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今年全球市场如何走,地缘政治将成为焦点

华尔街见闻9月26日——这或许是被地缘政治主导的一年。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George Saravelos日前在报告中指出,政治决定了事态发展,“2017年,起于对政治因素的忧虑,很可能也将终于地缘政治。”

Saravelos表示,未来几个月中,“外汇蓝图”的主题只会与“人”有关,今年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倾向于二元化。

在余下的三个多月中,政治事件依然抢眼——美国税改、医改,英国退欧谈判,日本提前大选,东北亚局势……

在报告中,德银表示,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趋于稳定。此外,新兴市场中的政治风险也稍有下降。

对于英国退欧和朝鲜这两大风险,德银表示,硬退欧风险下降,可关注12月的谈判进展,朝鲜风险则正在减弱。


英国退欧——恶魔藏在细节中

德银分析称,上周五英国首相May在意大利发表的退欧演讲,以及欧盟首席谈判代表Michel Barnier做出的回应,都表现积极:

首先,谈判的进展将具有更多政治空间。

其次,政府中的硬退欧支持者已经接受了两年期“欧洲经济区”(EEA)身份的转变,硬退欧的风险已经下降。

但这并不意味着退欧不会给市场带来任何风险。德银补充称,“恶魔将隐藏在细节中,”市场将会对9月底的第四轮退欧谈判做出反应。

德银预计,12月的英国退欧谈判需要有“显著的进展”,否则市场会将退欧计入价格。


朝鲜风险减弱

至于东北亚地缘政治风险,德银认为,尽管市场仍然关注,但由于争端仍然可能在联合国以外交方式解决,而且导弹试验对市场压力的边际影响渐消,所以投资者的担忧正在减弱。

德银判断,韩国的国际收支到年底可能仍然强劲,韩国央行可能不会干预,所以如果朝鲜风险溢价降低,韩元可能上扬。


日本提前大选

在报告中,德银分析称,“闪电大选”对于日元而言并非积极信号。

德银认为,因自身支持率增加,且提前大选是在反对派准备充分之前,安倍在下注自己如今的表现机会最为强劲。“若安倍赢得大选,日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连任、维持现有经济政策的几率会增加。”

政治不确定性此起彼伏,不少基金经理正在抓住“乱世”的机会,希望能通过不确定性来盈利。

媒体援引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EMEA外汇投资组合主管James Binny称,“这一切都令我感到紧张,因为交易的大部分都无法预测,但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这种短期的扭曲可能是一个机会。”

德国商业银行策略师Thu Lan Nguyen则对媒体表示,对于政治风险而言,期权市场是更好的选择。

黄仁勋:英伟达与BAT达成合作 摩尔定律是旧时代法则

全天候科技9月26日——9月26日消息,英伟达GTC China开发者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开幕演讲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华为、浪潮、京东、科大讯飞等中国顶级科技企业均已与英伟达合作。

黄仁勋表示,摩尔定律已经是旧时代的法则,GPU的计算速率和神经网络复杂性都在过去2-5年内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二者结合后,我们将看到来自医药、自动化交通、精密制造、乃至更多领域的惊人突破。

今年4月,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架构Volta,并发布了采用该架构的第一款设备TeslaV100 GPU。与4月的大会相比,英伟达在此次GTC China上没有发布任何硬件产品。但黄仁勋透露了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进展。

黄仁勋介绍,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均已在其云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部署了英伟达的Tesla V100 GPU,而华为、浪潮、联想也已经作为OEM厂商,开始生产基于HGX的GPU服务器。


除此之外,在本次大会上,英伟达还推出了TensorRT 3人工智能推理软件,该软件与GPU硬件结合,可以大幅提升云端及终端设备的推理性能,并有效降低成本,目前已被阿里云、百度云、腾讯、科大讯飞和京东都已经采用。

而在智慧城市方面,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和华为则加入了英伟达Metropolis平台,并分别在路况监测、虚拟安保、交通流量监测等方面提供了基于该平台的人工智能视频解决方案。

黄仁勋表示,在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中,英伟达平台提供的迁移学习能力,可以令人工智能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学习,解决不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免去了训练新神经网络的大量数据。这对于提高城市安全,找到失踪人员,改善交通环境并加强执法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黄仁勋在介绍英伟达即将推出的自主机器处理器Xavier时表示,京东X实验室已经在无人机与无人车配送、无人分拣方面部署了英伟达的Jetson超级计算机模块,将会在制造、物流和配送行业带来革新。

联合对抗支付宝 日本银行业推“J 币”

华尔街见闻9月26日——日本央行敢于尝试各种新颖的货币政策,日本的银行,在金融科技创新上也越来越积极。

日本的70余家银行正在研发一种名为“J币”(J Coin)的电子货币,预计在2020年面世。J币与日元等价,所以不会像比特币一样剧烈波动。

参与“J币”开发的,是日本三大巨型银行之一的瑞穗银行,全世界拥有存款最多的银行日本邮政银行,以及数十家地方银行。

这些银行希望以这种“J币”来实现电子支付,而且J币也能用于跨行的无手续费汇款。日本金融服务局对这一创想持开放态度,当地银行已经开始接触大型零售商,准备敲定具体细节。


热衷现金交易的日本人

日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喜欢现金。现金交易占据了日本70%的交易额,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现金利用率,只有30%。

德勤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的金融科技交易规模达到174亿美元,但日本仅仅贡献了不到1%的8700万美元。有80%的交易来自在中美。

“我们喜欢现金,因为日本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瑞穗金融集团总裁佐藤康博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但现金效率不高,所以我们必须转向电子货币。”

更重要的是,Apple Pay和支付宝已经进驻了日本。在这个金融科技创新依旧大有可为的国家,海外的成熟技术已经开始抢夺市场份额


J币转账无需手续费

在目前的设想中,日本银行界希望用户可以把银行账户里的日元,在手机的APP上转换为J币。之后,J币可以在便利店、饭店或是其他地方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支付宝那样的现金电子支付,而要不辞劳苦把现金换成J币,再用J币去支付?

好处在于免除手续费。以J币的形式,个人或公司都可以在银行账户之间无手续费地汇款,而且转账到海外也会更便宜。

日经新闻提到,其他的大型银行也有可能加入J币,形成一个大型联盟。这意味着,J币能实现跨行的无手续费转账——支付宝曾经的功能


本土银行联手对抗支付宝

对用户来说,J币可以实现跨行免佣金转账;那么,对于银行业来说,没有了手续费,J币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把国内的大数据,从海外竞争者的手中夺回来,是这些日本本土的竞争对手站到了一起的最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海外对手,就是支付宝。支付宝在2015年就已进入日本,目前日本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地区和行业正在快速扩大。今年7月开始,支付宝的“奖励金”促销功能也登陆日本。这是支付宝首次在海外推出这一功能。

英国金融时报称,日本的几家大银行一直在游说政府和监管机构,警示支付宝进入日本的风险。

日本银行业希望通过J币,夺回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这些数据会匿名地分享于银行与公司间,令企业能更为精准地确定营销策略和定价机制。

类似的合作已经出现。同为三大巨型银行之一的三井住友银行,即将与雅虎日本设立合资企业。雅虎收集三井住友的客户数据,确定潜在的融资需求。

瑞银:创新崛起将给中国带来价值重估

华尔街见闻9月26日——瑞银近日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以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正在创新的道路上赶超欧美。中国作为低端制造业国家的刻板印象将发生变化,而这将带来对中国的价值重估。

瑞银称,最近十年来,中国创造力大爆发,在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等领域,中国企业创新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进步的教育水平,加大的研发力度,政府支持政策以及大量的可用资金。

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依靠科技创新跨越中等陷阱收入。面对中国的崛起,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不甘示弱,都加大了研发投入。

据瑞银,中国目前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欧洲国家,并预计将于2018年超过美国。瑞银预计,亚洲国家的研发投入总和将于2020年超过欧洲和美国之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瑞银以教育、研发、融资和专利等指标为度量,设计了一个国家创新水平评分系统,并以此衡量了14个亚太地区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先进创新国家的创新水平的变化:

据瑞银,评分系统显示亚洲在教育方面还落后于欧盟,但在研发支出方面遥遥领先。

韩国是显著的创新佼佼者,总体得分排名仅次于美国,自2005年以来上升了3个名次。中国在得分和整体排名上也大幅提升。

基于各国政府的目标以及创新指标的变化,瑞银预计中国和韩国未来几年将在创新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我们认为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未来10年将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创新国家和高附加值的经济体,”瑞银在报告中写道。

瑞银还通过分析美国专利局数据,专利发放变化情况,研发支出数据占全球行业份额以及一些学术指标来判断亚洲各国在13个行业类别中的所处地位。

如图所示,中国在土木工程领域已经建立了领导地位,而在家电、材料、通讯等领域属于行业挑战者的角色,而在化工、电脑科技、工业器械、半导体等行业,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知识资本决定利润

亚洲多数经济体是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在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亚洲企业吸收知识、复制技术,并加以创新,最终实现在价值链上的提升,制造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高端和复杂。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越复杂,其未来增长前景就越好。

但瑞银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的增长比GDP增长更为重要,这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掌握了制造业背后的知识产权。

例如,泰国也具备复杂的制造能力,但其中大部分来自日本的外来投资,知识产权和利润都掌握在日本手中;相比之下,韩国在制造的过程中积累了资本和知识产权,因为当劳动力变得昂贵,它也能保持竞争力。

瑞银指出,在过去30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在部分行业的知识资本中占据了市场份额,最早是日本,然后是韩国和台湾,目前中国正在加入这一趋势。


对中国的价值重估

瑞银指出,目前投资者对中国的看法依然是一个债务高企,过度依赖“浓烟工业”的国家,瑞银称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在多个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的国家,在5年内改变外界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看法。

在2005年左右,市场对中国的估值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奇迹的乐观情绪,但近年来的估值主要反映了对过度投资的担忧。瑞银认为,这两者都过于极端,真相可能介于这两者之间。

如图所示,反映在市场中对中国股票(除互联网外)的风险溢价远远高出亚洲其它区域:

瑞银表示,市场忽略了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在价值链上的地位正在提升,5年后市场对中国的看法将变得非常不同,而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对中国的估值也将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崛起,市场正在重新评定中国股票的价值。

百度无人驾驶前负责人下海单干:新公司获英伟达青睐,已完成近亿美元融资

全天候科技9月26日——百度前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创立的景驰科技,正受到资本青睐。

继上周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后,9月26日新智元消息称,景驰科技已完成Pre-A轮52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投资方包括英伟达GPU Ventures以及其他机构与个人。

王劲上周曾表示,景驰目前正在推进总额1亿美元的A轮融资,公司不久前完成的3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中,华创资本参投。

英伟达对景驰科技十分看好,据新智元,英伟达商务拓展副总裁Jeff Herbst今日表示: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我们为景驰运用深度学习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愿景感到兴奋。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将全力支持他们所做的工作。

景驰计划利用最新一轮融资的资金支持在中国的测试项目。景驰还计划将业务运营搬迁回中国,并在小城市部署一些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打车服务。景驰创始人兼CEO王劲向上述媒体指出: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让大众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更舒适。我们期待在2020年把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带进中国的城市,成为全世界第一批能够规模化商业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企业。本次投资让我们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今年4月,王劲离开百度创立了景驰科技,公司总部位于硅谷,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景驰已获得加州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今年6月,该公司在加州完成了一次测试。

王劲曾在2010年至今年4月期间供职于百度,任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技术战略委员会主席、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大数据、云计算、百度大脑、自动驾驶汽车和语音识别技术的研发。在百度之前,王劲还曾在甲骨文、阿里巴巴、EBay、谷歌等多家科技公司任职。

万达商业资产变更 IPO排队顺序倒退

无人驾驶“飞的”不再是科幻:迪拜昨天测试了无人机载客

华尔街见闻9月26日——“飞行出租车”曾多次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如今,这一出行工具有望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据路透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德国无人机开发公司Volocopter在迪拜王储哈曼丹(Sheikh Hamdan bin Mohammed)举行的庆祝仪式上,进行了一场载客无人机飞行测试,该公司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在200米的高度飞行了五分钟。

从外观看,Volocopter的载客无人机形似一架小型直升机,不同点在于它的顶部安装了18个螺旋桨。根据介绍,该无人机最长可飞行30分钟,采用无人驾驶飞行,遇到突发故障时可紧急启动多项保护措施,包括机上的多个降落伞会自动打开,防止机身坠毁。

Volocopter目标是在2020年将无人驾驶“飞的”投放市场。Volocopter公司CEO Florian向路透表示,

等到Volocopter公司的无人‘飞的’投放市场后,你可以在自己手机上通过一款App来预订服务,无人‘飞的’将会飞到你的身边,自动接起你并把你接送到目的地。这架飞机已经能够按照GPS轨迹飞行,完全实现了感知能力操控,同时能够处理未知障碍。

迪拜希望成为全球首个推出“飞的”服务的城市。阿联酋向来注重对高科技的研发运用,迪拜目前已引入了无人驾驶地铁、机器人警察。迪拜王储哈曼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鼓励创新,采用最新技术,不但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还架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

“飞的”研发热潮

研发“飞行出租车”的并不止Volocopter一家,近年来全球已有多家公司向这一领域进军,并获得了资本青睐。

传统航空工业巨头——空中客车公司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空中自动驾驶“出租车”;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投资的“小鹰”(Kitty Hawk)公司、共享出行巨头Uber也都在实施自己的飞行出租车战略。

本月初,全天候科技文章提到,研制电动“飞行出租车”的德国初创公司Lillium完成了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牵头注资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去年,Lillium公司已完成了一轮1140万美元的融资。

Lillium创办于2015年,该公司今年4月宣布,其飞行器原型Lilium jet已完成首次测试飞行。这款飞行器有两个座位,在起飞和着陆和直升机一样,不需要依赖滑行跑道。在空中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

目前,Lillium正在开发一款5座“飞行出租车”,计划于2019年左右进行载人试飞。在获得监管批准的情况下,该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内推出“飞行出租车”通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