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招聘业的AI热潮:谷歌、Recruit、猎聘网、创投业者都在蜂拥入场

前几天,在北京,五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资深HR和猎头被要求在3700万份简历中,以最快的速度筛选出与招聘职位需求最匹配的简历。

这是一场比赛。当然,参赛的HR们还有一个特别的竞争对手——猎聘机器人。

猎聘人机大战现场图

最终,专家评审团从职能匹配度、技能匹配度、行业匹配度、薪资匹配度、学历匹配度、地区匹配度等六个维度对参赛选手的匹配结果进行打分。

人类又会败给机器人吗?

并没有。这一次,人类选手以平均分18.96的成绩胜出,领先猎聘机器人0.36分。

这场“人机大战”的主办者和猎聘机器人的开发者是猎聘网,它是一家互联网招聘平台。猎聘网称,这次举办人机大战的目的,并不是仅限于在人类和AI机器人之间决出胜负,而是要对比两者的优劣所在,以改进其机器人的性能和对人的服务。

猎聘网CEO戴科彬认为,“大数据和AI是招聘行业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从2016年开始,猎聘网就在其平台的一些功能中植入了AI机器人。

猎聘网对AI的冲动只是全球招聘业的一个缩影。同样在2016年,日本高端人才招聘网站BizReach就与雅虎和美国客户管理平台salesforce.com合作,宣布将开发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员工的工作数据,完成招聘、员工评价和分配工作岗位等任务。

2016年,日本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人力资源集团Recruit 已经开始在人工智能方面砸下重金,挖了Google的人工智能专家,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期望借力AI在2020年成为全球HR领域的No. 1。

互联网巨头谷歌、IBM等也对 AI+ 招聘产生了兴趣。今年6月份,谷歌推出求职搜索引擎,帮助求职者搜索到所有主要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提高其求职效率。

除了招聘和互联网业的巨头,AI+招聘也正在成为创投人士摩拳擦掌布局的热点。


招聘业的AI热潮

对于今年6-7月份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季,英网股份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而是把人力大量投入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研发上,目前其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在研发团队,从事大数据跟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英网股份是山东最大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其CEO初殿松认为,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大部分的人才结构中处于中端,并不需要HR有着特定的行业知识、人脉资源和对公司的理解,这一块存在被AI代替的空间,最终实现更有效的人岗匹配。

而从事招聘行业服务的赵欧伦,如今已经在AI+招聘这个方向上创业2年了。2015年6月,赵欧伦创办了Moka,这是一款基于 SaaS 的招聘管理系统。

Moka CEO赵欧伦

赵欧伦告诉全天候科技,“回国后,一开始我并没有创业的想法。只是有一次想与芝麻信用方面交流,但发现蚂蚁金服竟没有自己的招聘官网,而在美国再小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招聘官网。”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带着这份好奇,赵欧伦去探访了八、九家公司的HR。 赵欧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看到一个HR给候选人打了1小时左右的电话,介绍完一大堆细节后,还要再去做一些手工的记录,然后进行再次筛选。

在等了一两小时后,赵欧伦对这位HR的约谈并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他实在是忙的抽不开身。不过给他丢下了一句话——“你是否做一款产品帮我取代这复杂的手动流程?”


这句话让赵欧伦记在了心里。2016年9月,Moka发布了智能化的招聘CRM产品,它基于AI的深度学习、大数据换算等技术帮助企业HR部门打破常规落后的表格工具,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招聘流程。

Moka成立不久就拿到了峰瑞资本660万元天使轮投资。在国外,人工智能相关的招聘项目也正受到VC的青睐。去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招聘平台 untapt 完成200 万美元 的B 轮融资,untapt 是一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招聘平台,主要挖掘金融科技领域里的优秀人才。

不过,对于国内的AI热潮,猎聘网CEO戴科彬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从2016年底到2017年初,如果你说话时口里不带着大数据,显得你多少有点不合群;2017年上半年,很多人连AI是什么都不知道,嘴里就挂着这个词到处讲。”


AI目前能为招聘业干点啥?

当全天候科技作者把一篇关于AI或将让HR下岗的文章分享给做HR的朋友王敏时,她反应有点激动。“这是一个超赞的工具,HR的职能可能会变化”王敏说,“但是,机器不可能取代人工”。

在王敏看来,人工智能可以优化简历搜索等流程,但它不能取代的是HR对求职者的面试、了解和软性的判断。

在今年举办的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百度副总裁刘辉做了题为“AI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演讲,他认为,人力资源的工作有很多,将来大部分的“人事”“工作,和“六个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机器的方法来取代,但这不意味着HR会被取代,而是意味着HR会变成更加聪明的人、更加厉害的人。

百度副总裁刘辉

从实践来看,在不久前的那场“人机大战“中,猎聘机器人在搜索简历的时间上已经堪称“秒杀人类”。完成整个比赛事项,机器人只用了 0.0152秒;人类选手平均费时16分11秒,AI机器人的速度是人类的63882倍。在职位匹配度、地区匹配度上,机器人也完胜人类;而在技能匹配度上,机器人跟人类打了个平手。

现阶段来说,基于人工智能的招聘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体现在大数据的换算、人才岗位的匹配以及部分的人机交互面试上。有分析师指出,基于存量的数据以及计算能力,做到高效的人岗匹配,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因为招聘市场足够大,痛点一直长期存在。,但真正动态和情感交互的深度过程目前招聘机器人还做不到。

在猎上网CEO辛小蝶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招聘领域还太先进,“它就像一个法拉利的引擎,我们人力资源这个行业目前就是个QQ汽车的底盘,很难承载”辛小蝶告诉全天候科技,整个行业的服务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构建。

Jackson Hole央行年会前奏:两大地方联储主席观点相左 通胀问题争执升温

郁亮:万科现在也在做混改

沪指突破3300点!

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 后者将保持独立运营

8月24日,饿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卖。合并完成后,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交易细节,《财经》此前披露称:百度外卖以5亿美元出售,百度打包流量入口资源给饿了么,作价3亿美元,因此总共收购价格是8亿美元。这8亿美元中2亿美元为现金,饿了么增发股份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百度占饿了么股份5%,剩余3亿美元锁定期五年。此外,百度外卖品牌保留18个月给饿了么使用。


张旭豪今日在向饿了么员工发表的公开信中称:

百度外卖是饿了么非常尊敬的同行更是饿了么倍感压力的对手。百度外卖在高端外卖市场积累起优质的用户和商户资源即时配送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一直走在我们行业的前沿。

对于并购后双方的运行模式,张旭豪表示:

让百度外卖保持既有的品牌和组织架构独立运营,会是最好的决策。我相信,以CEO巩振兵为首的管理层,能够继续领导百度外卖沿着品质外卖的方向开疆拓土,保证百度外卖的新老用户和商户获得稳定且高水准的服务。

百度外卖独立运作,并不代表彼此不相往来,相反,我们要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特别是我们要向百度外卖投入资金、流量、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百度外卖做大做强,让用户的体验大幅度提升。

饿了么创立于2008年,目前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

百度外卖成立于2014年,主打中高端市场,目前已有超过百万优质商家入驻,覆盖300多个城市,用户数超1亿。

饿了么表示,在此次收购百度外卖的交易中,阿里巴巴为向饿了么提供了融资支持,百度通过换股方式也成为饿了么的股东。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阿里支持饿了么整合外卖市场,相信饿了么合并百度外卖后将能巩固领跑优势,集团亦将在流量、融资等方面继续给予新平台大力支持。

针对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一事,美团外卖官方今日发表声明称,“外卖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愿意和同行者共同努力,做大外卖市场。”

中国家庭部门加杠杆:先是房贷激增,现在是消费贷款爆棚

在政府忙着引导银行业去杠杆的时候,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加得不亦乐乎。

中国家庭在过去两年争相购买房地产,刺激房贷规模激增。引人注意的是,最近3、4个月,房贷增长呈现出降温迹象,而消费贷款则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德意志银行发现,时间低于一年期限的中国家庭信贷在二季度加速增长,如今的同比增速高达34%-35%,快于房贷增速,到年底有望加速到40%。这使得所有新贷款拨备增速逼近创纪录的9%-10%。


德银依照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推算,中国家庭债务大约为37万亿人民币(约合5.5万亿美元),在总债务中的占比约为18%,远低于房贷的55%。


英国《金融时报》也援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芮萌的话称,中国家庭债务在过去8年增长了一倍,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到今年年底将达到GDP的50%。

德银相信,在家庭新增债务中,很大一部分是零售消费信贷。与之对应的是,中国零售销售已经从低点开始抬头:



去杠杆 OR 债务再分配

德意志银行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与其说中国是在去杠杆,不如说是在进行债务再分配:

中国政府主导的供给侧改革确实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些领域的整体信贷风险敞口并不大。

实际上,中国企业债务依然在以6%-9%的同比速度增长。若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我们发现,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比从2016年一季度的169%(迄今全球最高增速)降至165%。现在说这是中国解决企业债务问题的一种胜利还为时尚早。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信贷在总新增信贷中的平均占比从大约65%降至如今的45%左右,而家庭和政府债务则在增长:

也就是说,虽然企业杠杆确实在降低,但它的减少比不过家庭和政府杠杆的增加,因此,整体杠杆依然在增加。


德银表示,这更多的是一种"稳定",而不是大幅减少。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债务再分配。 


是利是弊?

尽管不清楚中国家庭新增的短期贷款流向了什么领域,但德意志银行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七八成都与信用卡有关。目前,中国消费信贷正以其他经济体中罕见的速度扩增,且将继续快速增长,有望助推短期经济增长。

然而,这并非完全是好事。德银还称,一旦中国家庭信贷占比超过60%-70%,就会开始变成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的拖累。他们测算,这种情景或许会在2020年左右成为现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警告称,中国正处于“危险”的信贷扩张路径,经济增长的主要成本“是公共和私人债务的进一步大幅增加”。

美元净空仓创3年来最高 对冲基金一边倒看衰美元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约7%,从年初最高位的100左右跌至目前的93。

美元境遇的逆转与特朗普政策相关。

自今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承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计划,一度帮助美元走强。然而随着市场对特朗普经济改革计划是否能持续的怀疑增加,美元也一路走低。

现在的问题是,美元还会继续走弱吗?


三年来美元最不被看好

对冲基金的经理们一边倒看衰美元。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认为美元还会持续走低。

目前,美元净空仓达74亿美元,创2014年5月以来最高。这也是三年以来,美元最不被看好的一次。



Macro Risk Advisors认为,基金经理们也许只是对美元的走势做出直接的反应,并对头寸做出适当调整。在做空美元的交易变得越来越拥挤之时,这个现象也许不会结束。MRA的衍生品策略主管Pravit Chintawongvanich在写给客户的信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

“头寸大致追踪了美元的表现,表明趋势跟随者可能导致了大部分外汇期货的头寸变化。”

做空美元逐渐增多,相对的,欧元买入持续增加。澳新银行(ANZ)外汇策略师Irene Cheung和Rini Sen本月中旬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访时表示,基金们的欧元净多仓已经增至36亿美元。

此外,基金们还是持续买入商品货币,其中加元和澳元分别为连续第7周和第9周保持净买入。


华尔街见闻文章指出,法兴认为9月的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和特朗普打算建造边境墙都会压低美元。此外,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也不能支撑美元的上涨。

美元的走弱让美股成为了受益者。

摩根士丹利此前预测,美元每贬值2%,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利润将增长1%。伴随着今年以来美元的走弱,美国企业的海外出口大幅增加,二季度美国企业营收创五年来最佳。包括百事可乐在内的公司都把弱美元看做提振公司盈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