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央行续作1885亿元MLF 暂停逆回购

周五,中国央行进行188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今日有1885亿元MLF和200亿逆回购到期。


根据央行的公告,今日MLF操作均为一年期,利率3.30%,持平于上次。


央行今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昨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全部为七天期,此前已连续五日暂停,中标利率持平于2.55%。截至昨日,逆回购操作量与到期量完全对冲,单日既无净投放亦无净回笼。


计入今日进行的MLF操作,本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将净回笼900亿元。


整体而言,目前资金面比较宽松,交易所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已突破前期低位,向2015-2016年的位置靠近。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认为,流动性宽松预期再次泛起,市场资金面宽裕:


宽货币、紧信用环境持续。目前市场特征为宽货币紧信用。市场上资金面宽裕,MLF环比增长10%,但股市增量资金不足。资金供应端收紧,北上南下资金均减少,新增户数下降。需求端融资需求仍在增加,IPO的规模锐减和政策有关。

有观点认为,央行可能因杠杆率到了相对合意的位置,或许没有必要把资金面压得太紧。


但也有机构称应谨慎对待。华创证券固收团队指出,7月是传统的缴税大月,去年7月仅缴税因素就回笼基础货币超过万亿,这也是导致最近两年资金面“季末不紧季初紧”的重要原因。考虑到今年企业利润继续维持高增长,7月缴税对流动性的抽水效应不容忽视。

破产重组业传奇卖掉自己的公司 并警告市场“两年内必然衰退”

美国前财政部首席重组官Jim Millstein周四同意将他拥有的重组业务公司卖给Guggenheim Partners公司。这位投行老兵表示,下一轮经济衰退将在两年不到时间内爆发。


目前美国企业将面对更高的利率,这意味着债务过高的企业将需要比几年前较低利率环境下更大的现金流去偿还债务。


多位重组业务老兵都认为美国企业高债务引发的危机在即,历史也可能重演。


违约率冲高


5月,美国投行Jefferries重组部门老大及Moelis重组部现任负责人之一Bill Derrough就曾指出,目前债市一篇混乱,抵押债券发行量巨大,CCC评级的垃圾债极其受欢迎,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率,而且没有美联储的介入,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有序有效的平衡,这些现象都暗示着由债市引发的危机即将到来。


从瑞信研究报告中的图表来看,在2015年之前,债券违约率在1%至2%之间徘徊了几年,2015年开始飙升,冲到过5年来最高点。2018年开始后,违约率又开始冲高。这也验证了投资银行Greenhill & Co.重组业务部负责人之一Neil Augustine的说法。


即使经济增速没有下滑,整体信用水平没有改变,单看债券发行量也能预计,将会有更高的违约量。


Jim Millstein在彭博新闻的电视采访中提醒道,美国现在的贸易政策很容易导致企业投资下降,消费者生产者的花费也会升高;对于美国生产者来说,需求也会缩小。


此前,Guggenheim的首席信息官Scott Minerd表示大量的公司债务将导致违约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并在推文中重申他的观点。


市场低估了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股市的上涨只不过是最后的狂欢罢了。投资者最好赶紧卖出。

以史为鉴


除了宏观层面对经济状况的担忧,Millstein还指出了下一次“危机”的具体的催化剂,也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目前积压了很多过去十年累计的债务,而债务是在过去低利率环境下产生的。


Millstein认为美国企业债台高筑将使经济下滑,因为利率抬升将直接抑制投资。而且目前科技和工业企业的杠杆率过高,当经济增速下降时,这些企业将受到威胁,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过去不乏相似的情形。2009年起,全球非金融公司的垃圾债激增58%,未偿还债务达37万亿美元,其中有两万亿美元债券评级为B1或低于B1级。2009年起,美国公司债总量增速49%,债券金额88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企业股票回购。如果看公司债务占GDP的比例,再结合往年数据比较,这一比例已达到构成随后金融危机的水平。



这么一来,也许Guggenheim Partners收购Millstein的重组咨询公司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当经济真的衰退,危机到来时,传统银行业务收入必然骤降,但同时重组咨询业务将成为那时的创收大头。

小米上涨近10% 市值破5200亿港元 映客大涨近16%

近期多次上演“挂牌破净潮”的港股,本周迎来的挂牌上市公司似乎都涨得还不错。小米、映客等明星互联网公司本周上市交易以来,均延续了上涨态势。


小米港股早盘持续大涨 市值突破5100亿港元


周一在香港正式挂牌交易的小米,今日早盘继续上涨,涨幅9.55%,目前报21.1港元,市值突破5200亿港元大关,至5251.54亿港元。


按照小米招股价17港元来算,小米最高涨幅为23%。



尽管上市首日惨遭破发,但小米依然符合指标,获准快速纳入港股通参考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后,小米集团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A股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通购买小米股票。


7月10日(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小米全天高开高走,盘中最大涨幅达14.86%,最高触及19.34港元,收盘涨幅收窄至13.1%,收报19港元,成交逾97亿港元,总市值逾4250亿港元。


雷军本周一在盘后的上市庆功宴上曾放豪言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雷军表示:


过去小米路演的时候火得不得了,不停找我要额度。最后一两天遇到压力,整个完成路演定价,压力才真正开始,因为三大股指天天跌,跌的心都碎了。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上市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沉甸甸的责任,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

对于上市首日的破发,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股价短期波动不重要,长期价格是最重要的。这次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公司做好。”


小米股价后市走势仍存分歧


对于小米集团股价后市,不同投资机构的观点仍有分歧。


Light Stream Research表示,现在很难确定小米是看涨还是看跌。他们认为,小米的利润结构不够清晰也不够完善,不足以充分收窄误差幅度以便对该公司作出非常有力的预测。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该股可能大幅上涨或下跌。


而麦格理(Macquarie)则认为,小米能通过推出快速时尚的新产品,从而有能力从手机用户变现互联网收入,因此给出30港元目标价。这意味着,他们相信小米市值可达6700亿港元。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在小米上市之前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小米还是在讲故事,但让投资人买单是另一回事。”


映客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大涨


此外,昨日在港股上市的映客今天继续大涨,截至发稿时已上涨近16%至4.94港元,总市值接近100亿港元。


首日挂牌交易的直播平台映客,昨日开盘报4.32港元,较发行价3.85港元上涨12.21%,15分钟后,涨幅一度突破40%。



映客连续两日大涨,或与其估值被压低有关。映客通过香港IPO发行3.0234亿股股票,此前招股价在3.47~5港元之间,而最终发行价确定为3.85港元,仅比下限高10%。


此外,映客IPO超额认购1.67倍,相比作为小米10倍超额认购,以及此前平安好医生、阅文等热门港股数百倍的超额认购,投资者对映客的认购积极性偏弱。


全天候科技曾提及,映客过去三年连续盈利,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经调整纯利分别为人民币150万元、人民币5.68亿元及人民币7.92亿元。按3.85港元的发行定价,映客总市值约7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不超过65亿元。按2017年净利润计,PE仅为8倍出头。


有“视频三宝”之称的哔哩哔哩、爱奇艺、虎牙三家公司,在2017年全部亏损。


相比较为突出的盈利能力,映客在经营数据方面则出现滑坡。


根据招股书显示,映客拥有3680万主播和1.945亿用户。截至2017年,映客在移动端直播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3%,位于行业第二,领先第三名0.3个百分点。


映客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2525万,该数据与2016年二季度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在后退。而平均每月活跃主播数量72.9万,该指标连续6个季度负增长,只有2016年三季度的十分之一,滑坡明显。

6月商品进口全线回落 原油进口创六个月新低

今年6月,中国进口显著减少,但出口仍然保有活力,实现了11.3%的高于预期的同比增长。


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品,进口量相比5月均有下滑,仅有精铜、煤炭、三废材料进口量环比有所上升。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出口仍然相对稳固,或许与贸易紧张情绪令企业提前订单有关。汽车出口就在贸易形势的影响下,提前兑现了部分销量,6月出口翻倍。



6月当月,铜矿砂及精矿进口同比攀升24.61%,煤炭进口同比扩大17.90%,至2546万吨。


大豆6月进口量环比回落,相比5月减少10.19%。5月,中国大豆进口量环比增加四成,同比增1%。


原油进口量在6月重现同比下滑,降幅4.89%,至3434万吨。今年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的3946万吨,5月进口量回落,但相比上年同期仍维持增长。


原油进口回落意味着炼油厂的需求回落,下游产品涨幅不及原材料,6月炼厂开工率偏低。



出口形势相对乐观。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按金额计的纺织品出口虽然环比有所下滑,但同比大幅上升,扫去此前出口重挫的阴影。


中国汽车及汽车底盘的出口6月增幅惊人。同比增长106.67%,环比也上升了84.16%。美国政府威胁对汽车征收进口关税,从出口来看,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兑现交易。


汽车零配件的增长也有明显上升,同比增近11%。此外,船舶的出口亦有上升。

谷歌开创清洁能源采购风潮:微软FB后来都学它

2010年,当科技巨头谷歌首次从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风力发电厂购买风能时,它开创了大公司获取清洁能源的新途径。如今,耐克(Nike)和沃尔玛(Walmart)等数十家其他公司也纷纷效仿。

距离美国佐治亚州东南部奥尔巴尼镇(Albany)6公里远的地方,到处都是农场,一座新建的12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很快就要开工了。这将是该镇的第一个太阳能设施,它的存在部分因为谷歌在佐治亚州有个庞大的数据中心,谷歌正努力在其业务所在的每个地区使用清洁能源。


这座太阳能发电站是佐治亚州的两个新项目之一,该州将通过当地电力公司向谷歌出售能源。此外,这处设施也是谷歌向希望采用新清洁能源的企业开放能源市场的最新例证。谷歌在2010年率先采取了这一做法,如今,从耐克(Nike)、星巴克(Starbucks)到美国电信运营商AT&T等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非营利机构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旗下商业可再生能源中心(Business renewable Center)负责人莉莉·唐格(Lily Donge)表示:“谷歌积极推动创新,他们尝试了许多本不该由公司去做、需冒着风险的事情。”


传统上,风力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站只向电力公司批发电力,而法规规定,企业不可能购买这种清洁能源。谷歌也不可能生产所需的所有能源,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足以支持其数据中心运行。但该公司意识到,它可以向联邦政府申请购买和销售批发电力的权利,然后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商签订长期合同——即电力购买协议。


第一个项目是艾奥瓦州的风力发电厂。到2017年,谷歌通过大约20个类似的项目实现了一个长期目标,即从新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购买全球所需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谷歌所使用的每个当地电网都不能在夜晚产生电力,或者全天候供电。例如,某个地方的太阳能电站晚上不能发电,但在白天,它可以帮助弥补其他使用化石燃料的地方供电。


谷歌能源策略主管内哈·帕尔默(Neha Palmer)表示:“在某些时段,我们生产的能源比消耗的多。而在其他时候,可再生能源的数量略有减少。但从全年和全球来看,我们在100%的基础上实现了这个目标。”最终,该公司想要在其业务所在的任何地方全天候使用清洁能源。这个过程的下一步是在谷歌运行的每个地方的当地电网上购买可再生能源。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每当该公司购买可再生能源时,它只对将新项目纳入电网感兴趣。帕尔默说:“我们真的希望通过做这些项目来确保我们正在运作的电网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一个标准是,这些项目必须是全新的。如果你有个已经运营了五年的风电场,我们不会从这个项目中购买电力,因为它已经是电网碳混合的一部分。”


由于谷歌致力于在其数据中心附近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它通常会首先帮助企业打开能源市场。谷歌在佐治亚州有个数据中心已经运营很多年了,但它花了数年时间与佐治亚电力公司进行对话,以便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该公司拥有当地的电网和发电厂,也是该地区客户的唯一选择。


佐治亚州的交易被称为“绿色关税”,那里的太阳能发电厂可向电力公司出售可再生能源,而电力公司则为谷歌、强生、Target以及沃尔玛等公司提供可再生能源积分,这些公司都将致力于这个项目至少10年。帕尔默表示:“这确实改变了佐治亚州电力公司的规划方式。现在他们有了这些项目,他们将代表我们继续购买可再生能源,他们正在把这些整合到能源组合中。”一旦太阳能发电厂投入运营,谷歌和其他公司将能够用固定价格获得可再生能源以替代部分电力账单,这也有助于节约资金。”

在阿拉巴马州,谷歌正在斥资6亿美元建设新的数据中心,该公司正与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合作,在那里的电网中引入新的可再生能源。在北卡罗来纳州,谷歌与杜克能源公司合作建造太阳能发电厂。在俄克拉荷马州,谷歌承诺从风力发电场购买电力。在中国台湾,谷歌也有数据中心,但目前几乎没有可再生能源。该公司正与当地电力公司合作,使企业能够购买清洁能源。


对于谷歌来说,购买可再生能源是减少碳足迹的一项更大计划。该公司购买清洁能源,使其能源使用达到碳中和的目标,通过投资于一些项目,如从农村垃圾填埋场收集甲烷的系统,然后将其转化为附近家庭使用的电力。从垃圾填埋场的食物和其他腐烂的有机垃圾中飘出的甲烷,是比二氧化碳影响更大的温室气体。


谷歌还专注于提高效率。谷歌的数据中心现在使用的能源约为行业标准的一半,提供的计算能力是五年前的3.5倍。谷歌的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人凯特·勃兰特(Kate Brandt)表示:“从本质上讲,我们从同样数量的能源中得到了更多的搜索、更多的Gmail。”谷歌还致力于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从使用地热热泵到制定食谱,以说服员工在公司的自助餐厅少吃肉类。在一个月之内,谷歌用户品均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开车行驶了大约1.6公里。


但是,谷歌早期开创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新方法可能已经在其自身之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到2013年,包括微软(Microsoft)和Facebook在内的其他几家公司也宣布了企业可再生能源策略。到2015年,企业提供的清洁能源总量(包括亚马逊)增长了近10倍。2017年,各公司达成协议,购买2.89亿瓦特的清洁电力。今年,企业购买清洁能源将超过这一数字。


随着谷歌的发展,该公司正在努力寻找可再生能源选择,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电网每天每时每刻的需求,这些选项也许是将太阳能、风能或水电结合起来,或者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增加新的能源储存。谷歌表示,当它现在建立新的数据中心时,它会在该地区寻找可再生能源的选择,而能源供应商现在也在期待他们提出要求。


帕尔默说:“我们过去常常需要向能源供应商解释,我们正在寻找什么。他们现在知道,当我们进入某个地区时,我们会想要清洁能源,而他们实际上是带着各种各样解决方案来到谈判桌前。这是个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改变,我在过去的12到18个月里已经看到过。我真的认为,这是我们能够开放市场的努力,对我们的项目、我们的标准和我们想要的东西直言不讳,其他公司也在这么做。”

业绩持续亏损 齐家网开盘即破发

7月12日周四,室内设计及建筑平台齐家网所属母公司齐屹科技(代码1739)港交所挂牌上市,定价4.85港元/股。截至发稿,股价跌至4.6港元,市值约56亿港元。




此前,齐家网曾将上市日期由7月5日推迟至12日。市场猜测或与其连年亏损有关。


据齐家网招股书称,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在行业爆发式增长中处于最佳地位,同时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技术能力,其自营家装业务和特许经营模式丰富了其服务范围,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近年来,齐家网持续亏损,自2015年至2017年,亏损分别达245.8%、136.4%和178.6%。2015年-2017年度,齐家网净利润亏损金额为1.63亿、1.54亿以及1.09亿元。



齐家网以团购起家,而后逐渐转型为O2O互联网家装平台。2010年12月,齐家网展开融资计划,于当年12月完成A轮融资,在之后的2015年4月、2018年3月,完成了B、C轮投资。招股书显示,齐家网C轮融资金额约为22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在互联网家装平台之外,齐家网的业务范围还涉及自营家装业务领域。齐家网店自营家装业务分为3个子定位不同的子品牌。其中,博若森专注于个人消费者,而居美专注于为住宅开发商、酒店及服务式公寓提供家装服务。典尚则瞄准了三、四线小城市的互联网家装市场。


作为齐家网的第二大股东,百度在2010年齐家网A轮融资之时便斥资1.9亿元入局,目前持有齐家网14.39%股权。


由于齐家网递交招股书早于小米等公司,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冲击在香港同股不同权上市的首家新经济公司热门候选公司。


资料显示,齐家网自营装修业务包括两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自营家装品牌:博若森和居美。这两个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有所不同,博若森专注于个人消费者,而居美专注于为住宅开发商和酒店及服务式公寓提供装修服务。此前,齐家网亦经营齐煜品牌。自 2017年8月起,公司表示不再使用该品牌经营。


另据招股书,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265名全职员工。其中运营平台业务的有284名,占总体员工的22%;运营自营业务的有601名,占总体员工的48%。不过,据邓华金201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战略已发生转变,开始收缩自营的业务,延展平台的部分。


周三,齐家网创始人邓华金发布内部信,他表示,齐家网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具声望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并构建起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平台生态体系。在这个新的领域也进行了无数的创新、开创了无数的业内第一。未来将在供应链整合、产品和技术提升等方面投入更大资金、更多精力,同时也将拓展更多城市,以满足更大范围上的用户需求。

上市首日开盘暴涨40% 映客能冲出抖音快手、视频三宝的围剿吗?

最近内地互联网科技类公司在二级市场抢滩登陆,港股市场继小米之后,今日迎来手机直播平台映客,代码03700。


映客以4.32港元开盘,较发行价3.85上涨12.21%,开盘之后暴拉一度超过40%,目前股价在横盘调整。

不过相比刚刚热闹非凡的小米,映客在申购阶段显得低调了许多。


映客通过香港IPO发行3.0234亿股股票,此前招股价在3.47~5港元之间,而最终发行价确定为3.85港元,仅比下限高10%。此外,映客IPO超额认购1.67倍,相比作为大盘股小米10倍超额认购,港股投资者对映客的认购积极性偏弱。


经营数据滑坡


映客APP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根据招股书显示,映客拥有“3680万主播和1.945亿用户”。截至到2017年,映客在移动端直播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3%,位于行业第二,领先第三名0.3个百分点。

而从几个核心经营数据来看,映客平台面临严峻挑战。


1、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2525万。该数据与2016年二季度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在后退。彼时,有“带货神器”之称的抖音甚至还没有问世。


2、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72.9万。虽然一季度环比增长11.8%,但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该数据滑落太明显,成功实现了两次腰斩,今年一季度的这些涨幅对映客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3、平均每月活跃主播数量72.9万。该指标连续6个季度负增长,只有2016年三季度的十分之一,滑坡明显。


4、充值金额相对稳定。在月活用户和主播数量急剧下滑的背景下,用户充值金额没有一并显著下滑实属不易,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我们一直能维持一群高消费付费用户(占我们充值金额的重大占比),且该群体规模相对稳定

而对于核心经营数据的趋势性滑落,映客把它归结为行业变化。招股书里是这样说的


主要是由于行业于2016年迅速发展后,2017年整个行业的活跃及付费用户群增长放缓,中国移动端直播市场进一步分化,及我们用户有其他线上及线下的娱乐选择。

这里指出了的两大现实背景:1、互联网渗透率见顶以及流量拐点的出现;2、差异化定位和运营导致行业两极化。前者是必然要到来的历史阶段,后者则是在存量厮杀之下,谁能把产品做得更胜一筹,谁就能活得更好。


映客月活用户量7个季度停滞不前,而抖音却从0做到3亿,这个现象值得深思。


盈利能力突出


在此次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利润表中,剔除掉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2017年调整后的净利润为7.92亿元。

映客财报中,2015年公司毛利率从48.2%一降再降,2017年毛利率降至35.4%;但调整后的净利率却一升再升,2015年公司净利率为5.1%,到2016年提升至13.1%,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20.1%。

有“视频三宝”之称的哔哩哔哩、爱奇艺、虎牙三家公司,在2017年全部亏损。在2018年一季度只有虎牙是盈利的,但净利率也仅为3.72%,B站和爱奇艺还在努力把钱烧往盈亏平衡点。


映客虽然在经营层面数据大幅下滑,但财务数据却明显强于同行,根据公司招股书将盈利提升的原因做了如下解释


主要是我们提高了营业效率,且当行业在2017年进行百花齐放的阶段时,我们采取策略控制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

映客在过去两年没有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去守住原有的市场,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控制了这方面的开支。


上市筹备粮草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映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1.83亿元,现金流状况非常良好。既然映客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上市?

映客此次集资10.48亿港元,将用于以下5个方面


1、拓展业务及丰富平台展示内容(20%)


2、开展营销活动、扩大用户群及推广品牌(30%)


3、进一步开发技术、提升研发实力,特别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20%)


4、物色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20%)


5、补充一般营运资金(10%)


可以预见,映客上市之后,将从过去“控制成本”式的保守经营转变为更加积极地做营销和推广。


而早在去年下半年,映客就曾试图通过A股宣亚国际的收购完成曲线救国式的上市,但最后由于监管收紧导致收购失败。此次映客港股独立上市,最终实现了上市梦,同时获得了扩大市场所需的资金。


映客上市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

早上好!

感谢各位今天来见证映客的上市挂牌。敲钟,我是第一次,致辞,我的普通话不太好。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公司的表现比我的普通话好太多了:映客用了三年多,成为了港股的娱乐直播第一股。


2015年,我们22个人在北京的民宅起步,创立映客,初衷是希望通过视频直播将天南地北的年轻人连接起来,通过直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幸运的是这个想法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棒,引爆了直播的流行。每个月有数千万人在映客遇见更美好的人和事,几百万主播在映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感谢你们,让映客成为了24小时永不落幕的party,今天,这个party来到了香港联交所。

创业九死一生,上市水到渠成。感谢映客宝宝、员工和家属,是你们持续的创业激情成就了今天的映客。同时也感谢独具慧眼、一路支持我们的投资人。


今天站在香港这个全球自由专业的资本市场,我们有更强的信心和动力,推动娱乐视频化的战略,实现业务创新、营收增长和投资布局,完成映客的使命:让快乐更简单,继续为各位股东带来最大回报。


最后,向香港联交所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上市工作保驾护航的中金、花旗、德意志的所有团队﹑各合作伙伴,以及信任我们的投资者、客户,致以最衷心的感谢!祝愿香港股市繁荣兴旺,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