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三星迎来“悲喜交加”的一周:Note 8发布在即,李在镕的判决结果也将公布

本周,对电子科技巨头三星来说十分关键。周三,三星将在纽约发布新款旗舰手机——Note 8;周五,韩国法院将对三星掌门人李在镕(Lee Jae-yong)行贿案作出判决。

Note8被媒体称为“史上最强安卓手机”,它将采用6.3英寸全面屏,并带有双曲面。搭载行业顶级的骁龙835或三星Exynos 8895处理器。存储组合包括三种:6GB+64GB、6GB+128GB以及6GB+256GB,三个版本对应的售价分别是6288元、7088元、7988元。

去年Note 7爆炸的阵痛之后,三星Note8着重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据悉,Note8在电池容量上要比Note7低200mAh,仅为3300mAh。虽然容量稍低,但安全性有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三星业绩亮眼,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87.40亿美元,同比增48.2%,二季度实现营业利润1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猛增72%,当季度营业利润也在多年来首次超越苹果。受业绩增长刺激,三星股价年初至今大涨近30%。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靓丽业绩,得益于三星电子的芯片和Galaxy S8手机大卖。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今年4月上市的Galaxy S8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1920万部,比前代Galaxy S7去年同期的出货量高出28%。

Note 8有望在S8之后,继续推动三星电子业绩增长。据华尔街日报,Strategy Analytics执行总监Neil Mawston表示:

S8是今年上半年全球最畅销的安卓手机,Note8将成为加强版的S8,有望被重金推广、获得大规模的零售分销支持。


虽然业绩高速增长,但掌门人李在镕深陷行贿案却让三星电子一点都不轻松。

今年2月,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因向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行贿被拘留,自此三星“群龙无首”。8月7日,李在镕接受终审宣判,检方向法院建议判处其12年监禁,特检组表示,根据相关人士的证言和间接证据,足以证明李在镕有罪。法院的裁决预计将在本周五公布。

李在镕“身陷囹圄”,对三星造成的影响在所难免。韩联社8月21日消息称,李在镕受审已经严重影响了三星电子的内部战略决策,三星最近在重大收购、投资方面都没有什么新举动。

韩联社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二季度三星电子举办内部战略会议的次数明显减少,去年二季度,三星举办了四次战略会议,但今年二季度只有两次。战略会议对三星电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三大业务集团(包括移动业务)的高管都会参加这一会议,推动重大战略决策。李在镕被拘留后,二季度的内部战略会议上,三星电子并未讨论任何新投资或者并购计划。

消息人士还表示,由于李在镕缺席公司的管理,三星电子整体士气陷入了一定的低迷。“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三星电子将会失去投资的动力,给远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带来问题。”

央行压缩同业新规涉30余家银行 6行临考核超标压力

面对央行新规,业内人士出招:一是可以发行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替代现有1年期以下同业存单;二是充分利用金融债、优先股、可转债等其他融资工具,加强负债来源。

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被纳入了银行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4月份,针对同业业务资金空转套利等行为,监管风暴刮起;这一次,监管层将矛头指向了同业存单。


近日,央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央行还将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是监管层为银行的同业业务再上“紧箍咒”。不算即将步入“5000亿元”阵营的银行,《投资者报》记者据去年年报数据统计发现,有34家银行将被纳入监管。


而据2014年5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业内简称“127号文”)要求,“同业融入不超过总负债的1/3”,那么据测算,有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6家银行同业负债比重超过了总负债的1/3,未来面临缩减同业负债的考核压力。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由于监管层给出了接近8个月的过渡期,新规对银行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但是同业业务持续收紧是银行不得不适应的现状。


至少34家银行将受监管

所谓“同业存单”,是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其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

近年来同业存单规模急剧增加。根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同业存单余额为9.5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的53%,成为增长最快的债券品种。此外,今年同存发行量将达1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

虽然初始目的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很多中小银行通过同业存款大幅加大杠杆,将之当成主动扩表的倍增器,并实现监管套利。去年以来,同业存单在不同机构之间空转套利成为监管的重点。


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同业存单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主动负债资金来源。但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同业业务延长了资金链条,强化了脱实向虚倾向,因此监管部门希望避免银行过度依赖同业存单,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尤其是拓展稳定负债的渠道,增强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降低金融风险。

由于今年半年报尚未披露完毕,《投资者报》记者据去年年报数据统计,发现达到央行监管标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共有34家。

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这一监管条件的银行有34家,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邮储银行悉数在内,此外还有11家城市商业银行和5家农村商业银行,它们的发行量占目前同业存单规模(8.4万亿)的68%。

平安证券银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数据显示,以今年一季度数据为例,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比上总负债测算得知,目前上市银行中有兴业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以及民生银行6家银行的同业负债+同业存单/总负债超过1/3。这也就意味着,不算可能在明年一季度之前资产规模达到5000亿元的银行,至少上述6家银行需要赶在考核前降低同业负债规模,以达到监管要求。


调整已初有成效

随着监管趋严,部分银行从今年二季度已经开始压缩同业存单规模,季度环比增速仅有小幅增长或者负增长。平安银行研报认为,预计今年年底前可结束调整,因此明年一季度达标基本没有问题。

截至8月17日,已有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与常熟银行3家上市银行发布了年报。常熟银行资产规模未达到5000亿元不在考核之列,平安银行与华夏银行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两家都在同业存单数量或规模上下了功夫调整。

平安银行方面,今年上半年负债端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同业存单,上半年负债同比增长10.4%,其中存款同比微增0.74%,以同业存单为主的应付债券同比增长14%,同业存单驱动负债增长。截至6月末,公司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为3205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872亿元,占上半年新增负债的67%。申万宏源研报分析,总体来看,平安银行的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负债比重由一季度的27.2%微升至27.3%,以不超过负债占比1/3这条红线预期来看,公司同业负债方面的监管调整压力实为有限。


在近日平安银行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去年该行判断利率会走高,所以主动大规模压缩了同业规模,同时抓住了同业存单的投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该行表示,下半年将更加审慎地开展同业业务。

华夏银行的同业存放情况对MPA考核调整压力同样不大。截至上半年,该行同业规模较上年年末缩减55.34%,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比28.8%,公司存款同比下降0.4%,但活期存款增长13%,发债和同业负债同比增长35%、21%,存款结构取得一定优化,市场风险暴露逐渐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报告是将“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考核,而当前各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以1~6个月短期限的为主。对此,袁吉伟表示,银行可以发行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替代现有1年期以下同业存单。此外,各银行可加强存款储蓄营销力度,充分利用金融债、优先股、可转债等其他融资工具,摆脱对于同业负债的过度依赖。

袁吉伟还表示,近期监管举措可能促使同业存单市场向着两个趋势转变,一是1年期以上长期同业存单发行占比会增多,二是同业存单发行机构间出现分化,低评级发行主体发行难度和成本可能会上升。

全球原油市场的焦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

十多天以前,全球在航最大油轮“泰欧”号停靠宁波港,交付超过300万桶来自中东的石油。

今年以来,中国快速增长的原油进口提振了全球油价,目前全球油价已从谷底的30美元反弹至约50美元。

中国需求对全球市场已经越来越重要了,然而最大的担心是中国的强劲需求是否还会持续。


进口动力来自战略石油储备(SPR

数据显示,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回落,对应的是原油库存达到最高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7月进口原油3474万吨,增速较6月回落5.9%。据路透测算,中国7月原油日进口量为818万桶,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低。与此同时,中国6月底商业原油库存增至2016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今年7月包括零售、固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在内的经济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显示国内需求减弱。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大部分的原油进口进入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为未来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是什么?

实际上,作为原油净进口国的中国2007年底就成立了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开始了战略石油储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中,中国建成了包括舟山、镇海、大连等在内的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可储备原油3325万吨。而在2015年年中,这一数字仅为2610万吨。

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许多原油净进口国都有完善的原有战略储备体系。自1973年阿拉伯产油国实施原油禁运后,美国从1975年开始设立这一储备制度。

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石油战略储备是90天,美国和日本的储备量约为150天,德国为100天。而中国则计划到2020年储备量满足100天的消费需求。


市场的担心

对于想要准确预测供需状况的市场而言,中国石油战略储备是难以评估的变量。

一方面,中国能源进口提升了国际油价。

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RBC Captial Markets的全球能源战略总监Michael Tran。他估计,今年中国每天的原油进口量比2016年增长100万桶。他说:

“至少市场需要中国持续进口原油,才能防止价格掉下来。如果中国的进口增速降低到现在的一半,那么市场将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储备逐渐填满,市场担心油价会再次下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SIA能源研究和咨询公司的Snegyick Tee表示,随着国家库存大部分已经填满,现在只有第三方社会企业库容了。

不过好消息是,由于OPEC和非OPEC仍在继续为减产做努力,担心油价反弹的中国也许不会放慢买油的速度。

7月,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张海潮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下降的国内产量以及持续低迷的全球原油价格,会刺激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中国原油进口今年有望超过4亿吨,并且持续到明年。

特斯拉演绎的“市梦率”:年销量不到10万 却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

进入2017年以来,特斯拉开启“暴走模式”,市值一路走高,超过福特、通用、宝马、本田和日产,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特斯拉仅生产76,230辆汽车,不到通用产量的1%。


市值高走背后特斯拉 Model S的热销功不可没。但Visual Capitalist分析师Jeff Desjardins认为,目前特斯拉的强大势头是来自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期,随着特斯拉推出平民车型Model 3以及基于对公司创始人Elon Musk的强烈信任,投资者和分析师相信,特斯拉未来将带来回报。

如下图所示,特斯拉目前市值587亿美元,是全美最大汽车制造商。在世界范围,特斯拉紧紧跟在日本丰田(1668亿美元)、德国大众(769亿美元)和英国戴姆勒(756亿美元)后面。



在2013年,特斯拉刚推出Model S时,该公司市值为39亿美元,仅为福特市值的7%。


尽管股价和市值飙涨,与传统汽车商通用和福特对比,特斯拉在员工人数、汽车交货量、收入和盈利方面都没有过人之处。

如图所示,特斯拉仍然属于亏损状态,汽车交货量仅是福特的1%,通用的0.76%。

 下图是特斯拉和通用的直接对比,特斯拉员工数量仅为通用的7.9%,收入仅为通用的4.2%。


分析认为,巨大的基本面差距并不意味着特斯拉最终不会达到市场预期,但至少说明了寄希望于它的风险是巨大的。


上个月,万众瞩目的特斯拉首款平价电动汽车Model 3完成交车仪式。Model 3被寄予厚望,是马克斯完成其“远大规划”的最后一步,Model 3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特斯拉,甚至电动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如果Model 3能成功打入主流市场,或将开启电动车平民化时代。

但在走向大众和实现盈利之间的如何实现平衡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特斯拉的Model X和Model S的利润率高达25%,但它们盈利依然吃力,而业内估计Model 3的利润率仅为6%。


据华尔街见闻今日提及,特斯拉的两家主力投资机构,Fidelity Investments和T. Rowe Price分别减持其持有的162万股和133万股,分别占其持有特斯拉股票总数的43%和48%。除这两家之外,摩根士丹利也减持了特斯拉的股份。

总体来看,截至6月底,机构投资者持有9520万股,相比于3月底,一共减少了1070万股。

在科技初创公司上烧钱最多的非科技公司是:高盛

华尔街大行们都非常在意与同业对手比较时自己能否占据上风。大行们在各个业务条线上的排名,会出现在每一份财报和招标书中最显眼的位置上。

这些排名通常会衡量兼并收购、股权交易和债券发行方面的资费收入;有时固收或股票交易上各家大行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会被拿来比较。对第一名的竞争总是非常激烈。

这一次,高盛在一份不同寻常的榜单上拔得头筹:根据CB Insights风投数据库最新放出的一份报告,高盛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荣登非科技企业对科技初创项目投资的第一名。

自命为“华尔街谷歌”,高盛对科技领域的投资重视众所周知。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多次公开表示,“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

财富世界500强中的非科技企业(也就是将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剔除在外)对科技初创项目的投资额,近些年迎来迅猛增长,在2013到2016年间攀升了149%(下图)。


投资初创不再是风投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的专利


根据CB Insights的报告,高盛在这群科技领域的“门外”金主当中,位居第一。论在优步、Spotify和Oscar这些“独角兽”的投资总额和投资广度,其他企业都对其望尘莫及。

通用电气 (GE) 和花旗集团位列二、三,紧随其后的则是美国运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贝莱德这些金融大鳄,均跻身前十。



高盛过去五年中参与的创纪录初创融资轮列表如下:


非科技企业参与的十大初创融资交易中,高盛投了四家(2012到2017年间)

高盛正在科技初创的“金主”圈子当中站稳脚跟。除了在初创孵化后退出获取巨额收益之外,若这些科创项目需要投行咨询服务,高盛也随时乐意效劳。

目前估值高达670亿美元的“宇宙第一”独角兽优步,高盛也有重金投入,一旦优步寻求上市或竞价收购,高盛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包办IPO上市也只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中国猪价全线猛涨!

从7月底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便展开大幅上涨的凌厉态势,如今更有全国范围内全面突破8元大关的势头。随着猪周期回归,市场高度关注其对通胀的影响。

全国110公斤标准生猪出栏价全面开涨,华东、华北、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猪价全线猛涨至7元上方,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已全面突破7.5元,上海、浙江最高价已触及8元整数关口。

据农产品期货网,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近全线上涨。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涨至14.68元/公斤,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均价涨至14.27元/公斤,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均价涨至13.86元/公斤。

从基本面来看,近期的上涨源头似乎更侧重于供给端,而非消费端。农产品期货网援引分析师观点称,市场适重猪源偏紧,屠宰企业收购不畅,加上养殖户惜售,生猪价格持续上涨。

而市场消费则暂无明显好转。整体来看,猪肉市场呈现出供需略偏紧的局面。其他多家农产品媒体也表示,现在生猪市场的供应不是过剩的局面,尤其是标准猪,甚至有些趋紧,从而造成猪价走高。


分析师激辩后市

对于后市前景,分析师们并未形成一致预期。

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娇表示,由于冬季仔猪存活率低,加上天气因素导致运输困难、损耗大,供给因素驱动猪价前期连续反弹。从历史走势看,中秋、国庆前后是年内猪价高点,进入 8 月需求带动,猪价有一定上涨空间。后续随环保督察进一步推进,环保影响可能扩大,但仍需观察实际执行情况。

申万宏源赵金厚、宫衍海认为,根据投产周期,从2017年底开始,由于规模化企业产能将加速、持续、大量释放,新一轮环保核查对存栏的影响不再是单边的,而很可能被规模化的加速扩张抵充,从而导致生猪存栏水平实际上掉头向上,因此“猪价近多远空”。


还有一些分析师看好后市。 长江证券分析师陈佳认为,由于环保趋严、禁养区产能持续出清、行业壁垒和门槛提高,生猪养殖行业正持续进入盈利常态下的非典型猪周期,“2018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猪养殖行业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国金证券分析师周莎在本月中旬发表题为《超长猪周期盛宴,全面看多猪价》的研报,称禁限养政策下的供给侧改革带来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不断下滑,此轮供给侧改革带动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进一步下滑,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区划并未结束。国家环保政策不断趋严,产能加速出清,这些有望催生新一轮猪价上行周期。

至于猪价对通胀的影响,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称,随着接近十一长假及四季度,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目前已处于底部区域,近期猪价涨势凶猛,核心CPI已呈现触顶特征。随着非食品价格涨幅开始收窄,加上食品价格基数效应将降低,猪肉价格对CPI的压制力度将减轻,甚至有可能重新对CPI增长做出正向贡献。


然而,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姜超却并不赞同上述看多观点。他认为,这轮猪肉上涨,短期主要是季节性主导的小反弹,年内猪价大涨的概率非常低:

第一,近期猪肉虽有涨价,但涨幅要弱于季节性规律的水平;

第二,规模化养殖占比、整体养殖效率仍在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母猪存栏下降带来的产出缺口是可以被规模化养猪企业补上的;

第三,环保政策仍会有一定冲击,但幅度将小于去年;

第四,猪肉消费需求平稳,对价格影响相对有限。

姜超表示,年内通胀并不会成为太大的忧虑:

即使是在乐观情景假设下,CPI 同比也仅是在春节前后会达到 2.2%左右的最高点,绝大部分时间仍低于 2%。如果没有其它极端天气等突发因素影响,单纯的猪价难以推动 CPI 大幅走高。此外,尽管近期商品涨价导致 PPI 环比可能会有所回升,但去年基数较高,所以年内通胀并不会成为太大的忧虑

74.5亿美元!道达尔将收购马士基油气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