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市场波动率急剧下降背后事实:对冲基金都不交易了

为什么全球风险事件不断,市场波动指数却创下史上最低?答案可能十分简单:那些曾经最热衷交易的资金现在不交易了。


高盛对最新公布的对冲基金13-F持仓数据分析,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汇总第一季度对冲基金的总投资组合成交量时,高盛发现对冲基金交易量大幅回落。一季度所有仓位交易比率降至28%,与2017年第一季度创纪录低位持平。


市场波动率急剧下降背后惊人事实:对冲基金都不交易了


同时,对冲基金最大头寸交易比率下降至15%,接近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对冲基金最大头寸是指占其总仓位四分之一的头寸。数据显示,一季度“典型”的对冲基金将67%的做多股权仓位分配在10只股票上,虽然这个比率有所降低,但是集中度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市场波动率急剧下降背后惊人事实:对冲基金都不交易了


高盛认为,不管是什么理由,这都指向一个事实:


对冲基金实际上“瘫痪了”。这还进一步证明,过去最喜欢大幅波动的“聪明钱”,实际上没在交易,而与常识相反,那些本应该是追逐趋势,被动投资基金,才是目前市场主要交易者。


简而言之,波动下降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真正在交易的,是那些越来越多的“被动”吨非动量,非方向性投资者。


如果“聪明钱”不再交易了,那么基金经理如何向投资者提供阿尔法回报呢?高盛认为,答案很可能是加杠杆。


高盛认为,对冲基金把其表现最佳持仓杠杆比率,上调至金融危机结束后最高,这就使得其能跑赢大盘。


高盛Prime Services Weekly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期触底后,对冲基金的净/总敞口持续上升。净风险敞口(73%)大致与2013年达到的周期高点相一致,而总杠杆(234%)飙升至危机后新高点。


这间接导致对冲基金重仓股持续跑赢大盘,今年迄今,高盛统计的Hedge Fund VIP篮子中的股票,跑赢标普500指数360个基点(10.1%对6.5%)。


市场波动率急剧下降背后惊人事实:对冲基金都不交易了


目前市场高度集中,特别是五大科技股“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标普500指数的上涨贡献了30%,并且在新一轮动量资金追逐下,又创下历史高位。无论何时只要市场发生变化,一定会引发投资者大举关闭这类交易。


高盛认为:


“杠杠率提高,加上资金过于集中那些优质股,引发了我们部分客户的忧虑。他们担心市场动量会像2016年初一样突然逆转:在2015年年末FANG股票大幅跑赢市场后,市场资金一度大举追逐这些科技股。”

图解各国民众如何看待成功

中国人的成功学,为赚钱义无反顾

走进全国各地的书店,你总能看到书架上挤满了大批成功学书籍。为了了解当今各国民众对成功和职业前景的期待和现状,2016年秋,著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对23个国家的18180名65岁以下成年人进行了调查。

根据这份《全球趋势调查》(Global Trends Survey),相比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国人对未来更加抱有热忱和信心。在世界范围内,仅37%的民众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将比父辈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40%的人认为将会恶化;但在中国,近三分之二(64%)的民众均持乐观态度,仅次于印尼和秘鲁;只有14%的人认为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新兴国家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发达国家则笼罩在悲观主义的阴霾中。在脱欧的英国,仅23%的被调查者对年轻人的职业成功抱有信心,而在刚刚选出新总统的法国,这一数据还要缩减一半。最悲观的是日本和韩国,均低于10%。尤其是后者,超过80%的韩国民众均认为年轻人的职业前景将会恶化。

虽然中国人的乐观指数领先全球,但他们为拼出美好未来所承担的压力却一点也不少。尽管在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国家,为追逐世俗成功和财富自由而承担压力的民众比例都在增加,这一数据在2016年平均为54%,相比2014年上涨了7个百分点。不过,该趋势在新兴市场更为凸显,赞同“我为了成功和赚钱承担了沉重压力”的比例达到了62%,而发达经济体仅为49%。中国(67%)和南非(75%)、印度(71%)这三个国家在排行榜上占据了前三位,是日本(37%)、瑞典(36%)、意大利(31%)等国的约2倍。与此同时,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像千禧一代(19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出生)和Z世代(1990年代中叶至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群,比父辈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该调查还发现,70%的中国人愿意依靠个人奋斗和专业技能取得成功,甚至可以为此完全改变或中断自己的当前生活,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然而,尽管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成功汲汲以求,仅37%的人认为他们对成功的衡量标准是物质财富的多寡。中国在这一指标上“傲视”全球——七成人均对“以物质财富判断个人成功”表示认可,这说明相比其他国家,物质成功的价值在中国人心中最受珍视。这与以获取财物为中心、通过获取财物追求幸福以及以财物定义成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暗合,在年轻一代中也更为显著。

为什么中国人坚持不懈去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乃至压力重重也义无反顾?事实上,它与人们由长期匮乏带来的包括经济、情感和生存的不安全感,对上升渠道日渐关闭带来的身份和地位焦虑,甚至与你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羡慕的广告、大片,朋友圈中晒礼物、晒照片之类的炫耀行为都脱不了干系。就像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会不自觉地偷偷藏起船上的水和食物,中国人乐观的背后,也仍然是对活在贫穷、不公与失业之中的恐惧。

高达7万亿美元的货币堰塞湖

这个隐患还从来没有人以如此独特的宏观金融视角提出过。对付人民币汇率安全和资金外逃文末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谋。


1.美元给中国汇率保卫战做了一次超级助攻


市场总是在寻找情绪共振,独立思考是非常稀缺的。去年12月,美元指数超强,人民币汇率数度要跌破七(如果不是用外储硬撑,恐怕早就跌破了)。绝大多数人都被美元的强势吓坏了,纷纷说美国要减税多少万亿美元,基建刺激多少万亿美元,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多少万亿美元,美元牛市超强王者归来(甚至有人说要冲击167.42的世纪大顶)。无数人惊慌失措,香港的美元保险卖疯了,后来保险买卖受到国家限制又疯狂的去香港买楼,市场到了歇斯底里的共振状态。


时至今日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图:


刚暴露!高达7万亿美元的货币堰塞湖,中国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

目前美元指数已跌至过去半年来最低水准——97.10,“特朗普行情”带动的所有涨幅统统被抹平。至笔者在智库专栏发表上诉研判的12月27日以来,美元指数已跌去差不多6%。这等于是美国为咱们的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做了一次超级助攻。事实上,至本周四凌晨5点,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创下2015年8月10日以来(“811汇改”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可谓气势如虹。但问题是,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是否到了战局全面扭转的时刻呢?


2.金融保卫战,打铁还得自身硬


再谈谈,美元指数最近跌得这么惨,人民币汇率是不是见底了。笔者要说的是,打铁还得自身硬。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是否能取得转折性胜利,绝对不是因为美国给我们做了神助攻,而是因为我们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只要去香港疯狂买保险买楼这种类似蚂蚁搬家的现象大面积存在,我们就不能掉与轻心。想想看,假设汇率是个气球,蚂蚁搬家就像是漏气,如果疯了似的漏气,气球能坚挺吗?关于这点,笔者将通过以前很少有人展示过的一个宏观金融角度,来帮大家确认汇率保卫战的决战之地在哪里,也就是核心问题在哪里。


让我们看几个宏观经济的两个非常简单的核心数学公式:


储蓄=投资+经常项目余额 经常项目盈余+金融资本账户赤字=0


让我们从储蓄谈起,都说中国人爱存钱,那到底有多爱存钱呢?让我们看下面的数据图,


如上图所示,在过去1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50%左右,知道美国的是多少嘛?19%。知道全世界的是多少吗?25%。毫不夸张地讲,中国人爱存钱的习惯是举世罕见的。但问题来了,我们知道“储蓄=投资+经常项目余额(90%左右是贸易盈余)”,而(如下面的数据图所示)2008年之后,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坍塌:

如上图所示,在过去1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50%左右,知道美国的是多少嘛?19%。知道全世界的是多少吗?25%。毫不夸张地讲,中国人爱存钱的习惯是举世罕见的。但问题来了,我们知道“储蓄=投资+经常项目余额(90%左右是贸易盈余)”,而(如下面的数据图所示)2008年之后,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坍塌:


在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坍塌,经常项目余额(90%左右是贸易盈余)由GDP的10%跌到了2%左右,这个时候储蓄率依然高居50%左右不下,那就只有提高投资率(投资总额/GDP的占比)。结果现在中国的投资率达到了50%左右,世界水平是25%左右,美国水平是17%左右。这意味着为了中国的投资率也是世界罕见的。

在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坍塌,经常项目余额(90%左右是贸易盈余)由GDP的10%跌到了2%左右,这个时候储蓄率依然高居50%左右不下,那就只有提高投资率(投资总额/GDP的占比)。结果现在中国的投资率达到了50%左右,世界水平是25%左右,美国水平是17%左右。这意味着为了中国的投资率也是世界罕见的。


3.中国金融安全的最大软肋:超高储蓄率


为了支撑中国人超高的储蓄率,中国一直维持着很高的贸易盈余,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欧美对中国的大规模出口有所抵制,中国贸易盈余持续坍塌,结果要继续支撑超高的储蓄率,就必须提高投资率。这就是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大搞基建,大上高铁,大搞房地产的原因,就是为了消化中国举世罕见的海量存款。这个海量到底有多大,据彭博社的数据,在2015年是21万亿美元,是美国和欧元区GDP总和的67%。


中国是被世界罕见的超高储蓄率给逼上了疯狂投资,疯狂炒房的道路的,不懂的人只知道一味抱怨国家(比如大欧商业院的许大年教授),其实这么高的储蓄率,谁当国家这个家不走上疯狂投资的道路也没法。结果由于近十年的超高投资率,导致边际投资回报(每一元新增投资所产生的的GDP)不断坍塌下滑。让我们看下面的数据图:

刚暴露!高达7万亿美元的货币堰塞湖,中国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

如上图所示,中国的边际投资回报由次贷危机前的1.6跌到了目前的0.47,也就是说现在每新增一元的投资,只能产生0.47元的回报,回报远远弥补不了资金成本,已经进入庞氏融资的范畴。但问题是钱不是傻的,钱往高处走(投资回报率高的地方),水往低处流。是不是还不太明白,那我就举个例子来说明。投资就像是撒种子种地,一块地很肥沃,但也架不住你过度的撒种子,种子撒的太密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到一定时候就会不增反减,投资也是一样道理,长期过度投资,边际投资回报就会不断下滑,这个时候就得换块地种。中国国内的几块地种子都撒的太密了,先是基建,房地产,再是股市,债市,黑色系等等,国内几块地的边际投资回报已经低到一定程度了,所以要去种国外的地。这就是中国资金外逃的宏观原因所在。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的投资率得往下走了,经常项目余额/GDP占比就得上来。而经常项目盈余+金融资本账户赤字=0,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资本账户赤字/GDP占比得扩大,也就是说资金得大量离境。科普一下,经常项目盈余主要指的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而金融资本账户赤字的意思就是资金净流出这个国家的数额,这两者正负相抵。而资金大量流出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汇率形成巨大的下行压力。那么这个压力到什么时候才能充分释放呢?


这个压力要充分释放,过剩的储蓄就必须得出去,这就像泄洪一样。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如果经济增长只有6%,那么它能承受的(投资总额/GDP的占比)就是三分之一强,而中国目前的水平是近50%,这意味着用于投资的储蓄有占到了GDP的15%左右是过剩投资。中国的GDP目前是10万亿美元,那么中国用于过剩投资的储蓄总额就有1.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1.5万亿美元要出去。但也有一种说法,咱们汇率巨大的下行压力要充分释放,那储蓄率(50%左右)就得向世界平均水平(25%左右)靠拢,这么着21万亿美元的储蓄总额里就得有7万亿美元左右要出去泄洪一下。


4. 高达7万亿美元的储蓄堰塞湖,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


这1.5万亿—7万亿美元左右的过剩储蓄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堰塞湖,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是否能取得转折性胜利关键就在于解决这个堰塞湖的问题。堵着不让出去一时半会可以,但是长期是不行的(外储不够硬抗的),这个治过洪水的都明白。该怎么办呢?拖字诀是不行的。好消息就是,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这21万亿美元的储蓄并不都是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有50%是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的(


原来中国的储蓄率超高已经很多年不管老百姓啥事了,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很会“勤俭”聚财了)。这10.5万亿美元属于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的储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派发给老百姓,怎么派发呢?这个可以学学美国。美国每年光食物补助就派发给老百姓800亿美元左右,政府还给学生派发了1.3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当然我们目前也有自己的派发方式,比如丝绸之路2.0,比如很多大企业到海外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搞大收购。


汇率保卫战是中国金融安全保卫战的核心之战,而汇率保卫战又在于1.5万亿---7万亿美元左右的过剩储蓄堰塞湖,这个堰塞湖的疏导是拿着钱去国外搞大收购大项目,还是想办法用在国内的老百姓身上,极大地拉动内需呢?当然笔者反对直接把钱派给百姓,我们应该有更高质量的投放方式,比如把钱投给国民的职业教育(比如在德国,政府和企业每年在职业教育上投资180亿欧元左右,百万以计的年轻人因此成为技师和工程师),比如说把农村户口的人变成城市户口,人均公共成本是15万元左右,农村人口目前大约是6亿,所以全部农村人口城镇化总共要花9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差不多13万亿美元的样子。属于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的过剩储蓄可不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干这些事呢?


这样一来过剩的储蓄就在国内被转成内部消费了,免得资金外流消耗外储了,而且中国这块昔日的投资沃土会因此更加肥沃,对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生产效率会是多大的促进?目前极低的边际投资回报也会进入上升通道,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将取得决定性胜利,资金会从外流变成削尖脑袋想进来,不是吗?这才是对付人民币汇率安全和资金外逃的奇谋,明修栈道(把过剩的储蓄转成内部消费)暗度陈仓(化解汇率和资金外流压力)是也。

柯洁:还没发现AlphGo的弱点 更喜欢和人下棋

昨天下午,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九段在浙江乌镇执黑289手以四分之一子的微弱劣势,负于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在围棋“人机大战”三番棋中以0:1落后。


经过大约4个半小时的较量,柯洁遗憾惜败,而四分之一子已经是在围棋规则之下最小的差距。与柯洁一样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唐韦星九段表示,柯洁已经下得很好了,但是对手的表现更加出色。


自去年出人意料地击败韩国名将李世石以来,阿尔法围棋在不同的对局中经常下出让人类棋手吃惊的着法,这次也不例外。昨天一战,经过猜先之后柯洁执黑先行。布局阶段,柯洁在第七手就走出了模仿阿尔法围棋的开局不久“点三三”的下法,阿尔法围棋的应对滴水不漏。中盘阶段,白棋在左上一带的下法让柯洁频频长考,随后白54的后手“断”更是令柯洁和在研究室观战的职业棋手们感到不可思议。


此后,白棋吃掉下边3子之后抢得先手打入右边,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后半盘阿尔法围棋的表现依然稳定,黑棋盘面领先6目、贴不出目的局面(根据规则黑贴三又四分之三子,相当于7目半)难以改变。虽然柯洁拼到最后,阿尔法围棋官子阶段有所退让,但仍以四分之一子的优势获胜。


柯洁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白54断让自己震惊,这样的下法在人类的对局中不可能,因为明显是后手。但是后来自己细细琢磨,发现这着棋有“一石二鸟”的味道。


回顾整盘对局,柯洁坦言输得没什么脾气。在终局数子之前,自己早已点清目数知道要输四分之一子,终局时露出的笑容是“苦笑”。


柯洁说:“阿尔法围棋很精彩,我自己也尽了全力。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棋手去学习探讨,它让我们改变了对围棋最初的看法,没有什么棋是不能下的,应该大胆开拓创新,更自由地下一盘棋。”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引发市场异动:中国5年期国债CDS跳涨,离岸人民币急跌

周三亚市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明显走低,现货黄金上涨,日元走高。此前,穆迪下调中国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

在穆迪将中国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从Aa3下调至A1、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之后,中国5年期国债违约保险成本创出一周最大涨幅。西太平洋银行报价显示,中国5年期国债信用违约互换(CDS)跳涨3个基点至80个基点。据数据提供商CMA,这可能是5月17日以来的最大涨幅。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跳水,跌0.13%,至6.8901。现货黄金上涨至1253美元。美元/日元走低,盘中触及111.7。澳元兑美元一度跌0.3%,至0.7455。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周三亚市早间,穆迪不但下调中国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还将已核准但未发行的高级无抵押外币债务的评级也从(P)Aa3 下调至(P)A1,外币存款评级上限从Aa3降至A1;同时,将中国的本币债券和存款上限维持在Aa3,外币债券评级上限维持Aa3,短期外币债券和银行存款评级上限仍为Prime-1。

穆迪称,中国的金融实力前景将恶化,债务将进一步攀升,经济增长将放缓,“尽管改革的持续推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经济和金融体系,但不可能阻止债务进一步增加,以及政府或有负债的随之增加。”

穆迪预计中国政府的直接债务在GDP中的比例在2018年前或将逐渐攀升至40%,在2020年前或逼近45%。

穆迪预计,中国的经济杠杆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未来五年间降至逼近5%水平,但仍将高于其他一些主权国家。

去年3月初,穆迪曾确认中国政府债券的Aa3评级,但将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主要因政府债务上升、外储下降和推进改革的不确定性。穆迪预计中国政府债务2017年升至相当于GDP 43%的水平。

当时,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回应称,市场上并没有因此使得和中国主权债有关的指标发生变化,比如离岸人民币不跌反涨,也没有资金做空中国,“希腊危机的时候,希腊评级都比我们高,我们不care他的评级。至于和评级机构沟通,我们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为何OPEC计划将减产延长到2018年?沙特阿美IPO将袭来

而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本周二还表示,OPEC将讨论许多选项,包括将联合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全年,而不仅仅是延长9个月。这是近来OPEC传出的最长减产可能期限。

沙特阿美IPO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油价水平,而油价距离此前的高位仍有极大距离。去年11月30日,OPEC宣布各产油国同意一致减产,将在2017年的1-6月将日产量削减120万桶。宣布减产后,油价有所复苏,但美国页岩油产量攀升抵消了部分OPEC减产的效果,近期技术性回调也带来了两轮大跌。

沙特阿美即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探明储量最大的石油公司。去年年初,沙特副王储对沙特阿美给出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估值。

2016年1月以来,沙特一直试图推高石油。当时油价跌到了12年来的低点,每桶不到28美元。同时沙特阿拉伯王储宣布,沙特阿美将上市。

沙特阿美上市地点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路透报道称,中国将成立一个包括国有大型石油公司、银行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财团,充当沙特阿IPO的基石投资者;这一的投资打算使得这家能源巨无霸企业更有可能寻求在亚洲上市,目前香港在该地区的交易所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OPEC第172届大会将在5月25日召开,13个成员国的石油部长从周二开始陆续抵达维也纳。

包括沙特、俄罗斯等多个成员国都曾表态称,支持沙特将去年12月达成的减产协议再延长九个月的计划。不过科威特石油部长称,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延长减产协议9个月;所有人都支持延长减产6个月,到11月份再讨论。也有媒体报道称,伊朗已经提前敲定9个月后原油增产8%的目标。

比特币暴涨100% 沪指却跌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