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01点,突破6.6关口

中国神华A股、国电电力复牌涨停

李小加感叹:A股市场监管效率太高了,瞬间就能知道谁在交易

在近日举办的“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国际研讨会”上,港交所CEO李小加对A股市场监管效率大为称赞,称“一户一码”这种穿透式的监管只有在A股市场才能实现。

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举办“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国际研讨会”,邀请有代表性的9家境外交易所高管参加。与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交流交易所一线监管的经验与做法。

据证券日报网,港交所CEO李小加在研讨会中,就一线监管者与市场的关系、监管效率和程序正义的关系进行了解答。李小加称,“A股市场监管效率极高”,某只股票交易出现异常,可以瞬间知道谁在交易,这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从监管效率上看,“一户一码”是最好的制度。


A股市场是自上而下建设起来的市场,拥有先天的后发优势,由最初的金字塔形式,到后来成为完全“一码一户”制的全球唯一的市场。

某只股票交易出现异常,可以瞬间知道谁在交易,这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只能掌握到会员层级。从监管效率上看,“一户一码”是最好的制度。

李小加同时表示,A股市场的监管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于政府、专家学者和投资者等三个层面。而香港市场则比较轻松,首先是政府部门不关注,其次是投资者没有太大预期,再者,专家认识到香港资本市场效率不高,因此预期也比较低。

据证券日报网,谈及港交所及国外实行的“金字塔式”监管时,李小加认为“问题比较明显”。

“我们更多的是直接监督会员,市场检测体系是建立在会员之上,管理的是几百家,但最多也就上千家的机构。不像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一级托管,是‘一户一码’的制度,监管的是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李小加说。

谈及金字塔形式的市场,李小加称“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在没有“一户一码”的情况下,监管只能达到会员端,在同一个投资者分别在十几个不同的会员单位都开户交易时,监管手段就会显得比较有限和苍白。

监管人士: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建议尽快取缔

“庞氏骗局”往往披着“金融创新”的外衣。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26.16亿元,累计参加人次达10.5万。

由于参与ICO需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来支付,ICO的火爆直接推动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的新一轮暴涨。今年以来,比特币价格逐步走高,从一枚6000多元一路飙升至30000元人民币左右。

“靠谱,有个学校的教授投资XX币已经赚了几千万元了。”一位ICO平台负责人透露。

但一位监管人士则表示:“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建议尽快取缔。”

态度的鲜明对立足以显示ICO狂潮引起的争议。多数专家认为,ICO涉及非法公开发行证券,涉嫌为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渠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建议强化ICO融资风险监管。


近期有媒体报导称,中国证监会正在向部分区块链企业就ICO征询意见,主要针对那些打着虚拟货币名义进行传销诈骗的ICO项目。另有媒体报导称,人民银行等部门召开了联席会议,讨论对ICO实施监管。

上述监管人士称,ICO属于交叉金融行为,央行、证监会两家单位联合监管效果会比较好。


风险提示频频发布

ICO,即Initial Coin Offering,可译为“代币首次发行”,是企业或非企业组织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发行代币,向投资人募集虚拟货币的融资活动,被称为“币圈IPO”。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近期发布了《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监测发现面向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有43家,其中,第三方专营和虚拟货币交易+ICO模式占绝大多数。从ICO支持的融资币种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比最高,二者合计占比达90%以上。

2017年以来,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比特币)、852753.36ETH(以太坊)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以2017年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

8月30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各类以ICO名义进行筹资的项目在国内迅速增长,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一是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涉嫌诈骗、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广大投资者应保持清醒,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一旦发现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应立即报送公安机关。二是由于ICO项目资产不清晰,投资者适当性缺失,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活动面临较大风险。投资者应冷静判别,谨慎对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三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单位应主动加强自律,抵制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

此前,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对外发布了一份《ICO风险提示函》称,投资者投资ICO项目时,除可能面临虚拟货币技术方面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外,还可能存在参与非法集资、洗钱、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对于信息不够透明的项目,还存在被诈骗风险。


ICO构成非法集资

根据发行主体不同,ICO可分为企业为发行主体的ICO以及非企业组织为发行主体的代币ICO。前者的发行者是企业。例如,瑞士某金融科技公司发行Lykke代币,每100枚Lykke代币可获得该公司股权的1个份额。后者的发行者不是企业,而是依据契约运作的非企业组织或团体,例如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

根据标的不同,ICO可分为产品或服务为标的的ICO、收益权为标的的ICO、权益份额为标的的ICO、股权为标的的ICO。

其中,收益权为标的的ICO,投资者可凭其购买并持有的代币,获得区块链项目或基础资产的未来收益,即代币是投资者享有资产收益权的凭证。该收益可能是基于区块链项目本身运行产生的虚拟货币,也可能是基于某种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教授李爱君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虚拟货币或其内嵌代币,不是真实货币。但若虚拟货币、内嵌代币可直接或间接自由转换为法定货币,根据经济活动的实质,这种ICO涉嫌非法集资。

另外,李爱君表示,获取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收益的ICO,在我国法律框架下构成资产证券化。我国在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准入、业务规则、风险管理等方面有明确规定,这种ICO涉嫌违法。

谈到股权为标的的ICO,李爱君称,某些ICO实质是股权,所发行的代币是企业的股份凭证。 《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平台及平台上融资者进行互联网股权融资,严禁从事以下活动:一是擅自公开发行股票。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为公开发行,应依法报经证监会核准。未经核准擅自发行的,属于非法发行股票”。因此,这种模式的ICO若构成公开发行,在我国违反了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DAO则是典型的以收益权为标的的ICO。李爱君表示,DAO与契约型基金有相似性(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被用于投资其他项目,投资者不实际管理投资,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由合同约定),但其与后者也有一定区别。 DAO管理员对DAO的实际控制能力很强,代币持有者的决定权非常有限,可能存在诈骗和内幕交易风险。


ICO监管应尽快落地

“不论从发行主体、投资者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ICO都存在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首先,从发行主体来看,ICO涉及非法公开发行证券,涉嫌为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渠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其次,对于投资者而言,ICO存在诈骗、内幕交易等风险。再次,恶性短线交易泛滥、黑客攻击、数字货币价值波动大等成为ICO最主要的市场风险,都会对投资者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也容易滋生投机行为。

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ICO不是发行证券。而7月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调查报告,认为DAO的ICO项目代币构成证券,应符合联邦证券法律,进行注册或者取得豁免。


“金融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公开融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完全避免其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及欺诈与集资风险。”李爱君建议对ICO实施行为监管、穿透监管和多层监管,微观上加强市场准入、产品价格、市场退出等方面的监管,中观、宏观层面加强对区域、全国金融运行的监管。不少专家建议,ICO监管应关注以下几点: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产托管、项目真实、合格投资。

对于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有区块链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机构在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上一向是保持红线基础上的宽容。例如,从传统计程车司机的角度理解,网路专车就是『黑车』,但其确实部分解决了供需矛盾问题。”

而上述监管人士则强调:“时间耽搁不起,有关部门应该表明立场和态度,尽快取缔ICO。”

不过,各方达成共识的一点是,对于不理解ICO的“小白”用户,切莫盲目参与,对待区块链、虚拟货币和ICO,应耐心等待监管靴子落地。

飓风哈维二次登陆 经济损失或创美国历史纪录

飓风哈维(Harvey)现在是搅动美国的最大恶魔。它是美国历史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很有可能升级成最凶残的那一个。

哈维最初袭击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导致当地炼油厂被迫关停,汽油价格因此大涨,原油价格重挫。如今,它又登录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交界处。路易斯安那州在2005年就遭受过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的蹂躏。

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当地时间周三下午1点发布的预报,哈维在路易斯安那州Lake Charles西北偏北35英里(约56公里)处,最大风速每小时40英里。预计周五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的部分地区将有多达6英寸(约15厘米)的雨水,部分地区降雨将达到10英寸。


除了冲击油气基础设施之外,哈维带来的破纪录的降雨量使得一处堤坝被毁坏,威胁一座水坝,漂浮在街道上的碎片可能堵塞排水管和下水道。

哈维导致的灾害程度可能轻松超过美国史上第二位的天气灾难超级暴风桑迪(Superstorm Sandy)。AccuWeather Inc.创始人Joel Myers预计,哈维造成的损失极有可能超过排名第一的卡特里娜飓风。


随着哈维的破坏力持续增加,分析师几乎每个小时都在提高损失预估。美国研究公司Enki Research风险建模专家Chuck Watson多次提高其引发的经济损失预估。他在周一预计为300亿美元,周二就提高到了420亿美元,到了周三黎明又进一步提高到了750亿美元。

也就是说,短短三天,Chuck Watson对损失的预期足足翻了一倍半。即便如此,他还表示这是保守估计,最新的预估很可能继续调整:

常规的测算模型在面对哈维这种级别的风暴时并不适用。洪水的破坏性如此复杂,灾害程度很难预测。我们正面临连锁式灾难,可以想象,会达到600亿美元-800亿美元之间。哈维至少都会在历史上排在第三位。

2005年爆发的卡特里娜飓风夺走了1800多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600亿美元。2012年席卷纽约和新泽西的超级风暴桑迪致使147人丧生,经济损失702亿美元。

摩根大通预计,最终,源自于哈维的保险费用将达到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Chuck Watson的预估更高,认为所有保险费用可能是受灾损失的20%左右。


糟糕的是,多数房主和企业唯一有望申请洪灾索赔的联邦政府资助的保险项目如今负债累累,背负着大约250亿美元债务,它手头只有不到20亿美元现金,只剩下60亿美元借款能力。私营保险通常只覆盖与飓风有关的灾难,并不包括洪灾。

这个保险项目在2005年还是不错的,基本可以覆盖所有索赔金额。但是,2005年卡特里娜带来的将近1700亿美元的创纪录的索赔使它陷入了困境,迄今都没有摆脱。期间,提高保费的努力也失败了。

目前,这个项目正在从美国财政部借款,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将最终卷入其中。

央企混改第二家?中铁总向阿里、腾讯、顺丰等发出邀请

继中国联通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也有望推行混改。

今日,中铁总官网消息称,铁路总公司已经分别向阿里、腾讯、一汽集团发出了参与铁路总公司混改的邀请,而这个阵营将要进一步扩大。

另据媒体消息,被中铁总邀请参与混改的还有顺丰控股。本周一,顺丰控股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过去几年和铁路总局一直有很好合作,有数十架电商专列在运输公司货物,未来公司仍将继续加大与铁路总局合作力度,充分利用高铁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关于铁总的改革,公司将会进行认真研究并积极参与。


据中铁总官网,今年1月3日召开的中铁总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中铁总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首次公开表示,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他指出:

2017年,中铁总将规范和落实铁路两级主体企业(总公司与铁路局)权责,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综合经营开发力度,努力提高铁路企业经营效益。

今年5月、7月,陆东福分别与阿里巴巴、腾讯负责人展开了会谈,两次会谈中均提到了混改话题。

在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会面时,陆东福表示:

双方可在巩固支付宝应用、实名信息核验服务以及车站导航等方面合作的基础上,在高铁快运、国际物流、电子支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在与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CEO马化腾会谈时,陆东福称:

铁路总公司正在探索推进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欢迎腾讯公司参与铁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放大高铁的溢出效应。


混改势在必行

虽然中铁总混改一事提出已早,但推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对于中铁总混改难行的原因,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对时代周报表示:

目前,中铁总的公益性和商业性不分开,导致亏损严重,而社会资本天然具有盈利的需求,所以很难有意愿进入。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指出,铁路投资太高,回报周期长,建一条铁路,要好几年才能看到收益。

从业绩表现来看,自改制四年来,中铁总业绩始终不佳。2016年前三季度,中铁总亏损额达到55.77亿元,而全年总利润由负转正得益于年底中铁总获得的国家财政补贴。

此外,中铁总负债沉重。截至2016年底,中铁总负债达4.72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15.12%,负债率增加至65.10%。


虽然混改推行有困难,但中铁总混改势在必行。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中铁总因改革不力受中央巡视组批评。中纪委网站显示,中央第六巡视组向中铁总党组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中铁总推进中央深化铁路改革等决策部署不够有力,要求中铁总加快政企分开步伐,完善企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对此,陆东福回应称,中铁总将采取有力措施,奋力推进市场化经营改革,完善以效益效率为导向的改革创新与加强监督防范廉政风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中铁总混改会在什么时候推出呢?李锦对时代周报表示,随着十九大临近,铁路部门对改革“要有个实实在在的交代”,这也意味着,下半年的铁路改革将加快,迈出实质性步伐。

比特币真是法外之地?

具有匿名属性的比特币迅速获得犯罪分子的青睐,让许多人认为比特币是法外之地,然而美国监管部门却表态:你们真的想多了!

一位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匿名人士告诉CNBC,国土安全部可以更好地追踪用比特币交易的犯罪活动了。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正在更好地追踪那些犯罪活动,以及更有效追究比特币交易所的责任。比特币受到人们的肯定,但现在它的存在更为合法正当。

他还表示:“犯罪分子和我们都正在看到这个趋势,即比特币是双刃剑,可以让你获益,也会让你付出代价。 ”


不仅是国土安全部,美国国家税务局也在使用新手段打击数字货币的犯罪活动。

8月初,美国国家税务局宣布与比特币安全公司Chainalysis发明了一种工具,可以获知比特币钱包的所有者并监测洗钱活动。而且过去几年来,所有美国国税局的犯罪调查员都已经接受了有关虚拟货币犯罪的训练。

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缉毒局以及欧洲刑警组织在7月联合围剿了两家全球最大的从事毒品、武器和其他非法物品交易的暗网AlphaBay和Hansa。其中,AlphaBay的交易货币就是比特币、门罗币和以太币。

随后不久,希腊警方又逮捕了一名涉嫌通过数字货币交易平台BTC-E洗钱的俄罗斯男子Alexander Vinnik。


执法部门的大力打击,以及比特币交易变得更容易追踪,让犯罪分子使用比特币交易的数量大幅减少。

早前Blockchain情报集团联合创始人Shone Anstey接受CNBC采访时就估计,现在比特币的非法交易量已从去年的一半下降到20%。

欧盟也承认,比特币从来不是犯罪组织青睐的交易方式,这些犯罪组织更喜欢使用像500欧元那样的大额纸钞。

自诞生以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为用户提供了匿名的属性,但是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Eurasia Group的分析师Paul Triolo在接受CNBC采访时就表示,现在使用比特币的主要是合法的投资者,而非犯罪分子:“数字货币的整体使用问题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行业,比特币不是那个暗网中使用的奇怪货币了。”


随着对比特币的监管日趋变严,其他数字货币如以太币和门罗币成为了犯罪分子的新选择。

Chainalysis在8月的报告中指出,以太币的网络犯罪正在快速增加。今年,以太币的网络犯罪营收已经达到了2.2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