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全球光伏产业战加剧:美国考虑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施加紧急关税

美国将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施加紧急性关税(Emergency Tariff)。

周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文件显示,美国已经通知了WTO其余163个成员国,它将考虑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施加紧急“保障性”关税。根据WTO的规定,美国出台的临时性关税措施可能会用于保护该国太阳能产业免受进口突然、意外大幅增加的威胁。

根据美国递交WTO的文件显示,美国做出该决定的几日前,今年4月申请破产的美国太阳能制造商Suniva刚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递交了一份申诉,申请启动“201”调查。

根据此前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ITC已经受理调查。美国东部时间5月23日,ITC发布公告,称应国内光伏企业Suniva申请,对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201”调查),目标是判断“进口至美国的特定量晶矽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是否对美国该产业造成损害或威胁”。

ITC将于9月22日决定,美国的太阳能产业是否遭遇了“严重损害”,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委员会将在11月13日向特朗普递交其报告。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规定,当来自他国的进口产品数量激增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总统有权采取适当救济措施以防止或补救损害,并便利国内产业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201”调查。美国可以通过这一措施暂时解除其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的部分义务,因此也称为“免责条款”。

Suniva在申诉里表示,2012年至2016年间,美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数量增加了51.6%,而进口产品的总价增长了62.8%,从51亿美元增长至83亿美元。

而美国递交WTO的文件也指出:

“(Suniva的)申诉认为,进口的不断增长从国内生产商那里夺走了市场份额,并令公司破产,工厂关门,裁员,对国内产业的金融状况带来严重伤害。

“依照申诉提供的数据,美国生产商在国内太阳能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21%下降至2016年的11%,而同期美国太阳能市场总值增长了40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表示,2016年,美国光伏市场新增装机容量14.76G瓦,同比增长近一倍,行业就业人数增长25%,进口光伏产品并未对美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反而对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美方如发起调查,必将损害国内相关产业,影响工人就业。

证券日报分析称,若“201”调查通过,波及面将会相当广泛。届时,美国将把包括中国海外设厂的光伏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甚至美国本土企业海外的产能,或将都挡在门外。例如业界认为“201”条款将主要波及包括全球光伏企业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海外约10GW的产能,同时,也将波及韩国、菲律宾,印度、欧洲以及美国本土企业Sunpower、REC等在海外建厂的美国本土上下游企业。

华尔街预测福特新CEO的第一把火:押注无人驾驶 叫板特斯拉

福特公司在经历了财报不佳、3年股价跌35%的打击后,迅速调整了领导层班子,将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的主管Jim Hackett提拔成新任的一把手,解聘了原来的CEO Mark Fields。而在加入福特之前,Hackett曾在办公家具公司Steelcase任职20年之久,并成功引领了这家公司的转型。

投资者现在纷纷猜测,这个人事决策到底是意味着这家104岁“高龄”的老牌汽车制造商打算转变方向,投身入自动驾驶市场,还是说它只是想给自己贴上一些硅谷高科技的标签,来拯救一下股价的颓势?《巴伦周刊》的封面报道则表示,看事情不要停留在表面,也许还有第三种可能:福特计划建立无人驾驶车队,并进军盈利丰厚的自动驾驶车队管理业务。

2030年,车队管理业务预计盈利2200亿美元

最近,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共享打车业务快速扩张,私人汽车拥有者可能会缓慢增加。老牌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开始生产和管理自动驾驶车队, 而这个业务可比制造汽车赚钱多了。高盛在报告里还预测,车队管理业务可能会在每辆车的工作周期里实现税前收益约14000美元,而相比之下,汽车制造的平均收益为每辆车可获得税前利润2000美元。

当前,Uber和其他共享打车公司在车队管理上仍然依赖人类司机。但是,这种情形在未来会改变。高盛预言,2030年,自动驾驶将令共享打车市场的营收增加至2850亿美元,而其中的2200亿美元(相当于将营收的77.2%)将支付给车队管理公司,而不是叫车服务公司。福特这样的汽车制造商们则在竞争这项业务上有很多资源,他们生产汽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供应,具备长期的汽车贷款经验和汽车维修、存放等交易商人脉网。

自动驾驶汽车或瓦解7万亿美元市场 福特急需转型

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不可小觑的新科技,并将持续打压传统汽车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IHS Markit预计,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渗透度将达到32%。

现在美国汽车市场市值最高的公司是特斯拉。今年4月特斯拉一举超越通用,取得这一宝座。当前,特斯拉股价涨至325.14美元,市值达到545.5亿美元。相比之下,福特的股价已经跌至10.93美元,市值仅为435.2亿美元。

但是,从汽车产量来看,特斯拉与市值位于第二、第三位的通用和福特均相去甚远。特斯拉CEO 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当前产量仅达到通用整体产量的1%。去年,特斯拉卖出76285辆汽车,通用汽车在全球销售量为1000万辆,而福特销售量为665万辆。今年,特斯拉计划将年产量提高至50万辆。

而同时,美国汽车的销售量也在急剧下滑。去年底,北美轻型汽车的年化销售量为1840万辆,而上月,这个数值跌至1680万辆。而自动驾驶汽车正式推广后,预计将瓦解到7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包括汽车销售、供应、服务,此外,该技术还会对石油产业和房地产行业等带来深刻影响。

将接力棒交给Hackett,让他规划福特未来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福特总裁Bill Ford Jr.等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汽车制造行业面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冲击,和这一冲击未来会对福特发展的影响。事实上,福特早已经开始触及自动驾驶技术。

华尔街见闻此前的文章提及,在Hackett领导Smart Mobility期间,Smart Mobility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打车服务公司Chariot,这项服务会整合进将于2018年上线的GoBike。

Smart Mobility还收购了以色列公司SAIPS,以便在无人驾驶汽车的机器学习算法以上取得进展。

在Fields担任福特CEO期间,福特在Argo AI这家创业公司中投资了10亿美元,以便能够接触到自动驾驶软件专家。

但是和通用汽车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等竞争对手相比,福特的这些收购项目相形见绌:

通用汽车向Lyft投资了5亿美元,并且以5.8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由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创立的无人驾驶企业Cruise Automation。

菲亚特克莱斯勒则向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供应了500辆Pacifica车型,用于Waymo的无人驾驶测试。此外,据报道,它们还在一向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上进行合作。

不过,福特公司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务依然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福特每年平均将产生3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相当于其股市市值的8%,福特不仅可以用这些钱来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还可以缩小养老金和其他退休福利的融资缺口。

调查:相比特斯拉 投资者对福特股价更有信心

摩根史丹利最近的对投资者做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如果在福特和特斯拉之间进行选择,多数投资者似乎对前者的未来股价表现更有信心。

“大多数问卷投资者表示,福特股价未来会超过特斯拉,尽管很多人预测特斯拉Model 3将大获成功,但这是商业性的成功,也就是说这会是一款非常好的车,但却不会是一款会带来很大盈利的汽车。时间会说明一切。”

新华评论:为减持立规,助A股市场摆脱“失血”之困

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而言,根据对估值合理性的判断或自身资金的需求增持或减持股份,本无可厚非。但有机构统计,近7年来A股市场累计减持近7000亿元,累计增持略超2000亿元,前者数倍于后者。

2015年A股市场从狂飙突进到断崖式下跌。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规模高达5000亿元。即使在市场亟须休养生息的2016年,减持规模仍约3600亿元。在这一过程中,无视证监会三令五申的违规减持,罔顾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清仓式”减持,以及“搭配”高送转和概念炒作的疯狂套现层出不穷。

从子女上学到移民定居,从置业到理财,五花八门的“奇葩”减持理由背后,一个现象令人忧心:IPO上市令众多低成本持股的大股东一夜暴富,但大股东通过减持获得的现金并未用于再投资或创业。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因此双双面临“失血”。

在市场仍处于弱势调整,沪指一度跌破年线的背景下,监管层出手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进行规范,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遏制非理性减持冲动,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另一方面,提振投资者情绪,为市场重塑信心。

天量定增和野蛮减持,被视为A股身上的两大“出血点”。继今年2月发布《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频率和股份数量作出限定之后,监管部门出手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进行约束。对于被顽疾困扰的A股市场而言,这无疑是对症下药的“治病疗伤”之举。

不过,仅仅依靠堵住“出血点”,显然不足以让A股市场完全摆脱“贫血”之困。加快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大资金入市步伐,通过鼓励性和约束性举措引导上市公司群体形成长期稳定回报,构建公平市场环境让投资者乐于坚守,方能让A股市场有效发挥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功能,成为民众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台。

外储跌得让分析师都看不懂 “石油帝国”沙特怎么了?

对于沙特阿拉伯这个“石油帝国”来说,油价稳定在50-60美元/桶的区间有一个特殊的、实质性的意义:预计会停止外储流失。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情况并非如此,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4月数据显示,其持有的外储净值跌至5000亿美元以下,创2011年来新低。并且,这一数据还计入了沙特首次拍卖的90亿美元伊斯兰债券。

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沙特外储环比下降85亿美元至4930亿美元,创六年低点,年内已下降360亿美元。过去三年,由于石油价格暴跌,沙特阿拉伯的外储已较2014年的峰值7300亿美元下降约三分之一。IMF警告称,五年内沙特可能因支出将外储消耗殆尽。

分析人士对于沙特阿拉伯外储急剧下降迷惑不已,尤其是沙特近期开始实行公共且“前所未有”的经济和财政修复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预算赤字,沙特采取了紧缩措施,这已经对经济造成压力,去年非石油经济陷入停滞。沙特官方数据显示,4月私营领域的贷款、垫款和透支额较去年同期下降0.6%。今年预期沙特国内GDP增速0.6%,逼近衰退线,去年同期为1.1%。

不过沙特官方并不认可GDP增速0.6%的预期,称增速将超过1%,部分原因是将推出一个为期四年、规模53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沙特财政部长称,外储下降归因于当地承包商在政府解决欠款问题后向海外供应商付款。

去年,沙特还披露其正在进行史上最大经济调整,以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这些措施包括减少对包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在内的石油公司的补贴,出售其政府持股股权,这是沙特维持高油价的主要动力。为了引进现金,沙特2015年6月起允许海湾国家以外国家的合格投资者在起股市进行交易。

无论原因何在,如果沙特政府不能在50-60美元区间阻止外储下降,则油价进一步下滑将对沙特财政造成严重伤害。石油咨询公司警告称,由于全球石油需求的季节性因素,即使减产协议延长到2018年一季度,市场也将是疲软的。

人类执着寻外星生命 结果是“相爱”还是“相杀”?

又一部以外星生命为题材的科幻电影《异星觉醒》上映。这个名为“卡尔文”的火星生命体从一个小小的细胞一步步成长为庞然大物,给人类空间站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正如科幻电影描写的那样,人类从抬头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开始,就对探索宇宙空间和外星生命充满了好奇和不安。这种夹杂着矛盾与浪漫的心态,伴随着科学探索、科幻作品周期性地出现。就连霍金也不淡定了,近日他发出警告称,“人类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联系外星人……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外星人到底友好不友好,会对人类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与此同时,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却越走越远,并屡有新发现。比如去年8月,科学家在半人马座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这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宜居类地行星,与我们的距离只有4光年多一点。


假如,那些行星上真的存在外星生命甚至外星人,并且科幻作品不幸预言成真,人类执着不渝地探索,等待人类的结果是“相爱”还是“相杀”?


外星生命和外星人是两码事


“在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亿到4000亿个,在整个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数千亿个。所以我相信宇宙一定充满了生命。”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坚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不过,外星人和外星生命显然是两码事。以火星为例,人类已经对火星进行了40多次探测,这颗行星成为整个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透彻的行星。但是在多次的探测中,并没有发现火星人的存在。“在火星上一定没有火星人,但是有没有火星生命现在还没法儿说。”郑永春表示。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脸部建模一直是计算机图像和视觉领域的热门话题,包括卡通人物建模、人脸艺术设计、人脸实时重构等等,尤其是交互式人脸建模。我们构建了一个快速的、交互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建模框架。通过简单勾勒人脸图画(caricature),我们的模型可以迅速生成对应的三维人脸模型,并且可以同时拟合面部轮廓和细节表情。同时我们也提供了多种方式进行快速的模型修改。实验证明我们的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度。

框架

非常推荐大家通过视频了解我们的框架:

Youtube: DeepSketch2Face(SIGGRAPH2017) Youtube

腾讯视频: DeepSketch2Face(SIGGRAPH2017) 腾讯视频

框架的流程如图所示: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初始绘制模式(Initial Sketching Mode)

我们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学习二维绘画的人脸特征。如图所示,输入是 256 乘 256 大小的绘画图片,通过卷积层提取特征,结合每个像素点的双线性插值编码,利用不同的全连接层,最终输出一个 50 维的人脸向量和一个 16 维的表情向量。我们预设了 50 个人脸基底和 16 个表情基底,最终输出的模型则是向量和基底的点乘。我们可以做到近乎实时的渲染,即用户每勾勒一笔线条,迅速输出对应的拟合三维模型。(对于卷积层,我们采用了较老的 AlexNet。我们也试验了 Resnet 等更新的网络结构,在精度上没有特别显著的提升;同时考虑到实时绘制的速度要求,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折衷方案。)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以下是一些真实渲染结果: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连续绘制模式(Follow-up Sketching Mode)

利用同样的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区域变形技术(Laplacian deformation),我们给用户提供了简易修改的绘制方案。对于不精于从空白纸张绘制肖像的用户,或者不想生成复杂人脸形状的用户,可跳跃第一步直接进行连续绘制。在连续绘制模式下,由单向工程(二维 -> 三维)转变为双向工程 (二维 三维):用户可直接从当前生成或预设的三维模型得到一个二维的人脸轮廓,并基于这个人脸轮廓进行修改、删除、变形等操作;类似于第一步,这个二维轮廓可以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通过连续绘制模式生成的模型: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精细修改模式(Gesture-based Refinement)

我们提供了基于手势的精细修改模式。如图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手势,选取图像的区域进行变形,如面颊凸起,眉毛修改、面部轮廓修改等等。用户的手势也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输入是用户绘画的手势,输出是对应的操作。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其他

平均来讲,基于我们的框架,新手绘制一个人脸模型只需要 5~7 分钟,熟练后甚至在一两分钟内就画出一个逼真的人脸模型。我们支持多种模型格式输出,以便对接其他平台。用户在实时操作过程中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撤销和恢复操作。用户操作窗口本身也支持各种常见的渲染操作,如放大缩小旋转移动贴图等等。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个用于人脸建模的数据库,包含极大量的人脸模型,及其不同的表情和夸张程度(levels of exaggeration)

用深度学习快速人脸建模

媒体:美国白宫发出警告 触及债务上限时间或提前至今年夏末

美国白宫等政府部门警告称,美国政府触及债务上限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至夏末,比原先预计得要早。

周五,CNBC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白宫高级官员、财政部和管理预算办公室昨日向保守团体发出警告,称美国政府可能会提前至今年夏末就触及债务上限,而不是之前所预计的今年秋季。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3月份发布的报告,预计财政部将在今年秋天才触及债务上限。而财政部在今年春季向国会汇报时预计,今年下半年会触及债务上限。

但在本周国会听证会上,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MicK Mulvaney表示,今年税款到账会比预期得要慢,这意味着触及债务上限的时间会提前数周。

周三,美国财长Steven Mnuchin在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听证会上,敦促美国国会议员在8月休会前提升美国债务上限,这意味着国会需要再7月28日前提升债务上限。今年,国会议员将在7月28日休会,直到9月5日才能返回。

Mnuchin表示:“我敦促你们在8月休会前通过提升债务上限,越快越好。”Mnuchin建议的时间线比此前预期得要早,此前预计国会直到10月份或11月份才需要提升债务上限。

Mnuchin还表示希望通过“纯粹”上调债务上限议案,不附加任何党派条款。他称:“我们可以在未来再讨论削减开支和如何应对预算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使用这些钱,还有确保我们维持美国的信用是第一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