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地价上涨待出售土地增值 亚星化学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日报11月2日——11月1日,亚星化学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公司2017年10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向关联方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议案》,公司决定终止向深圳品汇转让赛林贸易100%股权。

    据了解,2016年11月11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等相关议案,拟将其持有的潍坊亚星湖石化工有限公司75%股权出售给东营市志远化工有限公司、将潍坊赛林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深圳品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品汇)。

    其中,亚星湖石75%股权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交易对方东营志远已支付全部转让价款且反担保抵押相关动产已在工商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亚星化学称,基于2017年公司内外部形势的变化,经与深圳品汇协商,双方同意终止公司向深圳品汇转让赛林贸易100%股权事项。

    亚星化学介绍,2017年市场经济形势向好,上市公司坚定不移地实行销售、质量、生产“三位一体”管理等,公司主营业务实现盈利,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173565.95万元、净资产1448.58万元、净利润789.32万元。鉴于公司产品产销两旺,受场地制约及生产需要,公司拟将赛林贸易土地上附着房产作为原材料、产成品储存仓库和物流使用。2017年潍坊市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厂区土地增值空间大。终止上述转让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据亚星化学之前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赛林贸易公司资产账面价值4432.4万元,评估价值7995.61万元,增值额3563.21万元,增值率80.39%。赛林贸易所有房屋均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该等房产面积合计18367.7平方米。

    亚星化学表示,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系交易双方基于公司现状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友好协商而一致作出,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利影响,终止转让赛林贸易100%股权有利于维持公司现有资产规模与经营能力,未损害上市公司或中小股东利益。公司将在立足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企业发展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公司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复仇者”中国宏桥:早盘大涨21%,复牌三天猛涨74%

华尔街见闻11月2日——

周四早盘,中国宏桥(01378)大幅上涨,涨幅达21.58%,报12.3港元,创纪录高位。

自10月30日复牌至今,中国宏桥累计涨逾74%。事实上,该股当天就表现出强悍涨势:高开30%。近期该股连获控股股东增持,昨日董事会主席张士平增持583.1万股。

此前,作为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商的中国宏桥已停牌长达7个月之久。今年2月,公司遭海外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做空,称其瞒报成本216亿元,估计其真实利润率不到对外宣称的一半,目标价只值3.1港元。随后,该股在3月1日大跌8.3%。早在去年11月,就有一匿名网站指中国宏桥虚报利润。

自3月22日起,中国宏桥停牌,并在此后的4月和7月两度更换审计师。

由于停牌时间过长,中国宏桥于7月被“踢出”恒指相关指数,以及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名单。


反击战

近期,中国宏桥与Emerson Analytics再度爆发激烈口水战,各不相让,轮番过招。

沉寂数月后的中国宏桥在复牌前的10月25日发布了澄清报告,称Emerson Analytics的报告片面地选取了大量的误导性和错误的数字,意图诱导公司潜在投资者和股东。不排除Emerson与某些机构或人士(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在铝行业的竞争对手)恶意串通, 透过发布负面报告来对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和年度审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中国宏桥的复牌高开和澄清报告并没有击退Emerson Analytics。

这家知名沽空公司在中国宏桥复牌次日便再度发动攻击,称其质疑中国宏桥在复牌前10月25日发布的澄清报告。

Emerson Analytics分析了中国宏桥实际电力生产成本与澄清报告的自相矛盾之处,认为他们更加确信此前对其成本过低、负债过高、财务欺诈指控是正确的,并呼吁香港证监会同时关注中国宏桥姊妹公司魏桥纺织的财务问题。

随后,中国宏桥立即进行反击。公司强调,Emerson没有遵守公司特别法律顾问于今年3月30日的致函采取相应行动,董事会因此认为Emerson对公司及其联属公司的反复攻击本质上是恶意的,已正式在香港法院提起诉讼。

就在4月中旬,中国宏桥就曾将Emerson告上香港高等法院,指控2月沽空研报损坏了公司名誉,寻求令其停止进一步发布报告的禁令,并对诋毁造成的损失和其他成本做出赔偿。

中国宏桥和魏桥纺织均为港交所上市公司,母公司均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创业”),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山东首富张士平。据《福布斯》2017年富豪榜,张士平家族位列全球第209位,中国富豪榜中排名28。

不过,与中国宏桥不同的是,魏桥纺织复牌后并没有出现报复性反弹。该股于8月14日复牌当天大跌8.6%,复牌后7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22.94%,至今股价仍低于停牌前。


中国宏桥为何复牌大涨?

凶悍的股价反弹可能与中国铝行业今年显著回暖有关。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高压,中国电解铝价格目前处于近六年来最高水平。

在中国宏桥停牌的这段时间,铝行业央企龙头中国铝业(601600) 股价累计大涨近70%。

但中国宏桥的半年报却并不“好看”。10月27日,中国宏桥发布了延迟数月的2016年年报和2017年中报。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约462亿元,同比增加82.1%;毛利约69.13亿元,同比增加6%。但归属股东的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减少约54.8%。

因计划关停部分产能,中国宏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达33.42亿元。

强势突破6800美元 一个月暴涨56% 比特币为何如此牛?

华尔街见闻11月2日——昨日冲上6600美元后,11月2日周四,比特币继续飙涨,首次突破6800美元。

Bitfinex的报价显示,今日早间,比特币最高冲至6886.8美元。10月至今,比特币累计暴涨56%。

比特币似乎已经完全走出了前期一系列负面影响的阴影。芝商所拟推出比特币期货,最有可能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不反对”加密货币,加上电商巨头亚马逊又注册了三个加密货币相关的域名,比特币似乎正一步步走向主流。


亚马逊想做什么?

“amazonethereum.com”,“amazoncryptocurrency.com”和“amazoncryptocurrencies.com”,这是亚马逊在10月31日注册的三个域名。

三个域名均和数字货币有关,其中两个均意为“亚马逊+加密货币”,另一个为“亚马逊+以太币”。

亚马逊想做什么?接受比特币支付,还是让消费者可以在亚马逊上买到比特币?

关于前一种可能的猜测在近期甚嚣尘上。上周,德国《世界报》(Die Welt)援引硅谷信源称亚马逊很快会接受比特币支付,对此,亚马逊发言人回应称,亚马逊有意引进对客户有用的产品和服务。

至于后一种猜测的来源,亚马逊的一些规模稍小的竞争对手,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比特币的商品中。另一家美国上市零售商Overstock就在今年10月,宣布计划发行5亿枚代币,为公司募集超过5亿美元资金,为史上最大规模的ICO。

不过亚马逊也有可能什么都不做,纯粹保护一下自己的品牌。Coindesk提到,早在2013年亚马逊就注册了amazonbitcoin.com,而现在这个域名直接跳转到了亚马逊首页。


芝商所的比特币期货

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周二宣布,将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推出比特币期货,只待所有相关监管审查宣告结束。

尽管芝商所不是第一家有意推出比特币期货的交易所,但作为最老牌的交易所之一,芝商所这一决定的意义并非其他小型交易所能比。而且,CNBC援引分析师观点称,CME在和监管方面的斡旋的过程中也更有优势。

芝商所将与Winklevoss兄弟成立的比特币交易平台Gemini Trust合作,利用该平台的数据开发比特币衍生品及指数。

芝商所计划推出期货,也重燃了市场对另一衍生品,即比特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希望。Winklevoss兄弟此前申请比特币ETF,但在今年3月被SEC拒绝。然而后来,在4月底,SEC又决定重审该申请,目前尚未有更多关于重审的消息。

CNBC报道称,最大的ETF供应商贝莱德声明称,无意发行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的ETF产品;而第三大ETF供应商State Street则称,如果Winklevoss兄弟的ETF产品得到SEC批准,会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鲍威尔:我没有任何对比特币的反对

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对数字货币持谨慎态度,但他也明确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对比特币的反对”(nothing against bitcoin, nothing against, you know, private currencies)。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此前称比特币是“骗局”,“比郁金香泡沫更糟糕”。不过,Dimon对有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却态度友好。

国际清算银行也在9月的一份报告中称,未来某日,央行有可能需要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

不过鲍威尔对此倒很是谨慎。“从美联储的监督来看,我会说我对联储加密货币的想法非常谨慎。”鲍威尔认为,如果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会令央行和民间技术部门竞争,进而扼杀长期的创新能力。

600多元的贵州茅台带给A股什么?

金融时报11月2日——2017年10月27日,对于贵州茅台而言,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贵州茅台股价创下655元的历史新高。虽然其后股价有所调整,但目前已稳稳站在了600元大关之上。

在贵州茅台股价历史走势上,永远只有新高,没有最高,迄今未变。

受贵州茅台带动,不仅酒类股群起上涨,价值型股票也一起高歌猛进,上证指数更是在27日盘中一举创下2016年1月4日以来反弹新高3421.10点。

贵州茅台股价冲击600元大关的同时,券商行业研究员也热血沸腾,有券商分析师已上调贵州茅台目标价至845元人民币。

无论贵州茅台股价今后走势如何,有一点不容置疑,即贵州茅台股价的持续上涨,已对投资者投资理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A股市场向来是资金推动型市场。“热钱”涌入,指数大涨,个股无论质地如何,一律鸡犬升天。2014年配资撬动的资金牛市,已让投资者领教了这一点。在大多数时候,贵州茅台这样的股票在短时间内根本涨不过题材股。因为不是热点,不是热门股,没有“热钱”推动,没有想象空间。

如果你是一个天才交易能手,每天跟随热点,一定能获得远超指数涨幅的超额收益。但很遗憾,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普通人,跟着热点追涨杀跌,最后或都逃脱不了亏损累累的结局。在这个市场上,普通投资者的交易对手都是顶级选手,甚至电脑控制的程序交易,以后估计智能机器人也会加入进来。捕捉买卖点,越来越不是普通投资者的擅长之处。

A股市场价值型股票曾经潮起数次,但多半是风格转换。市场炒完小股票,再炒一把大股票。然后,尘归尘,土归土。市场一地鸡毛,投资者一声叹息。


不过,一切都在悄悄改变。

做投资的人都知道,要让价值投资深入人心,需要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市场环境改变,二是赚钱示范效应。现在,万事俱备。

从市场环境看,自从“私募一哥”徐翔被查后,中国证监会持续发力,坚决查办、严厉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案件。对资本大鳄利益输送、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下狠手、出重拳,严厉惩处,始终保持稽查执法的高压态势;对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发现就查,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目前,A股市场上明目张胆操纵股价的庄家日渐稀少。违法行为被震慑,市场乱象被整治,市场生态被净化,市场秩序得到维护。

从赚钱效应看,虽然2016年以来,上证指数波动幅度最低在2800点附近,最高在3400点一带,大部分交易日波澜不兴,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股票越来越难做,但价值型股票涨幅惊人。在题材股屡创新低,跌跌不休的同时,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等价值型股票一路走高,表现抢眼。投资这样的股票,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要拿住,日常无需盯盘,不需操心,一年下来收益却很不错。

随着新股不断上市,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已无精力和可能盯住所有股票。一些曾经的题材股和热门股早已冷却,甚至无人问津,变成“僵尸股”;而价值型股票,在包括大机构在内的价值型投资者的追捧下,价值被不断挖掘,股价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真正伟大的公司、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发展方向的公司,其股价涨幅最终都会超越大盘,变成“十倍涨幅股票”俱乐部中的成员。现在,贵州茅台用实实在在的赚钱效应告诉投资者,耐心持有一家有价值的股票,时间不会亏待你。

两天4家被否 IPO申请审核通过率骤降

证券日报11月2日——截至11月1日,新一届发审委已经审核了28家公司的首发申请。从审核情况来看,18家获得通过,7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64.3%。

    这一通过率与此前相比,大幅下降。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在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之前,今年前9个月共有396家企业上会(不包括8家被取消审核的企业),其中,327家获得通过,53家被否,16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82.6%。

    值得关注的是,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天之内,有4家企业的IPO申请被否,同时,还有1家暂缓表决。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上述28家企业进行梳理,注意到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更加关注一些细节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在4个至5个之间,每个类型的问题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小问题。至于问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持续盈利能力、财务数据真实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内控制度、募投项目等几个方面。

    在28家公司中,多家公司被问及与募投项目有关的问题,包括募集项目新增产能消化能力及其合理性、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以及募投项目的前景、合理性和必要性。

    比如,10月31日被否的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提出:报告期内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与相对稳定的出租率变动是否匹配、与行业内其他公司业绩变动是否相符、与区域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在出租率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募投项目效益是否能够体现。


    公司内控与规范运作同样是发审委关注的一个重点。像11月1日被否的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违法违规行为、影响销售真实性及收入确认准确性的情形;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毛利率高于同行业这一现象,发审委也是十分关注。比如,10月31日被否的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注意到其经销渠道收入占比逐年上升,经销商客户数量逐年增加,经销方式下的单位售价、毛利率都高于工程渠道和直接销售。

    对此,发审委要求公司结合销售政策、经销模式、直销模式、工程渠道销售下不同产品的成本、原材料价格变动、产品价格变动等情况,说明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和工程渠道,且不同报告期变动幅度不相一致的原因及其商业合理性。此外,公司还被要求说明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11月1日获得通过的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要求其结合下游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变化等,说明毛利率持续走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行业政策、行业竞争地位,说明综合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

    除了这些,像之前上会企业被问询的商业贿赂问题、环保问题等,新一届的发审委也都有问及。比如,10月24日被否的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提出,发行人对经销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是否已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商业贿赂风险。

    事实上,在医药医疗类企业的IPO申请审核过程中,商业贿赂是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像长春普华制药、南京圣和药业、重庆圣华曦药业、浙江诺特健康科技等的IPO申请被否,均与此有关。

融资客热情高涨 两市融资余额突破万亿关口

华尔街见闻11月2日——在2016年1月15日跌破1万亿后,两市融资余额昨日重回万亿关口之上。

截至11月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5930.8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8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4070.0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90亿元;两市合计10000.88亿元,增加53.78亿元。


在融券余额上,截至昨日,沪市融券余额39.25亿,深市10.95亿,两市合计50.20亿,较前一日增加2.87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总计10051亿,也是2016年1月14日以来首次攀升至1万亿元大关之上。

从交易情况来看,今年以来融资净买入额最大的三个交易日分别是10月9日、9月11日和10月26日,具体金额分别为158.25亿元、81.62亿元和73.35亿元。

此外,10月10日当天,沪深市场融资净买入额也达到67.00亿元,排位第五。尤其最近5个交易日来,融资余额强势启动连续增长模式,已经从9872.11亿元位置涨到1万亿元关。


澎湃新闻援引一家私募机构投资总监称,两融余额的攀升,主要原因是市场的赚钱效应日渐凸显,“虽然指数的涨幅并没有非常猛,但是个股行情分化很明显,大票涨得很好,投资者觉得有钱赚,肯定入场的人就多了。”

从市场表现来看,沪深两市近期已陷入持续波动。国庆假期结束后,10月9日至昨日,上证综指累计仅上涨1.2%,深成指涨2.4%,创业板指涨0.3%。

从融资客在不同行业的资金布局来看,电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通信、汽车等五大行业成为重点布局领域,在9月19-10月31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均在20亿元以上。

非银金融、采掘、有色金属等行业则出现了明显的净偿还,9月19-10月31日累计净偿还额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67亿元、14.86亿元、49.25亿元。

收评:沪指震荡涨0.08% 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网易财经11月1日——今日,两市平开后震荡上行,沪指重上3400点。随后,沪指围绕3400点上下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报3395.91点,成交2320亿元;深成指跌0.15%,报11350.3点,成交2499亿元。

板块方面,芯片板块、次新股、保险板块涨幅居前,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跌幅居前。

外围市场方面,今日日经225指数高开后持续攀升,午后盘中大涨逾2%,高见22461.50点,创近21年新高。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98%,报22446.50点。

近期出现连续回调的周期板块再度“爆发”,堪称昨日盘面企稳最大“功臣”。一方面,近两个交易日以来,杀跌主力均来自此前涨幅较大的板块,被市场期待的全面性机会并未来临,结构性行情仍在演绎。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A股走出跨年行情概率较低,近期市场出现典型的“秋收冬藏”特征,布局方向上因此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基本面向好态势仍在延续,支撑指数慢牛格局的逻辑依旧,中长期A股缓慢上行的趋势也依然将是主线。但从板块角度来看,本轮行情演绎其实并不均衡,从配置角度出发,短期也已显然不适合追涨如周期等在内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建议从估值安全和成长潜力两个角度出发来理性分析板块及个股,优选其中估值水平相对合理,成长确定性较高的品种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