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腾讯控股市值突破28000亿港元 股价逼近300港元!

年内发9只信托输血 融创多地项目受阻

在融创掀起并购狂潮后,金融机构开始担忧其激进的债务杠杆会带来更大风险。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年初至今,融创累计发了9只信托产品,该数量是过去两年的总和还多。其中,在售信托产品3只,总涉资数十亿元。2016年11月以来,融创发行的信托项目多数投向具体项目开发建设。如果其信托项目受到严厉监管,对融创而言将意味着什么?


资金流向项目开发

实际上,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遭到“封堵”后,信托融资一直被视为是房企的“救命稻草”。《每日经济新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近一年来,融创发行的十只信托产品,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

募集规模最大的一只信托产品为2017年6月9日发行的至信334号融创中心项目信托,Wind数据显示,上述信托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为47.05亿元,受托人为中国民生信托。中国民生信托并未披露此只信托基金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未能从其他渠道查阅到此只信托基金的用途。


2016年11月18日发行的融创深圳债权投资信托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也超过35亿元。Wind数据显示,上述信托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为35.7亿元,受托人为大业信托,预期收益率为不高于6.3%,用于受让融创深圳对于其100%控股的孙公司莱海天/莱洋天的借款债权及惠州莱蒙水榭湾项目的后期开发建设,融创深圳到期溢价回购债权。

2017年1月17日发行的荣享22号(融创团泊湖)信托实际募集资金也达到20亿元,其资金将用于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东区的融科伍杄岛项目的开发建设。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融创近一年发行的信托产品还有:安泉109号(融创申城资产1号)信托,发行规模10亿元,资金用于向上海融创发放信托贷款及其子公司实施的香溢花城三期住宅项目的后续开发建设及置换部分股东前期投入等;汇业42号融创杭州时代奥城项目信托,总募集资金为7.81亿元,用于收购杭州融鑫恒投资有限公司享有的对杭州融御置业有限公司5亿元债权,资金最终将用于符合监管要求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其他项目还包括安泉129号(融创杭州奥体)信托、天顺(2017)227号融创置地贷款信托和天启【2017】297号融创兴业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上海融创1601号贷款信托等信托项目。不过,上述项目均未能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资金最后流向。


开发节奏或受限?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融创已经在公开渠道发行的信托计划中,确定投向具体项目开发建设的资金逾70亿元。

一名不愿具名的信托资管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6年以来信托公司为融创提供的融资有明显的增加。

如果融创这一“输血”渠道受限,对融创的后续开发投资将会有什么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房地产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项目上面没有办法进行融资,那后续的开发节奏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没有钱嘛。”

上述分析师担忧,融创一系列的并购行为会对其主业带来影响。“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信托公司进一步中止融创的信托项目,对于与融创有关的标的选择也会更加慎重。它这么激进,信托公司会担心其有较大的财务风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监管的指向性十分明确,那么融创需要考虑相应的经营风险。,预计会对房地产实际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过,情况也许未必如外界预计的那么糟。孙宏斌昨日表示,“银行排查的事情,据我们了解,在融创跟万达的投资并购之后,各个银行就已经开始排查。这个事情特别正常。排查很正常,我们都在一家一家的沟通,大家也都很理解。”

而多名信托资管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融创的信托项目被叫停是“个别信托公司的行为”。上述不愿具名的信托资管人士指出,“目前没有看到监管部门叫停融创项目的文件,目前来看只是个别行为,后续情况还有待观察。”

机构评澳联储会议纪要:“3.5%”市场过分解读 澳联储距加息并没有那么近

昨日(7月18日)澳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会议纪要,纪要中预测中性利率3.5%引爆汇市,市场纷纷将此解读为澳联储大幅加息的可能性,澳元暴涨。不过机构纷纷表示,澳联储距加息远没有市场认为的那么近。

澳联储会议纪要宣称中性现金利率预测为3.5%,较现利率水平(1.5%)高出整整两个百分点,市场将此解读为清晰的鹰派思路,认为澳联储存在加息至3.5%的可能,澳元/美元即时大涨,创2015年5月以来新高。不过在市场短暂的疯狂过后,部分投资机构重新梳理了澳联储本次会议纪要及“中性利率”这一热点,得出了与市场炒作预期迥然不同的结论。


西太平洋銀行

西太平洋銀行首席经济学家Bill Evans点评澳联储会议纪要内容称,昨日市场对于澳联储在2018年潜在的加息预期做出剧烈反应,澳元/美元飙涨,而这正是因为澳联储7月会议纪要中对于“中性名义利率”的预期调整。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通胀水平持续走低、生产力水平增速放缓以及过高的家庭债务问题导致风险厌恶程度明显提升,中性利率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

澳联储本次对于中性利率的评估自此前的5%下调至3.5%,这将有助于实际利率更快的实现这一“目标”。但需要强调的是,全球各国央行都需要不断地评估本国该“目标利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很快的通过加息(紧缩)来实现这一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的调整时机仍取决于本国经济状况。

西太银行预计,澳大利亚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将降至2.5%以下,而2019年这一数字将更低。这样的经济增长很难有效提振劳动力市场,当前比较严重的产能闲置状况预期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澳联储预计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可达3.25%,这样的经济表现将支持其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不过由于澳大利亚的通胀状况并未实现澳联储的最低目标,加之在监管机构谨慎的政策重压下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目前看来这一计划很难实现了。

因此,Bill Evans表示,受困于当前整体较为糟糕的经济环境,澳联储预计将被迫进一步下调今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的经济增长及通胀预期,因此短期内加息的几率非常有限。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澳大利亚经济明年很难达到澳联储计划加息的最低要求,2018年加息的可能性不高。

花旗的报告中指出:“假设名义现金利率为3.5%,基础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等指标均实现澳联储当前预期水平,通过标准泰勒规则推算,澳联储明年的利率水平应与当前持平。”

而近期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众多央行均表态缓慢加息的路径才是可取的,此外由于当前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过快的加息可能会引发投资者以及房贷持有者的恐慌,因此澳联储短期内预期也不会有过激的货币政策调整。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表示,澳联储在会议纪要中并没有给出明确信号表示近期加息,对于中性利率3.5%的阐述市场存在过分解读。

鉴于澳大利亚国内依然温和的通货膨胀和较低的经济增长,其认为澳联储最早也要到明年才可能真正开始考虑做加息的调整。

而当前市场对于澳联储首次加息的时间节点反应过度了。


瑞穗银行

瑞穗银行(Mizuho Bank)驻新加坡经济与策略主管Vishnu Varathan对昨日澳元的涨势提出质疑,称市场可能过度解读了澳大利亚央行的鹰派意图。

该行指出,市场将澳联储对中性利率在3.5%的看法视为未来收紧货币政策计划的信号。而澳大利亚央行的意思可能是,当其最终采取行动时,不必加息到看齐以前约5.0%的中性利率的地步。

Varathan表示,其预计市场将质疑澳元的升势,尤其是如果中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扩散、打击大宗商品上涨行情的话,当前澳元的上涨速度是个特别值得担忧的问题。


市场动态:澳联储7月会议纪要发布后,澳元大幅上涨,至今晨最高触及0.7943,创2015年5月以来新高。


欧日央行决议在即,法农、法兴双双建议做多欧/元

本周四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法农认为日本央行将无意改变论调,但欧洲央行不那么强硬的议论可能会导致日元兑欧元升值,建议逢低买入欧元/日元;法兴也表示,欧洲央行将逐步缩减其购债规模,做多欧元/日元比美元/日元多头交易更具吸引力。


法农:日央行决议来袭,可逢低买入欧元/日元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分析师周三(7月19日)撰文指出,本周四日本央行将无意改变论调,政策参数不会有任何变化,预计将会把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控制在零水平。

法农认为,尽管日本央行在其经济展望报告中将GDP预测小幅上调10-20个基点,但预计它将把2017财年的通胀预期从1.4%下调至约1%,并把2018财年通胀预期从1.7%下调至1.5%,以此反映近期通胀数据的疲弱。降低通胀预期在市场预期之中。

因此,日元仍与其他央行言论、仓位和风险偏好密切联系。欧洲央行不那么强硬的言论可能会导致日元兑欧元走强,尤其是在欧元/日元仓位较重的情况下。

从策略上看,法农建议通过期权逢低买入欧元/日元,因为本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政策会议令该汇价面临双重不利的上升风险。


法兴:做多美元/日元? 不如做多欧元/日元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周三指出,因美元/日元走势与10年期实际收益率差额密切相关,因此只要德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做多欧元/日元的交易策略就会更具吸引力。

法兴指出,对美元/日元多头的最大威胁是,日本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继续攀升,日本央行(BOJ)在本周决议下调通胀预期的前景更加突显了这一风险。

但欧元/日元的情况略有不同,因德国和日本的通胀预期更加高度一致。在经济增长前景良好的情况下,欧洲央行(ECB)将逐步缩减其购债规模,这将使做多欧元/日元看起来比美元/日元多头交易更具吸引力。



巴克莱:加元上涨动能已“捉襟见肘” 未来何去何从?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外汇分析师撰文周三指出,加拿大央行预期的前景似乎过于乐观,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可能更多的依赖于经济数据的表现,尤要对薪资和通胀数据。该行预计加拿大央行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升息,但该央行乐观的前景加大了更早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尽管上周加拿大央行鹰派态度提振了加元,但相对强弱指标显示美元/加元已经超卖,而下行趋势动能看起来也“捉襟见肘”。

目前巴克莱仍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加元将走软,因低迷的通胀前景并不意味着,升息周期会比市场预期的更为激进,并预计美元/加元年底前将触及1.33。



澳洲国民银行:澳元/美元仍看向0.7

澳洲国民银行(NAB)分析师周三指出,相较于澳洲国民银行的短期公允价值模型(STFV),澳元/美元在3-6月多数时间内大幅被低估,随后在7月高于该模型估值。

在过去一周内(事实上从6月起),不断下降的VIX指数成为提振STFV澳元估值的主要因素,但澳元汇价的上涨远高于估值。很难相信风险情绪会提高如此之快,上周五VIX收于1993年来的最低位。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某个时期,风险情绪的下滑将转变成澳元的利空因素。

NAB认为,澳元/美元目前不太可能重返0.70,除了美元低估的修正以外,还有一些看似合理的情况可能导致澳元迅速贬值(正如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看时那样)。

NAB当前依然保持对澳元/美元年底达到0.70的预期。


分析师:澳元/美元7月19日最新技术分析

外汇网站FX Charts分析师Jim Langlands周三指出,上一交易日澳元/美元进一步飙涨刷新逾2年高点0.7842,之后温和回撤,当日最终以较长阳线收涨于0.7915。

目前短期动能指标转而略微走低,澳元/美元短期支撑位于0.7900,若跌破则下看0.7875,之后是0.7850。

上行方面,澳元/美元初步阻力位于0.7975,之后是0.8000一线,该水位具备强劲阻力,但若突破,则将为进一步涨向0.8050敞开大门。
接下来的24小时,澳元/美元走势维持中性,中期走势则偏于上行。


苏宁回应央视点名“投资海外足球有洗钱嫌疑” 苏宁云商跌幅收窄至3%

13:34更新: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为民表示,“我也看过了央视的报道,苏宁对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政策坚决拥护。苏宁的产业战略始终是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拓展是服务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苏宁日内股价稳定,现跌2.84%。

7月18日周二,央视新闻1+1节目聚焦中国对外投资,指出部分企业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并不是以增加生产为背景的,实质上是一种转移资产行为。


央视在节目中指出:

对球迷来说,自然希望获得资金挽救球队,但情感上却未必认同,而对于中国企业,当它们接盘俱乐部,也就意味着身陷财务亏损泥潭,以苏宁集团出资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俱乐部为例,这个著名的俱乐部已经连续5年亏损,总亏损额达2.759亿欧元。这样的收购究竟是为了什么?

社科院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尹中立更是在节目中称,有些没有“真实性”,也不“合规”的“非理性”投资,“钱是出去了,但并不是真正投到企业里面去,实际上是把境内的资产转移到境外,它只是找了一个幌子,或者是找到一个通道。”


苏宁云商今日低开4.4%,跌幅一度至6.5%,现跌2.84%。


去年年底以来,发改委、商务部、央行等部门多次强调,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国资委也出手加强央企境外投资的审查。

相关部门的管控取得了显著效果。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同比下降45.8%,其中房地产和文体娱乐行业的对外投资锐减八成。

飙涨的黑色系期货

周三,沪深两市早盘低开,随后沪指在券商、煤炭、钢铁、有色等权重带动下快速翻红,重回3200点。创业板也由跌转涨。

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报3213.09,涨0.8%,重新站上5日线;深成指报10205.14,涨1%。创业板早盘跌幅一度扩大至0.71%,截止目前报1673.48,涨0.36%。

沪指成交量较前一日放量,创业板成交量较前一日缩量。

从盘面上看,券商盘中拉升,强势领涨,有色、钢铁、煤炭等周期性板块涨幅亦居前。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传媒等居板块跌幅榜前列。

个股方面,东方证券涨9%,山西证券、国信证券涨幅均超5%。周期股在半年报业绩预期向好以及资金追捧等因素带动下,延续此前涨势,盘面再现“煤飞色舞”,恒源煤电、平煤股份、盛大矿业等涨停。


中投证券分析师卢凌熙指出: “ 6 月以来以煤炭、钢铁、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行业走出了一轮强势反弹行情,这次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价格上涨。但本次价格上涨主要是期货价格大幅贴水的修复,而现货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期货强于现货,远月强于近月。经济在下行过程中展现出相当的韧性,促使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出现了一定修复,进而带动周期品期货价格贴水的修复走势。”

期货内盘,黑色系今日再度大涨,焦煤一度涨近5%,铁矿石涨3.9%,焦炭涨2.2%。

但经过最近一轮修复,市场对周期股回暖行情的持续性提出了质疑。就拿钢铁股为例,股价大幅上涨之后,除了停牌的三钢和八钢,10倍以下的公司已经所剩无几。


对此,兴证钢铁有色团队认为,钢厂接下来可以作为加工型企业去看待,也可以给到15倍估值:

钢厂本质上属于加工型企业,理论上应当收取固定加工费。但是我国钢厂对上下游均没有议价权,两头受制严重压缩了利润。然而今年供给侧改革&铁矿石过剩&废钢周期使得钢铁上下游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得未来钢厂获得稳定加工费成为可能。那么参照A股制造业的历史估值,自2000年以来基本都在15倍以上,最景气的时候也是如此。

股指期货IF1708再现乌龙指:开盘触及3997点后瞬间跌至3666点

股指期货IF1708涨停开盘后闪崩,最高触及3997点。有分析怀疑此次疑似为乌龙指再现。

成交明细显示,开盘有投资者以3997点价格大笔买入18手,下一笔成交价瞬间跌回3666点。

以成交价来估算,18手浮亏(3997-3666)*300*18,约等于179万元。


中金所午后发布公告称:7月19日,沪深300股指期货IF1708合约以涨停开盘后,价格迅速回归。经初步排查,系某资管客户在集合竞价阶段以涨停板价在IF1708合约买开委托18手并全部成交,致该合约以涨停板价开盘,开盘后1秒内价格迅速回归正常水平。其他股指期货合约均正常交易。我所监查部门已对该客户进行提醒批评,并将对此情况进一步查证。近期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流动性状况改善尚不充分。


据上证报消息,有机构人士也认为,今日的异动或是期货市场的低流动性所致。虽然近期三大股指期货的成交量均有所回升,但各买卖档位的挂单依然较少,这也使错单对市场的影响有所增大。

今年3月,中证500和上证50的合约期货就出现过两次“乌龙指”:

  • 3月14日下午,走势风平浪静的上证50股指期货IH1703盘中突然出现直线下挫,逼近跌停位。随后迅速回到正常价位,并平稳收盘。
  • 3月17日中证500股指期货IC1706合约在开盘不久后被突然拉高,一秒内冲至涨停,该合约价格在涨停位足足维持了半分多钟后恢复正常。

因股指期货“乌龙指”事件频发,今年3月31日,中金所调整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中金所称,自2017年4月5日起,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限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调整为20手。

对于调整的目的,中金所表示:“旨在减少不活跃合约的交易中,因大单量造成的价格瞬间大幅波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