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苹果欲摆脱英特尔牵制:计划Mac电脑使用自主研发芯片

苹果计划最快在2020年开始在Mac电脑上使用自研CPU芯片,取代英特尔处理器。苹果自研芯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看到苹果在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的闭环。


苹果的自研芯片计划又传出新动向。4月3日,根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最快在2020年开始在Mac电脑上使用自研CPU芯片,取代英特尔处理器。据悉,苹果自研芯片的项目代号“Kalamate”,现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看到苹果在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的闭环。


消息一出,英特尔股票当天就应声下跌6.07%。不过,多位业内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记者指出,2020年所有Mac电脑均搭载自研芯片的可能性不大,对英特尔的影响有限。目前,苹果和英特尔对此都不予置评。


自研产品就是苹果的长期策略,并非一朝一夕的决定。为保持系统的良好体验,设计硬件产品,并找最顶级的生产商代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才是苹果的基础。而苹果从A6芯片开始,就已经在移动产品中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但是在Mac上目前主要依赖于英特尔。以苹果一直以来的制衡术,都会为其产品寻找多家供应商,在电脑处理器上苹果也希望打破英特尔的垄断。现在,苹果释放出自研电脑芯片的信号,或是对英特尔进行“提醒”。


短期对英特尔影响有限


据记者了解,“Kalamate”项目的背后,是苹果欲打通iPhone、iPad、Mac三类产品系统的大计划。目前,iPhone和iPad均使用iOS系统,使用的是苹果自研的ARM架构芯片;而Mac电脑搭载了英特尔的x86芯片,系统为macOS。如果将自研的ARM版芯片顺利用于Mac电脑,那苹果移动端和PC端产品间将更容易对接。


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自从苹果在iPhone上推出自有的处理器后,进一步与iOS搭配,让手机整体使用能有完善体验。过去市场就有传出苹果有可能将自有处理器的设计往Mac移动,我们认为,随着ARM在64位的生态系统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再加上过去苹果一向不喜欢受到供货商牵制,因此,采用自家处理器的设计,一来可以避免英特尔的牵制,二来也能满足在系统设计上的优化。”


今年早些时候,就有消息称,今年苹果要推出三款全新的Mac——MacBook、MacBook Pro和Mac Pro,并且新产品中会搭载特定的全新协处理器(co-processor),不过协处理器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真如传闻所言,2020年Mac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也采用自研产品,对于苹果来说则是其在产业链上的又一次胜利。因此,有观点认为,英特尔很可能丢失掉苹果这一大客户,未来“危矣”。


那么对于英特尔而言,苹果自研处理器的“威胁”究竟有多大?Keybanc的分析师Michael McConnell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英特尔平均每年在苹果电脑上的收入不到40亿美元,而今年该收入或低于英特尔预期销售额650亿美元的6%。这意味着这部分损失对于英特尔来说,并不算庞大。


姚嘉洋告诉记者:“近年来,英特尔在不断调整之下,PC虽然仍是英特尔的营收主力,但相较以往,PC占整体营收比重已经相对减少。其次,全球PC市场在逐步萎缩, 2018年苹果在全球笔电市场市占预估仅为10.4%。”


此外,苹果尚不具备完全替换掉英特尔芯片的能力。“我们认为,苹果即便推出自有架构的处理器,短期内,有可能是英特尔与自有架构两种版本同时并行的做法,主要是软件的生态系与持有量高度相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在x86与ARM指令集间无缝切换。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英特尔的影响短期内相对有限。”姚嘉洋说道。


早已布局芯片产业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苹果在现阶段想要完全抛弃英特尔并不现实,更多的是在芯片层面进行试探。


Moor Insights总裁、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则在Twitter上指出,有关苹果抛弃英特尔的谣言定期浮出水面,时间点往往是两家公司谈判新交易的时候。“这并不表示消息就不真实,但通常意味着双方正处于谈判阶段。在我看来,一些MacBook可能会使用强化了的iOS系统,但不是所有类型的Mac电脑都会在2020年发生改变。”


将iOS系统和ARM架构的自研芯片往Mac电脑平移是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众所周知,X86和ARM的指令集差异很大,要让iOS和macOS系统中的软件都能兼容这两套平台,对于苹果来说也非常困难。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以微软的案例进行类比,“苹果自研芯片肯定是使用ARM架构,想把macOS加上ARM版芯片。其实微软已经有类似尝试,多年来微软一直力推ARM,Windows 10也已经支持ARM系统,但是现在市场反应并不好。苹果现在想做尝试也可以理解,但是它需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苹果要做出更前端的处理器,第二是如何让现有的APP兼容,解决不了的话很难成功。”


在老杳看来,对于苹果来说比较可靠的尝试是,推出一款低端的入门级笔记本(比如iPad加上键盘的形式), 配备更强大的处理器,然后使用平板的iOS系统,而不是macOS。“客观来说,苹果拥有微软不具备的优势,iOS系统计算能力足够大,如果消费者对笔记本要求不太高的话,中低端笔记本还是有诱惑力的。Mac电脑在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功能上很强大,但如果消费者只是用来办公,用iOS系统已经足够。”


尽管目前无法抛弃英特尔,但是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苹果确实“抛弃”了不少合作商。在2005年,苹果就弃用IBM和摩托罗拉的PowerPC芯片,转身投入性能更强大的英特尔芯片;在iPhone中,苹果和ARM合力研发出芯片后,就不再采用高通的处理器芯片;去年,苹果也用自研产品替代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的图形处理芯片。


苹果在芯片产业早有布局,也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运作。一位通信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往芯片产业拓展是苹果的长期策略,对自己的产品特性有本质性的提升。其实乔布斯的观点是,任何部件都应该自己定制和设计。”早在2008年,苹果就以2.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芯片制造商P.A。

融创一年后重新尝试公司债融资,百亿规模缩减至80亿

孙宏斌旗下的融创房地产集团自2017年终止100亿元公司债的发行申请后,再度重启发债。


4月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显示,融创房地产集团拟发行一笔8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项目状态为“已反馈”,更新日期4月3日。


融创房地产曾在2016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了一笔100亿元的公司债,当时的承销商及管理者为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三个月之后,2017年2月,融创撤回了发行申请。对此,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长孙宏斌曾回应称,这是融创主动撤回的。


融创中国2017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目前手中的现金余额约967.2亿元,同比增长38.5%;总负债5624亿元,借贷总额2192亿元。业绩公告的数据显示,融创在1年至2年的借贷为542亿元,2年至5年的借贷为780亿元,5年以上的借贷为83.41亿元。


在融创中国2017年的业绩会上,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对于融创来说,企业到了这个阶段,整体负债管理是非常重视的,通过加快去库存来保证现金流的充裕。


孙宏斌也多次强调融创要控制风险、降低负债率,保证公司的安全。


孙宏斌在业绩会上说道,“今年公司的一个目标就是控制风险,降杠杆。现在融创的规模足够了,手上的地也足够了,任何情况下公司都没有问题。公司得有机会的时候还有能力,地比别人便宜的话有什么风险。下一步就是怎么控制风险,融创一旦不买地了就会累计出来很多钱,控制买地节奏就没有任何风险。”


2017年,孙宏斌参与的两笔交易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一笔是万达商业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以438.44亿元出售给了融创中国,另外一笔则是对乐视系的投资。


融创在年报中提到,公司未来将成立文旅集团。汪孟德在业绩会上称,文旅板块业务未来一定是集团利润和业务收入贡献的增长点,为三年、五年后非常重要的方向布局。文旅集团的长期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行业竞争力文旅地产运营商之一,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而另外一笔融创对乐视系的投资,却不如和万达之间的合作顺利。


2017年1月份,孙宏斌携150亿元火速入股乐视网、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三家公司。融创获得乐视网8.61%、乐视致新33.5%和乐视影业15%的股权,成为这三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派驻董事和财务人员。乐视网和乐视影业、乐视致新成为融创中国的联营公司。


一年多后,孙宏斌承认乐视网是一个失败的投资。


融创2017年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度,基于谨慎性的原则,对于乐视相关的投资的减值拨备和按照权益法录得的损失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总金额达到165.6亿元。


而对于会不会壮士断臂砍掉乐视的问题,孙宏斌则表示:“乐视我们去年提了165.6亿元了,还能怎么壮呢,脑袋都砍了,还能怎么断?”


截至4日收盘,融创中国报28.35港元/股,跌幅0.87%。

爱奇艺、B站上市背后的隐秘赢家:华人文化迎来丰收季

3月28日、29日,B站(哔哩哔哩)和爱奇艺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分别融资4.83亿美元和22.5亿美元。


两家风格迥异的在线视频平台,背后资本众多,黎瑞刚创立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下称“华人文化”)是其共同的投资方。


2014年和2015年,华人文化先后两次投资B站,目前持股12.8%,是B站最大的机构投资者;2017年1月,华人文化通过投资实体VMS Video Holdings Limited对爱奇艺投资8000万美元,持股比例超过1%。


基于持股成本及当前股价估算,华人文化在B站项目上获得的回报超过5倍,而在爱奇艺身上则能够获得约70%的溢价。


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是第一个在国家发改委获得备案的文化产业私募股权基金,旗下四期基金(包含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各两期)总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


尽管第一支人民币基金早在2010年便设立,但华人文化真正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从2013年设立第一支美元基金开始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陈弦接受全天候科技独家访谈时透露,自2013年以来,华人文化共投资了近35家公司,目前5-6家已上市,预计到2019年初,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家。经历了长达四五年的投资、培育期,华人文化很多项目都到了退出摘果的阶段。


黎瑞刚被外界誉为“内容之王”,其投资布局几乎覆盖大部分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除了B站、爱奇艺,华人文化还投资了曾制作《中国好声音》和《蒙面歌王》的国内顶尖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灿星制作”、《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制作公司笑果文化,此外,短视频平台快手、移动资讯聚合平台趣头条、SNH48、快看漫画等也被其纳入麾下。


今年2月,“灿星制作”递交IPO申报材料,计划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有消息称,趣头条将于2018年内赴美上市,预计估值30亿美元左右;另据《财经》报道,快手即将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目前已启动IPO辅导,预计最快2018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尽管上述公司的IPO时间表尚未得到确认,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至2019年初,华人文化投资项目将迎来一个IPO丰收季。


投资B站与爱奇艺

同为在线视频平台的爱奇艺与B站,一个是中国视频网站第一军团,一个是小众文化“大本营”。尽管展现形式都是视频,但在华人文化看来,二者的投资逻辑并不一致:


爱奇艺是一个长视频、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影视剧、综艺节目为主的大视频平台;B站则是以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为载体的一个社区,以年轻人需求为主,有很强的粘性、社区的文化和UGC的生态。


知名美港股券商老虎证券的分析师认为,B站、爱奇艺赴美上市代表着网络泛娱乐消费内容升级,有望成为新的热门中概股。


2014年和2015年,华人文化先后两次投资B站。招股书显示,B站目前最大股东为董事会主席兼CEO陈睿,持股比例为21.5%;B站创始人、总裁徐逸持股13.1%;华人文化持股12.8%;腾讯实体企业持股5.2%。


而爱奇艺资金体量更大。爱奇艺上市和2017年爱奇艺融资,华人文化均参与其中,持股比例超过1%。


在这两个项目上,华人文化的投资均有6个月的锁定期。陈弦告诉全天候科技,华人文化在这两个项目上计划长期持有,从上市股价判断,已获得不错的账面回报。



华人文化参与B站、爱奇艺上市仪式


在纳斯达克,爱奇艺和B站的的对标对象分别是1300亿美元的Netflix和二次元版的YouTube。


陈弦认为,爱奇艺和Netflix有几个关键词是一致的:影视剧为主、广泛的目标受众、会员业务、自制内容,但是爱奇艺远不止这些。他说:“爱奇艺有免费的内容、广告的收入,其变现方式也非常多元化,有游戏、直播、泡泡社区、社交媒体,这些都是Netflix没有的。”


同样,B站和YouTube一样有UGC、高质量的上载和互动,但B站也会购买高质量的PGC和动画;B站的变现模式上包括游戏、直播等,其互动手段和深度远远强于YouTube。


3月28日、29日,B站、爱奇艺上市双双破发。截至4月3日收盘,B站股价为10.91美元,较发行价下跌5.13%,市值为30.38亿美元;爱奇艺则报收16美元,较18美元的发行价下跌11.11%,市值113.2亿美元。华人文化表示,对这两个公司长期看好,“不会纠结于一两天股价的表现”。


去年一年,爱奇艺净亏损37.37亿,B站亏损1.8亿元。虽然仍未盈利,但龚宇与陈睿都对各自公司的商业模式十分看好,也非常期待未来几年各自的市场份额。


据陈弦了解,国际投资人在看待爱奇艺与B站这两家公司时,都不是在看今天,大家都是不同程度的在看未来盈利,有的人可能看两年、三年之后,有的人看五年之后。“之所以可以不看今天的亏损,而看未来的盈利,也代表了对这个行业和公司的信心。”陈弦说。


黎瑞刚的投资术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黎瑞刚


黎瑞刚投资爱奇艺并非偶然。在成为其投资人之前,华人文化体系内公司与爱奇艺已有多方面的业务合作。


例如,灿星制作的现象级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后因版权问题更名“中国新歌声”),爱奇艺是独家的网络播出平台,并多次独家直播年度总决赛。笑果文化新推出的综艺节目《冒犯家族》,播出平台是爱奇艺,广告赞助商是“英语流利说”,节目中还经常有饿了么、B站、SHN48等品牌植入。


头部版权内容是各大视频平台重点争夺的资源,而内容则是华人文化最强的基因。陈弦表示:“内容和创意行业需要有专业的态度,同样一笔钱,创业者更希望和懂他的人打交道、一起成长。”


一直以来,外界对华人文化的普遍认知是文化领域的投资标杆、“最懂内容”的投资机构。黎瑞刚对于内容行业发展自然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认为,线上空间因为BAT等巨头的进入,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割据状态,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在资金和流量的争夺之外,更考验的是后台自身内容原创体系的打造,以及多种变现能力和创新,包括对用户和数据的深入开发。


陈弦则告诉全天候科技,对于“好的内容”,华人文化的价值观是“既叫好又叫座”——既要做好的、质量高的内容,也要做好的商业。


华人文化体系内产业协同效应明显,例如笑果文化出品的新一季《吐槽大会》选择了与快手深度合作,这些品牌公司都是华人文化投资的企业,华人文化在其中搭建了合作“桥梁”。


除了协同效应之外,华人文化的优势还体现在对内容和监管的把控。


作为一个聚集了大量年轻人的二次元文化弹幕视频网站,B站自2009年上线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低调运行,没有受到外界很大的关注。但随着B站内容、受众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内容监管和筛选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陈弦称,B站从一个小的科技公司变成大的媒体集团,和监管机构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点。而媒体出身的黎瑞刚在监管方面经验和资源丰富,在团队的搭建、沟通的渠道、监管方式的理解上,华人文化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对快手的投资亦是如此。华人文化投资快手早于腾讯,2016年3月,华人文化就与百度、光源资本一起参与了快手C轮数千万美元融资。当时,快手日活2000多万,正在快速增长,监管对这块内容怎么看,是快手不得不重视的。


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赴美上市,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模式理解也越发深入,不像几年前还在隔岸观火、找可比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华人文化对于跨境合作和国外资源的把控具有明显优势。


2012年2月,华人文化与美国“梦工厂”合作成立“东方梦工厂”,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与好莱坞成立真正意义的合资公司。此后,华人文化4亿美元投资英超曼城俱乐部、入股好莱坞最大的艺人经纪CAA,英国默林乐高乐园进入中国,与华人文化合资在中国建立第一座乐园。


华人文化与美国“梦工厂”合作成立“东方梦工厂”,后参与制作发行了梦工场动画的一系列影片,包括《疯狂原始人》、《驯龙高手2》、《功夫熊猫3》等


对于跨境投资、国际合作,黎瑞刚表示,引入海外的模式仅仅是手段,华人文化的着眼点更多在于推动中国本土内容的原创力量。


目前,华人文化的战略投资方包括阿里、腾讯、万科等。华人文化所投公司,很多亦有BAT等巨头参与。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BAT的战略资源明显:百度能提供搜索入口,阿里能提供电商变现平台,腾讯则有强大的社交优势。


陈弦表示,就投资业务上,华人文化与阿里、腾讯亦存在竞争的可能性,但是和BAT的竞争,意味着大家对这个公司看好,这本身是一个积极信号,华人文化投的一系列公司都会在不同阶段接受不同战略投资人的投资。但是,BAT的投资也不一定都以战略控制为目的,例如快手接受腾讯投资后,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高速成长的公司。


投资加运营双平台

梳理华人文化的投资图谱,其在电影、电视、体育、资讯、互联网内容、网络科技、现场娱乐、数据与营销等领域,均已落子布局。


华人文化的投资遵循三个方向:第一个是传媒和娱乐行业,更多是偏重内容;第二个是互联网和科技,主要看平台;第三个是关注消费,随着中国大量中产阶级的出现,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及新兴消费会是重点。


黎瑞刚这样形容华人文化的使命:“我不会满足于只做投资,投资就是今天融的钱明天投出去,后天再卖了股票退出挣差价,我希望通过基金慢慢搭建产业平台,这才是我的追求。”


因此,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外,华人文化还于2015年设立了专注于产业运营的平台:华人文化控股集团。


陈弦告诉全天候科技,华人文化体系内,和财务投资相关的由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来做,和产业相关的则有华人文化控股集团来负责。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更多是投资视角,对于有潜力的公司,华人文化会一单一单去看,核算成本和收益,选择的方向也会拓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但是,“这个生意是他们的生意,不是我们的生意”。


华人文化控股则涉及和产业相关的深度运营。“你会战略投资一家公司,投资之后的话会深度介入运营,如果没有好的方向,你可能会自己去成立公司、找团队去孵化这个业务。对于华人文化来说,控股集团是长期持有、产业耕耘、占赛道,看的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陈弦解释说。


在新元智库创始人刘德良看来,与追求短期收益,通过投资项目上市、并购带来的溢价获取回报的产业基金相比,华人文化控股更着重于关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行业上下游进行深度布局,并参与微鲸电视、东方梦工厂这类大项目的直接操盘。这种战略投资尽管使投资收期变长,但如果经营较好,企业业绩带来的收益也会不菲。


黎瑞刚曾多次表示,华人文化并不追求短期回报。但作为一个投资基金,推动所投资公司有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基金变现退出是最终目的。


从2009年成立至今,华人文化已走过了9个年头。自2012年正式市场化算起,华人文化部分股权投资项目也到了退出和分享果实的时间节点。


截至目前,公开资料可见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投资项目的动作并不多,从投资的成果来看,部分投资项目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长期性的投资战略来说,经营、股权退出等风险将影响投资收益。


陈弦告诉全天候科技,华人文化基金的持有期一般在5年,自2012年以来,部分投资项目已经走到了合适的退出时间点。2015年IMAX(中国)登陆港股后,华人文化在该项目身上实现了超过4倍回报。


一般而言,基金退出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市,卖给公开市场;二是并购。而这两条路都不是投资机构可主导的。“公司发展过程中,如果战略收购是最好的归宿,他也会那么去走,并不是我们去计划的”,陈弦说,从投资期到退出期会有时间差,华人文化亦无法改变公司上市时间点。


不过,随着B站、爱奇艺和灿星制作等项目成功上市,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华人文化也将陆续向LP交出有分量的成绩单。据了解,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在灿星制作这个项目上能够获得的回报或将超过10倍。

争霸人工智能 苹果挖来Google首席AI主管

苹果已经聘用了前谷歌搜索与人工智能部门老大 John Giannandrea,这可以说是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追赶竞争对手的一大举措。


周二,苹果表示 Giannandrea 将负责苹果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策略」,成为 16 个直接向库克汇报的高管之一。



对苹果而言,这一人事聘用是件很成功的事。因为硅谷的许多高管、分析师都认为苹果在人工智能上已经落后。


蒂姆·库克在周二上午发给职员的邮件中写道:“我们的技术必须秉持我们的价值观,John 支持我们在隐私方面的承诺,以及我们在使计算机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过程中的周全做法。”


尽管苹果已经上升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但是技术行业中很多人仍然认为 iPhone 的数字助理 Siri 不如谷歌和亚马逊的数字助理。


Giannandrea 现年 53 岁,苏格兰人,而 J.G.是其昵称。他带头推动了将 AI 技术整合进谷歌的产品中,包括互联网搜索、Gmail 和数字助理:Google Assistant。


2010 年,谷歌收购了 Metaweb,时任 Metaweb 首席技术官的 Giannandrea 加入了谷歌。Metaweb 的目标是成为「全世界知识的数据库」,而谷歌最终将其整合进搜索引擎中,为用户查询提供直接答案。在 Giannandrea 的任期内,AI 技术研究越来越受谷歌重视,甚至其主要的 AI 实验室 Google Brain 都搬到了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的办公室旁边。


目前在硅谷拥有 AI 专业技能的工程师相当吃香,有些人的年薪甚至超过了八位数。当昨天 Giannandrea 突然卸任谷歌的 AI 执行官时,他一下子成为人才市场中最抢手的技术高管。如今,人们才知道,他从来没有真正出现在市场上。


苹果之前也在 AI 领域中做出了高调的任用,包括 2016 年 10 月邀请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Russ Salakhutdinov 负责该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Salakhutdinov 曾在多伦多大学 Geoffrey Hinton 门下做研究。苹果曾经表示保护移动端和在线服务端用户个人隐私的坚定立场,然而,如果这家科技巨头要扩展基于神经网络的业务,这个立场可能会为其带来诸多不便。


苹果的研究者通过池化海量数字数据来训练这些系统,部分数据来自客户服务。但是,苹果称其开发的方法允许在不损害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训练算法。


针对人类是否应该担忧快速发展的 AI 技术的争论,Giannandrea 在去年 MIT TR 的一次采访中称,这些担忧有些过度了。


“我对将出现淘汰人类的超智能系统的假设持反对态度。我理解人们为何对此感到担忧,但是我认为这只是相关宣传太多的缘故。我并未看到任何该假设即将发生的技术基础。”Giannandrea 表示。

美团王兴发内部信:摩拜管理团队不变,王兴任董事长

美团CEO王兴发布内部信,正式宣布全资收购摩拜,并表示摩拜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 。


王兴在内部信中表示,摩拜将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摩拜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王晓峰将继担任CEO,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将继续担任CTO,王兴担任董事长。


以下为王兴内部信全文: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好消息:今天,美团和摩拜签署全资收购协议,摩拜将正式加入美团,成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 让我们热烈欢迎新成员的加入!


我要特别感谢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王晓峰、夏一平和他们的团队。摩拜是少有的真正的中国原创,是难得的有设计感的科技品牌,推动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普及,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今天,遍布全球的摩拜单车正在成为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喜爱的一个新品牌,正在成为中国创新的一张新名片。


作为我们的新成员,摩拜将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为所有用户继续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将最大程度保护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权益,继续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摩拜的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王晓峰将继续担任CEO, 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将继续担任CTO,我将担任董事长。


此次摩拜的加入,不仅基于双方团队对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理念,也源于双方投资人对摩拜和美团生态融合的巨大潜力的信心。作为创新 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摩拜将是我们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拜单车是城市三公里出行最便捷的工具,将成为美团到店、到家、旅行场景的最佳连接,既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闭环消费体验,也极大的丰富了用户的消费场景。“让自行车回归城市”是摩拜的初心和愿景,我坚信摩拜的加入,将更好的帮助我们实现“让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最后,再次欢迎每一位mobiker!机会永远属于敢冒险和能坚持的人。让我们一起,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王兴 2018年4月4日

随后,腾讯一线也披露了摩拜的内部信,表示接受美团收购要约,相关程序近期完成。



外媒:非洲是新兴区块链中心

据Venturebeat网站报道,尽管非洲当地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科技生态系统在全球的关注度也不高,但诸多新兴的区块链初创公司和数字货币社区开始兴起,很多企业和公众也在利用区块链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今年3月初来自区块链行业、金融业,法律界以及全球技术行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讨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问题。但此次活动并未在伦敦金融科技中心,或者是美国旧金山硅谷举行。会议举办地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微软总部,是区块链非洲(Blockchain Africa)的第四次会议。


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诸如武装冲突,腐败和贫困等社会问题。但是,许多地方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已经开始积聚力量,并有可能对非洲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尽管非洲的科技生态系统可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该地区拥有众多新兴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社区,当地企业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并将其作为进入全球市场的发射平台。


新兴的区块链中心


与欧洲中东部和瑞士的数字货币中心相比,非洲的区块链行业尽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和苏丹的相关社区正在稳步发展。


总部设在内罗毕的BitHub Africa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一家为本地创业公司提供服务的区块链孵化器。该组织为有兴趣在非洲和中东部署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帮助当地区块链初创公司开展业务。

该组织高度关注如何孵化小额贷款创业公司。它还与当地监管机构合作,支持在肯尼亚技术政策中采用区块链,并为首次贷币发行(ICO)和数字货币出台有利法规。


在南非,开普敦的区块链学院(Blockchain Africa)向当地初创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培训,并就当地企业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其商业模式中提供建议。该组织还在位于约翰内斯堡的AlphaCode俱乐部开展培训服务。


区块链学院与当地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并将来自巴克莱非洲,标准银行和斯威士兰中央银行的代表吸纳为前校友。区块链在南非的金融领域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南非中央银行南非储备银行(SARB)与数字货币初创企业ConsenSys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金融科技计划,该项目基于企业区块链Quorum。


苏丹也出现了不少规模较小的团体。2015年,当地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数字货币的会议和活动,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很多团体已经发展成规模更大、更为活跃的社区。许多与区块链有关的业务也开始在该国扎根,包括区块链开发公司Codexi和区块链金矿企业SG Mining,后者用黄金资产为其数字货币背书。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首届尼日利亚区块链联盟会议于2017年11月举行。根据Bitcoin Africa.io的报道,尼日利亚区块链社区在过去两年中增速相当之快,有不少新成立的区块链初创公司,此外名为CDIN的计划旨在向尼日利亚人宣传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潜在益处。最重要的是,尼日利亚区块链创业公司SureRemit刚刚完成了迄今为止非洲最大的一次首次代币发行,其非现金汇款平台总金额达到800万美元。


解决实际问题


迄今为止非洲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都是零星的,但新兴的一些应用每天都在处理影响数亿人的真正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打击腐败行为。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在于它是分布式的透明技术,从而能够在投票系统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可能的用例。


在塞拉利昂最近举行的一次选举投票中,瑞士公司Agora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选举投票数公平公正。在投票站,值得信赖的代表统计选票,然后将结果保存在Agora区块链上。尽管这项技术达到了目的,但重点在于该项目仅在该国西部地区进行了应用,并且Agora收集的非官方结果仍然与政府宣布的官方结果不尽相同。塞拉利昂政府随后淡化了Agora区块链在选举中发挥的作用,声称公司代表被允许作为“观察员”身份参与计票过程,但并未参与选举。


但是Agora首席执行官Leonardo Gannar表示,这个项目仅仅是一个测试,并不代表区块链技术的全部功能,最终区块链允许远程电子投票,并能够打击收买选票的问题。 Agora预计其技术将在整个非洲大陆广泛用于未来的选举活动。


在加纳,自2016年以来,名为Bitland的项目一直在致力于解决土地纠纷。该项目使用自行开发的区块链Bitland网络来存储土地注册信息。迄今为止该项目已在库马西的28个社区进行了试用,组织者希望通过允许公民以不能被第三方删除或更改的方式记录他们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从而减少该地区的土地非法流转和腐败行为。


打击通货膨胀。数字货币在现金受到管制的非洲经济体中特别有用。在这些非洲经济体中,公众获得主流银行服务的渠道很少,或者当地经济充斥着严重的通货膨胀。近年来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很高,当地人为了应对货币贬值造成的财产缩水,导致比特币的交易额飙升。


由于非洲智能手机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在短短两年内使用量翻了一番——精通技术的用户现在可以下载数字货币钱包来保证资金安全。基于智能手机的金融交易在像肯尼亚这样的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目前肯尼亚已经是移动P2P借贷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此外,许多非洲国家已经表现出了“跳跃式”技术的趋势,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基于移动的P2P借贷服务,其客户往往是那些无法使用互联网或传统银行业务的人。专家认为,缺乏传统系统可以促进更快,更顺畅地推广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数字货币挖矿业务激增


由于其分布式特性,数字货币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交易,受到的干预较少。肯尼亚比特币矿商和交易商尤金·穆泰(Eugene Mutai)认为,这“这种公平竞争的全球市场,不会给像他这样的人造成损害。”


像穆泰这样的非洲比特币矿工正在使用自制的电脑挖掘比特币。虽然这种挖矿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昂——设备价格不菲,还会使用大量能源,但它们为那些有能力投资必要设备并付得起电费的人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


在埃及比特币一直受到严密监管(埃及中央银行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但秘密的矿工社区应运而生。虽然采矿并非官方的非法行为,但社区成员因为担心会被指控诸如窝藏非法外币等其他罪行,在秘密进行交易。根据Bitcoin Africa.io的报道,像开罗这样的大型埃及城市拥有多个秘密的比特币矿场,以及一个由矿工组成的大型社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和消息应用交换挖矿技巧、建议和信息。


在非洲国家,数字货币所需的计算机零部件和显卡更难获得,但非洲矿工的一个显著优势是电力成本相对便宜。Bitcoin Africa.io的报道表明,很多比特币矿工已经转移到像埃及这样的国家,以利用廉价的能源供应。



随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摩洛哥、布基纳法索、南非、乌干达和肯尼亚已经开发出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场。这些发电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大量的能源,业主希望他们很快就能够将能源出口到欧洲。


专家认为,太阳能和比特币开采之间的交叉对非洲国家来说可能是非常有利的。


随着其他地区对区块链创业公司的监管越来越多,非洲当地相关初创企业领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不仅仅限于数字货币,也包括其他可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应用程序。

不及预期 中国3月财新服务业PMI创四个月新低

周三公布的3月财新服务业PMI显示,3月份,关键指数下降,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出皆增速减弱,两者增速皆降至4个月来最低点。


财新中国服务业PMI(经季节性调整)在3月份录得52.3,低于2月份(54.2),较1月份的多年高点进一步回落。


最新数值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仅有小幅增长,低于长期均值。制造业产出增速则略低于此项调查14年来的历史均值。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博士认为,3月财新服务业PMI显示中国服务业活动扩张速度进一步放缓。3月财新中国PMI显示制造业需求状况仍较稳定,服务业需求状况则明显降温,中国经济呈现出边际上的走弱。



与经营活动一样,制造业与服务业新订单量也增速放缓,而且两者增速一样,皆属小幅。


服务业企业普遍把新订单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新客户增加和新产品问世,但也有部分服务业企业担心汇率的波动和旅客数量的减少。两大行业在第一季度下旬皆增速放缓,因此新接业 务量的综合增速降至6个月以来最低。


3月份,两大行业的用工情况皆表现欠佳。服务业用工增速轻微,在当前持续 19 个月的用工扩张期内创下最低增速。制造业用工收缩现象加剧,收缩率为去年8月以来最显著。两者综合,总体用工规模在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降幅仍算轻微。


服务业积压工作量轻微上升,打破年初两月的大致持平状态。制造业积压工作量连续 25个月出现上升,而且积压率超过2月份。两者综合,积压工作总量小幅上升,升幅为2017年1月以来次高。


3月份,中国服务业企业反映投入成本进一步上升,但整体升幅温和,为4个月以来最低。制造业成本负担也涨幅放缓,为9个月以来最轻微。综合而言,投入成本的整体涨幅放缓至去年7月以来最低。


为了把增加的成本负担转移给客户,中国企业在3月份继续上调产出价格,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的加价幅度皆略超2月份,综合涨幅则处于小幅水平。


对于未来一年的前景,制造业界的乐观度在3月份升至一年来最高,而服务业的信心则降至6个月来最低。两者综合,整体信心度微升至9个月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