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斯坦福全球AI报告:中国AI追赶速度惊人 发表AI论文数量全球第二

近日,斯坦福全球AI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AI追赶速度惊人、美国AI综合实力最强、全球范围内AI发展提速但仍不均衡。


从中国学生学习AI的人数上来看,2017年,清华大学学习AI和机器相关专业的人数是上一年的16倍。


中国有关于AI的论文数和被引用次数也都出现了极大的增长。其中,2016年中国AI学者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比2000年提高了44%;今年70%的AAAI(国际人工智能协会)论文来自中美两国。两国被接收的论文总量相近,但中国提交的论文数比美国多30%; 基于经同行评议论文数据库Scopus的数据显示,今年发布AI论文第二多的是中国(占25%),第一和第三名分别是欧洲(占28%)和美国(占17%)。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每年部署和安装机器人的数量已经从2012到现在增长了500%;ROS.org(开源机器人开发平台)来自中国的访问量,2017年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8倍。


与此同时,美国AI论文发布总数虽未列第一名,但美学者论文被引用次数是全球第一,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83%。


美国AI创业公司呈现了较高的增长,融资总额也成倍增长。今年美国AI创业公司数较2015年增长2.1倍;2013年至2017年,美国AI初创企业获得的融资额增长了4.5倍,高于全球平均融资水平增长(2.08倍)的一倍。


在全球范围内,AI 发展涨势喜人,但发展水平并不均衡。


2017年,全球ML(机器学习)人才需求已达到2015年的35倍。而自2016年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政府在国会及议会中有关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关话题被提及次数增加。


在AI领域的从业者性别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大多为男性。来自UC伯克利、斯坦福、UIUC、CMU、UC London、牛津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统计数据显示,80%的AI教授是男性;且美国AI工作岗位的应聘者中71%为男性。


关于这份报告所显示的信息,人工智能界和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学者吴恩达(Andrew Ng)表示,“AI正在快速发展,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产业上都是如此,但我们仍需在多样性、包容性方面努力”。


斯坦福全球AI报告从去年开始首次发布,由斯坦福大学主导,来自MIT、OpenAI、哈佛、麦肯锡等机构的多位专家教授,组建了一个小组,发布年度AI index报告,全面追踪人工智能的最新数据和发展趋势。


今年,该报告从学术研究、产业、开源、公共利益等方面介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并记录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的技术进展。

土地竞拍“鄙视链”:没钱没资源的房企靠边站

12月6日,某上市房企华东投资部总监李阳去了趟合肥。


“盛况空前,所有排得上号的房企,从头部的万科、融创,到中不溜的融信、正荣,乃至安徽当地的小开发商,基本都去了。”李阳回忆,当天的土拍现场却是,看热闹的居多,出手的不多。


合肥此次挂牌出让12宗地块,两块因未达底价流拍,剩余10块竞拍成功。拿地成功的,包括中铁四局、金茂两家国资房企和新城控股一家全国性民企,其余5家企业全部来自安徽本地。总计60.2亿元的土地价款,被合肥市政府收入囊中。


进入2018年下半年,房企普遍捂紧钱袋子,拿地热情锐减,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难以完成年度供地计划。临近岁末,各地均开闸泄洪,拿出大量土地投放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份,一线城市供应土地合计90宗,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供地分别是13、17、42、18宗,刷新了近年来的单月记录。二线城市同样如此,当月合计供应土地1400宗,创下年内最高记录。


虽是如此,各地的全年土地成交量依然难比以往。北京最为突出,截止11月底,北京土地总成交1209.9亿元,同比去年减少53.6%。


为何房企普遍不愿拿地,李阳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在楼市强调控政策下,房企对2019年的销售前景不够乐观,加之融资渠道收紧,拿地资金普遍依靠销售回款。房企销售不振的话,拿地自然也不积极;二是各地政府对房企拿地的限制条件较多,比如仅限价来说,就可能导致房企利润微薄。


正如上海土地市场,已经进入大玩家时代——国资房企靠政策支持,民营龙头有现金储备,它们有机会获取土地这一核心战略资源。而那些没钱没资源的中小型房企,只能站在鄙视链的底端,默默围观。


上海针扎不进水泼不入


一线城市对房企拿地的条件限制最为严厉,但北京、上海有所不同。


上海的土地市场,可以说是针扎不进、水泼不入。如竞拍房企不是TOP10或者本地国资房企,基本拿不到地。


中骏置业地方投资部副总监赵平以前还会看一看上海市放出来的拍地公告,“现在不怎么看了,因为看了也白看。”


2017年以来,上海集中供应租赁性用地,不乏位于城市核心区的优质地块。然而,供地公告中皆有一个条件:竞买申请人必须持有市(区)政府出具的项目认定文件。


久而久之,大多数民营房企开始明白,这一条件的意思是:租赁性用地只供应给上海市本地国企。


12月初,上海城开(集团)零溢价竞得上海交大附近的租赁用地,楼板价5480元/平方米,相当于周边市场价的三到四成。一周之后,普陀、宝山、浦东航头三块租赁用地也将出让,按照惯例,大概率将由上海国企竞得。


赵平称,租赁用地需要房企自己持有,如按市场价出让,没有房企扛得住这么长的租金回款周期,于是上海市就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让给当地国企。


如此一来,留给外地房企的只剩住宅和商服用地了。在这两类土地的争夺中,中小房企又被“深深地鄙视”了。


去年8月以来,上海改用招挂复合式出让,规则是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项目经验”等指标,筛选“有资格的”公司参与竞拍。


然后,根据投标人综合指标排名顺序,确定入围竞标人。如有效投标文件3到10份,前2名确定为入围竞标人;有效投标文件11份以上的,前3名确定为入围竞标人。


如此以来,中小房企在第一轮筛选中就被刷下。与此同时,巨额的地价和保证金也足以让中小房企望而却步。


一块住宅用地,动则数十亿元的起拍价,加上约20%的保证金,并且这些资金均不得使用杠杆。另外,房企还需把大笔资金放在监管账户上长达数月。一些现金流紧张的房企,很可能因为一次竞拍而陷入财务瘫痪。


在上述规则的主导下,上海土拍市场出现两道景观,一是所有土地几乎都是零溢价成交,二是拿地的房企不是本地国企就是TOP10房企。


例如,12月10日,融创零溢价拿下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区地块,总价30.5亿元,楼面价46600元/平方米。上海地产圈子传出消息,由于资金压力太大,融创难以独吞,大概率将与其他房企合作开发。


融创方面对此表示不予回应。


今年下半年以来,除融创外,还有万科、招商等大房企在上海拿下多宗非租赁住宅用地,几乎都是零溢价。


北京适当放宽拿地条件


北京土拍尽管有限制条件,但对所有房企一视同仁。


同是按照“以租代售、租售并举”的原则进行楼市调控,北京侧重于大量供应共有产权房和限竞房(限制房价竞拍地价)用地,名义上所有房企都能参与,只要愿意拿钱并且服从游戏规则。


11月26日,北京公开出让13宗地块,总起始价逾295亿元。除1宗流拍外,其余12宗地块全部成交,揽金总额316.46亿元,平均溢价率7.11%。


流拍的地块为顺义区北小营镇地块,属于共有产权地块。这已是北京今年以来第7次共有产权地块流拍。


“共有产权房权属关系复杂,购房手续和销售过程繁琐,从已有情况来看,市场对这种地块的反应不太积极。房企玩的是高周转,大多数都不愿参与。”鸿坤地产一位高管对腾讯《棱镜》表示。


本次北京土拍竞争最激烈的一宗是丰台区白盆窑东地块。巧的是,该地块在今年1月曾以共有产权地块身份挂牌,结果无人问津,此次改头换面,经过64轮角逐,终于以70.2亿元的高价,花落中铁诺德。


丰台区白盆窑东地块是典型的限竞房项目,竞拍条件如下:建成后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67702元/平方米,并且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71087元/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需在70%以上;同时配建卫生所、邮政所、派出所等公共设施,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供地计划完成度低,房企拿地热情普遍不高,北京此次土拍放宽了保证金条件,放弃了此前每个地块都需竞拍房企缴纳保证金的规定,进而采取“共用保证金”做法。


举例来说,北京市政府将其中7宗地块分成三组,按组缴纳保证金,比如第一组的两宗地块,保证金分别是11.2亿元和9.25亿元。按照以前的规则,一家房企同时竞拍这两个地块,共须交20.45亿保证金。按照此次新规,这家房企竞拍同组两地块时只需共用保证金11.2亿元即可。


资产有毒,并购拿地坑太多


由于公开市场拿地算不过来账,大部分房企早已瞄准并购市场,寄希望于间接拿地。


融创自2017年以来,拿地基本依靠并购,并购所得占据其现有土地储备的7成左右。碧桂园等大型房企更是凭借着资金和品牌影响力大举进入三四线城市,从地方小房企中并购项目公司。


在前述上市房企投资总监李阳看来,并购市场上的高质量标的越来越少,一般房企很难再通过并购增加土地储备,“这两三年以来,具备投资价值的项目公司基本被大中型房企们瓜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臭鱼烂虾。”


由于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不少小房企选择断臂求生,目前对外出售的资产倒是很多。


腾讯《棱镜》查阅北京、上海产权交易中心数据发现,今年11月前三周,新增房企项目股权出售动态已达37条,新增挂牌地产股权价值超过110亿元。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房企累计项目股权出售动态已达473条,超过2017全年的387条。


在一些待售的项目当中,以1元底价甩卖项目公司100%股权者并不罕见,这些项目大多资不抵债。北大资源转让的控股子公司青岛博雅置业70%股权及债权即是一例,该公司2018年一季度总资产11.8亿元,总负债12.44亿元,亏损达458万元。


诸如此类的项目,历时数月都无法售出。“这些看起来艳丽无比的小鱼,其实有毒。”李阳说。


2017年10月,贵州当地房企宏立城的董事长肖春红和碧桂园总裁莫斌杯酒言欢,签下一个并购合作协议。


熟悉此事的前宏立城高管透露,宏立城集团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从一些无法偿债的债主那里,抵债过来一些地块和项目,资产估值大概在70-80亿元。碧桂园耗资50亿元买入,首付20亿元。


进场之后碧桂园才发现,这些地块项目债权关系极其复杂,很难处理,据此要求宏立城在2018年4月底,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的话,宏立城需要全额退还20亿元首付款。如不退款,则首付款转为债权,年利息15%。


中梁地产的一位内部人士则对腾讯《棱镜》表示,大型房企进入三四线城市后,发现当地小房企手里有地,但缺乏资金运营能力,便会寻求合作开发。“或者,当地房企干脆把项目卖给大型房企,但并购过程中的坑太多了。”


他举例道,中梁地产收购了平顶山一个项目,收购结束才发现,项目土地下方存在大量挖矿后遗留的坑洞,存在塌陷风险。中梁地产在尽调时并未发现这些问题,事后自己填补这些坑洞时,又要花上一大笔钱。


“一些项目公司甚至在并购谈判时隐匿一些未登记和公告的债务,比如中梁并购信阳一个项目时,发现前期拆迁款并未赔付到位。”上述中梁地产内部人士苦笑说,“现在遇到那些价格特别便宜、谈判特别爽快的项目,我们自己得先冷静一下。”

比亚迪:2019年将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

近日比亚迪对外宣布已投入巨资布局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旗下的电动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


比亚迪推出IGBT4.0


12月10日,比亚迪在IGBT4.0技术发布会上,对外宣布已投入巨资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并将整合材料(高纯碳化硅粉)、单晶、外延、芯片、封装等SiC基半导体全产业链,目的在于降低SiC器件的制造成本,加快其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


同时,比亚迪方面表示公司已经成功研发了SiC MOSFET(汽车功率半导体包括基于硅或碳化硅等材料打造的IGBT或MOSFET等),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将在旗下的电动车中,实现SiC基车用功率半导体对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将整车性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10%。


何为IGBT?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用于变频器逆变和其他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


据了解,IGBT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5%左右。对于电动车而言,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了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


实地走访比亚迪宁波IGBT生产车间,新浪财经得知目前比亚迪IGBT模块生产周期为45天,产能为每月5万。据比亚迪第六事业部总经理陈刚介绍,公司目前在此领域已投入超过亿元,于2019年6月扩张产能至10万每月。


日前比亚迪推出的IGBT4.0产品,整体功耗将同比降低约20%,电流输出能力提升15%。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牵引动力驱动、车用空调变频与制热、汽车转向助力系统和工业感应加热电器、电焊机及变频器等。


事实上,比亚迪早在2005年就在此领域进行布局。当时比亚迪组建IGBT研发团队,正式进军IGBT领域。2008年10月,比亚迪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晶圆厂。而后一年,比亚迪IGBT芯片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目前,比亚迪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包含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


IGBT市场前景大 但仍待实现产业化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秘书长蔚红旗在会上表示,半导体作为新一代功率器件,覆盖领域包括微电子、新能源车、高铁以及输电领域等。而其最大的需求市场其实是在中国,因此他强调这个板块必须做到自主研发。


但IGBT行业自身因技术难、投资大导致准入门槛高,被业内称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珠穆拉玛峰”也并非人人能攀。


根据世界三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之一富昌电子(Future Electronics LTD)的统计:2018年,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IGBT模块的交货周期最长达到52周(IGBT的交货周期正常情况下为8-12周)。而2018至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30%,但同期车规级IGBT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7%(IGBT产业整体同期为8.2% )。


基于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车规级IGBT市场的供应将愈加紧张。而目前我国还存在IGBT的发展严重滞后,中高端IGBT产能严重不足,长期依赖国际巨头等问题。


自主化和产业化显然都成为了IBGT行业发展前景方向。对于IGBT未来产业化的发展,比亚迪第六事业部产品总监杨钦耀认为还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是注重应用端的拉动;第二是人才方面的培养;第三则是产品生产要实现标准化。


回归至比亚迪自身,杨钦耀表示公司从整车应用角度给了(研发)很多期望。例如模块控制器如何做到体积更轻、更小而效率更高。同时,他表示IGBT未来仍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比亚迪也会继续发布新产品,充分挖掘潜力。

腾讯音乐上市首日上涨7.69%,英特尔首次展示3D堆栈技术

BATJ抢滩机器人底盘产业,国资捷足先登

京东最近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记者获悉,京东日前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主要提供工业AGV和商用AGV两种解决方案。


相较于智能机器人,机器人通用底盘能够提供智能机器人的基础功能硬件,如定位、导航、避障、移动等。通用底盘有助于产业公司更专注细分应用场景的研发和落地,以达到减少开发时间和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因此,市场对于整合多项基础功能的成熟机器人底盘需求正在逐步增大。


尽管目前国内从事机器人底盘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但已引起传统互联网巨头们的关注。除京东外,腾讯、百度以及多家A股科技类上市公司也出资入股了一些机器人底盘企业。


但是,BATJ们并非杀入机器人底盘产业的先锋,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已抢先一步,捷足先登。目前,整个产业生态国资和民资齐头并进,双方均不甘落后。


BATJ们抢滩布局


京东近日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基于真实场景应用,集成了高精度定位导航、高效率调度系统、智能化管理后台相关技术,可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和模块化可配置功能。


京东数科告诉记者,通用底盘开发平台目前可服务于工业AGV(如搬运机器人和机械臂符合机器人)和商用AGV(如巡检机器人和商业服务机器人)。目前基于商用AGV底盘的巡检机器人已部署至智慧机房。


机器人产业历经数年的发展,基于机器人底盘进行上层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强,但目前国内涉足机器人底盘产业的公司并不多,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专注于机器人底盘开发销售的企业仅约20家。


除京东之外,腾讯于2017年11月参与了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融资,总金额达数千万美元,融资方还包括海航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云迹科技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底盘制造商,“水滴”智能移动平台是其主要产品。


百度则在2018年8月参投了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发,团队主创人员来自清华、北航、北理工等机器人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先后获得熊猫资本、启迪之星、老鹰基金等基金投资。


此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出现在机器人底盘制造公司的股东名单里。


如云迹科技第二大股东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7年参股科大讯飞(002230.SZ),而科大讯飞实控人刘庆峰也通过旗下其他公司参股,合计持有安徽信投38.6%的股权。


以生产扫地机器人而闻名于消费者市场的科沃斯(603486.SH)和以互动娱乐游戏为主业的游族网络(002174.SZ),则参投了工业AGV底盘制造商上海仙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逾十个不同行业提供全系列激光导航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科沃斯还参投了通用底盘开发公司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另一家上市公司——科大智能(300222.SZ)则通过旗下的科大机器人公司参投了研发生产无轨导航工业AGV底盘的深圳力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国资先行


传统大型互联网公司对新兴产业的商业嗅觉固然敏锐,但相较而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资对智能机器人底盘产业的介入更早,规模也更大。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并要求大力发展。


《通知》重点强调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求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并建立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和安全规则。《通知》下发后,全国范围内掀起投资包括智能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热潮。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器人底盘公司获得具有国资背景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


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即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思岚科技系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方案服务提供商。去年,思岚科技推出机器人开发平台Apollo,可用于中小型、轻商用的机器人做开发底盘。


2017年7月,思岚科技获得国科瑞华领投、国中创投等公司跟投的B轮融资,金额为1亿元。


其中,国中创投的实控人系深圳国资委,其同时还是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而后者的大股东为财政部。另一战略投资人国科瑞华则拥有中科院背景。


此外,前述腾讯和科大讯飞投资的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其第二大股东安徽信投也具有国资背景。安徽信投还是云迹科技的天使融资方,其入资时间甚至早于腾讯数年。


中科院背景机构参投的企业则更多。前述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以激光雷达、导航模块和移动底盘为主打产品的深圳玩智商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东名单中均出现了具有中科院背景投资机构的名字。

加码押注新能源 韩国现代汽车斥资67亿美元发展燃料电池

现代集团计划到2022年,将燃料电池系统的产量提高至4万;到2030年,计划投入7.6万亿韩元(约合67亿美元),产量提高至70万。


现代集团一直是氢燃料技术的支持者,其第二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Nexo的续航能力达到380英里,比丰田的“未来”、本田的“Clarity Fuel Cell”和特斯拉的“Model S 100D”都要更强。现代也是唯一一家设立燃料电池系统商用生产工厂的公司。


周三开盘后,现代汽车集团股价大涨5%。



今年9月,现代汽车宣布将与瑞士H2氢能与燃料电池运营商合作,于未来五年在瑞士销售1000辆氢动力卡车,预计在2019年年底推出,是全球首款商用氢动力卡车。特斯拉和戴姆勒也将于2020年和2021年推出电动卡车。


现代汽车集团加大对燃料电池技术的投入,显示这一韩国车企不仅希望在氢燃料电池车上有所作为,更希望在未来的氢能源社会中保有竞争力。


现代集团副董事长郑义宣周二称,这一投资旨在推动“氢社会”发展,“我们将扩展我们在汽车运输领域的角色,帮助氢成为经济可行的能源,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燃料,续航里程长,重量也比锂电池轻,更适合长距离运输。现代还希望将氢燃料电池,应用于无人机、船舶和叉车,以及发电和存储等其他用途。


但氢燃料汽车的成本较高,使其推广缓慢。现代计划在2019年上市的Nexo氢燃料电池SUV,CarsDirect预计其基础款售价59345美元,高配版wsse62845美元。而且,氢气作为燃料的成本,也要比汽油更高。


现代集团希望提前抢占未来的发展空间,来应对销量下滑。三季度,现代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二,至3060亿韩元(约合2.7亿美元),为七年来的低位。

今年营收200亿?抖音加速商业化 购物车功能开放申请

抖音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一步。


12月11日,抖音官方正式宣布购物车功能开放申请。据悉,在平台上发布视频大于10个且达到8000以上粉丝的实名认证账号可自助申请。为丰富购物车玩法,抖音平台还推出官方话题、达人超级话题定制、抖音直播、抖音万物节等购物车玩法。


在今年5月份,抖音在达人主页内,正式上线了自有店铺入口,用户可进入达人的个人店铺进行购物,不过当时审核门槛相当严格。


据抖音内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只有粉丝数达到百万级别而且在抖音平台上被认证过的达人,才有上线店铺的资格,而且这一功能是与阿里妈妈合作,在实际的转化过程中,阿里和抖音都会从中抽取部分利润。“阿里妈妈是中介,付钱的是商家。”洋葱集团联合创始人聂阳德告诉全天候科技。


抖音方面数据显示,今年6月,抖音购物车第一批100个内测账号入驻后,内测范围已不断扩大,有超6万明星达人、企业蓝V账号开通使用这一功能。另外,今年双11,开通抖音购物车分享功能的账号可一天售出商品10万件,转化销售额破2亿,订单增长1000%。


“变现难”一直被认为是短视频的成长痛点。去年10月,谈到抖音的商业化进程,抖音产品负责人王晓蔚曾表示:不会给抖音设限,会优先考虑跟产品更贴合的模式。除了平台端的尝试外,也会上线更多帮助达人变现的机制。


从去年9月份开始,抖音的商业化变现就已经开始。当月,抖音与Airbnb、哈尔滨啤酒和雪佛兰合作推出的三支品牌视频广告,开始了初步商业化探索;随后,抖音开启直播功能,使得直播网红可以直接获得打赏,内容达人也开始第一次享受到抖音平台的流量红利。


增设直播接入口后,抖音建立的社交圈黏度增强也更加多元。通过在平台内部孵化平台用户、培养平台KOL,邀请明星入驻等方式,抖音的信息流广告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曾有内部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抖音上已经有团队营业额超1亿。


今年9月,抖音广告任务接单平台星图正式上线。与微博微任务以及快手快接单的功能类似,达人在星图平台上可以进行接单、交易流程等操作。


MCN 公司可经由后台对所属达人及其对应任务进行管理。客户则可对账号进行充值、创建任务并随时查看任务进度等操作,而星图作为平台则从中分成。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于双方的管理,获得分成;另一方面,今日头条也希望通过星图平台提高达人和 MCN 变现的效率和质量。



根据星图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目前,已认证并在星图平台上提供服务的有四家星图服务商、42 家 MCN 公司、1200 多位达人。


据36氪此前的报道,字节跳动今年的OKR主要是两项:DAU和广告收入,分别为6亿和500亿,而这两项指标的完成度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抖音的表现。


2018年11月,抖音官方宣布DAU超过2亿。而营收层面,专注于TMT领域股权投资基金信义资本团队预测抖音在2018年收入将达到200亿,其中信息流广告收入超过100亿;并且,2019年,字节跳动最强大的赚钱引擎将很有可能由今日头条易主为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