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腾讯云盘复数据损坏技术原因 建议开启快照功能

昨日腾讯云再发声明,盘复了“前沿数控”文件系统元数据损坏的技术原因,腾讯称该故障缘起于因磁盘静默错误导致的单副本数据错误,再加上数据迁移过程中的两次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云盘的三副本安全机制失效,并最终导致数据完整性受损。


腾讯云称,对其业务所受影响表示诚挚歉意。同时希望用户开启免费的快照功能,可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8月6日,腾讯云表示,提出了“赔偿+补偿”总金额达到136,469元的解决方案,是该用户在腾讯云平台中用云金额的37倍。“前沿数控”基于自身评估就此次故障对腾讯云提出了11,016,000元的索赔要求。腾讯云称,这远远高于其能够提供的方案,双方目前未能达成一致。


以下是声明全文


【关于客户“前沿数控”数据完整性受损的技术复盘】


近日,腾讯云客户北京清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所属“前沿数控”平台一块操作系统云盘发生故障,导致该客户的文件系统元数据损坏,我们对客户业务所受影响表示诚挚歉意。同时,我们也对此次故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复盘。

复盘发现,该故障缘起于因磁盘静默错误导致的单副本数据错误,再加上数据迁移过程中的两次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云盘的三副本安全机制失效,并最终导致客户数据完整性受损。

痛定思痛,腾讯云希望在尽力帮助客户解决本次问题的同时,也通过相关机制的优化避免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


故障过程复盘

当天上午11:57,我们的运维人员收到仓库Ⅰ空间使用率过高告警,准备发起搬迁扩容;在14:05时,运维人员从仓库Ⅰ选择了一批云盘搬迁至新仓库Ⅱ,为了加速搬迁,手动关闭了迁移过程中的数据校验;在20:27搬迁完成之后,运维人员将客户的云盘访问切至仓库Ⅱ,同时为了释放空间,对仓库Ⅰ中的源数据发起了回收操作;到20:30监控发现仓库Ⅱ部分云盘出现IO异常。


故障原因复盘

本次事故起源自因磁盘静默错误导致的单副本数据错误,再由于数据迁移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异常数据扩散至三副本,进而导致客户数据完整性受损。


数据搬迁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主要如下两点:

第一是正常数据搬迁流程默认开启数据校验,开启之后可以有效发现并规避源端数据异常,保障搬迁数据正确性,但是运维人员为了加速完成搬迁任务,违规关闭了数据校验;


第二是正常数据搬迁完成之后,源仓库数据应保留24小时,用于搬迁异常情况下的数据恢复,但是运维人员为了尽快降低仓库使用率,违规对源仓库进行了数据回收。


因这些错误操作的连续影响,导致该客户数据完整性受损,给客户的正常业务运行造成影响,腾讯云对此再次表示最诚恳的歉意。

改进措施:

经过技术复盘,腾讯云技术团队深入到每个环节,通过责任到人与流程闭环的双管齐下,相应作出如下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全面审视所有的数据流程,涉及数据安全的流程自动化闭环,进一步提升我们常规运维自动化和流程化,降低人工干预。同时把全流程的数据安全校验作为系统的常开功能,不允许被关闭。


其次,针对物理硬盘静默数据错误,在当前用户访问路径数据校验自愈的基础上,我们优化现有巡检机制,通过优先巡检主副本数据块、跳过近期用户访问过的正确数据块等方法,加速发现该类错误,进行数据修复。


进一步建议:

腾讯云自2016年3月以来一直在提供免费的快照功能,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同时出于对客户数据隐私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开启或者不开启这一免费功能。腾讯云在这里也呼吁客户开启这一功能,进一步提升自身数据的安全性。

未来,本着对客户数据最大的敬畏,腾讯云将继续探索更科学的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腾讯云

2018年08月07日


梦工厂前CEO再创业 阿里和好莱坞六大投10亿美元

娱乐界老手杰弗里·卡曾伯格(Jeffrey Katzenberg)旗下移动视频初创公司NewTV完成了一轮10亿美元规模的融资,阿里巴巴集团和六大好莱坞制片公司共同参投。


NewTV是卡曾伯格的最新项目。在梦工厂动画公司于2016年被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的NBC环球公司收购以后,卡曾伯格离开了这家公司。NewTV是卡曾伯格控股的WndrCo?公司的一部分,目前在大举押注娱乐制作和发行的新型方式。


该初创公司的目标是,创建一款基于应用程序的订阅服务,提供为移动设备量身打造的高质量内容——时长通常在10分钟或者更短。该服务的推出暂定在2019年年底。


参与其初始融资的其他投资者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Madrone Capital Partners。个人投资方面的数据没有披露。


参与投资的主流制片公司则包括主流移动运营商AT&T旗下的华纳兄弟、迪士尼、维亚康姆(Viacom)公司的派拉蒙影业公司、20世纪福克斯、康卡斯特(Comcast)的环球影业、以及索尼公司旗下的索尼影业。


NewTV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称NewTV将从制片公司那里获得部分内容的授权,而制片公司将保留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她说,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和行为分析方面的专业技术日后也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帮助。


“两三家制片公司并不足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内容数量,内容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不同时抓好数量和质量的话,你就无法取得成功。”卡曾伯格说道,“从一开始就让制片公司参与进来就很重要。”


卡曾伯格指出,在YouTube和Facebook等由广告支持的平台上播放的短视频数量空前激增。不过,他说,在那些网站上,即便是专业制作的内容,成本通常都很便宜,每分钟的成本不超过几千美元。NewTV内容每分钟的制作成本可能会超过10万美元,与网络电视差不多。


虽然定价尚未确定,但NewTV目前正计划推出两种订阅服务,一种带有广告,另一种没有广告。


今年1月,卡曾伯格任命先后担任过eBay和惠普首席执行官的惠特曼来领导NewTV。卡曾伯格专注于内容战略,惠特曼则负责营销、分发和服务的技术平台。


惠特曼说,他们这两位经验丰富的高管均认为在一家初创公司共事非常适合他们。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好莱坞和硅谷的完美结合,”她说,“我们认为,要想创造出我们想要创造的东西,内容和技术两方面都需要做得很好。”

中国铁塔上市开盘报1.26港元/股,与发行价相同

中国铁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类铁塔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业务有塔类业务、室分业务、跨行业站址应用与信息业务。其中,塔类业务中的宏站业务占收入比重最大,2017年占收入比重97.3%。对于通信业务占比过高的问题,中国铁塔官方对记者表示,跨行业业务在今年前4个月收入超过了2017年全年,未来将会是铁塔公司最有潜力的业务拓展方向。


2018年,是中国铁塔成立的第四个年头。从成立之初,中国铁塔就被贴上“电信业改革试验田”等类似标签,从铁塔基础设施迈向集中运营,到未来“择机上市”实现“混合所有制”。


“我们那时候是十选一的难度,也就是说十个人竞选,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够进入铁塔公司工作。”某铁塔的一名内部员工对记者如是说。他表示,现在过去了三年,很多人的心态都变得更加平和,大家都是创业的心态,铁塔从人员上更加精简,整个公司就15000多人,可能比一个地市级的运营商的人数还少。


事实上,中国铁塔的诞生,是把三大运营商的铁塔基建部分打包出来,成立一家新公司统一运营、管理,三大运营商以后要用铁塔再向中国铁塔租赁。根据此前中国铁塔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国铁塔2017年营业收入为686.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2.6%。中国铁塔表示,主要是由于租户数增加。从2016年底到2017年底,总租户数从241.9万户增加到268.7万户。


而从业务收入来看,中国铁塔的主营业务仍为塔类业务、室分和微站业务、跨行业站址应用与信息业务。其中,塔类业务中的宏站业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2017年该项业务占总营收97.3%。塔类业务指基于站址资源,向通信运营商提供站址空间、维护服务与电力服务,并通过宏站业务和微站业务进行支持,前者指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后者指在城市中人口与建筑物密集的区域及城市外特定区域的补充覆盖。


换言之,三大运营商依然是目前铁塔公司最大的客户。2017年,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收入分别占53.6%、23.7%和22.5%。


“从进展来看,中国铁塔已经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两步,第三步上市也箭在弦上,虽然比之前预计的可能稍稍慢一点,但总体算进展顺利,和三大运营商关系也更加理顺。未来随着三大运营商的互相制衡、股权进一步稀释,运营商话语权会减弱,而铁塔开展业务的独立性会更高。”电信行业专家付亮对记者如是说。


但他同时也表示,铁塔需要在通信服务以外,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上市融到的资金可能用于新业务模式的拓展。



跨行业盈利模式初探


事实上,中国铁塔的成立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三大运营商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但从现实环境来看,中国铁塔的业务发展,也受到三大运营商的制约。


“我们公司一方面要使三家公司(三大运营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要给股东创造利润。”中国铁塔董事长兼总经理佟吉禄曾表示。


佟吉禄在一次通信峰会上表示,三年来,中国铁塔一共承担三家提出的塔类建设项目158万,几乎相当于前三十年建设的总量。此外,与中国联通的新建共享达到了92.4%,中国电信的新建共享达到了90%,中国移动的共享率也达到了46.8%。三年来,新建共享率从14.3%提升到了72%,相当于少建了56.8万个新建基站,对于社会资源的节约,为三家带来的效率是明显的。


但有专家指出,在微站业务和室分业务这两个领域的覆盖远比公共领域难得多。付亮表示,微站和室分领域面临的局部环境,会出现垄断等因素,铁塔需要解决许多新问题。


“事实上,中国移动今年已经下了内部的KPI,新建基站75%需要与铁塔共享,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机会。”一中国铁塔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5G也将助力铁塔开展更多业务发展模式。


他表示,中国铁塔储备了上千万社会杆塔资源供5G站址备选。自2017年以来,中国铁塔利用路灯杆、监控杆、广告牌、水塔等社会资源新建基站项目2万个。


“比如,港珠澳大桥的公网建设全部利用桥体、机房、管道、电力等社会化资源,快速、高效、经济、美观地实现了移动网络精品覆盖;西成高铁充分利用铁路机房、线缆槽道、过轨管孔、防护措施等现有资源,仅资源占用费就降低了60%。”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跨行业业务在今年前4个月收入超过了2017年全年,未来将会对铁塔的新业务增长起到补充作用。

数据中心业务AMD凶猛,英特尔计划升级现有芯片

英特尔数据中心主管周一对路透表示,英特尔计划升级现有芯片,并将其与一项新的存储技术结合起来,以帮助抵御来自AMD和其他公司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市场增长停滞,就营收而言为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开始依赖为移动和网络应用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增长。不过,由于其数据中心业务未能达到华尔街增长的目标预期,英特尔股价在7月27日大跌8.5%。


分析师预计,AMD计划明年推出7纳米芯片,这将会帮助该公司抢夺英特尔市场份额。


英特尔芯片目前技术基于14纳米,这意味着运行速度要慢一层次。分析师表示,到2019年的时候,AMD似乎将获得领先地位。


此外,英特尔要到2019年末才会推出自己的10纳米PC芯片,而用于服务器的这一芯片要到2020年才能推出。


投资银行Bernstein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表示,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Santa Clara)的英特尔,多年来一直夸耀自己的工厂有能力制造尖端芯片,但随着竞争对手曝出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工厂,英特尔“完全失去了对市场领导地位的掌控”。这位分析师给予英特尔股票评级为“逊于大盘”( market underperform)。


当地时间周三,英特尔数据中心主任纳文·谢诺伊(Navin Senoy)将向华尔街分析师宣布英特尔的计划。谢诺伊是供职英特尔23年的资深人士。


他即将宣布的信息将包括,其数据中心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要超过自己此前的预期,并将首次披露英特尔来自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收入。


尽管预计10纳米芯片将给英特尔带来一臂之力,但这样的芯片在2020之前无法大量发货。谢诺伊对路透社表示,英特尔认为,如果该公司专注于改善现有芯片,其盈利增长可能会超过整体市场的增长。


谢诺伊于去年夏天接任数据中心业务主管一职,对英特尔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其股价在7月底出现大跌,他表示惊讶。“不久之前,人们还在问我,数据中心以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他说,该业务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6%。


英特尔的计划能否取得成功,这将取决于该公司是否有能力将它的CPU与它的内存芯片、它的半定制计算芯片以及它的软件产品“缝合”在一起。该公司还计划对芯片进行调整,使其相对于英伟达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更具竞争力。谢诺伊表示,在成本和计算能力方面,英特尔将与竞争对手的系统展开竞争。


英特尔的计划还包括,其新内存芯片技术Optane明年将匹配其处理器,届时将获得竞争对手无法达到的一些能力。在过去十年里,英特尔一直在开发这项技术。


谢诺伊表示,“我们很兴奋,我们感到饥渴,我们已经准备好参加竞争,我们已经做好了追赶的准备。”


不过分析师们则表示,市场广泛地预计AMD在未来一年仍将会抢走市场份额,这案主要是由于其拥有更加先进的提高了效率的芯片产品。


市场研究公司VLSI Research首席执行官丹·哈奇森(Dan Hutcheson)表示,虽然英特尔在芯片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的竞争中落后,但它的处理器能力比数据显示的要强,而且从现在到2020年,它不太可能失去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并不是说他们落后了两代技术,”哈奇森说,“他们只是落后了半代技术。”

亏损7亿偿付告急 海航退出后新光海航能否恢复生机

截至8月1日,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基本发布完毕,其中新光海航偿付能力再次不达标垫底。深陷偿付能力不足困境的新光海航人寿迎来新希望。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寿公布新的股东变更及增资计划,海航将正式退出、5家新股东接盘,注册资金随之升至12.5亿元。同日发布的偿付能力数据显示,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下滑至-4.2134,远低于监管要求。从成立亏损至今的新光海航人寿能否恢复“生机”?


已亏损7.5亿,偿付能力不达标


新光海航人寿7月31日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目前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4.2134。


偿付能力充足率是险企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现行规定,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即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


新光海航人寿长期受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困扰,此前因偿付能力不达标,新光海航人寿已经收到暂停增设分支、停止开展新业务等监管措施。上述监管措施目前尚未解除。按照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新光海航人寿2016年、2017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810.95万元、9856.48万元,今年前5个月则为3835.37万元。


记者统计发现,从成立的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光海航人寿累计亏损已经达到7.5亿元。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股权转让获批后,新光海航人寿的偿付能力要满足监管的要求,进而恢复新业务资格,同时和新股东确认未来新的经营方向,因为目前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已与几年前有所不同,中小险企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后面怎么经营是关键。”


据媒体报道,新光海航董秘对媒体表示,增资完成后,偿付能力能够满足监管要求,甚至更多。增资主要是为重新营业做准备,目前相关文件已报送,等待批复,待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获批之后,将成立新的董事会,商讨新光海航未来的业务发展。


增资路不顺,“补血”现转机


官网资料显示,新光海航人寿成立于2009年3月份,目前注册资本为5亿元,由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5亿元,各占50%股份,经营区域包括北京、海南、陕西和江苏。在享受了开业初那几年的市场红利期后,随着资本消耗,股东增资僵局使其渐渐被“同龄”险企拉开差距。


从2012年开始,新光海航人寿便公布增资方案,但一路并不顺畅,反而长期陷入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记者梳理发现,根据新光海航人寿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应于2012年7月31日前按比例注资合计人民币5亿元,但2012年上述增资事项并未完成。


此后,市场不断有消息传出,海航集团有意出售其所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寿全部股权。按照新光海航人寿的披露,2014年5月董事会将2012年议定的增资缴款截止日延至2014年6月30日,新光人寿在当年6月27日将其增资款2.5亿元存入指定资本金账户,但海航集团未能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最终,新光人寿在2016年3月10日将增资款划回。


新光海航人寿在2015年报中称,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4年底的221.86%(追溯后的数据)降至2015年底的-237.31%,主要原因包括股东增资未如期到位等。


为了扭转困局,2016年11月,新光海航人寿董事会通过一项股权转让方案,海航集团出清50%股份,新光人寿也准备转让所持的一半股权。同时,通过受让上述两位原股东所拥有的股份,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柏霖)将以51%的股权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着《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修改,深圳柏霖的接盘计划宣告落空。银保监会今年3月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股权结构成为监管重点,其中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为三分之一。


新光海航人寿不得不变更方案。按照中保协网站7月31日披露的公告,新光海航人寿将在变更股东的同时,增加注册资本金至12.5亿元。最终的股权结构为:海航退出,新光人寿持股25%为第一大股东,另外5位新股东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乐安居商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20%、14%、11%及10%的股份。


“地产背景”股东入场


接盘者们什么来头?记者梳理发现,新光海航人寿新入局的5位潜在股东,背后均与地产企业有关联,其中一些在金融领域涉足众多。


天眼查显示,深圳柏霖100%股权归属于深圳市柏霖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柏霖控股)。其在2015年7月发生一次股权变更,100%股权由鸿荣源置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转至深圳市柏霖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而深圳市柏霖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又在上月退出,深圳柏霖100%股权由深圳市柏霖控股有限公司持有。


深圳柏霖在保险领域已有布局。2016年上半年,远东控股集团和红豆集团计划分别向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8.15%和4.73%的利安人寿股份,加之此前已经持有的5.52%股份,深圳柏霖以合计近18.4%的股份位居利安人寿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20.28%的雨润控股集团。


因雨润控股集团在2015年对利安人寿的增资中存在违规代持的问题,保监会在2018年初发出《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利安人寿注销了雨润控股集团违规持有的1.41亿股份,持股比例降至17.82%,深圳柏霖被动成为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

不过深圳柏霖的第一大股东身份也不稳定。7月25日,利安人寿官网披露股东变更信息显示,根据江苏省政府和江苏省国资委关于省级国有金融资产布局调整的要求,利安人寿三位股东将合计11.6%的股份转让至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该变更股东事项需银保监会批准后生效,转让成功后,江苏国际信托将以22.79%的股份比例成为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

此外,广东华兴银行披露的公司治理信息显示,深圳柏霖持有其9.88%的股份,位列第四大股东。柏霖控股官网介绍称,其创立于2015年,致力于把握中国金融变革机遇,以保险业的经营发展为先导,稳步推进信托、银行等金融板块,实现金融全产业链布局。

相比柏霖控股,香江集团旗下的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香江金控),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更为广泛。按照官网介绍,香江金控及其控股股东香江集团已投资8家金融机构,是广发银行、广发证券、广发基金的大股东之一,也是广东南粤银行、天津银行的主要股东,还投资了3家村镇银行。香江集团产业覆盖商贸物流、工业、健康产业、金融投资、教育产业、开发建设等几大领域。


“未来几年,香江金控还将陆续申请新的金融牌照、增加新的金融业务,计划筹备保险公司、民营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香江金控官网介绍。


除了深圳市乐安居商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也涉及房地产业务。天眼查显示,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掌握在朱碧辉的手中,而朱碧辉持股50%的深圳市源居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盱眙岁宝翰联地产有限公司。


新光海航人寿在股东变更公告中称,股权转让及变更注册资本金事项待银保监会批准后生效。


■ 延展

今年银保监会已批准8险企股权变更


在本轮保险业强监管中,险企股权管理和股东准入已成为监管的重点方向之一。根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仅从保险公司股权转让来看,今年初到目前,银保监会共批准了8家险企合计8次股权变更,而在2017年和2016年保险公司分别有12次和38次股权转让获得批准。


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包括京东在内的一些企业正式进入人身或财产保险领域。不久前,安联财险股东变更申请获批,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4.83亿元参与认购并持股30%。

7月11日,银保监会披露,同意英联视动漫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将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2亿元初始运营资金债权转让,受让方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的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安诚财产保险变更股东的批复。国际金融公司将所持有的30000万股股份转让给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应的股份比例为31%。


今年以来,因为保险公司股东存在历史违规增资、违规代持等问题,银保监会已撤销了包括长安责任保险、利安人寿、君康人寿部分股东的历史增资许可。银保监会也否决了国联人寿等险企变更部分股权的申请。


“这两年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治理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股权。”王国军表示,从目前的趋势看,保险公司股权转让在趋于规范。比如股权不清晰、资金来源不清楚、虚假注资这些问题,都受到了严格管控。

百济神州港股上市:助力三款新药研发 抢夺千亿肿瘤制药市场

百济神州今日港股上市,发行价108港元,以108港元发行价平开之后,股价目前下跌4%左右。



百济神州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肿瘤药物的医药公司。今年4月,港交所放开对于“无收入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门槛,百济神州成为第二家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同时,也是首支纳斯达克与港股两地上市的内地生物医药股。


虽然百济神州去年亏损9603.4万美元,且今年一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5亿美元,新规之下,这并不影响公司IPO。市场更关注的是正在研发的三款核心抗肿瘤药品情况,百济神州此番上市也正是为这三款新药的研发进行融资,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它们将陆续上市,为公司带来收入。


这三款新药分别是:BTK抑制剂Zanubrutinib、PD-1抑制剂Tislelizumab和PARP抑制剂Pamiparib。


Zanubrutinib:最佳BTK抑制剂横空出世

目前全球肿瘤市场上销售两种BTK抑制剂,即强生的IMBRUVICA及阿斯利康的CALQUENCE。IMBRUVICA于2017年11月在中国推出,而截至2018年7月18日,其为于中国销售的唯一BTK抑制剂。


国内有恒瑞医药、艾森生物、人福医药等生物医药公司也在申报和开发BTK抑制剂,但相比之下,百济神州批准时间早,临床效果好。该新药不但国内领先,在国际市场也具备竞争力。


百济神州在招股书中认为:


根据迄今为止的临床数据,我们领先的在研药物Zanubrutinib乃潜在的同类最佳BTK抑制剂。于临床前模式中,Zanubrutinib已显示出比第一代获批的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更高的选择性和暴露量。

根据单独研究经验,其暴露量高于伊布替尼,于外周血及淋巴结隔室中BTK occupancy可持续24小时。该药预期将于2018年于中国申请批准初步将其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癌,及于2019年上半年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交新药申请,以寻求对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加速审批。


据统计,2018年BTK国际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可达178亿美元,2017年到2022年间的符合增长率高达23.9%。由于国内BTK市场处于很初期的阶段,从2017年到2022年间,国内BTK抑制剂市场规模增速达176.6%,2030年BTK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亿美元。



Zanubrutinib的优势甚至超越目前国内的主流BTK抑制剂,极佳的临床数据打开了后期商业化的想象空间,市场对此充满期待。


Tislelizumab:数十药企竞速 抢滩千亿市场

在百济神州的三款细分药物当中,PD-1是市场规模最大,同时也是争夺最激烈的的一个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国内PD-1及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58亿美元,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34.4%,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届时将是一个千亿人民币级别的庞大市场。


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仅有一种获批准的PD-1抑制剂,即于2018年6月15日CFDA批准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但申报的PD-1药物生产企业超过10家。



目前的竞争焦点在于,国内刚刚拉开PD-1抑制剂商业化的序幕,谁能够更快速地研制出有效的抑制剂,更早通过药监局审批,谁就能更早地抢占市场,从而甩开与对手的差距,建立先发优势。百济神州显然不希望在这个赛道上落后。


百济神州招股书称:


截至2018年7月5日,百济神州的PD-1产品tislelizumab的临床试验已入组超过1,500位患者。迄今为止公布的初步数据表明,tislelizumab于各种肿瘤类型中总体而言具有良好的耐受且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公司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根据会上收到的反馈,公司相信公司有望在2018年在中国提交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首次新药上市申请。


除此之外,Zanubrutinib和Tislelizumab两种新药可以联用,意味着在新药推广阶段,两者能够相互带动和促进。


Pamiparib:有待填补国内PARP抑制剂空白

PARP类药物目前在全球销售额接近5亿美元,但在中国并无已批淮的PARP抑制剂,仅阿斯利康一家药企就olaparib提交新药申请。


PARP抑制剂的研发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临床试验相继宣告失败致使PARP抑制剂研发跌入低谷,2013年以后多家药企取得进展,大起大落的研发历史导致药企对其研发热情并不高,而PARP抑制剂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百济神州招股书称:


公司所研制的Pamiparib是一种PARP1及PARP2抑制剂,因潜在的大脑渗透率、高选择性、强DNA捕捉活性及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从而具备从其他PARP抑制剂中脱颖而出的潜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2年,中国PARP市场规模将达到5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72.2%。



研发实力雄厚 港股上市如虎添翼

百济神州的国际化色彩浓厚。公司于2016年2月以24美元发行价在美股上市,目前股价大约上涨6倍。


董事及管理层普遍具有海外留学及工作背景,首席医疗官为斯坦福大学肿瘤学临床副教授。此外,公司在全球进行临床实验和研发。


百济神州在研发投入上位于行业前列。


根据披露财报显示,2017年研发费用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占当年支出的81%。而在2018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097亿美元,同比增加156%,而一季度营业支出为1.43亿,研发费用占比达75%。


以A股市值最大的医药制造公司恒瑞医药为例,2017年恒瑞医药研发费用17.59亿,营业成本为102.24亿,研发占成本的比率仅为17%。


目前公司拥有逾500名临床开发人员及超过200名研究人员。


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以上三款新药的研发,其中,Zanubrutinib和Tislelizumab已处于关键性试验阶段。此番上市还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为后续新药商业化推广铺路。


公司已锁定四名基石投资者Baker Bros. Entities、高瓴资本、新加坡GIC及Ally Bridge,认购金额共约22亿港元。

SEC又推迟一个比特币ETF,数字货币全线下挫

8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推迟了是否允许比特币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的决定。


SEC在声明中表示,SEC必须在9月30日之前批准或不批准、或提起议程以决定是否批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全球市场公司(Cboe Global Markets)提出的一项规则变更提议,该提议将允许VanEck Associates和SolidX Partners的ETF上市。


受此消息刺激,比特币更是再度跌破7000美元关口。



值得注意的是,财富管理公司Canaccord Genuity在此前发布的加密市场报告中就提到,虽然VanEck SolidX的比特币信托基金被许多人视为最有可能获得批准的,但人们普遍认为SEC将延长决定的截止日期。在这种情况下,SEC可能要到2019年3月才能做出决定。


2014年,双子星(Gemini)交易所的所有者Winklevoss兄弟就向SEC提交了申请,希望BatsBZX交易所上线比特币ETF。但在审核了三年之后,SEC在2017年3月第一次拒绝了这项申请。


随后Winklevoss兄弟提交的请愿书,要求SEC重审,但在今年7月26日其比特币ETF申请又再次被拒绝。因为SEC不认可“比特币天然具有抵御市场操纵的能力”的说法,并认为去年价格大幅上涨是市场操纵所致。


近几年来,SEC陆续收到过多份比特币ETF上市申请,但无一例外均遭到否决。


SEC认为,目前没有有效的数据或者事实依据来证明套利能有效防止比特币价格被操纵。即使市场参与者分散他们的资金进行跨交易所套利,他们也可以通过集中资金和交易的方式操纵某个特定交易所内的交易。他们也没有考虑到那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参与者会利用他们的强势地位操纵市场。


不过,Fatfish互联网集团首席执行官Kin-Wai Lau在接受CNBC采访时发表意见称,市场正在经历的是比特币和密码存量的“第二波反弹”,这是由机构投资进入和采用推动的强劲需求浪潮。对于早期采用者和对该行业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通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他表示:


“我认为SEC批准ETF是个时间问题。这只是一个组织能够在监控和流动性方面提供全面工具的问题。”

截止发稿,数字货币全线下跌,其中比特币跌幅已扩大至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