售。据悉,这款手机价值逾247万元,将由直升机直接运送。

据全天候科技了解,除了天猫、京东,唯品会、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今年均在加速收割国际大牌。

截至目前,天猫拥有超过1.2万国际品牌、18万知名大牌、8.9万间旗舰店。阿里2017财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3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消费者品牌中,近8成已入驻天猫。

从潮流服饰到科技巨头,从奢侈箱包到顶级名车,京东在大牌营销上也毫不示弱。千讯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已有90%以上的国际知名品牌选择入驻京东。

京东手机通讯业务部相关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国际品牌与京东接触,主要看重其流量和品质,京东的消费者集中于中高端,在这个趋势之下,国际大牌和奢侈品品牌会把京东当做非常好的营销阵地。

另一匹电商“黑马”唯品会则通过个性化的定制和赖以起家的“特卖”构筑了独特的竞争力。目前,唯品会合作品牌已经突破20000家,其中2200家为全网独家合作,过去两年唯品会布局了11家海外公司。


一切为了新零售

哄抢大牌背后,是各大电商平台向品质电商升级的缩影。根据易观的观察,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电商倡导的消费模式开始由价格型消费向品质消费转型,品质电商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大量国际大牌的引入正式电商平台向“品质电商”升级的第一步,借此可以吸引一批高质量的用户,提升平台的整体竞争力。

今年5月23日,天猫宣布品牌升级,其Slogan由“上天猫就够了”变成了“理想生活上天猫”,这与天猫618主打“理想生活狂欢节”的调性一致。


6月2日,唯品会宣布进行品牌升级,将其使用多年的定位语——“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升级为“全球精选 正品特卖”。其中“全球”标志着全球大牌的引进、全球化的直采,契合的是品牌化的趋势。随后不久,LVMH集团旗下高端专业彩妆品牌MAKE UP FOR EVER便宣布登陆唯品会。

这些表象只是各电商平台新零售这个宏大战略的冰山一角。

阿里CEO张勇向全球54个知名品牌的CEO强调,天猫已经从一个线上零售交易平台,成为商业社会新零售的引擎,是全球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张勇表示,阿里集团将以天猫为主阵地,通过大数据优势帮助品牌企业实现对人、货、场商业元素的重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链重构、销售全通路重构、品牌营销和用户连接的重构。“重构的背后,是客流、商品、订单、支付和会员五个核心商业要素的数据化”,张勇认为,阿里要借助多年的数据和方案积累,与品牌商一起把100%的生意数字化。

与优质品牌商深度融合也是京东近两年力主的方向。今年初,京东提出“JD IDEAL营销方法论”,全面开放京东核心的数据和营销能力,帮助传统品牌重新构建与消费者的关系,提升品牌商的竞争力。

 “数据赋能”一直是唯品会的一个重要战略,早在2014年,唯品会就在美国硅谷设立大数据中心。基于自身的大数据实力,加之与众多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目前唯品会在大数据上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已逐步实现“千人千面”、“千地千面”和“ 千时千面”,为消费者推送真正需要的商品。


与此同时,走向线下成为电商平台这两年的新趋势。据悉,去年双11至今,京东已谈妥了与永辉超市以及沃尔玛的合作。而在5月31日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前,阿里已经联合了银泰百货、苏宁、三江购物,使这些线下门店成为新零售的试验场,在供应链和物流运输等方面展开合作。据媒体报道,唯品会有在重庆寻找合适的门店,但是唯品会并未官方证实有线下开店计划。

易观电商行业资深分析师蔡利丽向全天候科技分析,无论是阿里推进的新零售,还是京东提出的新经济,本质都是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供应链的彻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