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云业务增长亮眼 微软收入、盈利均超预期 股价盘后大涨3%

微软第三财季每股盈利0.95美元,市场预期0.85美元。收入2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市场预期257.8亿美元。该公司股价今日盘后一度下跌1%,随后反弹上涨3%,目前小幅下跌。今年以来,微软累计上涨10%。



公司重组 加大对云和人工智能投入


在第三财季,微软收购了数据存储公司Avere和游戏初创公司PlayFab,并宣布进行重大重组——Windows和设备首席执行官Terry Myerson离开该公司。


Windows和设备部分被分离出来,并入体验与设备部门(包括微软的Office 365和其他生产力应用程序)以及云和人工智能平台部门(包括Windows Server和Azure云平台等基础结构产品)。


Stifel分析师Brad Reback在周日的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将Windows并入体验和设备部门,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Windows未来几年可能会承担支持而不是主导的角色。微软将进一步对云和人工智能进行重点投入。”


不过,Windows仍然是微软个人计算业务部门的主要收入贡献者。Stifel分析师指出,Windows销售的领先指标——IDC的PC出货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好于预期。


云业务成最大增长动力


微软三财季最大的增长动力来自Azure公有云。Azure是微软智能云业务的一部分,与亚马逊云服务进行竞争。Stifel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Azure增长率将超过90%。


本月,摩根士丹利将微软的一年目标价从110美元上调到了130美元,市值将可达到1万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eith Weiss在近日发布的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微软的息税前利润将可到达500亿美元,市值则正在朝着一万亿美元的方向迸发,原因是公有云服务的采用率正在上升,而微软在这个领域中占据着强大的地位;另外,微软还拥有庞大的经销渠道和安装用户基数。”


目前,微软在公共云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摩根士丹利预计这个市场的规模将会扩大一倍以上,达到2500亿美元。



人工智能商业化加速 百度一季度盈利、收入超预期 股价盘后大涨7%

百度一季度每ADS盈利2.60美元,市场预期为1.67美元;营收33.3亿美元,市场预期32.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39.7-41.7亿美元,市场预期为38.5亿美元。百度股价盘后大涨7%。



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总营收猛增31%,至209亿元人民币(33.3亿美元)。


百度公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归属百度的净利润增至67亿元人民币(11亿美元)。稀释后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每股ADR 19元人民币(2.98美元)。


百度称,首季归属于百度的非GAAP净利润为57亿元人民币(9.14亿美元),非GAAP稀释后净利润为每股ADR 16元人民币(2.60美元)。


百度预计,第二季营收增长26-33%。


事实上,基于百度近几个月在AI方面的进展,在百度财报发布之前,瑞信、巴克莱等多家投行已纷纷上调百度评级。华尔街的一致看好和百度Q1财报的开门红,其背后的逻辑是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从财报数据看,百度2018年第一季度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得益于AI商业化进程的加速。通过AI创新有效增强了搜索和信息流的盈利能力,同时在自动驾驶、语音交互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对于百度的表现,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2018年他们起步强劲,核心业务增长迅速,‘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继续坚定推进。通过持续创新,‘搜索与信息流’的双引擎组合展现了强大的商业化能力,DuerOS硬件合作伙伴数量加速增长,Apollo开放平台展现出成为世界级技术平台的极大潜力。


此外,近期对于百度来说,另外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爱奇艺本季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18美元,市值近130亿美元。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祝贺爱奇艺成功上市,未来他们希望孵化更多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并与百度有强大协同效应的业务。


财报中,百度对下一季度业绩进行了展望:预计在2018年第二季度,百度的营收总额将会介于249.1亿元人民币(约合39.7亿美元)到261.9亿元人民币(约合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6%到33%。移除百度移动游戏与百度外卖影响,同比增长28%至34%。该展望只代表基于当前情况的初步预测,不排除今后有调整的可能。


百度App日活同比增长18%


截至2018年3月,百度App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37亿,同比增长18%,每日用户浏览时间总量同比增长超过30%。


此外,百度还在去年推出了熊掌号,以标准化的格式显现,并通过跟踪、公告、支付和业务验证等功能进行社交跟进。目前,熊掌号大约覆盖了百度搜索结果的30%,从而为百度App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搜索体验。


从1.0到2.5 Apollo生态合作伙伴突破100家加速落地


4月19日,百度自动驾驶系统平台Apollo发布全新Apollo2.5版本,新增算法将支持限定区域视觉高速自动驾驶,“解锁”高速公路场景,通过基于摄像头的视觉感知,为无人驾驶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是Apollo商业落地的重要体现。2月15日,百度Apollo无人车亮相央视春晚,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完成“8”字交叉跑的高难度动作。此外,百度相继获得了北京、重庆和福建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为了加快自动驾驶的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以及落地应用的进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还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学习自动驾驶产业联盟(Berkeley DeepDrive)。


此外,Apollo平台吸引了大量汽车厂商、传感器、芯片等零部件企业加入,2017年年底,力帆汽车首款搭载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全新亮相;今年4月初,小康股份成为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合作伙伴,随后,百度Apollo与东风风光联手打造的首款智能轿跑型SUV风光iX5正式发布;而随着比亚迪加入Apollo开放平台,Apollo生态联盟规模正式破百。


Apollo将原本分散的自动驾驶公司连接起来,组成共同体集中解决技术难题,推动自动驾驶进程加速,加速其商业化落地的可能。


超90种设备搭载DuerOS AI商业化提速


百度DuerOS作为一款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目前百度DuerOS已经与160家合作伙伴合作,超过90种硬件,包括电视、音箱、智能手机和儿童讲故事设备在内的20多种形式的硬件都搭载了百度DuerOS,在语音优先的设备上安装DuerOS的设备数量相较去年年中增加了三倍多。


为了加快智能硬件相关产品的全面落地,今年3月百度成立了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并联合小鱼在家开发了国内首款带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开启了智能音箱从无屏到有屏的巨大转变,赋予了智能音箱更多想象空间。小度在家正式发售仅1分钟,1万台现货就已全部售罄,受到消费者追捧。


无论是AI赋能下搜索体验提升,还是Apollo和DuerOS的加速开放,都推动了百度AI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的深度应用。百度在保持AI技术领先的同时,更注重商业化布局,谋求长足发展。AI商业化加速落地为百度一季报奠定了良好基础,而第一季度超出预期的营收数据更为百度开启了一年的好彩头,2018年人工智能将迎来爆发期,而百度作为其中领导者必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太亮眼!亚马逊一季度盈利大超预期 盘后股价创历史新高

亚马逊给了市场一个大惊喜,不但12个季度保持盈利,而且每股收益几乎是市场预期的2.6倍。


4月26日本周四,亚马逊公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一季度财报,当季稀释后每股收益(EPS)3.27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也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26美元。当季营业收入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市场预期499.6亿美元。


一季度亚马逊净利润1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7.24亿美元净利润的2.2倍,而且连续12个季度盈利。当季运营收入同比增长92%,达到19.3亿美元。金融博客zerohedge称,对运营收入华尔街的最高预测值也不过12.6亿美元。AWS一季度运营利润率达25.8%。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亚马逊旗下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AWS)录得营业收入54.4亿美元,同比增长49%,高于FactSet预期的52.5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当季AWS的运营收入为14亿美元,占亚马逊总运营收入的73%。


另外,一季度亚马逊包括广告收入在内的“其他”类别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达到20亿美元。


AWS的营收意味着,虽然面临谷歌和微软的激烈价格竞争,但AWS的销售收入还在大跃进式增长。“其他”类别的收入大增源于亚马逊将利润丰厚的广告业务纳入其中,广告收入在迅猛增长。


亚马逊CEO贝索斯对AWS的表现大加赞赏,称AWS在面临同质化竞争以前拥有七年超乎寻常的优势地位,团队从未放慢步伐。迄今为止AWS服务是同行中演化最先进、功能最丰富的。


考虑到因汇率兑换可带来约12亿美元增长的影响,亚马逊预计,今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在510亿美元到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到42%。分析师此前预期的522.7亿美元处于此预期幅度的低端。亚马逊还预计,二季度运营收入在11亿到19亿美元,同比增长75%到202.5%。


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亚马逊首席财务官Brian Olsavsky宣布,从5月11日起,美国市场新加入亚马逊Prime会员的年费将从99美元升至119美元。新年费将适用于始于6月16日的续订Prime服务。


上周贝索斯首次披露Prime的订购用户突破1亿。如果1亿用户的年费都增加20美元,将意味着亚马逊的营业收入可以增长20亿美元,但以上涨价政策限于美国用户,不知道未来其他地区会不会也推行。


盘后公布财报后,亚马逊盘后股价进一步高涨,一度涨破1617美元创历史新高,涨幅一度超过7%。当天亚马逊收涨3.96%。


尽管受贸易战风险影响,亚马逊等美股科技股3月末到4月初明显回落,特朗普还一再抨击亚马逊,警告可能改变其税收待遇,今年以来亚马逊股价仍累涨逾20%。



zerohedge称,在亚马逊股价达到1616美元时,持股亚马逊的贝索斯个人资产净值就在一天内增长了120亿美元,达到1340亿美元。贝索斯已经是全球首富,比紧随其后的比尔·盖茨身家多350亿美元。


贝索斯持有7890万股亚马逊公司股票,个人资产净值大部分来自这些股票收益。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贝索斯2017年新增342亿美元财富,同年10月从盖茨手中夺得世界首富头衔。



然而,面对靓丽的亚马逊一季度财报,分析人士并非一致看好亚马逊前景。

AI和无人驾驶业务逼近“里程碑” 英特尔股价大涨

在传统PC芯片业务增长乏力之际,AI和无人驾驶等新业务迎头赶上,英特尔交出了让华尔街满意的一季报。


英特尔在周四美股盘后公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8%至16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51亿美元;一季度经调整EPS为87美分,同样高于市场预期的71美分。


在具体业务表现上,处于疲软状态的传统PC芯片业务意外实现增长,该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至82亿美元。华尔街对英特尔PC芯片业务营收的预期为下滑2%至78亿美元,去年四季度该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


Moor Insights & Strategy芯片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鉴于PC芯片市场上来自AMD的激烈竞争,英特尔该业务一季度实现3%的增长让人“吃惊”。


和芯片业务的意外增长相比,更让华尔街欣喜的地方在于,尽管芯片业务仍然占据营收的大头,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降至51%,去年四季度这一比例为53%。与此同时,包括AI和无人驾驶在内的新业务迎头赶上,49%的营收贡献距离超越PC芯片仅一步之遥。


具体来看,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大增24%至52亿美元,超过华尔街预期的48.3亿美元,成为继PC芯片业务之后英特尔的第二支柱;物联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至8.4亿美元,也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2亿美元。


三年前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了AI芯片公司Altera,这是英特尔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交易;去年英特尔又斥资153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英特尔CEO Brian Krzanich认为,一季度新业务的表现加强了他对进一步拓展新市场策略的信心。


除了一季度的亮眼表现外,英特尔还预计二季度营收163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6亿美元。英特尔同时上调对全年的营收预期,预计全年营收为665-68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51亿美元。


英特尔昨日收涨3.25%,在财报公布后,盘后股价一度涨8%,当前盘后涨幅缩小至5.3%。


美国司法部调查是否违反伊朗制裁 华为称已遵守所有规定

中兴之后轮到华为?这个问题越来越错综复杂。


4月25日本周三,知情者消息称,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为是否违反美国对伊朗的有关制裁,但目前的调查进展及具体指控尚未可知。


此后英国报道称,华为拒绝就是否正受到调查置评,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华为遵守开展业务所在地的所有适用法律和监管规定,包括适用于联合国、美国和欧盟关于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与监管规定。”


今日上午有报道称,一位接近中方谈判的人士确认了华为正被美国司法部调查的事实,但他称此事和中美贸易纠纷升级并无关系。华为相关负责人随后表示:没什么影响。


传出华为遭调查消息后,美股科技股遭抛售,纳斯达克指数跌幅一度扩大到1%,盘中创三周新低。


在进行上述针对华为的刑事调查以前,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已经对华为发出了有关一些制裁问题的行政传票。


去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称,发现监督制裁行动的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于2016年12月对华为发出一张传票。而美国财政部的调查又是在2016年夏季美国商务部对华为发出传票后进行的。商务部负责执行调查,监督军民两用技术出口。


上述报道称,对于华为是否违反了美国对古巴、伊朗、苏丹和叙利亚的贸易管制,美国官员正在扩大调查。对华为扩大调查是在中兴通讯去年3月承认违反了美国制裁令后出现的。中兴已经被罚11.9亿美元。


中兴遭禁令后 华为曾对遭调查“辟谣”


就在上周、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中兴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条款为由激活拒绝令,未来七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次日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已向华为发出行政传唤,要求华为提供过去五年向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和苏丹出口的全部信息,配合有关美国对通讯技术出口限制的调查。


华为相关人士4月18日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是一则假消息,华为并未遭到美国政府调查。


华为遭调查性质也许没有中兴那么严重


纽约时报上述报道明确提到,华为并未被指控有任何违法行为,美国财政部的行政传票并没有表示这属于刑事调查的部分行动。


上述报道后,华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致力于在开展业务的地方遵守当地法规。但当时业界警告,如果调查发现华为的行为有悖于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的利益,美国可能会限制其获得关键的美制元件和其他技术产品。


在本周三被爆出美国司法部调查的消息之前,并未传出任何华为遭到美国政府发起制裁相关刑事调查的消息,华为也没有向美方承认有过违反美国对伊朗等国制裁的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以上司法部调查消息属实,华为可能面对的是美方首次相关刑事调查,并未像中兴今年那样在承认违规且接受处罚后再次遭到制裁。


调查背后的意图耐人寻味


不过,从特朗普政府上月就301调查公布计划对中国商品和在美投资采取限制,到中兴被重创,最让人担心的不是个别公司成为美国攻击目标,而是整个美国政界对华态度发生变化。


华府精英们已经将中国自由化改革等过去津津乐道的话题抛在脑后,他们现在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崛起中的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


从目前欧洲对中国的警惕情绪来看,欧洲不太可能反对(特朗普政府加强对中国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控制),这令中国的技术升级失去了一大重要路径。


文章认为,对中国来说,长期的正确回应办法是继续坚持过去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改革开放政策,而且是各领域全面的市场准入。这也符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主旨。

港股低迷背后:内地资金正以史上最快速度撤离

1月末至今,香港股市在大幅下挫后陷入箱体震荡格局,多次失守30000点,去年以34%的涨幅领跑全球的风采尽失。过去6周,港股有5周都出现下跌。


在光环暗淡的背后,被称为“北水”的内地资金本月以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快速度撤离。


Wind数据显示,本月港股通(深、沪)合计净卖出81.12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2014年开通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在13个港股通交易日当中,有8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


本月是互联互通机制历史上第三次出现港股通单月净流出。之前仅2015年7月和10月出现全月资金净流出,当时分别为60.61亿港元、6.48亿港元。下图来自华尔街日报:



昨日港股通北水出现零流入,股王腾讯成为卖出重灾区,单日减持接近10亿港元,创两个半月最大出货量。


内地资金是港股市场重要的驱动力量。根据瑞银的测算, 上周晚些时候,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的北水资金量在港股中的占比约为11%-13%之间。


恶化的市场情绪是北水撤资的原因之一,中美贸易摩擦、港元贬值均影响市场信心。此外,A-H股价差收窄,令内地资金购入港股吸引力减弱。


在内地资金撤离港股之际,香港资金则通过港股通大幅买入A股。4月18日,港资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渠道共净买入72.21亿人民币的A股,其中深股通的净买入金额达到了32.39亿人民币,创造了深股通净买入的历史记录。


A股将从6月1日起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花旗分析师蔡金强及Jerry Peng预计,以后每年将有约3000亿元的资金流入A股市场。


周三(4月25日)为本月最后一个港股通交易日。港股通(深、沪)自4月26日起至5月1日关闭,5月2日起正常开通。深股通及沪股通于4月30日和5月1日关闭两天,5月2日起正常开通。


港股于5月1日休市一天,5月2日起正常开市。A股于4月30日和5月1日休市两天,5月2日起正常开市。

被控刻意隐瞒手续费 LendingClub股价重挫15%

美国最大的P2P平台周三被控,监管机构称其隐瞒“数百乃至数千美元”的隐藏费用。


在周三宣布的决定中,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LendingClub涉嫌消费者欺诈,向消费者承诺他们将收到没有隐藏费用的贷款,但掩盖了扣除部分费用的事实。


LendingClub成立于2006年,自称为美国最大的在线贷款平台,其经手的贷款直接连线投资者与借贷者(即P2P)。去年,通过LendingClub实现的贷款有90亿美元。


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到,在许多终端设备上,消费者要滚动页面大约四次,才能看到关于注册费用,以及最终收到的实际贷款的相关信息。


例如,一名消费者申请10000美元贷款后,会看到“您的10000美元贷款正在筹备中”,但实际到账的贷款还会扣除其他费用。


进一步的指控还包括,即使客户已经取消自动转账或是已经偿清贷款,LendingClub还是在对其收费。


LendingClub回应称,其费用在网站和申请流程中均有突出披露,未经许可就从客户账户中提取资金的指控“根本不是事实”。


LendingClub周三大跌15%。2014年上市后,LendingClub的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金,但其后股价持续下跌屡创新低,目前市值仅余不到12亿美元。


联邦贸易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局代理董事Reilly Dolan在声明中称,“这起案件证明了消费者对从贷款人处获得真实信息的重要性,包括线上贷款人。”


LendingClub则称,对监管机构的立场“非常失望”。“在我们十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帮助超过两百万人获得了低成本的借贷。“


而联邦贸易委员会还提到,LendingClub误导消费者以为自己已经获得贷款。即使贷款还未获批,消费者也有可能看到“太好了!您的贷款已有投资人支持”的字样。


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指控可能让LendingClub遭到司法层面的惩戒,按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说法,LendingClub的“违规行为近年来越发恶劣”。


2016年,因发放了违背投资人意愿的贷款,LendingClub时任CEO引咎辞职,LendingClub也因此收到了美国司法部的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