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连发三条推特怼卡塔尔 特朗普明确站队沙特

昨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连发三条推文,就沙特与卡塔尔断交一事进行表态。他明确表示支持沙特,并将沙特的举动称为中东恐怖主义终结的开始。消息发布后,天然气价格一路上涨,截至发稿已涨至3.070美元,涨幅达0.36%。

极端主义和其他所有已知的消息都将矛头指向了卡塔尔。也许,这会成为恐怖主义终结的开始!

我很高兴看到,沙乌地阿拉伯国王出访50国已经有了回报。沙特方面表示,他们在捐赠基金方面会恪守底线……

在我出访中东的过程中,我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再也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来资助激进的意识形态了。各国领导人都将矛头指向了卡塔尔——等着瞧吧!

经白宫新闻发言人肖恩·斯派克(Sean Spicer)证实,这些推文确实是特朗普观点的“官方声明”,但原立场可能较表述更为柔和。他补充说,事实上,特朗普对卡塔尔承诺加入以恐怖主义为目标的努力感到非常振奋。


针对卡塔尔,美国政府立场出现了180度大反转

在特朗普公开指责卡塔尔之前,卡塔尔一直是美国在中东联系最为紧密的盟友。

美国在中东的空军总部就设在卡塔尔(阿尔德空军基地),该基地主要用于协调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等17个国家的空中业务。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朗普的公开指责可能会引发五角大楼和某些共和党大佬的担忧。毕竟卡塔尔的阿尔德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入侵伊拉克时的主要行动中心,也是阿富汗战争的指挥枢纽,卡塔尔与美国军方高层联系匪浅。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呼吁各方共同解决分歧,并表示华盛顿将会为此提供帮助。在访问新西兰时蒂勒森接受采访表示:“我们希望并鼓励各方通过对话解决这个问题。”


天然气价格上涨,俄罗斯或成最大赢家

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在特朗普表示支持沙特的态度后,天然气价格上涨了0.36%,截至发稿报3.070美元。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卡塔尔在天然气业务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或成此次断交事件的最大赢家。



当兜底式增持对接大股东减持 A股的创意新玩法

脱离大股东身份、员工持股计划接盘大宗交易,在空前严厉的减持政策里,总有人能找到曲径通幽的“夹缝”。


 “不想再做大股东”,是减持新规发布后,一些上市公司股东想到的捷径。新规实施后,自5月31日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计划减持,意图通过减持0.1%,甚至0.001%的微小差距,让自身退出大股东行列。个别公司股东为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甚至在新规公布当天“抢跑”。


 减持的主要通道大宗交易,受到监管重击之后,新的“玩法”已经出现。员工持股计划开始充当大股东大宗交易减持的接盘方,数家公司已经采用这一做法进行操作。但同二级市场相比,员工持股计划介入价格折让较大。


 “接盘期锁定半年,不等于大宗交易没有空间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称,大宗交易新的方式已经出现,一些股东会提供保底承诺,交易商锁定期满后卖出,产生的亏损由减持股东补偿。而大宗交易的价格折让幅度,下一步估计也会有较大增加。


脱离大股东身份

减持新规发布后,急欲摆脱大股东这一“敏感”身份,持股比例5%在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东,目前已经不在少数。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在新规生效前“抢跑”,抢先退出大股东行列。


披露信息显示,5月26日,恒鑫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鑫科材料2600万股,占鑫科材料(600255.SH)总股本的1.469%。减持前,恒鑫集团持有鑫科材料7005万股,持股比例3.959%; 同时通过一致行动人另外持有2911万股,持股比例1.645%,合计持股比例5.604%,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


根据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恒鑫集团将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减持所持的恒鑫材料全部股份。此次减持后,恒鑫集团共计持有鑫科材料7317万股,持股比例4.135%,已经退出大股东行列。后续如果继采用“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减持,亦无须披露。


和恒鑫集团一样,急于摆脱大股东身份的,还有东方园林(002310.SZ)、三六五网(300295.SZ)、川金诺(300505.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东方园林公告显示,5月31日,公司股东中泰创展(珠海横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泰资管”)通知,后者因业务需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其持有的流通股股份3943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47%。此前,中泰资管持股比例为6.46%,减持后持股数量为1.34亿股,通过此次减持,持股比例4.99%。以0.01%的微小比例,退出大股东行列,中泰资管此举可谓精准。


除了东方园林,三六五网、川金诺也存在类似情形。5月30日,三六五网收到通知,股东邢炜拟减持不超过30.03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1564%的股份。目前,邢炜持有三六五网5.1563%股份。减持后,以0.001%的差距,邢炜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


三六五网公告显示,邢炜将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而按照减持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 个交易日前 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持股比例低于5%,就不再是大股东,此时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减持不需要提前15天披露。”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新规出台后,5%以上股东都不愿意有“大股东”的身份。5%以上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压力还是很大,计划披露后可能引起股价下跌。但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后,股价压力会小很多。


“交易规则改变后,大家都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向第一财经分析,持股降到5%以下后,能避开监管限制,可以灵活减持,甚至随意减持,减持方式、时间等有更多选择,获利空间也会增加。


员工持股计划接盘

 “大股东、特定股东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股份”,针对大宗交易减持的这一规定,市场一度认为,这将对大宗交易产生致命威胁。


 “不仅仅是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也要锁仓六个月,没有哪个做大宗交易的会持股六个月,现在这个行情,弄不好全砸自己手里了。”广东某大宗交易商对第一财经称,目前大宗交易一般都是98折左右成交,锁仓时间太长,2%的折价,根本不足覆盖风险。


然而,仅仅不到十天,大宗交易减持便有了新的应对之策。一些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已成为大股东减持的接盘方。

信立泰(002294.SZ)6月1日公告称,控股股东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下称“香港信立泰”),当天以大宗交易减持了1230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18%。而此次大宗交易的购买方,是国联信立泰1号定向资管计划(下称“信立泰1号”),交易价格为28.44元/股。


根据此前披露,信立泰1号成立于2017年4月,为信立泰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设立,目的是通过该资管计划持有信立泰股票,设立时资金总额上限为6亿元,单个员工认购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包括该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8人在内,参与者不超过260人,锁定期为12个月。此次接盘前,该资管计划尚未买入信立泰股票。


 利用员工持股计划,为大股东大宗减持的接盘,并不止信立泰一家。6月2日,大华股份也公告称,截至6月1日,该公司设立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共计买入其股票47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62%,买入均价为16.83元/股。


大华股份(002236.SZ)5月17日公布了上述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资金上限为8亿元,参与人数不超过3230人,存续期24个月,持有的股票总数不包括员工在公司IPO前、二级市场自行购买的股份、通过股权激励股份。不过,在6月1日的公告中,没有公布员工持股计划买入股份具体来源。


然而据其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底,大华股份持股超过4700万股的,只有傅利泉、朱江明、吴军、陈爱玲四名股东,但朱江明、吴军所持股份中,分别有1.45亿股、5426万股处于限售状态,剩余的流通股远低于4700万股。实际上,只有际控制人傅利泉持有2.99亿股流通股。此前的5月中旬,傅利泉、陈爱玲夫妻减持时曾承诺,连续六个月内两人合计通过减持的股份将低于总股本的5%。


相对于二级市场,大华股份员工持股计划接盘的股份,有较大价格折让。6月1日,大华股份收于19.71元,较买入价高出2.88元,买入当日即浮盈近15%。6月6日,大华股份收于20.58元,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浮盈22%左右。


“员工持股计划接盘,比外部的大宗交易商要好一些,首先是锁定时间长,短期波动的压力小很多。”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说,较大的价格折让,也有利于对员工形成激励,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买入,也是彰显信心,对二级市场的价格还有所拉动。


大宗交易保底

2016年以来,由于受到交易规则约束,大宗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主要通道。减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短暂遇冷。Wind资讯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的5月31日,大宗交易数量从5月26日的74笔减少到28笔,但到了6月1日,大宗交易笔数又回升至56笔。


“大宗交易现在没法做,很多交易商都停了,交易比以前清淡了很多。”上述广东大宗交易商对第一财经称,六个月的锁定期太长,提供过桥的交易商,承担不了这样的市场风险。如果资金是外部拆借,长期锁仓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该交易商还称,目前不仅是接盘方着急,减持方同样也很着急。大量的定增股,资金来源于银行的委外、定制产品,有明确使用期限,如今减持期限拉长,到期后无法向银行兑付,面临着流动性压力,甚至违约风险。持有时间延长,也增加了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但这并不说明,大宗交易已经完全没有操作空间。深圳某私募人士称,一些使用了杠杆资金的股东,压力确实很大,为了避开监管,陆续将有一些应对减持新规的“玩法”出来。上述大宗交易商也称,目前也在和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协商,很快会有新的办法。


“不可能像以前那么简单粗暴了,新的‘玩法’已经有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称,对于交易商接盘的大宗交易减持,上市公司股东一般都会承诺保底,交易商锁定期满减持时,如果出现亏损,股东方将对亏损承担兜底责任。


与此同时,大宗交易折价幅度也有所提高。据第一财经了解,为了能快速减持,一些大宗交易的转让价格,已经达到九五折,个别甚至低于九折。而在此前,大宗交易的价格不低于九八折。上述人士称,价格对赌等方式,有可能会在大宗交易中也会出现。

沙特卡塔尔陷最后通牒“罗生门” 油价小幅下滑

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称,沙特已经在6日晚间向卡塔尔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履行沙特的10项条款。

天空新闻提到,沙特已将这10项条款告知科威特。科威特目前充当卡塔尔和沙特间的调节人,周二,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与沙特国王谈判后离开沙特。沙特的要求之一是卡塔尔与穆斯林兄弟会和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断绝所有关系。

但随后天空新闻否认了自己的报道,称并无上述10项条款,沙特阿拉伯也没有下最后通牒。

天空新闻称沙特向卡塔尔下最后通牒后,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均小幅下滑。同一时刻美国发布API原油库存周报,6月2日当周API原油库存-462万桶,预期-344.7万桶。

布油最低触及49.85美元,美油最低至47.98美元。亚洲交易时段油价继续稳定在这一水平。


6月5日,巴林、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和也门等中东国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并破坏地区安全局势。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表示遗憾和震惊,沙特等国的断交决定“毫无缘由”。


新华社此前提到,近年来,卡塔尔在中东地区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哈马斯等一些组织的做法引起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曾警告卡塔尔,继续与穆兄会保持友谊恐怕会付出高昂代价,但卡塔尔方面并未理会,仍然给予穆兄会特别待遇。

海湾及阿拉伯国家内部团结再遭重创,而多家美国主流媒体更是指出,天然气,或许才是本轮海湾危机真正的导火索。


卡塔尔拥有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储量,且绝大部分来源于和伊朗接壤的天然气田,因此卡塔尔和伊朗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分析观点指出,美国和沙特正是担心卡塔尔成为俄罗斯-伊朗-叙利亚地区轴心的积极支持者,才决定下狠手“击杀”卡塔尔。


而一旦天然气贸易受阻,作为反击,卡塔尔没有必要再参与OPEC减产协议。这将令减产协议面临破产可能,导致全球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巨震。 

天然气才是卡塔尔危机的主因?俄罗斯或成最大赢家

6月5日中东地缘政治遭遇巨变。据新华社报道,沙特、埃及、巴林、阿联酋和也门等国与卡塔尔断交,理由是卡塔尔干涉沙特内政和支持恐怖主义活动。沙特和阿联酋关闭与卡塔尔的海陆空联系,沙特和巴林周二进一步封锁进出卡塔尔的船只。


由于卡塔尔同海湾诸国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此前缺乏先兆信号的情况下,此举令全球市场哗然。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发表推特暗指断交一事酝酿多时,市场还是不禁要问:导致中东哗变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包括华尔街日报、路透社、CNBC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给出了官方措辞之外的另一猜想:天然气或许才是本轮海湾危机真正的导火索。


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卡塔尔很富”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卡塔尔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高达13万美元,并坐拥全球第十四大主权财富基金,基金规模高达3350亿美元。

由于卡塔尔位于中东海湾地区,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该国很富是因为石油。实际上,卡塔尔的石油产量仅为OPEC的2%,4月时的日产61.8万桶/日,接近沙特产量的十六分之一。


真正令卡塔尔“暴富”的是天然气资源。该国拥有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储量(24.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储量的13%,也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International Gas Union的数据显示,卡塔尔2016年出口了7720万吨天然气,相当于全球总供给量的三分之一。


而卡塔尔绝大部分的天然气资源来自于离岸的北方气田(North Field)。这一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跟伊朗的气田接壤,导致卡塔尔选择不听“老大哥”沙特的话,跟伊朗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成也天然气 败也天然气

美国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Jim Krane认为,卡塔尔拥有的天然气资源,天然同海湾产油国的收入源头形成分野,也造成卡塔尔在过去20年间逐渐摆脱了沙特的政治影响。


目前在天然气出口领域,只有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可以与之媲美,而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去年向Gazprom投资了27亿美元。因此有分析师认为,美国和沙特正是担心卡塔尔成为俄罗斯-伊朗-叙利亚地区轴心的积极支持者,才决定下狠手“击杀”卡塔尔。


但卡塔尔同俄罗斯的关系也正因为天然气而“相爱相杀”。在叙利亚内战的早年间,卡塔尔曾是第一大支援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外国势力,在2011到2013年间输送了总值3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不少观察人士认为,卡塔尔是为了同俄罗斯争夺通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管线权,才深度介入管线必经之地叙利亚的代理权战争。


亚洲客户最大 暂时供给不受影响

虽然坐处中东,但海湾国家并不是卡塔尔天然气的大客户,年均进口量占比不足5%。卡塔尔天然气的主要市场是亚洲和欧洲,日本占其总出口量的15%,成为最大客户,中国和印度紧随其后。

日本Jera Co.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商,其发言人Atsuo Sawaki表示,已经从卡塔尔官方得到保证会按时收货。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Qatargas每年向Jera交付约800万吨的LNG产品。尽管公司认为不会影响液化天然气的供给,但会持续关注地缘政治风险的进展。

据路透社报道,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天然气行业独立分析师Morten Frisch认为,卡塔尔危机目前不会对阿拉伯世界内外的天然气供给造成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对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小。

阿联酋关闭卡塔尔货轮补给站点 或干扰航线

但阿联酋的富查伊拉港(Fujairah)已对往来于卡塔尔的货船关闭,严重扰乱了远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卡塔尔船舶在该港口停驻加油等既定日程。富查伊拉港濒临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有业内信源担心,此举将令卡塔尔油气船绕道走更贵的海上航线。


交易员目前关注的焦点有两个:阿联酋和卡塔尔之间的天然气管线Dolphin Pipeline是否会被干扰,以及埃及是否对进口卡塔尔的天然气采取报复措施。

路透社的报道显示,鉴于沙特、阿联酋和埃及都高度依赖卡塔尔通过陆路和海路出口的液化天然气,交易员们开始演练各种情景下的应急措施。其中阿联酋遭遇天然气进口干扰的危险最大,该国通过Dolphin管线日均进口18亿立方英尺的卡塔尔天然气,而且正处于需求高峰期,一旦供给受到影响,将造成天然气价格的上行压力。


市场高度关注埃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路情况

埃及有60%的天然气进口来自卡塔尔,但全部通过嘉能可(Glencore)、维多(Vitol)、托克(Trafigura)等大宗商品交易中介商购买,因此没有直接交易断档的风险。但交易员更担心埃及对卡塔尔船只关闭苏伊士运河。


目前Al Ruwais号LNG货轮正在附近水域,即将成为首个外交危机后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卡塔尔船只,市场密切关注其航线是否会被干扰。一旦被切断,只能绕道非洲前往欧洲,会延长一个月的LNG交付时间,也会增加运费成本。


不过运河方的埃及官员表示,苏伊士运河遵守国际公约,仅对埃及已向其宣战的敌方国关闭,表明货轮途经埃及的航运线基本不会受影响。市场转而关注几天后埃及经由托克公司进口的卡塔尔天然气能否顺利交付。


有交易员表示,埃及正成为卡塔尔天然气贸易最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一旦采取干扰措施,将立即推高国际天然气现货市场的价格。而在美国还没有大举向全球出口液化天然气之前,在欧洲和中东天然气需求抬升的背景下,俄罗斯恐怕会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LNG价格同油价高度挂钩 危机加剧将被抬高

据华尔街日报介绍,全球LNG价格除了受长期合约的供求关系影响,也同油价自然挂钩。只有今年以来,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供应逐步增加,才提振了国际现货市场的发展。

咨询机构Lantau Group分析师Kelvin Li认为,中东地缘危机升级历来会推涨油价,届时也将自然推高天然气价格。而亚洲的长期天然气合约是以油价作为标的,可能会推升现货和远期LNG报价。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经济学家Phin Ziebell也持类似观点,一旦天然气贸易受阻,作为反击,卡塔尔没有必要再参与OPEC减产协议。这将令减产协议面临破产可能,导致全球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巨震。

WTI7月原油期货一反此前的颓势,周二收涨0.79或1.67%,报48.19美元/桶,早盘时曾一度跌破47美元/桶。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收涨0.59美元或1.2%,重返50美元/桶的整数关口。在卡塔尔危机初现时,油价的第一反应是曾跳涨了1.5%。


中国经济放缓但仍强于发达国家 关注外储动向

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对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有信心,称美方注意到最近中国大量动用外储。

综合路透等英美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6日,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的中国相关活动期间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短期内并不让人担心。


姆努钦提到了中国外储近来动向,说“好消息是他们最近用了很多外储,如果外储往另一个方向(减少)发展,那会对我们的企业有帮助。”他说,美方对中国外储保持警觉,要保证中国企业绝不会以此谋取竞争优势。


姆努钦还提到,特朗普政府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方式是,就非常具体的问题谈判,包括市场问题、市场公平、市场开放等,而不是进行一项庞大协议的谈判。只要在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就能将谈判转向双边投资协议。


姆努钦说,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他将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一道主持定于今年夏季举行的中美经济对话。

汇市并未对姆努钦上述讲话有明显反应。本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接连下挫,在周一收于6.7807后,周二截至发稿时跌逾0.3%,跌落6.7570。但在岸人民币延续了上周涨逾400点的表现。本周一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报收近七个月新高6.8046,周二收报6.7945,较周一夜盘收盘涨101点。



人民币空头遭暴打后 中国外储备受关注

今年5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时隔28年再度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自次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启动暴涨模式。

短短六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至6.72,创逾半年新高,最大涨幅接近1500点,在岸汇率也被带动,升破6.8,创近七个月新高。


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人民币大涨推波助澜,确认了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近期传闻,称未来或在报价中纳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其认为,当前汇市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华尔街见闻此后文章提到,市场猜测,人民币暴涨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央行向穆迪“秀肌肉”,还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遏制国际投机资本借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的机会做空人民币。




经此人民币大涨,本周三公布的5月中国外储数据更受瞩目。在今年1月跌破“三万亿”后,截至今年4月,中国外储实现了2014年6月以来首度连续三个月上升,而且连续三个月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


否认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有与中国合作基础

今年4月,特朗普没有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姆努钦领导的新一届美国财政部仍沿袭过去20多年的做法,认定包括中国在内,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没有通过操纵货币汇率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并未给任何一个贸易伙伴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

不过,美国财政部在4月报告中警告,将密切留意中国的贸易和汇率举措,并明确敦促中国开放贸易,称“中国目前持续存在对美国极大的双边贸易顺差,这凸显了中国经济需要向美国的商品与服务进一步开放。”

日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发布联合报告,汇总了中美两国的汇率政策意见,称中美双方均希望避免美元兑人民币大幅升值,这构成了双方在汇率问题上合作的基础。

报告提到,中方建议各国通过政策协调防止汇率无序波动,认为目前中国外储下降正是表明中国不希望人民币贬值。目前的汇率政策符合中国本身的利益,不应该在国内外被描述为“美国的胜利”。

美方建议,中国采取以稳定经常项目差额为目标的参考汇率政策,这既可以避免与美国有不必要的冲突,也可以让货币政策侧重稳定就业和通胀,还能将人民币作为稳定的基础推动区域一体化。

比特币暴涨带火了AMD显卡需求及其自身股价

特朗普成了全民公敌 全球政界、企业界、媒体集体炮轰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终止执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有条款,称协定是奥巴马政府谈判不力的结果,给美国带来了伤害,退出协定是他“恪守美国工人优先这一竞选承诺”的表现。

特朗普同时也表示,将立即与民主党人共同确定新版气候协议的谈判条款,并努力确保美国的全球性环境领袖地位。尽管如此,不论是媒体、政界还是企业界,批评浪潮随即汹涌而来。

媒体

德国报纸Berliner Kurier:

地球要对特朗普说“去你的!”

瑞士Le Temps:

特朗普——美国信誉的掘墓人。

英国卫报:

特朗普关于抛弃巴黎协定的想法,不仅过时而且有误。如今,美国走上了一条孤独的、重回煤炭和化石燃料的道路。

退出这一历史性协定,特朗普树敌要远多于交到的朋友。

德国Süddeutsche Zeitung:

欧洲人鄙视特朗普,反对巴黎协定重谈。

新华社: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个倒退。

企业界

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六年前就注册了Twitter账号,但一直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在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后,他终于忍不住了,称“今天的决定,对于环境以及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来说,都是一个打击。”

特斯拉CEO马斯克随即宣布,退出特朗普的白宫商业委员会。他此前参加了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就业委员、战略和政策论坛以及基础设施委员会,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意见。

马斯克称:“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和世界都无益。”

苹果CEO库克发送内部邮件表示,“气候变化真实存在,我们都有责任与之对抗。我希望跟你们重申,今天的事件不会对苹果保护环境的努力带来任何影响。”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称,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对环境不利,对经济不利,也让我们子孙的未来面临风险。

此外,谷歌、亚马逊、微软以及Uber等科技企业,也均对特朗普这一决定表示失望。

政界

德法意三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称三国“坚信巴黎气候协定不容重新谈判”,对美方的决定深表遗憾,相信协定为“前景和增长”提供了实质性经济机遇。三国将加大力度支持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实现巴黎协定约定的相关目标。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示,很遗憾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他认为,这对美国的利益而言是失误,气候变化方面并没有巴黎协定的替代性计划,将不会重新谈判。他呼吁美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到法国工作,共同致力于抗击气候变化。

在美国当地,纽约、加州以及华盛顿三个州的州长联合宣布,成立“美国气候联盟”,以继续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在州的层面继续支持气候变化协定。

纽约州长Andrew Cuomo表示,白宫关于撤出巴黎气候协定的鲁莽决定,对美国和世界而言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巴黎市长AnneHidalgo也称,美国在推动气候协定达成仅两年之后,就犯下了一个“重大错误”。

市场反应

在特朗普宣布这一决定后,清洁能源企业股价却并未受到太多影响。

世界最大太阳能面板厂商晶科能源股价在美收盘上涨2.7%,SunPower Corp也涨了1.5%,Canadian Solar上涨0.8%。在美上市的韩国企业Hanwha Q Cells Co股价跌幅较大,不过也仅下跌了2.1%。

CFRA Research分析师Angelo Zino称,这主要还是看市场情绪,“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会对未来9-12个月的太阳能面板需求带来影响么?未必。”

不过摩根大通分析师Paul Coster也提到,美国这一举动最终可能会对各州层面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标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