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互动百科被315点名了,知识产品如何优雅地赚钱?

2016年,知识经济很火。分答、知乎Live等平台先后入局,最近就连那个一直低调潜行的豆瓣也推出了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用时髦的话说内容付费俨然已成互联网风口。


一项互联网业务到了风口,就可能被315点名。


在一年一度的“公关节”315晚会上知识分享平台互动百科就被点名了,理由是因为它的付费服务:企业缴纳费用之后具有更强的编辑权限,甚至可以发布虚假信息,来龙去脉不必赘述,但“互动百科”这家百科知识平台为什么会采取“付费”模式,却值得深究。


百科是互联网最古老的内容形态之一。说到百科,人们首先会想到2001年就上线了维基百科,其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希望建立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最初,威尔士希望通过这个百科平台赚钱,不过之后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做一个非盈利组织。2002年他将Wiki百科域名后缀从.com的商业域名改为了.org的组织域名,同时承诺不刊载任何商业广告。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维基百科确实做到了承诺,成为全球最好的百科产品。


现在,维基百科是全球排名第七的网站。2015年低,英文版维基百科数量超过了500万,整体数量超过5000万。每个月有5亿用户访问它来获取知识,甚至将之当做教科书、词典、学习工具。


它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公益性的“维基媒体基金会”接受用户捐赠来维持自身发展。这就像微信公众平台的赞赏模式一样,用户心甘情愿地付钱。这种模式并没有让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暴富,2016年他的身价才100万,连一套房都买不起。不过,他并不为此后悔,现正努力让维基百科普及到发展中国家,因为他的梦想是惠及全世界每一个人。有人认为维基百科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它完全颠覆了过往的商业模式,依靠着用户的主动捐赠维护着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平台。


正是因为依靠特别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所以它才是奇迹,其他百科平台都在盈利之路上探索。

2005年创立的互动百科宣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之一,它的创始人潘海东最初也将维基当成自己的情怀,希望做一个惠及中文用户的知识分享分享平台。它的域名是baike.com,从这能看出互动百科的先知先觉,然而,它面临不同的互联网环境:Google没有百科产品,在结果中会给予维基百科很高的权重,而百度、360和搜狗均有自己的百科频道,因此互动百科只能从搜索引擎分得部分剩余流量,现在,它的Alaxa排名是全球400,中国55,不算大站。


在盈利上最初它选择了三种模式:1、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基于wiki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SaaS模式;2、开源软件的模式,也就是软件免费、服务收费;3、以及面向互联网用户的传统广告模式。


在前两点上它做到了,许多企业的百科站点基于互动百科的HDWIKI系统搭建;第三点它也做到了,互动百科上有大量展示广告。同时,它还在产品中引入了类似于“知识共享经济模式”的百科行家,融入问答功能,邀请专家来编撰内容(比较知名的专家有作为其首席科学顾问的方舟子)。在百科盈利模式上,2011互动百科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就透露,


“从国际上看,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维基百科。但目前互动百科公司运营情况良好,没有所谓的财务问题。”


被315点名的付费服务是什么时候推出的不得而知。如果推出付费业务就很难确保百科信息编辑的公平性:当词条编撰权由金钱决定之后,势必会影响词条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个道理,互动百科团队不会不懂。然而这样做,也是其企业化运作过程中的必然,毕竟这是一个.com网站,一个商业产品。2016年2月3日,互动百科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代码为835799,尽管上的是新三板,但从这一举动也能感受到这家成立十多年的企业,已有经营压力或者说盈利动机,推出付费产品或许是在冒险而又无奈之举。


回到开篇问题上,知识产品究竟要如何优雅地盈利?


1、赞赏模式。


至少维基百科已探索出一条路子,如果说人群中总有部分人愿意为优质内容和产品付费,那么只要这个人群基数足够大,就足以形成可观收入。微信赞赏模式流行,百科捐赠模式在中国不流行,可以看到中国用户打赏更注重人情——他们愿意打赏给大V、偶像、周小平或者罗尔这样的至少看上去需要被帮助的人,他们甚至愿意打赏给王思聪、比尔盖茨这样的土豪,也不愿意将钱捐赠给一个冷冰冰的平台,所以,知识平台的捐赠模式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2、付费模式。


内容强制收费阅读,这是2016年兴起、2017年开始流行的模式,分答、知乎Live、豆瓣时间、得到、以及微博问答,都在做付费问答。移动支付更方便、版权环境更友好,还有愿意买单的人变多了。


不久之前罗辑思维宣布,截至3月5日旗下得到App总用户数超过558万人,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45万人,专栏累计销售144万份。豆瓣时间第一期节目《北岛的诗歌课》,三天销售额竟然也卖到了100万,在几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知乎LIVE做得也风生水起,更早之前知乎出书同样是一种变相的知识付费。因此,百科、问答类知识产品会不会更多走向付费模式?至少是部分内容通过五花八门的形式收费?我想是一条明路,在互联网内容数量爆炸而质量低劣的今天,精品内容是稀缺到可以卖钱的,再结合类似于问答、打赏、社交围观、会员订阅诸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商业模式,最终必然会培养一个很好的内容付费氛围。


3、广告模式。


这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模式,本无可厚非,毕竟平台要经营下去,除了维基百科之外,其他知识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对应广告。广告模式的前提是要确保知识的客观性,以及兼顾用户体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知易行难。


4、教育模式。


知识涵义十分广泛:“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道为什么”的理论,“知道怎么做”的技能技巧诀窍,均属于知识的范畴,维基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搜索、网易公开课、YY教育、TED、可汗学院、coursera等产品,均是知识平台。鉴于许多用户获取知识是为了教育,或者说碎片化的知识获取已经成为终身教育的形式,许多用户将维基百科当做教科书、学习工具。因此,如果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做成教育,就会有市场。知识产品可与教育产品结合,比如在线公开课、专业课、培训课,或者说给专业在线教育平台导流,知识平台与在线教育结合,将是一个更有机会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2010年,互动百科创始人兼CEO潘海东在认为其受到百度某项行动打压时,曾连给李彦宏发出三封公开信,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


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创新,为了百度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为了千千万万的互联网创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创新和劳动不付之东流,我会向相关部门做如下建议,并会为之全力以赴,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请相关部门批准,在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第一页搜索结果不能出现广告,不能出现该搜索引擎自己或实际控制网站的网页内容。


我想今天潘海东再回看这些公开信,会五味杂陈吧?

人工智能:2018年市场规模或突破380亿

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积淀,从去年开始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和群体智能等方面,都出现重要新进展。


现在,科技界、企业界的专家和创新型企业,包括一些年轻的创业者正在共同制定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环保事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已经临近了突破点。随着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有预测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18年将突破380亿元。


“想要什么?”


“去医院。我感冒了。”你坐在无人驾驶车里说。


“明白。去市三院,17分钟到达。已挂号,传了你的病历。内衣传感器测出体温36.8摄氏度。你前天开始的呼吸道炎症更像是过敏。本周空气中小麦花粉浓度高。我建议你允许我网购一副定制口罩,已传送你的脸型。”


若干年后,如此对话稀疏平常。接受人工智能服务,好比拧开水龙头洗手一样自然。“像100年前的电力,人工智能将改变几乎所有行业。”世界著名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有一句圈内闻名的论断,几年前,他担纲“百度大脑”研究,让中国企业跻身世界前列。


以AlphaGo称霸棋坛为契机,一年来,人工智能成功吸引了中国投资圈和舆论场的注意力;本周全国两会“人工智能”成为热词,更显示各界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重视。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


3月5日,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被考虑增加进政府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规划。


“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积淀,从去年开始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和群体智能等方面,都出现重要新进展。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项目,我们正在进行论证。”万钢说。


“人工智能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领域,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人工智能。”万钢说,多年来,科技部通过“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重点支持了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信息处理,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方面也支持了一批项目。


“我们的企业也很给力,大家看到了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他们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大家已经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些。”万钢说,“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有几位最强选手和人工智能PK,引起广泛关注,AlphaGo也是如此。人工智能确实取得了很快发展,它将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精准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万钢表示,今后几年,中国将在深度学习关键技术、跨界融合的信息技术、人机协同的操作和控制方面,在群体智能和开放研究方面下力气。


“我们正在集聚科技界、企业界的专家和创新型企业,包括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共同制定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环保事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国家还要打好基础,中央财政将设立一个专项,主要是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上下功夫。这个研究必须是开放的,将来会有知识交流的平台,有开放的知识共享平台,要建立开放的软件平台、开源的硬件平台,以及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个规划目前我们正和相关方面共同起草,估计两会以后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万钢说。


两会上,人工智能成热词


两会上,几位来自IT界的代表委员也积极发声,呼吁中国企业联手人工智能研究产业化,并认为这方面有可能超越美国。随着人工智能在两会热议,相关股票随之上涨。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两会期间的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人工智能,意义堪比6年前“互联网”首次作为明确战略方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两年前“互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李彦宏表示,今年两会上提交的三项提案都和人工智能有关。


各家分析都认为,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已经临近了突破点。随着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有预测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18年将突破380亿元。


“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


“人工智能将掀起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技术革命,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时代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说。


中国企业力图弯道超车


两会期间,李彦宏在发布会上告诉各家媒体,百度在尝试的方向,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做了几年,他认为在2021到2022年之间,无人驾驶车会实现商用。


李彦宏还介绍说,百度云将跟人工智能的各项技术,比如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为很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度秘’刚刚推出的时候只是寄生在手机百度里的一个功能,现在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了,并可以植入到任何一个电器中,甚至那些目前还不通电的比如桌子,将来都可以变成智能的。所以,这样一个操作系统可以让人和工具进行自然语言的交流和对话。”


“过去,人都是要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怎么调冰箱的温度,人类每发明一个工具,买来之后都要拿一个说明书看这个东西怎么用,这个是很反人类的。”李彦宏说,“其实真正符合人性的用法,应该是任何的工具都能听得懂人话,我觉得这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不管是冰箱、彩电、汽车,甚至是桌子、椅子,未来都应该能够听得懂人话。”李彦宏如是描述百度的人工智能愿景。


垂直细分领域,群雄并起


目前,美国人仍然在AI研发上坐头把交椅。去年震惊围棋界的阿尔法狗,来自谷歌旗下。谷歌的传统长项是机器学习,他们主攻智能家居系统、智慧医疗等技术;与谷歌竞争的一款围棋AI,则来自Facebook,他家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长于图像识别;而IBM的Watson早就出名了,最有希望率先用在智能医疗市场上。


中国方面,吴恩达主导的百度大脑引起了世界同行重视,百度也力图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导世界,百度还将AI引入金融圈;语音学习识别方面,科大讯飞已经是行业翘楚。


目前,全球IT巨头力拼AI,基本上是利用本公司的海量数据培训机器,让它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比如辨认照片上的花朵,或者提高订餐系统的效率。而通用化的雄心壮志尚未落实。


研发“云端机器人”的达闼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汪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机器人完成单项任务有很多应用,但让它使用人的工具完成日常任务,比如放下锅又拿起抹布擦桌子,可不容易。汪兵说,他估计2025年能够推出这样的住家通用机器人。


“现在业内一派认为人工智能要走向通用;一派认为应该垂直细分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汪兵说,“后者比如IBM的Watson就用于肿瘤和眼底筛查,表现不错,但现在大家还在摸索阶段;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通用化,我认为仍然有一个漫长过程。”

互联网引发全面深刻产业变革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运行方式,加速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历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延续,但其作用范围远远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


就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交融,成为传统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互联网具有通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基本属性,依托便捷优势、扁平优势、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和普惠优势,加速与各产业融合,在平台和大数据的支持下,线上线下的分工合作更加紧密,一部分传统业态和商业模式逐步消失,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快速兴起。


互联网推动制造业业态发生重大变化,使之呈现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即时传输、流程再造和全过程服务化等主要特征。互联网促进了新一代国际贸易业态即e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目前,主要国际贸易形式仍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小额边境贸易和采购贸易,但e国际贸易的增速将大大高于这四种贸易形式的增速,很可能成为一种主要国际贸易形式。农业业态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农业、订单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将使食品安全成为农业业态变革的重要方向。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将使农业业态特别是安全食品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此外,未来大数据的存储、交易、生产和分析,将使数据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直接交易数据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形成规模巨大的市场。


从全球来看,加快互联网发展、抢占发展先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部署的重点。美国、德国、日本和欧盟通过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等,促进互联网与大数据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和重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传统产业大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基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渗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发展应用呈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产业需求广泛,市场规模巨大。我国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互联网用户,是全球互联网产业最具潜力的市场。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上市互联网公司前30强中我国企业占四成,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有4家为中国企业。2016年,我国网上商品零售额4194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并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当前,我国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市场优势和制度创新的体制优势,将互联网引发的产业变革作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引擎,大力推进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进而培育和形成更高级形态的互联网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互联网引发的经济社会大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共享单车难出巨无霸滴滴,很可能沦为城市垃圾

在单车已经逐渐开始退出交通工具舞台的的时候,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单车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中。


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问题,而且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引来了各种企业的争相效仿,从小黄车到摩拜,再到现在的小蓝车小绿车小紫车,共享单车行业可谓是硝烟弥漫。


但是这种疯狂增长也必然会带来“毁灭性”的麻烦。


(一)滴滴那帮投资人想复制滴滴垄断套路


今年开春以来,先是摩拜宣布获得新融资,然后ofo又宣布完成了4.5亿美元的融资,而蓝单车、永安行也不甘落后,在2月24日和28日分别宣布获得了融资。


在融资的刺激下,共享单车企业疯狂的制造和投放单车,据说2017年一开春摩拜便一口气下单500万辆,一场造车大赛、投放车辆大赛正在上演。


自行车厂连轴转的加班加点为其生产自行车。而且立即涨价40%,OFO从200多元涨到了325元,甚至有些厂报出380元。


而摩拜的制造价格也大幅上涨,铝质车800元,铁质车400-500元。谁不想吃一口资本的肥油呢?



而从共享单车的投资人来看,ofo的投资人有天使投资人王刚、金沙江投资,这几个投资人也是滴滴的早期投资人,在滴滴项目中赚翻了。于是,他们又将滴滴引入到共享单车的投资中,希望复制滴滴的玩法。在采访中,被问及如果失败了怎么办?答:卖给滴滴。


而摩拜的投资人,腾讯、Temasek淡马锡也是滴滴的投资人,而其他很多资本则是在滴滴疯狂融资盛宴中没机会参与的,这一次终于赶上了。


资本的疯狂是为了能在共享单车上复制滴滴收购快的、Uber的套路,然后再让中国邮政、中国人寿、中信资本等国有资本高位接盘,自己则赚足回报。


至于共享单车到底市场容量应该有多少,盈利模式是什么,这些投资者不关心。因为只要把项目炒热,炒大,就有国有资本接盘,实在不行想办法卖给地方政府。


(二)共享单车行业不可能出现另一个滴滴


我们都知道,滴滴在中国基本是一个垄断性的存在,吃掉快的,挤掉了Uber,让它成为了独霸武林的网约车软件。


共享单车的资本战争也有这个趋势,想要垄断市场,然后成为下一个滴滴,但是其实这都是不可能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共享单车的“白日梦”。

北京市网信办食药监局科协辟谣:未发现造假紫菜

近来,一则“用塑料袋制作紫菜”的小视频在网上热传,昨日,市网信办联合市食药监局、市科协等部门辟谣,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近三年紫菜抽检结果显示,目前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流言披上科学的外衣,往往会更迷惑。“用塑料袋制作紫菜”小视频热传,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价格也从过去每吨9万元至10万元跌至每吨3万元,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不小。日前,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针对紫菜和塑料袋进行专题比对调研。


该中心吴燕涛博士介绍,检测人员分别从商场、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地随机采集了45个紫菜样品和3个塑料薄膜样品,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进行鉴别。检测分析显示,从外观看,紫菜和塑料袋断面微观形貌具有明显差异。紫菜的断面结构复杂,两侧分别有两层薄膜,中间夹着排列整齐的一个个紫菜细胞;塑料袋的断面结构致密,只有剪切时留下的撕裂痕迹,没有复杂的多级结构。从成分看,紫菜中都检出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布比较集中,且富集了较高的有机砷、磷和钙元素;塑料袋中则未检出蛋白质和氨基酸。“从检测结果看,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蓄意使用废弃塑料制成紫菜的问题应该不存在。”吴燕涛说。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北京共抽检紫菜样品278个,检测了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柠檬黄、日落黄等着色剂,铅、无机砷、甲基汞等重金属,多氯联苯、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致病菌、霉菌等近30个项目。结果显示,合格率为98.9%,有三个样品不合格,其中两个样品铅超标、一个样品二氧化硫超标。

百度和金山手机助手等被查出有恶意软件

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全国37省市消协(消保委、消委会)共同开展的“严防信息泄露强化风险防范——构筑移动互联网应 用安全防线全国行”活动,在3·15前夕联合全国移动互联网安全测评中心对40家应用商城、手机助手等手机应用下载平台中的应用软件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5家下载平台的部分应用存在吸费、盗取流量、捆绑下载等恶意行为。其中,金山手机助手被查出的恶意应用软件最多。中国电信下属天翼空间、中国移动下属的咪咕游戏,也被查出恶意应用软件。


手机软件下载平台藏暗鬼


一直以来,安全是手机应用商城、手机助手等手机应用下载平台吸引消费者下载的卖点。但是检测显示,手机软件下载平台上的软件并不能让消费者完全放心,个别平台问题更是令人担忧。


经检测发现,5家下载平台中暗藏着37款恶意应用。出现恶意应用的下载平台分别为咪咕游戏、百度手机助手、金山手机助手、应用宝、天翼空间。其中,金山手机助手成为检测中的重灾区,在发现的37款恶意应用中有31款都出现在金山手机助手中;咪咕游戏、天翼空间发现各有2款恶意应用软件;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发现各有一 款恶意应用软件。


据了解,此次共检测40家手机应用下载平台,包括20家市场中下载量排名靠前的应用下载平台,20家随机抽取的手机应用下载平台。每家手机应用 下载平台都随机抽取500款手机应用软件,一共检测2万款手机应用软件。此次检测出恶意软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恶意“吸 费”,盗取流量,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


另据了解,手机应用下载平台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2016年第二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问题应用软件名单,其中就包括百度手机助手、天翼空间等 在内的14家应用商店的32款手机应用软件存在恶意行为。2016年第三季度发现违规软件29款;2016年第四季度发现违规软件34款。虽然每次曝光 后,这些不良软件都被责令全部下架并公开曝光,但是新的问题软件仍然不断出现。

科学家称人类20年内移居太空殖民地 寿命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