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金融天网”正在开启 这类人的财路将断绝

2017年7月1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


你的答案十有八九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这当然没有错。但这个7月1日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金融行业的“恢恢天网”全面张开,笼盖四野。爱打“擦边球”的人,或者是那些不法之徒、贪官污吏,他们的财路基本上要被断绝了。


一、新版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今起实施


跟旧版的“管理办法”相比,新版全面收紧。比如以前你到银行提取现金20万人民币以上,才会被央行注意到。从今天开始,你提取5万元就会被银行上报给央行甄别。此外,你向境外的转款超过1万美元,也会被央行注意到。


根据管理办法,以下行为需要上报央行:


1、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2、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3、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4、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当然,这仅仅是“大额交易报告”的标准。如果银行认为你的交易行为“可疑”,哪怕是1分钱的转账,也会被上报央行。对此,管理办法是这样说的:


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二、《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实施,你藏在国外的存款、股票、房子等资产,国家很快就一清二楚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名于5月9日颁布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从今天(7月1日)开始实施。


这个“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履行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国际义务,规范金融机构对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尽职调查行为。


说白了,这就是100多个国家(地区)的联合行动,相互提供对方纳税人的资产状况,避免偷漏税和洗钱。比如,中国调查所有境外居民在中国的资产状况,英国也这样做。中国就可以把英国人在中国的资产状况的信息提供给英国,英国把中国人在英国的资产状况信息提供给中国。这些资产包括存款、股票、债券、房产、保险等等。


三、《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投资者购买高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会被提醒、告知,并被中介机构留下证据


根据这个管理办法,投资者被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两类。其中“专业投资者”可以投资任何产品。普通投资者又被分为5个层级,只能投资对应风险等级的产品(或风险在此等级以下的产品)。


比如,假如投资者被评估为谨慎型、保守型,则理论上不能参与A股的投资。因为A股被列入了中风险产品。如果投资者非要投资,则“在经过必要承诺和确认程序后,仍然可以遵从其意愿,参与相关的投资活动”。


“必要的承诺和确认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告知、警示,并全过程录音或者录像等。总之,一句话:愿赌服输,别亏了钱埋怨社会、埋怨证监会。


与此同时,证券管理当局还在6月末开始清理了个人多余的证券账户。2015年4月,在政策牛市最疯狂的时候,一度鼓励大家投机,允许一个散户最多开20个股票账户,以体现“股票是用来炒的”。现在,证券登记公司发动券商,把休眠账户冻结,理论上一个人最多只能有3个账户。


虽然证监会不认可上述做法是在“去散户化”,但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A股市场将风险越来越大。保护散户,抑制过度投机,保证股市的安全,应该是上述两项股市新政的目标。


除了上述三大新政之外,从9月1日开始,中国大陆地区居民在境外刷卡消费(包括实体店和网店)大于1000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交易,也将被上报央行;此外,境内银行卡在境外金融机构柜台和自动取款机等场所和设备发生的提现交易,也将被上报央行,这项内容没有规定限额,所以理论上1分钱都要上报。


说实话,上述这些措施对于不打算转移财产、藏匿财产、偷税漏税、洗钱贪污的普通人来说,基本上没有影响。而对于行走于灰色、黑色地带的人来说,则处处都将被掣肘。


一张庞大的“金融天网”正在开启,然后落下。而这种做法,似乎正在成为流行趋势,比如美国、印度也都有类似的举动。

疯狂的ICO:今年已经至少融资13亿美元

ICO呈现出越来越疯狂的态势。

据金融研究机构Autonomous的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兴科技公司通过“ICO”——区块连社区版的众筹——融资了近13亿美元。在最近一个月内,ICO融资规模就高达近6亿美元,几乎占到了上半年融资规模的一半。


众筹形式的颠覆性改变?

ICO的操作方式与目前网络上流行的众筹相似:通过承诺给予投资者开发出来的代币或其他服务,项目方可以从投资者手中募集到比特币、以太币等其他数字货币资产。不过,公司股权或投票权一般不在投资者与交易方的交易范畴之内。

Autonomous分析师在研报中称:“想象一下,一些缺钱的人想开设一家新的赌场。为了融资,赌场在开放前会出售自己的塑料芯片,以期望客户使用这些芯片并创造经济价值。此外,买家们还会开始根据赌场的预期价值、玩家的参与程度和玩家们是否交易塑料芯片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参与交易。ICO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就是在这样一个赌场中,几个星期前,两家创业公司Tezos和EOS.IO,分别依靠ICO从投资者们那里筹集了2亿多美元,创下了ICO募资史上的融资记录。就是在非ICO世界中,这样一笔融资规模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也非常可观。

Index Capital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Neil Rimer表示:“从业务上看,ICO将会取代一些风投和公募,对传统融资金融公司构成一定的挑战。不过,作为投资公司,我们不只是帮助人们筹集资金,还会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帮助和建议,我认为这些需求是ICO无法替代的。”


数字货币炒作出的泡沫?

ICO究竟是不是泡沫,没人能说的清这个问题。但毫无疑问,ICO是伴随最近这波数字货币暴涨潮炒兴起的。

2014年,ICO融资规模尚不到0.26亿美元,2015年还一度下降至0.14亿美元。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数字货币市场渐热,ICO规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6年其融资规模突破了2亿美元,2017年仅上半年融资规模就达到了12.66亿美元。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今年以来,ICO成为了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天堂”,也成了初创公司融资的“新宠”。在ICO市场中获得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率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随着最近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的暴跌潮,ICO活动是否还能像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去,还有待观察。



鱼龙混杂,风险、收益与骗局并存

ICO被初创公司们看上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可以逃避监管,这意味着这块市场中充斥着诈骗的风险。

Autonomous在报告中指出:“不幸的是,许多ICO是纯粹就是个骗局,募资公司只是想利用人们对数字货币生态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并抓住目前这类市场缺乏可强制执行的监管保护实行诈骗。一旦融到资金后,那些在文书中承诺要推行的计划根本不会落地,尤其是在中国公司发行的ICO项目中,这些行为更为普遍。”


这份报告的作者Lex Sokolin还将现在的情况与1999-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比。他指出,在那场泡沫中,虽然有86%的科技公司在十年内失败了,但幸存下来的公司却成为了日后的巨头,这包括亚马逊和奈飞等大赢家。

Sokolin还表示: “没人能保证谁能笑到最后。但作为一个新的资产种类,我认为ICO后续将给资本市场带来难以忽视的影响。”

地产龙头值16倍PE?

与A股创业板公司市盈率过高的情况不同,中国地产龙头股的估值仍然处于低位。

目前,中国地产龙头股平均估值为13倍,低于美国地产龙头股16倍的平均估值。但中国地产龙头股市净率与美股相当,销售额增速是美股的2倍,中国地产股的盈利水平也更高。


申银万国分析师王胜指出,集中度上升将带动龙头房企估值中枢上移。2008年-2016年,美国前十大建筑开发商集中度从20%左右不断升至28.7%,与之相伴随的是,美国龙头开发商平均估值也从6.8倍上升至15.8倍。目前,中国房地产“前十强”的行业集中度已达到27.9%,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地产股估值也有望升至16倍。


图:伴随行业集中度提升,美国前十大龙头开发商平均估值从2008年前的6.8x升至2012年后的15.8x


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推力——棚改

2017年,虽然部分一二线热点城市推出了严格的限购政策,但三四线城市楼市销售依然火热。数据显示,在棚改政策推动下,今年1-5月,三四线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速达33%。

从棚改角度看三四线销售具有一定韧性。王胜在研报中指出,2017年棚改开工600万套,货币化安置比例55%,带动去库存面积约2.6亿平。2018-2020年每年棚改计划开工500万套,预计年均带动逾2亿平米的销售面积。

而马太效应下,强者恒强,三四线城市房企销售额排行由龙头房企领衔。以国内地产“三大巨头”万科、恒大、碧桂园为例,2017年1-5月其销售业绩增速显著高于三四线销售额同比增速。

中信建投分析师陈慎在研报中指出,过去4年,碧桂园销售复合增长率达到58%,恒大已连续3年增速超过30%;从结算规模来看,万、恒、园2016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30.9 亿、2404.8 亿、2114.4 亿。


龙头房企在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大增,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2017年1-5月前十强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集中度提高至27.9%,较2016年末提升9个百分点。

王胜预计,2017年前十强房企业绩销售额增速达52%,百强房企业绩销售额增速达21%。行业集中度提升,带动地产龙头站上16倍估值目标或已指日可待。

英国通胀9个月来首次意外放缓,英镑自10个月高点迅速回落逾50点

中国成为全球AI中心?

中国AI产业一览


 • 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引领中国AI市场,还有成千上万的初创企业在不同的AI领域和应用建立服务

 • 语音和视觉识别目前分别占到中国整个AI市场的 60%和12.5%

 • 制造企业开始采用AI降低成本

 • 艾瑞咨询认为中国AI市场总价值每年增长50%,到2020年达到910亿美元

 • 新型的产业如(无人机、机器人)和传统产业(如家居、汽车和玩具)正在因AI创新而变革

 • 中国是最大的汽车市场(2015年卖了两千一百一十万辆汽车),最大的家居制造商,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70%市场份额),中国将成为对AI初创企业最有吸引力的生态系统。



AI 学术论文绝对引用率,中国第一;学术影响力排名,中国第三


研究:在AI学术论文的绝对引用率上,中国排在第一;在基于学术影响力的排名上,中国排在第三。



 充裕的资金将巩固中国AI产业的增加



充裕的基金:


  • 根据网易报道,2016年202个中国AI初创公司募集了近10亿美元;

  • KPMG的研究表明,2016年风险投资已经从大数据转向到AI;

  • 根据乌镇智库,去年中国AI企业总投资达到26亿美元,美国同期最高预计投资179亿美元。







  中国AI初创企业分布和专利应用数据


中国AI初创企业分布:


  • 中国AI初创公司主要集中如下经济圈:北京、广东、长江下游

  • 这三个区域的公司占全中国AI公司的86%


AI专利分布:


机器人、神经网络、语音和图像识别专利最多



中国AI生态系统包括大型互联网企业、AI 新兴和垂直企业



应用层面具有垂直领域专家知识将成为AI一种有意义的壁垒


垂直领域包括教育、金融、物流和农业、零售等。



技术层面中国所有AI公司中,26%主打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NLP


出门问问、科大讯飞和百度都有较强的语音技术实力。

 


 基础设施层面移动边缘计算的兴起将驱动AI嵌入式芯片的需求


移动边缘计算的兴起:


 • 自动驾驶、无人机、个人助理、智能家居

 • 下一波计算量来自,包括5G、AI、智能汽车、云计算和联合学习,这将在计算机架构上对体系结构产生颠覆性力量

 • 最大的技术突破是由政府投资的,有了政府参与,部署边缘计算更快


嵌入式芯片的发展:英伟达与地平线的比较

媒体:中国银监会要求部分银行降低理财产品收益率

三大股指齐翻红 创业板强势拉升 涨近1%


早盘两市双双低开,开盘之后创业板率先翻红,但持续性较弱,冲高回落,而沪指则受到钢铁、煤炭的带动翻红,昨日的恐慌情绪似乎有所好转。

随后两市冲高回落,三大股指齐齐翻绿,煤炭、钢铁等早盘领涨股也有所走低,市场抄底资金表现谨慎,跌停股家数也不断增多,市场恐有二次下探的走势,盘面上呈现热点萎靡的态势,临近午盘,指数持续下挫。

创业板午后强势翻红,涨幅扩大至近1%,上午一度跌超0.8%。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复星、融创股债重挫。复星医药A股跌幅一度超6%,港股跌近2%。复星国际一度跌超1%。融创中国跌幅一度扩大至12%。融创中国2019年到期的美元债跌1.4个点,至102。

此前界面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称,商业银行内部系统下发了名为“关于海航系、万达系、复星系、融创系授信业务专项排查”的通知。通知要求该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金融事业部等对上述几家企业在银行授信业务方面的风险披露进行核查。

昨日A股经历了黑色星期一。截至收盘,创业板大跌5.11%,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同时创去年12月12日来最大跌幅。上证指数跌1.5%,上证50涨幅收窄至0.3%。两市共逾400只个股跌停;银行板块一枝独秀涨逾1%。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昨日创业板大跌的原因有二:业绩不佳,金融工作会议透露的更多监管信息。这是个“预增就暴涨,预亏便崩盘”的时代,而从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整体净利润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回落。


债市小跌

资金面上,中国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700亿元: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将进行1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300亿逆回购到期。

早盘债市小幅收跌,五年期国债期货收跌0.15%,十年期国债期货0.2%。


黑色系涨势亮眼

黑色系开盘,铁矿石期货主力开盘涨4.8%,锰硅涨2.4%,焦煤、郑棉、焦炭、沪镍、鸡蛋涨超1%,郑煤、沪银、沪锌、沪铜、橡胶、沪金、玻璃、热卷、沪锡上涨。沪铝、沪铅、螺纹钢下跌。

截止早盘收盘,铁矿石依旧涨近5.5%,焦煤涨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