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加强金融监管对于经济和市场有何影响?

6月22日财新报道称,中国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发行的在岸和离岸证券价格随即遭遇严重下行压力(下图),直到26日交易才大致恢复稳定,但均未能恢复到22日的水平。


就该事件摩根士丹利随后于当月28日推出专题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市场和外汇流动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大摩认为,不论是民营还是国有性质,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投资活动的步伐将会大幅放缓,特别是出现在去年12月6日公布的“负面名单”上的产业领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督管控。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12月6日答记者问时表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管窥监管逻辑:遏制信贷风险 管理跨境流动

大摩此前就曾指出,中国政府似乎特别关注存在大额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大肆举债导致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的企业——无论是经由常规银行和债券融资,还是通过影子银行获取资金,都不能幸免。

万达、海航等企业被要求排查风险、授信分析并非个例,而有其宏观意义。

1) 大摩相信,银监会此举是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预防性政策方案的一部分,在美联储下次加息前减轻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和货币贬值的压力。

中国政府去年年底开始实施外汇管理措施,其中包括:

(1) 限制100亿美元以上的对外投资;

(2) 限制中国买家核心业务以外的、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

(3) 限制导致中国买家债务资产比率偏高或股权回报率偏低的海外投资。

此外,在上文提及的“负面名单”领域 - 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 - 过剩的海外并购,则被视为是将巨额资金转移出国,而不能为本国贡献任何战略价值的行为,必须严加管控。

一篮子预防性方案中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措施,譬如五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增强央行对人民币中间价的酌处权,以及六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银行上报金额超过1000元的银行卡境外消费信息。习近平主席6月26日在中央领导小组会议上就“关于加强中国企业海外实体数据监测和对外投资情况”的相关指示,反映了高层领导对跨境资本流动的谨慎态度。

2) 此次事件还巩固了中国政府在严格控制投资杠杆方面的鹰派立场,长期来看颇具建设性,但是短期内很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

为了避免金融市场未来受到大幅冲击,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控制投资杠杆。5月份以来稳定的银行同业拆息利率和相对平静的监管消息,被一部分市场参与者视为是紧缩周期即将结束的信号。然而大摩认为紧缩的步伐只是趋于平缓,从而改善各方之间的政策协调,并非是要结束控制杠杆的相关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刚在6月26日的致辞中表示,去杠杆首先是稳杠杆,要让杠杆的增速降下来;现在看来,5月份M2增长放缓正是控制投资杠杆的初步成果。这表明中国政府对目前紧缩政策的步伐感到满意。

综合以上背景,大摩认为广义信贷增长将会持续放缓,贷款成本在年底前可能会进一步上涨。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债务GDP占比的增长放缓,长期而言极具建设性,但短期内很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


加强金融监管将对中国私人部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与市场共识不同,大摩认为本轮排查不仅仅针对少数高调的民营企业家,而是以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投资杠杆为目的,针对海外并购不分民营国营的全系统检查。

2016年中国私人部门持有的海外资产仅为GDP的30%,而G3国家的加权平均值则为164%(下图),长期来看海外投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摩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外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逆周期的,当跨境资本流动压力更为可控的时候,管制措施也会相应放宽,不论是从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资本市场自由化的需求来看都是如此。也就是说,从中长期来私人部门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看将重获生机。

而从金融改革的角度而言,大摩指出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预防性政策方案,并非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停步不前,而是以中国政府可控范围内的步伐推进改革。

6月20日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释放中国金融服务业必须进一步开放的信号,以及6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并施行“债券通”管理暂行办法,在大摩眼中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业将持续开放的力证。


短期内ODI大幅放缓 货币贬值压力减轻

大摩预计,虽然中国政府不会强制要求企业清算目前持有的海外资产,但银行和企业都会对海外投资更加谨慎。

这将导致跨境资本流失的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在“负面名单”下的领域当中,杠杆并购将会销声匿迹。

据大摩估算,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ODI) 将年环比下降达60%,从2016年的1700亿美元降至2017年的700亿美元(下图)。


2017-2018年间平均每月外汇储备流失将稳定在50到100亿美元之间,大大低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间每月350亿美元的流失速度。

跨境资本流动压力的减轻,人民银行对于人民币中间价的酌处权增强,以及国内持续收紧银根的态势综合起来,将会使得人民币贬值的空间进一步收窄。

因此大摩得出结论,保持今年2月中国经济蓝皮书中的汇率预期不变,在岸人民币2017年末达到6.90,2018年末达到7.00。

人民网狠批《王者荣耀》:“陷害”人生、负能量、砒霜……

深陷舆论旋涡的《王者荣耀》近日再上头条,这一次,批评它的是人民网。

昨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称,《王者荣耀》面向社会不断在释放负能量,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今日,在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下跌近5%。


人民网文章中称: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腾讯)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舆论旋涡中的《王者荣耀》

腾讯推出的这款游戏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

《王者荣耀》一季度收入“打败”94%的A股上市公司。券商中国援引数据称,在A股市场的3268家上市公司中,有3079家一季度营收不及60亿元人民币,即94.22%的公司一季度营收不及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就营业收入最小的公司而言,王者荣耀一季度收入相当于221家上市公司营收加总。

截至5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人,渗透率达到22.3%。换句话说,每七个中国居民中就有一位王者荣耀注册用户,人数比A股股民还高。

天风证券分析师文浩、王晨在报告中指出,《王者荣耀》完成了几乎全用户的覆盖,《王者荣耀》在2017年4月实现了日活跃用户(DAU)同比180.8%的高速增长,日均使用时长达到97.7 分钟,

月流水达30亿元、卖皮肤一天赚1.5亿、年终奖发1亿;

代练月入5万,游戏主播年薪2000万,“王者荣耀之父”斥资9800万元香港买楼。

然而,关于《王者荣耀》的负面新闻也频频爆出,遭受大量批评:

文汇报报道称,《王者荣耀》游戏玩家中,17岁以下玩家数量超过3600万。

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花费4万多。

尖子生因手机被没收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


腾讯推出“三板斧”

面对舆论批评,上周日(7月2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包括:

  1. 第一板斧为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同时,《王者荣耀》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2. 第二板斧为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腾讯表示,将再次升级成长守护平台,降低操作门槛,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开家长监护。腾讯称,截至目前,平台上有效绑定账号将近70万个。
  3. 第三板斧为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腾讯称,5月起已开始在旗下移动游戏中陆续推行实名认证。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帐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进行游戏。《王者荣耀》开发团队还表示,未来实名认证系统将实行进一步强化措施。

美元反弹有底气:美短债收益率飚近9年新高!

全球货币政策趋向收紧,叠加昨夜美国制造业数据表现亮眼,让国债价格延续连续多个交易日的下跌走势,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价格反向)更一举跃上近9年高,美元资产的基础收益率的提升增加了美元的吸引力,带动周一美元强势反弹。

纽约债市7月3日尾盘时,对美联储 (Fed)利率决策较敏感的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跳涨2.9个基点至1.414%,创2008年11月3日以来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劲扬5.3个基点至2.352%,创5月11日以来新高;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涨3.3个基点至2.867%。美-日2年期利差报154bp,为5月11日来新高。


图: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


图:美-日2年期国债收益率差与美元/日元汇率


应管理协会(ISM)公布,6月制造业指数升至57.8,创接近3年新高。5月为54.9,分析师原本预估为55.2。制造业扩张,加上上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总裁的鹰派讲话,推高了国债收益率。制造业约占美国整体经济活动的12%。

分析师同时指出,交易商抛售美国国债,等待周五将出炉的美国6月就业报告。如果就业和薪资增长超过预期,可能进一步推高国债收益率。分析师预计,上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7.9万。

法国兴业银行利率策略师Bruno Braizinha称:“(制造业数据)加剧了美联储收紧政策的风险。”

Braizinha还表示,由于近几日对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一次的预期已触底反弹,如果周五的就业报告超过预期,交易商对今年再加息一次的几率的预期可能进一步升温。


道明证券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称:“上周央行官员的讲话以及今日的ISM数据扶助继续推高国债收益率,如果周五的数据强劲,债市可能继续遭到抛售。”

原先因为通膨数据疲软、并不相信Fed还有升息空间的投资人,如今终于意识到美联储(Fed)今(2017)年很可能会再升一次息。

不只如此,欧洲央行( ECB )、英国央行(BOE)暗示货币政策即将紧缩,也促使国债遭到抛售。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共计大涨了15个基点之多。

但亦有机构提醒美国国债收益率涨幅可能趋缓。裕信银行Luca Cazzulani团队在6月30日的报告中写道,“维持美国国债收益率应该会上涨的观点,尽管增速缓于此前预期”。该行预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年终目标为2.6%。

下一个重要经济数据,会是预定7月7日公布的美国6月就业报告,而Fed也会在7月5日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于6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录。

根据路透社调查,经济学家预估,美国6月非农业就业人数料将新增179,000人。TD Securities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说,欧洲各国央行上周纷纷发表鹰派言论,再加上ISM制造业指数表现优异,促使收益率跳涨,假如周五(7月7日)公布的就业报告又缴出亮眼成绩单,那么国债抛售潮恐怕会延续下去。

高盛:A股当前估值不高,正是买入时机。

早在4月份,高盛为了解决A股看不懂的问题,它特意建了一个指标,结论是:A股当前估值不高,正是买入时机。

A股纳入MSCI后,高盛专门研究了一下A股,现在的结论是快上车。


首先从MSCI的纳入效应来看:在6月21日,MSCI宣布,它将会把中国A股纳入基准指数中,分别是在两个阶段中进行,即2018年5月和2018年8月。最初纳入的是222支股票,纳入比例是5%。高盛认为,最开始的资本流入将会比较微小的,高盛预计新兴市场基金的净买入将会增加至120亿美元,但未来5年,随着纳入比例的上升,流入资金可能会上升至2300亿美元。


中国的本土市场是非常庞大的,且流动性也很强,但外国投资者对其研究并不充分。从在现有的这个低水平外资持有量来看,A股的日均回报率和全球其他股指没有太大关系——A股和标普500的相关程度只有8%,和MSCI全球指数的相关程度是19%。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投资A股有机会在A股进一步纳入MSCI前得到绝对收益(Alpha)。

高盛重仓中国离岸股票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宏观政策保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19大之前,中国的限制可能会变得更少。这同样适用于中国A股。另外货币宽松有望持续,这在另一方面也为中国A股提供了支撑。而且,从与监管层的甲流发现,A股2014年和2015年的暴涨之后暴跌的情况不太可能会再发生。

从微观环境来看,沪深300指数有望在2017-2018年提供15%的EPS增长率,远期市盈率有望达到13.3,当期市净率有望达到1.8倍。

目前市场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入场点:A股市场正在处于上行的趋势中,目前相比2016年的低点已经高出28%,但两年之前的高点要低40%,相比而言,MSCI除日本外亚太区指数相比1月的低点要高41%,而距离2015年的高点只有4%的距离了。


高盛此前在分析港股市场风险偏好的GSSRCERH这个指标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框架和模型,将其延展到A股,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针对A股的指标GSSRCERA。在MSCI纳入A股后,GSSRCERA指标,即股权风险晴雨表略显负面,这意味着A股市场目前还不会过热。

另外,高盛将A股和其他11个常覆盖的股市进行比较,从盈利、估值、风险、投资者现金流和价位来看,A股的分数都是不错的。


高盛在另一封研报也提到,A股市场存在令人信服的机会:

我们强调了8家高现金回报、增长相对优势强劲的A股公司。高盛运行了一个盈利和风险筛选,入选的公司比例由2014年的12%上升至20%,并且风险筛选显示,股票的合格率正在增加。


不过,高盛也提出,从风险方面看,仍有2/3的公司没有达到高盛的治理和风险管理要求,普遍的问题包括:

①70%的公司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是超过25%的;②只有2%的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是占大多数的;③英文的披露依然很少,而且A股的信息公开程度可以是亚洲最低的。

亚马逊暴跌87%!苹果暴涨348%!这都是数据乌龙的错

据说美孚的这款“秘密武器”有望阻击电动汽车?

在电动汽车发展如日中天之际,全球石油巨头——美孚周一公布了一项在生物燃料技术上的突破,有望“阻击”电动车的发展。

据美国能源媒体OilPrice.com消息,埃克森美孚表示,公司和Synthetic Genomics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先进的细胞工程技术,已经找到一种使藻类“膨胀”的方法,使藻类中的石油含量从20%提高到40%以上。这些藻类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组合的一部分。


美孚和Synthetic Genomics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合作伙伴,共同研究从藻类中生产石油,用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与传统石油相比,藻类生产的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金融媒体Seeking Alpha专栏作家 David Butler 认为:

如果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美孚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藻类中生产大量生物燃料,那么这可能会替代电动汽车。此外,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创造还能使美国摆脱原油进口、锂储备。


但美孚同时指出,藻类生产石油技术距离商业应用还需很多年。Synthetic Genomics首席执行官Oliver Fetzer 也向媒体OilPrice.com表示:

采用藻类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个主要障碍是,难以生产足够的数量。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目前全球每日的石油消费量高达9600万桶。


怎样从藻类生产石油?

如何从藻类中生产石油?据国际新能源网介绍,在已知的生产清洁能源的方法中,利用藻类生产的生物燃料最接近于海底沉积物产生的原油。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海底的沉积物经由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石油。

近年来,科学界已找到了一种能够重复并加速这一“发酵”反应的方法,可以使得这一需要进行数百万年的反应得以在1小时内完成。在一个复杂的反应体系中,水和藻类的混合物会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中转化成的原油。

美孚并非唯一一家进行生物燃料研究的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对生物燃料的研究也很积极。早在2007年,BP就选择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实施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能源研究项目。BP去年11月表示,正投资3000万美元给生物燃料生产商Fulcrum。

另外,自2008年以来,BP一直巴西从甘蔗生产乙醇,在巴西建立了三家乙醇生产厂。不过,与美孚从藻类生产石油相比,甘蔗生长和收获会影响环境,需要耕地。

黄金暴跌逾20美元创年内最大跌幅 美元强势反弹重创金价

周一,现货金曾一度跌破1220美元关口至7周低点,创年内最大跌幅,日内跌超20美元,美盘最低下探至1218.31美元/盎司。

美元强势反弹重创金价,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致也使投资者对黄金兴趣大减。

有分析认为,当前金市看起来颇为脆弱,股市高企,收益率上涨以及近期各国央行的鹰派论调都利空黄金,1200大关将成为近期主要的考验,是否能提供有效支撑还有待观察。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一日较少6.21吨,当前持仓量为846.29吨,反映市场避险需求减弱。


现金亚市早盘开于1241.20美元/盎司后,金价短暂上涨,录得日内高点1242.73美元/盎司后震荡下行。欧市金价继续下挫,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仍以下跌为主,美市金价大幅跳水,抛物线般坠落,跌势难止,零星反弹被淹没在凶猛的跌势之中,录得日内低点1218.31美元/盎司后企稳,终收于1220.10美元/盎司吗,下跌21.30美元,跌幅1.72%。


美元美债齐涨打压金价

周一,美元大幅上涨,因强劲的美国制造业数据提振了对于美国经济的信心,美元指数上涨0.6%,至88.28。美元的强势反弹打压了金价。

美债市场周一继续上周的抛盘,2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八年多以来最高水平。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3%以上,收于5月11日以来最高水平,致使投资者对黄金兴趣大减。


股市高企利空黄金

美股周一收盘涨跌不一,受能源股和金融股提振,道指上涨0.6%,盘中一度刷新纪录高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6%,纳指下跌0.5%。美国股市在今年上半年攀至纪录高点,受益于强劲的企业利润和全球经济前景转强。

但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预期美股涨势将在下半年放缓,因近期通胀数据疲弱、美股估值高于平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滑。

欧洲股市周一也打破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的局面,得益于中国公布了乐观的制造业数据以及油价持续走高提振大宗商品类股上涨。


各国央行鹰派论调利空黄金

瑞银集团分析师Joni Teves表示,当前金市看起来颇为脆弱。收益率上涨,以及投资者正在消化近期各国央行的鹰派论调,而股市依然盘旋于历史高位,这些因素都利空黄金。

从技术面看,目前黄金已跌破200日均线的关键支撑位,1220关口也一度跌破,1200大关将成为近期主要的考验,是否能提供有效支撑还有待观察。

随着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是不仅仅是与美联储有关,全球利率上涨将对黄金造成压力。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一日较少6.21吨,当前持仓量为846.29吨,反映市场避险需求减弱。


油价强势八连涨

油价方面,原油期货周一升至一个月高点,新的数据令投资者怀疑美国原油产量是否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有韧性。油价已连续八个交易日上涨,并创2012年以来最长连涨天数,收盘涨超2%。

此外,卡塔尔拒绝最后通牒,在科威特的争取之下,沙特将卡塔尔接受13项要求的最后期限延长48小时。此前卡塔尔外长称,不会履行沙特等国提出的要求,该国股指7月2日曾下挫近4%。


基本面利好因素:

1.美国商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PCE物价指数年率上涨1.4%,不及预期和前值;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上涨1.4%,持平于预期,但是不及前值。不过5月个人储蓄率为5.5%,为8个月来最高水平。

2.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周三(6月28日)公布,美国5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下跌0.8%,较前值1.3%的跌幅有所缩减,但仍逊于预期0.8%。 路透评论称楼市需求正受到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推动,导致供不应求并促使价格上涨,高价房价格上涨尤为明显。


基本面利空因素:

1.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7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7.8,高于预期55.2和4月前值54.9,并突破了2月前值57.7,站上2014年8月以来新高。该项数据已经连续十个月高于50荣枯线水平,表明美国制造业继续扩张。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2,为2016年9月以来最低值。

2.美国商务部上周四(6月29日)公布,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1.4%,预期1.2%,上次修正值1.2%,初值为0.7%。GDP的最新上调主要归功于消费支出的增加,消费者支出给GDP增速的贡献上修至0.75%。工业用品和材料的出口也相对之前上修了,增加了贸易对一季度GDP的贡献。

3.美国劳工部周四(6月29日)公布,美国至6月2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4.4万人,前值为24.1万,预期为24万,略高于前值和预期。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已经连续121周低于30万关口,连续时间创1970年以来最长。


后市展望

1.瑞银集团分析师Joni Teves表示,当前金市看起来颇为脆弱。收益率上涨,以及投资者正在消化近期各国央行的鹰派论调,而股市依然盘旋于历史高位,这些因素都利空黄金。

2.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表示,债券收益率上涨和实物黄金的需求疲软正影响了对黄金的兴趣。黄金与收益之间的联系目前强于与美元之间的联系,他说 “这是由于事实上,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是不仅仅是与美联储有关。”

3.瑞银在报告中称 “全球利率上涨将对黄金造成压力,就像我们多次强调的,欧元有走高的潜力,全球的利率有可能上涨是关键压力,也是我们正在看到的风险。今天以前,美国的通货膨胀数据成为焦点渗透到实际利率。”

4.德国商业银行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称,第二季度全球黄金ETF持仓增加了56吨。德商称“虽然第二季度白银ETF持仓增加了686吨,但在过去三个月中,白银价格下跌了9%。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投机性金融投资者在第二季度退出展期导致的。”

5.德商行在周一发布的另一篇报告中称,现货黄金跌破200日均线,可能意味着进一步的疲软。200日的平均水平为1233.95美元/盎司。德商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技术性的跟进抛售可能会加剧价格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