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去产能”福利:全球钢铁巨头进入复苏期

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不仅惠及了国内钢铁企业,也带动全球钢铁巨头开始复苏。

中钢协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钢企累计实现利润232.8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78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大增40.16%。另据媒体消息,全球第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韩国的浦项制铁(Posco )与俄罗斯Novolipetsk (NLMK)今年的资本支出总计将大幅增长29%至67亿美元,这是2014年以来首次增长。

钢铁行业的复苏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关系改善。

在供应端,作为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一季度延续钢铁“去产能”,清除“地条钢”的预期推动了年初钢材价格的上涨。此外,受国内需求增强、国际贸易保护的影响,中国一季度钢材出口大幅下降。在需求端,世界钢铁协会统计,除中国外,全球钢铁需求今年可能上涨2.4%,而2016年仅增长了0.7%。

中国钢企扭亏转盈

钢铁行业的复苏带动了中国钢企扭亏转盈。

中钢协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32.8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87.78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393.26亿元,同比增长40.16%。

“总体看,一季度钢铁行业开局良好,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闻稿称。

中钢协指出,会员钢铁企业盈利水平仍然很低,一季度销售利润率仅有2.77%;亏损企业数量虽然同比减少17家,但仍有19%企业亏损。而且,截止3月末会员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69.97%,融资难和贵问题仍较突出,没有缓解。

全球钢铁巨头复苏

在中国钢企扭亏为盈的同时,全球多家钢企巨头也开始了复苏之路。

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去年盈利增幅创七年以来最高。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在2015年,该公司曾获得垃圾信用评级。该公司表示,今年的资本支出将从去年的24亿美元跃升至29亿美元。其中的一些支出用于是研发超强钢和先进的涂层技术。

与安赛乐米塔尔类似,韩国钢铁公司浦项制铁上月报告的季度利润为五年来最佳。该公司表示,今年的资本支出将从去年的2.5万亿韩元扩大至3.5万亿韩元(约31亿美元),为清洁能源等业务注资,在钢铁市场低迷时平衡公司收益。

此外,俄罗斯钢铁公司Novolipetsk上月也表示,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从去年的5.59亿美元增加到7亿美元,达到四年来最高。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Sergey Donskoy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

这些公司普遍感觉到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钢铁价格上涨和盈利提升并非昙花一现。
中国“去产能”的福利

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去年一年的“去产能”之后,今年年初,继续展开清除“地条钢”行动。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今日在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地条钢”清除工作在6月底之前完成没有太大问题。

中钢协在新闻稿中指出:

一季度的运行态势不能代表全年的运行态势,全年粗钢产量及消费量是增是减还有待于观察。钢铁企业一定要克服短视行为,不可盲目扩大产量;要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效益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不能误认为行业市场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放松了努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中国钢材出口持续下降。

2016年,中国钢材出口量下降3.5%,为6年来首次出现下滑。近日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钢材2073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5%。自2016年8月起,钢材单月出口量已经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

分析认为,钢材出口下降不仅与国际贸易保护相关,同时与国内价格趋好,钢铁企业出口动力减弱相关。

27省公布首季GDP:东北经济现回暖,藏渝贵增速领跑

截至4月25日,已有27个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和生产总值。

“开门红”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一些地方对首季经济运行成绩单的评价中。从目前已公布的27个省份来看,有22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一季度全国6.9%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三省中,辽宁与黑龙江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回暖迹象。其中,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为2.4%;黑龙江省增速为6.1%,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有23个省份已公布了地方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数据。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5地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过万元大关。

藏渝贵一季度经济增速领跑
目前已公布一季度“成绩单”的省份中,GDP增速高于全国一季度水平的有22个省区市。其中增速水平在8%以上的省份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西藏、重庆、贵州、云南、江西、海南、福建、宁夏、安徽、四川、陕西、浙江、河南、天津。

总体来看,地方一季度GDP增速仍然呈现“西高东低”。一季度GDP增速前十名中,东部地区仅有福建、海南入席,其他皆为中西部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称,这与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有关。国家对中西部的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基础性工程进行了持续投入,带动中西部的固投发展,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中西部经济增速。

从数据上来看,西藏、重庆、贵州三地GDP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以11%、10.5%、10.2%的水平占据全国前三位。

这其中,投资的力量不可小觑,尤其是基建的拉动力量较强。

以贵州为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2215.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9.2%)11.8个百分点,高于1~2月固投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07.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5.3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民间投资回暖明显,显示对经济增长信心增强。

例如,陕西省民间投资结束了去年以来的持续负增长态势,1~2月转正,一季度增长8.4%;贵州省民间投资897.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7.7%)4.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福建省一季度民间投资3023.26亿元,同比增长20.7%,比上年全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辽宁一季度GDP增速“转正”
与去年同期相比,西藏、云南、安徽、福建、宁夏、四川、陕西、广东、山东、新疆、上海、山西、黑龙江、辽宁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上升。内蒙古与北京与去年一季度水平持平。

其中,辽宁、黑龙江经济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其中,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实现“转正”,去年辽宁一季度GDP增速为-1.3%。据新华社报道,辽宁省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2.4%。黑龙江一季度经济增速也较去年回升。据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一季度GDP增速为6.1%,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

东北三省中,仅吉林省一季度经济数据还未公布。不过,根据吉林省相关部门此前发布数据,经济回暖态势已现。今年一季度,吉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74.56亿元,同比增长9.5%,分别高于黑龙江省、辽宁省0.4个、7.9个百分点,领跑“东三省”。此外,吉林省此前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吉林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4.43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稳中向好,“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利好东北经济增长。另外,近期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回暖,对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辽宁等省份比较有利。

数据显示,辽宁省3月PPI同比上涨9.9%,涨幅与上月持平,已连续第七个月上涨。全省23种重点原材料类产品有22种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铁矿石价格大幅走高,为工业企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梁启东表示,辽宁省积极创新,在机器人、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了成就与进展。且辽宁省经过“挤水分”,也由去年的负增长走上目前的经济增长正轨。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宿建军认为,当前辽宁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明显,初步判断全年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五地一季度人均收入破万元
除经济增速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3个省份公布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数据。其中,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5地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过万元大关,分别为15841元、14558元、13040元、11337元、10421元。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譬如,浙江省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0元。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5603元和8389元,两者相差7214元。

福建省2017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2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1元。两者相差7196元。

再从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其中,重庆、贵州、云南、江西、宁夏、四川、新疆、青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均超过9%。其中云南省增速达10.4%。分区域而言,江西省增幅位列中部首位。数据显示,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

“沙特阿美”一秒蒸发5000亿美元?靠原油吃饭的国家彻底完了

全球主要产油国在去年11月底达成的减产协议即将到期,投资者十分关注减产协议是否能够延长至今年下半年。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认为,沙特迫于在经济与政治上面临的压力,很可能会延长减产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沙特国王上周六颁布谕令称将恢复“全部津贴、财政补助和奖金”,并且向在也门战斗的军人发放两个月薪资的奖金。沙特国务大臣Mohammed Alsheikh称,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在看到今年第一季度预算表现优于预期后,给出了恢复福利的建议。“沙特阿美”一秒蒸发5000亿美元?靠原油吃饭的国家彻底完了


去年9月,沙特将各部门大臣的薪资削减了20%,并且按比例缩减了公务员的福利。这是该国政府雇员首次被减薪,也是自油价下跌后为节约资金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之一。对此民众怨声载道。据悉,在沙特的全部就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政府雇员。


沙特自称恢复补贴是因为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好转,但一些分析师表示,沙特可能只是为了平息民怨。上周,沙特民众在推特上一个名为“4月21日运动”的标签下转发各种诉求,要求恢复福利、停止出售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股份、实施君主立宪制,以及恢复宗教警察的权力。上周末,首都利雅得街道上随处可见站岗的安全士兵,尽管示威游行并没有真的发生。“沙特阿美”一秒蒸发5000亿美元?靠原油吃饭的国家彻底完了


分析师们认为,恢复补贴以平民愤这种做法将使沙特更加依赖高油价、更加迫切需要签订新的限产协议,以稳定油价。巴克莱能源大宗商品研究主管科恩(Michael Cohen)称:


“此举肯定有助于沙特王室保持政策稳定性,但也会令他们更加想要达成产量协议。”


此外,沙特阿美明年(Saudi Aramco)的IPO也迫切需要高油价。


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去年年初对沙特阿美给出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估值,当时震惊了世人。然而,华尔街日报周一援引知情人称,正在为沙特阿美上市进行筹备工作的沙特官员们无法制定能达到这一目标的估值模型。即便考虑到减税的影响,沙特阿美的最高估值也只能达到1.5万亿美元,比穆罕默德估计的足足少了5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什么概念呢?比亚马逊和Netflix市值总和还多一点。现在,沙特阿美公司内部和一些政府官员私下建议对这宗IPO进行重新评估,可能会降低其体量或者推迟上市。


较低的估值意味着这宗IPO给沙特政府带来的用于愿景2030计划投资的钱会变少。沙特肯定不希望油价此时出现下跌。


华盛顿研究所成员、海湾及能源政策项目研究所主管亨德森(Simon Henderson)认为,沙特出于政治目的去调整财政政策会对经济很不利。他还提到,沙特以上动作也表明副王储穆罕默德的影响力正在加大,不过恢复福利可能会拖累沙特实现经济多样化的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7年沙特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1.4%下降到0.4%。上周,沙特六个月来第二次借助国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发行了9亿美元伊斯兰债券。


欧佩克将于5月25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是否延长减产协议。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Khalid al-Falih)近日表示,欧佩克可能会达成协议,将减产延长至2017年下半年。他说,欧佩克已经达成一份延长减产的初步协议,目前只需要一些成员国的签字。欧佩克技术委员会此前建议将减产幅度扩大至180万桶/日。

“钱荒”与“债灾”都不会重现

中国证券报今日援引未具名分析人士观点称,二季度可能成为金融监管政策集中落地的窗口期,而央行则不大可能继续主动大幅收紧流动性,适时进行适当的对冲也是可能的。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钱荒”与“债灾”都不会重现。


近期金融监管政策频出,银监会剑指同业业务、影子银行,股债商均迎来明显调整。在大行委外赎回潮消息的发酵中,债市调整尤为甚之,对债券集中抛售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担忧不减。


中证报称,历史经验表明,当投资者预期出现拐点的时候,对市场的冲击往往最明显,去年底的情况正是如此。未来不排除某些政策落地会给市场造成一定扰动和冲击,但主要是短期性的。另外,在风险逐步积聚并开始暴露的形势下,稳妥有序地去杠杆是各方期盼,预计暴力去杠杆的情况不会发生。


昨日新华社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当前经济工作六大信号”的文章中指出,当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金融领域存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金融违规违法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协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惩处违规违法行为工作力度。


国泰君安徐寒飞对此解读称,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有防和控两层意思;而加强监管协调,则指向一行三会的后续监管需要进行对冲。


这从央行近期的资金投放中可以窥见一斑。4月13日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至今,除去进行了4955亿的MLF操作17日以外,央行每日均实现资金净投放。


中证报也在报道中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当前平稳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给监管政策出台创造了契机,二季度可能成为金融监管政策集中落地的窗口期,但既然金融监管加码了,货币政策就更没有必要大幅收紧了。当前央行不大可能继续主动大幅收紧流动性,至少会保持流动性总量的稳定,而为降低监管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短期冲击,进行适当的对冲也是可能的。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钱荒”与“债灾”都不会重现。


徐寒飞称,在央行对金融监管政策“真实冲击”的纠偏下,债市将回归基本面。

一文全看懂:特朗普“史无前例”的税改方案提前曝光

在自己执政第100天即将于周六到来之际,特朗普将于周三公布一项广泛的税收改革大致构想。


多家美国媒体报道了一些关键的税改细节,包括:放弃支持边境调节税、对美国企业的离岸利润征税10%、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削减至15%、调整个人所得税率。华尔街见闻总结如下:


放弃边境调节税


纽约时报援引两名知情人称,特朗普政府已经放弃对边境调节税的任何支持。


一位知情人说,边境税可能会在以后被重新评估,但是它在周三白宫公布新的税收计划之前被搁置了。


边境调节税原本是众议院共和党议长Paul Ryan等人提出的一项税收改革提案的核心内容,其要求对进口产品征税而对出口产品免税。该税种旨在未来十年内筹集1.1万亿美元,帮助弥补个人和公司减税所带来的税收缺口。


这一税种面临着来自大型跨国企业的反对,包括沃尔玛等。零售商、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依赖国外零部件和供应的制造商都将受到打击。


不过,特朗普本人对边境调节税的态度似乎是矛盾的。他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称该计划“过于复杂”,但在另一次采访中却说“仍有可能”。


特朗普在2月接受路透采访时,对边境调节税的提议给予了肯定,称“这会使美国增加很多就业”,但却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尽管他多次威胁称,将对那些把工厂搬迁到国外的企业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35%的重税。


离岸利润征税10%


据CNBC等多家美国媒体,一位熟悉总统税改计划的白宫高级官员称,特朗普有意对美国公司留在海外的利润征收10%的税率,以寻求收回现金用以刺激国内投资。


目前,美国企业的离岸利润储备规模高达2.6万亿美元左右。


一旦海外利润汇回美国,就要被征收高达35%的税。特朗普去年底表示,将提议对美国企业汇回的海外利润一次性征收10%的税,以吸引海外资金流回美国,用于创造就业、商业发展以及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提议。


当时高盛评论称,预计特朗普上任后的税收改革将美企海外利润明年回流美国的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将被用于股票回购,而不是资本支出。


不过,《华尔街日报》周二报道称,白宫官员考虑采用属地税收体制。根据这种体制,美国企业未来海外收益可以免税或者纳税很少。


狂砍企业所得税


《华尔街日报》周二报道称,特朗普已下令白宫助手起草将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下调至15%的计划,并且交代要及时完成,以便在周三能公布。


报道还称,特朗普打算将那些税赋转由合伙人缴纳的公司(pass-through business)的最高税率将从39.6%下调至15%。而这些公司就包括对冲基金和特朗普家族的商业帝国。


这很可能对联邦政府税收构成影响。根据国会税务联合委员会的数据,税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联邦政府收入将在十年内下降1000亿美元,所以20个百分点的削减将使政府少收2万亿美元的税。


这项减税计划的挑战在于持财政保守立场的国会共和党议员可能出手反对,因他们担心这会显著影响联邦政府预算和政府债务。


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Paul Ryan)和特朗普的大方向一致,他大体上也同意大幅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但两人还是存在明显分歧:瑞安希望将企业税率降至20%。


瑞安曾警告,多下调5%将会使最终的税收计划无法保持税收中立。在没有民主党支持的情况下,税收计划必须满足税收中性的要求,才能符合立法者们设立的让税收调整能够永久维持下去的标准。


很多民主党人已经表示,他们不会支持这样的计划。


个税调整


华尔街日报称,定于周三发布的税改计划可能包括对个人所得税率作出调整。


特朗普已表示,他希望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税阶,同时也对中产阶级减税。


针对特朗普的税改提议,白宫首席经济顾问Gary Cohn和财政部长Steven Mnuchin已在周二晚间与国会领袖们见面,进行预先讨论。


特朗普曾于去年10月22日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历史圣地葛底斯堡发表政策宣讲,阐述一旦当选总统后自己的“百日新政”计划。其中就包括减税计划。


华盛顿邮报评论道:由于上个月未能得到一些共和党议员的支持,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Affordable Care Act)没有被新的立法所废除,特朗普现在急于在其执政百天之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获得成功。

金价直逼1260关口创两周新低 特朗普“激进税改”刺激风险偏好回归

国际现货黄金周二(4月25日)跌超10美元,直指1260美元关口。市场风险偏好回归,美股大涨再创历史新高打压避险资产。特朗普税改方案曝光,企业税率最高或下调超一半,再度点燃市场对“特朗普交易”行情。金价“两连跌”后刷新两周来最低点。




现货黄金周二亚市早盘开于1275.18美元/盎司后,短暂上涨,录得日内高点1278.17美元/盎司后转跌,金价震荡下行,不断创出新低,期间多头虽有反攻,但力度很小,空方控盘。欧市金价滚雪球似下跌,金价难止跌势。美市金价有所反弹,短线冲高但未能持久再度转跌,录得日内低点1261.41美元/盎司后盘整,终收于1263.50元/盎司,下跌0.9%。


周一法国大选成为金价本轮涨势转折点,最新民调显示勒庞支撑下降,马克龙胜出第二轮选举概率再度上升。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引发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入股市等风险资产。


从技术面看,黄金已跌破1265美元关键支撑位,将进一步考验200日均线的水平1255美元水平。


盛宝银行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黄金已经从上周的多个积极的驱动因素中转向,之前收益率是受限的,我们面临多种地缘政治风险。但现在随着法国第一轮大选过去,市场风险模式开启,此前主要担心勒庞表现强劲。”Ole Hansen表示,黄金在本周将谨慎交易。


美国股市周二收盘上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升破6000点,创下历史新高。受卡特彼勒公司、麦当劳和生物科技巨头Biogen Inc.等大公司业绩的提振,标普500指数上涨0.6%。标普指数今年已上涨7%。


欧洲股市周二走高,法国股市收盘触及九年高点,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2%,至386.91点,收于2015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影响黄金重磅事件方面,特朗普政府周三将公布“史上最大胆”减税方案,可能将税赋转由合伙人缴纳的公司(pass-through businesses)最高税率由39.6%降至15%。特朗普还计划对育儿费用给予税收优惠。另外白宫官员考虑采用属地税收体制。根据这种体制,美国企业未来海外收益可以免税或者纳税很少。


此外,为应对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危机,特朗普将作出妥协,同意推迟建设墨西哥边境墙,这可能节省约700亿美元开支。


值得关注的是,周二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减持5.92吨,目前持仓降至 854.25吨。


周三,投资者可关注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数据。


基本面利好因素

1.美国谘商会(Conference Board)周二(4月25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且低于预期。详细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0.3,预估为122.5,3月经修正后为124.9,前值为125.6。


2.周五(4月21日)金融数据公司Markit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美国4月服务业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均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数据显示,美国4月Markit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2.5,预估为53.0,3月终值为52.8。数据显示了美国二季度之初经济增长缺乏进一步的动能;调查显示二季度GDP增速将从一季度的1.7%放缓至1.1%。


3.美国全国住房营建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周一(4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NAHB房屋市场指数下降,且低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4月NAHB/富国房屋市场指数为68,分析师的预估值为70,3月为71。


4.据纽约联储周一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4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美国4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5.2,几乎抹平美国大选后全部涨幅。除此之外,新订单,以及平均工时也在回落,缘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计划仍然不明朗。


基本面利空因素

1.美国商务部(DOC)周四(4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新屋销售跳升至八个月高位,显示尽管第一季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但仍有潜在动能。美国3月新屋销售较前月上升5.8%,至62.1万户,为2016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好于预期的58.3万户。


2.在法国大选中,独立候选人马克龙周日通过赢得第一轮投票,向法国总统迈出了重大一步,据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他在最后一轮竞选中很有可能击败竞争对手勒庞。马克龙获胜的消息刺激欧美股市普涨,风险情绪回升,黄金遭到抛售。


2.周四(4月20日)数据显示,美国至4月15日当周初请人数稍高于预期,结束了连续三周减少状态,可能受复活节假期影响;初请人数连续111周处于30万人关口下方,是自1970年来最长持续时间;失业率为4.5%,接近10年低点;数据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接近充分就业状态。美国劳工部(DOL)报告显示,截至4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万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4.4万,分析师预估为24.2万人。数据低于30万反映就业市场状况良好。


4.上周四(4月13日)数据显示,美国至4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三周下滑,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000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3.4万,逼近2月时达到的44年低位,为连续110周处于30万人关口下方;此外受暂时性因素影响更小的四周均值也减少了三千人;种种迹象表明3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纯属意外,美就业市场将继续走强。


5.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减少5.92吨,当前持仓量为854.25吨。

港币加速下滑 香港与美国利差创近十年来最大

港币又开始跌了。今年以来,美元/港币从7.7546一路走高到目前的7.7812。




对于普通货币而言,这个0.3%的贬值幅度绝对不算什么,但香港实行的是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联系汇率制),美元/港币波动区间为7.75-7.85,波动总空间仅为1.3%。


香港与美国的利差或许是今年港币逐渐走低的原因。截至24日,1个月期美元LIBOR和1个月期香港同业拆借HIBOR的利差已经接近10年以来最大。


而上一次港币暴跌的2016年1月,香港和美国利率也出现了背离。当时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加息25bp,LIBOR美元利率上行,但香港金管局紧跟美联储加息后,香港同业拆借HIBOR利率并未变化。


今年3月美联储如期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亦紧随加息,但与去年一月类似地,HIBOR并未跟随上行,利差持续扩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16年1月,目前香港乃至中国大陆的基本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15年年底,香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均表现疲弱。当时香港楼市低迷,而股市更是自从高点回落30%。基于联系汇率制度跟随美联储加息系无奈之举。


但今年以来港股已经自22000点涨至目前的24564点,涨幅接近12%;住宅价格更是屡创新高,本月初还有消息称金管局发函警告银行房贷风险。


而另一方面,去年年初正值人民币贬值预期浓厚之时,人民币资产回报率显著降低,从香港流入大陆资金减少。但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经显著淡化,未被列入美国的汇率操纵国后更是有多家外资行上调年内人民币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