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新方案 流量最低5元/GB

提速降费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三大运营商必须响应的政策。


两天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各自发布了新一轮提速降速举措。新浪科技对比发现,此次三家运营商均在降低国际长途资费上发力,多国的资费均降至0.49元/分钟。思路和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在今年3月6日,三大运营商曾向社会公布了几项提速降费措施。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称,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3%,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75%,超过85%的固定宽带用户将使用20Mbps以上的宽带接入服务,超过50%的用户将使用50Mbps以上的宽带接入服务。


官方数据:4G用户已达8.3亿 占比超60%


工信部数据显示,近三个月以来,通过提速降费,固定宽带用户数稳步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3.1亿户,其中近80%的用户使用了光纤宽带接入,82.8%的用户使用20兆及以上的宽带产品。根据初步数据,估算目前用户平均接入签约速率是52兆,去年年底的时候是49兆。


此外,在今年一季度,我国通信行业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4.6%;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7%。4G用户总数达到8.36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62.1%。3月份移动数据月户均流量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2%和12.9%。


具体举措:


中国移动:流量资费最低降至5元/GB


新举措包括大幅下调覆盖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推出全网流量 “任我用”资费等。


具体而言,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覆盖超过90%的国际直拨长途话务量,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49元/分钟,49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99元/分钟。


未来将新推出全网流量“任我用”,新客户有188元和288元两档资费,分别包含12GB和20GB流量。针对老客户提供238元15GB流量的资费,流量可低至5元/GB。

共享单车这盘棋 微信和支付宝扮演了什么角色

因支付宝和微信的加入,共享单车早已不再是“彩虹车”之间的较量。


共享单车这盘棋 微信和支付宝扮演了什么角色


支付宝宣布接入6家共享单车品牌后,摩拜单车今日晒出了接入微信的月成绩单。自从3月29日全面接入微信以来,摩拜单车4月份活跃用户量环比增速超过200%,一个月新增2400万注册用户。


微信+摩拜


作为摩拜单车的战略投资者,腾讯早在2016年10月即参投了摩拜单车的C+轮融资,并于2017年1月领投了摩拜单车的D轮融资。来自《财经》数据,目前腾讯为摩拜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在10%-15%,拥有董事会一席。


共享单车这盘棋 微信和支付宝扮演了什么角色


今年3月底,摩拜单车正式入驻微信钱包“九宫格”。为了强调摩拜单车与微信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摩拜单车晒出的入驻微信九宫格的图片是没有“限时推广”字样的。但其实,时至今日,打开微信钱包,九宫格入口第一位置上的“摩拜单车”下仍然清晰的标注着“限时推广”四个字。而排在摩拜之后的滴滴却没有。


摩拜单车并没有说清楚入驻九宫格是基于怎样的合作,其接入微信后,巨大流量带来的用户增长数是极为可观的。来自摩拜方面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摩拜单车的月活跃用户量环比增速超过200%,新增2400万注册用户。摩拜单车一名公关人士在其朋友圈发文称,9亿微信用户是决定战局的“核武器”。


在摩拜全面接入微信战略发布会上,据摩拜单车CTO夏一平透露,使用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有52%的人下载了摩拜单车App。通过微信小程序注册的用户,每周增长100%。摩拜单车小程序在微信正式发布小程序当日即首批同步上线,第一天就获得了数百万量级的访问量。

天文学家发现地球“孪生兄弟”:温度太低如同冰球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冰冷的地球“孪生兄弟”。它的质量与地球相近,到中央恒星的距离也与日地距离相差无几。不过,由于这颗行星太过寒冷,能发现外星生命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颗行星官方名称为OGLE-2016-BLG-1195Lb,距地球约1.3万光年。


该行星围绕的恒星体积极小,科学家甚至无法确定它究竟是不是恒星。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8%,正好处于定义恒星的边界线上。科学家认为它或许是一颗褐矮星,虽然类似于恒星,但核心温度不够高、无法通过核聚变产生足够的能量。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其它地面望远镜前不久发现的TRAPPIST-1便是一颗超低温褐矮星,周围有七颗与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这些行星与TRAPPIST-1间的距离比水星到太阳还近,均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但OGLE-2016-BLG-1195Lb围绕的恒星能量太弱、距离又和日地距离差不多,因此该行星可能极为寒冷,温度甚至比冥王星还要低,表面的任何水源都会冻结成冰。要想拥有地表液态水,该行星到中央恒星的距离必须近得多才行。


科学家利用一种名叫“微引力透镜”的技术发现了这颗行星。“这颗‘冰球’是我们通过微引力透镜技术发现的质量最小的行星,”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尤西·施瓦茨瓦尔德(Yossi Shvartzvald)指出。


此次新发现的行星OGLE-2016-BLG-1195Lb将帮助科学家分析银河系中行星的分布,天文学家目前仍不清楚银河系中央较为凸起的区域和周边较为扁平的区域中的行星密度是否相同,和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此前利用微引力技术探测到的另外两颗行星一样,OGLE-2016-BLG-1195Lb也位于周围的圆盘区域。

房地产融资收紧!部分银行大幅收缩开发贷

银行贷款一向是房企主要的融资渠道,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多次加码,银行对于房地产信贷也持续收紧。

据媒体报道,目前银行已大幅收紧开发贷,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大对银行理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力度。

中国证券报援引银行业人士称,目前在股份制银行,开发贷审批权限上交总行很普遍,个别股份制银行大幅收缩房地产贷款业务甚至停止新增业务。多家银行的对公信贷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发贷业务并未停滞,但全面收缩的势头相当明确。

近来,银行监密集发文,掀起银行业监管风暴,明确地对房地产风险提出防控要求,并要求银行自查“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行为。

广东、浙江等地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是重点,房地产风险则是重中之重,重点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没有违规为房地产“输血”。例如,信贷资金是否借道建筑业或其他行业投向房地产领域,是否通过同业业务、理财业务或拆分为小额贷款等方式向房地产领域提供融资。

监管加码 房地产贷款回落

在4月21日的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讲话,称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融资业务增速,有效防范集中度风险,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去年10月以来,各地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升级,信贷政策环境维持紧缩趋势。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开发商资金链指数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持续收紧。截至今年3月底,该指数下降至128%,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首次跌破130%的“红线”。

政策效果在央行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里得到充分体现。

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双双回落。截至3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2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同比增加7.4%,比上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另外,央行公布的3月社融数据与M2和信贷呈相反态势,远超预期。3月社会融资规模21200亿元,预期15000亿元,前值为11479亿元。

海通证券姜超表示,地产企业融资受限,推动表外新增委托、信托贷款、票据融资高增7500亿,是3月社融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6年银行年报显示,中农工建四大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也开始呈现谨慎收缩的态势。

建设银行2016年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991.98亿元,较上年减少1149.98亿元,房地产业贷款金额占比也从2015年的4.29%降至2.91%。建行在年报中称,房地产开发类贷款重点支持信用评级高、经营效益好、封闭管理到位的优质房地产客户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

2016年,农行法人房地产贷款余额2335.26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36.21 亿元。其年报显示,将重点支持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从严控制供需比不合理的三、四线城市,继续从严控制低密度高端住宅、商业地产和经营性物业等贷款项目。

信托私募监管升级 房企输血通道全面收紧

在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房企的其它融资渠道也迎来“紧箍咒”。

据人民网报道,银监会近期要求信托公司控制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的行为,监管要求重点针对房地产行业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

信托融资是房企除银行贷款外的主要融资方式。

报道称,在本月初召开的信托监管工作会上,银监会信托监督管理部就指出,房地产信托的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据该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房地产信托余额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9%。但监管层认为,考虑到部分资金绕道投放至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信托的实际规模可能更大。

此外,基金业也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管控。早在今年2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的通知,严控房地产通过资管机构的非标融资行为。4号文范围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16个前期房价上涨过快的热门城市。

汇丰主席卸任之前发出预言:三大风险将引爆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机


过去数十年,大约每10年便会为因为一些触发点,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对上一次是在2008年,服务汇丰控股22年并且于2010年出任主席的范智廉,在今年将卸任之前,最新预言3大风险可能引爆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机,强调如果认为未来不会再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是天真的想法。

范智廉表示,目前全球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预言网络风险便是触发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要因素,因为如果系统失灵,金融机构便无法正常运作提供服务,可能导致失去数据及数据损坏的情况出现,而且目前几乎每个人也手持智能手机,到处有Wi-Fi,电脑系统失效后果可以相当严重,呼吁金融业要做好准备,借科技发展减低洗黑钱和金融罪案等机会,并且要保持良好的运作效率。

范智廉直言,汇控未来5年面对的主要挑战,也是来自科技,相信未来5年其中一个主要公共政策重点将是数据,银行主要职责之一是保障客户的资料,以确保其私隐,但很多电子世界的新经营者,它们收集及出售客户数据,并且把数据用于不同目的,因此业界须让客户明白其个人数据数据的使用价值、如何保障及谁可接触等,但他同时指出,科技同时为金融业带来机会,如有助银行管理风险及打击金融犯罪,并且使产品更个人化。

除了网络风险之外,范智廉认为目前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空前的低息环境,也有可能造成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机,因为低息环境使得信贷成本不寻常地低,当利率回升时,或会使得信贷面对挑战,导致坏帐增加,而且低息持续的时间较预期长,也将影响退休金表现。

另外,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及指数基金涌现也可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因为这类产品的变现能力并非所言之高,一旦市场无法正常操作,投资者争相赎回时可能没法套现。

范智廉举例指出,去年英国公投脱欧之后,当地物业基金有限制赎回,也有房产信托缺乏流动性而要停止买卖,认为指数基金和交易所买卖基金近年吸引不少资金,但未必投资于容易套现的产品,当利率抽紧使得市况波动时,大幅赎回或会使得资金供应转紧张,比较难以取得实时流动性,可能引发更大型震荡。

另一方面,范智廉表示,汇控去年曾考虑把注册地由伦敦迁回香港,但集团最终决定继续留在伦敦,范智廉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考虑到香港需要专注于增长、客户及业务,董事会不想香港管理层花精力处理注册地涉及的监管问题,现阶段迁册不在董事会讨论议程,但强调世事无绝对,难说未来会否再研究迁册。

范智廉赞扬香的高质素金融服务及连接中西方,使得香港一直保持高竞争力,强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良好法制、基建、专业服务及监管,而且与中国的关系有特殊地位,在一带一路方面可扮演协调人的角色,认为上海将来虽然也会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并不表示会损害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事实上,香港金融当局近年也十分重视网络风险,并且积极采取措施防备,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于去年9月初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容许香港银行加快程序,推出更多方便用户的新科技,也就就是在符合一些前设条件(如对用户的基本保障等)的情况下,让银行以先导形式去试行一些应用新科技的产品和服务,而毋须遵守由金管局发出的全套合规要求。

此外,香港证监会将于今年第2季之内、就提升券商证券买卖户口之网络保安进行咨询,计划引进包括双重认证等20项新指引,包括登入户口时强制进行双重认证,并且要求业界定期更新防御系统,包含有有关防火墙及封锁恶意软件等,以及会就现有之要求作出更清晰定义,强调如果有关指引生效之后,券商无按照引而发生黑客交易,他们要负上一定的责任。

至于银行证券买卖户口之网络保安,金管局正向银行进行“软咨询”,目前香港证监会正与金管局进行密切沟通。


力帆在巴西销量大涨,国产车可靠性决胜海外市场

汽车扒一扒原创撰稿,“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是对我们国内乘用车市场最直观的解释,从捷达赛欧满地跑,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消费者多么的崇洋媚外,只要任何一款外来品牌,都能在国内有着十分不错的销量。路虎、JEEP的热销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任何一款外来品牌我们总是过分的追捧,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土品牌,却总是嗤之以鼻。
loading...
国内销量爆冷,国外销量一片红,就是对力帆汽车最好的诠释,从东南亚市场打到俄罗斯市场,从俄罗斯又转战到巴西乘用车市场,力帆汽车完美的向海外朋友们展示着中国力量。今年年初,力帆汽车就在巴西市场迎来了开门红。X60作为旗下的一款主力军,销量超越了大众途观,与本田CRV差距不大。在巴西整个乘用车市场的排名也很靠前,排名33位。
loading...
不仅在巴西市场有所收获,在俄罗斯乘用车市场也有着非凡的表现,今年2月份在俄罗斯销量破千,同比上涨10.99%,超越了出口大户奇瑞汽车,更是甩了众泰、福田之流两条街,力帆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愈发不可收拾。他也成了除奇瑞之外,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
loading...
其实力帆的车型本质上并不差,差的只是消费者对国产车的理解,我们更多的消费者会默许外来品牌,比如路虎在各大市场表现都很差,中国市场除外,凭借着唬人的造型跟“豪车”的标签,路虎一跃龙门成了最热销的豪车。甚至一度超越了BBA,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个传奇,是中国消费者捧起来的。
loading...
力帆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斩获成绩,离不开他务实的心态,他旗下的车型算不上精致,但却有着不错的可靠性,虽然不是同级标杆,但是绝对对得起他的售价。X60是一款紧凑形suv,内饰设计普普通通,没有完美的设计,没有精致的质感,但是X60却总是那么实用,无论是座椅还是按键的操作,都是那么的顺手。力帆不爱做表面功夫,他与奇瑞一样,把肉埋在碗里,总能给人惊喜。
loading...
俄罗斯与巴西市场,用车环境都比较恶劣,俄罗斯常年低温,冬季更是寒冷,巴西市场常年高温,而且湿度很大,对车辆的性能都是一种考验,力帆能热销这两个国家,没有两把刷子绝对不行。力帆的发动机性能比不上主流一线,油耗也没有特别出色,但是他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他的可靠性,保证你顺利的完成旅途。

安邦保险的前世今生与最近发布的安邦2.0纲要

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邦人寿”)4月26日发布的年报,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也在此时接受中国内地媒体的专访,阐述了他理解的安邦投资2.0战略。

安邦神秘掌门人终于面对媒体了 看看吴小晖都说了什么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于北京,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2009年,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1亿元人民币;2010年,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家保险公司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神秘的公司之一。这包括它的投资和其他更隐秘的部分。


从2014年至今,安邦保险海外并购的脚步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并购项目也颇为广泛,从地产到保险、银行均有涉猎。

10月,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高价收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打响了其海外并购的第一枪,引起巨大轰动。

10月,安邦保险以约2.2亿欧元收购比利时百年历史的保险公司FIDEA,而这是中国保险企业首次收购欧洲保险公司。

12月,安邦保险2.1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LLOYD)银行。

2015年2月,安邦保险以14亿欧元全资收购了荷兰VIVAT保险公司。

2月,安邦保险进入韩国保险市场,斥资1.1万亿韩元收购东洋人寿57%股权,并保持东洋人寿上市地位。至此,安邦保险的海外并购已经横跨欧、美、亚三大洲。

7月,安邦保险以7.5亿英镑附加合作协议的形式竞购伦敦金融城最高建筑苍鹭大厦。

8月,安邦保险竞购日本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Simplex Investment Advisors,收购案或超过10亿美元。

9月,安邦保险以1.1亿加元买下位于多伦多市中心70 York Street的办公大楼。

11月,安邦保险集团以15.9亿美元收购成立于1959年的美国上市保险公司信保人寿保险公司,不过,2016年5月,美国纽约金融服务监管当局表示,中国安邦保险集团未能提供当局审核交易所要求的资料后,已撤回申请收购美国信保人寿的计划。3

传奇人物吴小晖:安邦保险扩张之路走到十字路口?

2015年11月,安邦保险“半路截胡”万豪国际集团,愿以1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喜达屋。此后,双方就报价来回过招,最后将收购总价飙升至约141亿美元。当外界质疑安邦保险以如此高的收购价参与此次投标是否值当之时,安邦保险突然宣布退出。 德尔集团董事总经理张滇曾分析,安邦收购喜达屋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保监会,理由之一是,安邦的境外投资已经碰触了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 今年3月,因受到美国国会批评,安邦保险进军美国房地产受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的公司暂停与安邦保险协商在纽约的房地产项目。4月,美国年金与人寿保险商信保人寿公司官方通过美通社宣布,公司将终止与安邦的并购交易,并称其将继续评估其他战略选项。


从财报可以看出,安邦人寿2016年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4525亿人民币,而同时安邦财险资产规模达到了7954亿人民币。这两项相加,安邦安邦保险集团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达22479亿人民币,这已和老牌保险集团中国人寿非常接近。中国人寿达到这种资产水平用去了20多年的时间,而安邦只用了它的一半。

如果从2004年以安邦的注册资产算起,截止2016年底,安邦保险集团的资产增长了4495.8倍,其每年符合增长率为64%。如果从2011年安邦人寿成立算(因为那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安邦保险集团),而此后也是安邦保险集团的爆发增长期。这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增加了249.7倍,每年符合增长率为300.16%。

这真是太惊人了。

不过投资者可以看到,这并不代表安邦的利润情况,2016年,安邦人寿的净利润是151.15亿元,同比反而减少20%。安邦的资产规模增长主要部分是靠保费投资实现的。

就像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2015年在哈佛大学讲演中所说的,安邦力求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单单安邦人寿海外保险资产达9000多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60%。

安邦的海外投资是从2014年开始的,其中最著名的是,2014年10月6日,安邦宣布以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这家酒店被认为是纽约的重要地标建筑,而且其涉及金额巨大,所以在当时成了各个媒体的头条。

安邦的海外投资项目的特点是,在欧洲和亚洲购买保险公司和银行,在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安邦的投资方向更多的是房地产项目。这和美国监管者对本土金融机构被外资收购一向保持谨慎态度有关。

安邦对欧洲和亚洲金融机构的收购事件主要集中在2014年到2015年。

期中比较著名的有2014年10月13日宣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这成了国内保险公司100%股权收购欧洲保险公司的首个案例。其后,安邦又于2015年2月16日与韩国东洋人寿签下并购合同,投资约63亿元人民币,17日又以约121.5亿元的价格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

这几家公司就是在媒体采访吴小晖的报道中被专家表扬的几家盈利状况转好的保险公司。期中,东洋人寿在2016年,保费收入达到6.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逾57%,在韩国保险市场上增速排名第一。同时,实现净利润2297亿韩元,是东洋人寿自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

2014年12月16日,安邦保险以2.19亿欧元价格收购比利时百年银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Delta Lloyd Bank)。收购这家银行成为安邦企业文化展示的一个案例,吴小晖在2015年的哈佛演讲中,说欧洲员工热泪盈眶的就来自德尔塔·劳埃德。

在美国和加拿大,就像我们前边所说的,安邦主要投资房地产和酒店——其实安邦曾经提出过收购美国保信人寿公司,但是美国监管部门并不信任安邦的共赢理念,拒绝了这项交易。除了华尔道夫酒店,2015年9月安邦以1.1亿加元买下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70 York Street办公大楼,作为进军加拿大市场地标物业的开始。而在2016年5月,安邦又大手笔赢得了温哥华市中心最重要的地标3A级办公大楼Bentall Centre的三分二股权,投资额也是超过10亿加元。

离现在时间最近的, 2016年11月底安邦提出以10亿加元收购养老地产公司Retirement Concepts。如果交易成功,安邦除了可以获得加拿大的24家养老“社区”,还将收获到进入BC省医疗看护服务系统,与政府建立紧密联系;其他未开发优质土地的未来扩张权利;积累养老行业运营经验未来复制到国内市场,还能进一步奠定其作为加拿大中资第一“地主”的身份。当然,这项也将是安邦投资2.0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交易的金额超过了6亿加元的审核临界值,因此交易必须经过联邦政府的详细调查。

安邦大规模的海外收购,并不见得都有非常高的投资收益。但是,作为一家巨型投资机构的资产配置,也许你应该关注到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不能不说,在人民币相对贬值的通道中,安邦大规模海外投资相当的先知先觉。

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上,安邦更多的是通过二级市场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者,而进入这些公司的通道一般都是安邦保险集团相关公司发售的投资理财产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招商银行、万科A、民生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12家上市公司。

安邦神秘掌门人终于面对媒体了 看看吴小晖都说了什么

这些公司被市场称为安邦概念股,他们中大部分是质地优良的蓝筹上市公司,行业集中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产领域。安邦的进入时间集中在2014年到2016年中间。在这个时间段,正是中国经济决策层从收紧流动性到对整个经济体施以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阶段。

安邦购买中国上市公司的标准基本遵从了吴小晖所说过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而市净率在1以下。在这种标准下,即使市场估值并没有变化,只靠那些公司的内生增长,安邦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率。

安邦与一些更具有侵略性保险公司不同,他们似乎并没有强烈的成为进入上市公司野蛮人的兴趣。一般来说,他们在十大股东列表中更多的排在第三到第四位,单个主体持有股份比率超过10%的极为少见。

而且这种对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在2016年底之前基本结束了。这和金融监管层所推行的监管风向非常贴近。

从市场表现看来,安邦是聪明的投资者,他善于把握机会、控制情绪,并且总是那么棒。如果普通投资者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安邦投资者的真谛,肯定也能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