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牵手刘强东,乐视电视与京东签署战略业务合作协议

腾讯之后,乐视网电视业务运营主体乐融致新又与京东达成合作。


4月24日,乐视网(300104)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乐融致新与京东签署了《战略业务合作协议》,协议为乐融致新和京东双方业务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其中各项业务具体合作的细节将由双方另行商议和签订细则进行约定。


乐融致新和京东双方约定,为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在电商领域、会员账户领域、广告系统领域、物流领域、语音技术领域、乐融致新产品采购领域、无界零售领域等开展深入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服务用户、共享客户资源和服务能力。


乐视网称,乐融致新作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次合作符合公司“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理念,有利于发挥乐视电视强大的互联网分众运营能力,基于目前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价值。


乐视网在公告中提示,该协议是双方签署具体合作协议的原则性指引,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所涉及的具体合作事项需另行签订相关正式合作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


乐融致新是乐视电视业务运营主体,曾用名为乐视致新。2017年12月,在乐视网二股东融创系主导下,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4月20日,新乐视智家再度更名为乐融致新。


4月18日,乐融致新宣布按照90亿估值以现金及债权增资不超过30亿元,融创、腾讯、京东、苏宁体育、TCL、伯亿集团、世嘉控股、设计谷、金锐显和弘毅投资均为乐融致新的意向投资方。


随即乐融致新团队宣布,将与各意向投资方展开合作,如腾讯在视频领域合作;与电商巨头京东开拓线上零售和O2O的合作;与苏宁展开内容与零售的合作;与融创、世嘉展开智慧社区、文化娱乐的合作;与TCL展开售后服务的合作;与金锐显、毅昌进行智能硬件开发方面的合作等。


其中与腾讯和业务合作最早开启,3月30日晚间,乐融致新与腾讯视频签署《互联网电视合作项目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开展客厅内容合作,腾讯视频电视版权内容将在乐视电视上呈现,双方将按约定比例对在乐视电视上通过腾讯视频内容产生的会员、广告等商业化收入进行分成。


虽然与腾讯和京东均将开展合作,但乐融致新想获得这两大互联网巨头各3亿元的融资却没那么容易。


在4月24日披露的《关于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进展的公告》中,乐视网列出了乐融致新获得腾讯、京东融资的交割条件。


乐视网称,关于与腾讯、京东签署的《增资协议》,公司需要出具令本轮投资方满意的业务合作协议、初步计划和年度预算、无起诉诉求、供应商债务解决方案、书面框架协议等条件后才能满足交割条件,上述交割条件是否可完成及完成时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就供应商债务解决方案这一项,腾讯和京东就要求乐融致新前六大供应商出具格式及内容令本轮投资方满意的债务解决方案。而眼下资金链相当紧张的乐视网,已经出现了对上游供应商欠款乃至被诉讼的情况。


另外,虽然乐融致新近来有不少利好消息,但对于乐视网来说,却面临着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的可能性,乐融致新从而无法计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导致因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口径调整导致的收入和净利润规模相应调整。


乐视网在4月24日的公告中称,乐融致新股东乐视控股持有的18.38%股权处于冻结状态,且部分或全部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公司存在因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拍卖而导致失去对控股子公司的控股权的风险。


另外,在乐融致新完成30亿元融资后,乐视网对其持股将从40.31%稀释至33.46%,根据公告,乐视网已将乐融致新注册资本总数的34.9398%质押给融创旗下的天津嘉睿汇鑫。天津嘉睿汇鑫本身为乐融致新第二大股东。另外,乐视网对乐融致新其余5.372%的持股质押给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乐视网称,如若公司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导致质押资产被依法处置,公司将面临可能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的风险。


如果上述情况出现,那么融创系的天津嘉睿将极有可能取代乐视网成为乐融致新的实际控制人。

印度放话:如果不能豁免 将在WTO申诉美国钢铝关税

重组暂时搁置 华信国际复牌跌停

周三国内股市开盘后,华信国际复牌跌停,此前控股股东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



华信国际昨天晚上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华信国际集团(简称华信)此前筹划控制权变更,但现在由于“涉及面广,推进难度较大,暂未与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华信决定暂时终止控制权变更事宜,未来视情况再决定是否重启。


目前华信在上海、广东、福建、河南、山东、天津等地被起诉,股权被轮候冻结,大摩财经披露称,华信待还债务至少多达数百亿。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12月末,华信借款余额为983亿元。截至 2017年9月底,华信共获得银行授信 616亿元,其中国开行是最大债权银行,提供420亿贷款。


此前,华信国际于3月19日突然停牌。3月20日,捷克总统办公室以及华信欧洲公司先后证实,华信创始人兼主席叶简明将离开公司管理层,也不再担任公司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的股东目前分别为中国华信能源(持股51.14%)、上海华信金融控股(32.41%)、中国华信国际股权投资公司(13.45%)。上海华信金融控股的大股东也为中国华信能源(持股87.67%)。


华信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9月以90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14.2%的股权这起并购案上,业内分析称由此造成的现金流紧张问题是造成华信此后负债结构恶化的重要根源。而华信今年“东窗事发”始于3月1日媒体报道称叶简明已被有关部门调查。

比特币大涨7% 逼近9600美元 刷新一个半月新高

降准释放1.3万亿流动性今日到位 资金面紧张或缓解


4月24日早盘,不少银行资金交易员纷纷顶格融入隔夜及7天期资金,资金面一度陷入紧张状态;非银资金利率攀升则更为明显,上交所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早盘一度飙升至10.6%。


对于不少交易员来说,从央行公布定向降准到定向降准实施的这一周,资金面的紧张超出预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紧张背后,是债市上涨后机构纷纷追高,并普遍在资金端采取了滚隔夜和加杠杆的方式。交易员认为,4月25日定向降准释放的4000亿元增量资金到位后,资金面有望恢复至中性,财政资金的下放也可能进一步缓解资金面的紧张态势。


加杠杆推升资金需求


4月24日,非银资金面紧张持续,上交所国债逆回购GC001利率早盘一度飙升至10.6%,深交所方面,隔夜到7天各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大幅高开。


从公开市场来看,本周央行延续了“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周一(4月23日),央行公开市场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周二(4月24日),央行公开市场上开展了3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公开市场净投放300亿元。


资金面紧张是否与缴税有关?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4月18日是缴税的截止日,考虑到银行备付及后期走款流程耗损的时间,那么税期对资金面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应在4月16日~4月20日,缴税并不是本周资金面的扰动因素。


根据统计,4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已达3900亿元,在4月18日和4月19日两个资金面受缴税扰动最大的交易日,央行净投放量就高达3400亿元。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流动性供给合理的前提下,加杠杆买债推升了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才是近期资金面超预期紧张的根本原因。


而在隔夜利率高于国债利率的情况下,非银加杠杆的动力是什么?李奇霖分析,广义基金可能会选择在资金紧时加杠杆,为了追逐更高的资本利得。但只要当天券的价格上涨了相同幅度,那么其资本利得收入是可以覆盖资金成本的。


在他看来,前期资金宽松时期,套利空间显著,较多机构提升了杠杆水平,资金当日到期后,加杠杆的投资者考虑到缴税期影响时间有限,未来降准带来的资金面宽松可期,会选择续杠杆,而不是抛售资产解杠杆。


“在融入资金选择上,也会选择相对短期限的资金来尽可能降低成本,从而造成资金需求大量集中在短端,隔夜资金占比大量提升的局面。”李奇霖称。第一财经记者从交易员处获得的数据显示,在4月23日全市场质押式回购中,隔夜品种交易量达到了其他品种总量的2.5倍。


资金面料将恢复中性


滚隔夜、加杠杆,资金的压力直接落在了交易员的身上。据多位资金交易员反映,4月23日有大量机构没有及时平掉头寸,资金划付集中到尾盘,系统临近尾盘出现崩溃,部分银行18:30以后终端仍未恢复正常。


“在系统崩溃、交易延迟的情况下,资金端很容易出现链式反应,上家的资金没有及时到账就会导致下家无法及时平掉头寸。”一位交易员称。


4月24日上午,不少城商行、农商行交易员争相顶格借入隔夜到7天等各个期限资金。午后资金面紧张态势略有缓解。上交所国债逆回购方面,尽管各期限回购利率仍居高位,但主要品种午后均回落在23日收盘价下方。


根据人民银行此前公告,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


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除了降准释放的4000亿增量资金即将到位,月底财政资金到账也会进一步改善近期紧张的资金面。中银国际表示,4月25日降准落地,同时月末也将陆续有财政支出,月末供给水平将有所回升没有太大争议,但相比降准带来的资金释放,财政支出资金到账的时间点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大多预期4月25日资金面紧张能够完全恢复,我们认为对此应保留一分谨慎。”在中银国际看来,降准资金落地后资金面有望恢复中性,但难以重现月初的宽松态势。


人民银行表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宝能再度减持万科套现近27亿元,散户喊话:慢点卖!

万科和宝能系,只要与他们俩扯上关系,都是大事!



4月23日,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钜盛华在4月17日减持了8972万股万科A股,减持均价29.92元/股。套现近27亿元。


尽管市场早有预期,消息的确定仍然又引起一番议论:宝能系终于忍不住要跑了!


宝能系的卖出倒不令人意外,此前早已有公告预告,市场关心的是,这么多的股票要怎么卖?是不是真的不会影响市场?回顾这笔交易,从市场怀疑到信息最终公开,宝能系确实走得“静悄悄”。


4月17日,万科A大宗交易成交8972.45万股,成交金额26.85亿元,卖出方为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滨河大道证券营业部,买入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市场各方第一时间猜测是宝能在卖出,并给出了两项证据。其一,该笔交易成交总计8972.45万股,占万科总股本的0.81%,恰好与钜盛华旗下资管计划安盛2号持股数量相符;其二,卖出方席位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正好是当初宝能强势买入万科股票时的一个席位。


究竟是不是宝能在卖?包括上证报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曾通过各种渠道向宝能系打听,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方便回复”。


不回复也在预料之内,毕竟对方要的就是不声张。


曾经的野蛮人这次很“温柔”:宝能系拟处置大宗万科股权,前提是避免股价大幅波动


宝能系在清算公告中承诺,为避免万科股价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由钜盛华作为委托人的九大资管计划在清算过程中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完成其所持万科股份的处置。


从万科A近期的走势来看,此笔减持也的确未对公司股价造成冲击。4月17日至4月23日的5个交易日里,万科A的股价日涨跌幅都在1%以内,尤其是近三个交易日,波动幅度都在2%以内,走得是相当的稳!

简单推算,安盛2号在2015年12月1日、2015年12月2日累计买入8972.45万股,占总股本的0.81%,价格区间为15.42元/股-18.24元/股。以29.92元/股的价格卖出,宝能系盈利将超过10亿元。


当然这还只是宝能系盈利的极小一部分。


在此次减持前,宝能系合计持有万科A 28.04亿股股票,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4%。综合测算,宝能系持股成本在15.44-16.53元/股,买入合计耗资约450亿元。以万科A最新股价29.91元计算,宝能系持股的市值约850亿元。此次卖出0.81%的股份,相当于减持了其持股总量的3%。


虽然还只卖了百分之三,但对于宝能系来说,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悄悄撤退。


接盘方似乎同样不愿意声张。上证报记者多方打听到的消息是,隐藏在该接盘机构席位背后的是南方一家大型券商,但究竟是券商自己接盘,还是仅仅作为通道,目前还不得而知。


“0.81%的股份,这个比例不会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如果不想主动暴露,外界很难知道身份。”有接受记者咨询的券商人士分析。据万科A2017年年报,公司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1.98%。


当然,如果后续该接盘者继续参与接盘,那将演绎另外一个故事。资料显示,此番清盘安盛2号后,钜盛华仍余8个资管计划,持有万科A 10.52亿股,占比9.53%。怎么卖,依然牵动着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心。


“唯一的要求,慢点卖!别吓到我们小散户!”有投资者在万科的股吧里留言。



一年浮盈20亿美元!海航集团清仓希尔顿获利30%

希尔顿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回购海航集团所持股票的进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美国证监会了解到,目前回购事项均已完成,希尔顿共计耗资约16亿美元。


希尔顿分拆业务后,上市公司有三家,分别为: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Inc.(HLT)、Park Hotels & Resorts(PK)和Hilton Grand Vacations Inc.(HGV),海航集团此前拥有它们各约25%的股份。


今年年初,海航宣布开始退出希尔顿投资,并与希尔顿旗下各公司及承销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


2018年4月18日,HLT回购了1650万股股票,成交价格为70.9925美元/股。在更早之前的3月19日,HGV回购了250万股股票,成交价格为44.7469美元/股。3月9日,PK回购了1400万股股票,成交价格为24.8488美元/股。


总体来看,希尔顿此番回购共耗资约16.32亿美元,HLT、HGV、PK分别出资11.72亿、1.12亿、3.4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公司除HGV外,回购单价均远低于当前的股价,对希尔顿而言,这不失为一桩划算的买卖。目前,HLT股价为82.05美元,PK股价为28.68美元,HGV则为44.15美元,回购价格有小幅上浮。


退出希尔顿投资的计划,除了由希尔顿回购部分股票之外,海航还委托承销商出售其全部剩余股份。目前,这些交易也基本完成。


其中,海航以每股25.75美元价格,售出了3965万股PK公司股份;以每股46.25美元的价格,售出了2225万HGV股票;并在最近以73美元的价格,售出了6600万股HLT股票,共计套现约68.68亿美元。


加上希尔顿回购的股票,海航退出希尔顿投资共计套现约85亿美元。此前,海航收购这些股份时,共计作价65亿美元,若不考虑汇率因素,海航从这些交易中获利约20亿美元。


海航是在2016年10月宣布从黑石集团手里购入希尔顿集团股份,2017年初全部完成。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除了HGV是以略高于当前股票价格抛售之外,其余两支的价格均较当前股票打了不小的折扣。其中,PK折价约10%,HLT折价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