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内股市开盘后,华信国际复牌跌停,此前控股股东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
华信国际昨天晚上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华信国际集团(简称华信)此前筹划控制权变更,但现在由于“涉及面广,推进难度较大,暂未与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华信决定暂时终止控制权变更事宜,未来视情况再决定是否重启。
目前华信在上海、广东、福建、河南、山东、天津等地被起诉,股权被轮候冻结,大摩财经披露称,华信待还债务至少多达数百亿。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12月末,华信借款余额为983亿元。截至 2017年9月底,华信共获得银行授信 616亿元,其中国开行是最大债权银行,提供420亿贷款。
此前,华信国际于3月19日突然停牌。3月20日,捷克总统办公室以及华信欧洲公司先后证实,华信创始人兼主席叶简明将离开公司管理层,也不再担任公司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的股东目前分别为中国华信能源(持股51.14%)、上海华信金融控股(32.41%)、中国华信国际股权投资公司(13.45%)。上海华信金融控股的大股东也为中国华信能源(持股87.67%)。
华信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9月以90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14.2%的股权这起并购案上,业内分析称由此造成的现金流紧张问题是造成华信此后负债结构恶化的重要根源。而华信今年“东窗事发”始于3月1日媒体报道称叶简明已被有关部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