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发改委:石油、天然气混改将纳入第三批试点

周四,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中指出,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在发布会上,发改委指出,混改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已经着手启动。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近两个月混改将全面提速,发改委明确的6家央企混改试点方案近期有望加快批复。

4月6日,上海证券报援引业内人士称,近两个月,电力、油气、铁路、军工等领域的国企混改将全面提速。

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委内改革专题会议,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维良则在会议上强调,应把握进度,倒排时间表,争取做到5、6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党的十九大之前出台实施。

除了发改委强调将加快混改步伐,多家混改试点央企也积极行动。

4月5日,中国联通公告,正在筹划并推进开展与混改相关的重大事项。

3月30日,中国石油总裁汪东进于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按照国家要求推进混改。

3月28日,南方航空公告,已经与美国航空针对潜在的重大战略合作的部分核心内容达成一致,包括向美国航空发行H股股份,计划与美国航空开展代码共享、联运协议等一系列商务合作。 

3月22日,中国电信董事长、CEO杨杰在公司2016财年业绩发布上表示,中国电信集团层面尚未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研究附属公司层面的混改机会。

3月14日,哈电集团与通用电气针对重型燃机合资项目签署协议。哈电集团表示,这是按照国家开展混改的总体部署,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战略举措的重要途径。

3月10日,江河股份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核建集团体系内第一家实现核心员工持股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新三板挂牌企业。

2月28日,中核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次股东大会召开,各股东方代表签署了公司章程。

狂买原材料!中国3月原油进口创纪录,铁矿石进口飙至历史次高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而言,中国是个货真价实的“大胃王”。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3月,铁矿石、原油、成品油进口数量增速均明显提升,大豆、钢材进口数量增速则有所回落,国内需求继续处于较高水平。

其中,铁矿石和原油的进口增长非常突出。由于民营炼厂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当月原油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记录,铁矿石单月进口规模则刷新历史次高记录。

狂飙的原油

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记录,高达3895万吨,相当于日均进口921万桶,环比大增23%,同比增速接近20%。

一季度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5%,至1.05亿吨,相当于日均进口855万桶。这使得中国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胃口”最大的国际买家。

“原油日均进口超900万桶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IHS Markit分析师Harry Liu说,“这意味着中国3月以每天近170万桶的速度在建立库存。”

这主要得益于民营炼厂获得了新的进口配额,对海外原油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甚至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山东、河北、宁夏的炼厂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相当于日均进口236万桶,环比大增21%。这是来自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的数据。

华尔街见闻此前分析过,OPEC从年初开始执行减产协议,中国对美国和非洲的原油依赖度大增。

4月,中国从安哥拉、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的原油进口达到每天148万桶,创2011年8月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今年2月,中国超过加拿大,成了美国页岩油的最大买家。美国当月向中国出口了808万桶原油,为2015年底该国废除原油出口禁令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Harry Liu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原油日均进口量可能急剧放缓至800多万桶,因为停产检修季将要来临,并且国内存储空间会缩小。

狂买铁矿石

3月铁矿石进口量高达9556万吨,逼近2015年创下的9627万吨历史峰值水平,位居历史第二高,刷新了1月才创下的记录。从增幅来看,环比大涨逾14%,同比增幅略放缓至11%。

按照全球第四大铁矿石出口商澳大利亚Fortescue公司首席执行官Nev Power的解释,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产矿石生产成本攀升,导致很多企业纷纷加大对海外廉价矿石的购买量。

整体来看,一季度铁矿石进口量达到2.71亿吨,同比增长12%,这种规模的单季进口之前从未出现过。

Nev Power认为,当前这种处于历史高位的铁矿石进口需求将会持续下去,甚至有可能超过人们的预料。

铜进口创一年新高

3月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规模为43万吨,创下一年来最高记录。 尽管同比大减25%,但较2月份大涨26%。

不过,从整个一季度来看,此类铜产品进口同比下滑了20%,至115万吨。

至于铜进口需求,Argonaut Securities分析师Helen Lau是不确定的,“对于生产商而言,他们可能认为将来铜精矿会出现短缺,所以选择现在加大进口量。4月份这种进口势头还会持续,但5月如何份还需耐心等待并观望。”

煤炭进口大增

环比增速达25%,同比增长12%,中国3月对海外煤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了,进口量达到2209万吨。

这与2月环比大降近30%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月18日,中国商务部下发通知,要求停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一季度,中国从朝鲜进口煤炭总体暴增51.6%,至267.8万吨。

国内煤炭价格3月进一步上涨,维持高位运行,部分企业因此增加进口煤炭。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焦煤出口国澳大利亚上月遭遇超级飓风黛比(Debbie)的袭击,影响了出口。澳洲供应中断的规模远超美国可以立即提供的供应。中国钢铁厂商等需求方被迫寻找替代供应商。

成为中国硅谷之前,雄安先要做中国华尔街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有人认为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是创新,因而它将是中国的“硅谷”。而今日媒体流传的一份文件则显示,在超常规金融举措支持下,在成为“硅谷”之前,雄安或许会先成为中国的“华尔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红头文件显示,为力争更多金融机构以及区域总部落地雄安新区,河北省金融办主任江波连续召开会议研究部署。

其中讲述了雄安的金融大图谋,提到各大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迁址雄安新区;要集结金融牌照,设立雄安银行、雄安基金、雄安证券、雄安信托、雄安保险等;争取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企业挂牌、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引进金融机构总部

文件提到,将积极协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争取“新三板”、中国信托保障基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中国保险保障基金、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印钞造币总公司以及其他央行直属机构的迁入雄安新区。

文件还称,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总部或者区域总部的落户雄安新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雄安新区设立中国总部、子银行、分行和中外投资银行;争取金融机构将后台服务基地转移至雄安新区,形成区域金融资源聚集中心。

创建金融业“雄安”品牌

文件称,将争取“一行三会”支持,设立雄安发展银行、雄安信托公司、雄安资产管理公司、雄安证券、雄安基金、雄安科技股权交易所、雄安财产保险、雄安人寿保险等一系列雄安品牌金融机构,使用金融增量撬动新区发展。

此外,还将支持雄安新区辖内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重组,成立雄安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在准入上给予支持。

上市绿色通道

文件称,将协调中国证监会,比照《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为雄安新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挂牌、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对首发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挂”,减免挂牌初费;对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专人对接、转向审核、即报即审”。

文件还称,河北省金融办及证监局在本周二约谈了全省52家上市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稳定股价,严防不良炒作等要求,稳定资本市场,为雄安新区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设立专项基金

上述文件还显示,河北省金融办计划单独设立雄安新区专项基金,根据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分期分批投入。

其中农业银行总行计划设立雄安建设基金,首期规模1000亿元,农行出资80%,剩余部分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落实。

各大行鼎力支持

除了农行以外,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建行、工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均已在总行层面进行了雄安新区金融建设工作的战略部署。

比如,建行已在总行层面成立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王洪章董事长担任组长,王祖继行长、章更生副行长、余静波副行长担任副组长。并尽快在雄安新区设立分行。

工行也表示,在总行层面成立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尽快组建雄安新区分行,从资源配置、业务授权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提高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硅谷”之说

4月1日,新华社发出重磅新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上海证券报上周报道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称,雄安新区在京津冀核心位置,它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应该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是中国的“硅谷”。

全华尔街都在猜这个人是谁:美债惊现神秘买家,过去一年买了250亿美元

还记得美债神秘买家吗?这位去年曾大手笔买入美国两年期国债的神秘买家,去年五月至今,又买入总计为250亿美元的两年期和三年期美债。然而,在本周瑞信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这位买家的身份浮出水面...

据英国《金融时报》,这位买家偏爱两年期国债,新买入的美债中包括150亿美元两年期浮动利率债券。

去年五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债拍卖数据显示,一位神秘买家买入了超20亿美元的美国两年期国债。

当时,美国财政部将这位买家的性质归类为“其他投资者”,与美联储、存款机构、经销商和经纪商、养老金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外国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等分类并列。这意味着该买家是美国本土机构,但不属于上述任何类型。

瑞信分析师Zoltan Pozsar在周二一份研究美国货币基金改革后资本流动的报告中指出,微软公司曾在去年卖出约40亿美元期限不超过一年的短期美债,并购大量入期限不超过五年的中期债券。


瑞信指出,一般现金流充裕的大型企业倾向于投资企业债券,而微软偏爱政府债券,几乎只投资美国国债。

瑞信称,微软曾在去年6月和11月之间向货币基金和政府基金出售短期美债,并从中获利。

据金融时报,微软很有可能是用海外子公司的收益来投资美债。目前微软方面还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囤积现金成为美国科技企业一大趋势。截至2015年底,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思科以及甲骨文累计持有现金达到5040亿美元。历史上,这是首次现金排名前五的非金融公司都出自科技行业。

 截至2015年年底,苹果公司手握现金高达2160亿美元,在所有上市的美国非金融公司中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微软持有现金额为1128亿美元。

中资争抢海外金矿!复星国际或入股俄罗斯最大黄金生产商

国际黄金持续上涨,引发中国企业大举抢购海外金矿资产。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Interfax news )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Igor Shuvalov称,中国复星国际集团计划与俄罗斯最大金矿商Polyus签署入股协议,以买入后者的金矿资产。

Igor Shuvalov没有透露复星具体入股计划和金额。据路透去年报道称,复星集团试图向Polyus投资20亿美元,成为后者的“大额少数股权”股东

Polyus是全球十大金矿商之一,拥有的金矿探明储量超过9000万盎司。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黄金生产国。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16年,中国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53.486吨,全国黄金消费量为975.38吨。

此前黄金头条网站曾报道,中国山东黄金出资超过10亿美元,收购巴里克黄金旗下阿根廷Veladero金矿50%的股权,山东黄金还计划收购巴里克未开发的位于智利帕斯卡拉玛(Pascua-Lama)黄金和白银项目。

山东黄金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这笔交易是中国企业对拉美大宗商品领域今年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目前中国国内黄金消费重心从首饰转向投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金条和金币消费大幅增加,合计增长近30%,达到288.83吨,黄金首饰用金则下跌了19%,降至611.17吨。

 世界黄金协会(WGC)在3月底发布的报告认为,今年中国黄金需求至少将维持在略低于1000吨水平,而且不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

股神巴菲特“被迫”减持 富国银行股价跌回特朗普上台前

作为富国银行的忠实粉丝,股神巴菲特居然开始减持这家公司的股票了。


4月12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告,在本月10日-12日共计减持7,134,447股富国银行的股票,并计划继续减持富国银行股票1,865,553股。未来60个交易日内,将会降低富国银行持股比例至10%以下。


伯克希尔在公告中解释称,减持富国银行股份并非“出于投资或估值的考虑”,而是为了将持股比例降至10%的监管门槛之下。


根据美国监管法规,如果一家公司或是投资者对一家银行的持股超过10%,必须告知美联储和公众,监管机构将对相关投资进行审查。此举目的在于限制非金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联系。


公告还称,在与美联储代表进行几个月的讨论过后,伯克希尔认为,如果持股比例高于10%,美联储的要求将极大地限制“我们与富国银行的商务活动”,因此,将所有权保持在10%以下将会“更简单”。


周三,富国银行股价收跌1.92%,报53.12美元/股,股价已经回到去年11月的水平。





巴菲特最喜欢的银行


华尔街见闻稍早提及,巴菲特是富国银行最大的股东之一。这家银行是他最喜欢的银行,1989年起他就开始投资这家银行。


去年7月,因富国银行的股票回购,伯克希尔公司对富国银行的持股达到10%的门槛,其向美联储提交申请,希望获准保持当前持股水平,并可能出于投资目的继续增持富国银行股份。


但在9月,富国银行就深陷丑闻。2011年以来,富国银行员工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他们的名义秘密开设超过两百万个虚假银行账户。这些虚假账户用来骗取费用,使富国员工得以提升销售业绩和多赚奖金。


富国银行因此事被罚1.85亿美元,并在事件爆出一个多月后迎来高层大洗牌,CEO斯顿夫宣布退休。


深陷丑闻期间,富国银行股价大幅下滑,一度导致巴菲特的财富缩水14亿美元,不过,巴菲特当时并未减持富国银行股票。


被问及为什么不抛售富国银行股票时,巴菲特表示,他很肯定他所投资的公司中,富国银行不是唯一家有问题的企业,他并不负责管理这些公司。

银监会严查吃空饷官太太 强监管落实到人

近期,银监会掀起监管风暴。财新记者独家获悉,4月7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要求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整治市场乱象。

据财新记者了解,该工作由银监会现场检查局牵头,梳理了十大方面的乱象:这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

监管的关键是人。对于银行人员,银监会要求检查是否存在:以优惠条件录用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家属子女、客户的亲属或子女,发生风险就将员工辞职;对于监管人员,银监会要求,检查是否存在:离职到被监管机构上班后,利用原有工作关系,谋求监管机构取消或放松监管要求。

银监会要求,各机构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排查本机构、本单位、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什么排查什么、查实什么整治什么、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要一次性问责到位。”银监会要求,对违法监管法规的要依法处罚,对出现风险的要问责到人,“一案三问”“上追两级”;对违反党纪政纪的,要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要移送司法机关惩处等。

整肃监管及内外勾结

银监会指出,持续监管不力、滥用职权等,是监管履职乱象。

比如,对机构筹建尽职调查不到位,数据不真实;按照规定标准实施监管评级,人为抬高或降低机构年度评级;现场检查不尽责,对违法违规机构和人员不问责,准入限制低于法律法规要求等。

据财新记者了解,人为抬高机构年度评级确有其事,某些金融机构业务粗放,监管年度评级却很高,一度引发监管内部争议。

同时,银监会还将检查,离职监管人士到金融机构任职,是否存在公关嫌疑。这包括,利用监管职权,未履行必要手续,直接安 排本机构人员到监管对象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介绍关系人与被监管对象开展业务;安排关系人到被监管机构工作;离职到被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原有工作关系,谋求监管机构取消或放松监管要求以及其他特殊照顾等。

在内外勾结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是否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意接受被监管单位提供的虚假文件、证明资料、未审计的财务报告,进行市场准入审批;向当事人或关系人泄露现场检查、案件核查信息。

同时,也要检查金融机构与客户是否存在勾结。包括:未尽职调查接受壳公司贷款、关 联方融资、重复抵押、违规担保;办理权属证书不真实、抵质押 行为不合法、账实不相符的抵质押业务;私刻、盗用印章为客户办理开户、支付、存贷款业务或账外经营;超出授权额度审批信贷、债券交易以及其他业务交易报价等。

严查股权代持

在“严查违法违规代持银行股权”的总基调下,股权治理被银监会重新放到了聚光灯下。

7号文指出,将针对银行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风险,补充完善股东管理等监管制度。“三套利”中,银监会也要求检查,是否存在通过掩盖关联关系、股权代持、股权转让等方式,违规超比例持有商业银行股权、变更持股或股份总额5%以上股东的情况。

据财新记者掌握的5号文内容,银监会指出,要对股东、股权、对外投资、员工持股对照检查。

股东方面,要求检查:是否初始入股或增资扩股时不符合规定资质条件;是否未经批准持有股权,或行使股东权利;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自有资金要求,或入股资金未真实足额到位;未经批准超过规定比例持股,或抽逃资本金等。

部分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有保险公司借保险产品买入银行股份,比如安邦通过投资型保险产品买入工商银行、民生银行股份,天安财险通过保险产品买入中信银行股份,其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自有资金的规定?

股权方面,要求检查:自然人之间、公司或事业法人之间、自然人与 公司或事业法人之间代持股份;频繁变更股权,股东行为短期化,或借机牟利等。

对外投资方面,要求检查:违规对外投资;违法持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为大股东融资进行对外投资;以贷款、理财、信托计划等形式为实际关联方提供资金用于股权投资或兼并重组等。

此前财新记者调查,恒丰银行就以理财资管计划违规为管理层提供资金,用于股权投资恒丰银行自身。(见《财新周刊》“恒丰银行股权控制术”)

员工持股方面,要求检查:违规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变相为员工代持 股份;为员工持股提供杠杆配资等。

高管未经批准不得履职

在机构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事业部、业务中心等;超范围授权分支机构开展票据、同业、对外签署合同等表内外业务;向关联方提供授信或担保、转移资产、利益输送等。

在高管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董事、各级高管人员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或未经监管部门核准任职资格而履职;风险总监、合规总监、内审及财务负责人未取得任职资格而履职等。

近期,民生银行部分董事资格获批,但安邦派出的姚大锋、田志平等人的董事资格仍未获批,他们是否该履职?恒丰银行以副行长毕继繁全权代理行长一职,但银监会未批准其行长职责,其履职是否正当?

在公司治理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党委会审议重大事项流于形式,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不健全等;在绩效考评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分支机构、事业部、利润中心 的绩效考评规则不科学,实行简单的层层加码、人人加压分派任务指标等。

在人员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关系人员、辞退员工、非正常流动。在关系人员方面,除前文所说的以优惠条件招官员家属或客户家属外,还包括,与亲友任职机构发生有可能影响公平公正交易而没有主动报告说明;存在完全“吃空额”或变相“吃空额”问题,或给予关系人员显失公允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此前多家银行暴露的“官太太”问题,则是一种乱象。

银监会还要求检查,如果员工假借本机构名义谋私利而形成风险, 不得在客户要求赔偿但责任未分清的情况下,辞退员工,声明其行为与本机构无关;出现案件或风险事件后,未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问责,不得先行辞退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等。这多发生于银行“飞单”销售和票据案发时,往往银行称为“离职员工操作”。

同时,银监会认为,高管、中层、基层人员大批量同时期流动,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失效,也是乱象。2016年末平安银行换帅后,高管及对公部门流失严重,未能有效实现换帅的平稳过渡。

检查“香肠式”和“套娃式”产品

在业务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是否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账户管理不严格、不同性质业务界限不清、虚假业务等。

比如,是否出租账户给市场中介公司进行票据买卖等业务,定期收取固定费用;外包业务,为非本机构员工设立业务部门,实行收益分成;是否不独立开展尽职调查,跟着其他机构放贷等。

此前平安银行曝光的刘树云案,就涉及银行成立体外资管子公司,以财务顾问名义收取费用,涉嫌侵占客户利益。而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只存在平安银行。(见《财新周刊》“平安银行换帅”)

在产品方面,银监会要求检查,是否将传统金融产品“香肠式”拉长,发放贷款后要求一部分转为存款,作为全额保证,开出等额承兑汇票;是否将资管产品“套娃式”叠加,无法识别底层资产,无法判断最终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等。

此前天津银行成都分行案,则是银行业普遍的贷款回报利益链的典型案例,属于“香肠式”产品。2014年5月,天津银行成都分行青羊支行的一二把手被当地检察机关带走,据财新记者了解,这是因该银行人员将回报资金私用放高利贷,客户不满银行愈演愈烈的要求而“反目成仇”,转向当地检察院实名举报。(见《财新周刊》“贷款回报链”)

除此,银监会还要求检查不当销售、乱拉存款、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无照乱办金融等行为。

在“防范金融风险”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银监会疾风骤雨般出台多个政策,“强监管、强问责”成为监管工作主题。

近期密集出台的文件包括,《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4号文),《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6号文),《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7号文);以及,开展 “三违反”(45号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46号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53号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工作,力度空前,其中45号文为财新独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