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横刀夺爱迪士尼 Comcast考虑600亿美元现金收购福克斯资产

Comcast周三表示,正准备以约60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21世纪福克斯的部分资产,准备工作已经处于“后期阶段”。而此前,迪士尼已经宣布收购这些资产。


Comcas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将高于迪斯尼的交易价值,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该公司表示,已经为准备投标资金和提交关键监管文件进行了许多努力。


周三早盘,Comcast股价下跌2%。迪士尼股价下跌1%,而福克斯股价上涨1%。


不过,虽然Comcast计划出价更高,但福克斯可能因为税收原因认为迪斯尼的收购要约更具吸引力。消息人士向CNBC表示,迪士尼的以股票进行收购,这将允许福克斯以免税的方式剥离其资产,而Comcast的现金出价将带来纳税。


此前,迪士尼去年12月宣布,将以524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克斯部分资产,并承担福克斯公司约137亿美元的净债务,这意味着总收购金额达到660亿美元,这是迪士尼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据迪士尼当时的公告,收购完成后,迪士尼将获得21世纪福克斯部分资产,包括电影、电视制片厂、付费电视运营商Star TV在印度的频道、Sky电视台39%的股权、Hulu视频网站以及一些区域体育频道的股权。


包括X战警、阿凡达、辛普森一家、国家地理等在内的著名的IP都将归属迪斯尼。这将大大增加迪士尼在流媒体平台业务上的实力,使其成为Netflix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去年8月,迪士尼宣布,2019年起,将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品牌,并不再向奈飞(Netflix)提供新内容。


而如果这次被Comcast横刀夺爱,迪士尼或许将在这场与Netflix的流媒体战争中失利。


GBH Insights的科技研究主管Daniel Ives向CNBC表示:“如果Comcast从迪士尼手中赢得这些资产,这将对迪士尼的流媒体野心造成巨大冲击。”

B站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105% 股价盘后涨近6%

北京时间周四,中国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下称“B站”)公布上市后首份未经审计的财报。


B站财报显示:


一季度非GAAP下每股亏损0.15美元。


一季度净亏损578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7%,2017年同期净亏损率16%。


一季度经调整的净亏损320万人民币,经调整净亏损率0.4%,去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率14%。


一季度净营收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经营现金流4.711亿元。


一季度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750万,同比增长35%,移动端月活占比82%。


一季度月均活跃付费用户250万,同比增长190%。其中,月均活跃移动端游戏用户80万,同比增长79%。

Bilibili首席财务官Sam Fan在财报中表示,净营收同比翻倍源于移动端游戏、直播、广告和增值业务的营收强劲增长。


财报显示,B站第一季度来自移动游戏业务的营收增至6.885亿元,同比增长97%。直播及增值业务营收9580万元,同比增长151%。广告业务营收7040万元,同比增长144%。其他业务收入1330万元,同比增长65%。


B站主要收入构成为游戏代理联运、直播业务和页面广告业务。2017年,来自游戏的收入占到B站总收入的83%、来自广告的收入占7%,在线直播等收入占7%,3%的收入来自其他。


至于财务前景,B站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净营收将进一步增长至9.70亿元-10亿元之间。主要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并体现出公司对未来市场和经营状况,以及客户需求的初步估计。


对于具有独特弹幕文化的B站的定位和前景,Bilibili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睿给出了清晰的表述:


我们的付费用户数量大幅增长,这表明我们实施的变现策略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相信,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抓住中国在线娱乐市场未来前景的公司。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3月28日登陆纳斯达克的B站已经吸引了全球多家知名对冲基金,包括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


根据美国证监会(SEC)最新披露的13F文件,截至一季度末,老虎环球基金、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和Millenium Management持有B站股份。其中,老虎环球基金是B站美国存托凭证(ADR)最大的持有者,持有比例为3%。


B站的其他投资方包括中国风投高瓴资本、Jericho Capital资产管理公司、SCGE Management和Maplelane Capital。


上述财报公布后,Bilibili股价盘后大涨近6%,上市至今累计上涨8.17%,总市值36.59亿美元:


腾讯云战略目标大公开!马化腾:要在云时代构建“三张网”

5月23日,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在广州举行。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了主题为《智慧连接:云时代的创新与探索》的演讲。


马化腾表示,今年腾讯提出了“一三五七”的定位,这里的“一”是指一个目标,也就是腾讯要做数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指三个角色,也就是说腾讯要专注做好连接、工具和生态这三个角色,腾讯不是进入各行各业取而代之,而是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最完备的数字工具箱和与大家共建最有创新活力的数字生态。


马化腾指出,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做连接,希望能够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在云时代它分别对应着“三张网”,即:人联网、物联网、智联网。他希望腾讯在云时代通过“连接”,促成“三张网”的构建。


此外,马化腾还透露出了腾讯此举的三个目的:一是要打破信息孤岛,帮助“全平台”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立联系;二是需要发扬“数字工匠精神”,掌握更底层的前沿技术,深化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三是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智联网,助力各行各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级大脑。


以下为马化腾演讲全文:


尊敬的陈省长、温市长,各位合作伙伴、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来参加腾讯的第四届云+未来峰会。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在进行着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云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大会的主题也特别突出了智能。现在很多企业和机构不仅仅满足于把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迁移到云端,简单地使用基础设施层(IaaS),而是开始深度拓展平台和软件层(PaaS和SaaS),可以说他们把云看成是汇集智慧、进行创新的平台。


在去年云+未来峰会上,我分享了三个观点。我认为云是产业革新的原动力,是新型社会管理的主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的强载体。去年我提到,用云量会像工业时代的用电量一样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手头掌握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些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的用云量大概是去年同期的1.4倍,而广东省的增速更快,去年广东用云量的同比增长超过172%(2017全国全面用云量增速为133%),高于全国近40个百分点。


可以说云平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行各业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积极拥抱,云平台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天然载体,也是经济社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的工具。


今年腾讯提出了“一三五七”的定位,这里的“一”是指一个目标,也就是腾讯要做数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指三个角色,也就是说我们要专注做好连接、工具和生态这三个角色,腾讯不是进入各行各业取而代之,而是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最完备的数字工具箱和与大家共建最有创新活力的数字生态。


今天我也想和大家进一步分享我对连接这个角色的思考。这里我想提出三张网的建设。也就是围绕人、物和服务的连接。我介绍一下三张网的概念。


第一张网就是“人联网”。云时代要求我们做好全平台的用户的连接,不断完善人和人之间的互联网。但是我们看到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和政府机构用户也正在不断地成为云平台的使用者。腾讯过去最强的就是连接人和人,但是现在我们还要连接企业内部的员工,包括政府里的很多用户,也就是说我们要从C端拓展到B端和G端的用户群。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广东省政府今年的首要任务——数字广东。这是一个头号工程,也是前所未有的项目,工程量非常浩大,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及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的整体思路是“一片云、一体化、一站式”。首先全省一片云的架构,第一是以政务云平台为基础,打通各个厅局的政务大数据,通过搭建全新的公共支撑平台,为政府决策、管理创新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是政务办公一体化应用,要覆盖到全省各级政府,服务好每一位政府公务人员;第三是要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民生服务,实现高频民生服务指尖办理。


目前我们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叫“粤省事”,这是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在这个小程序里面可以一站式办理100多项民生服务。在大家的桌面上和座位上的小册子中有关于粤省事的介绍,大家拿出微信扫一扫它的葵花码,就可以直接调取,不需要安装APP,就可以访问粤省事。我们希望数字广东成为广东的一个样本,进而未来向全国推广。


还有一个案例是商业方面的,我想举永辉智慧零售的案例。在智慧零售领域,我们借助云平台实现了实体零售店进行人、货、场的数字化升级。比如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门店,用户可以在家里用手机下单,半小时内送货上门,也可以直接在门店扫码消费。可以说,智慧零售的目的,是希望让生产、制造企业能够动态感知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和研发、生产和服务,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第二张网是“物联网”,云时代要求我们做好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大家一定记得,我们在推出微信的时候,加好友的方式是“扫一扫”,所以大家每天会有很多这样的动作。我们认为二维码就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最方便的通道。腾讯内部也成立了AI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我们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也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最终希望能够为万物互联的目标而努力。


举一个小案例,是工业物联网方面的。我们和电池厂商亿纬锂能合作,帮他们提升良品率。我们的做法是把生产线上的重要工序的运行参数,实时接入到工业物联网平台,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筛选出电池质量的关键参数。目前我们可以对它某一批次的电池质量进行实时计算,以及提供预警和建议。


第三张网是“智联网”,我们称之为“超级大脑”。云时代要求我们做好云到端的智慧连接,我们现在希望借助超级大脑这个概念来发展智联网。


数据和计算力到底是在云端更合适,还是在边缘更合适?到底未来是怎么样的结构?有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未来在云、边、端将借助超级大脑形成灵活调配资源和智能的“智联网”。


我们过去提出AI in All,意思是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这里的All既是指各行各业,也包括从云到端的各个系统,包括我之前说的“在云端用AI处理大数据”,可以说超级大脑可以看作是一个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统,它是智联网的一个核心的能力。未来我希望所有的工具和资源能够从“冰块”变成“活水”,让它流动起来,并且能够作为“服务”分享出去。这个过程就需要借助超级大脑的智能调配。


腾讯推出超级大脑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级大脑,并且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医疗等各行各业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举一个在宁波消防在智慧城市中的案例。大家知道火灾发生的时候,黄金逃生时间非常短,只有短短几分钟,过去往往是等到火灾发生之后报警,然后才能解决。最近我们在宁波的一个服装小镇,与合作伙伴尝试用智慧方案解决火灾报警的小问题。这个小镇有1000多家小企业,有8万人在这里谋生,火灾的隐患非常高。我们帮助当地的消防部门做了一个预警系统,在小镇的各处部署了烟雾传感器,并且通过窄带的远程网络实时传送数据,让消防队第一时间能收到预警。仅仅今年一个春节就排除了79起火灾风险。


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做连接,我们希望能够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在云时代它分别对应着我刚才提到的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


我们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要打破信息孤岛,帮助“全平台”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立联系;二是需要我们发扬“数字工匠精神”,掌握更底层的前沿技术,深化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三是需要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智联网,助力各行各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级大脑。


谢谢大家!

摩根大通高管:中国独角兽估值望破万亿美元 香港迎重要机遇

尽管美国对中兴销售零部件和软件的禁令将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敲响警钟,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国家层面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扶持力度。近日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新采购名单中,服务器产品的技术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都被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录,“中国政府采购也开始发力国产芯片了”。


记者登录中央政府采购网,发现在“征求意见公告”栏中,有一则发布于5月17日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 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在公告下方提供的系列附件中,是关于服务器、交换机、空调产品、台式机、笔记本以及信息类产品的 具体技术指标。在关于服务器的采购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中,可以发现今年公布的服务器产品采购类别有了一大调整:在原有服务器等类别的基础上,增设了“国产芯 片服务器”这一新的类别,其中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以及申威CPU服务器。


在入围芯片公司之一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看来,这对国产芯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前是没有进入采购名录,政府部门要采 购还采购不了,现在可以采购了,”胡伟武22日告诉记者,“这体现了国家对国产芯片有着大力的支持。”胡伟武认为,既然国家层面列出了这个采购名录,说明与国产芯片相配套的服务器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你不可能说没有米就煮饭吧?”


此前进入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范围的服务器厂商,配置的都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E系列芯片,国产芯片能否较好地实现对英特尔系列芯片的替代 呢?对此,胡伟武称,目前在一些比较固定的应用场合,龙芯可以实现对英特尔的替代,但考虑到芯片产业的发展还包括软件环境、软件生态的整体成熟,中国国产 芯片要形成全面可替代,应该要等到2020年至2025年间。“只有有了一定的批量后,有些问题才会发现,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慢慢成熟,慢慢成长。”


清华同方是主要的国产服务器厂商之一,该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刘杰鹏22日接受采访时称,作为中央级别的国家机关,一些 对信息安全要求以及管理要求比较高的单位必然需要这种安全级别较高的硬件设备,在服务器的采购项目里增加国产芯片服务器的选项,作为厂商来讲是非常欢迎 的,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也是必要的。刘杰鹏称,一般而言,政府采购的征求意见稿最终会有一些调整,但基于目前的信息安全态势以及网络安全的要求,国产芯片 服务器这一块应该不会全拿掉,区别只在于如何去落实,是全部入围还是部分入围。


对于国产芯片何时能挑大梁,胡伟武认为,“首先,要有决心,我们必须自己建构自己的产业生态;其次,要有信心,要相信在经过不断的改进,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我们自主的CPU是能够把自己的行业生态撑起来的;第三,要有耐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

煤价“限制令”风波下 黑色系期货集体暴跌

周三国内期货市场“黑色系”集体暴跌。


盘初低开之后,黑色系品种继续扩大跌势,焦炭、焦煤、动力煤主力合约分别跌4.1%、4.3%、4.5%。


此外,前几日涨势较猛的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今天也录得大幅下跌。



黑色系的跳水现象还不仅止于大宗商品市场,今天A股市场的煤炭相关股票也悉数下跌。兖州煤业大跌6%,中国神华跌4%,陕西煤业、潞安环能跟跌。


稍早专业媒体显示,政府相关部门于21日(本周一)召开煤电工作会议,要求各方力争在6月10号前将5500大卡北方港平仓价引导到570元/吨以内。此外,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发电集团近期纷纷对内提出明确要求,严禁所属企业采购高价市场煤,严禁在动力煤期货市场炒作套利,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及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


前段时间因为气温升高、用电量增长而导致煤炭价格走高,而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的看涨行情浇了一盆冷水。


此前,国家发改委称将采取措施平抑煤价,严惩三类扰乱煤炭市场行为。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18日回应近期煤价上涨过快问题时表示,近期将采取增产量、增产能、增运力、增长协等9项措施,以进一步稳定煤炭市场、促进市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没有市场基础。


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潘汉翔表示,目前动力煤市场成交多为贸易商之间的“倒手”,终端实际采购依旧有限。近期,市场挺价情绪已出现明显动摇。在本轮政府“组合拳”影响下,预计动力煤价格拐点将加快来临,最快在本月末市场价格就将出现反转。

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前言

前段时间,朋友圈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引起了热议,文章开头的一句“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更是引发了整个科技圈对“梦想”一词的深思。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互联网巨头都在找寻自身的梦想和着力点。阿里近日频频在半导体行业发力,无论是全资收购中天微,还是投资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等五家芯片公司,都在向行业展示其在造“芯”上的梦想。而百度方面,近年来则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不仅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还在2017年推出了自动驾驶软件平台“Apollo”,并在年初的春晚上向全国人民进行展示。与之相比,手握一大把资本,到处投资的腾讯,其梦想究竟在哪里?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通过梳理腾讯近年来在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对产业链内的从业者、投资人进行了深度对话,发现了腾讯正在围绕机器人展开布局。从“择优而投”的投资战略到带着IP属性的机器人产品落地,腾讯正在通过与机器人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产品上的多重碰撞,将自身的AI能力在硬件领域不断尝试,探寻下一个人机交互入口,而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近两年来,腾讯频繁加码机器人行业,两年内砸下上亿美元,在全球下注七家落地场景各异的机器人公司,并且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研发机器人技术。而其与机器人的渊源实际上可追溯到这波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

 

一、密集布局机器人行业上亿美元下注七家创企

5月3日一则融资新闻震动AI圈,8.2亿的单轮融资金额,50亿美元的估值,使优必选科技成为AI行业的焦点。而更有趣的是,优必选的这轮C轮融资,正是由腾讯领投的。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腾讯在本轮融资中投了1.2亿美元。然而,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投资机器人公司。

 

 

2017年8月,腾讯给位于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A轮融资5000万元。

2017年10月26日,腾讯给加拿大的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投资2800万美元。

同一周内,腾讯又参投了美国加州的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的C轮融资,具体金额不详。

2017年11月,腾讯将目光回转到了国内,月初腾讯参投了格斗竞技机器人创企深圳工匠社科技。

两周后,腾讯领投了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的A轮融资。

进入2018年,腾讯到目前为止参加了两家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分别是4月25日美国送餐机器人Marble的A轮融资,以及5月3日领投震惊AI圈的优必选C轮融资。

 

 

腾讯的投资业务,目前由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负责。腾讯的投资基金起步于2011年,目前团队规模约50~60人。业务主要由四位执行董事姚磊文、夏尧、林海峰和陈少晖负责。

 

二、腾讯投资机器人行业的内在逻辑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腾讯在从PC时代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始终掌握着C端用户的入口,而这也使得腾讯拥有着庞大的用户数据。目前,新一轮的人机交互入口虽然在转移,却还没落地到具体的领域。因此,腾讯其实是在凭借着拥有的用户喜好数据,推测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并利用资本广泛锁住所有可能领域。

赶上了互联网红利的腾讯,钱自然是不缺的,但电商、搜索、硬件等领域却不如人意,而这也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因此,腾讯投资的领域大都是其不擅长的领域,比如投资做电商的京东,做搜索的搜狗,以及广泛投资机器人企业。

从机器人行业角度,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拆解了腾讯投资机器人的内在逻辑,发现腾讯在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不局限于品类、地域和轮次,更加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更细致来说,就是公司的背景、合作机会、市场潜力。

1、品类广泛、偏重热门领域

从腾讯两年七次投资机器人创企来看,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投资非常广泛,除了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腾讯将To B和To C的服务机器人企业都投了。其中既有优必选、乐聚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又有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商用服务类机器人企业。而这些公司所涉及到的行业也正是机器人应用方面较为热门的领域。

其中,商用服务类是近年来机器人企业不断涌入的一个重点方向,国内像新松这样的工业龙头企业也在推出了服务机器人“松果三剑客”,扫地机器人巨头科沃斯也推出了“旺宝”机器人,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更是非常多样化。

 

云迹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云帆

腾讯在2017年11月投资了商业服务类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研发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移动领域技术的公司。目前云迹科技已经推出了三款自研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润”、“智能移动平台水滴”以及“大屏展示交互机器人云帆”。此外,云迹科技还在2016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联合成立了云迹院士工程站,这也是中国首家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在5月19日举办的GAITC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云迹科技的润机器人还成为全场唯一为嘉宾提供服务的机器人。

除商用服务机器人外,娱乐、教育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行业风口最盛的品类。今年3月底,爱奇艺兴起了一款机器人格斗综艺《机器人争霸》,其中的GEIO 系列机器人,由深圳工匠社科技生产。而这家公司,在2017年11月获得了腾讯的A轮融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小型机器人技术及衍生品公司,主打产品为Ganker 系列和 GEIO 系列的格斗机器人,操作者可操控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玩家一起格斗对打。同时,Ganker通过模块化设计,玩家可以轻松在十分钟内自行动手组装一个机器人。

2、不限地域、但中美最多

根据2017年中国资本海外布局活跃机构TOP10排行,腾讯以28起海外投资事件成为最活跃的CVC,并且投资数量是第二名阿里的两倍。而从腾讯投资的七家机器人创企来看,北美企业占据了三席席位,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以及送餐机器人创企Marble。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到,腾讯在海外除了投资机器人企业,还投资了不少大学以及研究机构,有些项目甚至在5-8年内是不会落地应用的。在他看来,短期内的技术变现并不是腾讯的目的,腾讯正在通过投资的形式在技术、产品、用户入口进行尝试,以期未来率先打通新交互入口的产业链,即便不是第一个,也不会被落下。

在腾讯海外投资的机器人企业中,Wonder Workshop是一家位于加州湾区成立于2012年的教育机器人创企,主打STEM编程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推出Dash、Dot编程机器人,以及最先的面向“11岁以上”儿童的编程机器人Cue三款产品。

 

而近期,腾讯参投的美国送餐机器人创企Marble则成立于2015年,该公司去年4月与美国点评网站Yelp合作推出了自动送餐机器人,随后又宣布与外卖公司DoorDash达成合作,并计划将今年内推出第二代机器人。同时,Marble称将在“最后一英里物流”上加倍投资,未来将不仅限于送餐,还会把配送业务扩大到药品及更广泛的零售领域。目前,Marble送餐机器人已经在旧金山当地餐馆进行了多次试验。

3、看重潜力、投资多在A轮之后

我们发现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每一笔投资都是深思熟虑的,并不是“财大气粗”地直接“买买买”。腾讯投资的这几家机器人公司在各自领域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而这种判断是基于公司核心团队背景以及技术实力两大方面。同时,腾讯在机器人投资方面也更加稳重,都是在这些企业拿出了实际产品,并且真正在进行应用落地的时候,因此,腾讯的投资也都发生在A轮或者A轮之后。

比如说,2017年8月,腾讯投资的乐聚机器人,这家公司由三位哈工大博士冷晓琨、常琳、安子威于2016年共同创建。据乐聚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冷晓琨、常琳两位创始人仍是哈工大的在读博士,并且整个乐聚的核心团队也都是从哈工大机器人俱乐部孵化出来的。2017年创始人冷晓琨还曾凭借乐聚机器人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蔡鹤皋担任乐聚的首席科学家。

 

而这家企业之所以获得腾讯的青睐,不仅是其背后有着强大的学术背景,更加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拥有自研的高精度强扭矩舵机以及双足步态算法,机器人本体全部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目前,乐聚已经推出了AELOS系列的娱乐、专业和教育三个版本的人形机器人,并在研发一款名为TALOS的主打家庭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这种投资逻辑,腾讯也将其用在了海外投资上,比如腾讯投资的加拿大教育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就是由加拿大发明家和理论物理学家Geordie Rose和Suzanne Gildert两位博士共同创立的,腾讯也大方地为这家公司砸金2800万美元。Kindred将自身定位为一家智能机器人企业,他们正在尝试生产C-3PO型机器人,该公司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其可具有思考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使机器人可完成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分类和打包工作。目前,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已经在零售商进行试点,Gap公司就是其试点企业之一。

 

三、砸钱之后:与机器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腾讯投资机器人企业后,并不是扔完钱就跑了,而是会与机器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正是由于“合作”这个潜在的目的,使得腾讯在投资国内机器人企业时,更偏重和自己同处深圳的企业。这从腾讯在国内投资的四家机器人企业中,有三家位于深圳就能看得出来。

在同是位于深圳、又同是获得了腾讯的投资的优必选、乐聚和工匠社三家机器人企业中,优必选算是与腾讯合作时间最长、合作最为深入的机器人企业了。

5月3日优必选8.2亿的C轮融资中,腾讯作为领投方据传本轮给优必选投了1.2亿美元。而优必选CEO周剑也表示,腾讯这轮投资是战略投资。

事实上,在此之前腾讯已经与优必选在产品层面有过合作。

 

2017年6月在腾讯云主办的“云+未来”峰会上,优必选联合腾讯发布了一款智能家庭人形机器人Qrobot Alpha,将腾讯云端AI助手云小微接入到Qrobot Alpha中,使其可接入QQ关系链以及QQ音乐、企鹅FM等内容。这款产品也曾被媒体戏称为,机器的身体,“企鹅”的心。

今年2月,腾讯的终端AI助手腾讯叮当也与优必选合作推出了智能教育机器人Alpha Ebot。Alpha Ebot外观与Alpha 1s非常类似,使用了优必选自研的16个伺服舵机,数据库则由腾讯叮提供,可陪儿童聊天、唱歌、跳舞,还能查询天气、查询汇率等信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近日也独家获悉,腾讯与优必选新的合作产品将在下半年上市,将基于腾讯叮当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以及内容生态,场景则仍是在家庭陪伴、娱乐教育方向。

对于另外一家同是位于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相比于优必选,腾讯投资的更早,但同样是又出钱又出技术。

乐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乐聚正基于腾讯孵化器进行合作,由乐聚提供机器人本体,腾讯提供自家的AI技术以及内容生态,而且合作的产品则不局限于小型的人形机器人,还有高度达170cm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工匠社格斗机器人GEIO

同样是2017年投资的,又同是在深圳的另外一家企业工匠社科技,也与腾讯进行了合作。

工匠社科技CEO招俊健告诉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目前,工匠社一直与腾讯在IP衍生品上进行合作,“算是运用他们的IP衍生优势打造世界观和动漫产物,GEIO系列就是两家合作的产品”。

 

四、腾讯机器人产品的不断尝试

腾讯近两年来在机器人上的投资合作正越来约紧密,而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早期探索,则有被时间逐渐淹没之态。其实,除了近两年腾讯除了给机器人企业投资外,还进行了不少技术和产品尝试,时间可以追溯到第三波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八年的时间里,腾讯与机器人企业频繁接触,在资本、技术和产品上进行着多重碰撞。除了上文提到的优必选、乐聚,腾讯还曾和 Qrobot 机器人平台、华硕、Sphero等多家企业合作过。

 

早在2010年腾讯就和中科院先进院联合推出过一款名为“小Q机器人”的机器人产品,不过当时AI技术尚未兴起,小Q机器人只是具备生活资讯、自定义对话、文本朗读和搜索等功能,外观上看,也是以QQ企鹅的形象呈现的,这款产品可以看作是腾讯机器人梦想的起步产品了。

2015年腾讯与美国著名智能玩具研发商Sphero共同推出了一款主打智能娱乐的微宝智能球型机器人,可使用蓝牙连接后,用户可通过配套移动APP《微宝大冒险》对智能球型机器人进行操作、游戏和互动。Sphero还是获迪士尼正版授权星球大战原型机器人BB-8的生产商。

 

2017年腾讯又正式发布了第二代的小Q机器人,外观上看起来像是一个水管配上一个显示屏,内置腾讯云小微AI语音平台,支持语音和触碰双重操控,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对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操控,支持视频聊天、天天P图和人脸识别功能。而这款产品本质上主打的还是腾讯的内容生态,接入了QQ音乐、企鹅FM等腾讯资源,可以任意点播电子书、相声、曲艺、英语、动画片等高清音视频内容。

 

2017年11月,腾讯还与华硕联合推出Zenbo Qrobot小布机器人,2016年在台北电脑展上华硕就展示了小布机器人,不过其采用的是 Google 的语音交互平台。2017年华硕发布了小布机器人国内版本,在硬件部分没有变化,只是语音交互平台换成了腾讯云小微。

今年来,主打教育、儿童市场的机器人产品非常火爆。在国内机器人创企Roobo的一位负责人看来,目前,BAT都在找寻AI落地场景,而目前看来机器人市场,特别是在儿童方向,市场教育已有了不错的基础。腾讯投资机器人企业以及进行产品合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结合腾讯云进行AI技术落地,同时还可将微信、QQ等场景进行带入。

除了将AI技术落地到机器人上,腾讯也十分看重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今年3月,腾讯就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据腾讯副总裁姚星介绍,Robotics X和AI Lab一样隶属于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由此可见腾讯将机器人研究和AI技术一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五、BAT看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2017年市场规模约62.8亿美元,2012-2017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

图表2:2012-2017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其中,工业机器人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017年,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主要产品,所占整体比重高达67.2%,市场规模为42.2亿美元。此外,得益于互联网巨头对机器人在服务场景应用的投入,服务机器人所占比重也超过20%,市场规模达到13.2亿美元。

图表3:2017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单位:亿美元,%)

 

1工业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31.3%。按照应用类型分,目前国内市场的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61%;其次是装配机器人,占比15%,高于焊接机器人占比6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据估算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超过11万台,市场规模达到42.2亿美元。

图表4:2012-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图表5: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在需求端,未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增长。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到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翻一番,进一步扩大到接近80亿美元。

图表6:2018-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预测(单位:亿美元,%)

 

另外,在供给端,根据三部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工业机器人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

2服务机器人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0.3亿美元;据估算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其中,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5.3亿美元、4.1亿美元和3.8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相对领先。

图表7: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教育娱乐、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因此,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亿美元。

图表8:2012-2023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3特种机器人

当前,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不断出现,在应对地震、洪涝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2016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3亿美元,增速达到16.7%,略高于全球特种机器人增速。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8亿美元、1.1亿美元和0.4亿美元,其中极限作业机器人是增速最快的领域。

图表9: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2017年,据估算,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4亿美元。随着我国企业对安全生产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将逐步使用特种机器人替代人在高危场所和复杂环境中进行作业。到2023年,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市场需求有望达到18.7亿美元。

图表10:2012-2023年我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总结BATAI梦想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梦想的年代,没有梦想,或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会被嘲笑,一家公司也是如此。互联网巨头BAT更是每天都成为人们盯角的流量话题,它们的梦想也成为了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AI时代下,BAT正在为自己构建起不同的梦想。

如果从近来的发展趋势上看,近来阿里频发在半导体行业发力,无论是近来全资收购中天微,还是投资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五家芯片公司,阿里展现出的是其在网络芯片、手机端芯片、IOT芯片等方面多样化芯片上的梦想。

而百度方面,近年来则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不仅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还在2017年推出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平台“Apollo”,目前已经更新到2.5版本。在今年春晚上,百度还将自己的无人驾驶车辆在全国人民面前大秀了一把。可以说,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百度在AI时代的梦想。

瞄准机器人行业,在机器人市场潜力最大的品类下,投资技术和背景实力的优秀创企,不惜砸下上亿元美金,同时,建立机器人实验室并将其与AI Lab置于同一层级的腾讯,怀揣着一个机器人梦想。


英王室的珠宝传奇 从梅根婚礼的冠冕说起

英王室哈里王子与梅根王妃大婚,少不得又是全世界关注的一场盛大婚礼。当梅根缓缓走进教堂时,哈里王子在尽头百感交集等待的那一幕,让无数人戳中泪点。


由于梅根的父亲Thomas Markle因为心脏病手术问题,无法参加女儿和哈里王子的婚礼,因此在温莎教长的引导下,梅根选择独自一人走上殿堂的长廊。走到中间的时候遇见了哈里的父亲——查尔斯王子陪她走完了最后的几步路。



北京时间5月19日,英王室哈里王子与梅根王妃大婚,这场婚礼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她佩戴的手环和耳钉都来自卡地亚,冠冕则借自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就像戴安娜王妃大婚、凯特王妃大婚时一样,这场婚礼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梅根王妃身上的一花一叶、一件头纱、一件珠宝,自然也是备受瞩目。这次的婚纱出自Givenchy的全手工定制,梅根还挑选了两种她钟爱的花朵与麦穗纹路,刺绣在5米的头纱末端,象征着爱与丰饶。不仅服装美丽动人,梅根身上的珠宝配饰更是极有来历,几乎贯穿了整个英国王室的百年历史。


结婚钻戒:来自戴妃的温柔祝福


这次的梅根王妃的婚戒非常特别,是哈里王子参与设计的。主钻来自非洲的博茨瓦纳,这里是两人的定情之地,也是著名的钻石的产区之一。在这枚枕形切割的钻石两侧分别镶嵌了一枚圆形美钻——这两颗钻石则来自戴妃生前珍爱的胸针,镶嵌在主钻周围,如同来自戴妃的温柔守护。



梅根王妃的婚戒主钻来自非洲的博茨瓦纳,这里是两人的定情之地;两侧的钻石则来自戴妃生前珍爱的胸针。


把至亲留下的宝石改造成新的珠宝,这其实也是英王室的传统之一。在凯特王妃最经常佩戴的珠宝配饰中,就有不少来自戴妃生前最爱的珠宝。比如凯特王妃的蓝宝石戒指,就是当初戴妃接受求婚时的蓝宝石打造的。



凯特王妃的蓝宝石戒指传承自戴妃。


在凯特王妃与丈夫威廉王子结婚快3个月时,威廉将戴安娜王妃生前最爱的蓝宝石耳环也送给爱妻。凯特还特别请人将耳环改造成垂坠式,并在婚后经常佩戴。这对Asprey打造而成的蓝宝石耳环是沙特阿拉伯王储送给戴安娜王妃的结婚礼物,在诞下威廉王子时,戴妃就曾戴着这套蓝宝石珠宝抱着襁褓中的王子拍下纪念照。后来每次凯特王妃在产后带着新生儿初亮相时,她几乎都会佩戴这套蓝宝石戒指和耳坠。




璀璨冠冕:代代相传的王室光环


在英王室过去数百年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珠宝自然不止蓝宝石的这几件。尤其是在婚礼庆典、国庆盛典、国宾晚宴上,那些集合了诸多稀世宝石的冠冕才会施施然地出现在女王和王妃的头上——与凯特王妃当年大婚一样,梅根头戴的钻石冠冕借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女王借皇冠这一动作,本就是英国婚礼的传统,必须要有一件“借来的东西”。



梅根王妃佩戴的冠冕来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原本属于伊丽莎白二世的奶奶玛丽王后。


这顶钻石冠冕原本属于伊丽莎白二世的奶奶玛丽王后,1932年在英国专门为其打造,材质为白金,上镶有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钻石。1953年由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继承,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也曾经佩戴过这顶皇冠。



凯特王妃曾经在婚礼上佩戴的Halo冠冕


冠冕在英王室可以说是代代相传的祝福了。在凯特王妃与威廉王子大婚的庆典上,王妃身穿了一套蕾丝婚纱,头顶上佩戴了一件纹理纷繁的冠冕——这就是英王室流传近百年的Halo冠冕。早在1936年,约克公爵从卡地亚订购了这枚冠冕,送给他的妻子,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作为周年纪念的礼物。伊丽莎白二世女王18岁生日时得到了这顶冠冕,其上镶嵌了739颗多面切割钻石,以及149颗长方形切割钻石。在凯特王妃的婚礼上,这件冠冕成为西方婚礼中必备的“借来的东西”,出借给了王妃。



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冠冕



玛丽王后与伊丽莎白二世都曾佩戴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冠冕



凯特王妃和戴安娜王妃都曾佩戴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冠冕


另一件凯特王妃为数不多佩戴过的冠冕,便是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冠冕,其上悬挂了数十枚泪滴形状的天然珍珠,因此也有人将这件冠冕称为“珍珠泪”。这件冠冕的历史更为悠久,那是20世纪初期,玛丽王后(现任英女王的祖母)命令珠宝工匠依照她祖母剑桥公爵夫人的王冠仿制之作,后来传给了伊丽莎白二世。1981年,英女王将它作为结婚礼物赐予了戴安娜王妃。据说,戴安娜王妃对这件冠冕珍爱有加,经常佩戴它出现在各大正式场合中,留下了无数动人的影像。



Girl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冠冕




英女王的最爱Girl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冠冕


虽然经过带带相传,流传到凯特王妃这一代的冠冕并不在少数,但有个别意义特殊的冠冕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心头好,流传到她手里之后至今还未出借给任何王室成员。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传说中的Girl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冠冕。1913年这顶冠冕从维多利亚女王处传到玛丽王后手中,玛丽往后随后让王室珠宝商Garrads委托E.Wolff &Co.修改,并且添上了自己在周年纪念时收到的由丈夫乔治五世赠与的宝石。后来玛丽王后将其送给伊丽莎白作为结婚礼物,也成为伊丽莎白二世最喜欢的王冠之一——印在英镑上的女王肖像,就佩戴了这顶传奇的冠冕。


回看英国王室漫长的历史,至今仍然闪耀的珠宝不计其数。每一件代代相传的珠宝,都是一条追朔时光的线索;每一条线索串起的,都是一个个历史中难以磨灭的瞬间。也许这就是珠宝除却璀璨光彩之外最动人的部分——带着爱意与祝福的长久流传与继承,本身就是最美的岁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