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美股上涨的重要动力消退:回购规模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降幅

对于美股投资者而言,有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数据:企业回购规模大幅减少,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降幅。

法国兴业银行量化策略部门全球负责人Andrew Lapthorne在研报中写道:美国今年的股票回购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


他认为,回购规模大幅缩减可能是美股近期明显走低的原因之一。

华尔街见闻此前多次提及,企业回购自家公司的股票是2009年来的美股上涨重要推动力。而超低的借贷成本鼓励着大型企业通过发债来购买自己股票,同时也给市盈率增长带来了尾部风险。

Andrew Lapthorne认为,“企业通过回购股票这种过度举债的办法来支撑股价或许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这一假设为真,那就是个大问题。瑞信最近在研报表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企业回购是股票资金注入的唯一来源。高盛也曾表示,企业回购股票是支撑美国股市买入需求的唯一因素,是促使美股反弹的原因。


TrimTabs投资研究公司此前也表示,美国企业回购股票的金额创下5年最低。过去五周,标普500大企业每日平均仅2.8家回购,金额约14亿美元,为2012年5月以来最低水位。今年以来,每日平均买回的金额只达25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的31亿美元约减少20%。

造成此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美股持续上涨令估值显得昂贵。标普500指数今年涨幅10%,道指涨11%,纳指涨近18%。

也就是说,如果连回购动力都大大熄火了,那么我们不清楚未来是否会有新的买家来源来取代企业。

无人驾驶威胁1550万名工人 美国人很紧张

美国商务部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有1550万名美国工人的工作将受到自动驾驶的影响,相当于美国工人总数的九分之一。

这项研究把这1550万可能受到影响的工人分成了两类:可能失业的380万人,以及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1170万人。


首先,较为年长、受教育水平较低、而且相对其他工人来说,自身技能更难转移到其他行业的驾驶领域的工人,可能难以找到工作,尤其是工作内容不需要过多非常规性认知的工人。在这一群体中,平均年龄为46岁,男性占比更是高达88%,只有7.6%的人拥有本科学历。

这样相对低技能的“简单驾驶员”,包括卡车、汽车、火车以及救护车的驾驶员,以及外卖员等。2015年,美国的此类普通驾驶员约有380万人,占比2.8%,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以及批发市场;他们的平均年薪在36500美元,低于全社会平均值的48300美元。


而另一方面,与上述简单驾驶员相反的是,其他驾驶领域的工作中,工作内容更为复杂多元,同时也拥有更多知识技能,虽然驾驶也是他们必要的工作之一,但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需要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非常规认知技能,这些工人很有可能,可以适应自动驾驶的铺开,并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需要更多高级驾驶能力的进阶驾驶员群体,在2015年约有1170万人,占比8.5%。典型的代表有地产经纪人、设备修理员、家庭医护人员等,可以说,他们的本职工作通常不是“驾驶”,只是目前的工作过程(比如上门服务等)需要驾驶能力。

进阶驾驶员的平均年薪为46700美元,接近全美平均值。


所以,最容易被自动驾驶威胁的,就是普通的交运司机了。在“简单驾驶员”群体中,拖拉机、拖车驾驶员占了将近一半,接下来是货运司机、校车司机还有销售类司机(外卖员)。


“简单驾驶员”种类分布

这样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外,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

普华永道指出,未来15年,英国将会有近30%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德国有35%,美国则高达38%。但日本会被取代的岗位,只有21%。原因很简单,日本已经拥有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而在剩下的岗位里,许多都对技能和经验有着很高的要求,不像美国,很多工作都只是填填表。


不过,自动驾驶威胁的不仅仅是驾驶员的工作。如果“完全无人驾驶”车辆,也就是彻底不需要驾驶员的车辆真的能实现并普及开来,不仅是Uber共享出行削减了司机成本变得低廉,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也会大大上升。整个汽车市场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

一年前,福特称计划在2021年推出量产“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时曾指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推出后的十年间主导市场。

那么,留给人类赢过机器的时间,似乎也不多了。

中国7月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新增信贷及社融超预期

中国7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速降至9.2%,续创历史新低,为连续第六个月放缓。新增人民币贷款 8255亿,社会融资规模 12200亿,均超过市场预期。

中国央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M2货币供应同比增速自去年11月开始一路下挫,5月跌破个位数,7月再度刷新历史最低水平:

7月M2货币供应同比 9.2%,再创历史新低,预期 9.5%,前值 9.4%。
7月M1货币供应同比 15.3%,预期 14%,前值 15%。
7月M0货币供应同比 6.1%,预期 6.5%,前值 6.6%。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55亿元人民币(含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高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大幅低于前值(15400亿元)。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12200亿元人民币,超过预期的10000亿元,前值由17800亿元人民币修正为 17762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末,社融存量为168.0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

其中,被视为“影子银行”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等非标融资数据较上月回升: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由减转增,后者大增2039亿元,而信托贷款减少了50%,至1232亿元。当月表外融资整体规模新增5042亿元,为上月增量的两倍还多。


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周二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新增贷款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因其涵盖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在衡量整个社会流动性状况的准确性方面,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可能超过广义货币(M2)。

数据公布前,上海一基金交易员对路透社称,短期内市场还在等候金融数据落地,在全线低于预期的7月经济数据公布后,7月信贷及社融如何受到关注,“按央行的说法M2已经不是关键,主要看看信贷会不会很弱,特别是房贷的数据。”


央行此前多次表示,只要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可能是新常态,市场不必过度解读。 在上周五晚间发布的第二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指出,当前M2增速偏低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 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在下降,对其变化不必过度关注。

央行还指出,下一步将保持货币总量稳定。

值得注意是大幅增加的存款,尤其是财政存款。数据显示,7月外币存款增加15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增加8160亿元,同比多增308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51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69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1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391亿元。

“宇宙之王”Dan Loeb领衔 四家对冲基金二季度大举增持阿里

年初以来累涨近八成,阿里巴巴受到了大型对冲基金的青睐。

对冲基金纷纷向美国证监会提交13-F文件,披露持仓状况。在最新的季度报告中,至少四家大型对冲基金增持阿里巴巴,其中包括索罗斯和Druckenmiller的基金。


各大对冲基金对阿里巴巴持仓状况,单位:股

最大手笔的增持来自激进投资者Dan Loeb,他旗下的Third Point基金新增了450万股阿里巴巴,约合6.3亿美元。Dan Loeb因其独特的投资喜好而被誉为“宇宙之王”。

David Tepper的Appaloosa基金新增阿里巴巴将近370万股(约合5.2亿美元);Druckenmiller的对冲基金Duquesne Capital也增持了71万股阿里巴巴,该基金二季度还增持了72万股京东,增持携程50万股。

索罗斯也新增了19万股阿里巴巴,增幅接近80%。周一阿里巴巴收涨1.92%。

有趣的是,大买450万股的Third Point和索罗斯的基金,都曾在2015年大幅减持阿里巴巴。在2015年的头四个月里,受到业绩不佳的拖累,阿里巴巴股价累计下挫15%。

不过,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环球基金略微削减了阿里巴巴8.6%的持仓(约41万股),二季度持仓依旧高达434万股。

二季度阿里巴巴累计上涨9.7%,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8%,美国科技股方面,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期间上涨0.99%,微软涨近7%,Facebook累涨13.1%。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累计涨幅高达76%。

阿里巴巴将在8月17日盘前(北京时间周四晚间)公布二季度财报。今年6月,阿里巴巴CEO张勇称,阿里的中期目标是2020年GMV达到1万亿美元。

银行股IPO重启逾一年 首发限售股将陆续“出笼”

江苏银行本月初共计46.4亿股限售股解禁,贵阳银行明日将有7.08亿股限售股解禁。


一年前江苏银行成功上市后,A股IPO大门正式重新对银行开放,至今年年初,已有9家银行陆续实现A股挂牌。随着银行IPO重启满周年,这些次新银行股首次公开发行的部分限售股也将陆续解禁。

继江苏银行后,明日贵阳银行也将有逾7亿首发限售股股份解禁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江阴银行、无锡银行以及常熟银行的首发限售股也将在9月份陆续解禁。

江苏银行于2016年8月2日成功上市,至本月初已满一年时间,该行也是9家次新银行股中率先迎来限售股解禁的银行。资料显示,江苏银行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115.44亿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3.9亿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江苏银行IPO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其股票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该行此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共涉及18119名股东,上述股东持有的限售股共计46.4亿股,解禁规模约425亿元,已于2017年8月2日起上市流通。


限售股解禁的股东名单中包括了江苏银行离任董事和现任董事。在江苏银行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中,该行现任及离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已持有的公司股份。在满足上市锁定期之后,其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公司股份的,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如有除权除息事项减持价格相应进行调整)。截至江苏银行限售股解禁日前,此次申请上市的限售股持有人不存在相关承诺未履行影响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情况。


8月16日,上市整整一年的贵阳银行也将迎来首发限售股解禁。贵阳银行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22.99亿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约为17.99亿股。该行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共涉及7629名股东。上述股东持有的限售股共计约7.08亿股,解禁市值约为106亿元,将于本周三起上市流通。

除贵阳银行自然人股东外,此次解禁股东包括贵州南音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劲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位法人股股东,解禁数量分别为200万股和400万股。此外,根据《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对于贵阳市国资公司等50家国有股东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的贵阳银行国有股,社保基金会将承继上述公司的禁售期义务,其中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3家转持股东合计持有的804.03万股股份也将于8月16日解禁,而其余转持股东限售股的锁定期则分别为贵阳银行上市后的18个月至36个月不等。

余额宝账户上限10万形同虚设 系统漏洞还是故意为之?

今天是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从25万调为10万的第一天。根据余额宝官方口径,调整以后如果账户资金达到或超过10万,则无法转入更多资金。

但情况真的是这样么?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这一额度限制其实是形同虚设的。账户现有余额超10万元的投资者如果想继续转钱到余额宝,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1.在蚂蚁财富中购买货币基金等其他产品,付款方式选择用银行卡支付,赎回产品后这笔钱将自动退回到余额宝,不管当时余额宝账户资金是否已经达到上限。由此一来,余额宝账户里的钱就相应增加了。

2.如果嫌买入卖出太麻烦,那还有一个更加便捷、快速的方式:购买货币基金等产品后,可以马上撤销交易,这种情况下,钱并不会原路返回银行卡中,而是被退回到余额宝内。这相当于无障碍快速“借道”转钱到余额宝。

“这实际意味着,余额宝充当了整个蚂蚁金服架构中基础账户的角色。从体系外流入的资金,不管是自动到期还是客户自主撤销交易,都不会再流出蚂蚁金服。这就好像是以前银行网点门口放的一对狮子,一只张口一只闭口,寓意资金只进不出。”一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

那么关于资金“自动退回”余额宝的这一设置,究竟是系统漏洞,还是余额宝“留了一手”呢?



余额宝为什么限了又限?

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背景是:近年来余额宝规模扩张迅猛,截至6月30日,余额宝规模达1.43万亿元,超过去年底招商银行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

业内普遍认为,余额宝连番限额与监管对于超大体量货币基金隐含风险的担忧密切相关。

“余额宝规模太大了,如果发生极端情况,比如连续的大额赎回,对整个金融安全会造成一定冲击。从整体的监管思路上看,肯定是希望它的规模处于更安全的范围内,不仅是证监会体系,甚至连银监体系、央行都需要高度关注,这是监管的方向。”一位基金公司固收总监告诉记者。


去年末的货币基金巨额赎回风波,也构成了债市下跌链条中重要一环。

2016年以来,大量机构委外资金涌入公募基金,引起市场较大关注。由于持有人结构高度集中,机构同质化,资金呈现“大进大出”特点,市场突变情况下赎回行为高度一致,给基金投资运作带来较大压力,并存在可能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等系列问题。去年底债券市场大幅调整,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机构投资者短期集中大额赎回,个别货币基金面临投资者赎回与市场流动性缺失的双重挤压。

可以说,余额宝干的是基金的事,抢的是银行的“饭碗”。余额宝以及货币基金总体体量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银行存款的流失。

一位债券投资经理表示,“余额宝挑战了银行的活期存款,超过1.4万亿的体量已经超过了招行去年年底的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只有那些不太会用手机和电脑的人才没有余额宝,年轻人大多数都不存活期了,这是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所以从政治的角度设定了一个投资额度上限。”


在业内人士看来,10万的投资额度上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产物。“余额宝的定位相当于‘零钱包’,账户余额在10万以上的投资者占比不会太多,都是把短期的闲散资金放在余额宝里面,百万以上的投资需求会更愿意买信托,只有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对收益要求一般的理财需求才会选择余额宝。”上述债券投资经理表示。

今年3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明确,货币基金的规模将与风险准备金挂钩,限制随意新发货币基金。

条文显示,基金管理人应对所管理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实施规模控制。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不过该新规区分对待了机构类货币基金和零售类货币基金,以达到限制货币基金规模无序增长的目的。虽然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尚未正式推出,但此新规对于流动性风险和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非常高,天弘基金显然超过200倍的要求,因此也会选择收缩规模。


余额宝的功能定位

蚂蚁金服有关人士透露,余额宝是用来满足用户小额、零散资金管理的需求,希望让余额宝更加贴近现金管理工具这一定位。

“当初推出余额宝产品是为了让用户在支付宝的沉淀资金能享受收益,又能方便消费,所以余额宝成为兼具理财和消费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上述人士表示。

如今,蚂蚁金服旗下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开放了货币基金的代销渠道,目前已有20多只不同基金公司的货基产品在该平台上线。

(图为余额宝持有人变动情况)
(图为余额宝持有人变动情况)

余额宝2016年报数据显示,余额宝个人持有比例高达99.72%,机构持有比例仅为0.28%。尽管天弘方面未披露持有余额宝10万以上规模的用户数据详情,但据天弘方面提供的信息,余额宝人均投资金额不到1万元。因此,这一调整对余额宝绝大部分用户确实没有任何影响。

图为余额宝近一年来7日年化收益率曲线
图为余额宝近一年来7日年化收益率曲线

从收益率情况来看,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自5月中旬站上4%关口后持续走高,近期出现小幅下滑。截至8月13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3.9%。

收益率飙升至9%!万达商业债券内地评级AAA 交易起来却像“垃圾债”

中国监管机构加强对海外高杠杆并购大户的资金管制过去近两个月,国内债券市场仍“心有余悸”,在内地获AAA评级的万达商业在岸债券收益率升至9%以上,竟达中国同等评级公司债券收益率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根据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给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中国AAA评级三年期公司债券平均收益率为4.55%,而在中国被视为“垃圾债”的AA-评级三年期公司债券平均收益率为5.8%。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在内地获得AAA评级,而万达商业在岸债券收益率却升破9%。


6月22日财新报道称,中国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集团、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发行的在岸和离岸证券价格随即遭遇严重下行压力。

万达商业的母公司即为万达集团。万达上月将文旅和酒店资产的重资产出售给两大地产巨头融创和富力后,快速启动资产重组,万达酒店发展与大连万达商业进行资产互换,万达酒店发展收购万达文旅的全部股权,又将存在高杠杆的海外资产全数出售给了万达商业。


“中国投资者担忧的是非经营风险,”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覃汉说。“风险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万达商业的信用基本面存在任何特别问题。”

6月22日财新报道披露以来,万达商业票息4%、2021年4月到期债券的收益率已经上涨了235个基点,至9.36%。该公司票息3.7%、2021年3月到期的债券收益率上涨234个基点,至9.34%。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AAA级三年期公司债券的平均收益率几无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