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摩根大通高管:中国独角兽估值望破万亿美元 香港迎重要机遇

尽管美国对中兴销售零部件和软件的禁令将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敲响警钟,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国家层面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扶持力度。近日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新采购名单中,服务器产品的技术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都被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录,“中国政府采购也开始发力国产芯片了”。


记者登录中央政府采购网,发现在“征求意见公告”栏中,有一则发布于5月17日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 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在公告下方提供的系列附件中,是关于服务器、交换机、空调产品、台式机、笔记本以及信息类产品的 具体技术指标。在关于服务器的采购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中,可以发现今年公布的服务器产品采购类别有了一大调整:在原有服务器等类别的基础上,增设了“国产芯 片服务器”这一新的类别,其中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以及申威CPU服务器。


在入围芯片公司之一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看来,这对国产芯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前是没有进入采购名录,政府部门要采 购还采购不了,现在可以采购了,”胡伟武22日告诉记者,“这体现了国家对国产芯片有着大力的支持。”胡伟武认为,既然国家层面列出了这个采购名录,说明与国产芯片相配套的服务器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你不可能说没有米就煮饭吧?”


此前进入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范围的服务器厂商,配置的都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E系列芯片,国产芯片能否较好地实现对英特尔系列芯片的替代 呢?对此,胡伟武称,目前在一些比较固定的应用场合,龙芯可以实现对英特尔的替代,但考虑到芯片产业的发展还包括软件环境、软件生态的整体成熟,中国国产 芯片要形成全面可替代,应该要等到2020年至2025年间。“只有有了一定的批量后,有些问题才会发现,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慢慢成熟,慢慢成长。”


清华同方是主要的国产服务器厂商之一,该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刘杰鹏22日接受采访时称,作为中央级别的国家机关,一些 对信息安全要求以及管理要求比较高的单位必然需要这种安全级别较高的硬件设备,在服务器的采购项目里增加国产芯片服务器的选项,作为厂商来讲是非常欢迎 的,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也是必要的。刘杰鹏称,一般而言,政府采购的征求意见稿最终会有一些调整,但基于目前的信息安全态势以及网络安全的要求,国产芯片 服务器这一块应该不会全拿掉,区别只在于如何去落实,是全部入围还是部分入围。


对于国产芯片何时能挑大梁,胡伟武认为,“首先,要有决心,我们必须自己建构自己的产业生态;其次,要有信心,要相信在经过不断的改进,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我们自主的CPU是能够把自己的行业生态撑起来的;第三,要有耐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

煤价“限制令”风波下 黑色系期货集体暴跌

周三国内期货市场“黑色系”集体暴跌。


盘初低开之后,黑色系品种继续扩大跌势,焦炭、焦煤、动力煤主力合约分别跌4.1%、4.3%、4.5%。


此外,前几日涨势较猛的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今天也录得大幅下跌。



黑色系的跳水现象还不仅止于大宗商品市场,今天A股市场的煤炭相关股票也悉数下跌。兖州煤业大跌6%,中国神华跌4%,陕西煤业、潞安环能跟跌。


稍早专业媒体显示,政府相关部门于21日(本周一)召开煤电工作会议,要求各方力争在6月10号前将5500大卡北方港平仓价引导到570元/吨以内。此外,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发电集团近期纷纷对内提出明确要求,严禁所属企业采购高价市场煤,严禁在动力煤期货市场炒作套利,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及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


前段时间因为气温升高、用电量增长而导致煤炭价格走高,而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的看涨行情浇了一盆冷水。


此前,国家发改委称将采取措施平抑煤价,严惩三类扰乱煤炭市场行为。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18日回应近期煤价上涨过快问题时表示,近期将采取增产量、增产能、增运力、增长协等9项措施,以进一步稳定煤炭市场、促进市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没有市场基础。


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潘汉翔表示,目前动力煤市场成交多为贸易商之间的“倒手”,终端实际采购依旧有限。近期,市场挺价情绪已出现明显动摇。在本轮政府“组合拳”影响下,预计动力煤价格拐点将加快来临,最快在本月末市场价格就将出现反转。

鼓励打破刚兑不能和鼓励信用违约划等号

当前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利率风险切换到信用风险,投资者应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评级、头寸和杠杆控制,警惕信用违约潮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风险。如果后续政策不出台相应补救措施,信用紧缩的高峰并非已经过去,而是刚刚到来。


信用紧缩风险开始进入高潮,民企融资失血层出不穷。


周一,作为国内园林行业龙头企业的某上市民企,10亿元新债发行仅获得0.5亿元资金认购,接近全部流标,与银行间狭义流动性的充沛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信用债市场融资分层、民企、中小企业发债融资惨淡萎靡的真实写照。


市场对这类发行人的担忧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一方面,发行主体为民企上市公司,作为建筑类企业杠杆率相对较高,18年新增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民企,其中上市公司占一半以上,市场对民企风险偏好极度厌恶;另一方面,在地产、城投和PPP融资整顿紧缩的大环境下,作为PPP投资的第二大民企龙头,市场担忧PPP最严清理、管控隐性债务等将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正如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2018年是信用风险大年。


2017年的流动性紧张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而实体融资仍宽松,但18年企业融资环境明显紧缩,非标、信贷、发债利率大幅攀升,受监管冲击和回表影响,企业再融资来源中对银行信贷和信托非标等的依赖性持续下降,对信用债公开市场的依赖性不断上升,导致信用债市场上的信用风险暴露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


1)信用债取消和推迟发行数量和主体大幅攀升,年初至今共有312只信用债发行失败,涉及270家公司,其中128只是在4月份以后发生,占比超过40%;


2)新增信用违约主体和涉及规模大幅攀升,18年以来新增违约主体7家,以民企上市公司为主,涉及债券余额109亿,违约发行人全部有息负债规模更高达1400多亿,远超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数量(17年新增违约主体仅5家)。


3)高收益债券数量剧增,个券大幅下跌数量攀升,估值收益率在7%以上高收益信用债数量达4099只,占比24%,估值在8%以上的数量达1551只,占比8.9%。



下半年再融资压力潮涌,信用风险持续发酵,具体体现如下:


(1)城投、房地产、公司债整体到期和回售规模仍维持高位。其中,城投债到期、付息和回售规模总计1.65万亿,房地产达4812亿,公司债整体到期和回售规模超过1.06万亿。部分城投、房地产、民企、两高一剩发行人再融资压力甚于往年,风险暴露的可能性加大。从月度分布来看,今年前5月主要信用债的到期还本占比较高,但未来回售占比明显提升,尤其资质较差的发行人,目前多数估值处于折价状态,即使提升票面利率,市场回售规模仍然不容小觑。



(2)公司债到期和回售高峰在3-4季度。2015-16年是公司债尤其私募债发行高峰,进入2018年开始迎来到期和回售高潮,下半年到期总量3272亿,进入回售期总量达7372亿,到期压力比上半年月均值增长翻倍,回售量增长明显。尤其私募公司债将迎来到期和回售高峰,由于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和委外定制基金在资产、负债端腾挪空间大幅压缩,且面临净值化转型,信用创造能力和风险偏好大幅降低,对中低评级信用债需求持续萎缩,低资质企业将暴露更多资金链断裂风险。



(3)从信用债到期行业分布看,主要以城投(1.65万亿)、房地产(4812亿)、公用事业(3803亿)、采掘(3246亿)和综合类(1794亿)行业为主,其中,房地产债到期量1322亿,而进入回售期总量达3041亿。下半年到期量债券占存量比重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通信等,均达到40%以上。



(4)AA及以下中低评级信用债到期量处于高位。从低资质信用债到期总量和结构来看,下半年城投、房地产、商业贸易、建筑装饰和公用事业占据前5位,到期和回售总量分别达到6840亿、1400亿、737亿、513亿和466亿,低资质城投、地产、商贸和建筑行业到期和回售压力显著;在下半年到期总量中,低资质发行人占比较高的行业排序看,城投、商业贸易、建筑装饰行业AA及以下到期占总到期规模均在40%以上,排名前列,此外,对于到期总量较少的一些小行业,如电气设备、传媒、休闲服务、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中,低资质发行人到期量占比也均在50%以上。



(5)民企债仍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下半年民企债到期量仍高达3465亿,还息量577亿,回售到期量2971亿。从下半年到期和回售的民企债行业分布看,房地产(2094亿)、综合类(1063亿)、商贸(876亿)、化工(468亿)和医药(405)行业面临到期高峰,排名居前。随着融资环境恶化,需关注在民企信用事件此起彼伏、民企债市场风险偏好骤降环境下,部分民企发行人面临再融资不畅,可能还将爆出更多信用事件。



2018年紧信用环境下,企业融资中非标持续压缩,对信用债市场依赖上升,但债市融资分化鲜明,机构风险偏好具有明显“嫌贫爱富”特征。


2017年尽管银行表外和债市融资收缩,但新增信贷、新增信托和委托贷款增长强劲,部分对冲了融资下滑的风险,但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企业通过非标融资大幅缩水,前4个月新增委托+信托贷款仅-4131亿,远低于17年同期1.91万亿,而企业债融资达9159亿,非标持续萎缩,企业发债融资成为社融的重要支撑。


但由于中国信用债市场并没有成熟的违约回收率统计,再加上以公募机构主导的投资文化对于违约零容忍,因此企业发债与银行信贷、非标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旦出现信用风险事件,信用收缩和风险偏好的下降比其它渠道来的更为迅速,流动性迅速萎缩,即使央行降准释放宽松资金,也很难改变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对低资质城投、民企、地产、中小企业发行人产生实质性受益。



基于当前情况,不排除信用违约潮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


我们认为,信用紧缩和风险释放尚未到达高峰,信用债投资仍险象环生,再加上资管新规落地后,低资质发行人非标和信用债融资仍面临持续萎缩,违约事件仍将进一步上升。


当前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利率风险切换到信用风险,投资者应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评级、头寸和杠杆控制,警惕信用违约潮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风险。如果后续政策不出台相应补救措施,信用紧缩的高峰并非已经过去,而是刚刚到来。

富士康IPO价格定了!工业富联发行价13.77元

5月22日,工业富联发布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该股将在上交所IPO,发行价格13.77元,发行市盈率17.09倍。5月24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若本次发行成功,预计富士康将募集资金总额271.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267.26亿元。本次公开发行19.69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


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共计20个,总投资额为2,725,320万元。此外,上述项目的逐步投产及公司业务的扩张将增加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公司需投入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募集资金2,639,200万元用于上述20个投资项目,并结合上述项目的投产安排和公司业务实际情况,拟另投入募集资金32,443.93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从而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财务状况。若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扣除发行费用后)不能满足上述投资项目及公司营运资金的实际需求,不足部分由发行人通过银行贷款或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


5月14日,富士康在上交所披露招股意向书、股票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富士康证券简称“工业富联” ,证券代码“601138”。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从富士康今年1季度的数据、上半年的业绩预测来看,庞大的富士康成长的风韵犹存,但增长幅度实在是很小,有点老骥伏枥的感觉。如果失去了成长性,市场会给这家科技巨头多少倍的市盈率让人担忧。如果按照富士康在A股的归入行业: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3.03倍,富士康股份总市值将达6827亿元。超越现在(2018年5月14日收盘价)市值3847亿的海康威视(002415),成为整个A股市场市值最高的科技股。


但参照行业市盈率的估值方法,券商的分析则有所不同,多位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富士康市盈率在20倍至25倍之间较为合理,合理市值在3200亿元至4000亿元之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此次新股发行的方式颇具创新性,非常罕见地启动了战略配售。战略投资者获配股票中,50%的股份锁定期12个月,其余锁定期18个月。部分投资者可自愿延长其全部股份锁定期至不低于36个月。分析称此举意在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进口关税下降对中国汽车业究竟有多大影响?

周二财政部公告称,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


对于此次降汽车关税的影响,中金公司表示,预计关税下调10个百分点将使得进口车的价格下调8%左右,整体进口车价格体系的下移将拉动国产车价格下行。此次降关税以及此前的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将在未来3年加速汽车行业的整合,优胜劣汰提速。


中信证券预计,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将降低8%~15%,进口车消费量从目前100万辆~120万辆的规模,向150万辆~200万辆的规模迈进。


国泰君安汽车王炎学团队表示,进口车关税下降对国产车的影响好于预期,比预期的影响要好,整车板块估值将得到修复:


扩大车市的开放力度,增加了竞争的强度,加速了寡头格局的形成,投资就要买将来能剩下来的整车上市公司(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以及进入资产并购资本整合端的上市公司)。


1、预计进口车成本端体现到价格上的降低幅度为平均8%,排量低的车幅度更大,预计进口车商将在7月1日后明显降价(预计5%以上)。


2、预计进口车需求增长20-30%,其中一部分是新增需求(供给增加和价格下降),其中一部分是对40-60万的国产车的替代(预计替代年需求量在10-20万辆,占现有国产车不到1%)。


3、预计关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降了,这个事件对汽车股的冲击到此结束。

广发证券汽车张乐团队也表示,此次关税调整符合预期,对国内汽车市场总体影响可控:


整车进口关税由25%下降至15%,估算乘用车含税进口价约下降8%。进口关税下降对汽车行业有一定影响,但不必过分担心,自主调整、影响可控是政策调整关键。


一方面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规模总体不大,另一方面进口乘用车价格与国内主流市场重叠度较低。


据中汽协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乘用车共计122.8万辆,进口总额为49.9亿美元,则单车平均进口价格约为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若假设我国进口乘用车平均海关价为25万元,关税税率按25%、增值税税率按16%、消费税税率按5%~40%计算,则税后价格为38.2~60.4万元,若关税税率下降至15%,在同样条件下税后价格为35.1~55.6万元,降幅为8%。进口关税下降直接带来进口车终端售价降低,对进口品牌销量带来积极贡献,长远来看进口车价格下降或对国内合资、自主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关税下降对零部件行业影响也可控,长期看放开有助于创新和行业洗牌。根据中汽协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额为388.2亿美元,从细分领域来看,传动系统、车身附件是进口金额占比较高的零部件商品,其次是发动机零部件、汽车电子。考虑到我国零部件供应体系相对较为稳定、进入新供应体系需要较长的认证周期,我们认为中短期来看关税下降对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汽车产业逐步放开有利于创新和行业洗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有望获得发展良机。

联讯证券认为,降关税对合资品牌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有限。其对合资品牌的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假设关税大幅下降到5%,国产的合资车型价格相比进口车型仍具有明显优势;


进口车型维修成本高于国产车型,更换配件时间周期长,售后服务不具备优势;


同级别国产合资车型迎合国内消费者偏好,外形、空间与配置上更接地气,进口车型的旅行版,猎装版及双门轿跑在国内仍是小众车型。

国盛证券则针对价位不同定位的各类型车企做出了分析,其认为


以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为代表的企业,产品在推出时就与进口车存在竞品关系,则认为其在车型规划中已考虑进口车的竞品压力,未来降价压力可能较小。


以北京现代、东风本田等为代表的企业,进口车降价后将由原本的错位竞争转变为直接竞争,或迫于竞品压力,可能小幅降价。


自主品牌:价格中枢在10万元左右,与进口车错位明显,降价压力微弱。


关税下降,倒逼国内厂商加快产品迭代。2000年左右我国大幅下调关税,倒逼国内厂商加快新车步伐(1999-2003年,国产轿车品牌型号由26个增长至103个,复合增长率达41.1%,远超此前增速)。预计此次关税下调之后,将二次倒逼国内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新车推出力度。

具体到品牌,东方证券报告给出了一些实际测算案例作为参考,预计当关税从25%降低到15%时候,进口奥迪Q7终端价或下降5.1%、雷克萨斯NX终端价或下降6.7%、宝马X3 M40i终端价或下降6.5%。

监管层:煤企力争6月10日前将现货煤价降至570元以下

记者经多方求证得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21日下午召开煤电工作会议,主要讨论控制电煤价格,要求各方执行相关措施,力争在6月10号前将5500大卡北方港平仓价引导到570元/吨以内。


前段时间,全国大范围迎来高温天气,居民用电需求的快速回升带动沿海电厂日耗震荡走高,北方港口5500大卡煤平仓价不断上行,达到了650-660元/吨,且市场看涨情绪较浓。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18日回应近期煤价上涨过快问题时表示,近期将采取增产量、增产能、增运力、增长协等9项措施,以进一步稳定煤炭市场、促进市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没有市场基础。


多位业内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相关管理部门21日召开的会议就是为了落实之前发布的9条措施。参会人员来自主要电厂、煤矿、港口、铁路局、中电联、中煤协等相关单位和协会。部分省区政府人员尤其是主管煤炭生产的人员也参加了该次会议。


猎鹰资讯相关人士透露,本次会议着重讨论如何加快释放煤炭产能。即将进入迎峰度夏时期,政府部门也希望通过产量方向的调节令煤价尽快回归绿色区间。


另据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还出台了数项措施,要求相关单位带头落实,以尽快平抑煤价上涨。首先要在现有电煤长协合同量的基础上,新增2亿至3亿吨铁路配置运力的产运需三方长协合同,包括新增合同量和原来没有配置铁路运力的长协合同重新配置铁路运力,该项工作要求本周五(25日)前汇总上报相关管理部门。会议要求神华、中煤等主要煤企带头把5500大卡的月度长协价格降到绿色区间570元/吨以内。对于各央企、重点省属电厂,会议要求不要高价抢购电煤,在现有基础上降低5天左右库存,以稳定煤炭市场平抑煤价,待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后再补充库存,其间如果因为合理下降库存出现供应紧张,有关部门将协调铁路予以抢运保障。而在进口煤方面,会议要求在不超去年总量的基础上定向支持发电企业,通关、质检等方面将给予便利。


记者另悉,针对当前高企的市场煤价,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发电集团近期纷纷对内提出明确要求,严禁所属企业采购高价市场煤,严禁在动力煤期货市场炒作套利,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及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


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潘汉翔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动力煤市场成交多为贸易商之间的“倒手”,终端实际采购依旧有限。近期,市场挺价情绪已出现明显动摇。在本轮政府“组合拳”影响下,预计动力煤价格拐点将加快来临,最快在本月末市场价格就将出现反转。


中宇资讯市场分析师王秋力表示,22日国内动力煤市场向上调整为主,涨价资源主要集中在中高热值的煤种。不过,随着市场各主要单位响应政府的要求,大矿将加大长协兑现率,先进产能将得到有效释放。后期供应端宽松运行下,煤价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银行业的“狂欢”:一季度利润创纪录,ROE十年来首次高于10%

今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斩获了有史以来最为丰厚的利润。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周二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银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27.5%,至创纪录的560亿美元。



银行利润大增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特朗普推出的三十年来最大力度的减税政策,以及健康发展的经济。


利润激增帮助银行轻松地超越了他们的资本成本,这还是十多年来首次出现。


报告显示,美国银行业的一季度股本回报率(ROE)为11.44%,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标的巅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彼时达到了15%。


大利好:监管或将大幅松绑


就这这份报告发布之后几个小时,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金融危机后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提议,以258-159票批准了改革《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议案,并交由总统特朗普签署入法。


这是去年共和党入驻白宫以来所通过的最大的、由两党支持的金融监管改革。一旦获得特朗普批准并签署成为法律,将意味着除了13家特大型银行之外的借贷机构,面临的监管力度显著降低。


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核心内容是在金融系统中加大力度保护消费者。


尽管银行抱怨政府监管过度,但FDIC的这份报告显示,其实他们并没有受到监管法规的过度束缚。自《多德-弗兰克法案》2010年7月出台至今,美国的银行业利润累计增长了135%。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银行业还储备了足够的用于抵御潜在风险的应急金——他们坐拥近2万亿美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