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改革进展利好 IMF上调中国未来三年经济增长预期

周二(8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完成了与中国一年一度的经济和政策磋商后,发布了中国经济评估报告。在上调未来三年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警惕应注意防范中期债务风险。

报告中,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7%,与7月预期持平,也高于中国官方6.5%的设定目标。主要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持形成的增长势头、外部需求增强和国内改革的进展。


由于货物进口迅速恢复、出境旅游保持强劲,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16年降至1.7%,预计今年再降至1.4%,表明中国经济日趋远离出口驱动的旧模式。

IMF还将中国未来三年(2018-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6%上调至6.4%,并认为有可能实现到2020年实际GDP较2010年翻倍的中国官方目标。

据新华社观察,今年以来,IMF已多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6%和6.2%。7月则进一步上修至6.7%和6.4%。


防范金融风险

不过报告对中国政府关注并降低金融风险表示赞赏。IMF执董会表示,目前中国正采取重要的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企业重组和削减过剩产能方面的举措使得企业债务增长速度放慢。中国应采取措施转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包括改革财政政策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消费、加速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加强去杠杆。


根据《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IMF每年都会派出专家小组到成员经济体调研,就调研结果与成员经济体进行磋商,并在IMF决策机构执董会进行讨论。


IMF执董也对中国的国企绩效改善表示欢迎,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包括强化预算约束、加快不良债务重组、让不可持续经营的国企退出等。执董们还强调了普遍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包括减少准入障碍、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贸易壁垒等。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评估显示人民币汇率与基本面大体一致,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收紧和更稳定的汇率预期减缓了资本外流。执董们强调应继续提高汇率弹性,并对中国政府承诺深化改革、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决定汇率表示欢迎。

证监会表态:市场估值结构趋于合理 稳市场临时措施已全部退出

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前提。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证监会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实现了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去年3月份至年底,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累计分别上涨15.46%和11.87%,股指振幅逐季收窄。今年前7个月,市场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一是主要股指稳中有涨。前7个月,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分别上涨5.46%、3.22%和9%。大盘蓝筹指数表现良好,上证50、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5.36%和12.92%,涨幅高于同期道琼斯工业(10.77%)、标普500(10.34%)、英国富时100(3.21%)、德国DAX(5.55%)、日经225(4.24%)等境外主要蓝筹指数。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充分反映。

二是市场波幅明显收窄。前7个月,上证综指在3000点至3300点之间窄幅波动,区间振幅8.98%,明显小于去年同期,处于较低水平。140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涨跌幅均小于2%,其中超过1%的交易日仅8个。同期,深证成指在9700点至10700点之间运行,波动也较小。


三是市场估值结构趋于合理。主板市场静态市盈率由去年底的19.8倍小幅上升为今年7月底的20.2倍。中小企业板市盈率由60倍下降至44倍。创业板市盈率由80倍下降至50倍,降幅达37.4%。大盘蓝筹股与中小股票的估值结构更加优化。截至7月底,上证50、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2倍和15倍,均低于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21倍、标普500指数24倍、英国富时100指数29倍、德国DAX指数19倍、日经225指数18倍等境外主要蓝筹指数的估值水平。

四是市场运行内在稳定性增强。今年2月17日股指期货交易限制适度放松以来,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为稳定市场所采取的临时性政策措施已全部退出。前7个月,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为4423亿元,日均新增A股账户数20万左右,日均新增投资者近7万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维持在1.3万亿元左右。这些数据都表明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础在夯实。

比特币创新高终结 半日大跌500美元 高盛秒被打脸

美朝危机趋于缓和,比特币创新高的脚步戛然而止,稍早发布看多报告的高盛秒速被“打脸”。

比特币交易所Bitstamp数据显示,北京时间8月15日将近午时,比特币交易价一度涨至44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此后比特币直线下跌,到22点30分左右日内跌超10%,已较日内高位跌去500多美元。


Bitstamp数据还显示,比特币对人民币交易价也明显回落,22点30分左右跌至约27100元,日内跌超1600元。

下跌的不止是比特币,8月15日美国交易时间早盘,数字货币集体走低,以太币一度跌逾7%,锐波币曾跌近6%,达世币曾跌约4.6%。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特币大跌之前,8月12日上周末,高盛首席技术分析师Sheba Jafari还上调了比特币的预期交易价,预计第五浪可能会推动比特币涨到4827美元,较此前的短期预期价3915美元高出20%以上。

Jafari预计,在完成五浪后,比特币会进入调整阶段,可能整个过程至少回调38.2%。以发布报告时的水平估计,可能跌到2221美元。

从8月15日半天的表现看,Jafari预言的高位还没到来,比特币可能已经开始回调。


地缘风险消退 比特币失去一大推手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在化解了“硬分叉”的危机后,地缘政治风险给比特币带来上涨的契机。

8月1日“硬分叉”后,比特币交易价一路走高,上周比特币在首次站上3000美元后接连突破多个关口,本周一更是连破4200、4300美元关口,周二直上4400美元。

上周特朗普与朝鲜互怼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有股票、法币以及国债的风险上升,与这些资产没关联的数字货币成为避险首选。随着避险情绪回升,比特币已得到政府合法性认可的日本市场需求进一步高涨。


本周一据行业网站CryptoCompare统计,在本轮比特币买单中,日元账户占比超过42%。在上周末比特币升破4150美元时,华尔街见闻就提到,日元计价的比特币交易将近占总成交量的46%。

如果说美朝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是这轮比特币的一大推手,那么随着本周美朝危机逐步缓解,比特币就失去了这轮高涨的一个有力支撑。

连续增持五个月 中国夺回美国最大海外债主称号

周二(8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完成了与中国一年一度的经济和政策磋商后,发布了中国经济评估报告。在上调未来三年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警惕应注意防范中期债务风险。

报告中,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7%,与7月预期持平,也高于中国官方6.5%的设定目标。主要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持形成的增长势头、外部需求增强和国内改革的进展。

由于货物进口迅速恢复、出境旅游保持强劲,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16年降至1.7%,预计今年再降至1.4%,表明中国经济日趋远离出口驱动的旧模式。


IMF还将中国未来三年(2018-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6%上调至6.4%,并认为有可能实现到2020年实际GDP较2010年翻倍的中国官方目标。

据新华社观察,今年以来,IMF已多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6%和6.2%。7月则进一步上修至6.7%和6.4%。


防范金融风险

不过报告对中国政府关注并降低金融风险表示赞赏。IMF执董会表示,目前中国正采取重要的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企业重组和削减过剩产能方面的举措使得企业债务增长速度放慢。中国应采取措施转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包括改革财政政策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消费、加速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加强去杠杆。


根据《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IMF每年都会派出专家小组到成员经济体调研,就调研结果与成员经济体进行磋商,并在IMF决策机构执董会进行讨论。

IMF执董也对中国的国企绩效改善表示欢迎,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包括强化预算约束、加快不良债务重组、让不可持续经营的国企退出等。执董们还强调了普遍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包括减少准入障碍、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贸易壁垒等。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评估显示人民币汇率与基本面大体一致,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收紧和更稳定的汇率预期减缓了资本外流。执董们强调应继续提高汇率弹性,并对中国政府承诺深化改革、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决定汇率表示欢迎。

中资又将上演“蛇吞象”收购?这次目标是菲亚特克莱斯勒

尽管最近中外监管都越发严厉、中美贸易战可能拉开序幕,中国企业最近仍可能发起汽车业的重大收购。


据汽车业媒体AutomotiveNews消息,本月稍早,一家知名中国汽车制造商至少向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发出一次收购要约,报价比该公司目前市价略有溢价,但因出价还不够高遭到拒绝。

另有独立消息源向AutomotiveNews透露,其他中国大型汽车企业也在进行可能收购FCA的尽职调查,包括上周与一些美国零售集团的代表开会,商议可能收购。

有消息人士称,FCA的高管已经到访中国,与长城汽车会晤,还说上周在FCA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总部看到了中国的代表团。


对于哪家中国企业寻求收购,不同的消息人士指向不同的企业,东风汽车、长城、吉利以及FCA目前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广汽都有可能。

无论哪家求购,若达成交易,都将是继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后中资汽车企业又一宗超级海外收购。消息人士称,收购将涉及FCA旗下克莱斯勒、道奇和菲亚特以及知名吉普品牌,但不会包括将被剥离的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媒体消息称,特朗普本周一讲话将打响中美贸易战第一枪。这本可能引起投资者对上述FCA收购案的担忧,而本周一FCA股价却高开高走,较上个交易日高开6%以上,当日收涨8.53%。同日标普500涨1%,创近四个月最大单日涨幅。



监管趋严 贸易战迫近 中资海外收购挑战更大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过去几年横扫世界的中资收购目前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监管审查。

上月《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更严格审查中资交易,多宗高调的中资支持交易未获批准。包括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在内,至少五笔中资交易都已经或将要重新报审。

本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因担忧中资不断涌入高科技制造业、能源业和基础设施行业,欧盟准备增加海外并购的限制,下月将宣布的措施可能包括,促进统一欧盟28国对海外投资的审查标准、限制外资投资欧洲战略部门、限制外国国有企业投资等。

除了监管,中美贸易战的风险也对中资收购构成威胁。

最近美国媒体Axio消息称,本周一特朗普可能发表讲话,敦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针对中国贸易做法展开全面调查。这意味着,针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强制科技转移等贸易行为,美国政府将开展一系列行动。


汽车业收购可能不受影响

不过,汽车业收购势头可能不会明显受到影响。上周美国媒体称,中国企业计划未来十年斥资1.5万亿美元收购海外企业,投入资金较目前水平增长70%。

香港投资顾问公司Dunne Automotive的总裁、中国汽车业专家Michael Dunne指出,现在中国汽车厂商得到政府全面支持,这是全新的形势。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化收购意大利倍耐力和美的收购德国库卡都得到中国走出去政策的支持。

再度上调比特币价格预期!高盛认为这一波可以涨到4827美元

随着比特币价格节节创下新高,8月12日,高盛再次上调比特币短期最高价格预期至4827美元。

此前,7月初,高盛曾预计比特币价格将涨至3915美元,而此值目前已被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8月12日高盛发布这篇研报时,比特币价格还不到3700美元。短短三天后,比特币价格涨至4400美元,突破了高盛对比特币第V浪的3小浪的估计4133美元,离高盛的最高估计也相差不远。

高盛首席技术分析师Jafari在研报中还警告了比特币投资风险。他表示,当这轮行情全部进行完毕(走完第V浪5小浪)时,比特币可能会出现疲弱态势,并进行大幅回调。Jafari预计,此次回调的力度可能达到38.2%左右,也就是回落至3000美元以下。


乐观主义者继续看涨

相比起高盛的谨慎,Standpoint研究公司的创始人Moas则要大胆的多。作为比特币的坚定看涨者,他将预期价格从5000美元上调至7500美元。

上月初,在比特币不到3000美元时Moas曾做出预计,认为比特币明年将翻倍至5000美元,未来十年将达到2.5万美元至5万美元。虽然他担心短期内可能有泡沫,但长期来看投资比特币或获得三位数回报。

Moas表示,现在,许多对冲基金和传统的投资者们都开始投资比特币了。许多人认为,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批准比特币期权和掉期在场内交易的决定,将大大增加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持有量,因为机构投资者们拥有了对冲比特币价格下跌的工具。

当下发生了什么?是洪水滔天,而泄洪闸已开。
 
我相信,华尔街现在有些对冲基金正蠢蠢欲动,一些大富翁们也正在往数字货币市场里钻。上亿的美元正在涌入这个市场,货真价实。

Maos还相信,央行们还快就会认识到比特币的有用性,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资产储备。


Moas并非只是在鼓励别人投资,他确实是一个比特币的忠实信徒。在投资上他非常大胆,将全部的资产都换成了数字货币,其中大多是比特币和以太币。

 你不能把这视作一个普遍的、随时随地都能发生的现象。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巨大机遇和想象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比特币的价格将从1400亿美元发展成2万亿美元。

我觉得自己的看法仍然太过保守。这就像是在1995年我们看到一个100万人的计算机市场成长为数十亿人的全球性市场一样。

现在,比特币在全球的使用者数量不超过1千万人。我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比特币的持有者将发展到5千万-1亿人。到那时,比特币将上涨至5万美元。

为收购全食超市,亚马逊将发行160亿美元债券募资

今年6月,亚马逊宣布以137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全食超市,如今,亚马逊决定通过发债为这笔收购凑钱。

评级机构穆迪周一表示,亚马逊计划发行最多160亿美元债券,以此为收购全食超市筹集资金。

穆迪将此次亚马逊债务融资交易评级确认为Baa1,同时将亚马逊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为“正面”。穆迪副总裁Charlie O’She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这次上调反映了我们的观点:尽管亚马逊债务在增加,但收购全食超市的交易将很快在多个方面对亚马逊信用产生正面影响。


O’She认为,全食超市为亚马逊提供了更大规模效应和至关重要的实体店影响力。亚马逊可以利用现有的近500家全食超市门店扩大食品配送,为任意类型的在线订单提供提货点。他指出:

收购全食超市支撑了亚马逊的信用状况,因为这将促进该公司现有的食品生鲜业务,并表明他们认可实体店战略对公司增长战略的益处——至少在这一领域确实如此。

金融数据公司FactSet统计显示,亚马逊目前负债约87.46亿美元,其中82.5亿美元为债券或票据。该公司最活跃的债券是2024年12月到期的利率为3.800%债券,MarketAxcess数据显示,这笔债券最新交易价格为107.28亿美元,对应收益率为2.661%。

实际上,亚马逊并不缺钱。得益于云计算服务AWS为公司贡献的营业利润,亚马逊目前具备强大的现金生成能力和偿债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亚马逊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超过210亿美元。


巨资收购全食超市

今年6月16日,亚马逊宣布将以约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3亿元)的天价收购全食超市,这是亚马逊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此前该公司最大的一笔收购发生在2014年,金额不超过10亿美元。

全食超市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天然有机食品超市,目前,全食超市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拥有460多家门店、约87000名员工。2016财年,全食超市销售额约为160亿美元。通过收购全食超市,亚马逊不仅拥有了全食超市的品牌,同时也买到了全食超市所在的460多个位于黄金地段、高收入地区的门店以及运输网络。

当前,亚马逊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都在重点布局新零售。阿里过去几年重金入股了苏宁集团、银泰、百联集团、联华超市、三江购物等公司,京东则宣布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开设一百万家便利店。在这种背景下,亚马逊巨资收购全食超市,可以视为在新零售领域正式向竞争对手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