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发售仅三天iPhone X跌破官网价 或因供过于求

新京报11月6日——北京时间13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三款全新iPhone,4.7英寸的iPhone 8、5.5英寸的iPhone 8 Plus和5.8英寸的iPhone X。其中备受关注的iPhone X为史上最贵iPhone,最低售价8388元,顶配版本接近万元。

发售仅三天 iPhone X跌破官网价

“对,X也破发了。”11月4日,就在苹果iPhone X正式发售的第二天,一位黄牛告诉新京报记者,渠道商的报价已经跌破官网价格,银色iPhone X(64GB)报价8150元,低于官网价格150余元,更是比刚刚发售时的黄牛价暴跌1600余元。业内专家认为,降价的直接原因就是“供过于求”。

黄牛价三天跌千余元

继iPhone 8在发售一小时就跌破发售价后,苹果把希望都寄托在了iPhone X身上。但iPhone X的价格也并不坚挺。

11月4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给出的银色iPhone X(64GB)报价为8228元,已低于发售价格。

5日,一名渠道商通过微信将报价发给了记者,其中iPhone X(64GB)黑色售价8450元,白色售价8150元,256GB版本黑色售价9750元,白色售价9650元。

可以看到,iPhone X正式发售第二天,64GB银色版的黄牛价格就已下跌1500余元,256GB黑色版本下跌450余元。从报价上来看,256GB版本的iPhone X比64GB需求更大,黑色版明显要比白色更加好卖。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三天前刚刚发售时,黄牛也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价。

在11月3日iPhone X正式发售后,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得到的黄牛价格显示,iPhone X(64GB)黑色售价9900元,白色售价9700元,256GB版本黑色售价11200元,白色售价11000元。

“今年现货比较充足,”一位黄牛向记者解释,iPhone X售价破发的原因,除了苹果货源较为充足以外,中国消费者在手机消费上也逐渐趋于理性,较高的售价把不少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也有声音指出,全面屏手机正面边框均为黑色,这也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更具整体感的黑色版本。


分析师:iPhone X不足以让苹果重回巅峰

“目前断言X失败为时过早,”独立IT分析师唐欣称,即使破发,iPhoneX也是史上最贵,利润最高的手机。“目前看销量尽管无法和iPhone4至6s这几代相提并论,但基本还是符合预期的。”

数据显示,从国行版iPhone X在各大电商平台以及苹果官网的销售情况来看,在其预购开始的5小时后,其销量就达到了550万部之多。苹果也宣布,iPhone X预订量已经“打破了历史纪录”。

11月3日,苹果公司发布2017年第四财季财报,本财季营收为5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10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大中华区营收为98.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85亿美元增长12%,止住了此前连续6个季度下滑的颓势。苹果公司管理层预计,iPhone X的发布将推动该公司迎来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季度”。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的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达到了1100万部,而去年同期仅卖出了800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0%。iPhone X高配版接近万元的售价,它极大满足了苹果的利润诉求。

唐欣称,iPhone 7和8的低迷已经对苹果业绩带来很大压力。对于iPhone X,业界也一直是谨慎乐观。就业绩来讲,iPhone X还是会比过去两代产品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收入,“但我不认为它足以带苹果重回过去的巅峰。”

360借壳江南嘉捷催热相关主题 11只受益股或迎布局良机

证券日报11月6日——江南嘉捷11月2日晚间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草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504.16亿元收购三六零(即“360”)100%股权;另将公司全部资产、业务等一切权利与义务划转至子公司嘉捷机电,并16.9亿元现金转让嘉捷机电90.29%股权,其剩余9.71%股权以1.82亿元资产置换方式转让予三六零全体股东。360公司致力于用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解决用户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领先的互联网广告及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和产品提供商。

    据业绩承诺,重组实施完毕后,360公司2017年至2019年预测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和38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周鸿祎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对此,东方财富证券认为,360借壳方案出炉有望重塑国内产业格局,提升网络安全板块的整体估值,对直接或间接参股360的上市公司股票股价有较大提振,相关受益股有望迎来布局良机。


    进一步看,直接或间接参股360的A股标的包括天业股份、雅克科技、电广传媒、炬华科技、中南文化、中信国安、浙江永强、三七互娱、爱尔眼科、江南嘉捷、绿地控股等11只个股。上周五,上述360概念股表现十分强势,其板块整体上涨达到2%,在可交易的10只成份股中,除绿地控股下跌外,其余的9只概念股全部实现上涨。其中,天业股份、雅克科技2只概念股实现涨停,电广传媒也大涨6.03%,炬华科技、中南文化、中信国安、浙江永强、三七互娱和爱尔眼科等个股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上述直接或间接参股360的相关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业绩也有望获得提升。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上述11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已披露年报业绩预告,这4家公司业绩全部预喜。其中,中南文化、三七互娱预计2017年年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50%,分别为120.00%、63.53%,雅克科技2017年年报业绩有望续盈,浙江永强2017年年报业绩有望略增。

    对于板块的投资机会,平安证券表示,作为国内网络安全及互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360公司的回归无疑是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一个重要事件。如360最终能成功登陆A股并带动优质中概股集体回归,则将带动A股科技板块步入长期成长通道,是我国科技行业的一项重要利好。对于A股的投资建议方面,除中广传媒、中信国安、天业股份等直接或间接参与360私有化的A股上市公司外,建议重点关注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美亚柏科、数字认证等信息安全公司,一是因360回归A股产生的情绪提振可能带来事件投资的机会,二是国家对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视也可能使得上述公司受益。

央行人士警告:Fintech带来风险不容忽视 尤其是流动性风险

华尔街见闻11月6日——据中证报、澎湃新闻、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媒体,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称,任何金融业务都要有牌照,Fintech(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流动性风险。

在4日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第二届年会上,孙国峰表示,Fintech(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流动性风险。有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不一定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也有可能是一些大型Fintech公司。假如其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就应视为系统重要性机构而纳入到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管理。

他认为,过去几年中国的Fintech发展很快,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互联网应用场景相关数据和金融平台数据是打通的。这客观上有利于Fintech快速发展,但目前有必要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个人隐私、数据隐私保护是否到位。

他称,金融科技巨头掌握大量数据,包括交易数据、社交数据和金融数据等。这些数据因为量很巨大,已具备准公共品特征。对一些非公共品数据允许进行交易,但必须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进行。


他还称,加强监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牌照,任何金融业务都要有牌照。任何金融业务都要持牌不因为使用某种技术而改变,使用任何技术都要有牌照;也不因金融业务的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普惠金融也要牌照。“不能说因为目的很善良,就可以在金融牌照上有豁免。”

“(现在)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这个框架下,我想应当没有什么金融的领域是没有被监管所覆盖到的,要实现这种全方位的监管。”孙国峰表示。

对于备受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孙国峰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确实比较复杂,多个市场之间相互传染,很多的金融创新跨行业、跨领域。所以,Fintech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他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宏观审慎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早在9月中旬,孙国峰在接受中国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金融科技存在造成金融体系金融风险加大的因素。

他当时称,一方面,金融科技使得金融风险更加具有隐蔽性、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比如“e租宝”事件。过去金融风险很多都是局限在某一地域,现在金融科技、互联网技术容易使得风险可能影响的个体范围非常广、传染速度更快;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使金融业“脱媒风险”加大。对于银行资金的流动有着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但现在有很多资金流动通过金融科技公司,这其中一些资金的流动受监管的程度相对比较弱,可能会带来风险。还有就是存在监管套利风险。由于金融科技行业很多业务处在相对模糊的地带,界限不明确,可能存在监管套利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套利和跨国的监管套利。

当时他认为,金融科技还是具有很强的风险特征,必须要加强监管。

沙特掀反腐风暴 布油大涨2.5% 比特币再创新高

如何有效利用学术图谱?怎么建立相对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大学承办,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协办的 2017 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17)于 10.26—10.28 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此次会议规模空前,会议主办方邀请了包括丘成桐、沈向洋、李飞飞、丛京生在内的学界、业界知名人物,这次大会除了14场非常值得关注的特邀报告,还有2场大会主题论坛、40余场学术论坛、30余场特色活动以及3个颁奖大会,同期还将有80余家企业举办科技成果展。AI科技评论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对大会内容进行了全程覆盖和报道。

如何建立相对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在人工智能研究飞速发展的今天被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 CNCC 2017《大数据驱动下的学术评价》技术论坛上,邀请到CCF 术语工委会主任周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新兵,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北京大学教授金芝,微软研究院研究员王冠三共聚于此,探讨如何构建大规模异构学术图谱,有效利用图谱为广大学者服务,为学术评价和社会发展服务。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副教授唐杰、微软亚洲研究院李锐博士主持,在panel讨论环节,还邀请到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熙霖。

从左至右依次为清华大学副教授唐杰、北京大学教授金芝、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微软研究院研究员王冠三、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熙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新兵、微软亚洲研究院李锐博士

作为第一位嘉宾,周明在论坛中介绍了CCF术语工作委员会,并详述了术语工作委员会中的分工。为了更好的进行术语工作,他们构建了三级火箭,第一级是专家火箭,这一级火箭主要涵盖的是之前一些专家的研究工作。下一级是网络火箭,其中包括新词挖掘,词义挖掘,合并、择优等,第三级是众包火箭,这一级会鼓励网友贡献新词条并审核编纂词条内容,为术语工作委员会做出贡献。

为什么会构造这样的三级火箭?他表示,专家火箭可能存在词条老旧的问题,这时候网络火箭就出现了,可以增加新的词条,例如AlphaGo等,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分类体系不一致,要进行很多调整,另外在增加新词条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人工甄别断定分类,还有如何将网络上的简繁体文本对应起来。总体来说,网上找的资源良莠不齐,格式多样,无法用自动化手段去做,必须靠众包去做。

专家火箭和网络火箭目前进展顺利,众包火箭现在发展也不错。他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有激励机制,为大家设计了不同的头衔以表彰其对计算机术语工作做出的贡献。大家可以基于他们的术语工作,做搜索、问答等各种各样的研究。

接下来,王新兵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学术地图上的一些研究。他表示,目前的数据量很大,要从数据中挖掘出某位老师或者学生的研究水平,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他也提到如何将论文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有什么好的做法,为实现这些目标有哪些核心的考虑。

在论坛中,他为大家详解了他们做的一些图。他们现在做的分析有挖掘论文之间的相关性,挖掘出某个领域比较重要的研究人员,以及谁在那个领域成长比较快,影响力比较大,挖掘某些研究的地理核心区域。在进行核心区域的研究中,也能看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取得的发展。他还举例分析了几个重要会议(SIGMOD和SIGIR、CVPR和ICCV、AES和OOPSLA)之间的交叉和联系。

他们的愿景是希望能通过数据分析来帮助大家,例如根据文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文章推荐,或者进行关联的作者推荐。

随之而来的是高文院士的精彩演讲,他谈到最近讨论比较多的双一流建设,这个排名请了许多知名的专家来评价、讨论、制定规则,然后让机器去计算,但网上有很多对这个排名的调侃和不满。他表示,通过专家制定规则,然后再用提交的数据进行排序的方法,里面有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用大数据做学术评价,很多时候能不能得奖和你的数据的公开程度直接相关,如果在网上几乎查不到你的信息,很大可能得不到高分。”

此外,他也发表了对利用论文数量做学术评价的看法。“学术评价一定要有科学性在里面,纯粹的数论文一定不行,但是论文数有一定的参考性。如果没有其他可参考的,那么数量可能是主要参考的点。”

“以前评价学者的水平靠人的判断,现在数据正在慢慢发挥作用,亚洲学者也多起来了。”他说道,“从社会进步、学科发展、个人发展来说,我们应该逐步关注、整理和维护数据,另外也应该乐于分享数据。此外,不能为了追求数据而数据,要科学地使用、判断数据。”

而现场观众也进行了踊跃的提问,比如什么时候机器可以制定规则,自然基金委在基础研发投入方面的做法,如何看待最近《美国新闻和全球报道》排出的全球高校排名。

下一位演讲嘉宾是金芝教授。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学术评价,她对学术评价做了介绍,目前存在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出全面的评价。另外,在做评价时需要考虑多维性,要尊重不同的价值体系。论坛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大数据,她介绍了亿级学术图谱Open Academic Graph,她表示,构建学术大数据的目的有三,一是集成丰富的学术知识数据,二是数据共享,三是服务共享。这些都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学术研究有很大的贡献。

在论坛中,她从窄义和广义上阐述了知识图谱的概念。而知件是计算机可操作性的知识模块,分为源数据层、策略层、表现层。关于知件她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在知件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模型驱动的知识抽取、知识的编排和演算,以及进行综合报告的深层化 ,这些都非常有意义。

在演讲的最后她提到,“我们希望在开放性学术知识图谱和可定制学术评价上,构建一个开放的学术评价社群。”

之后,王冠三先为大家描述了他认为的AI是什么,然后为大家描述了知识图谱的概念、包含哪些东西。他表示,他们之前在研究中让机器来读所有的论文,看机器是否能自己教会自己读取出需要抽取出来的信息等。

在对学者的排序过程中,对影响力的评估很重要。他们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排序,然后通过对结果来进行分析,来判断排序方法。目前有很多进行高校排名的方法,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名单,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公平。他表示,他们用的是迭代算法来进行计算。在对学科进行评比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并不是每个小学科都能涵盖,这时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评比方法。另外,目前学术界每个月都会涌现出大量的论文,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机器。

最后,他也介绍到Open Academic Graph数据的使用方式,以及一些与它相关的技术手段,例如如何构建关系,将图画出来。

作为最后一位演讲的嘉宾,唐杰副教授先是总结了大家前面的演讲,然后介绍了开放学术组织(Open Academic Society),从理论研究、技术推广、国内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介绍了AMiner的总体情况,目前他们已经与多个机构合作成立了研究中心,包括与中国工程院合作成立了知识智能联合实验室,与微软合作成立数据研究院科技大数据研究中心等。

此外,他也提到了Open Academic Graph开放数据,他初步介绍了这个数据集的一些基本情况,除了论文数据,他们还发布了学者的相关信息、学者之间的关联信息、profile信息等。基于这些数据,他们还组织了一些数据挖掘比赛。

他表示,现在可以结合大数据、知识分析等,做出很多的学术地图画像,他为大家展示了他们做的人才迁徙图,可以看到国际上顶尖人才的迁徙路径。此外,基于那些学术大数据,他们还做了机构排名,也发布了CS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排名。“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在这个数据上做非常多的工作,我们这个数据集完全开放。”

在最后panel讨论环节的嘉宾有金芝、周志华、王冠三、陈熙霖、王新兵,大家针对数据VS知识、大数据VS小数据、简单评价方法VS复杂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节后错峰游 就去这10个亚洲城市(二)

大摩:上调腾讯目标价至420港元 看好手游和广告两大引擎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维持对腾讯“增持”评级,并上调目标价从370港元至420港元,调升幅度为13.5%。截至发稿,腾讯股价报367.4港元。

今年以来,腾讯股价屡创新高,累计上涨93%,市值逼近3.5万亿港元。

大摩表示,腾讯当前市盈率约为34倍(相对于2018非GAAP每股收益预测值),其最新目标价中隐含的腾讯的市盈率为39倍,在历史波动范围内。

强劲的游戏收入和稳健的广告收入是大摩看多腾讯的主要理由。


 《王者荣耀》持续火爆 游戏收入有望再创新高

大摩预计,腾讯三季度游戏收入有望同比增长40%,其中手游收入预计将同比激增72%至170亿元人民币,创纪录新高。

腾讯旗下现象级游戏《王者荣耀》吸金能力不减,据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王者荣耀通过iOS渠道收入在第三季度同比增加30%,较去年同期24%的增速进一步加快。

此外,《魂斗罗》、《穿越火线》等老款游戏也继续保持显著的增速,而一批新上线的游戏也表现不斐。

第三季度,在iOS系统上收入排名前20的游戏中,腾讯旗下游戏占据了8个,而在第二季度,这一数字还仅为5,这也意味着网易和腾讯在游戏业务上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了。

今年底明年初,腾讯还有一批新的游戏计划上线,其中《王者荣耀》北美版《Arena of Valor》预计将于明年登陆,因此大摩对腾讯游戏业务前景表示乐观,预计2016年至2018年,腾讯手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8%。


广告业务贡献率预计上升至17%

大摩预计腾讯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0%至112亿元。

腾讯持续在高质量内容方面的投入有效促进了流量。今年第三季度,腾讯视频平均MAU(月度活跃用户)达到4.5亿人次, 腾讯新闻MAU达到2.1亿人次,平均日活时间同比增长6%。

大摩认为,随着微信功能继续扩展,未来朋友圈有潜力成为广告收入增长引擎之一。

在2014年时,广告收入在腾讯总收入中占比仅为11%。大摩预计,今年全年,广告业务的贡献率将上升至17%,并且预计该业务在2016年至2018年间将保持48%的惊人增速。

腾讯将于11月15日公布新一季财报。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杰富瑞集团分析师Karen Chan预测,手游和数字内容的强劲增长将带动腾讯的整体营收,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54.6%至624亿元,非GAAP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