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重新设计后,snapchat用户数再度恶化,这次要怪谁?

相比一季度历史最低的日活用户增速,社交应用Snapchat二季度的用户情况进一步恶化。


Snapchat周二盘后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财报显示,DAU二季度减少300万,这也是Snapchat成立以来首个季度用户环比减损。


Snapchat将用户流失归因在年初发布的新设计上,新设计一直颇受争议。另外,代码泄露的绯闻还没完全消除。


好在用户流失暂未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盘后股价上涨。尽管日活数据不尽人意,但沙特王子在财报发布后就宣布了对Snapchat的投资。



日活首次流失


最新财报显示,Snapchat二季度营收2.62亿美元,超过预期值2.5亿美元,较2017年二季度的1.82亿美元同比增44%。


利润方面,二季度Snapchat净亏损为3.53亿美元,优于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4.43亿美元,亏损缩窄。二季度EBITDA为-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4亿美元有所好转。


另外,二季度ARPU值为1.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5美元增加34%。


二季度公司烧钱也更厉害,消耗现金流2.34亿美元,多于去年同期的2.29亿美元。



二季度,Snapchat DAU环比减少2%至1.88亿,低于华尔街预期1.93亿。CEO Evan Spiegel认为这使他们非常受挫。


其实对照二季度,一季度的用户增速已经亮起红灯。一季度Snapchat的DAU为1.91亿,增长率下跌至2.13%,低于去年第三季度的2.9%和第四季度的5.05%,创下当时历史低点。



但Spiegel也表示,月活数量仍是上升的。财报并未具体披露月活数。


据Snapchat发布的业绩指引,三季度营收预计在2.65至2.9亿美元,同比增速预计27%至39%,收入中值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899亿美元。


问题重重


今年以来Snapchat的成长遇到一些“阻碍”。2月应用界面设计改版后遭到很多网友吐槽。新设计希望能够让应用更简洁,但用户抱怨反而造成许多新混乱。


数十万用户还曾在Change.org平台上签署请愿书,要求Snapchat母公司Snap回归旧版本。


困扰着Snapchat的还有数据安全问题。Motherboard网站今年初曾报道Snapchat上一些iOS系统的代码被泄露,当时Snapchat也承认属实。


Snapchat要求软件托管平台Github将这些代码清除,并在发给Motherboard的邮件中称,代码已经消失,目前对应用程序和用户没造成损害。


但Motherboard后期仍报道称一些专业人员还在私下交易这些被泄露的数据。


沙特王子买买买


昨日,沙特王子Alwaleed bin Talal也宣布以2.5亿美元投资成为Snapchat的股东。2015年Alwaleed王子就与Spiegel在沙特就王子控股的KHC集团与Snapchat的未来合作进行商谈。此次,王子以每股11美元的价格获得了Snapchat 2.3%的股份。


此次交易在今年5月下旬就已开始筹备。而沙特王子在全球科技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布局,他已经投资的公司包括Twitter、京东、Lyft等,此次入股Snapchat延伸了他的投资组合。

人民日报发文欢迎谷歌回归 前提是"遵守中国法律"

人民日报称,谷歌一直是个政治化的品牌,这无疑是他们的悲剧。中国将坚持执行互联网管理的法律,这是底线。是否能回归,何时回归,都取决于谷歌自己的态度。消息发布后,百度股价跌超1%。


周一,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针对谷歌计划以过滤版搜索引擎重返中国大陆的消息回应称,欢迎谷歌重返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该文指出,谷歌在2010年撤出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服务这一决定是一个“巨大的失误”,这使得他们错过了内地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机会。


在谷歌缺席的过去八年,大陆的互联网市场格局迅速改变,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翻了一倍多,从2010年的3.03亿增长到现在的7.53亿。


文章引述不久前美国媒体Intercept的消息称,尽管谷歌打算在中国推出过滤版搜索引擎的消息尚未获得证实,但很多西方媒体、美国政界人士等对该消息嗤之以鼻,认为谷歌这是在向中国大陆的审查制度投降,并谴责此举是对互联网自由的“一记耳光”。

文章认为,谷歌的更大错误是对自身的定位:

任何有关谷歌回归的举措都必然与大陆的互联网管理政策挂钩。无论是退出大陆市场还是计划回归,谷歌一直是一个政治化的品牌。这无疑是这家知名跨国公司的悲剧。


随后,文章话锋一转,称“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的共识,保持互联网的开放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欢迎谷歌回归内地,但前提是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而且,“很多国家已经承认,网络空间也有主权和边界,必须受到法律和法规的管制。任何国家都不允许互联网上充斥着色情、暴力、颠覆性信息、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所以,“中国将坚持执行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确保网络空间的活动对于社会而言是安全的。这是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底线,应该受到所有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互联网公司的尊重。”


文章强调:

是否能回归,何时回归,都取决于他们自己(谷歌)的态度。只有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赢得当地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



分析师认为,这将对中国本土搜索引擎公司构成业务威胁。香港《南华早报》8月3日引述彭博社分析师Ling Vey-sern的观点称,如果谷歌能在未来6至9个月内回归中国大陆,百度或许会丧失在搜索引擎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份额。


市场对谷歌重返大陆的消息反应强烈。8月1日,即市场首次传出谷歌将在中国大陆重启代号为“Dragonfly”(蜻蜓)的过滤版搜索业务当天,在美国上市的大陆最大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股价闻讯暴跌近8%,市值跌破800亿美元。昨日,百度股价再次下跌,跌幅1.14%。(下图)


不过,隔夜谷歌股价走势平稳,日内微涨0.09%,报1224.77美元,盘后跌0.14%。该股在7月27日创出1273.89美元的历史最高位。

谷歌向左,Facebook向右

华尔街见闻分析称,谷歌和Facebook都有意重返中国大陆市场分一杯羹。不过,两家公司的目标并不相同。


谷歌“合规版”的搜索引擎很可能是幌子——毕竟整个搜索市场已经没有增长。“虚晃一枪”的背后,to B业务的云反而是谷歌真正的大招。


目前,中国的云服务市场正高速崛起,去年整个公有云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IDC预测未来5年中国云市场的复合增速将高达35.7%。


而Facebook只想来中国卖广告——建立国内子公司,来协助广大中国公司去海外市场投放广告做更密切的业务和更细致的服务。

德勤:美国在5G竞赛中落后于中国 投入少240亿美元


8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CNBC报道,德勤(Deloitte)周二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在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5G上的投入比美国多出240亿美元。美国目前在这场竞赛中落后于中国。


5G网络可让人们能够快速下载电影,以及为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技术串流高带宽视频。但除了消费级应用以外,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支持城市的联网基础设施,包括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研究机构IHS Markit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估计,到2035年,5G预计将能够使得全球经济产出达到12.3万亿美元。


因此,该领域上演一场角逐主导地位的竞赛不足为奇。它甚至已经成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的一个因素。


目前来看,中国似乎有更多的资金去推动5G技术的发展。


德勤的研究发现,自2015年以来,该国在5G基础设施上的支出比美国高出240亿美元。中国新建了35万个蜂窝基站,而美国同期新建的基站不足3万个。仅仅在2017年的3个月里,中国手机基站公司和运营商所增加的蜂窝基站比美国此前3年的增加量都要多。德勤的报告指出,中国计划在5G相关的发展上投入数千亿美元。


对于美国而言,在投资力度上要赶上中国可能会比较困难。德勤估计,在中国,增加一个运营载体所需的设备成本比美国低出35%左右,这意味着后者需要花费2.67倍的资金,才能产生与中国相当的无线网络容量。

德勤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和其他的国家可能正在制造一场别人几乎无法追赶的5G海啸。”


德勤主要负责人之一丹·利特曼(Dan Littmann)在一份声明中称,“对于美国来说,要维持竞争力,并最终成为领先者,就应当认真评估5G竞赛以及快速采取行动。”


德勤在报告中称美国还有希望追赶上去,建议该国提供“低干涉的政策框架”,来帮助减少5G所需设备的部署时间。该咨询公司还称,移动运营商和其他的合作伙伴需要加强合作。它建议建立一个“国家通信基础设施数据库”,以便帮助各方共享数据。


德勤还称,随着5G技术的采用,又一个经济潜力巨大的时代的到来,最先采用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一批国家将享受到“极大的好处”。投资升级底层通信基础设施也因而变得更加重要。


“但是,除非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重新平衡私营部门在网络升级上的投资和给其他行业和公共利益带来的外部效益,否则美国可能会失去其在上一个时代获得的领导地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克服,而其他国家已经在采取行动了。”

媒体:阿里考虑合并口碑与饿了么 并获软银30亿-50亿美元投资

8月7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计划合并口碑、饿了么,并将就此募集30至50亿美元。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达250亿美元。


彭博社消息称,软银集团旗下的monster Vision Fund计划向饿了么投资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饿了么将与口碑合并。


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这项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届时新公司还将囊括阿里巴巴旗下新鲜农产品和食品配送服务平台——盒马鲜生。


针对这一消息,口碑方面向全天候科技官方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此前,有消息称,口碑、饿了么和盒马会合并然后独立融资。但饿了么CEO王磊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个假得没边了。合并是一个组织关系的调整,现在是三个独立运作,如果要搞组织整合不是没事找事吗?”


阿里生活服务应用版图

饿了么、口碑、盒马鲜生等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4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阿里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服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服务,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


口碑成立于2015年6月,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之后约2年时间里,口碑一直依附于支付宝;直到去年年末,口碑推出了自己的独立APP。


2018年1月,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负责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探索新零售。在吃喝玩乐等诸多线下业态中,口碑以餐饮行业为突破口,探索新餐饮。截止今年1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万家商家入驻口碑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


饿了么依托外卖服务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协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阿里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


合并融资 对标美团?

口碑与阿里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版图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双方一旦合并融资,或给美团带来压力。


“阿里巴巴和美团是能够提供全面O2O服务的公司,”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的三个部门(口碑、饿了么、盒马鲜生)相互补充,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平台,与美团展开竞争,具有战略逻辑。”


此前,王磊就曾表示,美团和美团外卖都是竞争对手。他认为,本地生活对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再到本地服务电商,是一脉相承的事。阿里收购饿了么还因为即时配送对阿里新零售来说是核心基础设施,另外,高频的支付场景,对阿里金融业务是支撑。


“阿里所有都围绕消费者和商户的商业互联网化,只是场景不停在变。餐饮本质上,是外卖和到店两个场景。饿了么先瞄着外卖去做,所以从另一个角度,需要更多考虑商家,通过服务商家去服务消费者。”王磊还称,“饿了么的边界是本地生活服务的边界,现阶段重点是餐饮外卖。我说的边界不是说品牌的边界,是作为一个平台,你要考虑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做,哪些事情是别人做。”


从口碑和饿了么的定位来看,在场景上,前者覆盖到店销售,后者覆盖外卖,两者合并正好互补。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本地生活O2O整体市场规模达9992.1亿元,较2016年上涨71.5%。其中,到店O2O市场规模达7611.9亿元,占本地O2O整体市场交易的76.2%。


具体来看,口碑占据2017年中国到店O2O市场交易份额的55.5%,超出美团点评约20个百分点。



2017年中国到店市场格局


今年6月,美团点评已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团本次目标募资金额为60亿美元,公司估值约600亿美元。


一边是将口碑、饿了么、盒马鲜合并打“组合拳”的阿里;一边是准备赴港上市的美团,最终谁将成为收割市场的玩家,短期内仍旧是迷。

李彦宏:如果Google回来 非常有信心再赢一次

8月7日周二,李彦宏称,百度曾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如果Google回来,我们非常有信心再赢一次。


周一,《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针对Google计划以过滤版搜索引擎重返中国大陆的消息回应称,欢迎Google重返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百度CEO李彦宏今日发布朋友圈表示:


今天《人民日报》在海外的社交媒体上说欢迎Google回归,但前提是遵守中国法律。这个事情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想说,中国的科技公司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今天的百度,已经是一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我们的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0家。Google也是我们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在产业的下一幕人工智能时代,百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和世界共同拓展技术边界、分享创新成果。


再来看中国市场。这些年,我们的产业环境和发展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发现新问题,服务新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全球都在Copy from China。这是每个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都必须认真考量和面对的。


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事实上,谷歌是2000年先于百度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2005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后来者居上,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谷歌在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退出中国时,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

8月1日,市场传出Google将在中国大陆重启代号为“Dragonfly”(蜻蜓)的过滤版搜索业务,在美国上市的大陆最大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股价闻讯暴跌近8%,市值跌破800亿美元。


分析师普遍认为,若Google回归中国大陆,将对中国本土搜索引擎公司构成业务威胁。


彭博社分析师Ling Vey-sern的观点称,如果Google能在未来6至9个月内回归中国大陆,百度或许会丧失在搜索引擎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份额。


2010年3月23日,Google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将该公司在中国的搜索业务由内地转至香港。


据网络分析提供商StatCounter的数据,2010年初,Google在中国在线搜索领域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41%,而百度的份额则为57%。


Google的突然退出为百度打开了大门,巩固了其作为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的地位。


如今,百度在线上搜索市场所占据的份额已经扩大至约69%,将阿里巴巴的神马搜索(20%)、搜狐旗下的搜狗(5%)以及奇虎360旗下的360搜索(4%)远远甩在后面。


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在过去的8年中,Google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太多影响力。如若回归,能否成功赢回用户芳心,仍是值得怀疑的一点。

铁路投资领跑基建回暖 今年有望重返8000亿元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基建投资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消息称,“2018年铁路完成8000亿元投资希望很大。”


今年的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安排7320亿元,是2014年以来最低的一年,较前一年减少8.5%。


上述最新报道表明,铁路投资额有可能较原计划一举增加近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月底考察川藏铁路时,要求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交通运输部7月底召开部务会强调,要加快完善增加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中铁总公布的信息显示,除川藏铁路外,和田至若羌、西宁至成都、盐城至南通、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长沙至益阳至常德铁路均计划于下半年开工。


“随着2018年下半年一批新基建项目的开工建设,铁路建设投资将再创新高。”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机车车辆投资(装备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组成。


过去两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猛然加速


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过去九年间整体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


自2009年开始,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大规模增长,当年原铁道部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45.27亿元,次年大幅升至8426.52亿元,创出历史最高峰。


不过,2011年,随着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及“ 7·23”动车事故,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当年仅完成5906.09亿,同比大跌35%,是迄今唯一一个没有完成投资计划的年份。此后又逐年恢复增长,2014年至2017年均突破8000亿大关。


今年年初至今,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出现由慢到骤然提速的过程。今年前5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仅1993.43亿,同比下降8.5%。而前7个月增至3750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年投资额任务的51.23%,而此前三年的完成占比均不及50%。


这意味着,6月和7月铁路投资迅猛增长,新增额接近1800亿元。


这意味着,在往后5个月里,全国铁路投资将为4250亿元,平均每个月要达到850亿元以上。铁路固定投资已迎来拐点。


上海证券报援引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表示,铁路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定海神针”,未来几年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将达15万公里。远期规划,至2025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8万公里。“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总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


基建投资正回暖


上半年投资增长放缓,特别是包括铁路在内的基建投资增速从去年上半年的21.1%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7.3%,让人们担心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可能因更多下行因素和外部挑战而承受更多下行压力。


不过,最近的两个高层重磅会议均重提基建投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从而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中国日报今日发文称,鉴于外部挑战不断增加,且存在提振国内需求的需要,稳定投资增长应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之举。报道援引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称,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将有更多鼓励投资的文件出台。


中国日报还引用其看到的文件称,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向各自分行发出通知,要求加快信贷投放,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和棚户区改造项目。

孙正义:把97%的“时间和精力”都投给了AI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对AI(人工智能)充满信心并非新鲜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AI “站台”。最近,孙正义又说,他将97%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AI领域,展现出对AI的坚定“信仰”。


孙正义周一(6日)表示,软银公司利润增长49%。这主要得益于软银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强劲表现,“愿景基金”的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农业、交通运输、卫星、支付、芯片、电子商务等等。


孙正义表示,看起来这些投资是出于心血来潮且没有任何共性,但实际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AI。孙正义称,已经“完全转移到”这个领域中去,“我将97%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AI上”。


孙正义从不吝啬将对AI的热衷公之于众。2017年10月,在沙特举行的未来投资计划会议上,他语出惊人地说,30年后AI智商破万,赶超人类的“奇点”很快到来。孙正义坚信“奇点”,即人工智能最终超过人类智能的一刻(由美国作家卢克·多梅尔在《人工智能》一书中提出),并认为地球上有感知的机器人数量将与人类数量相匹敌。


“我真的相信它(AI)的到来,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心急地去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孙正义在2017年2月的移动世界大会上说,“它将比我们更有能力,那时我们的工作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我们必须提出哲学性的问题。这是好还是坏?”


周一,软银公布4月至6月季度的营业利润为7150亿日元(50亿英镑),高于去年同期的4790亿日元(30亿英镑)。 “愿景基金”本季度的利润为2400亿日元(16亿英镑),是软银整体业务的重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