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委内瑞拉债务再违约,上演世界最大石油储量“油荒”闹剧

委内瑞拉再度出现债务违约,国内80%的炼油厂停工,拥有世界最大石油储量却陷入“油荒”窘境。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周二表示,委内瑞拉未能在宽限的30天内偿还3500万美元的债务利息,加剧了投资者对该国能否如期偿还2018年到期的90亿美元债务的担忧。标普将这些债券的发行评级从CC级下调至D级,并确认该国长期外币主权信用评级保持在SD级不变,短期外币主权信用评级保持在D级不变。标普公司表示,未来3个月内,该政府仍有50%的概率会再次违约。


D级(Default)即违约,是指未能按期偿还债务;SD级(Selective Default)即选择性违约,是指有选择地在某些债务上违约。


投资公司Caracas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称,当前委内瑞拉政府和国有石油公司未如期偿还款项达12.8亿美元。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去年11月曾承诺偿还到期的11亿美元债务,并设立委员会试图对债务进行再融资和重组来化解当前的经济危机和混乱局势。但美国施加的金融制裁阻碍了大多数外国投资者与该国政府之间的经济往来,令重组之路困难重重。


再度债务违约的同时,全球石油储量第一的委内瑞拉又陷入“油荒”窘境。


据OilPrice网站文章称,委内瑞拉石油工人联合会执行秘书Iván Freites近日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委内瑞拉已经没有油了,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国内80%的炼油厂停工,正常运作的Amuay和Cardón两家炼油厂每天生产的4万桶石油对于国内20多万桶的石油需求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他表示,重新运营国内炼油厂、恢复石油生产的投入是难以估量的,并将燃油危机归结于政府官员的腐败,驳回了美国经济制裁导致燃油危机的说法。


作为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石油产业是委内瑞拉国民经济的命脉,其96%的外汇收入来自于石油出口。


据最新OPEC报告,委内瑞拉日产石油约230万桶,但2017年10月石油日产量骤降至190万桶,比上月减少13万桶,触及近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国内经济危机和债务问题令政府对石油产业投资严重不足,石油产量大幅下降,当前石油价格仅为2008年油价峰值的一半。OPEC称,在过去两个月间,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量大跌12%。国内出口收入因此严重受挫,货币贬值,经济体系出现崩溃,政府没有足够资金进口食物和药品来满足国民的日常需求。


税收改革可能会导致美元的一次性暴涨?

在美元陷入跌跌不休怪圈之际,一些投资者押注美元近7年的牛市将在2018年迎来最后一次狂欢。


这一观点依赖于共和党在去年12月通过的一项全面的税收改革。看涨美元的人士认为,这项税收计划可能会刺激已经成长的经济,促使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并鼓励企业将其持有的约1万亿美元的部分资金汇回国内,这些资金可能会推动美元走高。

与此同时,许多投资者相信,美元的任何涨势都不会持续太久,因随着各国经济增长加速,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加速回调大规模的危机后刺激计划。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加入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道路,美元可能会失去对一些投资者的吸引力。多年来,这些投资者一直大举涌入美国资产,因其提供的收益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对投资者和企业来说,美元回归合理价值至关重要,因这一货币的走势会波及全球,对从企业利润到原材料价格再到商品出口国家财富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许多投资者在2017年猜错了美元走势,押注于新一届总统政府承诺的财政刺激政策将会促使美元走强。相反,在白宫艰难应对关键举措后,美元兑主要货币在2017年下跌了7.5%。


然而,在2018年,税收改革“可能会导致美元的一次性暴涨”,标准银行G10战略主管Steven Barrow说道。


据美银美林的分析师称,减税措施可能使美国经济增长在未来两年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种提振或许正是经济需要克服疲弱的通货膨胀所需要的。在国内生产总值加速增长、失业率下降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


另一种对美元的提振可能来自企业,其将海外资金带回国内。美银美林估计,更有利的税收条件将促使企业将2,00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汇回国内,此举或包括出售外国资产和买入美元。


美银美林证券高级分析师Ben Randol认为:“如果其在短期内涌入美国,这肯定会影响外汇市场。”


美银美林研究团队指出,该行在第一季度仍大体看好美元,并认为美元目前正交投于对多头有吸引力的入场水平附近。


该行指出,“在具有建设性的短期基本面的背景下,我们继续认为,与美国税收改革相关的上行风险被低估了。”


“税收改革的成功通过,应该会加强业已稳固的美国经济增长,并促使美国企业掀起一波遣返浪潮;然而,美联储最新的预测(现在纳入了财政刺激计划)表明,从税收法案的直接结果来看,美联储基金的上行风险似乎有限。这可能会缓和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利率差异的上升潜力,但不会改变我们的核心美元观点。”


“市场头寸仍然普遍看空美元,且利率市场仍有重新定价美联储点阵图的空间。这些仍然代表着重要的上行风险,”该行指出。


根据美国国内税务署的数据,一些投资者研究了2004年10月布什总统执政期间颁布的一项税收遣返计划,其促使企业返还了约3120亿美元。衡量美元兑其他16种货币的华尔街日报美元指数(91.8869, 0.0326, 0.04%),打破了一年来的下行趋势,在2005年上升了近13%。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美元又重新开始贬值。


美银美林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欧元(1.2052, -0.0006, -0.05%)/美元汇率将从1.20降至1.10,反映出美元走强。法国巴黎银行预计,到年中,欧元/美元将达到1.13。但双方都预计美元在年底前会再次走软。


美元反弹的主要威胁来自欧洲,欧元区经济有望在10年内达到最高增速。尽管如此,许多投资者仍认为,欧洲仍有比美国更大的扩张空间。这是第一个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的主要经济体。


这一增长在2017年帮助欧元/美元升值14%,录得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一些投资者表示,随着欧洲央行取消刺激计划并开始加息,欧元区和美国的借贷成本差距缩小,欧元将进一步升值。


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知道美国的状况很好。但欧洲经济正从背后走出来,市场将会意识到这一点。”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也认为,减税措施对刺激经济增长或提振美元收效甚微。他们预计欧元/美元到年底将达到1.20。标准银行预计,该货币对届时将交投于1.30,而美银美林则预计为1.19。


美国天然气消耗量高达1430亿立方英尺/日,NYMEX价格上涨近3%

伴随油价屡冲两年半高位,以及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超强冷空气,2018年可能见证天然气期货价格的翻身之战。


新年1月1日,旅美朋友圈流传着纽约曼哈顿室外喷泉被冻住了的照片。据PointLogic Energy统计,美国在新年首日的天然气消耗量也创历史新高记录,至1430亿立方英尺/日。



作为取暖燃料的NYMEX 2月天然气期货在1月2日涨近3%,站上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关口,创一个月新高。自12月22日以来涨超12%,是2016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扭转了2017全年累跌21%的颓势,当时曾创2014年以来最差年度表现。


美国天然气期货在2016年底曾触及3.72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由于北美连续两年经历暖冬,夏天气温也不够炎热,减少了家庭供暖与空调制冷需求。美国油产也自2016年中旬涨超16%,作为石油产量附属品的天然气一同陷入超供格局。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统计,12月上旬对天然气期货的投机性空头头寸超过了多头头寸数量,代表投资者认为天然气价格还会走跌。这与2017年初的布局截然相反,当时天然气多头头寸大约是空头头寸的两倍。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判定天然气价格将在2018年迎来“大年”。一方面是现有库存量已低于历史均值。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2月22日当周的国内天然气储量减少3.3%或1120亿立方英尺,至3.332万亿立方英尺,比2016年同期下跌1.8%,比五年均值下跌2.5%。


RBC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师Christopher Louney表示,市场还没有完全消化现有储量低于历史均值的事实,低储量应能提振价格。在12月28日储量数据公布后,NYMEX天然气期货曾跳涨6.7%,至2.9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另据标普Global Platts Analytics统计,2017年美国出口到墨西哥的天然气比2016年增加了13%,对液化天然气(LNG)的出口也涨至22亿立方英尺/日,是2016全年总量的三倍。出口增长也会缓解美国国内的天然气超供压力。


但高盛研报指出,冷空气导致的天然气价格涨幅较为有限,原因是天然气产量激增更为迅猛。截止2017年12月下旬,美国天然气产量涨至超过770亿立方英尺/日,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增长8%。部分产能释放来自美国东北部Marcellus和Utica页岩油产区,当地产量同比跳涨17%。

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Con Edison Energy的天然气交易主管John Borruso表示,预计生产商将上线足够多的产量,来满足发电和出口领域的气需上涨,将导致未来几年的天然气价格锁定在2.50-3.5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区间。


另据EIA官方预计,2018年的美国天然气产量平均为797亿立方英尺/日,消费量为平均769亿立方英尺/日,代表基本面仍超供,令天然气价格承压。鉴于需求和出口都将呈现增长,预计今年美国天然气价格平均为3.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与世界银行的预期趋同。


研投网站Market Realist分析称,油价上涨也会为天然气价格制造下行压力。预计贝克休斯统计的美国天然气活跃钻井机数,会随油价上涨一同增加,因为油气行业的上游开采活动和资本支出会增长。目前美国天然气钻井机数接近10周新高,美油WTI也接近30个月新高。




中核原老总履新国家电投董事长,核电巨头未来如何走?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将接手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下称“国家电投”)董事长的传闻,今天已经得到印证。


中核集团官网刚刚发布消息称,2日下午,中核集团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核集团总经理调整的决定:余剑锋同志任中核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免去其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免去钱智民同志的中核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上述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办理。

 

而国家电投官网“集团领导”一栏显示,钱智民已经替代国家电投原董事长王炳华成为该集团的新任董事长。


两大核电集团今天迎来新的一二把手


钱智民调任国家电投董事长,在2017年年底就有传闻。当时就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钱智民将接手国家电投董事长的职位。


上述消息的公布,意味着钱智民已经在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中核集团、国家电投国内三大核电集团都工作过了。

出生于196011月的钱智民,工作至今几乎未离开过核电领域。19855月,25岁的他到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团委副书记、工程部办公室副主任、欧洲综合队施工和调试经理助理、秘书部公关处处长。


2002年1月起,他开始担任中广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的职位,成为国内核电领域中最年轻的一把手。20104月,他调任国家能源局,担任副局长,并主管核电领域。四年后,20125月,担任中核集团总经理。


钱智民身材高大、长相端庄。“他对人是很温和的。”接触过钱智民的业内人士说。这种温和的风格,使得钱智民在核电领域有“男神”之称。


业界对钱智民此次履新国家电投有诸多期待。据了解,其中的一个期待与国内核电集团的合并重组有关。


2017年317日,中核科技(000777.SZ)发布公告称,公司当天接到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发来的通知,获悉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国核建集团”)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几天后,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和中国核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建(601611.SH)分别发布同样的消息。


此后,201775日,有媒体报道,国家电投正与华能集团就重组事宜展开接触。针对与华能集团的重组可能,时任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称,“还在推进当中。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吧。”


上述两件事情,把核电集团之间、核电集团与其他电力集团之间的合并重组推向新一轮高潮。


核电集团之间未来怎么走


不过,时至今日,有关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集团之间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尚未有新的消息。同样,国家电投与华能集团之间的接触也没有新的进展。


其中,中国核建集团董事长一职至今已空缺一年有余。20161212日,中核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高选民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核集团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王寿君同志任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核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此后,中国核建集团董事长一职就一直空缺。


而这被认为是两家集团之间的合并重组势在必然。


值得关注的是,在王寿君接手中核集团董事长一职之前,业内有不少猜测,时任中核集团总经理的钱智民是该职位的主要人选。


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军工集团的重要两家,也曾同属一家公司——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中核总被解散,后分为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其中,中核集团接管了中核总大部分产业。


多名知情人士在曾在2017年表示,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之间的重组不成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他们中有人认为,王寿君从中国核建集团调到中核集团,更有利于两家集团的重组。也是从王寿君履新中核集团董事长的那一刻开始,更多人相信,他的到来,可能意味着几年前有关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集团进行重组的传闻将成为现实。


但王寿君后来曾解释说,“我调过来以后,大家就以为这个事情是不是我来决定。其实不是我来决定。”


如果上述重组落定,中核集团和国家电投这两大核电企业都完成了外部强强联手,只剩中广核一家还在单兵作战,核电领域竞争天平已经出现了倾斜。


资源互补是目前国有企业进行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产业方面,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主要从事核电业务、核燃料循环业务、核能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其中,在核电领域,中核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


而作为一家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核建集团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能力,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集团,承担着中国大陆所有在建核电站核岛部分的建造任务。


通过重组产生良好效果的,国家电投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2015年重组成立的国家电投,是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重组而成的。在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基础上,国家电投不仅坐拥国家核电拥有的中国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设计、建设、开发优势,而且有着原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中电投的雄厚实力支持。两家合并之后,业务领域覆盖了常规发电和核电,不仅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独树一帜,而且在资产量和收入额上都大幅超过中核集团和中广核。


与此同时,成功重组后的国家电投,目前还在与发电巨头华能集团进行接触。


值得关注的是,余剑锋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担任总经理之前,曾在20156月至20167月担任国家电投副总经理。因此,此次钱智民担任国家电投董事长,余剑锋调任中核集团总经理,让业界产生诸多猜测——中核集团与国家电投未来会有怎样的合作,国家电投与华能集团之间的接触还会深入吗?


不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没有实现强强联合的中广核未来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国家核安全局一位退休高层此前表示,他个人认为,中广核可以走类似国家电投的合并路径,即通过与四大发电集团其中一个进行合并重组,走出一条核电与常规电相结合的道路。


“我相信,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是很有希望的,核电集团企业跟常规电集团进行合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位退休官员分析,“现在核电集团面临着用电调峰和融资方面的压力,如果能够与常规电集团进行合并,就可以发挥核电的优越性,而且在融资等各方面都很方便。”


目前,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国电、中国华电等四大发电集团都涉及核电业务,但都没有核电运营资质。


国内核电市场非常广阔。按照中国核电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全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目前,中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


由于核电的经济效率相对较高,加上火电受制,更多的发电集团都想进入核电领域。这位退休官员还分析,中国四大发电集团也希望获得核电运营资质,因此与中广核等拥有核电运营资质的核电集团进行重组可以帮助它们获得这样的资质。


如果没能实现强强重组,中广核也在布局如何独立发展。虽然中广核在核燃料方面一直受到现有竞争格局的制约,在资金方面此前也不如五大电力公司那样充裕,但随着中广核旗下多家公司已实现上市,中广核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已经得到加强。


核电巨头究竟怎么走,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变得清晰起来。

 

广汽本田将全资收购本田中国

本田中国股权变动正在步入实质性阶段。1月1日,在上海联交所网站上显示,东风汽车(5.910, 0.06, 1.03%)挂牌出售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本田中国”)10%股权,价格不到1亿元。挂牌项目显示,本田中国股东均拟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权。


广汽本田将全资收购本田中国


此次股权变动早有先声。早在2017年12月16日,广汽集团(24.900, 0.24, 0.97%)就曾发公告称,将公司所持有的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25%股权通过公开市场对外转让,挂牌转让底价约为2.32亿元。


广汽集团还表示,在获得相关政府部门审批通过后,公司的合营企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公开市场受让及协议受让收购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进行改造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2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解决。


本田中国成立于2003年9月8日,是中国汽车史上首个产品100%出口的整车制造企业。公司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持股55%)、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年限30年,注册资金8200万美元。


如今,东风已经决意撤出。


如果以上股权转让顺利完成,本田中国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彻底改观,广汽本田离全资控股本田中国更近了一步。


本就持股本田中国的广汽集团,为何通过旗下合资企业全资收购本田中国呢?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对媒体表示,广汽本田产能不是很充裕,所以在华要收购本田中国的产能。据了解,目前广汽本田有三条生产线,年产能共72万辆。广汽本田需要拓展渠道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


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广汽集团以344.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303名,较2015年排名上升59位,上升幅度达16.3%。


本田中国不具备国内销售资质


1月2日,新京报记者在上海联交所网站看到,自1月2日开始,东风汽车将本田中国10%股权以挂牌价格9487万元出售。


据挂牌项目信息显示,标的企业股东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拟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权。不过,截至挂牌起始日,以上股权转让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官网介绍,本田中国公司主营整车生产和全球KD零部件出口业务,其位于广东省广州出口加工区内,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在册员工约800人。公司具备焊接、涂装、发动机组装、整车装配以及整车检测等工序,拥有新车型中心、试车跑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25亿美元,生产能力为6万辆/年(两班制生产)。


数据显示,本田中国的利润较为微薄。


据上海联交所信息,2016年,本田中国营业收入32亿元,净利润-1.37亿元;2017年1-10月,营业收入2.57亿元,净利润136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本田中国经政府批准的经营范围为生产及出口销售轿车及其零部件,从事轿车零部件的进出口业务及相关售后服务,本田中国不具备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资质。


东风集团持续出售资产


近期以来,东风集团持续出售资产,出售本田中国股权是近期以来剥离资产的最新动作。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6月,东风汽车旗下附属公司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就与东风房地产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以2.04亿元的价格,转让其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物业及土地使用权,东风方面当时表示,该交易有助于附属企业剥离非主业资产及投资,集中管理资源及资金,专注电动车主营业务。


2017年9月,东风汽车批准转让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实业)85%股权。11月13日,东风审议通过划转方案,拟将东风水务公司无偿划转至首创集团,将东风汽车公司电力处无偿划转至国家电网,将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无偿划转至京能集团。


到11月底,东风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书,正式启动东风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


而在上海联交所网站上,11月30日,深圳东风进出口有限公司60%股权被挂牌出售,作价767万元。


到12月初,东风汽车拟作价约8.72亿元出让100%控股的东风汽车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房地产)80%股权,挂牌地也是上海联交所,这也是金额较高的一次资产出售。


据挂牌项目显示,东风房地产负责的武汉东风凤凰城项目为限价房项目,所建住宅最高限价为4000元/平方米,该项目一期开发完成并形成亏损,由于继续按照目前的建设成本和双限的土地使用条件下进行开发,项目将扩大亏损,因此东风房地产已暂停开发。


■ 延展

进击的广汽 255亿现金在手 扩张收购停不下来


在东风意欲退出的同时,广汽则在加码本田中国。


广汽集团2017年12月表示,本公司合营企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公开市场受让及协议受让收购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进行改造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12.06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解决。


最新数据显示,广汽本田1-11月累计终端销量663553辆,同比劲增10.6%,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销量。而从广汽集团整体来看,去年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预计均达20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广汽集团通过广汽本田全资控股本田中国,与两年前的另一项资本动作较为类似。彼时,广汽三菱宣布,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整合三菱汽车进口车业务,进口三菱成为广汽三菱100%子公司。

近期以来,广汽持续甩出大手笔投资。


2017年12月28日,广汽集团与蔚来汽车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暨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暂定名),该公司规划总投资12.8亿元,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广汽、蔚来所占股比分别为45%、55%。这是继江淮汽车(9.520,0.06, 0.63%)后,蔚来汽车与主机厂展开的又一次重大合作。


在与蔚来汽车合作之前,广汽在2016年6月还曾与乐视成立合资公司。不过,乐视如今已陷入千疮百孔的困境当中。


广汽集团表示,本次合作有利于本公司提升资源优势,对实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共享化等方面的突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广汽的最新一次动作是在1月1日。


据公告,广汽集团与广州公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互联网+移动出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交通运输服务和智能出行、智慧交通等方面展开合作。


广汽集团能够持续大手笔投资背后,有赖于其账面上的大笔现金。


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广汽的资产负债率为42.5%,期末货币资金高达255亿元。而到了11月下旬,广汽集团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标志着高达150亿元的定增融资完成。



新乐视智家拟融资30亿元 ,估值120亿元较融创投资时缩水近一半



1月2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新乐视智家拟按120亿以上估值融资30亿元,其中拟由新增投资者和原有投资者以现金增资15亿元;拟由新乐视智家现有债权人以所持债权作价投入15亿元。


目前已确定乐视网以现有债权作价投入人民币3亿元;融创中国旗下公司——天津嘉睿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增资人民币3亿元;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现有债权作价1.46亿元及现金377万元投入合计人民币1.5亿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乐视网持有新乐视智家股份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具有实际控制权。根据新乐视智家章程约定,董事会的董事人数为4人,其中乐视网有权提名3名董事,天津嘉睿有权提名1名董事。据此,乐视网对新乐视智家股东大会的表决产生重大影响,并能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任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乐视智家按照120亿元的估值进行融资,较融创进入时的估值下降了将近一半。去年1月,孙宏斌以150亿元投资乐视网、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三家公司,其中以79.5亿元取得了乐视致新33.5%的股权。以此计算,乐视致新的估值为237亿元。去年11月,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


此外,乐视网今日还发公告称,乐视商城等资产将注入上市体系,以资抵债。公告表示:


新乐视智家拟以9290万元受让乐视电子商务经营的网站(乐视商城)及相关资源、知识产权等资产。此举符合公司战略发展布局,将乐视商城等资产注入上市体系的同时,可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有效解决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应收账款问题。


附乐视网公告原文:





美联储将变得更加鹰派,预计2018年将加息三次

一个月之后,美联储就将真正迎来“鲍威尔时代”。


现任主席耶伦的任期将在2月3日正式结束,鲍威尔(Jerome Powell)有望在同日宣誓就任。这位准主席早就对外公布了他的政策主张:2018年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息。


德意志银行认为,2018年,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将变得更加鹰派,其将加息四次,第一次将发生在3月份。


这与华尔街整体的市场预期相符。越来越多的华尔街经济学家作出预言,认为明年美国可能加息四次甚至更多。


而美联储在12月中旬宣布加息25个基点的同时表示,预计2018年将加息三次。

德银甚至还给一些鹰派官员打了分。其中,尚未正式上任的鲍威尔得了3分,持平于均值,属于鹰派偏中性。里士满联储主席提名人Thomas Barkin得分最高,达到了5分:

该行表示,最近的几位发表公开讲话的联储决策者鹰鸽皆有,不过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都为中性。


旧金山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偏向鹰派阵营。他在近期表示,2018年加息3次、2019年加息2-3次是“合理的”,失业率明年有望跌至3.7%。


达拉斯联储主席Robert Kaplan属于鹰派官员。他最近称,预计美联储将逐渐且有耐心地加息,自己的“点阵图”表明2018年有三次加息。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Neel Kashkari则是个顽固的鸽派。他对低通胀提出异议。他称,通胀依旧低迷,债市传递出警告信号,“为什么我们还要加息?”


Kashkari是12月上旬美联储会议中仅有两名反对加息成员之一,另一位是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L Ev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