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特斯拉CEO:2019年前不会在中国大规模投资 建厂还要等几年

特斯拉CEO Elon Musk今日在分析师电话会中表示,在2019年前不计划在中国进行大量的资本开支,中国工厂要在几年后才会成为现实。当被问及中国工厂的规模时,Musk表示,中国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数十万辆汽车。

当被问及中国工厂的规模是否会和目前位于加州Fremont的工厂相当时,Musk表示,中国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数十万辆汽车。他说:“至少几十万,可能更多。”

在电话中,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询问2018年的资本支出是否预计低于2017年?对此,Musk表示,他预计明年的资本支出将与今年相当。

他说:“在我们花钱之前,我们想确保我们应该在哪方面扩张。如果特斯拉现在来做资本支出决定,这就好像在黑暗中射击。”

特斯拉CFO Deepak Ahuja表示,他将在下次盈利电话中回答这一问题,届时特斯拉将为明年提供指引。

上月末,网易财经援引媒体消息称,特斯拉和上海就在上海建制造工厂达成协议,特斯拉正就时间等公告细节和上海商议。

近年来,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传闻频出,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美国媒体报道特斯拉工厂将落户上海,特斯拉发言人也表示公司正与上海市接触,后来上海临港发布了澄清公告,证伪了这一消息。

特斯拉是全球电动汽车龙头,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特斯拉继美国市场之后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达25.6879万辆,同比增长121%。

收评:沪指震荡涨0.08% 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网易财经11月1日——今日,两市平开后震荡上行,沪指重上3400点。随后,沪指围绕3400点上下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报3395.91点,成交2320亿元;深成指跌0.15%,报11350.3点,成交2499亿元。

板块方面,芯片板块、次新股、保险板块涨幅居前,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跌幅居前。

外围市场方面,今日日经225指数高开后持续攀升,午后盘中大涨逾2%,高见22461.50点,创近21年新高。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98%,报22446.50点。

近期出现连续回调的周期板块再度“爆发”,堪称昨日盘面企稳最大“功臣”。一方面,近两个交易日以来,杀跌主力均来自此前涨幅较大的板块,被市场期待的全面性机会并未来临,结构性行情仍在演绎。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A股走出跨年行情概率较低,近期市场出现典型的“秋收冬藏”特征,布局方向上因此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基本面向好态势仍在延续,支撑指数慢牛格局的逻辑依旧,中长期A股缓慢上行的趋势也依然将是主线。但从板块角度来看,本轮行情演绎其实并不均衡,从配置角度出发,短期也已显然不适合追涨如周期等在内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建议从估值安全和成长潜力两个角度出发来理性分析板块及个股,优选其中估值水平相对合理,成长确定性较高的品种进行配置。

力促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央行扩展应收账款登记期限

证券日报11月1日——10月31日,央行发布了修订后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办法第十二条将应收账款的登记期限从“1年-5年”扩展为“0.5年-30年”。央行认为,这可以更好地满足账期较短的普通贸易类应收账款融资,以及账期较长的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权为质押的融资需要。同时,在再融资收紧之后,一些上市公司将应收账款融资列入了计划。修订后的《登记办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现行《登记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实施以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业务,保障了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要求提供的登记服务。但随着我国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登记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新问题,亟需补充和完善。例如,应收账款的现有定义不能涵盖实践中已开展业务的应收账款种类、应收账款转让登记有实践无指引、登记期限的设定与实践中业务开展期限不吻合等情况。结合业务实际,为更好地引导用户开展应收账质押登记与查询,保障交易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央行在深入研究并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登记办法》进行修订。

    增加应收账款“转让登记”的规定。转让和质押是应收账款融资的两种形式,但我国应收账款转让登记立法缺失,使得实际业务中交易一方(质权人或受让人)面临一笔应收账款同时被质押和转让,或被重复转让的风险。随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日益扩大,市场要求建立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制度的呼声强烈。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根据各地方及行业协会对转让登记认可情况,《登记办法》在不突破现有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在附则中增加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参照质押登记办理的条款(第三十三条)。转让登记虽为非强制性规定,但有助于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开展登记与查询,保护交易安全,为进一步在法律层面明确转让登记的法律效力积累实践经验。


    完善应收账款定义。随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发展,实践中用来融资的应收账款类型丰富多样,银行、保理公司等机构对完善和调整《登记办法》列举应收账款的范围需求强烈。为切合业务实际,对应收账款定义(第二条)修订如下:一是增加兜底条款,定义部分增加“依法享有的其他付款请求权”,列举部分增加“其他以合同为基础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满足金融机构目前已开展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创新需要;二是将“提供服务产生的债权”细化为“提供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或劳务产生的债权”,以契合目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

    应收账款是小微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对于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应收账款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活动的一条重要渠道。2017年半年报显示,A股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高达4.14万亿元。一些急需资金的上市公司将应收账款直接转让给保理公司,在获取资金的同时也盘活了这部分应收账款。

    央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于2013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截至2017年3月末,平台累计促成小微企业融资1.6万亿元,占总融资金额的35%,拓宽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渠道。

首例!天津贵金属交易所被判组织非法期货交易

华尔街见闻11月1日——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在一起现货平台投资纠纷中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津贵所”)组织非法期货交易,裁定涉案全部交易无效,应赔偿原告投资者90万元。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津贵所不服裁决,将提起上诉。

根据案情材料,原告李某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津贵所交易白银现货,先后总投入约130万元,成交192笔,共亏损约91万元。

津贵所于2008年设立,据其官网披露,白银现货的交易规则包括交易所以伦敦现货白银市场价格为基础,综合国内白银市场价格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出现货白银指导价,其会员公司再据此按照一定点差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投资者可以进行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为成交金额的8%-40%。

历城区法院认为,涉案的所谓现货延期交收交易模式实质上是非法期货交易,涉案的192笔交易无任何白银实物交收或延期实物交收,均直接平仓对冲了结,实际交易不以实物交割为目的。且涉案交易一笔多达15手(15千克/手),普通自然人投资者不具备交割能力。

法院在判决书中称,虽然从单个客户角度,涉案交易采取会员与投资者间一对一对赌方式,但从津贵所130多家会员公司角度,是集中了众多客户参与交易,属于分散式柜台做市商交易,符合集中交易特征。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了解到,2015年9月,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向深圳经侦局提供复函认定,津贵所139号会员天津国腾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擅自从事期货交易”。

今年3月,清理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商品类交易场所的分散式柜台交易“一般为杠杆交易,合约具有标准化特征。交易场所既不组织商品流通、又不发现商品价格,实为投机炒作平台,对实体经济没有积极作用。”

历城法院判决,原告李某在被告津贵所交易系统中的开户和全部交易无效,津贵所应于判决生效起十日内补充赔偿约90万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4572元由津贵所承担。

有接近津贵所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该裁决尚未生效,被告津贵所不服裁决,准备上诉至济南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代理律师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对第一财经表示,该判决吸纳了相同时期其他法院及最高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观点和主张,全面回应了津贵所的抗辩意见,对同类案件审理而言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一起民事案件中最终裁定陕西西北黄金珠宝交易中心以“现货”为名进行非法期货交易,判决其全额赔偿投资者。

今年8月,最高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针对地方交易场所未经许可或者超越经营许可范围开展的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定其法律效力,明确交易场所的民事责任,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谷歌Waymo宣布放弃人类辅助驾驶功能,全面押注L4

新智元11月1日——Alphabet 公司CEO周一表示,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 Waymo 已停止开发需要驾驶员在危险情况下接手操控的功能,因为对自动驾驶的依赖使用户容易分散注意力,对随时接手操作的准备不足。


此前在硅谷进行的自动驾驶实验显示,汽车在达到以每小时56英里(约90公里)行驶时,用户会打盹、化妆或玩手机。这个实验促使该公司做出上述决定。


Waymo 是 Google 在2009年成立的子公司,John Krafcik 是 Waymo 的负责人,他对记者说,大约5年前,公司设想了这样一种自动驾驶技术,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作为快速进入市场的一种方式。


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也在开发类似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但要求司机在复杂情况下接管方向盘。Waymo 的原计划也是这样。


Krafcik周一对参观 Waymo 无人车试验场地的媒体说:“我们发现这相当吓人。驾驶员很难接手操控,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当时情境的认知。”


Krafcik 说,在观看测试中的无人车内的监控视频后,公司确定这样一种在遇到危险情况时拉响警报让人类驾驶员接手操作的系统并不安全。


这些测试视频是在2013年进行的,当时谷歌的员工坐在驾驶员座位上。Waymo发言人 Lauren Barriere说,这些视频在周一的媒体参观活动中才首次公开。


Krafcik 表示,公司在发生司机在无人车上打盹的事件几天后就决定专注于研发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在上述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就反对在自动驾驶系统和人之间允许“切换”。


该公司本月表示:“我们的技术能够照顾驾驶的全程,乘客只需要做乘客就行了。


Waymo的克莱斯勒太平洋小型货车中,交给乘客控制的只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启动键,另一个可以让汽车在下一次有停车机会时停车。


Waymo 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地区运营一个无人车叫车服务的试点项目,虽然用户数量没有公开,但显然在不断增加。该项目的服务区域仅限经过良好规划的道路,而Waymo 在这方面已经有充分的测试。


Krafcik 拒绝回答该公司是否将会扩大这一实验项目的范围,只是说,这个时刻正在“接近”。


Waymo 同时也在确定推出自动驾驶卡车、市政交通服务以及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方式。Krafcik 说:“我们看到了四种自动驾驶潜在的应用,不管是否使用 Waymo 品牌。”

秋季登高 这二十座山就在城市近处(十八)

耐克老大地位遭挑战 双11打五折引发销量质疑

随着一年一度的“双11”的临近,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站再次推出打折利器。其中,天猫网站更是推出了难得一见的耐克5折消息。

对于这一消息,不少消费者颇为怀疑其真实性。更有媒体质疑称,难道耐克已经沦落到通过天猫“双11”打5折销售来增加销量的地步了吗?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自从耐克抛出全球裁员2%的消息之后,10月25日,公司又宣布要大幅重整零售渠道,未来把精力集中在40%的关键零售合作伙伴上。这意味着继耐克裁员之后,部分零售商也将被耐克抛弃。

对于耐克对自身大刀阔斧的“动手术”,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耐克面临来自阿迪达斯对其行业老大位置的挑战。

业绩增速减缓

2015年10月份,耐克CEO马克·帕克(Mark Parker)在投资人大会上预估耐克未来的收入称:“到2020年耐克的年收入将在当年306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到500亿美元。”

但马克·帕克在10月25日举办的公司2017年投资日活动上表示,耐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实现500亿美元的收益。

耐克公司将2015年提出的“未来5年实现500亿美元收益”的目标再次向后延迟变成了从2017年起计算“未来5年实现500亿美元收益”。有分析人师称,耐克推迟实现500亿美元收入计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业绩增速出现减缓的关系。

有业内人士预测,耐克在2020年的总收入大约为409亿美元。

根据耐克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耐克实现营业收入8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尽管整体营收保持增长,但在中国市场上,耐克营收增长率(按照固定汇率计算)仅为15%。实际上,它在中国的营收增速已经六个季度连续放缓。

尤其是在今年3月份,耐克爆出3.15“气垫门”风波,导致部分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信用危机,耐克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增速开始持续下滑。

而从阿迪达斯发布的2016年财报来看,耐克正在被追赶。2016年,阿迪达斯的营业收入达到192.91亿欧元,同比上涨14.0%,净利润为10.19亿欧元,同比增长41.5%。在中国区内,阿迪达斯2016年营业收入为29.44亿欧元,同比增长28%,增速远远超过耐克。

可以说,在阿迪达斯的赶超之下,耐克运动品牌的“老大”位置开始不稳。而这种赶超不仅仅出现在双方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速上。

投行Piper Jaffray在今年10月份发布了一则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美国青少年正在从耐克的阵营转向阿迪达斯和Vans的阵营。在高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中,耐克虽然仍有很大基数的支持者,有4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耐克为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品牌。但是,一年前这个数字是51%。而阿迪达斯的受欢迎程度则翻了一倍。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运动休闲风”正劲的时候,以阿迪达斯为代表的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用休闲、复古产品俘获了大批刚刚转念的消费者,而快时尚、奢侈偏僻先后入局,模糊了运动和时尚的界限,让一向以运动专业主义见长的耐克少了很多优势,多了很多对手。

天猫成耐克新宠?


马克·帕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设定了2020年销售额达到500亿美元的目标。他预计数字收入将在未来五年内从15%增长到30%,预计公司未来销售增长将有50%来自新产品,约75%来自非美国市场。

可以说,在耐克调整销售渠道的同时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数字渠道上来,并将数字渠道销售的总收入占比从15%提升到30%,包括直营和零售商线上收入。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耐克在与天猫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2017年7月份,耐克的股价在美股市场大涨7.6%,原因是大中华区等新型市场增速达到11%。对此,耐克方面向媒体解释称,其大中华区已连续保持第10个季度双位数增长,天猫是促进整体业务增长的关键,将持续加强和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并与天猫联手力推新零售。

除了与天猫的合作,为了增加销量,耐克还与电商巨头亚马逊建立合作关系,前者将直接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商品。而在过去,耐克是通过亚马逊旗下的专业球鞋销售网站Zappos销售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耐克在天猫“双11”取得的成功无疑是靠打折来吸引眼球的。此外,今年10月份,耐克还宣布了一波48小时、折扣比例高达40%的官网降价活动,折扣产品中甚至包括了高端的Jordan Brand产品。

对此,行业研究机构SportsOneSource的业务发展副总裁尼尔·施瓦茨(Neil Schwartz)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于目前耐克产品大规模降价的现状表示担心。其表示:“耐克过去有着预测未来的先见,但现在他们更多是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而不是引领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