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万达、复星引领下跌潮 沪指尾盘翻绿 金融股一枝独秀

周四,两市双双低开,随后走势分化,沪指低开高走,上证50一度涨近2%,沪深300指数也一度创下新高。但临近尾盘,万达、复星引领的下跌潮令A股受挫,金融股涨幅迅速回落,两市相继翻绿。创业板指则全天弱势震荡。

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147.45点,跌0.28%,成交额2204亿;深成指收报10265.20点,跌0.98%,成交额2577亿;创业板收报1798.38点,跌1.44%,成交额630亿。

按板块来看,仅银行、保险及其他、MSCI概念三大板块收涨,河北、雄安新区、水利、钛白粉和宁夏板块跌幅居前。

万达、复星引领下跌潮

周四开盘后,万达电影持续下跌,盘中股价放量跌超8%,创去年12月以来最大日内跌幅。因公共传媒出现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午间其在深交所临时停牌。万达发布回应称,网上有关银行抛售万达债券一事属于谣言,经营一切良好。

万达电影股价今日跌近10%,收报51.93元,市值约609.81亿元。

万达电影临时停牌过后,万达私有化概念股午后开盘跳水。国中水务收跌3.47%,皇氏集团收跌3.87%。

令大盘掉头下杀的,还有复星。据财新报道,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午后,复星医药盘中突现“闪崩”,创下2016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收跌8.02%,报30.17元/股。

金融股一枝独秀

A股银行股全线大涨,是指数拉升的主要推手。招商银行收涨6.66%,报22.73元/股,盘中一度涨近9%;贵阳银行收涨3.65%,报15.92元/股,盘中一度涨超6%;上海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收盘涨幅均超过1%。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股资金净流入在两市位居前列。截至收盘,招商银行资金净流入高达8.12亿元,位列两市资金净流入榜首。

广发证券分析师沐华在报告中指出, 银行股股息率高、估值低、收益稳定,对于金额较大、较长期的配置资金存在吸引力。

太受欢迎惹的祸 以太币部分平台价格一度闪崩96%!

大量基于以太坊的ICO集中出现致使网络拥堵,导致以太币周三大跌,部分交易所甚至出现价格的闪崩。

Coindesk数据显示,昨日以太币大跌近9%至328美元。而在Coinbase平台,以太币价格一度由315美元闪崩至13美元,跌幅高达96%,这也导致Coinbase网站暂停服务至今。中国国内各平台价格基本稳定,火币网显示跌的幅不到2%。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CoinDash CEO Alon Muroch称,一系列基于以太坊网络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导致以太币订单暴涨,引发的网络瓶颈令以太币价格大幅动荡。他称:

大量用户在同一时刻希望向ICO智能合约打钱,处理这些交易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这个技术,超出了它的极限。

部分用户认为引发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是移动信息平台Status,他们表示,Status的ICO融资设计不合理,阻碍了正常交易的进行。


在这次闪崩出现之前,美国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已经暂停了以太币提现,Reddit用户emansipater曾警告设计不合理的ICO可能让所有人都遭遇损失。

他昨日在价格大跌前写道,Status设计糟糕的ICO在周二已经导致了网络拥堵,尽管大量交易无效但是仍然在持续填充区块,阻止了正常交易的进入。

现在,尽管Status的ICO已经结束,仍然有巨量的交易在堵着网络,要让交易达成,唯一的途径就是支付高昂的费用(大多数交易所可能并不希望这样)。在这种情况解决之前,人们可能要错过ENS项目的拍卖,大量钱包和交易所也将无法提现。

万科终局

多方混战近两年,万科股权之争这幕大戏终于走到了大结局。

6月21日早间,王石在朋友圈宣布正式退位,交由郁亮接棒。这则重磅消息当即在业界“炸开了锅”,也意味着万科最终告别了长达34年的“王石时代”。

让万科重返 “风口浪尖”的不只是王石起身离开掌门人宝座,更引人关注的是万科即将于6月30日举行的新一届股东大会。


就在会议前夕,万科发布了关于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名单的公告,预示着宝万之争终将落幕。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大股东宝能并未在此次董事会换届候选人之列,安邦也无人入选。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或许,如今的这场宝万股权之争,结局可能和1994年与当时的君安证券展开的“君万之争”一样,都以万科引入政府方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截至目前,万科的股权结构为:在获得恒大14.07%的股权转让之后,深圳地铁持有万科A股份29.38%,宝能系持有约25.4%,安邦持股6.18%,万科通过金鹏和德赢资管计划合计持股7.8%,万科工会持股0.61%,自然人刘元生持股1.23%。 



深圳国资委:笑到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科同日发布的公告中,董事会换届名单提名人均来自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该集团为深圳市国资委直属企业。

深圳地铁集团在公告中表示,作为万科的基石股东,其在向万科提案前“征求了万科现有主要股东”等各方意见。这就是说,深圳地铁提交的这份董事会换届名单也征求了宝能的意见。

万科公告称:

经万科董事会6月20日审议,同意该临时提案提交2016年度股东大会决议。

提案选举郁亮、林茂德、肖民、陈贤军、孙盛典、王文金、张旭为万科第十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选举康典、刘姝威、吴嘉宁、李强为万科第十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选举解冻、郑英为万科第十八届董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

在上述7位非独立董事提名人中,万科管理层及深圳地铁管理层各占3席,两大集团在董事会的力量势均力敌。现任深圳国企深圳赛格集团董事长孙盛典作为外部董事被提为候选人。


其中,郁亮为万科董事、总裁;林茂德为深圳地铁董事长、党委书记;肖民为深圳地铁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贤军为深圳地铁董事、财务总监;孙盛典现任赛格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深圳华控赛格股份副董事长;王文金为万科董事、执行副总裁、首席风险官,以及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张旭现任万科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

刘姝威正是去年宝万之争一波又一波高潮中连发数文抨击“宝能系”收购资金合法性、举牌万科合规性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若上述名单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则在万科13人董事会中,拥有深圳市政府背景的人士将有6人。

根据万科以往的董事会换届经验,排在名单首位的最有可能当选董事会主席,第二位为副主席。这就意味着,来自深圳地铁的林茂德可能成为万科董事会副主席。

在此前万科发布的详式权益变动书中,深圳地铁就表态会改选万科董事会,但不会变更管理层。

6月9日,深圳地铁以约292亿元的总价正式受让恒大集团下属企业所持有的14.07%万科A股票。恒大退场,深圳地铁对万科的持股比例增加至29.38%,坐稳了第一大股东之位。 


华润:套现退出

华润“蹲守”万科十七年,最终在宝万之争局面开始变得清晰之时选择全身而退,将其持有的万科股份系数转让给深圳地铁,获得近372亿元财务回报。

而在宝万之争水深火热之时,王石及万科高管曾数次被曝亲自登门请求对方出手援助,然而,华润的回应只是两次增持而已,令其持股略超宝能,此后更是在今年1月选择转让股份,彻底退出这幕大戏。

华润对待万科的态度始终是个谜:为何拒绝大笔出手相救?为何在去年3月在最后关头强烈反对万科拟引入深圳地铁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提案?又为何在1月全数将股份转让给深铁?真正的原因,外界无人知晓。 


许家印:有得有失?

恒大一年前对万科高达362.73 亿元的财务投资,到头来却缩水到292亿元 。

这一局面在6月9日确定下来:当时恒大公告称,将其持有的万科股份作价292亿元系数转让给深圳地铁,“出售事项产生亏损约70.7亿元”。

当时这一纸公告令A股市场颇为震惊。恒大缘何割肉离场?按照官方解释,“出售事项为本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

有分析称,恒大这么做是为换取借壳“深深房”获得成功回A股的筹码。

但也有分析称,许家印意在确保恒大在深圳体量庞大的旧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恒大在深圳总计储备了21个旧改项目,预计销售金额或高达4025亿元。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万科股权之争中,去年7月初开始举牌万科的恒大,其在争斗中的角色一度不明朗,直至去年末,恒大总裁夏海钧才明确表态称“无意也不会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 


王石:黯然出局

王石在朋友圈中写到:“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

“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团队,他们更年轻,但已充分成熟。我对他们完全放心,也充满期待。”

他还在这条朋友圈中贴了一张早年与郁亮一起登山的照片。照片中,郁亮与王石手捧红旗,背后是莽莽雪山。

对此,深圳地铁表示,30多年来,万科在王石先生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地铁集团对此深表敬意并尊重王石先生的决定。


外界一般将王石视为万科的精神领袖。 王石在1984年创办了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此后的1988年,王石以当时2000万元的天价拍下了深圳拍得威登别墅地块,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同年,王石启动万科股权改革,他主动放弃应得股份,将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这一制度此后发展为万科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他在今日的朋友圈中还写道:

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未来,万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郁亮:各方认可的接班人

对于郁亮,王石很早就表露出用其作为接班人的想法。他在去年的万科股东大会上说,如果郁亮能接替他当董事长,自己就可以放心辞职了。

深圳地铁官方新闻稿中说:“希望万科团队在郁亮先生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的战略和运营机制,持续领跑房地产行业,创造优秀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郁亮1990年加入万科,2001年接任万科总经理,全面接手万科的具体经营管理。在他的带领下,万科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年销售额从2001年的31.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647.7亿元,15年间增长了114倍。2016年,万科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万科:成为国企,现有机制是否延续存疑

随着恒大将所持股权转让给深圳地铁,万科管理层危机暂时可以解除了。但上述董事会、监事会名单能否顺利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还无法完全排除疑问。

即使获得通过,考虑到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深圳地铁是百分百国企,万科已经完成了事实上的国有化过程,这将给万科管理层带来怎样的影响尚不可知。

就在上周,澎湃新闻援引接近万科人士称,万科正计划对其薪酬体系进行调整,还引述一封万科人力资源部内部邮件称,“面对地产‘黄金时代’结束,集团薪酬政策将据此进行分步调整,”不少员工将此解读为降薪。

而万科回应传闻称,公司适时调整薪酬激励政策,是企业惯例,和股东结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调整的方向不是降低薪酬,而是调整结构和发放节奏。

深圳地铁集团在今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将依法、依规履行基石股东职责,继续支持万科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支持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和事业合伙人机制,支持万科管理团队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运营和管理,深化“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与各方股东共同推动万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宝能:败走麦城?

宝能系持有价值数百亿元的万科股份,仍身在局中的掌门人姚振华究竟将何去何从,这是这幕大戏最后的悬念。

宝能系所持万科股权将在7月迎来解禁期,目前尚不能确定宝能是否出售。鉴于深圳地铁已明确表态不会增持,或许,深铁不会成为宝能所持万科股权的接盘对象。

宝能系或在年初就已“心生退意”——在恒大表态无意增持万科之后,宝能系发布声明,将之前自己作为万科“战略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修改为“财务投资者”。彼时,监管部门启动了对宝能系收购资金来源的调查,并采取了监管措施。

从财务角度,按照安信证券分析师的分析:宝能持有万科25.4%的股权,持股成本约16元,目前尚处于浮盈状态。此前恒大转让股权无论从价格和模式上都设立了隐形的标准,若以恒大的交易价格,宝能有机会盈利退出。

尽管身为万科第二大股东,但宝能系并没有提名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候选人。

截至目前,宝能方面对此尚没有任何回应。万科董秘朱旭在接受媒体采访称,目前没有收到宝能及其他股东的提名方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计算,若“宝能系”对万科董事会换届进行提名,在目前董事会拥有11名成员的前提下,则其将至少获得3个席位,与深圳地铁情况一样。

就目前来看,“宝能系”正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一方面,掌门人姚振华2月被罚撤销前海人寿任职资格、禁入保险市场10年;另一方面,旗下前海人寿遭遇连串危机:先是在去年底被保监会叫停万能险新业务,责令整改,其后的2月份又被保监会顶格处罚,之后的5月又被一组神秘邮件曝光称,预计面临600亿元退保风险。

自2015年7月第一次举牌后,“宝能系”不断增持至持股25.40%,一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直至恒大将名下股权悉数转让给深圳地铁集团为止。

高通准备爆料反击苹果?两巨头专利官司进入高潮

据路透社报道,高通高级副总裁Don Rosenberg 21日在回应苹果扩大对高通的诉讼请求时表示,苹果此举是为了使得大众转移其曾经发布过失实的产品比较性能的事实,并且威胁高通不能公布“真相”。

他并未进一步透露苹果对哪款产品发布过失实的性能比较,但此举或是为了对苹果最新的诉讼进行反制。 此前,Don Rosenberg也曾表示,如果没有高通的专利技术,苹果的iPhone绝对搞不出来,他们要感谢高通才对。


苹果今年1月起诉高通,当时苹果指控称由于该公司帮助韩国监管机构调查高通,因此高通扣除了本应向苹果退还的10亿美元专利费用。

6月20日,苹果再次加码诉讼,指控高通智能手机芯片授权协议无效,因为高通强迫客户在购买芯片之前签署专利授权协议。苹果同时也请求法院撤销高通对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三家承包商的起诉。

苹果想利用上月美国最高法院针对打印机厂商利盟起诉Impression一案的判例,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砝码。

这一诉讼普遍被视为对高通长期的盈利模式的攻击。芯片销售与专利授权一直是高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业界对其专利授权的模式诟病已久。简单地说就是,手机制造环节购买芯片时要交专利授权费,而用我的芯片做出来整机,也要交专利费。因为整机价格远远高于芯片,即使销售环节的专利授权费的抽取比例不大,规模却相当可观。此前,中国也对高通发起过反垄断调查。


苹果表示,除了制造向制造商征寻专利授权费外,高通还要向终端消费者再次收费,是一种典型的“捞双份”的行为。 

进入4G时代之后,高通在技术上的优势越来越大,收取专利授权费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从Iphone4到Iphone6S,高通一直是苹果手机芯片的独家供应商,苹果销售的高歌猛进使得高通赚得盆满钵满,而高通也会返还一些专利授权费以表心意,总体而言,双方还算合作愉快。但从2016年开始,随着苹果手机销量下滑,业绩压力增大,苹果开始对高通的专利授权收费越来越不满,于是开始向另一位芯片巨头英特尔暗送秋波,展开合作。


据其财报,高通2017财年二季度总营收为5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5.5亿美元下降10%,归属于高通的净利为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而苹果第二财季营收为528.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05.57亿美元增长5%;净利润为110.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5.16亿美元增长5%,但在大中华市场的份额却不断下滑。


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这一起诉讼最终有结果可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考虑到高通股价承压,如果案例胜诉,将对整体手机制造商(包括苹果的竞争对手)有利,此次苹果高通两巨头的法律战依然可能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现在双方都在不断的增加谈判的砝码。

 美股21日交易日 ,苹果(AAPL)股价上涨0.59%至每股145.87美元, 而高通(QCOM)股价下跌0.81%至每股56.33美元。

量化巨头的“交易秘密”是什么?美国监管层想知道 文艺复兴不想说

CFTC正在研究量化基金的交易软件,此类软件以高度加密的算法进行交易。

华盛顿邮报称,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正在为监管层对高科技交易软件的兴趣而犯难,他们担心源代码如果被政府掌握,可能不太安全。

文艺复兴科技管理着650亿美元资产,由James Simons在1988年创立。文艺复兴科技堪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自成立以来,其旗舰基金取得平均每年36%的回报,James Simons本人被誉为“量化投资之王”。


华盛顿邮报提到,文艺复兴科技基金首席运营官James Rowan在周二的业内会议上称,他担心源代码可能会泄露。但尽管如此,James Rowan也表示,公司正在研究能使代码在安全环境下分享的方法。

两名与会人士对华盛顿邮报表示,James Rowan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已经向文艺复兴科技征要交易软件的代码。不过James Rowan周三对此予以否认,一名CFTC官员也称,没有对文艺复兴科技的源代码进行任何征询或索取。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以量化交易未收的自动化交易,在美国市场的占比从10%上升到90%。考虑到量化交易市场份额和交易风险均在扩大,CFTC计划要求自动化交易公司保留量化交易的源代码,可供检查。自动化交易公司也可能面临监管机构检查交易代码的要求。


而源代码对量化交易意义非凡。文艺复兴科技不愿透露源代码,因代码一旦由监管层掌握,相当于公之于众。而包括Citadel 和Two Sigma在内的其他量化基金也对代码的贡献颇有微词,CFTC也在去年承认,上述要求基金公司共享代码的计划有漏洞。

2009年,高盛前雇员Sergey Aleynikov跳槽后被捕,高盛称其复制了跟股票和大宗商品有关的复杂、高频、巨量交易的电脑源代码,可能会非法用来操纵市场。Sergey Aleynikov被判入狱97个月。尽管他的有罪判决两度被推翻,但他依旧面临指控。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年内或落地 热情过后却是利空?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再次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为市场带来无限遐想。有消息人士称,目前证监会同相关部门磋商协调进度较好,年内落地可能性较大,率先向商业银行开放的将是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与期货公司均对此抱有极大热情。


目前,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在于商业银行未来将使用那部分资金进入相关市场——自营资金或托管资金?而就未来可能出现的具体规则,业内人士也莫衷一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正式落地后,中期或将产生利空效应。

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目前监管部门之间正在就此事磋商协调,进展较好。“证监会在推动银监会和央行讨论磋商这个问题,已经推了5年,听说今年会落地。国债期货夺走了现券的定价权,一直是期货市场引领现货市场,现在银监会已经接受这一点了。”

就目前市场,无论是商业银行与期货公司均国债期货市场的开放抱有极大期待。


某五大行固收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对国债期货有非常大的需求,日平均持仓量的需求接近千亿人民币。

“十年期、五年期的对冲需求很大,我现在不敢持十年期的券,不敢给客户报价,就是因为没有十年期国债期货去对冲。我们现在是盼着出文件。”他说:“这么多年不让我们玩,也是过分。”

“国债期货存在对冲作用,对其他利率债甚至信用债的波动,也会有一定的对冲作用。如果说国债的收益率往上走,信用债肯定也往上走,这时你要是做空国债,肯定能对冲掉所持有的债券的利率上行风险。”一位城商行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期货公司则更加欢迎新资金的注入。

“我们多了一块大蛋糕,一定会积极拓展自己的客户,重点在于城商行、农商行这些中小银行。大银行肯定是更优质的客户,但对于期货公司而言竞争更加激烈,应该会先从中小银行去下手。”一位期货公司固收部负责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表示。


他并称,体量较大的券商系期货公司会更有优势,“因为可以利益互换,银行可以把国债期货套息保值的业务放在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则可以把母公司的资管产品托管放在银行。”

他同时指出,如果开放,部委间的职责划分值得关注,因为期货产品归证监会监管,而投资主体归银监会主管。“中小银行拿着几千亿的债,大行则能拿上万亿的债,国债期货每天对冲也就几百手,对应约几十亿的规模。银行的需求量很大,交易所现在可能放不下这么大的量。“

而就未来是否会开放其余商品期货种类,多数银行间人士均认为,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初期对商业银行放开的可能仅仅是国债期货市场,商品种类短期内或将无法开放,风险过大,且银行端也没有相关需求。

“商品期货不懂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中小银行能玩转现在的就不错了,要不进去就得被骗。”一位农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笑道。


 自有资金还是受托资金?

目前,监管层较为关注的重点,是商业银行使用哪部分资金进入相关市场。

有监管层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该政策未来实施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于商业银行是使用自有资金还是受托资金来做这部分业务(受托资金可以是银行的理财资金,或者是险资)。“自有资金和受托资金接受监管的模式肯定是不同的。”

前述国有大行人士认为,最终落地的文件必然要求银行以自有资金进入相关领域。“所有的国债期货的交易是为了对冲银行自持的债券头寸的风险。未来的限制点可能是商业银行是否可以以纯投机的目的进入期货市场,这个恐怕不太可能。”


而期货公司层面,则认为未来或将以托管资金为主导。

“当年“327”事件,银行就是用的自有资金,存在操作风险。人一旦进入市场,情绪是不可控的,万一出现问题,比如操作失误或判断失误,就会出现类似‘光大乌龙指’的情况。如果用托管资金,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理财产品出现问题。”上述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

他并称,未来可能限制相关资金比例,比如限制自营资金进入市场的比例,或者要求对应一定比例的现货。“比如你有1000亿的现货,可以以50%的期货规模量进行对冲,不能超过相应比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在通过通道业务将部分理财资金投向国债期货,但总量较小。

“我们理财资金的一些策略就会引入国债期货对冲。我们在找投顾和管理人做投资时,就会引入国债期货,但成交量比较小,还不能完全对冲掉国债现货单边市的风险。”一位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一些小银行在套期保值,而且分地域,像广东上海这些地区查的比较严,做不了。”另一位期货公司人士称。


 而就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而言,市场人士认为,在初期的短期利好后,相关操作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中期的利空。

 “期初的话,目前期货和现货是平的。银行一旦进来,一定不愿意在期初做投机,一定会对冲,对冲到一定方向再做空。这就意味着本来多空均衡的情况,变为空头占多,价格一定会较现在下跌。所以,一旦这个消息放出来,一开始是利好,但是稍后就会利空。”前述期货公司固收部负责人表示。

他并称,从长期看,这将促进定价均衡,因为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不够,定价不均衡。因为银行手里有大量的现货,所以通过期限套利,期货和现货间的价差将缩得更短,对市场的健康发展肯定是个好事。

万达多只债券早盘跳水 万达电影放量逼近跌停

今日早盘,万达多只债券现券收益率大幅走高,对应价格大跌,旗下A股公司股价快速跳水。

其中,16万达01成交收益率高达7.5%,交投更活跃的16大连万达MTN004(101651052.IB)成交收益率也飙升到7.5%,较昨日5.43%的成交收益率大涨207BP。上交所15万达01债早盘价格一度跌逾2.3%,路透提到,该债成交金额超过2亿元,此前该债单日成交规模多在1000万-2000万元或更少。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以来大连万达发行的债券成交量大增。


“15万达01”的发债主体为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规模50亿元,票面利率4.09%,债券的到期日为2020年8月27日。16万达01债券发行规模也是50亿元,票面利率3.2%,到期日2021年1月14日。两只债券期限均为5年。

在海外市场,万达2024年到期的美元债券价格从112美元直线下挫至101.9美元,跌幅达到9%。 

与此同时,万达旗下A股公司——万达电影也放量暴跌,跌幅超过9%逼近跌停。


午间时分,证券时报援引万达电影证券部一位证券事务经理称,公司暂不清楚下跌原因,正在查找相关原因,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正常,没有问题,一些网络传言不可轻信。此外,一位万达电影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没有停牌的决定。


万达是国内少数几家3A级民企,大公国际对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评价为AAA。

但在境外,万达评级屡遭下调。今年1月2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大连万达评级由Baa2下调一级至Baa3,同时还将万达香港担保、大连万达维好的两笔高级无抵押美元债券的评级由最低投资等级Baa3下调至高收益等级Ba1,展望皆为负面。


目前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只有惠誉仍然维持万达美元债的投资评级。

截至2016年3季度末,万达商业合并口径有息债务合计2278.31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4.4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21.75亿元、长期借款1287.72亿元、应付债券754.37亿元。

去年10月,万达商业上交所申请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公司债,显示最新状态为“通过”。从募集说明书来看,万达商业本次债券募集的300亿元将部分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