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财报日=受难日?虎牙大跌16% 欢聚时代等中概股重挫

截至收盘,中概股虎牙收跌16.06%,欢聚时代收跌13.72%,迅雷大跌15.35%,唯品会下跌16.2%。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虎牙二季度亏损大幅扩大,欢聚时代盈利超预期但下季度指引疲软,唯品会收入不及预期。


本文更新于北京时间07:00,原标题《财报日=受难日?虎牙、欢聚时代等中概股开盘大跌》


8月14日美股盘初,刚刚披露二季报的中概股纷纷大跌。虎牙开盘跌12%,欢聚时代(YY)跌9%。今日,包括舜宇光学在内的港股在财报后遭遇集体抛盘。



虎牙二季报显示,尽管总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人民币10.383亿元,同比增长了125.1%,但净亏损高达21.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500万元大幅增加。


欢聚时代二季度营收增长超预期,同比增速达44.6%;Non-GAAP下净利润同比增长51.6%。


然而,欢聚时代预计第三季度净营收在人民币38.9亿元到人民币40.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5.8%到30.0%,增幅略有放缓。


疲软的下季度指引令欢聚时代股价盘后大跌。华尔街见闻此前曾介绍,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海外资金对于中概股的偏好无疑会打折扣。虽然宏观变化暂时没有体现在微观的公司财报层面,股市看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预期。


美国三大股指走势强劲,中概股却集体疲软,存在对中概股进行价值重估的可能。此外,马太效应会加剧负面情绪的传导,当下中概股正处在这样的当口。


今日早些时候,港股科技股同样在业绩发布后遭到狂沽,引发恒指重挫,尚未发布财报的龙头股也遭拖累。


受业绩影响,舜宇光学暴跌24.1%,阅文集体暴跌17%。这拖累明日即将发布财报的腾讯下跌3.45%。下周三公布业绩的瑞声跌7.15%创52周新低,金山软件预计全年或录亏损,股价重18.84%。

做多Spotify、Pandora 索罗斯二季度大举下注流媒体音乐

以太坊创始人:数字货币去年的飙涨就是投机泡沫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区块链公司ConsenSys首席执行官Joseph Lubin表示,数字货币的市值飙升就是一场价格泡沫。


“我们看到了六次大型泡沫,一次比一次严重,每一次都是史诗级的。但当回过头来再看,它们就像是图表上的小点点一样。伴随着每一次泡沫出现,交易活动就随之暴增,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Joseph Lubin周二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


文章写道:众多投资者听说了早期加密货币投资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后,纷纷入局购买加密货币,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推动了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主要加密货币的估值飙升。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币圈的飙涨行情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急速扑来的熊市。


就在昨日,Bitstamp数据显示,比特币跌破6000美元关口,是6月底跌破6000元大关之后再次破位。仅仅两周时间,比特币就踏进了熊市泥沼,为今年第四次重返熊市。与年初创下的年内最高位相比,比特币早已“腰斩”。


以太币近日一度重挫17%,创下3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瑞波币(Ripple)、以太币等其余数字货币全线跟跌。


市场普遍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推迟发行比特币ETF的审批是此轮暴跌的主要导火索。由于该ETF是首个数字货币金融产品,因此上市受挫对市场打击巨大。


如果比特币、以太币等成为了新的主流金融支付手段,或是其他商业应用的底层基础,自然会驱动其价格的上涨。反之,数字货币的价格低迷则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但美国金融博客Zero Hedge推算,就以太币来看,个人采矿的利润已经干涸。


不过,Joseph Lubin似乎并不太过担心市场前景。他表示,即使当前正在经历价格大跌,但新兴的生态系统将更加强大。


他在7月初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太坊的价格下跌处于情理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的过度贪婪往往会造成价格过度膨胀以及下调,所以说,我们这才算是处于最好的状态。”

金准人工智能 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分析报告

前言

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全球金融中心重叠。政策,资金,人才对于一个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回顾过去10年全球金融创新创业公司的数量融资结构及板块分析,美国、中国、英国是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先者。整个板块自2016年以来逐渐走向成熟。未来,新科技与传统科技的结合,将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内部创新和监管日益完善。

一、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地域概述

1.1金融科技在全球兴起

“金融科技”这个名词的热度是在2015年开始飙升的。其实借贷和支付领域是金融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金融科技的急先锋,更多的传统金融行业开始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也是2010年后才开始的现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已然成为全球现象。在对全球44个金融科技中心分析的基础上,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指出,随着科技和新兴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及场景开发的不断深化,全球金融中心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联盟的主要力量。

金融科技的发展犹如任何新兴行业,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介入。虽然风险投资金额并不是影响金融科技中心发展的唯一因素,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金融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分析报告涵盖了20个欧洲金融科技中心,12个亚太地区金融科技中心以及12个位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科技中心,并从广泛的视角来分析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情况。金准数据显示,美国,中国和英国是获取金融科技领域风险投资排名前三的国家,三个国家涌现出的大量金融科技投融资活动与其良好的金融科技创业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金融行业创业公司数量分析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把金融行业分为四个板块:银行与资本市场,投资管理,保险和房地产。

 

如上图所示,过去10年,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呈井喷式增长,特别是2012~2015年,以银行科技和支付为主导的金融科技公司成为新创公司的主要力量。但是自2016年开始,这个板块的初创公司数量大幅度减少,其他金融板块的科技初创公司数量也在减少。特别是在2017年,新创业公司成立数量大幅度萎缩。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行业的金融科技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2016年和2017年其他板块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快速萎缩时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根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的分析,在银行与资本市场板块,在这波金融科技的热潮中,占尽风头的非支付莫属。

银行运行及融资领域的初创公司在数量上相对逊色。财务管理和借贷也是金融科技公司青睐的领域,各占整个板块的23%和26%。

在投资管理板块,机器人投顾的创业公司数量独占鳌头。

在保险领域,大多创业公司聚集在获客渠道,占整个板块的35%;其次是保险运行,占32%;类似商业模式创新的P2P只占了2%。

而在房地产领域,初创的金融科技公司集中在两个领域,56%集中在地产开发和管理领域,30%集中在租赁及买卖交易管理领域。


1.3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分析

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投融资额。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根据金融板块划分,追踪了2008~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

 

 

从上图的分析来看,在所有金融板块中,对于不同成熟度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说,美国不论是存活公司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和英国的生态环境相对友好,体现了这两个国家的创业者教育成熟度较高,政府对创新的引导以及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都比较到位,可期回报的项目也很充足。

只是从投融资金额角度看,全球领先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中国,但是这两个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和创业环境。虽然总体投融资金额相近,但美国接受融资的创业公司数量有成百上千家,而在中国,腾讯系和平安系的创业公司则占据了中国投融资总额的大部分。举例来说,在支付领域自1998年以来,美国264家创业公司共融资77亿美元,而中国则只有7家公司,融资金额为69亿美元。相同的案例也见诸借贷领域,投资管理领域,保险领域以及房地产租赁和销售领域。

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和金融板块专业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例如,我们认为印度是目前在支付领域具有很大需求的市场,因为支付公司少,覆盖率有待提高,以满足快速成长的中产阶级的需要。而在商业保险领域,虽然美国在创业公司数量上保持领先地位,但是投资额最大的是百慕大群岛。一方面,百慕大群岛是大部分创投和私募基金的注册地;另一方面,百慕大群岛集中了很多再保险公司,这方面人才的充沛供应也是重要驱动因素。

在分析了创业公司数量和投融资金额后,我们来看一下投融资渠道。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发现,虽然自2016年以来初创公司数量开始萎缩,但是总体投融资金额还在上升。而且,在投融资的资金池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已经很明显,风险投资资金占大多数,其他如投资晚期的私募资金,并购的资金,以及通过上市获取的公开资本市场的资金也介人金融科技领域。

下表是2017年每个金融板块融资额分配及资金来源分析(每个板块没有披露的资金补齐100%的融资额)。

 

私募资金的介入和上市后融资,体现出板块逐渐进行整合并不断走向成热。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市场整合的驱动因素,源自传统金融企业对金融科技行业态度的转变——由初始的竞争对手转为合作对象。不少传统金融企业正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的建设。例如,加拿大的TD银行,投资350万美元,致力于扶持金融科技创业公司,而且不要求股权回报,只需要保证以后在产品上的合作。又如,JP摩根和Bill.com联合搭建帮助商业客户整合发账单和付账的平台;在保险行业,Bought By Many 推出的创新保险产品,得益于Munich Re 给予的支持和再保险帮助。

1.4金融科技的监管环境分析

培育一个金融科技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管环境的灵活性。

欧洲: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对监管沙盒及监管机构合作方面的研究表明,在欧洲,只有英国,荷兰,俄罗斯,瑞士和挪威(20个GFHF欧洲金融科技中心的其中5个)建立了监管沙盒模式,且只有英国,法国和瑞士的监管机构同全球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签署了金融科技合作协议。

亚太地区:相比欧洲,在亚太地区,中心代表性机构对本地区的监管表现得较为乐观,当然,这是有理由的。我们已看到整个亚洲的监管机构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措施,取得的成果相当鼓舞人心。例如,在已经设立或者承诺要设立监管沙盒机制的16个监管机构,有7个位于亚洲。而且,亚洲的监管机构已经积极与亚洲以外的其他监管机构展开合作。例如,中国内地,韩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已经与其他监管机构签署了国际性合作协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签署的金融科技合作协议比其他监管机构都要多。尽管这些协议带来的结果还有待观察,但全球监管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无疑是大势所趋。

英国:尽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对英国的研究仅囊括了来自海湾地区的两个金融科技中心,但是这两个中心的代表性机构都表达了非常相似的自我评价。其一,两个金融科技中心都认为政府及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发展鼎力支持。其二,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共同带动的倡议范围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阿布扎比的RegLab,迪拜的2020数据区块链宏愿,以及由巴林EDB带动的金融科技工作。

非洲:在非洲,金融科技发展继续集中在移动支付及社交支付领域。政府和监管机构支持不够,并且一直缺乏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导致非洲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十分罕见。

美洲: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巴西在风险投资金额和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上保持领先,其中大部分活动集中在圣保罗。在整个地区,企业和投资者是推动当地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发展的主力军。然而,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如墨西哥新的普惠金融战略有望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北美:在北美地区,硅谷和纽约仍然是美国毫无争议的金融科技中心,加拿大的多伦多聚集了加拿大80%的金融科技企业,过去一年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中心。然而,美国复杂而分散的监管环境是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挑战。

二、外金融科技投融资状况比较分析

2.1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了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共649笔融资,融资额达1397亿元。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印度仍旧是投资领域较为活跃的国家。

 

2017年金融科技投融资笔数12月达到峰值,融资金额11月最大。下半年中国出现金融科技上市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的上涨,使得它在整体上高于上半年。

 

据金准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国、美国、印度、英国、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其中,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融资共有328笔,占全球51%。美国和印度分别以101笔和63笔位列其后,其次是英国的40笔。其他国家2017全年笔数均未达到30笔,这其中最高为新加坡的25笔。

从融资金额看,中国年度融资总额796亿元,占全球57%,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美国(258亿元)以及第三位的印度(160亿元)。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虽融资总笔数不及前列国家,但其融资总额使这三国成功跻身年度“十亿元融资俱乐部”。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TOP20:集中在网贷、中国、后期。

2.2借贷和支付领域成印度金融科技投融资市场主角

印度在2017年共融资63笔,占世界融资总笔数10%,融资金额160亿元,占世界融资总额11%;63笔融资中C轮前占41笔,C轮及之后占13笔。

借贷(23笔)和支付(15笔)是今年印度金融科技市场的主角,一共贡献了38笔融资,占印度金融科技总融资笔数的60%。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投融资成熟度为21%,紧随美国的27%。

 

2.3 2017年金融科技C轮前融资笔数占74%,融资额占2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C轮前融资共479起,占总笔数的74%;相应融资额346亿元,占总额的25%;C轮及以后融资共有102起,占总笔数的16%,相应融资总额为882亿元,占总额的63%。

2017年获得单笔最高融资金额的公司为中国互联网保险平台众安在线,IPO融资97亿元,软银集团是基石投资者。

 

2.4 2017年借贷和支付仍受资本热捧

2017年全年,借贷和支付领域是资本的热土,前者有134笔融资,总额在344亿元左右;后者93笔融资,总额约265亿元。

汽车金融领域虽然只有23笔融资,但涉及资金总额达217亿元;互联网保险虽有2倍于汽车金融的融资笔数,但其融资金额只有大约160亿元,约为汽车金融融资总额的74%。

 

2.5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在中国和美国集中发展

2017年与区块链&数字货币领域融资事件达63笔,融资金额49亿元;C轮之前融资55笔,C轮及之后3笔。

中国和美国分别以25和20笔融资位列一二,其他国家仅有少数几笔融资。2017年中美一共贡献了近85%的区块链&数字货币融资事件,是名副其实的区块链&数字货币发展大国。

 

2.6支付领域融资全球开花

支付作为2017年唯四融资金额达到百亿元的领域之一(其他三个是借贷、汽车金融和互联网保险) ,其265亿元的融资金额占全年近五分之一的融资总额。

93笔融资记录也是继借贷领域之后第二高笔数,其中C轮前占68笔,C轮及以后轮次占21笔达23%。中国、美国、印度、英国和新加坡分别以17、16、15、12和11笔分列前五(共71笔)。

 

2.7借贷领域投融资领跑金融科技

借贷作为2017年金融科技领域之最(最高融资笔数和最高融资金额),其高达344亿元的融资金额占据了金融科技领域四分之一的“江山”。

134笔融资中C轮及以上轮次占29笔,这29笔融资中不乏数家IPO。这也让2017年成为借贷公司的上市年。

从地域看,中国以75笔融资独占鳌头,远远甩开第二名的印度(32笔)和第三名美国(19笔)。

 

2.8保险科技企业已募集上百亿资金,亦集中于中美

2017年,保险科技领域共募集资金159.9亿元,占所有领域资金11%。

2017年保险科技共进行了50笔融资,其中C轮及以后有10笔,占20%。

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相同,保险科技大部分融资事件都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共35笔,占70%)。

相较于借贷和支付,保险科技全年只有50笔融资,但众安在线97亿元IPO融资一举抬高了保险科技的投融资活跃度。

 

三、中美在金融科技的投融资对比分析

3.1美国大型投资管理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情况

美国的金融科技一直处在前沿位置。科技对于金融来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还是一种催化剂,推动金融的发展。由于美国人的消费习惯以及健全便捷的银行服务网络,交易支付仍以常规的现金和信用卡交易为主。金融科技投融资最为活跃的是已经上市的美国几大投资公司。埃森哲的数据显示,纽约市金融科技企业吸引的风险投资总额由2010年的2.2亿美元猛增至2016年的24亿美元。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全美范围内,过去5华间,美国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多达2000余家,吸引了近230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成长基金的投资。

2017全年,美国的融资总笔数(101笔)和融资总金额(258亿元)均占世界比例不到20%;C轮前融资66笔,C轮及之后27笔。

从业态看,区块链以18笔融资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17笔的借贷,支付以10笔获得第三。

美国投融资活跃度虽不及中国,但美国以27%的投融资成熟度(注:此处指C轮及以后轮融资占总融资笔数的比例,下同)锁定第一,大幅领先于中国的12%。

3.1.1 BlackRock

贝莱德(BlackRock)集团是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其所管理的资产达5.14万亿美元. 2017年该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以下推动:

(1)收购了Cachematrix,该公司可以帮助银行及其企业客户简化现金管理流程;

(2)获得了Scalable Capital 的少部分股权,Scalable Capital 是一家欧洲

的数字投资公司;

(3)投资风控平台Aladdin与UBS,在财富管理方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4)投资iCapital,iCapital 是一家为高净值投资人及其财务顾问提供另类投资的 FinTech平台;

(5)收购了智能投顾公司 FutureAdvisor;

(6)大力开发被动投资产品,如ETF等,ETF基金被动地追踪交易指数;

2000年,贝莱德的创始人拉瑞芬克(Larry Fink)组建了贝莱德解决方案公司(BlackRock Solutions),并开发出一个被称作“阿拉丁”(Aladdin)的风险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整合为一体化的投资交易风控平台,叫作“阿拉丁平台”(AladdinPlatform)。这个平台将风险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交易以及操作工具结合在一个平台上,可涵盖所有资产类别,且具有完整的投资流程,能够辅助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并有效地管理风险和进行高效交易。

阿拉丁的大型数据管理中心位于美国的华盛顿州,Aladdin主要有五大功能:

1)组合与风险分析,即为客户提供每日风险评估报告,盘前分析以及交易和资金分配模型;

2)交易执行,即为客户进行订单管理,交易指令执行并提供实时风险和现金报告;

3)风险管理与控制,即对资产实行实时全面监控,每日风险敞口限值监控,VAR分析,跟踪误差,压力测试等;

4)数据管理与监控,即对数据进行保密管理,交易确认和日志管理;

5)组合管理,即对现金和仓位进行对账,对组合的表现进行业绩归因,对净资产进行估值计算。

2016年阿拉丁平台产生了5.95亿美元的业务收人,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3%(贝莱德2016年年报数据)。2016年贝莱德与瑞银集团合作,在阿拉丁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阿拉丁风险平台(Aladdin Risk),并计划应用于财富管理领域。

2017年贝莱德已经进行一项重组计划,计划减少一批主动型基金经理,并用量化投资策略取而代之。重组计划涉及300亿美元资产,约占贝莱德主

动型基金规模的11%,其中60亿美元将被并人集团旗下的贝莱德Advantage

基金,该基金主要采用计算机与数学模型进行量化投资。

2017年上半年,贝莱德首次进军欧洲的“智能投顾”市场,投资3000万欧元于德国数字投资管理公司Scalable Capital.Scalable Capital 成立于2014年,为投资者提供利用自动指数型基金投资策略,其曾以多元化.低成本高流动性,高透明度为特点。

在此轮投资中,贝莱德将为Scalable Capital 提供3000万欧元(约336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其全面扩展风险投资业务。而早在2015年,贝莱德就收购了美国理财初创公司FutureAdvisor。可以说,ScalableCapital就是德国版的FutureAdvisor,该公司将成为贝莱德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其产品将出售给经纪人和财务顾问,再由他们向其客户提供。同时,贝莱德计划收购的4家公司同样采用交易所交易基金,为客户提供投资组合。此前FutureAdvisor拥有大约3460个账户并且管理2.32亿美元资金,在2015年宣布与贝莱德的交易之后,账户数量增加到13751个,管理资金增加到9.69亿美元。

2017年,贝莱德投资专为高净值人群及其财务顾问提供另类投资的FinTech平台iCapital,iCapital还将向用户开放贝莱德的1215亿美元另类投资业务,其中包括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基础设施和投资对冲基金的基金,以增加手续费收人,满足客户希望降低与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关性的需求。贝莱德投资管理的投资理念是通过整合现有业务,同时通过并购和直接股权投资人股金融科技类公司,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化的投资顾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3.1.2 KKR

KKR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也是经验最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者包括企业养老基金,社会养老基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大学捐赠基金等。KKR集团致力于与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层紧密合作,并利用其全球资源和运营专识,通过股权投资创造价值。截至2016年底,财报显示,其掌管的资产已超过1500亿美元。2016年成立了一只专注于投资科技医疗传媒和健康产业的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以色列。

2017年,KKR和随手科技联合披露的信息显示,在随手科技共计2亿美元的C轮系列融资中,KKR作为最主要的领投投资方参与其中。KKR通过2017年6月结束募集的总额达93亿美元的亚洲三期基金完成此次交易。红杉资本,源码资本,凡普金科跟投。随手记目前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个人记账APP,2017年第二季度记账理财应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随手科技旗下的随手记卡牛分别以1415.2万人,594.4万人的活跃用户居行业第一第三位。随手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运营两个理财APP产品并保持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旗下的随手记自推出以来,累计用户已达2亿人,形成了国内个人财务管理的人口,奠定了随手科技在个人理财应用领域的领导地位。卡牛信用卡管家不到一年时间同样跃居信用卡管理APP行业的前列,用户已经累计超过6000万人,迅速成为用户量最大的信用卡管理APP之一,体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3.1.3 Blackstone

在网络支付方面,2015年11月,全球最大的自动取款机(ATM)生产商之一NCR获得黑石(Blackstone)集团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2亿元)的战略投资。NCR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向软件和服务整合为一个公司的转型,与黑石集团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将加速转型,而从黑石集团获得的融资将用来支持NCR一项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项目。

早在2014年4月,该集团就以1亿英镑投资于著名的P2P平台LendingClub,Lending Club于2014年12月12日开始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代码为LC2014年12月12日,LendingClub通过IPO获得大量资金。该公司再度调了发行价至每股15美元,开增发30万股,使其总融资金额达到了8.7亿美元。

2016年上半年,黑石集团义以1270万英镑人股了P2P平台Funding Circle。

3.2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情况分析

纵观2017全年,中国的融资总笔数(328笔)和融资总额(796亿元)均凭借着绝对优势(超过50%占比)冠绝全球;C轮之前融资笔数达274笔,C轮及之后融资有41笔。

274笔融资中前三领域分别是借贷(50笔)、理财(29笔)和消费金融(22笔)。但12%的C轮及之后融资轮次占比(注:指笔数)透露出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017下半年金融科技公司“井喷式”上市。

 

2017年9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上市:7家美股,2家港股;9家首发。

 

多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

 

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发展、监管宽松推动中国金融科技上市潮。未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到和服务好的客户仍有很多;居民信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股权上,风险投资不惜斥巨资投入金融科技,二级市场对金融科技的认知亦较为充分;业务上,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公司接受度提高,不断为其提供资金,寻求助贷服务。精准营销与运营技术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风控数据可得性强、来源广泛,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大数据风控和客户下沉成为可能。前期现金贷公司收入受限较少,对数据应用于获客和风控的限制较少。风险投资也是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上市潮的重要推手。

 

四、未来金融科技投资领域发展展望

科技是一项技术手段,对金融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催化剂,将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高效率产出。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以及机器化操作的增加,信任的建立可能会越来越难。因为机器人的产出并没有较长时间段的历史数据用以进行绩效分析。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

1)科技促进金融领域的重建和细分

金融科技促进了金融领域的重建,其细分领域从最初的网络支付和网络贷款领域拓展到消费金融,保险,金融顾问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网络支付和互联网金融两个领域的发展相对成熟,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同时,相应的监管框架逐渐落地,促使网络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稳健。

2)移动支付将成为支付的主要方式

根据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的数据分析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39亿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68亿人。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支付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生活习惯和人口结构的特点,移动支付所使用的人群数量相对更多。在移动支付和网络安全方面运营的金融科技企业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青睐。

3)数字货币的影响逐渐扩大

从国外到国内,数字货币正在成为纸币之后公众关注的新焦点。近年来,比特币的迅猛发展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了“数字资产”的巨大潜力。随着“数字加密”技术的发展,其去中心化方便快捷,高安全性以及资料公开透明等优点也让数字资产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当然,这一领域也存在众多风险和泡沫,在各国监管措施与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这一领域将逐渐体现出“良币驱逐劣币”,从而更具投资吸引力。

4)人工智能机器人将逐步扮演财务顾问等角色

在通过云数据库对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资预测和投资交易有可能会取代一部分现有人工的操作。机器人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协助现有人员进一步精细化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挖掘利用。因此,未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会更加活跃,科技和金融领域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密切。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文化长江,不光需要地标

如果每一个微小的文化景观都能聚拢人气,造就一个个颇具影响的文化小镇、文化城市乃至文化强省就都有了底气


“八百里皖江”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巅峰之作;“老生三鼎甲”之首程长庚,唱响了京剧艺术的“第一乐章”;新文化运动中,安徽人是《新青年》杂志的早期作者和读者群,展现了新益求新的气质;改革开放初期,安庆人创造了“窗口经济”,彰显出勇立潮头的胆识。当然,除了大人物、大叙事,在江边看到的小建筑、小故事也同样动人。


在长江铜陵段的一个废弃码头上,建起了一座微型图书馆,宛如江上悬浮的盒子。外嵌毛石,内饰修竹,以书架为墙,以阶梯为椅,环境幽静。附近不少孩子选择到这儿读书、自习,累了就漫步滨江,或骋目远眺。据介绍,这样的阅读点有40多个,分散在铜陵的各个角落。


而在池州陵阳,一座由旧粮仓改造的粮票博物馆正在接待游客,20万张粮票记录了物资匮乏年代的生活光影。行走间,隔壁传来了黄梅戏《吕洞宾戏牡丹》的乐音,这是艺术大师严凤英和王少舫的代表作,而现在正由一群年过六旬的业余艺人表演,鼓师说:这里的每一个演员,手里都拿过锄头。放下锄头,穿上行头,他们在这方免费的舞台上,尽享晚年之乐。


“由地而生”是这两个文化空间的共同理念。粮仓与粮票搭配,加上农具陈列,相得益彰;滨江阅读点保留码头旧貌,顶层观江,下层阅书,在景观和意义上都很熨帖。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既赋予建筑第二次生命,也省去了不少拆除重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破除了这样一种误区:挖掘地域文化,就等于追溯历史名人、搜集诗词曲画,恨不得当地还有现成的原生特色建筑群落。事实上,相比耳熟能详的黄鹤楼、屈子祠和苏州园林,随处可见的粮仓、码头、古老村落、废弃厂房,虽未享名甚至默默无闻,却同样作为特定年代的典型场所,保留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只要找到好的文化切口、因地制宜加以改造,照样能够“文气斐然”。


“由地而生”的反面是“凭空而生”。我们不时能看到,一些地方忽略实际,不深挖地域资源,不展示文化特色,打造一些假大空的所谓“文化工程”,结果人迹寥寥。反观面积仅500平方米,藏书仅5000余册的滨江阅读点,座位常常满满当当;博物馆旁的小小戏台,老人们的演唱称不上精彩,却显现出民间文化舒展的根脉力量。这些文化空间展现出的活力,来自于人气。正如经典由古人写就,但因为不断寻到当代的知音而历久弥新;旧物已为陈迹,但被藏家逐一勾稽,在展台上便能让一段历史保持鲜活;戏韵悠长,只要有人演唱,那千百年孕育的唱腔就不会成为故曲遗音——文化,因为人的参与而成为一泓活水。如果每一个微小的文化景观都能聚拢人气,造就一个个颇具影响的文化小镇、文化城市乃至文化强省就都有了底气。


被称为“金融会客厅”的上海建投书店,频繁举办主题体验活动的苏州博物馆,老城区里搞时尚的汉口文创谷等别具特色的文化场所,让人们在日常逛街、阅读、思考、饮食的过程中,被文化的悠远、创意和美妙所熏陶。可见,文化长江,既要有文化地标,更要有触手可及的“文化小屋”。只要每一个文化空间开始与人相互涵养,释放出思想、道德、科技、文艺的力量,文化长江就能永葆生机。

中国7月房地产投资创近两年最高 新屋开工暴增32.4%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诸多经济数据一片惨淡,房地产投资是其中唯一的亮点: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告别此前的增速放缓态势,出现明显加速,且重回两位数增速。


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明显高于前6个月9.7%的同比增速。其中,住宅投资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14.2%。此前,该指标连续三度放缓。



销售指标双双回升。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较前6个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2%,快于上半年的3.2%;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4.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2%,快于上半年的14.8%。



房地产开发指标总体向好,新屋开工面积显著回升: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3.0%,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增长3.9%。


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14.4%,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8.0%。


房屋竣工面积下降10.5%,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2.2%。

土地市场较上半年有所升温,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1.3%,远超上半年7.2%的增速,大幅提高了4.1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增长21.9%,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国性调控政策持续影响房企资金状况,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4%,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下降6.9%;利用外资下降70.1%;自筹资金增长10.4%;定金及预收款增长15.1%;个人按揭贷款下降1.4%。


国家统计局称,1-7月,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今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从房地产投资方面看,从先行指标,包括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这些指标来看,还是能够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7月楼市回暖


据路透社估算,7月单月: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3.2%,创2016年10月以来最快增速,较6月的8.4%增速大幅加速;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9%,几乎是前一个月4.5%增速的两倍;


新屋开工暴增32.4%,创出2014年10月以来最快速度,远超6月份15%的增速;


房企资金状况改善,绿地等部分龙头企业之前宣布了利润增长的业绩预告。

马斯克:正与高盛和银湖商谈特斯拉私有化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