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麦肯锡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

【图解】麦肯锡“怼”联合国 可持续程度最高的城市究竟是深圳还是北京?【图解】麦肯锡“怼”联合国 可持续程度最高的城市究竟是深圳还是北京?【图解】麦肯锡“怼”联合国 可持续程度最高的城市究竟是深圳还是北京?

中国PMI下滑 全球再通胀交易的势头正在淡去

最新公布的关键经济指标显示,全球再通胀交易的势头似乎正在淡去。

作为再通胀交易重要基础的中国经济持续改善如今在褪色。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高位回落,在手订单、新出口订单等分项指数均出现下滑,表明中国的需求回落。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新订单分项指数均急剧放缓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服务业数据更惨,该行业雇佣连续第4个月收缩:

“作为先行指标的PMI出现回落,预示本轮短期繁荣周期可能已经见顶, 警惕经济下行风险。”民生证券宏观固收研究团队如此评论道。

金属价格大幅下挫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过去短短一个月,铁矿石价格累计跌幅达到30%左右,铜价跌约10%。中国统计局还特别指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为45.1%,大降6.9%,创下年内低点。

在Max Layton等高盛分析师们看来,中国近期为去杠杆而开展的大规模整治银行表外业务,导致了金融环境快速收紧,继而使得经济“旧引擎”在4月转速变慢。

除了金融之外,另一个中国经济“旧引擎”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严格调控之中。

而铜的投机性净多头仓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短线经济降温的预期给出了定价,铜价跌破支撑线预示着不久的未来中国经济下行风险较大。

如果曾经被视为坚挺的中国经济开始降温,那么美国和欧元区有没有可能接过再通胀交易的接力棒呢?答案可能是令人失望的。

美国通胀保值债券与常规美国公债之间的收益率之差已经下降,即便是在美国股市位于纪录高位附近时,该利差也接近年内最低水平。该利差是债市衡量投资者通胀预期的风向标。

这是因为市场开始怀疑美国总统特朗普能否兑现税改和大规模基建开支的承诺。

路透社援引分析师的观点称,TIPS损盈平衡通胀率回落、美债收益率下降以及收益率曲线趋平,都是债券市场“特朗普通胀”或者说“再通胀”交易全线降温的征兆。

此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PPI在3月出现了7个月来的首次环比下滑,主要是能源价格下降2.9%,给批发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

目前看来,生产和资本开支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力量,通过强劲的进口来体现出全球经济增长。

交银国际研究部负责人洪灏曾直言,再通胀交易正在快速退潮,“再通胀交易正在逐渐落幕,全球周期性板块将开始跑输大市;大宗商品、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势能将衰减。”

特朗普宣布了他的一项重磅改革计划:减税!

这两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狂人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他的一项重磅改革计划:减税!
他的计划看起来也确实很美好。根据中国网络上的简要报道:他计划把美国个税的档位从原来的7个简化成了3个(10%,25%和35%),把最高档位的个税税率从39.6%减为35%,还把企业税从35%狂减到15%,还计划废掉遗产税…
所以,甚至还没等美国人欢呼呢,咱中国的一些人就先欢呼起来了。这些人认为中国的税赋太沉重了,而美国的做法则无疑再次证明了美国的优越性。
库叔完全理解人人都希望少纳税的心情。可奇怪的是,这美国人的反应却很平淡——甚至有些悲观….
不理解?那我们来详细看看美国媒体是怎么说的吧!
首先是《纽约时报》的一篇分析,其标题为:《特朗普的税改计划将令数万亿美元的财富从美国的保险柜中转移到富人手上》

在这篇文章中,《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那仅仅【只有200字】的税改计划根本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细节,看起来更像是特朗普为了给自己执政100天以来毫无建树的尴尬局面仓促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然而即便他在这200字的计划中罗列的各种减税项目,这些减税真正的受益者也只是美国的富人,而并非穷人和中产。

《纽约时报》采访的多位经济专家就指出,特朗普废除遗产税的做法,可能在根本不了解美国税收体制的外人(比如咱们这些中国看客)看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在美国,真正被遗产税影响的只有金字塔最顶尖的那5000多名巨富,因为美国的遗产税起征点极高,一对夫妻甚至可以通过钻税务体制的漏洞令总共1100万美元的遗产不被征收任何税费呢…
所以,废除遗产税看似很美好,结果却是令像特朗普这样的巨富们逃掉了一大笔税金,进而令美国的财政在10年里少了1740亿的收入…
不仅如此,《纽约时报》的分析还指出,特朗普除了在个税上把针对富人的最高档的税率下调,还进一步废除了一种让富人们很头疼的“替代性最低限额税”(AlternativeMinimumTax)——要知道,这种税原本是为了迫使那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躲避纳税的高收入者而专门设计的…
所以,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前国会税收委员会幕僚长EdwardD.Kleinbard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才会有这番感叹:“在特朗普的税改计划下,唯一明显的受益者只有富人”(“TheonlyAmericanswhoareveryclearwinnersunderthenewsystemarethewealthiest”)。
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院的经济学家WilliamG.Gale也估算发现,特朗普减税计划中50%的好处,都会流向美国社会阶层中那1%的巨富阶层。
所以,接受《纽约时报》的多位经济学家都认为,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只会加速美国的贫富差距。
我们再来看美国知名政治杂志《Salon》的分析。
该杂志指出,这次特朗普减税中一个最阴险的部分,是他居然允许那种“税赋转由合伙人缴纳”(Pass-Through)类型的企业,也享受15%的新企业税率。
什么意思呢?原来,这种“税赋转由合伙人缴纳”类型的企业,是通过把企业的利润分给公司高管,再由这些个人通过个税渠道去纳税的。这种类型的企业即包括美国的一些中小型家族企业,也包括一些富得流油的对冲基金公司和律所。

但由于是通过个税渠道纳税,那么之前那些收入颇丰的基金公司和律所的合伙人们,就要面对美国个税最高的39.6%的税率。
可如今这特朗普居然允许这类企业也享受15%的新企业税率,等于一下子就给这些富人减掉了一大半的税。
当然富人是高兴了,可依靠他们的税金支撑的各种公共支出又该由谁买单呢?
因此,《Slate》杂志在他们的文章中就把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与2012年美国堪萨斯州同样的一次大减税划了等号。因为如今堪萨斯的减税政策已经导致了该州财政的崩溃,政府不得不对教育等公共支出下手….

另外,像《今日美国》新闻网等不少美国媒体网站还调侃说,其实特朗普的减税计划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特朗普自己…

知名金融新闻网站MarketWatch还给出了具体的数字: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可以给他的子女节省14亿税金…

好了,从上面这些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基本上了解到美国人之所以对特朗普的减税政策不满,是因为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实际上是在给富人减税。
可除了富人,美国其他阶级难道没有一点利好吗?比如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又会在这次减税中被怎样影响呢?
讽刺的是,根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的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居然是:我!不!清!楚!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还指出,中产阶级不仅不会在特朗普的减税政策中获得什么好处,反而还会吃亏…

根据该报报道,一家美国独立的税务机构通过估算发现,当特朗普的减税计划给美国最富裕的1%的家庭可以每年减少14.1%的压力(31.7万一年)时,他的计划却只能给中产阶级家庭减少1.5%的负担,也就是…呃…1100美元一年…呵呵…

而且,按照特朗普目前公布的200字的税改计划,一些中产阶级家庭可能还会多支出不少税金,比如单亲家庭和孩子特别多的家庭…
至于贫困阶层嘛…其实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他是认为给富人多减轻“负担”,富人就会扩大企业规模、多雇人,这样穷人就可以脱贫了。
然而,《华盛顿邮报》却质问说:17年前小布什当总统的时候,也推出过类似这种大规模减税政策,理由也是说富人有钱了就会雇佣更多人,增加就业和收入。可结果却是政府赤字严重,GDP放缓,就业和收入也没啥增加,反倒是还出现的恐怖的金融危机…
另外,在企业家方面,美国《商业内幕》网站采访了一位美国本土的企业家——美国崔克自行车的主席JohnBurke。
然而,这位既不是民主党也不是共和党的企业家,对于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同样不满,即便特朗普宣布要给他的企业税也减到15%。

而他不满的理由是,美国很多富得流油的大企业,比如大型石油企业,就可以通过许多专门的税务优惠政策逃避纳税。
他还直接点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名,表示这家利润120亿的企业,竟然可以通过钻各种优惠政策的空子最终没有缴纳一分钱的税。

所以,他认为特朗普应该做的事情是废除那些不公平的税务优惠政策,那才是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糊弄人的减税。
瞧,一旦我们深入地了解美国媒体对于特朗普税改政策看法,而不是简单地看中国微博上那140个字的碎片信息,我们就会发现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
而且比起减税,我们不难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发现,美国人更在乎的其实是【公平】二字。

可你知道吗?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不仅在美国国内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在我们中国官方看来,这个计划也在国际上制造着巨大的不公平和风险呢。
《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就指出,特朗普将美国企业税一下子降低到15%的做法,已经令美国这方面的税率已接近部分避税天堂。可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这种做法却是很自私的。
因为美国的做法其实是在挑起国际税务战,导致那些有实力的发达国家纷纷跟风加入大规模减税的竞争中,最终不仅导致这些国家政府赤字高涨,债台高筑,引发又一轮全球的经济危机,令投资人利益严重受损,而且这一过程还会损害发展中国家和小国的利益。

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同样在中国的网络上遭到了不少媒体和自媒体的断章取义和恶意歪曲,甚至有人宣称《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是因为美国减税了、打了中国的脸,所以跳出来中国的高赋税辩护洗地。
对此,耿直哥只能说这种人不仅无知,而且幼稚!
更何况,我们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减税。但几乎所有专业人士都认为,我们的减税应该谨慎,不能盲目效仿特朗普那种荒诞的做法,拿一个只有200字的方案“诈唬”。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目前美国媒体抨击特朗普的言论中吸取经验教训。减税,应该以【公平】为核心,应该是“损有余,补不足”,而不是让富人更富,让穷人看不到希望。

能否影响到你?人工智能大举入侵这三个领域

AI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静静地在后台工作或者通过多种设备与我们互动。很多行业正在使用AI完成不同的目标,例如确保航班准时到达或者更科学的灌溉田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与AI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先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个人数字助理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AI到底有哪些酷炫的用例。

人工智能大举入侵,这三个领域也沦陷了

即时获得贷款

你是否曾坐在汽车经销商处,等待财务人员对你进行信贷审查并为你提供贷款?你是否曾排长队,填写信贷申请?而现在Experian DataLabs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Experian创建了Experian DataLabs以帮助客户与合作伙伴改善上述情况。Experian DataLabs聘请了大量的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其中70%是博士生,且大多数都有机器学习背景。

“我们正在进入移动市场,我们将整合数据、移动和分析,”Experian公司的Global DataLabs执行副总裁Eric Haller表示,“这是最前沿的机器学习,它允许你通过手机即刻获得信贷,而不需要申请信贷。”

这也适用于在汽车经销商获得信贷。只需向汽车制造商发送代码,使用智能手机即可获得信贷。Experian DataLabs还结合Google Home的概念,让你可以购买汽车,当你遇到喜欢的汽车时,可向Google Home获取即时信贷。

虽然目前还没有推出商业产品,但今年夏天将会开始试点。

AI模型算法

Vicarious公司试图在视觉、语言和运动控制中实现人类智能。它利用神经科学的优势来减少输入机器学习所需的量已达到预期效果。目前,Vicarious公司正专注于主流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

Vicarious的这一概念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从投资者获得7000万美元,包括Ashton Kutcher、Jeff Bezos和Elon Musk等。

在其网站上,Vicarious明智地指出了模型优化无穷尽,它们并没有试图击败最先进的算法,而是试图识别和描述错误的来源。

选拔更好的篮球运动员

多伦多猛龙队正在与IBM Watson合作以确定球队需要哪些技能以及哪些潜在球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弥补差距。这也是对每位潜在候选者个性特征的预筛选。

在招聘过程中,Watson帮助选出最优秀的球员,并提出理想的交易方案。在观察中,侦察员会将数据输入平台来记录观察结果,这些信息会被Watson用来评估球员。

据悉,Vicarious公司使用的是无监督机器学习,而多伦多猛龙队则在使用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会寻找合适的模式,而监督学习会分辨哪些是好的特征,哪些是不好的特征。

监督和无监督学习并非相互排斥,因为无监督学习需要从某个地方开始。然而,监督学习更加适合具有自我和偏见的人,因为我们习惯给机器用一套规则(编程)。无监督学习不受约束,所以可能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例如,我们可以用红色、黄色和蓝色来定义世界。而无监督学习可能会用绯红、朱砂、香蕉、金丝雀以及钴、青金石等来形容。

金准数据 中国人均GDP仅美国的40年前?数读大国成长之路。

腾讯涨近2%再创新高 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全球公司收入50强:千亿美元起步!中国公司大量入选

我们该如何评价一个公司?评估模型很多,但是从影响力而言,公司收入或许是一个重要体现。今天,就让第一海外金融的小编,带着各位了解下,全球收入50强,看看这些公司你是否熟悉,你的生活又与它们有多大关联呢?

全球公司收入50强:千亿美元起步!中国公司大量入选

上图可谓非常直观的将全球收入最大的50家公司,按照行业分布,进行了呈现。

全球公司收入50强:千亿美元起步!中国公司大量入选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能源产业如今由于油价大跌后又不断震荡,行业困难重重。但是,从收入来看,这个行业依然是最丰厚的,八家公司跻身全球收入50强,且六家收入在2000亿美元以上。其中,收入最多的为沙特的阿美公司,年收入达3110亿美元,该公司目前也正在寻求IPO,从纽交所到港交所,都在争取这个大单啊。中石油和中石化也跻身其中,收入分别为2990亿美元和2940亿美元。

全球公司收入50强:千亿美元起步!中国公司大量入选

汽车行业目前处于十字路口,传统角度的汽车显得暮气沉沉,但是“重新定义汽车”正在成为业界共识,如特斯拉、谷歌、苹果等大量科技企业正在投身这个行业。当然,目前而言,这个行业的霸主依然是传统厂商。比如大众汽车尽管这两年焦头烂额,但是收入还是达到了2370亿美元,丰田的收入大致相当,可谓两强争霸。而中国的上汽也表现出众,以1070亿美元的收入跻身其中。

全球公司收入50强:千亿美元起步!中国公司大量入选

而在金融行业,中国公司那就表现抢眼了,中国工商银行收入1670亿美元,建设银行1480亿美元,农业银行1360亿美元,中国银行1220亿美元,平安集团1100亿美元,11家金融行业公司,中国就占了5席啊。

而在科技行业,三星收入高达3150亿美元(严格来说是三星集团,但是其中三星电子涵盖了主要收入),苹果2340亿美元,就收入而言,你看不到如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等明星公司。是的,这些公司更以创新技术带来的利润取胜,收入还无法和偏消费类的科技公司相比。

当然,收入而言,一些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公司才是大户,比如我们熟悉的沃尔玛,依然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国家,高达4820亿美元。另外,中国电网,事关全国人民离不开的电力,收入也有3300亿美元。

整体而言,你会发现,从不同角度审视一个公司,得出的清单常常差别很大。比如从收入角度,你会感觉这50家公司可谓“良莠不齐”,苹果是收入和利润的巨大的明星公司,但是能源行业的公司却正处于巨亏状态,美国收入巨大的零售公司也困境重重。相反,气势如虹的很多明星公司,或者高速增长的公司,并未在其中。所以,收入而言,体现的是一个公司在特定行业的营收能力,并无法更全面的体现公司资质。这也是为什么,福布斯的“世界500强”更是一个企业影响力的名单,而已经远不是全球企业实力和品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