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日本二季度GDP初值4% 连续六季度增长

受国内私人消费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拉动,日本二季度GDP增长大幅超预期增长,实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最长的增长周期。

据周一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二季度日本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为4%,大幅高于预期值2.5%和前值1.0%,也成为九个季度以来的最快GDP增速。

除了前几个季度的外贸拉动,本季度内需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另外,由于中美等日本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旺盛,出口仍然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正在复苏的轨道上。”日本第一生命人寿保险首席经济学家Yoshiki Shinke说。而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茂木敏充表示,日本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内需成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日本的私人消费大约占GDP的60%左右,二季度私人消费增长了0.9%,高于前值0.3%,和预期值0.5%,成为带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安倍政府上台四年多来,日元持续疲软,企业利润迅速增加,日本经济增速超过预期。

Shinke认为,前几个季度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外需可能会放缓,但是包括私人消费、企业投资和公共投资在内的内需将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前,日本公布的一季度实际GDP 年化季环比初值为2.2%,但受个人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经季节调整后,终值大幅下调至1.0%。


连续六个季度的扩张是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最长的复苏周期。此前,日本在2005年至2006年曾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再之前,日本曾于1999年至2001年实现连续八个季度的经济增长。

此外,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二季度实际GDP季环比初值1.0%,预期0.6%,前值0.3%。

日本二季度名义GDP季环比初值1.10%,预期0.7%,前值-0.3%。

日本二季度实际GDP平减指数同比初值-0.4%,预期-0.5%,前值-0.8%。


日元反应平淡 日经开盘下挫

日本二季度GDP数据公布后,日元兑美元小幅下行。


不过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9%,报19545.58点。



日官员:需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可持续增长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茂木敏充表示,对日本经济正处于逐步复苏趋势的看法不变。日本经济增长受内需推动。消费数据乐观但支出仍乏力,在指导政策时应密切关注。

他还称,日本经济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来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今天的数据公布前,日本瑞穗银行研究部的高级研究员Hidenobu Tokuda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本财年日本经济将极有可能持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情绪正在好转,对耐用品等商品的消费有提振作用。”


安倍政府上台四年多来一直希望将日本经济增速提高至快速档位,但在日本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以及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能取得经济的连续增长,也让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感到费解。

不过,美国Quartz网此前曾报道,安倍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大力推动就业,尤其是55岁以上妇女的就业率已经从其上任之初的55%左右上升到接近65%。这也成为推动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证券日报:证监会牵头开展史上最大规模期货公司现场检查

证券日报,证监会正在牵头开展史上最大规模期货公司现场检查。

日前,证监会正在牵头组织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期货业协会等“五位一体”监管协作单位开展2017年期货公司专项检查,检查涉及24个辖区、32家期货公司及其多家分支机构。此举是为了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证监会系统的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主动作为,维护期货市场秩序稳定,推动期货公司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据悉,本次检查主要项目包括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公司法人治理与内部控制以及相关业务合规情况等,旨在督促期货公司切实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依法合规经营。据笔者了解,本次检查是期货行业发展至今,对期货公司进行的规模最大的现场检查。


业界认为,作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证监会最先启动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监管行动,对期货公司进行专项检查是贯彻落实全国金融会议精神的积极举措。特别是证监会坚持主动作为,直面监管薄弱环节,彰显了监管高层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信心和决心。


期货市场行情疯狂,监管措施不断

最近螺纹钢、钢铁、煤炭、铝等期货价格暴涨。自上周起,监管措施不断出炉。


上周五,上期所宣布,自2017年8月15日起,将螺纹钢RB1710合约、RB1801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五。同时,限定非期货公司会员、客户在螺纹钢RB1710和RB1801合约日内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为8000手。但套期保值交易不受此限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近期螺纹钢持仓量大幅攀升,已经触发了交易所相关规则,所以保证金水平已经做出上调。以中信期货为例,8月11日,螺纹钢期货保证金标准为16%。此外,参照历史走势来看,一旦交易所对交易品种做出限制,相关品种做多力量也会弱化。


中钢协会议发出警告

上周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表文章称,钢材期货大涨并非供需所致,部分机构对去产能等存在过度解读。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特别是广泛传播下半年受环保影响将造成钢铁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钢材价格还要“飞涨”的极端判断结论。

这类市场形势判断无疑放大了环保等有关政策对于市场供给的影响,是片面的,是危言耸听的炒作行为,难免从中渔利之嫌疑。

人民日报点名万达、乐视、“四大行”:莫把工具当目的

8月14日的人民日报在17版刊发评论称,今日中国经济的繁盛,实体经济是根基,金融之水来滋养,缺一不可,但不能本末倒置,切莫把工具当目的。

人民日报指出,去杠杆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亮眼离不开积极有效去杠杆,而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评论中,人民日报提到了多家近期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包括“靠讲故事不断融资求生”的乐视,还有决绝甩卖资产去杠杆的万达。

人民日报甚至还点名位列“工建农中”四大行,称四大行在2017世界500强最赚钱企业榜上继续碾压国际同行,“该为如此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吗?”。


以下是人民日报《莫把工具当目的》评论全文:

7月是电影院线的黄金档期,可企业界的大戏却比银幕上更加高潮迭起。

有临阵换帅的。4.1亿元可转债逾期,逾20亿元的私募债恐难承兑,供应商围追堵截讨债……作为股价一度高达179元的“网红”公司,乐视在这个夏天跌下神坛,创始人贾跃亭辞去一切职务。看客唏嘘,一个靠讲故事不断融资求生的企业、一个用概念创造高估值的时代,或许早该结束了。


也有高调甩卖的。总金额高达637.5亿元的万达商业、融创集团、富力地产战略合作,可谓今年以来地产界最重磅的交易。忽略换板子、摔杯子等八卦细节,万达将77个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打包甩卖并不突然。轻资产、去杠杆,是万达2015年至今秉承的战略,只是7月的这步更加决绝。

还有独孤求败的。2017世界500强最赚钱企业榜新鲜出炉,苹果卫冕冠军,“工建农中”四大行紧随其后,继续碾压国际同行,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该为如此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吗?看着仍在阵痛期爬坡过坎的中国制造业,金融业不妨多想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警句。

这些看似孤立的大戏,背后却有一条红线贯穿:依靠“高杠杆、高贷款”寅吃卯粮、野蛮生长的时代,一去不返。去杠杆,解决资金空转,遏制资产泡沫,不仅是扭转脱实向虚、修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必由之路,也是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招,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去杠杆是大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断崖式下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这些大规模危机无不与相关部门的杠杆率过快上升有关,而化解这些危机也都有赖于各种手段的去杠杆。

去杠杆是形势所逼。过去10年,中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既带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繁荣,也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出效应,更导致不动产及大宗商品市场泡沫显现,埋下不可持续的高杠杆风险。唯有妥善解决以地方债、影子银行、僵尸企业为代表的高杠杆“灰犀牛”,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才能为经济稳中有进保驾护航。


实际上,今年的中国经济半年报能够如此亮眼,特别是结构优化进展明显、工业效益大幅提升,离不开积极有效去杠杆。尽管6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9.4%,增速再次创下历史新低,但GDP仍超预期地实现了6.9%的中高速增长,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去杠杆政策既为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去杠杆虽是“五大任务”之一,却是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和谐共赢的先手棋。避免“去杠杆”变为部门间的“转杠杆”进而形成新的“加杠杆”,需要金融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突破直接融资瓶颈,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打造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链。正如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回归本源,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今日中国经济的繁盛,实体经济是根基,金融之水来滋养,缺一不可,但不能本末倒置,切莫把工具当目的。正如一位老企业家所说,我们用锄头去种地,锄头再多再好,不耕种也没有丰收,而创造不出真实价值的锄头,再吸引眼球也永远没有意义。

“颜值论”真有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分辨富人穷人只看脸就行

一般来说,大家会通过一些明显的线索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比如衣服、手表、说话方式等。但近期发表在《个人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不需要这些线索,单凭人脸就能知道对方的经济水平如何。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首席研究员Nicholas O. Rule表示,

“我们通过人脸来判断一个人的种族、性别、年龄,甚至是一些更微妙的事情,像性取向、政治信仰或宗教。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事实上,通过人脸就能获得有关这个人的社会阶层信息。”

在他们的实验中,Rule和心理学博士生R. Thora Bjornsdottir招募了81名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她们)去观察80名白人男性和80名女性的照片,照片中人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这些照片主要来自美国各大城市的约会网站,并且研究者抹去了这些照片中所有能识别身份的标志——裁成相同大小,在高度上标准化,并做成灰度图。照片上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纹身等标记。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人中,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上(研究者将其定位于较高收入人群)与年收入在3.5万美元之下(研究者定位为较低收入人群)的比例相同。

研究者让81名大学生通过人脸去辨别这些人的收入属于哪一个层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通过人脸判断个人经济状况的准确率达到68%。Rule表示,他从未想到准确率如此之高,对于他来说这是最令人惊讶的地方。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大学生是如何将实验完成得如此成功。Rule和Bjornsdottir接下来解释哪些具体的面部特征透露出收入状况,并进行了另一项测试。

他们发现嘴唇是最好的显示财富的特征,尽管眼睛也是显示收入状况的一个有力指标。最后,研究者最终发现,脸部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整体上明显显露出的喜感。

他们的结论是,即使是面部表现出的细微的乐观的迹象,也是社会阶层较高的有力指标。

Rule表示:

“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些微妙的情感表达,就会很有意义,因为嘴巴是最常显示出某个人的情绪的,尤其是表达乐观正面的情绪时,比如微笑。眼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眼睛也是表现出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一直生活比较愉快,他或她即使是面无表情,看起来也会很快乐。并且,高收入的人往往会比低收入的人生活得更加快乐,压力也相对较小。花费时间去观察一个的面部能够看到不断的幸福感,因此去判断这个人是属于社会阶层比较高的一类(要比偶然的几率要高)。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联系,Rule和Bjornsdottir在另一组志愿者面前展示了面带微笑的照片。这一次,志愿者不能很好的分辨出这些人属于哪个阶层。

研究者总结道,看起来很开心阻碍了其他人判断这些人的所属阶层的能力,因为笑容掩盖了其它一些特征。

尽管这些发现本身就很有趣,但它们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更为重要。Rule和Bjornsdottir又要求另一组参与者评估人脸,并确定哪些人最有可能找到一份会计工作。正如研究人员所预期的,收入更高的人被认为更有可能获得这份工作。

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巴菲特“价值投资”

在中国,只要是股民,就没人不知道巴菲特。一些真正的巴迷,在学习巴菲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焦虑,越走越困惑。巴菲特买入并持有策略,也激励了一代投资者。但他却隐瞒了最大的制胜秘诀。在金融行业,赚钱的基本模式都离不开一个资金成本,这个模式是全世界金融行业的生存之道,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就是通过保险公司获取到低成本的长期资金。简单来说,巴菲特的公司伯尔希克.哈撒韦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保险集团公司,它旗下拥有的非常著名的保险公司有伯克希尔.哈撒韦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公司、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但巴菲特对这些保险公司只字不提。通过这些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获得源源不断的不分牛熊周期的保险资金,这些金额巨大的保险资金虽然说是负债,但是成本极低,而且也没有短期兑付利息的压力,更没有使用期限的烦恼,我们个人投资者除非是仓位控制的特别严谨,否则经常面临的一个痛点就是:买入以后股票继续下跌,被套了,但是没有钱加仓。而股神巴菲特是不怕股票买入后下跌的,因为保险集团的保险资金正在源源不断的涌来,可以不断的逢低继续买入,这些保险资金的成本年化仅在2.5%左右,这才是巴菲特真正的成功秘诀。



股神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能够获得“低成本资金”这种能力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买的不仅仅是股票,而是公司。买入股票,我们的决策会非常容易,可以同时买入很多支,如果我们去买公司,会轻易地买入一家公司吗?我们需要很谨慎的研究这个行业,需要很全面的研究和了解这个企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做最后的决策。巴菲特和我们也是一样的,他的价值投资是一种保守策略,只买专注于传统领域,具有全球竞争优势或者有护城河的超大型公司,而且他偏爱消费品这个领域,因为看得懂他长期坚持不懂不买的理念。巴菲特买股票并不是像我们一样买10万、100万、或者是更多,而是要成为这个公司主要的股东,甚至是控股股东,这就是巴菲特成功之道的第二个关键因素:集中投资。


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巴菲特“价值投资”


集中投资的策略很容易实现对被买入公司深度的把控,把控公司的大方向,把控公司的经营策略,作为一个中小股东,是根本影响不到公司的管理层。但是对于巴菲特这样喜欢控制董事会的重要股东来说,如果你经营的好,我就相信你让你继续经营,如果你经营的不好,那么请你离开我来主导,除此之外,巴菲特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不分牛熊周期的保险资金在涌进,既然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对这个公司有足够的把控,还可以继续通过并购、收购的手段来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的提升。我们看看被伯克希尔哈撒韦染指的企业,很多实际控制人都属于巴菲特:可口可乐最大股东是巴菲特,美国运通最大股东是巴菲特,富国银行最大股东是巴菲特,华盛顿邮报、达美航空是最大股东是巴菲特,当然巴菲特当最大控股的公司远不止这些。


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巴菲特“价值投资”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总结一句话,就是他利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本,参股了很多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成为巴菲特的永久杠杆,不仅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的低成本保险资金,还能够让他大规模地收购企业,而取得非常稳定的高投资回报之后,伯克希尔公司的实力大大增强,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又去可以投资更多的好公司,更多的回报再带来更多的保险资金,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巴菲特“价值投资”


最为一个小股民,即使你有巴菲特的选股眼光和持股耐心,但你没有保险公司作为永久杠杆,从而形成的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巴菲特你绝对学不会。

第五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即将开幕,亮点抢先看

近几年,大数据是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布局的热点方向,它已经成为全球IT行业最强劲的发展动力,正在引起各行各业的业务变革与产业升级。

为了交流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产业化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2017年10月13日-15日,深圳,第五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海内外相关研究者、开发者和行业关注者将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大会亮点

本次会议将邀请多位院士和国际大数据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

目前已确定的特邀报告嘉宾如下:

Philip S. Yu

Philip S. Yu教授,ACM Fellow,IEEE Fellow,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特聘主任教授,之前在美国IBM Watson研究中心工作多年,创建了世界知名的数据挖掘及数据管理部。

Philip S. Yu教授是国际数据挖掘和数据管理领域的顶尖学者,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工作。先后曾担任多个著名国际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等的主编、副主编以及和多个顶级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委员。

他于2013年获ICDM国际学术会议十年最有影响论文奖,2014年获EDBT国际学术会议久经考验奖(Test of Time Award)等多个奖项,2016年获ACM SIGKDD 创新奖。他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与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拥有专利300余项,论文被引用84000多次,H-index(高引用指数)为136。


Usama Fayyad

Usama Fayyad博士,AAAI Fellow ,ACM Fellow,曾任Yahoo首席数据官兼研究与战略数据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巴克莱银行首席数据官,现任Oasis500投资基金董事长。

他是数据挖掘的开山祖师,出版了100余篇关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库的文章,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任DMKD和SIGKDD Explorations主编,SIGKDD主席。


芮勇

芮勇博士现任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负责联想集团技术战略和研发方向的规划和制定,并领导联想研究院的工作。

他是IEEE Fellow,IAPR Fellow,SPIE Fellow和ACM杰出科学家,也是许多一流国际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主席。

他获得了ACM Tra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TOMM) 2017年度最佳论文奖(Nicolas Georganas奖),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6 技术成就奖, 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2016 年度最佳论文奖,IEEE Trans. on Multimedia 2015和 ACM Multimedia 2007 最佳论文奖。


除了这些特邀嘉宾,大会关注大数据的多个领域,接收论文的领域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数据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趋势与未来

大数据系统构架与基础设施

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大数据存储管理模型、技术与系统

大数据并行计算模型、框架与系统

主流开源大数据系统优化与应用实践

大数据分析挖掘与智能计算方法与系统

高性能大数据学习架构、算法与系统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计算

大数据共享开放技术方法与标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

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与工具平台

大数据行业与政府应用

……


会议特别设立最佳学术论文奖、最佳应用论文奖和最佳学生论文奖。

随着大数据学术会议影响范围的扩大和论文质量的提高,参加大数据学术会议的人数也在增长,会上还将组织专题论坛、青年论坛和分会场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这将是一次学术的盛宴。

自大数据专委会成立以来,大数据专委会致力于办好这一大数据领域旗舰会议,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和海外华裔大数据研究者、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一个大中华大数据论坛。

与此同时,大数据专委会努力扩大国际交流,寻求与国际大数据相关学术组织的广泛合作,将大数据学术会议逐步与国际接轨,使之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性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13日-15日

会议地点:深圳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深圳大学

会议官网:http://csse.szu.edu.cn/ccfbigdata2017/index.html

逢低买入的机会来了?高盛警告:别急,调整才刚开始

终于,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明显波动。美股、美债、VIX波动性被特朗普的嘴炮激发出来了。

全球股市连日下挫。标普500指数连续13天同向波动幅度小于0.3%的九十年历史记录被打破。隔夜VIX恐慌指数暴涨44%,创出去年美国大选以来收盘新高……

逢低买入的机会终于来了?高盛表示,这次可不止如此,从技术面看,持续时间更长的调整或许刚开始。


高盛技术分析团队逐条分析了资产表现。先来看看标普500指数。

标普500指数周二终于出现了关键的反转信号:完成了一个从4月低位开始的小的5浪(下图),下一目标位2448-2446点。高盛预计,指数可能会开始一段时间的价格调整(重叠或者调整)。

仔细观察日内交易,标普500指数在关键日的第二天(即周三)盘中出现了小规模的反弹。从历史上看,这种情况往往会在持续下跌之初出现。如果周五收盘低于2472点,市场将形成一个关键看跌周反转。

VIX指数也呈现出类似的避险信号。这些信号过去都很靠谱,表明一个可能的调整或许正在形成。

高盛写道,从日线图来看,VIX正在测试14.41这一关键阻力位(该阻力位已在高盛报告发布后被突破)。这个水平是自1月16日阶段性新高以来的楔子形态的高点位置(下图)。楔子形态往往是一种长期反转形态。

CDX IG指数似乎也突破了楔子形态。这是一种更广泛趋势转变可能正在形成的证据之一。

就在这轮波动前夕,华尔街见闻提及,数位大佬都对市场可能出现调整发出了警告。

有“新债王”之称的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 Gundlach本周稍早提醒,近期投资者情绪可能变糟,这种变化或许短期内不会在市场上体现为大幅下跌,但提前做准备总归是明智的做法。

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创始人、联席董事长Howard Marks之前也警告称,基金投资者“热衷于冒险,拿钱做风险交易,创造出风险市场环境”,从历史经验来看,这是下跌的征兆。

终于,在特朗普连续嘴炮之后,对美国和朝鲜之间紧张关系的担忧推翻了一个被认为是非常有价值和过于自满的市场。

“事实上,一整年都没有出现过5%的调整是非常不正常的。”瑞银股票和衍生品策略师Julian Emanuel这样说。

Julian Emanuel称:“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想把年度投资做得更好,只需要放松下来,耐心等待一个较低的入市点位来加仓就好了。如果你想做数周或者数月,在现在这个位置的话,你可能会希望多做一点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