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微软市值反超Alphabet:得益于云计算业务增长

LIBOR将亡 美联储钦定的替代指标即将登上舞台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款利率(LIBOR),长期被全球市场视作最重要的利率基准。


LIBOR广泛应用于各种贷款、债券以及衍生品的定价,也反映了全球金融体系当下的稳定性。不过,LIBOR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受到质疑,加上其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引起监管机构对LIBOR的警惕。


有抵押隔夜融资利率(SOFR)已经被美联储用作首选替代参考利率,并于今年4月起定时发布。针对SOFR的衍生品也已经开始进入投资者视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在5月初推出了3个月(SR3)及1个月(SR1)SOFR期货合约。


即将说再见的LIBOR


美联储已经开始逐渐减少对LIBOR的依赖,并寻找其替代品。


今年3月,美联储替代参考汇率委员会(ARRC)指出,大约有200万亿美元计价的衍生品和贷款基于LIBOR利率,而其中衍生品占据了95%。这比ARRC此前预想的要多出25%,“这些活动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凸显推广LIBOR替代品的必要性。”


LIBOR还受到操纵丑闻的负面影响。LIBOR目前的定价原理是,对银行在伦敦货币市场报出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剔除上下25%的报价(选取中间50%的报价),计算得出均值。


LIBOR基于的是银行上报的同业拆借利率——即银行的“预期”利率,而非实际交易的利率。这令大型银行对LIBOR利率的操纵成为可能。


2007金融危机期间,对LIBOR利率信誉的质疑就开始出现。2012年以来,具体的LIBOR利率操纵丑闻开始不时传出。包括瑞银、德银、巴克莱等大型银行都因操纵LIBOR利率而受罚。


即使洲际交易所(ICE)从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处接手了LIBOR,LIBOR的声誉受损也已经是既定事实。而且,银行间无需担保的同业拆借越来越少,也给LIBOR利率的借鉴意义打上又一个问号。


LIBOR的“丧钟”已经敲响。去年7月,负责监管LIBOR的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宣布,为LIBOR提供报价的20家银行同意持续报价至2021年底。在那之后,FCA不再要求银行上报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可以自愿提供报价)。


SOFR登上舞台


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今年2月称,如果LIBOR不再公布,很有可能会酿成一起“相当重大的金融稳定问题”。


所以,现在开始逐渐培育LIBOR的替代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有抵押隔夜融资利率(SOFR)因此被引入。去年6月,美联储替代参考汇率委员会(ARRC)指定SOFR为首选替代参考利率。今年4月3日以来,纽约联储开始在每个交易日,公布前一日的SOFR定价。


SOFR衡量广泛的隔夜美国国债回购交易活动,基于真实的交易数据。纽约联储汇总美债交易数据源后,将回购交易量的总和按其交易等级从最低到最高排序,然后计算交易加权中值回购利率。


SOFR是有抵押物担保的利率,因此SOFR利率低于无担保的LIBOR利率。


SOFR覆盖的美债交易规模庞大,每天的交易规模约在8000亿美元,这给SOFR替代LIBOR带来了巨大优势。ARRC表示,SOFR的交易规模,要远大于其他的LIBOR潜在替代品。


此外,芝商所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4月,SOFR隔夜交易量在7500亿卖元到8500亿美元左右,约是联邦基金(FedFunds)交易量的10倍,这使得SOFR成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利率,真正代表了隔夜金融市场所发生的情况,并可以应用到除了存管机构外的其他经济活动中。因此,新的SOFR是否会成为美联储目标利率的可能替代,也值得市场思量。


芝商所数据显示,5月7日新推出3个月和1个月期限的SOFR期货在上线首日,超过50家公司参与了SOFR期货的交易,当日交易合约数超过3000份。而在SOFR期货的首10个交易日,其交易量及持仓量表现均远胜于欧洲美元期货及联邦基金期货当年发布的表现,市场对SOFR的接受度已经较高。


分析师解读中美贸易再起硝烟:科技博弈进入深水区 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对于美国宣布的新的美中贸易政策动向,分析观点普遍认为,超预期的政策或与美国内部分歧有关,也进一步体现,中美贸易分歧并不会简单消除。


白宫周二公告称,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6月15日公布清单;将加强对获取美国工业重大技术的相关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并采取具体投资限制,拟于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公布相关措施。


这与中美5月19日相对乐观的联合声明基调不符,当时中美双方高层均对媒体称,双方达成共识,停打贸易战。


翻脸比翻书还快”现在成了白宫的常态。无论是美朝会面还是中美贸易问题,美方的态度变化都让全球措手不及。


意料之外的策略性声明,可能与美国政策层的内部分歧有关。中金王汉锋称,美方团队内针对中国的态度依然存在明显分歧,且有报道也表明特朗普本人对谈判结果并不满意;考虑到中国目前庞大的经济体量,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也不难理解。


中美双方的贸易战发生的背景是中国经济体从之前占全球2%上升至15%左右,仅次于美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美国公司和企业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

持久战在拉开帷幕。中信证券明明团队也认为,美国对中国态度并未真正缓和,贸易摩擦可能仍有反复,中美贸易争端将再起波澜。受此影响,全球风险偏好将继续回落,资金持续流入避险资产。


中信策略秦培景团队还提到,美方内部可能还有分歧,对过快达成的联合声明条件不满,也有可能是为美方后续访问中国磋商提供新的筹码。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将于6月2日至6月4日率团访华。


具体到关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白宫称将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总值500亿美元的含有重要工业技术价值的中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包含那些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产品。


美方此前公布的301调查结果,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


国金策略认为,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被加税的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机床领域;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如电子(半导体)等;贸易战总的来说是双边双输结果,局部短期利好国内农产品。



中信策略秦培景团队还特别指出,中美分歧的核心是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科技投资和技术转移限制会越来越严。


在周二的声明中,白宫提到,将加强对获取美国工业重大技术的相关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并采取具体投资限制;拟于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公布相关措施,之后不久将正式实施。


中信策略强调,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深水区,“必须充分认识到中美科技领域博弈的长期性,……美国对中国科技投资和技术转移限制会越来越严”。


1)5月22日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新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Review Modernization Act(简称FIRRMA),以强化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整体上增大了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难度。


2)美国财政部考虑在1-2个季度内,公布对中国7个新兴产业在美投资的全面限制(根据“301”调查报告,包括汽车、航空、电子器件、能源、健康和生物科技、信息和通信技术、工业机械(包括机器人));预计6月30日公布的限制措施细则可能围绕这些议题展开。


3)USTR可能会发起新一轮针对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领域的“301调查”。

获阿里和菜鸟13.8亿美元入股!中通快递美股ADR创盘中与收盘新高

阿里巴巴、菜鸟和中通快递周二宣布达成战略投资协议,阿里、菜鸟等将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交易预计6月初完成。


根据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共同探索新物流机遇,围绕面向新零售的快递、末端、仓配、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推动智慧物流行业数字化升级。


该笔投资也意味着阿里对中通的最新估值约为138亿美元,接近中通周一收盘的市值137亿美元。


消息传出后,财经媒体MarketWatch发现,中通快递的美股ADR(纽交所交易代码ZTO)盘前最高涨17%。周二美股开盘后维持涨势,最终收涨7.88%,报20.82美元,创收盘新高,盘中也触及21.70美元的历史最高。


雅虎财经的数据显示,中通快递美股ADR盘后继续微涨,截至周二收盘市值为147.7亿美元,高于阿里巴巴对中通的最新估值。



阿里巴巴全天震荡走低,收跌0.6%,报198美元,盘后同样微涨。阿里巴巴此举是想对抗京东的自有物流和快速配送服务,京东收跌0.92%。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表示,本次战略入股将加强该三家公司在新物流上的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全新价值和体验。智慧物流网络菜鸟总裁万霖也表示,今后与中通将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紧密协作,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探索和表率。


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也对此表示,本次战略合作有助于三方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和生态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协同,也有助于增强中通竞争优势、推动中通成为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月稍早,中通发布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中通快递第一季度营收为35.444亿元人民币(约合5.651亿美元),同比增长35.6%;中通快递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575亿元人民币(约合8890万美元),同比增长10.9%。


摩根大通在3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到,预计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将凭借其强大的业务执行力和清晰的战略持续上升。并且,鉴于中通快递相比同业持续优异的市场表现,摩根大通给予增持评级,以及20美元的目标价。

王者归来?微软市值超谷歌 成全球市值第三高科技公司

六年前,谷歌市值首次超越微软。随后谷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而微软则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低迷。而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过去的12个月中,微软股价飙升了40%,而同期谷歌股价升幅不到8%。截至周二收盘,微软市值达到7490亿美元,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为全球市值第三高的科技公司。


微软近期的上涨要归功于云计算业务的增长。虽然落后于亚马逊网络服务,但微软云业务的规模比谷歌更大。今年3月,微软重组了Windows和设备部门,并将其工程资源转移到其他部门,其中包括专注于云和人工智能的部门。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微软和Alphabet的财报表现均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微软周二下跌0.4%至98.01美元,而Alphabet的A类股下跌1.5%,至1068.07美元。



微软3月宣布了2014年以来最大的公司重组计划,将Windows操作系统分拆后并入两个新成立的部门,Windows产品线负责人也即将离职。


其中一个新部门是“云与AI”事业组,将由云计算和企业集团业务负责人、执行副总裁斯科特·格斯里(Scott Guthrie)领导,Windows的核心操作系统平台将并入其中,方便客户在这一平台上建构自己的硬件、应用和服务。全新的事业组将监管微软从Azure云平台到物联网的所有软件产品。


券商Stifel分析师Brad Reback称,微软愿意将焦点从Windows转移走,既证明了市场从个人电脑向移动设备和云端的永久转移趋势,也显示了CEO纳德拉不是一个被光辉历史束缚住手脚的人。


在他接任的四年间,微软成为全球云计算行业的领军企业,Azure是排名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云基建平台,搭建在云端的Office 365个人办公软件和Dynamics商业软件服务也在快速成长。

高通CEO:5G技术将让中国手机制造商成为全球领头羊

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CEO Steve Mollenkopf接受采访时预测称,5G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公司跻身全球顶尖的智能手机制造行列,技术成熟的中国公司有能力为全世界提供服务,这有可能颠覆如今的市场领头羊苹果、三星等公司的地位。他还表示,如今整个行业的转变要比十年前4G技术推广时更为迅猛,相比之下,这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


回顾十年前的全球手机市场,我们还能依稀记起当时的“大牌”们,诸如黑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而4G普及之后,提到手机最先想到的只剩下苹果和三星。


5G技术最早将于2019年落地,手机行业的又一次“大洗牌”也将随之来临。


这也正是多项跨国并购最终没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禁令之下,博通公司正式发布声明,撤回收购高通的邀约。美国不仅是担忧华为等中国公司会抢先引领5G市场,而且在对国家安全、技术保护、工作回流美国等方面的考虑,都被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当时美国财政部下属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调查认为,博通收购高通将破坏高通在5G无线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将为华为在该技术上获得主导地位打开大门。


另一项芯片行业的跨国并购案也在停滞许久之后重燃希望。


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天有条件地批准高通对荷兰恩智浦的收购,并称中国反垄断部门将与高通的法律团队举行会晤,敲定最后细节。中国最终可能会附加若干条件,监管层担心此次合并将对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造成负面影响。这一消息也被视作是中美贸易战缓和的又一重大进展。


Steve Mollenkopf 还表示,无线科技行业对国家安全和竞争力形成了一个关键考验,苹果、三星仍然是高通的最大客户之一,“我们的工作是普及5G技术,然后让市场来决定谁会被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高通公司的收入中,将近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客户,今年1月,高通还与小米、联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制造商签署了5G合作伙伴协议。

美股迎来“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递交IPO招股书:拟最多筹集5亿美元

北京时间5月30日,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文件显示,优信计划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股票代码为“UXIN”,拟筹集最多5亿美元资金,华兴资本、中金、高盛、 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招股说明书中暂未透露IPO发行价格区间和股票发行数量。据悉,优信本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交易服务能力、技术研发及适时开展合作、投资、并购等产业链整合。


如不出意外,优信将成为美股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第一股。


2017年净亏损27.48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7年,优信整个平台的GMV(成交额)达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成交量达634317辆,同比增67.9%。


从经营数据看,


2017年优信总营收为19.514亿元人民币(约合2.9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优信的总营收为6.494亿元人民币(约合1.0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2%。


2017年优信净亏损为27.478亿元人民币(约合4.205亿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的净亏损为13.929亿元人民币。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优信的净亏损为8.394亿元人民币(约合1.33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108亿元人民币。


2017年优信毛利润12.036亿元,同比暴增313.4%;毛利率也从2016年的35.3%,上升为2017年的61.7%。今年第一季度毛利润更是达到了4.2716亿元,同比增长了119%。


戴琨为第一大股东 百度持股10%

公开资料显示,优信由原易车集团副总裁戴琨在2011年时创立。自成立来,优信集团吸引了包括美国华平、百度、腾讯、高瓴、老虎、KKR、君联在内的投资人和国际投资机构的投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最近一次发生在2017年1月,优信收到一笔5亿美元融资。截至当时,优信累计融资额已接超10亿美元。



从这次公开的招股书显示,目前戴琨为优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4.9%。值得注意的是,百度还持有10%股权。另外,老虎环球基金持有9%的股权,Hillhouse UX Holdings Limited持有8.4%的股权。



两大主营业务:优信二手车+优信拍

优信作为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其主要业务由两个高度协同的部分组成:优信二手车、优信拍。优信二手车是迎合消费者的2C业务,优信拍则是迎合商务买家的2B业务。


招股书指出,自公司成立以来,优信二手车和优信拍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艾瑞的数据,两者在中国2C和2B二手车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41%和42%,2016年的市场份额则分别为32%和40%。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优信已在线下布局全国超270个城市,超670家线下门店,7个大型区域交易中心,总面积近100万平米。近100个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覆盖超过357个城市,合作维修服务伙伴超过297家。


“通过创新的线上线下结合,优信改变了中国二手车交易的方式,改变和优化了二手车交易的每一步,拥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使消费者从经销商购买汽车、经销商从其他经销商和消费者手中购买汽车成为可能”。招股书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