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美联储会议前黄金走势平稳 全球科技股暴跌或提振避险

国际现货黄金周一(6月12日)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举行之前走势平稳,美市盘中最低下探至1263.23美元/盎司。多家投行唱空科技股致科技股跌势延续,这一跌潮也扩散到欧亚市场,腾讯盘中最大下跌2.9%;比特币突破3000美元创新高后大跌14.5%;钯金继上周五大涨逾7%后依然疯长2%;意大利民粹政党“五星运动”地方选举重挫,国债收益率跌至数月新低。此外,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6月至少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9.6%,或对金价产生影响。



国际现货黄金周一(6月12日)亚市早盘开于1265.90美元/盎司后,震荡上行后转跌,金价下挫。欧市金价呈盘整走势,价格窄幅波动,行情清淡。美市金价冲高,录得日内高点1270.21美元/盎司后再度下挫,金价震荡下行,录得日内低点1263.36美元/盎司后反弹,金价小幅走高后转盘整,终收于1265.70美元/盎司,下跌0.7美元,跌幅0.06%。


高盛上周五警告称,投资者可能低估了FAAMG五家科技公司有估值过高的风险。这推动上周五美股科技股重挫。这一下跌潮也扩散到欧亚市场,腾讯控股盘中最大下跌2.9%;欧洲科技股指数大跌,带动欧股普跌。周一,多家投行又开始唱空苹果为首的科技龙头股,FANG股票再度下挫。纳指和纳指100均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双日跌幅。苹果收跌2.4%。


除了科技股,此前涨势颇猛的比特币也大幅下挫。周一,比特币大跌14.5%,至2526.4美元,创下2015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周日,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3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因投机性需求,周五钯金价格飙升7%,创下过去16年来新高。周一继续飙升,美市盘中最高上探至911.50美元/盎司,涨幅逾2%。但日内收盘涨幅缩减,制造汽车自动催化剂的金属疲软的基本面很快就会对价格造成影响。今年以来,钯金涨超30%为所有大宗商品之首。


初步开票结果和出口民调显示,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在地方选举重挫,几乎在所有主要城市都没有进入二轮选举,缓解了欧元区内政治担忧。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月以来最低位,与10年期德债利差缩小至177点,为5月底以来最窄水平。对此,意大利执政党民主党表示:“这是五星运动的大挫败,他们不仅无法晋级决选投票,开出的票数也惨不忍睹。”


基本面利好因素:

1.周一(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工厂订单和耐用品订单双双较前月下滑,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降温,并可能进一步削弱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反弹的预期。美国商务部(DOC)公布,4月工厂订单较上月下滑0.2%,与预估一致,3月上修为增长1.0%,前值为增长0.5%。


2.周一(6月5日)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服务业指数不及预估和上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数据显示,5月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9,预估为57.0,4月为57.5。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主席Nieves点评称,美国ISM报告显示5月雇佣需求普遍增加,企业状况继续向好。


3.美国劳工部(DOL)上周五(6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仅仅增加13.8万人,远远不及市场预期的增加18.2万,失业率跌至4.3%;创下16年以来低位,市场预期4.4%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新增就业人口环比大幅下降,为今年以来最差数据;美国劳工部还将4月非农就业人口下修至17.4万,3月下修至5万,就业人口累计减少6.6万。

4.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周四持仓较上日增加2.07吨,当前持仓量为867吨。


基本面利空因素:

1.欧央行周四公布利率决议,维持利率不变,会上并未讨论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和降息的问题。行长德拉吉在会后发表讲话,表示欧央行管委会全线下调欧元区通货预期,欧央行预计2017年通胀率为1.5%,此前预期1.7%。预计2018年通胀率为1.3%,此前预期1.6%。预计2019年通胀率为1.6%,此前预期1.7%。


2.周四(6月8日)数据显示,美国6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118周处于30万关口以下,就业市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各项分项表明就业增速在5月出现放缓的最大原因,是企业无法找到适合的雇员;尽管上周非农数据表现不佳,但就业市场依然表现收紧。美国劳工部(DOL)报告显示,截至6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万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4.5万,分析师预估为24万人。数据低于30万反映就业市场状况良好。


3.美国4月JOLTS职位空缺创新高,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的数据,美国职位空缺在4月增加至604.4万个,环比上涨4.5%,史上首次超过600万并创纪录新高,3月前值574.3万也上修至578.5万。

4.北京时间上周四(6月1日)20时30分,素有小非农之称的ADP就业报告显示,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5.3万,暗示美国的就业市场复苏势头依然强劲。数据显示,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5.3万人,预期增加18.5万人,前值修正为增加17.4万人,初值增加17.7万人。


后市展望

1.Kitco 上周五(6月9日)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由于上周黄金的大起大落,华尔街的交易员及分析师对本周黄金的涨跌有些摇摆不定,认为本周黄金的跌势将会继续,而普通投资者则认为黄金本周将会有一个反弹。在针对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18人参与了调查,有4名人士认为本周黄金将会上涨,比例为22%;11人或60%认为黄金会较低,3人或17%预计将盘整。市场参与者中包括黄金交易商,投行,期货交易员及技术分析师。同时,有946名普通投资者参与了投票,525人或55%认为黄金将会反弹上涨;另有317人或34%认为黄金将会下跌,而104人或11%认为黄金将盘整。


2.法国兴业银行金属研究主管罗宾·巴尔(Robin Bhar)认为,“似乎是炒家推高钯金价格,”起因于金属立即交货的短缺。这种短缺造成了月和7月期货合约,相比8月合约升水了约6美元/盎司至21美元/盎司。”现货高于期货将推动投机力量赚取套利差价。不过分析师表示,中国和美国的汽车销量下滑,钯需求将会疲软。


3.Julius Baer分析师Carsten Menke说“钯金市场正在经历短暂的挤压,我们认为是由投资需求而不是工业需求驱动的。最终,汽车催化剂较弱的需求背景会反映在恶化的情绪和价格下跌中,我们仍然看空。”


4.Johnson Matthey表示,钯金市场预计会出现短缺,需求从去年的16.3万盎司上涨至2017年的79.2万盎司,今年钯需求总量估计超过1000万盎司。Johnson Matthey说,“过去十年来,市场一直保持充分供应,大量的钯金被从库存中提取,贸易净值统计显示,证明从2007年至2016年期间从瑞士和英国库存提取的钯金约1000万盎司。虽然我们不相信上述库存会被大量耗尽,但没有市场能够无限期地支持巨额短缺。”


5.技术分析师认为钯金交易接近布林带30个月的顶部,显示超买,市场将会有下修的可能。法兴银行的Bhar表示,“市场将将会从美联储的语言中揣摩,寻找远期汇率的指导和关于如何缩小资产负债表的线索。”


6.资讯网站Economies.com在周一(6月12日)发布的报告中称,金价早盘没有显示太强的走势,保持在上涨通道支撑位的下方,随机波动逐渐失去朝向超买水平的上涨动能。因此,今日金价可能会下挫除非明确地突破1276.50美元/盎司的支撑位,需要提醒的是等待金价测试1254.56-1249.94美元/盎司的水平,在恢复上涨之前。


7. BBH在周一(6月12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市场参与者预计FOMC本周将美国利率提高25个基点,若如预期那样实现加息,市场的主要焦点将是官员如何看待经济增长放缓及任何暗示。BBH 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去年11月美国大选以来,第三次加息并不是FOMC会议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如果没有加息,那确实会掩盖一切。尽管如此,简单却不愉快的事实是,第一季度疲弱的经济复苏令人失望。美联储首选核心PCE平减指数连续三个月下滑。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果最重要的部分是它揭示了官员如何看待这些挑战,”BBH说,在本周之后,市场“不相信今年将再次加息”。

多空博弈进行时!FAANG引领全球科技股两日重挫 午盘后跌幅收窄

受科技板块的拖累,周一美股跳空低开。道指在开盘后的半小时内最深下跌74点,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大跌2.3%。纳指早盘跌幅0.9%,重点反映科技股走势的纳指100下跌1.1%。

FAANG依旧引领全球科技股重挫,早盘时一度展现了录得2016年2月以来最大双日跌幅的迹象,午盘后带领美股跌幅收窄。不过结合上周五的跌势,纳指和纳指100均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双日跌幅。


苹果股价周一开盘再跌4%,收跌2.46%,两个交易日内共抹去近600亿美元市值。Facebook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早盘均跌超2%,收盘时降幅收窄至0.78%和0.86%。

亚马逊股价开盘跌超3%,成交量超过平时水平的三倍,最后收跌1.38%;Netflix股价跌超4%。

追踪大型科技股的ETF XLK在4月18日以来首次收低于50日均线位。标普信息板块两天连跌5%,创去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以来最大双日跌幅。恐慌指数VIX一度大涨16%,刷新5月22日(当天高位在12.52)以来高位至12.37。

衡量纳斯达克100的恐慌指数VNX相对于标普500指数VIX的比值,飙升至2000年科技股泡沫以来最高。重点科技股的隐含波动率也报上扬,预示着仍有下跌空间。


苹果周末再遭下调评级 引领全球科技股跌幅

科技股两日连跌源自苹果投资评级再遭下调。周日,瑞穗证券将苹果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16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

分析师Abhey Lamba表示,下调原因在于最佳情景已体现在目前股价中,“该股年初至今表现突出,我们认为围绕即将到来的产品周期的乐观情绪已充分体现在目前股价中,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短短一个星期中,苹果已经遭到两家投行下调评级。第一次评级下调来自Pacific Crest,其分析师将苹果评级从“增持”降至“持有”,称 iPhone 8 周期内股价将表现强劲,但上扬的股价并不包括潜在的风险定价。这一周期之后,围绕毛利率等问题的风险将影响股价。

华尔街见闻周末提及,高盛稍早警告称,投资者可能低估了FAAMG五家科技公司有估值过高的风险,尽管其未建议抛售科技股,但投资者还是仓皇逃离。如下图所示,FANG四大科技巨头股价在周五转头向下,重挫约3%。


墙倒众人推,高盛的几句话将美国科技股推下神坛之后,欧股科技板块也追随美国科技股跌势。欧元区STOXX科技指数重挫4.3%,刷新日低。

由于“客户需求旺盛” 高盛覆盖比特币研究 称“短期涨势到头”

Uber危机升级:二把手辞职 CEO可能下台

Uber在危机泥潭中越陷越深:将近三个月前总裁离职,如今另一位二把手也离开,公司CEO甚至可能被迫辞职。

本周一《纽约时报》报道称,一封发送给公司员工的电邮显示,Uber的首席商务官Emil Michael于本周一上午离职。


报道称,这是上周日前美国司法部长Eric Holder调查报告递交Uber董事会后的结果,Holder建议Michael离开公司。Uber董事会上周日晚接受了Holder这份企业文化和商业操作调查报告的所有建议。

目前还不清楚Michael是主动请辞还是被终止劳动合同。Uber并未立即回应上述报道。

这是继公司总裁Jeff Jones离职后Uber又一位二把手离开,也是今年2月以来Uber第七位高管离职。

今年3月20日,加盟Uber不足一年的Jones离职。当时Uber被谷歌旗下公司Waymo指控窃取其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媒体还曝光了Uber的性骚扰丑闻。


当时华尔街见闻提到,一些媒体认为Uber的内部文化、管理风格存在严重问题,这种“有毒”的企业文化会殃及员工和消费者。

上周,关于Uber存在性骚扰的指控调查完成后,Uber解雇了20多人。

昨日华尔街见闻又援引多家媒体消息称,Emil Michael可能最快本周一辞职;Uber董事会可能让CEO卡兰尼克休假,甚至辞去CEO职务。


现在以上消息之中前一条已获证实,卡兰尼克的去留还悬而未决。路透报道称,董事会还未对卡兰尼克的未来拿出最终决定。

董事会的决议可能让卡兰尼克输掉Uber这个估值达700亿的“创业成果”。

目前Uber的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职位还都空缺。CNBC已经确认,前雀巢首席财务官Wan Ling Martell将加入Uber董事会,她还坐过沃尔玛国际部门的首席财务官,目前任阿里巴巴董事。

高盛:价值投资已死

价值投资曾是投资界最火的词,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通过价值投资赚得盆满钵满,价值投资也因此备受推崇。不过,高盛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却直言,价值投资已死。


高盛研报指出,从1940年至2007年,由Eugene Fama和Kenneth创建的价值因子带来的年均收益是5%。在这期间,最简单的策略——买入估值最低的股票+卖出估值最高的股票,在10年中有7年是获得正收益的,并且没有出现过连续三年都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


在过去十年,事情也却开始反转了。据高盛,过去十年价值因子累计带来了15%的亏损,并且该策略10年中有6年的收益是下降的。而在同期,标普500指数却几乎翻倍了。


高盛:价值投资已死价值投资过去十年不如人意的表现,让高盛质疑:“价值投资已死”?那价值投资过去十年为什么又表现这么差呢?


高盛分析了两大原因,首先价值投资其实是一个周期性因子。当经济普遍扩张时,价值投资通常会更加跑赢大市,当经济大背景是疲软和增长乏力时,价值投资通常就会弱于大市。当经济总体疲弱时,人们总是喜欢投资一些增长速度比较高的成长股,近10年来,以FANG的科技股的狂飙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价值投资近10年的疲弱表现,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金融危机以来异常缓慢的经济增速。高盛分析道,“滞胀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将更多资金配置在内生增长性较高的成长股,因此成长股会跑赢大市,而代价就是价值股表现或弱于大市。”


高盛:价值投资已死


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导致价值股表现疲弱的一大因素。高盛称,金融危机后,央妈的大放水使得所有资产的估值都水涨船高,价值股的市盈率也随着变高,这导致价值股看起来也没有那么便宜。在过去十年以来,标普500的市盈率不断减小,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高盛:价值投资已死


2016年大选后,市场对基建带动经济发展的预期普遍升高,但是要想经济真正回升到有利于价值股增长的状态,还需等待。


不过高盛指出,长期来说,价值投资还是有价值的。长期来说,价值股其实赌的是投资者心理的缺陷。在历史长河中,投资者总是喜欢高估增长性因子,这使得价值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一直持续下去。


正如对冲基金大佬Icahn曾说过的一句话,有人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变得富有,而我,通过学习人类的愚蠢来赚钱。(Some people get rich stud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 I make money studying natural stupidity)

卡塔尔“落难”后,日本要求天然气降价

卡塔尔被海湾多国“拉黑”后不久,日本公司要求卡塔尔天然气降价,并在采购合同中让步。

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而日本是卡塔尔天然气最大的客户,根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集团的数据,日本去年进口卡塔尔液化天然气达1210万吨。


日本多家公司之前与卡塔尔天然气公司合作关系密切。然而,截止目前,日本最大的天然气购买公司——Jera公司和东京天然气公司都没有决定是否与卡塔尔签订新的合同,取代2021年到期的合同。两家公司都要求卡塔尔对天然气降价,还要求采购合同更加灵活。


日本公司对天然气采购合同不满已久,去年12月,Jera公司负责人Hendrik Gordenker就曾表示,允许买家更灵活地转售天然气将使天然气卖家受益,因为这将使市场更有效率同时刺激需求。

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约占全世界储量13.1%,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位列世界第三。在近几年中,卡塔尔的天然气出口量快速增加,已然成为世界头号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占据全球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日本公司“乘人之危”?

卡塔尔与海湾多国断交之后,卡塔尔货船被禁止通过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水域,但货船可选择绕道伊朗水域,因此天然气和石油出口暂时还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外交专家介绍,如果卡塔尔和中东国家外交争端进一步升级,可能使得日本等天然气消费大国转而向俄罗斯、伊朗等国采购天然气。


日本公司提出“降价”要求正好是在卡塔尔与海湾多国断交之后,不禁让人怀疑其有“趁火打劫”之嫌。但也有分析师认为,日本议价态度强硬,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全球天然气供应过剩,生产商不得不提供让步。


咨询公司Clavis Energy Partners LLC在东京的分析师Junzo Tamamizu向媒体表示:“天然气买家认为卡塔尔等供应商的地位正在削弱,他们要求合同更灵活。如果市场出现逆转、天然气供应短缺,买家将无法提出同样的要求。


实际上,卡塔尔也并非完全被动,因为日本公司在卡塔尔有股份。卡塔尔警告日本公司,如果日本在合同谈判中要求太苛刻,他们可能会被挤出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路透上月援引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数据显示,日本贸易公司三井集团和丸红株式会社各自拥有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一个项目7.5%的股份,此外,三井集团还持有卡塔尔另外3个项目1.5%的股权。

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叠加减税降费 中国5月财政收入增速创年内最低

受相关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影响,今年5月中国财政收入增速创下年内新低。

周一,财政部公布,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73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创年内新低。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51亿元,同比下降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122亿元,同比增长12%。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15亿元,同比增长9.2%。

作为主要税种的国内增值税收入4042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翘尾减收以及去年同期各地清缴营业税导致的高基数(去年同月营业税大幅增长76%)等影响,改征增值税下降44.6%,同比减少1111亿元,拉低本月税收收入增幅8.4个百分点。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29亿元,同比增长28.9%;土地增值税489亿元,同比增长29.2%;房产税233亿元,同比增长12.9%;耕地占用税145亿元,同比增长45.6%;城镇土地使用税153亿元,同比增长23.6%。 


值得一提的是,因部分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去年7月1日起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带来翘尾增收,资源税115亿元,同比增长67.2%。

此外,印花税17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9亿元,同比下降3.6%。 

财政部总结称,5月财政收入增幅较低,主要受相关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财政支出方面,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724亿元,同比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91亿元,同比增长9.8%。

在主要支出项目中,住房保障支出2276亿元,增长23%;债务付息支出2413亿元,增长39.4%,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增加较多;交通运输支出4109亿元,增长13%。


以下为财政部报告原文:

2017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6月12日 来源:国库司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73亿元,同比增长3.7%[①]。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51亿元,同比下降3.6%[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122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102亿元,同比增长6.4%;非税收入1971亿元,同比下降12.5%。本月财政收入增幅较低,主要受相关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去年同月部分收入基数高等影响。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4042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翘尾减收以及去年同期各地清缴营业税导致的高基数(去年同月营业税大幅增长76%)等影响,改征增值税下降44.6%,同比减少1111亿元,拉低本月税收收入增幅8.4个百分点。 

2.国内消费税871亿元,同比增长4.5%。 

3.企业所得税5259亿元,同比增长24.8%。 

4.个人所得税967亿元,同比增长15.5%。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15亿元,同比增长26%;关税255亿元,同比增长17.9%。 

6.出口退税1131亿元,同比增长20.9%。 

7.城市维护建设税304亿元,同比下降12.6%。 

8.车辆购置税264亿元,同比增长24.8%。 

9.印花税17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9亿元,同比下降3.6%。 

10.资源税115亿元,同比增长67.2%。主要是部分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去年7月1日起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带来翘尾增收。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29亿元,同比增长28.9%;土地增值税489亿元,同比增长29.2%;房产税233亿元,同比增长12.9%;耕地占用税145亿元,同比增长45.6%;城镇土地使用税153亿元,同比增长23.6%。 

12.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税收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6.4%。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2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23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0901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6354亿元,同比增长10.6%;非税收入10870亿元,同比增长6.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1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724亿元,同比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91亿元,同比增长9.8%。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467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1166亿元,同比增长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301亿元,同比增长15.7%。 

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教育支出11347亿元,增长14.3%;科学技术支出2032亿元,增长25.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34亿元,增长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791亿元,增长2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454亿元,增长17.6%;城乡社区支出7164亿元,增长9.9%;农林水支出5919亿元,增长9.4%;交通运输支出4109亿元,增长13%;住房保障支出2276亿元,增长23%;债务付息支出2413亿元,增长39.4%,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增加较多。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512亿元,同比增长2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13亿元,同比增长10.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6999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251亿元,同比增长32.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391亿元,同比增长21.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400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1399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2476亿元,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