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债市继续大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逾三年新高

华尔街见闻10月30日——中国债市抛售持续,国债现券与期货再度迎来大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早盘升至3.87%,再创逾三年新高;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3.92%,也创三年新高,上周五加权收益率为3.83%;中金所10年期国债期货大跌0.5%。

河北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龙红亮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经济不如预期的差这个现实,加上监管可能进一步趋严,都对债市的交易心理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抛盘持续压制市场表现。

事实上,国庆假期之后,在资金面松弛的背景下,10期年国债收益率依然快速上行,10月16日突破3.7%的前期高点,26 日盘中突破3.8%。

中金固收团队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当前市场情绪非常脆弱,对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担忧升温,资金面担忧再起,金融监管加强预期重燃,美国债券收益率创新高,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债券利率上行。


从资金面来看,中国央行今日进行500亿元63天逆回购操作、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今日将有1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400亿元。

在此之前,9月30日央行宣布,明年将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两档定向降准,分别降准0.5%和1.5%。上周五,央行进行5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9%。这一期限的逆回购为历史首次。

因为定向降准的实际执行时间要到2018年年初,也导致市场认为,这意味着今年的流动性紧张可能无法缓解,这种担忧也一直伴随着国庆后债市的持续下行。

而随着63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展开,不少分析师开始认为,这有助于填补年底前中长期资金需求面临的空白,令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但为何在此之后债市依然大跌?中金固收团队称,流动性完全掌控在央行手中,而在货币政策不松不紧的政策取向下,资金面无论松紧的单边预期都会被证伪,决定了行情的性质仍是交易性的。报告称:

如果先抛开具体原因,十一之后市场疲软的背后是,投资者的仓位决定了心态。

6月份,很多投资者已经大幅降低久期和仓位,对调整并不担心,甚至“怕不跌”。

但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之后,非银等交易盘在三季度有很强的做业绩冲动,加上对基本面较为一致的预期之下大举增持利率债(结合托管数据判断),久期也随之提升。增持利率债主要原因除了对基本面的判断之外,还在于信用债拿不到量。

但是明显被增持的国债显然不是非银机构愿意长期持有的品种,具有浓厚的交易属性。但十一长假后市场遇定向降准利好不涨已经显露隐忧,GDP超预期被证伪后市场没有回复,再次发出“遇利好不涨”的不利信号。

显然,仓位决定了心态,这为长端利率突破前高后的止损埋下伏笔。

创业板八周年 A股重挫 港股紧随其后

华尔街见闻10月30日——10月30日,是创业板八周年的日子。早盘,创业板大幅跳水,跌超2%,沪指跌超1.5%,深成指跌1.9%。香港恒生指数紧随其后,迅速翻绿。

上海证券报:创业板八周年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日益增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目前,创业板共有690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0%。创业板公司平均收入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3%,并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平稳运行八年来,创业板在改善企业融资、完善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以及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启动,首批28家公司成功上市。八年来,创业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逐渐形成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市场特色,培育了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截至2017年10月27日,创业板共有690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0%,总市值5.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9.5%。创业板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调速不减势的稳定器和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引擎。过去八年来,创业板公司平均收入规模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2.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平均净利润由2009年的0.5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在板块整体业绩向好的同时,一批优秀公司脱颖而出。据统计,在2016年之前上市的492家公司中,23家公司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89家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0%。

创业板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各行业的标杆。2016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亿元的创业板公司达41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达33家,其中蓝思科技、东方财富、碧水源、汇川技术等已经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业。

许家印二度成首富背后的财富逻辑

中国恒大(03333.HK)的股价再度创出历史新高,盘中一度冲至32.5港元,市值突破4000亿元,不过尾盘有所回落,最终微跌0.48%,收报31.4港元。中国恒大成为今年港股的“大黑马”,一路过关斩将,截至目前,年内涨幅已经达到550%。股价的大涨使得恒大掌门人——许家印的身家狂飙。按照最新的收盘价计算,许家印的身家突破3100亿港元,成为国内首富。除了“推高”许家印的身家外,中国恒大目前的股价也让华人置业赚得盆满钵满,根据华人置业最新的公告推算,中国恒大为华人置业(00127.HK)贡献了142.8亿港元的浮盈。


许家印财富暴涨背后

今年中国恒大的股价表现惊人,从5港元起步,一路涨至目前的31.4港元,涨幅达到5.5倍。股价的暴涨让恒大掌门人——许家印的身家排名一路向前。

目前,许家印持有恒大的股份数为101.6亿股,按照31.4港元的价格计算,其身家为3190.24亿港元,稳坐首富宝座,这其实是许家印第二次问鼎首富宝座。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当天收盘,恒大市值达到705亿港元,许家印也凭借68%的持股将479.4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2亿人民币)收入囊中,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中国恒大股价的暴涨和业绩不无关系。

今年8月28日,中国恒大发布2017年度半年业绩。报告期内,恒大营业额1879.8亿元,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231.3亿元,同比增长224%。截至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14930亿元。这一数字打破了两个记录,不但是恒大上市以来的最好半年业绩,也创下国内上市房企半年净利润最高纪录。

考虑到下半年才是房企结算旺季,预计该公司全年的净利润有望达500亿,相应的分红回报也将水涨船高。

10月3日,恒大公告公司9月份合约销售额,数据显示,恒大9月份合约销售金额为443.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440.3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10073元/平方米。

不过即使股价如此暴涨,恒大认为股价还远远没有到顶。恒大集团副主席、总裁夏海钧曾在恒大2017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我看恒大的股票远远没有达到合适的状态,现在大的房地产企业平均PE大概是在8到10倍左右,恒大现在的PE大概在5倍左右,我认为这个价格远远没到合适的水平,未来还会有增长的空间。”


刘銮雄夫妇已经浮盈142.8亿港元

中国恒大股价的暴涨,不仅把许家印送上首富宝座,也让华人置业收获颇丰。华人置业10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人置业董事会宣布由2017年4月至当天正午12时,公司已(通过其全资拥有附属公司)在公开市场以总价约120亿港元购买由中国恒大发行每股0.01美元之约8.195亿股股份,相当于中国恒大于2017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6.23%。

此外,该公司获公司执行董事及公司主要股东陈凯韵通知,截至公告公布日期正午12 时,陈凯韵个人持有1亿股中国恒大股份,相当于中国恒大于2017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76%。该等股份在公开市场以总代价约26亿港元(包括交易成本)购入。

连同该集团于截至公告公布日期正午12 时在中国恒大的持股量计算,陈凯韵被视为持有合共9.195亿股中国恒大股份权益,相当于中国恒大于2017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7%。

对于此次增持恒大股票的原因,华人置业表示,此次增持恒大是基于商业考虑,看好其拥有持续增长的优厚条件,但并不会盲目追捧,会因应整体市场环境、成本利润、集团财务状况而定。集团会待恒大股价达至满意及吸引水平,考虑变现部分恒大股份,届时不排除就有关变现收益或是出售所得部分款项派发股息予股东。

根据华人置业此前多次公告,截至目前,刘銮雄夫妇共斥资146亿港元购买恒大的股票,持股比例为7%。以此计算,华人置业持有恒大股票的成本约为15.87港元/股。按照中国恒大最新收盘价,华人置业目前仅在恒大一只股票上就浮盈142.8亿元。

滴滴被指暗中鼓励京牌非京籍司机:有时提供补贴

经济观察报10月27日——“我在首都机场发出订单之后,司机接了订单但是马上就取消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五次,实在是让人意外。”10月24日,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宋东(化名)气愤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而由于在短时间内被司机取消次数太多,系统自动判定宋先生“叫车过于频繁”,而暂停宋先生的滴滴出行使用二十分钟。

“这个月我已经第三次在机场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出差,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王先生表示。从首都机场到其家,一般打车费都会在120-140元之间,是很多司机喜欢的“大单子”,但不知道为何最近却打不上车。但实际上与宋先生遭遇一样的大有人在。同样是在首都机场,距离机场约70元路程的杨先生表示自己最近也一直这样。

“我根本打不上车,最近已经不使用滴滴了,我现在用神州租车,用专车。”10月25日,杨先生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我之前向滴滴发起过投诉,但是没有用。我也以为是机场有人用抢单机器导致这样的,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北京市一位出租司机在10月25日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原因在于滴滴出行更换了给出租车派单的模式。

“以前出租车是抢单模式,现在有派单模式。而抢单模式中,很久都没有订单,比如在机场抢单模式基本看不到订单,所以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开着派单模式,也就是说很可能派过来的单子根本不是司机想走的方向。我自己很少取消,但这个月也取消了好多。虽然滴滴有相应的处罚,但我们实在是不想跑。”上述出租车司机表示。

实际上,最近不少乘客在打车的时候也确实发现,接到订单的司机有时候距离自己很远。“有时候定那个单刚被接了,司机打电话过来,问能不能取消了,说是系统派的订单,距离太远了。”经常使用滴滴出行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唐女士已经使用滴滴打车了一千多次,是一个网约车忠实使用者。“现在打车跟以前有点不一样。”

10月26日,北京的王女士也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展示了其在打车时候频繁被取消的页面截图。“刚拿到订单就取消,无奈。”王女士表示。


出租车进入派单模式后

去年8月底,滴滴出行首次公开表示,滴滴正在和合作出租车企业探索,在原有“抢单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智能派单”,系统会综合考虑距离、拥堵情况、运力供需、司机服务评价等因素,自动将乘客订单定向匹配给一位最合适的出租车司机。新举措的关键是,抢单变派单,出租车也可跑专快车。

滴滴出行当时公布的测试数据显示,相较“抢单模式”,“智能派单”模式下,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时薪最高提升了50%,空驶率最多降低了36%。而“流量融合”后,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流水上升14%,空驶率平均下降18%。不过,这与上述多位乘客的打车经历截然相反。

南京的媒体在今年8月报道称,南京的出租车司机反映,“滴滴”公司开始禁止出租车使用抢单揽活,而改为平台统一派单了。这种情况下,出租车的客源骤减,乘客也频繁遭遇订单被取消,出行变得不方便了。南京客管部门当时在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车软件平台像对待网约车一样给出租车派单,已经涉嫌违规。

“不得强制给巡游车驾驶员派单,扰乱巡游车驾驶员正常的经营行为,涉及到这方面的违法行为,我们查实以后会对平台做出相应的处罚。”南京市客管处办公室副主任许兵表示,不过南京市究竟此后给予滴滴出行怎样的处罚,并没有后文。

一位滴滴专车表示,滴滴目前主推的是自己的专车业务,因而对出租车和快车业务有所抑制。“现在滴滴的司机有三种,自营的,对公平台的,还有就是私家车主的,现在滴滴平台派单都会优先派给自营的跟对公平台的。”该滴滴专车司机表示。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滴滴出行方面的认可。“我们也觉得滴滴这样做是不行的,需求完全没法匹配了。”北京一位陈姓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认为滴滴已经在滥用其在出行领域的垄断地位,对行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种事情要是政府部门能有一个全国性的软件就好了,但是政府做的吧,可能效率又不高。市场化的还是需要有一两家,存在竞争会比较好。”

都是垄断惹的祸?

据普华永道思略特的《共享出行正当时——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在滴滴合并优步后,已占据了整个市场约88%的市场份额。在网约车领域,滴滴已形成了绝对的领先地位。而极光大数据2017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季度数据研究报告中也提到,在用车服务领域,滴滴出行以11.3%的渗透率位列榜首,神州专车以1.16%位列第二,其他用车服务app均低于1%。

滴滴出行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而来,此后又吞并了uber(优步)中国。外界一度质疑滴滴存在垄断,且商务部也约谈了滴滴出行,但至于滴滴出行是否涉嫌垄断,目前并没有官方定论。不过,为了抵抗滴滴出行,摩拜、嘀嗒拼车、首汽约车等已经联合起来对抗它。

据媒体报道,目前摩拜单车已经独立出一个出行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网约车业务;继今年9月摩拜宣布与首汽约车合作后,摩拜与曹操专车、嘀嗒拼车等第三方网约车平台的接入服务正在洽谈中。另外,嘀嗒拼车也会上线单车业务,嘀嗒拼车和摩拜单车将实现资源互换,双方打通业务接口,摩拜单车的APP上也将多一个拼车的入口。“在网约车领域,后来者包括首汽租车、滴答拼车等发展十分快,活跃度上升很快,对滴滴而言将是一个挑战,特别是他们打通了所有渠道。”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对滴滴而言,还有一个比较恼火的事情。按照去年发布的网约车新政,滴滴快车在北京地区必须符合“京籍京车”的规定,今年3月底,滴滴正式宣布将于4月1日前停止对全北京地区(包括六环外)外牌网约车进行派单,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这一决定显然无法真正执行下去。

不过,要真正做到京籍京车,可谓十分艰难。艾媒咨询之前调查的数据则显示,在北京有本地户籍的网约车司机仅占3.6%,在上海有本地户籍的网约车司机仅占5.3%。一位滴滴司机表示,在滴滴快车司机群里,超过百人的群中只有2个北京人。而在实际运行中,现在除了外地牌照的司机平台不派单,仍给京牌的司机派单,所以大部分有北京牌照的仍然在跑滴滴。“对滴滴而言,要真正严格执行不太可能,司机们有很多方式规避,只要有京牌车。”一位司机表示。

而据了解,滴滴甚至会暗中鼓励京牌非京籍贯司机,有时候会对被管理部门处罚的司机提供补贴。

20亿美元债遭疯抢后 中国主权债CDS现一年来最大跌幅

中国主权债CDS下跌,意味着市场对中国的信用预期提高。10月27日周五早间,中国5年期主权债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下跌5个基点,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周四,中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了20亿美元主权债券,包括5年期的10亿美元和10年期的10亿美元。这批美元主权债获得220亿美元认购,为计划发行金额20亿美元的11倍。

另一方面,发行美元主权债、重回国际债券市场,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推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中国将深化经济金融改革。

中国财政部也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这次发债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理解,增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媒体报道称,周五交易时段,目前该批主权债收益率相比发行时有所下降。中国发行的票面利率2.125%、2022年到期的5年期主权债,相比同期限美国国债高出4-6个基点,低于发行时的高出15个基点;10年期债券高出约7-10个基点,低于发行时的25个基点。

路透援引渣打银行债市总监Henrik Raber表态称,预计中国的债券发行仍将活跃。

中国此次重启主权外币债券发行,并没有做第三方评级。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一位未具名国内评级高管称,在香港发债没有强制评级规定,不评级是正常行为,但此举也有摆脱评级机构定价权的意图。

今年5月和9月,两家国际大型评级机构穆迪、标普,相继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三大评级机构(另一家为惠誉)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目前在同一水平。

港交所谴责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 涉终止收购佳兆业

1692家公司披露三季报 318家净利倍增

随着10月末的临近,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开始加快三季报的披露速度。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已有169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其中,有1596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在上述1692家上市公司中,有1209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318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也就是说,目前有近两成的公司业绩实现倍增。

与此同时,在上述318家实现净利润倍增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达到了净利润1000%以上的增幅。如ST常林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3.96万元,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1581.35%,公司因此一举登上净利润增幅榜首位。

此外,黑猫股份也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19亿元,同比增长7728.76%。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大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因为并购重组的关系。以ST常林为例,2016年11月份,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部署下,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和ST常林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原ST常林业务、资产和负债全部置出,苏美达集团100%股权整体置入,苏美达集团成为ST常林的唯一、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股票于2017年7月31日恢复上市。

“公司新注入优质资产,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太平洋行业研究员刘国清分析称:“得益于本次重组中优质资产的注入,2016年,ST常林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上述业绩高增长外,《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上述1692家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中信银行、中国人寿、贵州茅台、平安银行、万科A、大秦铁路6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00亿元以上。


其中,万科A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0.91亿元,这是公司首次实现净利润突破百亿元。

“9月份万科A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兴业证券行业研究员阎常铭分析称,公司9月份实现销售面积272.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82.5%;1月份至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66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8%、50.7%。

阎常铭表示,1月份至9月份万科A销售持续大幅增长,拿地力度持续增加,预计未来业绩将持续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看好公司投资价值。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计总拿地金额为2472.1亿元,占销售金额的比重为62.4%,均远高于2016年51%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