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苹果发声: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转由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

据苹果公司透露,从今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将转由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


也就是说,从当天起,云上贵州公司将负责iCloud在中国内地的运营,并将拥有与iCloud 中国内地用户的法律和财务关系。


“对于这些变动,我们希望对顾客保持透明。”苹果公司表示,自 1 月 10 日起的七周内,苹果将通过电子邮件和推送通知的方式,告知用户这一消息。


据介绍,将 Apple ID 的国家或地区设置为中国的用户将在这次转变的影响范围内。


去年7月12日,贵州省政府与苹果公司共同签订《贵州省人民政府 苹果公司iCloud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苹果公司授权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GCBD,简称云上贵州公司)作为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伙伴;云上贵州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iCloud服务;iCloud服务在中国境内使用iCloud和云上贵州公司双品牌向用户提供体验。


苹果公司表示,“与云上贵州的合作将使我们得以继续提高iCloud 服务的速度以及可靠性,同时也符合中国的云服务须由本地企业运营的新规。”


云上贵州公司表示,作为苹果公司在此项目的合作伙伴,云上贵州公司表示非常自豪和高兴,同时对iCloud项目的正式启动充满期待,双方将致力于通过持续提升中国iCloud用户的体验来实现互惠共赢。同时,双方也将进一步探索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苹果方面表示,影响范围内的用户都将收到有关这一变动的通知,iCloud的系统必须记录每位用户已经浏览或者接受至少一次通知,才能完成用户的服务迁移。截至今年2月28日0点,如果用户未被记录为已经浏览或者接受苹果相关的通知,则他们的账户将不会被迁至云上贵州,而会保留在停用状态。停用期间,用户此前储存在 iCloud的数据资料还将保存在 iCloud里,不会丢失。如果停用后用户希望在2月28日后使用iCloud服务,则需要先接受新的条款和条件,以确保账户被重新激活并迁至云上贵州。


同时,苹果公司在声明中也强调,“Apple拥有强大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机制,并且不会在我们的任何系统中创建后门。”


此外,苹果公司也表示,Apple 将与云上贵州协作,并仅会响应符合法律程序的数据请求。而对于受密钥保护的设备,如 iPhone 或者 iPad 等,Apple 无法进行解锁。


另据介绍,根据去年7月贵州省政府与苹果公司共同签订的合作协议,云上贵州公司还将运营支撑iCloud服务的全国数据中心,主数据中心将在贵安新区建设,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苹果公司将在贵安新区注册实体公司,与云上贵州分公司合作建设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由云上贵州公司运营,苹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也将是是苹果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数据中心项目,项目落成后,将用于存储中国苹果用户的数据。建成和投入使用时候,中国用户在上传和下载数据,就无需在跨越中美之间的长距离来回传输,提高速度,减少延迟。


苹果公司环境、政策和社会事务副总裁丽萨·杰克逊表示,“中国的用户喜欢使用iCloud来安全地存储照片、视频、文档和应用程序,并在所有设备上保持同步更新,相信新的合作关系,将通过减少延迟和提高可靠性改善中国iCloud用户的体验。”


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金23500万元,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履行出资人职责,贵州省国有企业监事会进行监管。


中国12月金融数据全面回落,M2增速创历史新低

继中国11月金融数据全面反弹后,12月金融数据全面回落,M2、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三项数据均不及预期。


中国央行今日公布数据显示:


中国12月M2货币供应同比8.2%,预期9.2%,前值9.1%。


中国12月社会融资规模11400亿,预期15000亿,前值由16000亿修正为 15982亿。


中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预期10000亿,前值11200亿。

此前,天风证券在12月金融数据前瞻中曾预计,12月信贷将显著低于预期:


我们认为,12月信贷大幅低于预期原因主要有:1)额度偏紧为根本,前11月12.9万亿信贷增量已超16 年全年。在11 月信贷大超预期情况下,12月商业银行额度明显偏紧制约信贷投放;2)对公信贷需求边际走弱,在财政政策纪律整顿之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需求有一定的下降。

12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


央行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净投放现金2342亿元。

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44亿元 全年增加13.53万亿元

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8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3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5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183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44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79亿美元,同比增长6.6%。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22亿美元,同比多增967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增加48亿美元,同比多增214亿美元。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4万亿元 全年累计增量19.44万亿元

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999亿元。


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44万亿元,比上年多1.6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同比多增1.4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8亿元,同比多增565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770亿元,同比少增1.41万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26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364亿元,同比多增2.4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95亿元,同比少2.5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734亿元,同比少3682亿元。


从结构看,2017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1.2%,同比高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0.01%,同比高3.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4%,同比低8.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11.6%,同比高6.8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2.8%,同比高13.8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2.3%,同比低14.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4.5%,同比低2.5个百分点。


12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社融规模和增速基本符合预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较大,从社会融资结构看,呈现“三多三少”的特征。


“三多”表现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去年全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13.85万亿元,同比多增1.97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较多,全年增加5364亿元,同比多增2.49万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26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


“三少”表现为:委托贷款增加7770亿元,同比少1.4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95亿元,同比少2.5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734亿元,同比少3682亿元。

 

英国“脱欧”,欧盟预算上开源节流

成员国多缴会费,缩减开支……2018新年假期刚刚结束,欧盟就开始为英国“脱欧”之后将带来的巨额财政预算缺口做务实打算。英国“脱欧”对欧盟“钱景”影响几何,相关各方对此问题密切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财政预算问题不仅关系到欧盟机构能否正常运转和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若不能妥善解决,还会削弱欧盟凝聚力,动摇欧洲民众对一体化的信心。就此来看,英国“脱欧”带来巨额财政预算缺口的影响不容小视。


欧盟预算“劫富济贫”


根据欧盟法律,欧盟预算在“多年度财政框架”下运行,目的是保证在至少5年的周期内稳定实施欧盟计划。当前的预算计划覆盖2014年至2020年,预算总额超过9000亿欧元(1美元约合0.83欧元)。


欧盟预算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成员国按其国民总收入一定比例缴纳的“会费”,占欧盟预算收入总额的70%以上;二是增值税;三是从欧盟外部边境征收的关税等。预算主要用于农业、贫困地区发展、教科文、对外援助和欧盟机构行政开支等。为确保欧洲粮食安全和缓解欧盟内部的贫富分化,欧盟用于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和支持落后地区的团结基金占预算支出的大头。


不少人认为,从欧盟预算来源和支出结果来看,其实是一种“劫富济贫”。因为成员国经济体量越大,缴纳的“会费”数额越大。此外,成员国还通过共同农业政策以及团结基金等工具,从欧盟预算中获得拨款。这意味着有些成员国不仅缴的少还会拿的多。


将缴纳数额与所得相减就能得出谁是净出资国,谁是净受益国。通常德国、法国、英国等富国是欧盟预算的净贡献者,而波兰、希腊等相对穷的国家则是净受益者。


据外媒报道,每年约有350亿欧元的资金,相当于整个欧盟预算的四分之一,从富国流入穷国。德国每年在欧盟的支出和收入差达到129亿欧元,其次是英国和法国,差额分别约为71亿欧元。而获利最大的国家是波兰、希腊、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


增收节支过“苦日子”


欧盟委员会作为欧盟预算的提出和执行者,计划在今年5月份向成员国提交下一个多年度财政预算方案。


据欧盟统计,英国作为欧盟预算的净贡献者,若按计划在2019年“脱欧”,将导致欧盟每年超过120亿欧元的预算缺口。


届时欧盟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幅增加开支以应对移民、内外部边界安全、气候变化、科技研发以及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等挑战。增收节支过“苦日子”变得不可避免。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日前在一次欧盟内部会议上表示,为弥补英国“脱欧”带来的财政预算缺口,欧盟其余27个成员国未来需要向欧盟预算缴纳更多资金,同时削减部分开支。他呼吁打破欧盟预算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1%的上限,以便为有效实施欧盟政策提供充足资金。


欧盟委员会负责预算的委员京特·厄廷格10日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英国“脱欧”留下的预算“黑洞”一半将由成员国新增缴纳金额填补,另一半则通过缩减预算开支来消除。农业领域和团结基金是被提到频率最高的削减开支项目。此外,欧盟还计划通过对塑料包装征税、将碳排放交易收入从成员国预算上交欧盟预算等措施增加收入。


财政预算方案恐撕裂东西欧


对于欧盟增收节支的新举措,每个成员国各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欧盟智库欧洲政策中心执行主任法比安·祖莱格认为,富国不会无条件或完全填补预算缺口,而削减预算开支对一些中东欧国家会产生负面影响。


近日,波兰官员已对欧盟缩减团结基金的计划发出警告,认为这种减支措施“太简单”,而团结基金已被证明具有价值,通过改革具有“光明的未来”。此外,农业基金的削减对农业大国法国也不利,预算争议有可能成为欧盟内部政治纷争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眼下东西欧之间的矛盾正在因为难民摊派、波兰司法改革等敏感议题而加剧。曾有分析认为,由此造成的东西欧之间的撕裂可能比英国“脱欧”更令人担忧。


此外,厄廷格还表示,欧盟正在考虑将团结基金的分配与是否遵守欧盟法律挂钩来加强欧盟法治,这无疑将给中东欧带来压力。


但无论如何,英国“脱欧”在即,欧盟不得不面对现实,在预算上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欧盟希望成员国在2019年春季欧盟机构选举之前就下一个多年度预算方案达成协议。届时,欧盟内部能否就方案达成一致,关系到欧盟能否平稳走向未来。

神龙两大品牌部将统一迁至武汉,合理安置员工

在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相继走出武汉近十年后,1月10日上午,神龙汽车官方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1月15日起,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个品牌部将统一迁至武汉总部集中办公,其中双品牌的市场部主要职能集中在上海办公。


根据官网的公告显示,本次迁移意在“提升公司营销领域的沟通和决策效率”。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份,标致雪铁龙(PSA)中国与亚太总部就已经从上海迁入武汉,被业内认为是PSA与东风双方推进整合的标志。


对此,有东风汽车(5.880, 0.09, 1.55%)高层在今年年初曾表示,PSA在上海虽然可以吸引人才,但是上海的运营成本太高,把总部放在武汉是务实的。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他就提到“近期几家法资公司,包括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雷诺,基本确定了全部回武汉”。他表示,“武汉现在交通便捷,人才也多,北上广成本太高。现在整体的运作思路是长痛不如短痛。”


而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两个品牌部分别从上海、北京迁至武汉,与东风集团总部、神龙公司以及PSA亚太总部“会师”,将进一步加强其内部的沟通合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公告披露后不久,网上出现了东风标致部分员工发出的联名公开信,就获取的公开信内容来看,其表示对公司决定“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十分愤怒”。


信中提到,“1月10日上午,公司总部突然派遣工作组在内部员工大会向员工宣布搬迁北京办公室,要在5日内到达上海或武汉办公,或者接受遣散”。公开信中指出,在此之前公司从未向东风标致全体员工就搬迁征询意见或介绍过搬迁方案,也未解释搬迁原因,只给予5天考虑时间也是“要求苛刻、强人所难”。


对此,1月11日下午神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上传出的公司要求员工“要在本月15日必须迁至上海或武汉办公,并只给予5天考虑时间,(否则)或者接受遣散”等属不实信息。他表示,1月10日是公司正式宣布告知员工的时间,也是公司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工作地点的开始。1月15日是公司通知员工出差到武汉开会的时间。


据他表述,对于同意随组织机构迁移到武汉或上海工作的员工,公司将提供过渡期安置、搬迁交通费、搬家费、安置假期、安家补贴、房租补贴、退房违约金、探亲路费等相关待遇,并提供户口、小孩入学等问题上的支持。


而对于因家庭等各种原因不同意随组织机构迁移到武汉或上海工作,即不同意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工作地的员工,公司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并将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支付法定经济补偿金。


他表示,公司两个品牌部办公地迁址,是公司经营层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目的主要是为了强化营销协同,提升沟通和决策效率,加速“重回赛道”。公司鼓励并欢迎两个品牌部的相关员工随组织机构迁移到新的办公地,并尽最大的努力给员工提供相应的便利和支持。


互金巨头陆金所预计4月份赴香港上市,估值600亿美元

互金巨头陆金所的IPO又有了新消息:陆金所预计4月份赴香港上市,估值600亿美元。


陆金所即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隶属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2014年以来,就时有陆金所IPO的消息传出。


网贷之家还提到,陆金所2017年度净利润为50亿人民币,预计2018年净利润为100亿元人民币。中国平安此前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陆金所资产管理规模接近5000亿元。


此前彭博社还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软银愿景基金正洽谈投资陆金所。


年在香港IPO,融资规模30-50亿美元。陆金所当时回应称,目前没有时间表。


今年3月,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对媒体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正在准备IPO,具体上市时间需要等到市场条件成熟,上市地点可能是香港。


陆金所是港股重要的争取对象。去年年底,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同意引入“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后,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曾表示,内地新经济公司将是未来上市的主力军。


陆金所原本更加中意境内上市。在2016年1月,陆金所计葵生曾表示,公司正考虑在香港或上海进行IPO,而他更倾向于在境内上市。当时业内认为陆金所很可能选择上交所即将设立的战略新兴板上市,但后来新兴板设立时间表未定,陆金所因此转向了境外上市。


陆金所在2014年12月获得2.92亿美元A轮融资,来自平安创新投资基金;2016年1月再获12.16亿美元B轮融资,由国泰君安和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


沪指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创1992年以来最长连涨记录

沪指连续第十一个交易日上涨,创1992年以来最长连涨记录。

周五,沪指收报3428.94点,涨0.11%,成交额2160亿,创十一连阳!深成指收报11461.99点,跌0.02%,成交额2453亿。创业板收报1785.71点,跌1.03%,成交额578亿。

截至15:01,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剩余114.15亿元,占比87%。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剩余122.95亿元,占比94%。

板块方面,地产板块、维生素、汽车整车涨幅居前。钢铁板块上午急速走强,尾盘环保板块走强,龙头德创环保冲击涨停。有机硅、有色·钼、燃料等板块则位居跌幅榜前列。

选股宝显示,地产板块中,香江控股开盘涨停,宋都股份尾盘涨停,大龙地产、京汉股份、沙河股份、荣安地产也均涨停;津滨发展、卧龙地产等涨超8%。

本周掀起涨停潮的区块链有所降温,出现分化。安妮股份、科蓝软件、汇金科技、爱康科技等8只个股涨停,不过奥拓电子、远光软件等则跌超5%。

钢铁板块上午急速走强,安阳钢铁一度涨停,包钢股份、凌钢股份涨超2%。消息面上,安阳钢铁周四晚间发布不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净利在15.5亿元至17.5亿元之间,同比增幅1158%至1320%。

不过,创业板明显下滑,中小创普遍萎靡,创业板一度跌逾1%。

消息面上,今日公布的中国12月进出口双双回落。进口远逊于预期,出口略高于预期,贸易顺差大幅增长。分析认为,出口的回落反映出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下降,而进口的大幅回落反映出了经济内需的大幅走弱,总体上2018年外需的支撑作用可能面临消退。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是大方向

2018年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中美元指数的走势是其中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人民币有望继续走强。2017年美元下跌推升了人民币汇率,此前估算,2017年人民币全年涨幅超过6.7%,足以抹平2016年的跌幅。


在提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时,多位分析师观点称,未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仍是大方向,预计将进一步推进。通过利率调整来影响汇率等间接干预方式将被逐渐采用。


国开证券分析师王鹏认为,央行应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同时建立人民币汇率监测系统,提高干预的有效性。还应加快推进外汇市场与货币市场、国债市场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


此外,长江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孙超表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在于发展外汇市场。一方面,未来可引入更多境内非银金融机构,同时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入更多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外管局副局长陆磊在去年就指出,人民币和外汇市场的市场方向是一个基本方向。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向不会改变,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人民币汇率也将更具弹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此前撰文也提出,发展外汇市场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头戏。他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放宽交易限制丰富外汇市场交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