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IMF今年第二次上调中国经济预期,预计2017年GDP增长6.7%

6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第二次上调其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同时警告称,中国依然需要深层次的改革以摆脱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债务的增长模式。

IMF工作人员在周三发布的公开声明中表示,中国2017年GDP增速将为6.7%。这比4月经济增长中的预估值6.6%有所提升,也高于1月预计的6.5%。该组织称:“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

尽管IMF官员早前暗示,中国一季度强劲的经济表现并没有完全反映在早先的版本中,但该组织在其预先设定的全球经济展望系列报告之外更新其经济预测,此举仍非常罕见。

IMF还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长6.4%。

与此同时,IMF第一副总裁David Lipton在周三表示,中国应当利用当前的势头继续推动改革:

尽管一些短期风险已经消退,但改革进程仍需加快,以确保中期经济稳定性,并应对当前经济轨道可能最终导致急剧调整的风险。现在就启动这一工作十分关键,因为目前增长依然强劲,并且中国有足够的缓冲减轻转型压力。

IMF建议,中国需采取以下行动,包括:

更快地从投资转向消费;
加强市场力量的作用,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议程应加快推进,并将其范围扩大到包括逐步取消隐性支持以及提高对违约和市场退出的容忍程度;
实施更可持续的宏观政策组合,不再采用硬性规定的短期高增长目标,逐步实施财政整顿,以及 降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继续收紧监管;
处理非金融部门债务;
进一步改善政策框架。货币政策框架在中期内应继续得到加强,措施包括逐步取消货币目标,恢复实行灵活汇率的进展,以及改善信息沟通。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率领的代表团于6月1日至14日访问了北京和兰州,开展了关于中国经济的年度第四条磋商讨论。David Lipton参加了最后的政策讨论,并会晤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财政部长肖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等高层官员。

安邦概念股集体下挫 上证50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今日凌晨,安邦保险集团官网发布声明称,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受此消息影响,安邦重仓的25只A股中,有19只今日早盘开市下跌,其中,金融街、金风科技、同仁堂、中国建筑、东阿阿胶、金地集团、民生银行等重仓股跌幅超过1%。

安邦保险系持股主要为低估值的银行股和地产基建股,银行股持股市值达1400亿元,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持有的地产基建股包括中国建筑、万科A、金融街、招商蛇口、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


这些权重股集体走弱对大盘造成一定影响,截至收盘,上证50下跌1.5%,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除了安邦概念股的影响,上证50下跌的原因可能还包括蓝筹股获利回吐。新时代证券分析师孙卫党向路透表示,

大蓝筹股今天整体都在调,应该是获利盘比较大了,可能要消化一下。”“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部分蓝筹股,在连续上涨后获利盘较大,今天出现冲高回落走势。这两天市场热点开始扩散,部分蓝筹股借市场其他热点的出现有兑现获利盘的迹象。


总体来看,A股两市今日再度分化,沪指早盘低开后一路震荡下行,最终收跌0.73%,创一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创业板表现好于大盘,创业板指曾几度翻红,但最终收跌0.28%。

从板块来看,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共同建立港口统一经营平台——辽宁港口集团的消息,带动港口板块涨幅居前,营口港,锦州港,大连港强势涨停。此外受石墨烯价格上涨刺激,石墨烯板块今日涨幅居前。


3年来布油首现“死叉” 上一次同样情况下油价暴跌近75%

美股很快会迎来“夏季风暴”,现在要开始囤现金了

随着欧美股市接连创新高,VIX恐慌指数创24年新低,新老两代“债王”纷纷对市场发出警告。

新债王、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 Gundlach周二表示,美国股市将在今年夏季迎来调整,短线投资者应该出售股票并为下跌做好准备,而长线投资者可以等到反弹。他指出:

如果你是交易员或投机者,我认为现在就应该备足现金;如果你是一个(长线)投资者,你可以轻松地度过季节性萎靡周期。

6月8日,VIX指数一度跌至9.4,创24年来新低。前美联储理事Kevin Warsh表示,VIX指数跌至低位或意味着市场充斥着“过度的自满”。Gundlach则认为,VIX指数偏低的日子已屈指可数:

我们正越来越多地关注VIX指数,有很大规模的资金在做空VIX指数,非常拥挤,赚了很多钱。但这也表明VIX指数偏低的日子所剩无几,可能在今年年末之前就看不到了。


Gundlach还指出,美国国债收益率会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虽然不太可能涨到3%,但今年有望再次涨到3月份的高点2.575%。他认为,目前的收益率恰好在去年7月最低点和9月次低点往上的连线上,不建议重仓,倾向让市场自己走出来后再跟进。


在Gundlach上述表态之前,老债王格罗斯(Bill Gross)今年多次警告资产价格太高,认为当前的市场风险已创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最高。

他建议,在不能买低卖高的大环境下,人们还是要保持适量投资,只是在买了虚高的资产后,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祈祷明天的价格保持高企。

危险!美联储加息悬了?

美联储就将召开6月份的议息会议,决定是否加息。目前来看,美联储似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要加息!


尽管6月加息确定性十足(美联储把话早早的吹出去了,碍于面子或者说市场信用,覆水难收),但考虑到美国经济近期表现出来的疲态,接下来9月和12月的加息进程以及缩表计划能否如期而至,可能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而本周五,美国股市发生的一幕,无疑会更让美联储在货币问题上慎之又慎,因为稍有不慎,美国很可能会重蹈2000年科网股泡沫和2008年次贷危机的覆辙!


黑色星期五


本周五,美国版创业板,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迎来了罕见的暴跌,跌幅达1.8%。(和我们中国股市相比,这个跌幅看似不大,但是考虑到美国股市的的韧性,1.8%足以称之为暴跌了!)


引起纳斯达克指数暴跌的是此前被称为FAAMGs(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首字母组成)或者FANGs(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首字母组成)的几家科技巨头!中国几家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京东也出现了大跌!

引起纳斯达克指数暴跌的是此前被称为FAAMGs(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首字母组成)或者FANGs(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首字母组成)的几家科技巨头!中国几家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京东也出现了大跌!


作为近些年来,美国版漂亮50的代表(和我们股市的茅台(600519,股吧)等公司作用类似),几乎以一己之力造就美国“小众牛市”的“舌尖上”的香饽饽,这么多科技巨头们股价同一时间跳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暴哥看到美国方面第一时间就有人指出,纳指暴跌全因为苹果!


他们的理由如下:


作为市值最大的公司,科技股的领头羊,苹果公司是引发周五科技股大跌的罪魁祸首。其他公司都是被拖下水的。而苹果公司之所以股价大跌是因为这个:


美国媒体报道称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的iPhone手机调制解调器的下载速度可能比部分竞争对手慢。


造成iPhone下载速度可能比较慢的理由又是因为这个:


由于苹果和高通之间的诉讼大战,苹果今年的新手机极有可能无法实现对手具备的千兆网速(1Gbps),根据外媒报道,苹果在最新款的iPhone手机上和英特尔合作,配置了该公司生产的无线网络调制解调器(modem),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并不能实现最新的无线网速度。但是其竞争对手高通则可以生产提供更快网速的芯片。


读完这个理由之后,暴哥顿时感觉好狗血。因为在硬件层面,以暴哥记忆来说,苹果几乎没有哪一次是说碾压对手的。大家买苹果手机,也不是为了拿硬件炫耀。买苹果最重要的是综合使用体验和品牌效应。


这则报道中所说的网速,说实话,可能用户根本就不会有“质”的体会,而且所谓千兆网速目前全世界有运用的地区也不多。再说,作为高通最大的客户,苹果和高通和解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这理由太牵强!


大凶兆


那么到底究竟科技股为何上演集体暴跌呢?


JonesTrading公司的一位主管说,周五的一幕可能是一种信号!


不知道这位仁兄是不是话里有话,反正,暴哥觉得这恐怕不但是一种信号,更是一种凶险的信号,即凶兆!


实际上,和暴哥持相同观点人不在少数,几乎在同一时间,多位投资界的大咖和金融机构不约而同的发出了预警!


罗杰斯表示:


巨额的债务积累和资产估值的不合理,造成全球经济比2008年时更加脆弱,下一场金融危机将是“我生平见过的最大危机”。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说:


一般来说,政治和经济互相影响,而经济对政治的影响要更大,而不是反过来——比如说,经济状况不佳通常会带来政治变化——而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政治会波及到经济和市场。


然而有些时候政治成为了最重要的驱动力。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时候,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都走向了极端,会选择为“大众”发声的民粹主义领导人来对抗“精英”。


这正是目前的状况,而上一次这种现象在全球出现是在1930年代。


高盛说:


周五,高盛报告发出警告,认为首字母简称FAAMG的五大科技股——Facebook、亚马逊、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对美股影响太大,又波动率偏低,导致投资者低估五家科技公司面临的风险,一旦形势有变,这种低估危险的风险就会加剧。


高盛称目前科技股存在所谓“Valuation Air-Pocket”——估值“气穴”。高盛警告,在FAAMG这些超级科技股走高的推动下,动量这个因素已经制造了一个估值“气穴”(air pocket)。而一只股票如果被称为“气穴”,通常是指股价骤然下跌,就像飞机碰到了气穴突然下降。


摩根大通说:


摩根大通技术分析师Jason Hunter警告,发现美股越来越有可能遭遇“夏季调整”。如果美国经济数据没有更好的表现,美国国债“看空的趋势逆转”可能导致股市掉头下行。


读者朋友和业内的一些同行说暴哥是数据流,喜欢拿事实说话,那么下面暴哥,就用一波数据流,来具体阐述一下自己对于美国科技股下跌背后凶兆的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尽管不同的市场,投资偏好、投资风格、投资技巧略有差别,但在大的逻辑层面往往是趋同的,都存在所谓“物极必反”的道理。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极值现象。一旦,短期内,出现大量的极值,那么市场的方向往往就会转变。当然可能向上变,也可能向下变。


如今,美国股市恰好出现了大量的“极值现象”,且指向性几乎都是一致的。


由于指标比较多,暴哥就不一一列举了,选择几个暴哥自以为重要的,给大家分析一下。


席勒市盈率出现极值:


所谓席勒市盈率,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发明的,计算方法是:


用过去10年的平均收益取代普通市盈率的过去一年收益来计算,并经过通胀调整。


从计算方法来看,席勒市盈率更注重长期的收益波动,排除掉短期收益率过分波动带来的“噪音”,同时对通胀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收益。


关于罗伯特席勒多说一句,他是少数预测到2008年次贷危机的人。


从下面这张席勒市盈率走势图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美国股市是在15~25之间有效波动。一旦超出25或者跌破15乃至10就会出现变盘。


现在美股的席勒市盈率已经快接近30,而这一表现历史上只有1929年大萧条,2000年科网股泡沫的时候才出现过。1929年和00年美国股市的惨相估计美国人都快忘了,但现在又到了这个时期。




VIX恐慌指数出现极值:


VIX指数被许多人视为全球最重要的投资者情绪指标,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1993年推出。该指数利用各种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来构造的,显示了市场对30天波动的预期。


一般来说大家对使用VIX有一种误区,往往看到VIX上升了才意识到风险来了,但其实,暴哥觉得,当VIX滑落到极小值,也就是市场一片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时,才是风险最大的时候。就像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如今,从VIX指数上反映出的数值来看,市场对于风险的意识是近20年来少有的低,也就是没人认为美股会跌。暴哥总说“物极必反”,风险此刻已经在强烈积聚了!



又得借用一下巴菲特老人家的投资理念。既然,巴老来自美国,且他是美国最成功的的投资大咖,那么巴菲特的一些精华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在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中,有一个被广为流传的指标较巴菲特指数,说的是股市的整体市值和国家GDP的比较。一般来说,这个指标低于70%,说明股市很有投资价值,超过1,或者更高意味着风险远大于收益。


那么现在这个指标是多少呢?很不凑巧,恰好超过1,和当年科网股泡沫破裂前夕有一拼!




俗话说叫风水轮流转。创业板涨多了,资金就会跑到主板,反之亦然,在我们大A股是这样,在美股也是这样。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一种风险和收益的自主抉择,抛弃高风险的品种,买入低风险的品种。


在上述风险偏好作用下,创业板(纳斯达克)和主板(道琼斯)之间收益率差(比值)会有回归现象(A股也有类似的规律,大家可以尝试摸索)。一般来说,只要两者差距不过分,那么两者仍然可以合理适度地同步上涨。或温和下跌。


但是,如果出现差距过大的极端情况,结果就很惨烈了。纳斯达克的快速下跌就好比是动力十足的火车,拖着道琼斯一起下滑,资金偏好的改变无力扭转市场大量的离场抛售狂潮!


很不幸,目前两者的差距已经超过科网股泡沫破灭时的水平,风险一触即发!



尾评


通过暴哥的讲述,大家可能明白,美国股市目前的风险可能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这并非危言耸听,而一旦风险释放,其结果不可估量。


而现在,对美国来说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阶段。暴哥此前分析过,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甚至以美联储传统的加息指标来说,根本不应该加息的现象出现。


那么如果在纳斯达克这些科技巨头的带领下,美股整体再出现大幅度的跳水,未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景就岌岌可危了,对于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和信心来说也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话又说回来,泡沫在那里摆着,此时不破,或者市场不主动调整,将来的危害更大。


考虑到特朗普未来可能落实的金融放松政策,美国总统在任内追求短期利益的初衷,以及金融界天然的追逐利益忽视风险本性,接下来,泡沫可能只会越来越大。


而有条件终结这一切,让市场恢复理性的,或许只有美联储了。


从历史来看,历次美国股市泡沫破裂都和美联储采取加息等紧不无关系,科网股破灭是这样,次贷危机也是这样,更早期为了抑制通胀采取持续的高利率政策也令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




这一次美联储会选择主动戳破美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吗?在长短期的利益博弈之间,在和特朗普的利益斗争中,在和华尔街的博弈之间,美联储会作何选择?


上述一连串问题的答案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困扰美联储和耶伦。


6月加息之后,暴哥暂时的判断是,除非美国经济强有力的给美联储以底气和信心,否则,6月可能会是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加息,缩表则顶多是有一个计划(无法落实),仅此而已。


考虑到美国的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走势,所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美国的经济动态,以及美联储的政策。

今夜如何判断美元走势?大摩列出7个要点


上图来自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13日报告,展示了本次美联储FOMC决议和耶伦讲话中可能出现的关键变化以及,相应的美元指数(DXY)可能出现的走势。


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四点:

  • 市场普遍预期到了,美联储将给出更多关于缩表和加息的细节,如果届时没有太多信息,对美元将形成利空。
  • 市场不认为美联储会直接宣布缩表计划,如果宣布了,对美元将是极大的利好。
  • 市场大部分预计到了美联储会下修通胀预期,尽管如此,若美联储届时真下修了,仍然会施压美元。
  • 市场不认为美联储会上调利率路径预期(点阵图),若届时点阵图中值出现上移,将对美元形成较大利好。

报告中摩根士丹利还指出:

  • 当前市场正持有大量美元和加元的空头仓位,市场对于美元的悲观情绪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似乎格格不入。
  • 如果美联储当前的利率点阵图不发生变化的话,则美元大概率会走高,预计美元指数在未来六周内将上涨2%。
  • 如果美联储明日加息的话,美元也料将上涨。
  • 美国更高的利率将增加日本基金管理者的美元对冲成本,使其减少对冲比例,这将推高美元。
  •  如果美联储决议后,USDJPY升至110.40或更高,则标志着该货币对的底部已经形成。
  •  大摩认为,美国薪资增长缓慢是导致10年期通胀预期在过去6个月从2.08%跌至1.78%的主要原因。

“揭榜日”细节公布!A股“复读”一年后 MSCI大考临近

MSCI(明晟)近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将于北京时间6月21日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审议结果将于北京时间当天上午4:30后上传至MSCI网站,届时可以登录https://www.msci.com/market-classification进行查询。

以下为MSCI公告具体内容:

审议结果公布后,MSCI将召开两场媒体电话会议,回答媒体提问。电话会议具体详情如下:

第一个电话会议时间:北京时间6月21日(周三)上午7点

第二个电话会议时间:北京时间6月21日(周三)下午3点

A股第四次“冲关”成功可能性大增

这已经是中国A股第四次“冲关”MSCI。分析认为,在MSCI提出的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缩小版新方案下,此次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可能性大增。

去年,MSCI宣布暂不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时,提出了三个待解决的、国际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包括资产赎回的流动性限制;A股停牌问题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受挫;以及跟踪MSCI指数的金融产品海外上市须通过交易所审批。


天风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这三个问题在A股“复读备考”的一年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 首先,2016年深港通开通,在基于互联互通的新方案下,国际投资者可以直接对1480支深市或沪市股票进行交易,而无需受到申请许可证和配额,以及资本流动的限制。虽然沪/深港通有每日投资配额限制,但对总额度不设限,每日投资配额基本能满足外资的自由进出。
  • 其次,见证了2015年的千股停牌后,相关机构也在积极完善停复牌制度,A股自愿性停牌的数量回到股灾前的水平。虽然在16年5月停牌新规后,停牌数量变化并不显著,但是可以看到,停牌家数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
  • 最后,MSCI正与国内交易所磋商,努力就解除关于A股存量和增量金融产品预批准要求达成一致。

今年3月,MSCI提出一项有关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缩小化方案,将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减幅达62%。建议只纳入可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卖的大盘股,计划将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从3.7%降至1.7%,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从1%降至0.5%。


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在本月初发布的报告中称, MSCI在6月决定纳入A股的概率为60%,并表示如果A股被纳入MSCI指数,预计未来5年将给A股带来2100亿美元资金流入。

中金王汉锋则认为今年调整方法之后,A股纳入MSCI概率可达到7成。但他表示,考虑到纳入范围已经大幅缩小,初期纳入比例也不大,且A股相关直接受益标的已经大幅跑赢市场,估计短线无论是否纳入,影响更多限于情绪层面,对市场影响都不会太大。


在MSCI新方案中,A股行业权重占比变化较大。增加最多的是消费类权重,从6.4%增加到9.8%。金融权重大降5个百分点,从27.5%下降到22.5%。

在MSCI下周公布是否纳入中国A股之际,投资者已将目光锁定那些或将受益纳入决定的证券。据媒体报道,目前押注三支香港上市、跟踪相关中国股票的ETF将上涨的成本高于看跌押注,并且持有量最高的一些押注都是看多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