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特斯拉第一辆Model 3完成生产!靓照曝光

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今天在Twitter上接连发消息,特斯拉Model 3首辆汽车完成生产环节,正进行最后的检验,并晒出了Model 3的“美照”。

 

电动汽车网站Electrek也披露了更多Model 3的照片。

 

 

媒体指出,如果“最终检验”按计划进行,将意味着特斯拉从技术上实现在2017年7月份开始生产Model 3。


本周一,马斯克发推文称,首批30辆Model 3将在本月28日交付。SN1(生产的第一部车)可能在本周五完工。此外,特斯拉Model 3 已经提前两周完全通过了生产的所有监管要求,Model 3 在八月份产量将达到100辆,九月份将超过1500辆,到十二月份料达到20000辆。

Model 3的起步售价为3.5万美元,是特斯拉目前为止售价最低的车型,被誉为“平民神车”。由于其售价低廉,市场此前对Model 3寄予厚望,认为这将是特斯拉电动车走向大众化的里程碑产品。甚至有分析将其和苹果的iPhone 4相提并论。


此前,市场媒体报道称,当前Model 3已经预售超过40万辆。

但Model 3即将上市的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不涨反跌。本周累跌逾13%,创去年2月以来最大周跌幅。

华尔街见闻曾分析指出,特斯拉股价暴跌主要是受到高盛下调股价和沃尔沃“大胆”的电动车计划的冲击。


高盛周三又将其目标价从190美元下调至180美元(周五收盘为313.22美元)。高盛认为Model 3并不能帮特斯拉达到其目标生产率,预计特斯拉的EBITDA将在2017年至2020年间平均每年下滑7%。

同一天,沃尔沃宣布,2019年以后的车型将不再只配备内燃机,届时的车型要么是纯电动,要么是混动。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这无疑是特斯拉面临的重大利空。

周期股重回2010?

进入7月之后市场整体表现仍然强势,尤其本周的周期股(有色、钢铁、煤炭、造纸等)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周期股走强背后的逻辑主要是什么?未来周期股走势将如何演绎?


 就此问题,我们参考了2010年下半年的周期股走势,基本看法如下:

 1、从基本面来看,“需求下滑比想象的慢”和“供给调整比预期的快”造成了近期部分周期品的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周期股的“不确定性折价”趋于消失。市场此前对二季度以后的宏观经济形势争议极大,一些强周期行业始终面临“不确定性折价”;而进入6月份以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PMI等数据超预期表明2季度经济增长并不悲观,同时地产链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背景下体现出较强的“韧性”,使得周期品需求端的悲观预期有所修复。供给端的调整则视不同品种体现出差异,供给受限的周期品(稀土、钢铁、小金属等)股价涨幅更高,这体现出供给因素对本轮周期品股价弹性的影响。


2、本轮周期品行情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2010年,同样是地产调控加码,同样是对需求的预期由乐观到悲观再到修复,并且股价上涨的“推手”都是供需结构阶段性改善后带来的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今年1-2月份部分周期品的量价数据很好,市场对于“新周期”的呼声很高但股价反而“涨不动”;2010年周期品一季度量价和企业盈利数据非常靓丽,但股价同样表现平淡。而造成周期品股价下跌的催化剂均是地产调控加码,今年是3月17日央行出手控制房贷总量,2010年则是4月份相继出台了“新国四条”和“新国十一条”。但接近年中时点后,投资者的直观感受是经济下行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快,尤其是地产链条的调整慢于预期,使得市场对周期品需求的预期从悲观逐渐修复。


3、通过和2010年下半年的周期品行情比较,我们认为本轮周期品需求端修复的程度略强于2010年,但供给收缩的速度显著弱于2010年,并且少了一个QE2的影响,使得本轮周期品行情可能会明显弱于2010年。2010年下半年,建材、有色、化工、煤炭等强周期行业涨幅较大,除了需求端预期修复的影响之外,更关键的驱动因素来自于“拉闸限电”带来的供给收紧和QE2预期下的全球流动性宽松,而周期品股价见顶的标志即是QE2的最终落地实施和“拉闸限电”政策的终结。今年的周期品缺乏2010年的流动性和供给政策环境,很难达到当年的反弹高度:第一,需求没有更强只是“下滑速度变慢了”,在“看长做短”的背景下行情的持续性更短;第二,供给端更多是以自发调整为主(例如钢材厂商在3.17地产调控加码后主动去库存),仅有部分产品供给因政策原因明显受限,如稀土(打黑影响)、造纸(环保政策)、电解铝(供给侧改革)等;第三,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导向下,流动性整体难言宽松。


4、对未来周期股的趋势推演——需求的悲观预期修复在股价上已有反映,反弹持续性取决于供给端的边际变化另外,经济没有大问题时,流动性会影响市场,周期品反弹后续会受到流动性环境和金融监管的制约。2010年周期品反弹的持续性更多依赖于供给收缩政策和货币宽松预期,需求并不是主导因素;今年5月下旬以来周期品超跌反弹已接近2个月,本周表现强势的板块更多是供给受限的涨价品种,假设没有更多供给收缩的因素支持,未来仅靠“需求下滑比想象的慢”已很难支撑周期品继续上涨。因此,我们判断后续周期品反弹更多是结构性的,供需失衡的品种相对更好,多数周期品将面临“慢熊”市场环境下“双二法则”(反弹不超过20%,幅度不超过20%)的制约。另外,和2010年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今年“中性偏紧”的货币环境和从严执行的金融监管始终对周期品估值产生压制。5月份以来的流动性好于预期,加上金融监管进入难得的一段“喘息期”,也有利于周期股的短期表现。但进入7月中下旬,随着公开市场货币回笼压力加大、金融工作会议(预计于7月中旬召开)结束后金融监管因素加强,届时会对周期股反弹产生制约。


5、关于市场趋势,5月底我们判断6月不悲观(该“紧”不“紧”),而7-8月份面临的风险是“资金+监管”(该“松”不“松”),存量资金博弈下周期品反弹一旦成为投资“主线”,反而要开始警惕由此产生的“一致性乐观预期”。本轮市场反弹主因在于经济失速风险下降、流动性压力缓解及监管节奏略缓,而进入三季度后市场面临的格局是经济温和放缓和政策“错峰”调控的组合,在基本面下行压力暂缓的背景下,流动性和金融监管逐渐成为决定市场的重要变量。总体上看,6月份政策的整体基调是“该紧不紧”,7-8月份由于金融去杠杆继续自查及核查的影响可能是“该松不松”, 对市场流动性的考验依然很大。对于周期品而言,若近期的反弹形成市场抱团的新“主线”,反而要警惕由于政策“错峰”调控带来的流动性边际收紧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而在此背景下,对于周期品需要选择能够“看长做长”的品种,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条主线优选:其一是需求较旺、供给受限的品种,继续推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小金属如钴、锂、铜箔等,另外关注打黑影响的稀土;其次是供给侧改革存在增量逻辑的品种,如电解铝、火电等;再次是从配置“性价比”角度,优选估值与盈利存在匹配的周期品龙头(汽车、地产等),长期结构配置关注制造业全球化背景下的高铁、工程机械龙头。

美国首度将比特币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

在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心中,比特币ETF目前看起来或许不是个好主意,但比特币期权和掉期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上周,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首度将比特币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比特币衍生品交易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前,由于缺乏相关设施,希望在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上下注的交易者不得不严格在场外市场上进行交易。但现在CFTC已授予了LedgerX公司比特币SEF(掉期交易平台)身份,一旦接下来取得DCO(衍生品清算机构)资质,LedgerX将成为第一个受联邦监管的比特币期权交易所和结算所。届时,机构交易者们将能够在场内买卖相关的比特币衍生品。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华尔街目前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资产产生了高昂的兴趣。在CFTC比特币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之后,比特币衍生品交易或将迎来一波繁荣。


什么是SEF

SEF是在Dodd-Frank法案下创建的掉期交易平台,处在该平台上的衍生品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通过授权LedgerX公司SEF身份,CFTC正为诸如对冲基金和CTA之类的机构交易者提供着更为安全、更具流动性的比特币衍生品清算和交易市场。


比特币价格

自从经历6月14日的暴跌后,比特币价格缓慢回升,但进入7月后并无太大波动。

针对CFTC比特币衍生品交易上迈出的重大一步,迄今为止比特币市场反应平淡。据coingecko数据,比特币现在报2,514美元。

今年来卖得最糟的资管——高盛

据英国金融时报,投资者今年从高盛资管的共同基金一共撤资了267亿美元,旗下超过一半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都出现了净流出。


晨星(Morningstar)编制的数据显示,高盛资管的撤资金额是销售第二差的联合投资者(Federated Investors)的撤资水平的两倍。

英国金融时报称,高盛资管发言人表示,今年的撤资主要是因为,投资者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大量撤资,但排除货币市场基金流出后,高盛资管的资金实际是出现了净流入的。

晨星指出,高盛资管(GASM)非货币市场基金今年来净流入约65亿美元,但仍不足以抵销其货币市场基金所承受的大规模赎回潮;其中流出最剧烈的是美国市场的基金,即使不计货币市场基金赎回金额,美国的基金仍呈现净流出。


资管业务的困境给已陷入泥沼的高盛又增加一层困境。高盛今年首季财报罕见不如预期,其中固收业务收入16.9亿美元,比2016年四季度环比暴跌16%,其固收业务为华尔街几大投行表现最差。

交易业务受阻,高盛企图扩大其资管部门,来使收入多样化,弥补传统投行业务和交易业务的利润下滑。但目前,高盛的资管业务也是深陷泥沼。

2016年以来,高盛的资管部门收入下跌了近7%,而利润则下滑了近17%。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了2017年一季度,高盛资管首季的收入环比下降7%。


高盛垫底 大摩已成华尔街新王者?

华尔街五大投行今年首季财报都已在4月份先后发布,摩根士丹利凭借几近翻番的固收业务收入,成为了华尔街的新王者,一直笑傲群雄的高盛这次却罕见地不如人意,表现堪称华尔街五大行最差。

摩根士丹利一季度利润飙涨70%,固收业务收入更是接近翻番,增幅为华尔街五大投行中最大,且为五年来首次超过了高盛。上一次领先则要追溯到金融危机之前。

大摩规模41亿美元的财富管理业务实现了24%的利润率,为纪录最高水平;整体投行业务收入增加43%。


大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但高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高盛一季度净营收80.26亿美元,同比上涨27%,但小于预期的84.46亿美元。净利润22.6亿美元,合每股盈利5.15美元,比去年同期的EPS高出92%,但依旧不如预期的5.31美元。

而高盛此次表现最差的就是固收业务。在其他投行固收业务收入均达到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高盛固收业务收入仅增长1%。


(上图为五大行固收业务收入)

百度公布Apollo开放计划全景图

7 月 9 日,第二届 CCF-GAIR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进入最后一天的议程。当天上午,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副总监孙勇义为大会带来了题为《Apollo:开放的自动驾驶之路》的演讲。


Apollo 宣言

孙勇义首先申明了百度 Apollo 计划的四句宣言:

  • 开放能力:在 GitHub 上开源软件代码,以及开放云端的服务能力;

  • 共享资源:开放云端的地图、仿真、OTA等自动驾驶的相关数据;

  • 加速创新:让整个自动驾驶生态圈繁荣,推动整个行业更快地发展;

  • 持续共赢:Apollo 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生态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Apollo 开放路线图

随后,他简单介绍了 Apollo 的开放路线图,路线图主要包括能力和资源开放两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2017.7:封闭场地循迹自动驾驶,数据平台1.0,障碍物、Road hackers数据等;

  • 2017.9:固定车道自动驾驶,人工编程仿真场景数据等;

  • 2017.12:简单城市路况自动驾驶,数据平台2.0,2D 障碍物标注数据、日志提取仿真场景数据等;

  • 2018.12:特定区域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 2019.12: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动驾驶Alpha版;

  • 2020.12: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


Apollo 的架构

孙勇义表示,从整体架构上 Apollo 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四层来理解:

  • 车辆平台:与百度达成合作的车厂;

  • 硬件层:摄像头、GPS/IMU、雷达、HMI、Black Box等;

  • 开源软件平台:实时系统框架、定位、控制、路线规划模块等;

  • 云服务平台:仿真模拟环境、DuerOS、安全模块、OTA、高清地图等;

在 7 月 5 日发布的 Apollo 1.0 版本中,百度只开放了云端数据平台,以及软硬件上对定位、控制和 HMI 的支持等功能。孙勇义表示,从发布 1.0 到今天,短短 3 天的时间,Apollo 计划的访问量已经破万,得到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未来百度将按照前述的开放路线图,持续不断地强化和提升 Apollo。

回调必定会到来!股市暴跌25%别惊讶



自由主义煽动者Ron Paul表示:“我认为现在的市场非常危险,美联储最好小心为上。”


美国经济远不如华尔街普遍认为的并引导投资者相信的那样强大。这意味着股市最早将在10月份面临一次痛苦的回调,根据自由主义煽动者、医学博士、前共和党国会议员以及多次总统候选人Ron Paul的观点。


在那样场景下,标普500指数将跌至1800点的水平,黄金将站上1860美元/盎司的位置。


Paul是不折不扣的空头,一直以来都在批评特朗普政府以及美联储,并表示美联储将利率定在歷史低点的时间过长了。


Paul在接受CNBC“Futures Now”的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现在市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美联储最好小心谨慎对待。由于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因此我并不期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好事情来。错误已经犯了太多,回调基本是无限的。”


值得一提的是,Paul在一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预测。但自那以后,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了20%,道指上涨了24%,Nasdaq则更是飙升超过了30%,三大指数在那段时间内都创下了纪录高点。


根据FactSet数据追踪期货市场显示,避险黄金,今年以来已经录得了近8%的上涨。


这样的涨幅让Paul感到不安,他反驳道。


Paul表示:“大家一直坚信现在一切都很好,股票将永远上涨。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古老的准则一直都存在,现在债务太多,糟糕的投资太多。因此,调整必定会到来。”

阿里加注ofo新一轮融资 马云曾说不会重演快的合并错误

共享单车企业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易凯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一个月前,ofo小黄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曾宣布完成完成新一轮超过6亿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由腾讯领投。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两个主要玩家背后,浮现出腾讯与阿里的身影。事实上,今天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几乎重演了与当年滴滴、快的两家公司在网约车领域的竞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不会进行合并。

阿里加注ofo新一轮融资 马云曾说不会重演快的合并错误

据美团点评CEO王兴此前向《财经》杂志爆料,曾希望同时得到腾讯与阿里的支持而奔赴杭州拜访马云,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在马云看来,滴滴与快的合并对阿里巴巴而言是一个失败案例,不会再让这样的错误重演。王兴还爆料说,当时腾讯已经答应进一步投资美团点评。阿里说,我们可以投钱给你,你要10亿美元可以,20亿美元也可以,我们都可以投,但是你不能再要腾讯的钱。

据了解,阿里巴巴内部对共享单车市场高度重视,早在今年4月蚂蚁金服就战略投资了ofo小黄车,随后双方在支付、信用、流量及海外市场扩展等方面进行了合作。目前支付宝APP已经接入了小黄车、小蓝单车、优拜单车、永安行、由你单车等项目,其中ofo小黄车的位置最为显著。

阿里加注ofo新一轮融资 马云曾说不会重演快的合并错误

除了阿里巴巴非常重视共享单车外,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也对该领域格外关注。

前不久,调研机构艾瑞发布报告称ofo已经在各项市场数据上实现了对摩拜的全方位远甩。这则报告被ofo的早期投资人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没想到的是,引发了摩拜投资人马化腾的不满,两人在朋友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马化腾回复朱啸虎说从微信支付看摩拜比ofo的数据更高。同时,马化腾还强调了只有具备双向通信的才算智能锁,功能机在智能化的浪潮下不堪一击。朱啸虎则回应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再看结果。

说回正题,在官方新闻稿中,本次ofo小黄车的几个投资人分别作了下面的表态:

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小黄车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绿色、健康的出行服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带动用户体验升级,加速推进国内外战略布局,继续引领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我们的愿景是让世界没有陌生的角落,让ofo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阿里巴巴作为本轮的联合领投方,十分看好ofo未来的发展前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ofo小黄车重新定义了短途出行方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向社会传递出真正的正向价值。阿里十分认可ofo的行业领导者地位以及开放平台战略,我们很高兴能与ofo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一起解锁行业更大的潜能。”

阿里加注ofo新一轮融资 马云曾说不会重演快的合并错误

弘毅投资董事长、CEO赵令欢表示:“弘毅投资非常看好ofo小黄车的战略、创新能力及团队执行力,相信我们将共同打造共享经济领域的领袖级企业。”

滴滴出行方面表示,滴滴与ofo小黄车有许多共性理念,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和践行者。滴滴对ofo管理团队清晰的战略和执行能力深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