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库克奖金包揭秘!自担任苹果CEO以来薪酬超过7亿美元

周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显示,苹果公司(Apple)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最近获得了1.21亿美元股票奖励。这是自从2011年以来担任苹果首席执行官以来,库克获得巨额股票奖励的一部分。库克的年薪在2017年刚刚超过300万美元。


每年,如果苹果的表现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的三分之二,库克就会收到大量以前行权受限制的苹果股票奖励,然后他可以出售或持有这些股票。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在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423家公司中,苹果的总股东回报率排在第50位。


这些巨额股票奖励使库克成为科技行业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高管薪酬研究公司Equilar资深研究分析师亚历克斯·诺尔顿(Alex Knowlton)表示:“在过去七年里,库克是科技行业首席执行官中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自从他成为苹果首席执行官以来,苹果股价几乎翻了两番,他也因此获得了700万股股票奖励。”


自担任苹果首席执行官以来,库克总共获得了650382235美元的股票奖励。Equilar的分析显示,再加上工资和其他补贴后,自2011年以来,库克的薪酬总数为7.01亿美元。即使在周二抛售之后,库克仍持有80多万股苹果股票。按照周三220.15美元的开盘价计算,这些股票的价值超过1.95亿美元。


苹果股票构成了库克的大部分净资产。但他在耐克董事会的工作也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他还可以从其他投资中赚钱。不过,Equilar去年秋天估计,根据苹果当时的股价计算,他的净资产按照较低标准估计约为6.25亿美元。


诺尔顿继续称:“在相同时期内,其他获得巨额股票奖励的首席执行官只有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这位Facebook首席执行官的期权执行价为0.06美元,这使他的期权同期价值近58亿美元。


其他科技高管正迅速赶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和Snap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最近都获得了巨额股票奖励。马斯克的账面价值高达26亿美元,斯皮格尔则因公司上市而获得6.38亿美元奖励。


Equilar的数据显示,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自2015年上任以来,已累计获得谷歌4.04亿美元的股票奖励。其他科技高管,尤其是创始人,并没有获得股权补偿,因为他们从创立公司时就持有足够多的股权。


诺尔顿说:“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rey Bezos)、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多年来都没有获得股权补偿,佩奇和布林都只拿着1美元的薪水。”


库克计划把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机构。本月早些时候,他将500万美元的苹果股票转给了一家慈善机构,但拒绝透露细节。本月早些时候,苹果成为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公司。


比亚迪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20% 净利润下降超70%

8月29日周三,比亚迪发布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比亚迪营收541.51亿,同比增长20.23%,净利润4.791亿元,同比下滑72.19%。


尽管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同比增长121.06%至约7.58万辆,销量全球第一。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大幅下滑


上半年比亚迪结束了三年来的强劲增长,营收541.51亿,同比增长20.23%,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放缓。净利润4.791亿,同比大幅下滑72.19%。二季度营收294.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7亿,同比下滑6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汽车销售:新能源销量继续上涨,SUV大幅下滑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比亚迪的重要业务,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84.25亿,同比增长16.65%。从业绩快报中可以看出,上半年比亚迪共计销售22.45万辆新车,其中新能源汽车7.49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大好,呈现翻倍增长。


传统燃油汽车销售14.96万辆。其中SUV销量大幅下滑,自3月起下降幅度达55.82%。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一直受到国家补助。过去三年,政府补助一直是收入的重要贡献者。2017年,政府出台新能源车新的补贴政策,总体退坡20%。


比亚迪表示,业绩的下降是因为补贴退坡的影响。财报称,受补贴退坡影响,包括电动大巴和新能源乘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传统汽车业务方面,宋MAX持续热销,推动了公司传统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但激烈的行业竞争仍较大程度的影响了该业务的盈利水平。


面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持续投入研发并提升技术,扩充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长远健康发展。财报称,2018年上半年,尽管受到补贴退坡的政策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同比增长121.06%至约7.58万辆,销量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约18.3%,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约20.3%。


收入结构:汽车业务收入继续上升,各业务均实现小幅上涨


分部门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收入的541.51亿元中,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292.26亿元元,同比上升26.03%;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203.97亿元,同比上升11.85%;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45.26亿元,同比上升25.26%。三块业务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97%、37.67%和8.36%。期内,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84.25百万元,同比增长16.65%。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补贴退坡影响几何?


此外,尽管对整个行业来说,政府补贴会进一步减少,但是比亚迪认为:


政策方面,自2018年6月12日起,国内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将执行新的补贴标准,新能源汽车将根据续航里程和技术性能的差异获得不同补贴,拥有长续航里程和高技术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将拿到更高补贴。随着补贴新政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 将迎来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凭借突出的汽车性能和技术优势,比亚迪多数新能源汽车车型均将获得顶格补贴,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称:


本集团将持续积极拓展汽车智能系统、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为集团的长期可持续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次充电电池方面,比亚迪同样面临补贴加速退坡的困境,但在财报中,该公司展望称:


光伏业务方面,自国家于 今年5月31日发布新的光伏政策以来,光伏发电补贴加速退坡,市场需求急剧下滑,整个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寒冬期”,预 期下半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因此,比亚迪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努力扩大海外销售规模并提升产能利用率,以缓解光伏新政带来的影响。

最高185倍PE!瑞银给美团的估值超千亿美元,贵绝新经济股

美团点评将成为香港第二只同股不同权的新股,暂定于9月7日至12日公开招股。目前,各家投行对美团点评给出的估值相差甚远。


8月30日,瑞银给予美团点评最高达7460亿元(约合1094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其明年预测市盈率(P/E)184.5倍。具体来看,瑞银给予美团估值介于5110亿至7460亿元(约合749亿至1094亿美元),估值相当于其明年预测市盈率126.4倍至184.5倍。而美团的3名保荐人美银美林、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给予的估值介于3550亿至4524亿元水平(约合521亿至663亿美元)。


8月29日,全天候科技从潜在投资人处独家获悉,美团点评香港IPO承销商之一的高盛当前给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是最低可达570亿美元(约合3887亿元人民币)。同时,摩根士丹利看好美团点评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发展潜力和领先市场地位,给出了约580亿美元(约合3955亿元人民币)的估值。


保荐人对美团给出的估值虽然不及瑞银,但仍较美团去年10月完成C轮融资时的估值约300亿美元大幅提升,在不足一年间,估值已攀升逾五成至一倍。


美团点评以极大的持续性亏损进入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通过O2O的整合在线上实现极高的交易规模,并尝试告诉所有生态链伙伴,无论是潜在投资者还是生态链客户,当其实现极大的规模效应后,能通过一个极低的营业利润率实现百亿人民币净利润。超强的护城河加上超强的边界扩张能力,赋予即将登陆公众市场的美团点评一副”牛骨”。


185倍PE贵绝新经济股


如果美团上市估值达到185倍,将使其成为港股众多新经济企业中“最贵”的一家。


对比来看,港股另一只同股不同权企业小米明年预测市盈率只有约25.2倍,而一向以高市盈率著称的美国电商亚马逊(Amazon),明年预测市盈率也只有52.3倍。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多次强调,美团对标的是亚马逊,美团要成为生活服务领域的亚马逊。


投行之所以对美团给出高估值,是因为普遍相信美团盈利会持续快速增长。瑞银预计美团可于明年开始实现轻微盈利,美银美林的报告预测,美团2020年业绩可以扭亏为盈,按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将达到89亿元人民币。瑞银估计美团2020年预测市盈率将回落至介于30.6倍至44.7倍,美银美林预计美团2020年预测市盈率约35倍至41倍,仍高于大部分互联网同业同期的水平。


今年6月25日,美团点评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之路。招股文件显示,美团目前仍然未实现盈利,去年调整后亏损为28.5亿元人民币。


8月23日,美团点评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近日知情人士报道,8月28日,美团点评已启动PDIE(分析师预路演),将开始评估投资者对其逾40亿美元融资需求;腾讯控股据悉为美团香港IPO基石投资者之一,将投资4亿美元。

苹果真的在造车?申请新式天窗和高科技座椅专利

8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AppleInsider报道,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队是其“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研究中最突出的要素,不过该公司也在研究该类汽车的其他方面,包括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自行设计天窗。


苹果周四获得的两项专利涵盖了经常被忽视的两个驾驶体验领域。第一项专利名为“带有非线性轨道的可移动顶盖”,它描述了一个使用多条轨道来滑动车顶顶盖的天窗系统。


根据专利说明,该系统基本上由两条轨道和一条连接轨道和顶盖的连接臂组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条轨道的方向并不相同,两者之间的距离差异会影响连接臂的方向,但仍会使得这三个部件保持连接。


在专利图纸中,苹果提出,该系统会适用于车顶中部较窄和后部较宽的车辆。


专利中所示的图纸描绘的是一辆车顶光滑浑圆的汽车,但这可能只是为了说明该系统在理想情况下是如何运作的。


第二项专利是“动态座椅系统的触觉反馈”,它探索了车辆通过座椅来向乘客提供事件通知的方式。苹果建议利用座椅本身来向用户发出诸如防止偏离车道的提醒,而不是通过哔哔声和视觉提示来提醒。


所谓的“动态座椅系统”,苹果指的是一种各项特性可由车载电脑调节的座椅。例如,这可能包括调整座椅的高度、靠背角度、给座垫充气或放气或者改变安全带的张力。


这一切都是基于车载电脑从外部状况接收到的数据而进行的,例如根据车辆运动来评估乘客可能受到的生命危险。


上述专利是苹果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的诸多涉及汽车的专利申请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系统等颇具特色的主题。它今年8月提交的一份申请文件涉及自动驾驶汽车如何提醒告知其他的道路使用者它的行驶意图,今年7月提交的另一份文件则关注汽车如何根据其观察到的乘客压力来改变其驾驶风格,3月份的文件则谈到基于手势的控制和其他的类似主题。


长期以来,苹果一直在致力于“泰坦计划”,最初它是想要打造一款品牌汽车,直到2016年它将项目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苹果在运营着一支测试其自动驾驶项目的车队,据信该公司正在与大众公司合作展开PAIL项目,使用自动驾驶面包车来接送员工上下班。


苹果可能仍在研发自己的汽车,知名分析师郭明琪(Ming-Chi Kuo)称,“苹果汽车”(Apple Car)或相关产品最早可能会在2023年推向消费者。

为何说电动汽车让中国成“21世纪全球汽车中心”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制造商和政府都在制定关于电动汽车的宏伟计划,并在为取代世界上的燃油轿车和卡车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但有个国家电动汽车真正上路的数量明显独占鳌头,那就是中国。


中国发生了什么?

图: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急速增长,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销量在2017年增长了约50%,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则增长了约一倍。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100万辆,中国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到2025年销售700万辆。本土品牌包括吉利(Geely)和比亚迪(BYD),后者得到了美国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支持。初创公司蔚来(NIO)正将自己定位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公司的顶级挑战者。


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进展?


这是中国减少空气污染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空气污染是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的瓶颈。作为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的签字国之一,中国承诺将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电网三分之二的电力来自煤炭火力发电,这本身也会造成污染和排放碳。中国领导人希望减少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这被视为战略弱点。中国政府去年发布的一项计划设想,新能源汽车将弥补未来在华销售汽车的全部涨幅。


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从2019年开始,中国对零排放或低排放汽车的生产采取更严格的汽车排放规定和配额。对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10%的退税以及来自省级政府的补贴。中国在2017年花了大约10亿美元用于补贴,但准备在2020年前取消补贴。


中国以外的汽车制造商怎么办?


他们都有推出非汽油车的计划。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 AG)计划斥资700亿欧元(约合810亿美元),到2030年推出所有车型的电动版,其中大部分开支属于电池成本。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计划到2023年推出20款全电动汽车。沃尔沃公司将在2019年开始逐步淘汰燃油汽车。特斯拉在2017年中期推出了第一款中端车型Model 3,尽管它始终面临着难以实现生产目标的困扰。


其他政府给予电动汽车多少支持?


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不过当某家公司销量达到20万辆时,这项抵免就会逐步取消,特斯拉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日产公司(Nissan Motor)和通用汽车公司也紧随其后。包括挪威、法国和英国、德国和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已经或正在讨论终止使用内燃机新车销售的最后期限。


电动汽车销售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如何?


大量证据表明,电动汽车销售非常依赖补贴。在美国,佐治亚州的电动汽车销售始终在快速增长,直到该州在2015年6月削减了50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在取消激励措施后,电动汽车的月销量从每月1400辆跌至不到100辆。即使在崇尚环保的丹麦,在政府宣布将逐步取消免税政策后,2017年初的销售也下降了60%。


这都与价格有关吗?


不完全是。就接受障碍而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然而,这项技术正在改进。Model 3的扩展里程版每次充电后可行驶310英里(约500公里)。这并不比燃油汽车成本高很多,不过续航里程过半后,用特斯拉最强大的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大约需要30分钟。至于费用,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与燃油汽车不相上下。


电动汽车能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中心吗?


鉴于中国的庞大规模和不断积累的财富,中国看起来肯定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汽车中心。问题在于,中国的公司能否会像底特律三巨头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那样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兴的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在开发电动汽车方面可能比开发燃油汽车更成功。韩国制造商已经展示了如何用高质量、价格合理的产品撼动汽车市场。

不仅是中国 全球汽车销售都在放缓

2010年以来,全球汽车销售每年以超过5%的增速稳步扩张。然而汽车咨询机构LMC Automotive.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售的同比增长只有1.8%。


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增长放缓是主要的原因,而美国的关税政策施压,则是触发中欧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关键。


中国此前宣布在今年7月下调汽车进口关税,但下调关税后的汽车销量并未出现复苏。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双降,环比降15.19%,同比降幅5.30%。


这是十年来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真正意义上出现负增长。



欧洲的汽车销售同样也在放缓。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到,汽车市场的需求已经回到了上一轮衰退前的水平。


在本轮经济复苏的助推下,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售仍然相对坚挺,但前景已经开始生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了多个非美市场的消费者信心,媒体称美国总统计划对该国2000亿美元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此前已经推行的25%和10%的钢铝关税,也令车企生产成本上升。


美国贸易政策对汽车企业的影响显著,从周二汽车股的表现中可以窥见一斑。周一美国与墨西哥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墨西哥同意“4年内实现北美地区所产汽车75%组成部件”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周二标普、纳指再创纪录新高,在美墨均设工厂的大众、宝马和戴姆勒股价均上涨,表现均好于德国DAX指数。


德国大陆集团上周下调了2018年的销量和利润预期,称消费者对轿车的需求明显减少,中国和欧洲业务表现不佳。大陆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再加上欧洲开始实施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检测标准,戴姆勒、大众以及另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此前也都均下调了利润预期。同样地,中国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尾气排放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腾讯、中国人寿业绩不达预期 内地投资者史上最快速度出逃港股

北京时间8月29日上午消息,在腾讯等几家重量级公司的业绩不达预期之后,大陆投资者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撤离港股。


根据彭博按照每日净买入数据计算得出,南向投资者本月至28日已净卖出港股254亿港元,料创沪港通自2014年底开通以来的月度新高。今年以来,南下资金曾在4月至6月间创下连续三个月净卖出的空前纪录,7月小幅净买入约19亿港元后,8月再度转为净卖出。


受内地去杠杆等资金收紧影响,叠加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外部纷扰,大陆和香港股市6月以来加速下滑。此前被一些分析师寄予厚望的港股中报业绩,也成为碾压南下资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彭博数据,恒生指数中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及中国人寿等半年报获利低于预期的幅度最大,科技股巨擎腾讯控股本月也公布了二季度盈利意外出现至少十年来首次下降。


“业绩不达预期是一个催化剂,”第一上海分析师叶尚志接受电话采访时称,他指出, 去年底投资者比较亢奋,现在过高的预期在调整,前期焦点股,如腾讯等股价都打下来,对市场构成进一步心理压力,套现压力有所扩散。


大卖腾讯


根据彭博数据,在恒生指数中权重仅次于汇丰控股的腾讯,本月遭内地资金净卖出已达141亿港元,占整体南向净卖出金额的逾五成。腾讯在8月15日公布盈利意外下降后,股价于次日跌至近一年低位。目前,南下投资者持有腾讯流通股的比重达1.3%,约为近一年来最低,相较于年初时为1.8%。


“腾讯遭大量减持主因当局加大对传媒及游戏发行等行业监管力度,叠加业绩放缓,”富兰克林华美中国消费基金经理游金智在邮件回复中称,“其他科技股原本上半年业绩就预估不佳,但资金一出逃,形成恐慌杀跌。悲观情绪下,市场反应会超过。”


元大投信基金经理吴育瑄在邮件中也表示,展望后市,预期腾讯营运将进入向下调整阶段。彭博数据显示,舜宇光学科技、中国人寿是遭南下最大减持的另外两支港股,减持金额皆近11亿港元,仅次于腾讯。


今年以来,港股日均净买入达4.7亿港元,仅为去年15亿港元的三成。本月恒指料第四个月收低,创下2016年2月以来最长月连跌。


随着南下资金大举净卖出,资金套现压力已有所缓解。第一上海的叶尚志认为,虽然内地投资者对下半年仍然比较谨慎,但像8月那样大的流出在未来几个月较难重现,除非“有特别的催化剂”。他说,未来如果有好消息提振人气,也不排除内地投资者重回净买入。


“8月港股通创下大量净流出,A股疲弱是很重要因素,两地股市的投资人气非常低迷,”富兰克林华美的游金智也称,未来“密切关注政策宽松力度,看是否能扭转市场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