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深圳GDP将超越香港

Sanford C. Bernstein & Co.亚太策略总监Michael Parker在一项分析中预计,2018年深圳GDP将跃升至3500亿美元,超越香港的3450亿美元。

Parker对媒体表示,香港继续受益于紧邻大陆的地理位置,深圳则受到“服务业和科技业成熟”的推动。

媒体援引Pictet财富管理高级亚洲经济学家Dong Chen称,海外投资者与中国财富桥梁的身份,将成为香港未来的关键,“随着企业家在深圳扩展业务,他们必将需要挖掘香港高端金融服务的顶尖人才。”


2010年以来,深圳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而在旅游业开销下滑等因素影响之下,香港同期GDP年均增长率约3%。媒体汇总的分析师预期显示,未来两年间,二者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最多将扩大至3%。


分析认为,香港过度依赖服务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直接原因,深圳的研发强度、研发能力以及研发转化为生产的能力都是最强的。

中金公司此前在报告中指出,香港制造业空心化、过度依赖服务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直接原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拉动,投资的边际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经济结构稳定性弱,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而深圳后来即将居上则主要受益于“腾笼换鸟”战略的成功。深圳的研发强度、研发能力以及研发转化为生产的能力在三个城市中是最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一起发力才能拉动经济高质量的快速增长。

下图为深圳、香港两城经济结构变迁对比,来自中金公司报告。


中金报告称,对比香港和深圳在研发强度、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比、研发人员密度、获得风投的资金量等一系列指标,深圳在各指标上均高于香港:

这凸显出深圳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产、学、研”链条已经打通,这里有创新、有配套、有资金、有市场,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力量。

香港在所有指标中都是最低的,这也是因为现在的香港几乎没什么制造业了,自然研发投入就少,但这也陷入了恶行循环,使得发展高技术产业就更难了。


站上28000元关口!比特币人民币涨幅扩大至8%

成了德银第一大股东之后,海航盯上了欧洲保险巨头安联

据媒体报道,海航寻求收购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大额股权,但遭到拒绝。

美国媒体援引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日报》称, 海航接洽了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安联,希望收购多数股权成为其主要股东,但安联管理人在与其股东中投公司商讨后,拒绝了这一请求。

德国安联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旗下拥有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

该德国媒体并未提供消息来源。报道称,德国政府对海航在该国金融业不断扩张的影响力持谨慎态度。


今年2月,海航通过旗下奥地利资管公司C-Quadrat Investment AG入股德银,获得3.04%的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今年3月份,海航披露将其持股增至4.8%,成为德银第三大股东。5月披露的监管文件显示,海航已将其所持德意志银行股份增至近10%,成为该行最大股东。

海航近几年进入了“收购潮”,从传统的航空和物流业务逐渐扩张至金融领域。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显示,海航集团将竞购陷入困境的德国银行HSH Nordbank AG,但最新消息称,海航已经退出该项竞购。

过去两年来,海航以每月几乎一起的速度,在全球各地进行收购。2015年至今,海航已完成逾500亿美元并购。

海航集团CEO谭向东今年5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将放缓并购步伐,不会完全停止在海外进行并购。他认为,和国内资产相比,国际资产价格更有吸引力,且仍有大量低成本资本可用。

官媒:人民币已带有一定避险货币特征 有可能迎来市场赐予的大礼包

近月来,人民币涨势如虹。汇改两周年后,离岸、在岸人民币的升值速度都有所加快。

8月28日至9月5日的七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累计涨幅接近1300点。9月1日以来,在岸人民币一度连破八道关口升至6.51。离岸人民币也一度升破6.53关口。

就在刚过去的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达到约2%,创单月升值幅度历史最高纪录。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称,从货币政策独立、离在岸资本市场深度足够、资本管制相对宽松灵活等条件考察,人民币已具备一定的避险货币特征。

证券时报认为,汇改让人民币开始以自身经济周期为主进行定价,新汇率形成机制和自身经济周期相互融合的共振效应变得明显。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无疑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意外逆转的重要基础。市场是一个放大器,既会将缺点充分暴露,反过来也会让看似并不彰显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民币未来是否能够成为国际避险货币,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改革汇率政策机制的目标,但在全球资本流动变幻莫测的今天,只要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也有可能迎来市场赐予的大礼包。

不过对于人民币的“避险”属性,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美国主流媒体认为,尽管中国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外汇储备以及资本管制让人民币比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更加稳健,但是较紧的监管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还远非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货币。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亚洲经济首席主任Louis Kuijs对上述媒体表示:

在全球风险上升的某些时刻,人民币可能没有其他新兴市场货币那么脆弱,但是我还不认为人民币是像日元一样的避险货币。


人民币还有升值空间吗?

人民币的持续大涨让不少人预期人民币还有升值空间。

兴证宏观王涵认为,受特朗普经济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美债上限、朝鲜问题等诸多风险的影响,美元短期内还可能走弱。目前来看,美元指数这一轮下跌还未走完,人民币可能还会继续升值。

中金固收分析师陈健恒、唐薇则认为,积累了两年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现在可能面临变盘。一旦人民币突破一些重要关口,会触发一些止损盘的平盘。这可能会形成一波较强的自发趋势。

招商证券就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强以及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走强只是美元走弱的被动结果,而非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所致。而且春夏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在大多数交易日里都低于当天的中间价,反映了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走强的趋势仍然较为谨慎。

亚洲衍生品交易中心争夺战:香港新加坡花落谁家?

就在英国和欧盟还在为英国脱欧的利弊争执不休的时候,亚洲两大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据路透社9月3日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在对亚洲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ASIFMA)进行游说,希望能从每年创造高达540万亿美元的全球衍生品市场中分到更大蛋糕。

长期以来,同亚洲相关的衍生品交易大多在英国伦敦进行。近年来,尤其是去年英国脱欧之后,作为金融中心的伦敦吸引力越来越低,这为香港和新加坡在全球衍生品交易上提高地位创造了条件。

最终,谁能取代伦敦,成为亚洲衍生品交易的霸主?香港和新加坡悄悄开始了一场竞争。


两地竞争已持续近半年

双方的直接竞争开始于向相关机构进行游说。据路透社披露,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大亚洲金融中心已经在过去五个月中分别同代表全球银行在亚洲业务的ASIFMA进行了谈判,希望能让更多的衍生品交易落地在自己的城市。

金融衍生品通常包括利率掉期交易、外汇衍生产品等,公司和投资者通过衍生品交易来对冲利率上升以及汇率波动。

在过去三年中,由于英国和欧盟的法律越来越严苛,很多大银行已经考虑把和亚洲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放在亚洲而非伦敦,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其中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瑞士信贷集团等金融机构。

汇丰银行在一份声明中称,香港是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并且将继续成为汇丰增长的中心之一。

路透社称,其他几家机构尚未就更偏向于香港还是新加坡做出表态。

此外,尽管金融衍生品大量落地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对当地金融安全可能造成冲击,但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依然对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相关活动表示欢迎。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一名发言人在声明中说: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和ASIFMA及其成员进行对话,介绍香港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香港建立衍生品中心的进程。香港金融管理局愿意在相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欢迎银行在香港设立衍生品交易中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声明称:

为了达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标准,金融机构必须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其实,香港和新加坡打算成为亚洲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的野心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

早在两年前,香港金融发展局就发布一份报告认为,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心在伦敦和纽约,如果想成为亚洲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香港面对的对手还有新加坡和东京。为了取得优势地位,该报告建议,香港必须在市场准入、监管和服务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便利。

新加坡也不甘示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16年一季度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加坡相关机构修订了衍生品合同及相关法律,以吸引衍生品交易落地新加坡。


为什么要成为亚洲衍生品交易中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亚洲的衍生品交易占全球的比重不足10%。国际大银行通常在欧洲,尤其是英国伦敦完成和亚洲相关的衍生品交易。衍生品交易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带动了当地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拉动了当地的就业。

从长远来说,如果成为亚洲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将帮助香港或新加坡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并使资产多元化,获得更多利益。

如果香港或新加坡能成为亚洲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心,不仅会对当地经济有明显提振作用,还会带动成千上万的就业,受益的包括直接相关的金融业和间接相关的咨询和IT服务等行业。


两地尚需调整监管政策

要成为亚洲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香港和新加坡还需要在监管方面做一些调整。

目前,在这两个城市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成本比较高昂。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监管部门只允许金融机构使用其允许的风险管理模型,而不是大银行自己内部的风险管理模型,通常来说,后者的成本要低很多。

不过,现在两地监管机构也在考虑允许金融机构使用自己的内部风险管理模型。

贾跃亭微博评自动驾驶:驾驶时人有70%的时间在神游

腾讯牵头,向德国“飞行出租车”公司注资9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