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港币加速下滑 香港与美国利差创近十年来最大

港币又开始跌了。今年以来,美元/港币从7.7546一路走高到目前的7.7812。


对于普通货币而言,这个0.3%的贬值幅度绝对不算什么,但香港实行的是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联系汇率制),美元/港币波动区间为7.75-7.85,波动总空间仅为1.3%。


香港与美国的利差或许是今年港币逐渐走低的原因。截至24日,1个月期美元LIBOR和1个月期香港同业拆借HIBOR的利差已经接近10年以来最大。


而上一次港币暴跌的2016年1月,香港和美国利率也出现了背离。当时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加息25bp,LIBOR美元利率上行,但香港金管局紧跟美联储加息后,香港同业拆借HIBOR利率并未变化。


今年3月美联储如期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亦紧随加息,但与去年一月类似地,HIBOR并未跟随上行,利差持续扩大。


港币加速下滑 香港与美国利差创近十年来最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16年1月,目前香港乃至中国大陆的基本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15年年底,香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均表现疲弱。当时香港楼市低迷,而股市更是自从高点回落30%。基于联系汇率制度跟随美联储加息系无奈之举。


但今年以来港股已经自22000点涨至目前的24564点,涨幅接近12%;住宅价格更是屡创新高,本月初还有消息称金管局发函警告银行房贷风险。


而另一方面,去年年初正值人民币贬值预期浓厚之时,人民币资产回报率显著降低,从香港流入大陆资金减少。但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经显著淡化,未被列入美国的汇率操纵国后更是有多家外资行上调年内人民币目标价。




白宫公布史上最大规模税改计划 美元急跌黄金坐上“过山车”

陈坤学赵薇豪掷5亿再战资本市场 与煤老板玩股权投资

近几年,各路明星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寻金,并因此身价倍增,比如被称为“女版巴菲特”的赵薇。


日前,赵薇的同学陈坤也开始向她学习。根据公告,陈坤将豪掷5亿元与牵手,成立股权基金进行投资并购。


这不是陈坤第一次试水资本市场。2015年,陈坤曾斥资1000万元参与的定增,但由于龙星化工终止定增,而导致陈坤首战资本市场失败。


如今陈坤再战资本市场,能否和赵薇一样赚得盆满钵满,投资者和他的影迷都拭目以待。


牵手美锦能源成立股权基金


4月25日晚间,美锦能源发布公告称,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及完善产业布局,借助专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经验和资源,使公司获得外延式发展,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美锦美和与北京恩贝投资、陈坤先生共同发起设立“嘉兴中顾嘉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具体以工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基金”),基金整体规模为10.01亿元,基金将主要围绕公司的战略及产业布局规划进行投资并购。


其中,美锦美和作为基金的出资人,认缴出资5亿元。陈坤先生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5亿元。恩贝投资作为基金的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100万元。


根据公告介绍,陈坤为中国内地知名男演员、歌手,曾主演过《寻龙诀》、《龙门飞甲》、《钱学森》、《云水谣》、《画皮》、《金粉世家》等多部影视剧作品。


该股权基金存续期为7年(投资期5年,退出期2年),可将基金的存续期限延长,延长期最长不超过2年。基金最终所投资的项目退出方式包括由美锦能源及其关联公司收购退出、出售给其它公司、由投资项目原股东回购或以IPO方式退出。

“有钱都拿不到地”?严厉的调控与饥渴的开发商

与今年住房市场明显降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市场炙热滚烫,以至于有钱都不一定能拿到地。


在26日举办的2017中国(上海)城市土地展上,来自南京、合肥等近30多个热点城市的千宗拟上市地块集中参展。此次展会共吸引350多家房企报名,“中国前200强开发商基本全部出动。”


在多个城市推出严格的调控政策下,开放商对于拿地的热情依然高涨。“南京、苏州、合肥的地块我们都有兴趣。”某房企华东区域投资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


然而,并非有兴趣、有资金就能拿到土地。“能不能拿到地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现在,不是谁有钱谁就能拿到地”,某房企投资拓展部人士感慨道。


疯狂抢地


尽管去年9月以来全国掀起调控潮,且3月开始加码,但房地产开发商们仍豪掷巨资抢购土地。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恒大、碧桂园、中海、保利、龙湖等10大房企拿地总额高达2246亿元,同比大增83.3%。


房企对于土地的积极性直接体现在购地金额大幅增加上。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50大热点城市合计出让土地金额为6370.2亿元,同比增长63.8%。其中,武汉、合肥、南京、郑州、杭州、苏州、天津等城市卖地超过200亿。


一线、热点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拼抢的重点。1-3月,全国土地成交额前10名的城市累计成交2961亿元,同比增加59%。二线重点城市继续占据榜单前列,其中武汉以513.1亿元领衔全国,合肥超过400亿,同比涨幅明显。


持续抢购的结果就是土地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209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8.3%,同比上涨49.0%。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341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44.1%。


拿地有风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之前称,现在土地市场上很明显拿地成本增加。一旦房价进入调整周期,房企很可能面临巨大的销售难题。对于溢价率超过100%的高价地来说尤为明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称,房企“加杠杆”的资金周期一般为2年左右,这意味着下半年房企首次“加杠杆”的资金将到偿还期限。如果企业无力偿还,则面临资金压力。


如此一来,对于房企来讲无非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借新还旧,但发债成本已推高,私募收紧,非自有资金已经不能用于拿地环节。下半年房企借新还旧的能力会进一步降低。另一种就是要加快销售回笼资金。但现在调控从严,市场去化速度大幅降低,到了下半年,市场调整的深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写道,北京一家房企高管对当前土地市场状态有极大困惑:以前各家开发商预期不同,所以拿地表现不同可以理解;后来,各家为了求生存积极拿地也可以理解;但现在,很多地块已经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盈利逻辑,有的甚至要倒贴钱才能运营。


为何热衷拿地?


澎湃新闻援引合景泰富地产投资部人士称,“对开发商而言现在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保利润率,还有一种就是跑量,无论是大房企还是小房企,热点城市的地块还是首选”。


很多房地产企业面临“拿或不拿”的两难境地,克而瑞分析师朱一鸣此前这样分析称:如果硬着头皮拿地,调控下的房价不能持续上涨,高价地就会带来亏损风险;如果不拿地,在该区域的土地储备消耗完后就面临无项目供货的境地,区域公司会面临解散,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曾在评价北京抢地时称,“实际上,在多数房企眼中,能拿到地块是在北京继续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即使是基于市场占位和品牌形象,开发商也会想方设法在北京市场拿地并进行开发销售”。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政策重压下,企业依然竞争拿高风险地块。从未来预期看,企业还是为了增加货值而拿地。房企拿地主要还是从企业战略考虑,市场价值不高。


银行方面对于土地开发业务的积极性也很高。在上述的城市土地展上,来自中信银行无锡分行的工作人员称,过来参展主要是为房企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房企招拍挂拿地、开工到后期销售银行都可以提供服务,包括为房企提供开发贷款等。”


澎湃新闻援引房企投资部人士称,现在手上有土地就是“王”。

全球一级行政区GDP前100强:中国26个省市入围,广东第五

沪指抹去跌幅 雄安概念股资金大幅流出 安邦概念股集体大跌

中国式缩表进行时:中信成为今年首家缩表的银行

中国央行通过MPA考核去杠杆,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效果正在逐渐体现,中信银行成为今年第一家资产负债表收缩的银行。


中信银行4月25日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为5.75万亿元, 比上年末水平下降3%,其中总负债5.36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39%。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称,MPA考核带来的广义信贷增速和资本充足率压力迫使中信银行在一季度缩减了同业业务规模,随着后续监管的持续深入,银行业缩表在所难免,更多的A股上市银行或将加入缩表行列。


MPA考核压力之下 缩表势在必行


2017年以来,中国银行业过得极为不平静,先是迎来了MPA正式施行后的首次考核,之后又遭遇监管风暴席卷,银监会频频祭出大招,去杠杆防风险成为银行业今年以来的主旋律。


在资产负债方面,MPA考核从以往盯住狭义贷款转为对广义信贷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包括银行信贷收支表中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和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从2017 年一季度起,表外理财也纳入广义信贷的口径。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中诚信研究院称,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布年报并且可以获得相关数据的14家上市银行进行了MPA考核承受能力的系统分析显示:


包括五大行在内的14家A股上市银行中,根据年报已经公布的数据测算,即使在最宽松的条件下,亦有7家银行的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不能达到监管要求。在测算指标从严的情况下,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也超出了最大值范围,资本充足率超出安全界限。

分析认为,为了达到MPA考核标准,多数银行都会选择缩表。


剑指同业套利风险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2017年一季度起,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均会被视作表外理财的一部分正式纳入MPA考核中。在银监会4月以来密集发布的政策中,也有多项指向银行快速扩张的同业业务。


Wind数据显示,2015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达5.30万亿元,为2014年全年发行量的5.9倍;2016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则达到13.02万亿元,为2015年发行量的2.5倍。


银监会46号文就要求银行自查是否通过大量发行同业存单,甚至通过自发自购、同业存单互换等方式来进行同业理财投资、委外投资、债市投资,导致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隐患;延长资金链条,使得资金空转套利,脱实向虚。


而7号文也提及,银监会要从现场检查入手,要求各级银监局要对同业融资依存度高、同业存单增速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检查期限错配情况及流动性管理有效性。


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冠南分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中表示,过去两年过度依赖同业负债进行业务扩张的银行会面临更严格的约束,并进行被动缩表。


中国式缩表进行时


银行业缩表是中国式缩表的一个缩影。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介绍,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经带头缩表,资产负债表逐月收缩,从1月末到3月末短短两个月时间收缩1.1万亿,降幅达3%。


尽管家庭、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这四大部门债务余额仍在增长,但增速呈现全面下滑趋势。


据安信证券统计,同业负债——也就是银行和非银对于存款性公司的负债,这部分债务余额截至3月末是67.7万亿,同比增速17.6%,比前值19.2%又有明显下行。


从银行业来看,截至3月末银行负债是69.9万亿,同比增速21.5%,非银负债是28.4万亿,同比增速23.2%。从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金融机构的负债同比增速出现了全面、单边、大幅的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