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收入连续20个季度下滑 IBM股价盘后跌近5%

周二,IBM发布一季度财报,该公司营收连续20个季度下滑,一季度营收创15年新低。IBM股价盘后跌4%。

具体来看,IBM第一财季营收同比下滑2.8%,降至181.6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84亿美元。一季度营收同比连续第20个季度下滑,并创下200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该公司净收入跌至17.5亿美元,或每股为1.85美元。

按非通用会计准计算,IBM第一财季运营EPS为2.38美元,略高于路透预期的2.35美元,同比上涨1%。

第一财季调整后毛利率44.5%,不及预期46.9%。

IBM财报前瞻显示,预期公司在2017财年经调整后每股收益至少达到13.80美元,略高于路透的13.78美元预期。

财报发布后,IBM股价盘后跌近5%,暂报161.90美元。

战略业务板块营收继续增长
由于IBM传统硬件和软件业务已经陷入增长停滞,因此IBM首席执行官Ginni Rometty押注在云服务业务、安全软件和数据分析上,期望能通过这些板块推动公司的转型。

据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财季,IBM“战略业务小组”(Strategic Imperatives Revenue,即IBM重点发展的云计算、分析、社交、安全及移动产品)的营收增长12%至78亿美元。该板块在过去12个月里收入增长至336亿美元,令其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增至42%。

认知解决方案业务板块的营收(包括Watson)同比增长逾2%,达到41亿美元。

技术服务及云平台业务(包括基础设施软件及网络工具)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5%,至82亿美元。但云计算业务营收增长33%至亿美元,净收入为23亿美元。

全球企业服务板块的营收下降3%,至40亿美元。这一板块包括IBM的传统服务类型,比如“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

IBM公司CEO Ginni Rometty称:“第一季度,IBM云和认知解决方案再度强劲增长,令战略业务表现靓丽。此外,IBM还在发展如区块链、量子计算机等新兴科技,并正将这些技术引入市场,以改革企业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方法。”

媒体:中国央行不希望监管政策致市场恐慌局面持续

周二,路透援引接近中国央行的权威人士称,在政策转折的时候,预期调整会导致市场恐慌和超调。和今年春节前后央行上调市场政策利率一样,最近银监会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不断,市场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央行并不希望这种局面持续。

今年以来,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央行旗下《金融时报》日前援引地方金融监管人士称,不只是银监会,事实上“一行三会”都在全面加强监管,这是金融业今年的主旋律,“金融乱象,有病就要医。”

在防风险、挤泡沫的背景之下,市场反应较为强烈。以近期银监会强监管为例,两周之内,银监会火速下发8个文件,要求防控风险,剑指委外业务,这引发了委外赎回潮以及债市下跌。

券商中国等多家媒体援引资管业务人士称,近期委外赎回得比较厉害,最近两个交易日债市均有大额卖盘出现,最近半个月明显感受到部分商业银行委外产品到期赎回的压力。

昨日,中国A股、债市普跌。10年期国债期货周二早盘收跌0.41%,午后跌幅进一步扩大至近0.8%。投资快报18日指出,随着监管的收紧,市场担心券商资管类产品的投资主场——债券市场面临的流动冲击以及信用风险或将加大。

监管日渐收紧,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总量的担忧。《中国证券报》援引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称,金融系统内部去杠杆和信用收缩的大幅推进,可能逐步引发货币总量和实体经济信用的收缩,其对资本市场整体的压制作用,仍需投资者保持密切关注。

英镑8年的轮回:绝地反弹不是偶然

从长期历史数据看,英镑每隔8年一个轮回。

1976、1984、1992、2000、2008、2016年,都是英镑汇率大幅下跌的年份,GBP/USD在这些年份的平均贬值幅度近18%。2016年英国脱欧延续了英镑每8年一次大跌的命运,但是我们从图表1中可见,英镑汇率大跌的次年,其汇率往往表现偏强,平均升值幅度近9%。

2016年英镑贬值和1984年有相通之处。首先是因为全年贬值的步调相同,都是上半年GBP/USD在1.4-1.5的高位区间徘徊,然后在6月份跌破这一区间,随后一路下挫。其次,在外部环境上也颇有几分相似,无论是1984还是2016,大环境都是在美元指数的上升周期。到了1985年2月美元指数见顶于165,市场预期本轮美元指数的高点或在105-110之间,也就是说,当前美元指数也基本处在顶部区域。所以,不妨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就是既然2016年英镑的走势与1984年相似,那么2017年英镑的走势能否步1985年的后尘(图表2-3),带来英镑绝地反弹的机遇?

1、基本面的变化奠定英镑有止跌反弹的基础

首先,长期看英镑或已被严重低估。BIS计算的英镑实际有效汇率跌破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水平,较历史长期均值偏离幅度达17%(图表4),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英国自身经济周期看,当前的形势都要好于金融海啸的危机模式,这预示英镑已经具有极大的估值吸引力。其次,尽管去年3季度英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例高达5.2%,较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使英国广受诟病,是人们看低英镑的最为根本性的因素,但英国的经常账户在去年4季度和今年全年将得到修复。去年12月份英国出口同比增速提升到12%的高位(图表5),从今年1季度数据看,全球贸易仍在恢复,不仅是从价格上,并且在贸易量上都有明显的提升,再加之英镑前期大幅贬值的效应会逐步体现,因此趋势上英国经常项目赤字/GDP在去年3季度已经见底。

 再看实际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扣除CPI通胀率后的真实利率水平),英国和欧元区之间的实际利差在去年4季度后开始走阔,与GBP/EUR的走势形成明显背离(图表6)。根据真实利率差对EUR/GBP的弹性关系,预测其合理估值应在0.8左右。真实利差的加大,英镑的低估,再加之欧元区潜在的政治风险因素,将共同推升英国资产对欧元区的吸引力,并减轻(抵消)英国脱欧的负面影响。

从货币政策看,随着1月份英国CPI同比增速升至1.8%,明显强于市场预期,再加之美联储3月份加息几乎板上钉钉,BOE降息空间已经没有(图表7),相反BOE随Fed升息的可能性越来越不能排除,货币政策对英镑走势同样会形成支撑。

2、“脱欧”没能冲击英国资本和金融账户

之前市场普遍的忧虑是英国“脱欧”将重点打击英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对FDI和证券投资的拖累。因为欧元区虽然是英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其占英国总出口的份额持续下降,所以从贸易渠道的影响较小,主要风险点是金融账户。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明显证据表明“脱欧”强烈冲击了英国的金融账户。相反,由于英镑贬值,令英国股市更有吸引力,“脱欧”后英国富时100指数累计上涨20%。海外投资者仍然在不断净买入英国金边债券,外资(主要是欧元区)购债规模仍保持在相对高位(图表8)。同样,用美元计价的英国房价同比增速显示因英镑贬值,带来英国房价的吸引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较高的(图表9)。

 英国“脱欧”以来GBP/USD累计贬值17%,已经充分计入了英国未来包括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相关风险。从国际储备资产的角度看,全球外汇储备中20.4%是欧元资产,只有4.8%是英镑资产,而欧元区的政治不确定性并未在欧元中充分计入,所以不排除未来全球外汇储备资产减配欧元,增配英镑的可能,并对英镑需求带来支撑(比如中国外储中,英镑占比约11%,这可能是一个更合理的水平)。

RBC:大宗商品下跌的真正“杀手”——中国

“全球大宗商品最近开启下跌模式,来自宏观层面的真正打压力量是中国。”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交叉资产策略部门负责人Charlie McElligott在周二发布的报告中如此表示。他认为,主要是信贷脉冲正在消失。

Charlie McElligott表示,中国信贷增长很有可能收缩,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得通胀预期降低。一些诸如美国五年期通胀掉期、周期型和防御型股票等指标也在集体滑坡。

这表明,Charlie McElliggott的观点发生了较大转变。他在2月中旬曾认为,经过了几周的沉寂之后,再通胀交易将报复性回归。当时,国际铁矿石、螺纹钢等正处于明显上涨之中。

巧合的是,瑞银经济学家Arend Kapteyn曾在2月下旬称,全球信贷脉冲三年来首次崩盘,转为负值,其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从去年初的3.8%跌至-0.1%。

瑞银还称,过去18个月的全球信贷脉冲主要来自中国。尽管中国仍在持续创造新信贷,但信贷规模以极快速度飙升,或将到达临界。中国贡献的信贷脉冲占全球GDP的比重从去年初的3.5%降至-0.3%。

信贷脉冲的概念是由德银经济学家Michael Biggs在2008年首次提出,主要是强调支出也是一种资金流,因此应该和信贷增量做出比较。信贷脉冲是以信贷增量占GDP比重计算。

近日大宗商品表现惨淡:铁矿石崩跌,青岛港品位62%的国际铁矿石到岸价本月累计下跌17.6%,较2月阶段性高点大跌30.2%。铝、铜、锌、铅、螺纹钢、黄金、白银、橡胶、原油、汽油、天然气均显著走低。

交银国际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认为,再通胀交易正在快速退潮,“再通胀交易正在逐渐落幕,全球周期性板块将开始跑输大市;大宗商品、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势能将衰减。”

A股港股齐破关键点位 亚洲早盘股市普遍下挫

久违的急跌!A股年初以来的“平静期”被打破了?

A股盘面年初以来的平稳被打破了。

短短三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2.4%,是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深三日跌幅。自从12月12日以来,沪指单日跌幅从未超过1%。3月底以来,沪指多次出现盘中急跌,昨日尾盘快速跳水。

昨日,沪指击穿3200点这一关键心理点位,为两个月来首次。仅一周前,沪指还曾收报3288.97点,创下逾15个月新高。

波动性正在攀升。而在一周之前,A股波动性还处于至少十年最低水平。

至于体量庞大的A股为何突然呈现出这种状况,具体原因很难说得清楚。

市场近日流行的观点包括:监管机构对市场违规行为审查力度加大、银行收紧委外资金、“温州帮”甩货、对于经济增长可能使得中国央行收紧银根的担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监管收紧——上周五(14日),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均对股市操纵行为做出严监管表态,坚决打击恶性操纵。证监会指出,“成批使用地域特征明显的账户,利用短期资金优势,通过盘中拉抬、封涨停、对倒等多种欺诈手法,在短时间内轮番炒作多只股票,团伙化特征明显。”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表示:“交易所要敢于亮剑,对扰乱市场的行为绝不手软。”

上交所则在同一日直指交易火爆的雄安概念股,称上交所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参与新区的建设,同时对雄安新区概念股可能存在的过度投机予以重点关注,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行为,督促出现过度投机炒作趋势的公司进行停牌核查,警示交易风险。

“温州帮”甩货——近日出现了多只“闪崩”股,相关个股龙虎榜的前五卖方中出现了“温州帮”常用席位的身影。这让市场猜测,“温州帮”可能被查,从而火速撤离。也有券商人士表示,可能是其他资金发现操纵资金被查而避险逃离。

上交所在上周五的例会上也点名“温州游资”,称区域特征明显的多账户多点联动类异常交易账户主要集中于浙江温州等地,并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

2017华人富豪榜:王健林超李嘉诚1亿美元 成亚洲首富

福布斯网站公布2017华人富豪榜。榜单显示,2017年共有486位华人富豪上榜,在全球富豪总人数中占比23.8%,较2015年增加116位,增幅31%。在前十名华人富豪中,有四位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其余均为中国大陆。其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净资产规模313亿美元位居榜首,财富较2015年增长29.34%,稳居亚洲首富。而香港首富李嘉诚则以1亿美元的劣势排名第二。

榜单显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中,除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财富相较于2015年的153亿美元缩水到133亿美元,跌出华人富豪榜前十名之外,另外两位都实现了财富的正增长。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凭借283亿美元位列第三,其净资产增长24.67%。腾讯CEO马化腾以249亿美元位居第四,与2015年排名相比上升了两位。


榜单位列第六位的是网易CEO丁磊,近两年来,随着网易股价的不断上涨,丁磊的身价也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凭借162.12%的净资产增幅跻身前十。


其次,还值得注意的是快递行业的王卫,其凭借顺丰速运的上市,已成为2017年亿万富翁榜上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顺丰速运,在2月份通过反向并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王卫的身家在2016年和2017年富翁榜之间增加了117亿美元,达到159亿美元。


除此之外,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以个人财富75亿美元成为台湾地区首富,而他的全球富豪排名也进入到182名。


从资产上来看,上榜的486位华人亿万富豪净资产总额达13,425亿美元,占全球富豪榜总资产的17.5%。其中大陆地区富豪净资产规模总计8,429亿美元,占比62.7%;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富豪紧随其后,净资产规模总计分别为2,771亿、704亿美元,占比20.6%、5.2%。所以今年华人富豪无论是从人数还是资产方面都再一次延续着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