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Apple Pay服务迅速增长:近两财季交易量大增5倍

让微商暴富的减肥神药 原来是食品果冻

一款打出“让你美丽绽放”口号的减肥产品“珍嗖啦”,火遍整个微商圈。其声称提取纯天然植物精华,不含激素,无需节食,以酵素果冻的形式健康肠道。


“珍嗖啦”是知名微商“缇丽莎尔”旗下一款产品,而“缇丽莎尔”是目前国内最火爆的微商代表之一,其拥有包括“珍嗖啦”、“米昔”、“缇丽莎尔”等多个品牌,年销售额以亿计。在各类微商排行榜中,“缇丽莎尔”与“慕色天使”、“向大大”等品牌一起常年盘踞前十。


不过,据多位曾服用“珍嗖啦”的消费者爆料,该产品的功效并不如其宣传的减肥不反弹所说,甚至出现变得更胖的副作用。


食品还是保健食品?


记者通过添加微商代理,获取到产品的细节说明图,显示“珍嗖啦”的产品执行标准代号为GB19883-2005、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QS4212 1302 1001。记者在中国QS查询网上搜索,发现确有该产品,页面显示,产品生产地址为湖北诺思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类型为糖果制品、果冻。


《华夏时报》此前针对“缇丽莎尔”进行的报道中曾有提道,缇丽莎尔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代加工,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加工厂,不同的品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厂加工。“珍嗖啦”减肥产品主要由湖北咸宁一家公司代加工生产。


根据消费者发布在网络上的产品展示,记者发现,“珍嗖啦”的生产地址除了上述的湖北咸宁诺思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还出现了另外一家,福建厦门滋颜实业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致电福建厦门滋颜实业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韩笑,询问对于生产地址的质疑,她表示“珍嗖啦”共有两个正规厂家,咸宁和厦门这两家都有生产许可证。并强调“缇丽莎尔”冠有“南京同仁堂”的招牌,不会有质量问题。

中国有望2020年推首台国产百亿亿级次超级计算机

继摘取“世界最快计算机”并赢得中国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桂冠、实现我国29年来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之后,我国首台全自主可控的十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又向着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发起了冲击。


2月9日在无锡举行的“2017年国际大数据与E级计算研讨会”上,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透露,“神威·太湖之光”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的研制已经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以“神威”“曙光”“天河”等系列超级计算机为龙头开展研制,有望在2020年左右推出首台国产百亿亿级次超级计算机。


国际超算界已经把下一个速度峰值锁定为E级即百亿亿次。“从速度上说,百亿亿次相当于现在最快计算机的10倍;在计算密度、通信速率、功率能耗等方面,更是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中山大学钱德沛教授介绍,当前,百亿亿次计算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制高点”,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在超算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国家与地区均在积极推进。我国已明确将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纳入“十三五”规划,并以“神威”“曙光”“天河”等系列超级计算机为龙头开展研制,有望在2020年左右推出首台国产百亿亿级次超级计算机。


“在下一代超算的竞争中,中国不仅要赢得速度之战,更重要的是赢得应用之战!”杨广文说,应用,一直是我国超算发展的主要短板。国产应用软件的滞后和人才的缺乏,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太湖之光”效能的全面发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神威·太湖之光”将在研发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加强国产应用软件开发,特别要在气象气候服务、产业制造、生命健康、大数据分析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力,突破应用瓶颈,以彰显中国超算“速度的价值”。

东芝无意向富士康出售芯片业务 担心关键技术外流给中国

使用大数据结合区块链构建人工智能时代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各界人士对人工智能板块的关注。A股上述板块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幅上涨,两日累计涨幅超过5%。我国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早几年就已经开始。2015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人工智能将作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更进一步推广应用。20163月,“人工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科技的进步在很多的时候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随着大数据、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发展 世界会发生什么呢?那就取决于你的想象力了。下面韦特大脑带你来普及一下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结合了区块链之后的人工智能有多强大。

首先来介绍的是大数据来历2011年,“大数据”第一次上榜,位于技术萌芽期的爬坡阶段,2012年更进一步,并在2013年几乎达到了过热期顶峰。经历了2014年的下滑,从2015年开始,“大数据”突然从曲线中消失,可解读为Gartner对大数据的定位已从“新兴”转为“主流”。大数据不是什么完完全全的新生事物,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结合大数据应用与大数据的价值:

1、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

2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s)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散布。

3、统计学家内特.西尔弗(Nate Silver)利用大数据预测2012美国选举结果。

4、麻省理工学院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和交通数据建立城市规划。

5、梅西百货的实时定价机制。根据需求和库存的情况,该公司对多达7300万种货品进行实时调价。

6、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7、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8、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关于区块链含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 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持续增长的、按序整理成区块的链式数据结构,通过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从这一点来说,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特定的数据库技术。由于去中心化数据库在安全、便捷方面的特性,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它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补充。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 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 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当大数据结合了区块链经过深度学习之后:韦特大脑经过深度学习大数据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增加了许多智慧,现在很多企业最关心的就是客户的需求以及对手的实时各种状态,很多时候企业自己根本查看不到,原因就是相应客户的信息量不大,挖掘不够,没有相关技术人才,“韦特大脑”的服务就是运用大数据,结合区块链技术,根据客户的需求,“韦特大脑”实时从全球海量的数据中快速分析出企业当前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并实现精准快速地对接相匹配。韦特大脑 的价值体现在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并实现精准快速地对接相匹配。通过把大数据与区块链相结合,能让企业数据更有价值。一个新的时代,未来人与企业的信用、诚信,真假不是靠我们自己来对外去说了,就让“韦特大脑”来实现吧。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它正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世界。人工智能要爆发了,人工智能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也是最伟大的梦想之一,随着机器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极其重要的来服务于人类。

太空度假不再是梦想!SpaceX首款“可回收火箭”即将发射

“狂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盯准太空旅游生意,他创办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在未来几周推出首款可回收使用的火箭。

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本周三在2017年卫星行业会议上宣布,SpaceX将在本月底前发射一枚可回收火箭。火箭可重复使用,是降低空间旅行成本的关键。将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再返回地球,对SpaceX公司来说有里程碑意义。

Shotwell表示:

SpaceX一直关注火箭的可回收性。为了做这项工作,你需要检查火箭,确保它能够再次飞行。一旦我们真的成功了,航天飞行的价格就会下降。

本月的发射之后,SpaceX公司将重新使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一颗卫星升空。Shotwell还表示,计划在今年继续进行5次发射。

此前, SpaceX已研发了猎鹰1号、猎鹰9号运载火箭。2015年12月,SpaceX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猎鹰 9火箭,该火箭的一级火箭成功回收,创造了人类太空史的第一。

SpaceX还与美国航天局(NASA)签订了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NASA委托SpaceX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一直着眼于太空旅行生意。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马斯克上月末宣布,SpaceX计划于2018年将搭载两名付费私人乘客的私人航天器龙飞船发射至月球,进行为期一周的环月太空旅行。这两名乘客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培训,并进行体能测试。

此次飞行将是人类时隔45年后再次进入外太空,SpaceX公司表示,这次将比人类此前“更快、更远”。

“垄断者”英特尔遭遇大麻烦!“老相好”微软也要用ARM处理器了

作为行业垄断者,英特尔(Intel)控制着全球99%的服务器芯片市场。然而,近年来ARM 处理器的迅猛发展,或将严重威胁英特尔的垄断地位。

据外媒报道,英特尔传统的大客户微软已经联合高通、Cavium 等处理器公司在其 Azure 云服务器测试 ARM 服务器处理器。

ARM全称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对微处理器的通称,也泛指一种技术。ARM处理器是一个32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其广泛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举例来看,Cortex-A72 架构的 ARM 服务器处理器与英特尔 Xeon 至强处理器做对比,同等性能下,ARM 处理器的功耗仅为 英特尔 的 1/3。

据悉,微软已完成了一版适配 ARM 架构处理器的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参与测试的公司包括高通和 Cavium 公司,这两家公司之前已发布过 48 核心的 ARMv8 服务器处理器。

微软 Azure 云部门副总 Jason Zander 认为,ARM处理器更节能高效,给了客户更多选择,未来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Jason Zander还表示:

ARM处理器虽然尚未应用到产品中,但这是今后自然的选择。它代表了微软的重要承诺,如果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承诺的项目以及未来路线图的一部分,就不会带这个东西来参展了。

近年来,传统PC处理器市场不断缩小,而ARM 处理器生产商正悄然崛起。

2014 年,Cavium 发布了采用 ARMv8 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48 核心的 Thunder X 系列产品,专门针对云服务器。2015 年底,高通发布了 24 核的 ARM 处理器。2016 年初,高通又在中国贵州建厂研发设计服务器处理器,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产品。

作为行业龙头,英特尔也在进行艰难转型。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英特尔正在将主要业务从传统的PC处理器,转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领域。

虽然标准PC芯片仍占据英特尔销售量的大部分,但是未来仅仅依靠PC芯片市场并不是一个可持续计划。英特尔公司正设法突围:一方面巩固对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控制权;另一方面,这家传统芯片巨头是铁了心要杀入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等目前最火爆的市场。

下图是英特尔从 2015 年三季度到 2016 年三季度的收入构成,可以看出英特尔正在转向云业务、高性能计算,以及深度学习。在IoT领域,则专注于工业物联网、虚拟现实、自动化、无人机,以及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