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数字世界里的财富金字塔:4%的“账户”拥有96%的比特币

华尔街见闻9月20日——遭遇中国监管洗礼的比特币火速收复了实地,今年至今涨幅依然高达300%。市值也一路膨胀至超6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一些大型企业的市值,如美国最大车企特斯拉。

那么这些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是如何分布的呢? 

美国信息可视化媒体Howmuch.net近日按比特币地址来分析比特币的市值分布:

如图所示,4.11%的比特币地址拥有了96.53%的比特币财富,而剩下的95.89%的地址仅拥有3.47%的比特币。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比特币地址是用户用来存储比特币的地址,从某种意义上地址类似银行卡号,将比特币从一个地址提出,转到另一个地址,就完成了交易的操作。

但上述的市值分布结论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个地址可以代表多个用户。例如,一个比特币交易平台或者比特币钱包可以为大量用户储存比特币。


另一个局限性是比特币的匿名性。例如比特币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隐私保护工具如CoinJoin来隐藏地址。CoinJoin是一种比特币交易压缩方法,旨在通过丢弃无用信息提高隐私保护能力。一个CoinJoin交易是指:多个用户同意一个单独的交易,这项交易有多项相同大小的输出。一个普通的区块链观察人员无法分辨输出和用户的对应关系。

因此要准确描述出比特币市值的分布是一件十分复杂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事。但上述结论至少说明了一些比特币交易平台或者比特币钱包在业内的“垄断地位。”

下图显示世界上前十大最富有的比特币地址:


比特币交易平台出海梦碎 矿机厂商谋转型

财经网9月19日——面对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严厉管制,比特币交易平台出海的设想或仅是一厢情愿。

9月15日晚间,国内前两大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和火币网公告称,“本次仅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其余业务不受影响。”但随后便调整公告,改口称,“停止所有关于虚拟货币的交易业务。”

对此,一位北京的平台人士告诉记者,监管层对平台海外业务也会进行一定的干预,比原来预想的更为严格。“币币交易的路子也行不通了。之前,各个平台还心存侥幸,认为币币交易还是可以的。”

不仅如此,该人士还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下,比特币海外交易通道确实可以被阻隔,即在主干路由设备上丢弃比特币的区块链账本数据。这意味着,届时国内所有比特币转账交易都没法确认了。

9月18日,一家大型网络企业区块链负责人也确认称,比特币交易平台面向国内的业务将全部终止。

与此同时,矿机的制造厂商也在谋求转型。“如果真的切断国内比特币交易通道的话,矿工损失最大。届时,矿工的记账和海外同步不了,就拿不到工资,等于挖不出币了。”该负责人表示。


出海之路被阻

“原来我们是有意在海外重新设立新的交易平台,目前来看,恐怕不具有可操作性。”一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负责人直言。

“原本我就并不是非常看好国内交易所出海,国内用户就算参与交易的话,也会直接去国外成熟的交易所,而境外交易所只需增加中文版就可以了。有这么大的利益在里面,国外交易所肯定会做的,而且竞争力比国内交易所强。” 工业区块链实验室首席战略官阚雷称。

“即便考虑出海的话,如果以中国用户为主,外币汇兑也会成为很大的问题。若是面对外国用户的话,其实更难,因为文化差异和成本都过高。” 阚雷进一步表示。

目前,国外的场外交易还可以将虚拟货币转换为法币(CNY)。不过,国外的交易所大部分都是以币币交易为主(如etherdelta、P网、B网等),有些除了币币交易市场以外,还有币与美元交易市场(P网、B网、bitfinex)。有些则是通过在香港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易比特币的场外交易平台继续交易,如可盈可乐等。

“不过,这些交易大多都可以走支付宝通道,但微信支付不行,也有直接的现金交易。因为是C2C的,资金甚至不通过交易平台的,直接账户间转账。因此,从银行账户上应该是看不出这是比特币交易。” 阚雷表示。


矿池业务受冲击

随着比特币监管政策的收紧,矿池的业务也受到影响。

该经销商表示,今年比特币价格疯涨的时候,矿机曾一机难求,只能按期货价格拿货,比如这个月拿到的货实际上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已预定好了。

该经销商透露,“我们现在改收比特币,而且比国内交易平台的价格高。一手钱,一手货。目前国内外差价摆在这里,国内价格要低很多。不过,目前报价是三分钟一变。因为比特币价格变化太快。我们现在说的价格是1.8万元,说不定等会又到2万元了。”

不过,在现有监管政策下,国内交易平台虚拟货币交易业务全线叫停之后,将来与海外交易平台的通道也会被阻隔。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交易,挖矿业务也会受重创。

对此,前述北京平台人士表示,从技术手段来看,确实可以通过现有主干防火墙的DPI(深度数据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识别系统,有效识别并丢失比特币账本(区块)数据,通过该方式达到阻止境外比特币网络记账节点前同步数据,从而阻止交易。

“很早前,央行就已派人去接触了各大矿池,因为比特币并不违法,只是交易所违法,所以挖矿不会禁止。” 阚雷表示。“在国内叫停公开交易之后,在比特币的世界分工里,可能将来国内会以挖矿为主,交易都在国外进行。这个其实是不利的,相当于资源消耗都在我们这里,但利润都在海外。”

不过,阚雷不认为交易平台会去挖矿,因为挖矿是个利润很低的业务,跟原来交易利润没法比。

澳洲联储:随着中国需求见顶 铁矿石涨势也该到头了

华尔街见闻9月19日—最新披露的会议纪要显示,澳大利亚联储在8月政策会议上预计,短期内铁矿石价格将出现下滑,因中国钢铁需求触顶,而铁矿石全球供应量持续扩大。

本周一(9月18日)交付至青岛港的65%品位铁矿石价格为73.50美元/吨,在过去三个月中上涨了38%。而于此同时,澳大利亚矿企Fortescue Metals集团的股价上涨了14%,至5.44澳元/股。

然而,8月中国经济数据全面不及预期,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中国铁矿石和钢铁进口量自今年5月以来稳步下滑,目前已缩减至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


澳联储:中国钢铁产量“可能已接近顶峰” 对铁矿石需求不再形成提振

根据8月会议纪要,澳大利亚联储认为:

由于中国钢铁需求持续旺盛,近来处于高位的铁矿石价格始终有基本面支撑。然而,由于长期强劲的矿业投资,全球铁矿石供应将出现持续扩张,预计价格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下滑。

澳联储官员指出,随着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水平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钢铁生产水平趋同,其产量“可能已接近顶峰”,中国钢铁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将不会对全球铁矿石需求造成明显提振。

不过,澳联储同时也指出,长期来看,“随着住宅建筑和运输基建的投资增加,印度需求对大宗商品市场将会有潜在的影响。”


8月经济数据普遍不及预期

见闻主编精选文章《读要闻 | 8月中国经济全面不及预期 “滞胀”的脚步越来越近?》指出8月工业、投资以及消费增速全线下滑,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更创1999年以来新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显现:

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没有新周期,本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是经济长期下行中政策刺激的结果,并非需求改善所致。随着政策的渐次退出和需求趋弱,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

他们还认为,需求弱复苏以及再通胀效应助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虽然经济稳中有落趋势不改,但短期下行压力相对可控。

同时在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企的背景下,担心“滞胀”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如果上游价格转移到中下游,再叠加经济增速下降,需要警惕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去产能可能过犹不及。

针对未来钢材价格,多位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其可能受到需求不足的影响,冬季限产给供给端的影响则被市场充分消化,预计钢材价格将延续震荡。

日本超越美国成全球最大比特币市场

华尔街见闻9月19日——在中国监管者逐步关停国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量急涨,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市场。

截至目前,日本的比特币交易量在全球市场占到了47%,过去24小时内最高曾达到50%,占据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半壁江山。而美国的交易占比则滑落至32.17%。遭遇数字货币史上最严监管的中国,交易量占比则下滑到7.06%,排在韩国之后。

最近一段时间,比特币价格出现过两波暴跌,在中国监管者宣布全面封杀ICO和关停比特币交易平台后,市场恐慌情绪弥漫,但很快就以火箭般的速度收复失地。从上周五低点算起,比特币价格反弹了整整1100美元,最高达到4100美元。

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分析称,投资者们意识到中国在全球比特币市场中并不如之前所想象的那么重要,可能是此次比特币价格大幅回弹的原因。


比特币的中国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监管者此次给比特币价格带来的打击远不及四年前。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比特币不是一种货币”,并禁止第三方机构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比特币价格闻讯腰斩,不久便逐步从1150美元跌至500美元,并开启了长达两年的低迷。

2013年底至2017年初是中国比特币交易的黄金时代,那时中国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比特币交易。但在今年年初,中国监管者出台了一系列严厉举措,导致国内比特币交易量暴跌。这些政策包括:规定交易所必须对该平台上的比特币交易收取手续费;禁止交易者从比特币交易平台提现等。

就在中国监管者打压国内比特币交易的同时,日本和美国的比特币交易却在在疯狂ICO的助力下卷土重来。在这一进一退之间,中国在全球的比特币交易量的占比由90%一下子跌至10%以下。直到中国9月比特币监管风暴来袭前,这一比例还只有15%。

比特币全球分布更加分散化

在中国监管者的严厉打压下,比特币交易的重心开始从中国移向监管更为宽松的日本和美国。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在9月4日央行严厉叫停代币融资,不少知名ICO投资人曾表示“不行我们就去日本”。国内比特币交易所关停信息传来后,日本也成为了国内不少比特币交易所转移阵地的首选。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今天的比特币都远非4年前的比特币。不管是不是资产泡沫,它已经成长为一个价值800亿美元的“巨球”。

此外,日本、美国、韩国的数字货币热潮快速兴起,使比特币交易呈现出了从所未有的多元化、分散化格局。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再像美国和中国当年那样,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90%的交易量。也没有哪国政府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对比特币价格产生致命打击。这使得主权政府对比特币的打击变得更加困难。

阿里系百世物流IPO规模腰斩 拟融资不足5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9月19日—路透今日报道称,阿里系百世物流的IPO规模大幅缩水,最新的拟融资额降低到4.95亿美元。

今年6月27日,百世物流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提交的IPO招股书中称,拟融资7.5亿美元。9月7日,百世物流在更新的F-1招股书中,把IPO筹资额提高到10亿美元,价格区间预计为13至15美元。

百世物流将在9月19日(今日)收盘后公布IPO招股价和具体上市时间。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百世物流目前计划发行4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来筹集至多4.95亿美元,发行价格区间在每股10-11美元。

10亿美元的融资额,本有可能令百世物流成为今年中资公司在美的最大规模上市。路透称,下调筹资额额是因为,此前初步估值阶段获得的投资者反馈平平。

从同样在美上市的物流公司中通快递的股价表现来看,中通上市当日即跌破发行价重挫15%,目前股价依旧未回升至发行价的19.50美元。

因为阿里的加持,百世物流一直被称为阿里的“亲儿子”。但“阿里系”的背景究竟能为百世增色多少,市场尚不能确定。


阿里巴巴是百世物流的最大股东,持股23.4%。百世物流的公司业务有80%来自阿里系。路透的报道还提到,阿里巴巴考虑在此次IPO中投资约1亿美元。

在此前阿里和顺丰的掐架过程中,百世坚决拥护菜鸟;百世物流还和阿里的竞争对手京东闹翻,京东在8月11日公告称,自8月21日起,通过百世快递发送商品的物流信息将无法在京东平台展示。

百世物流今年6月份提交的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百世物流的收入增长近两倍,至13亿美元。但与此同时,去年的亏损增长近一倍,至1.98亿美元。

OPEC第二大产油国可能分裂 新一轮原油战争开打?

华尔街见闻9月19日—在库尔德武装实际控制下的伊拉克北部产油省份基尔库克 (Kirkuk) ,将于9月25日举行全民公决寻求独立。

不论结果如何,全民公决的如期举行,已成为库尔德自治政府与巴格达方面斡旋的“筹码”,并可能引爆库尔德控制区石油出口利益分配上长期存在的矛盾。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二大产油国走向分裂,发生地区性冲突冲击国际油价的风险大幅攀升。


库尔德自治政府手中掌握着伊拉克近一半石油产量

自2014年开始伊斯兰国 (ISIS) 在伊拉克境内疯狂扩张,并一度攻占北部重要城市摩苏尔,集中聚居在伊拉克北部省份的库尔德人孤立无援,在当地自治政府的指挥下成为了抗击伊斯兰国扩张的中坚力量。

过去三年中,在美伊联军和库尔德武装的步步紧逼下,伊斯兰国疆域向叙伊边境收缩;而巴格达与埃比勒(Erbil,库尔德自治政府的“首都”)之间,在收复疆土分配问题上的分歧也愈演愈烈。

库尔德武装从伊斯兰国手中逐渐夺回了基尔库克省的控制权。日产量逾100万桶的基尔库克油田是伊拉克的产油“心脏”,占伊拉克全国石油产量(432万桶/日)的近三成。

2014年7月11日库尔德武装收复该油田之后,巴格达方面就提出了严正抗议,称若库尔德自治政府不将油田归还给伊政府,将面临“严重后果”。


黄色:库尔德控制区 红色:伊拉克政府控制区 黑色:伊斯兰国控制区


9月25日基尔库克省举行全民公决 伊拉克政府不承认其合法性

将于9月25日在基尔库克省举行的全民公决,受到巴格达方面的强烈抵制,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公开抨击库尔德公决“违宪”,不承认其合法性。

今日(9月19日)伊拉克中央政府授权总理府“采取一切手段”保证国家的统一。库尔德自治政府领导人马萨德·巴尔扎尼(Massoud Barzani)驳斥了公决破坏国家稳定影响民族团结的指控,并誓言要将全民公决进行到底。

著名战略智库欧亚集团中东北非部门主管Ayham Kamel表示,“尤其是在Kirkuk油田的归属问题上,巴格达方面绝对不会允许分裂独立的情况出现。”

包括德国在内的部分西方政府反对公决的举行,认为公决结果将极大地妨害对伊斯兰国的联合作战,并导致伊拉克国内紧张局势升级。

以色列政府则公开表示支持公决,从地缘战略上将库尔德武装视作制约伊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重要缓冲。

美国政府对公决持反对态度,不过库尔德武装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双方合作关系在反恐战争期间贯穿始终。


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自2012年与库尔德自治政府签署石油开发合同以来,一直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控制区开展业务工作。

巴格达当局强烈抨击雪佛龙这一决定,指出在没有中央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在该国北部地区经营的石油公司都可能被列入政府黑名单。

雪佛龙发言人在接受CNBC相关采访时表示,雪佛龙“寻求与所在国家的所有利益攸关方开展建设性合作,而任何全民公决都应由直接参与者投票决定”。

挪威油气公司DNO,奥地利OMV集团和英国海湾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境内也有相关业务经营,目前均未就库尔德省份公决一事表态。

若伊拉克这个OPEC第二大产油国以全民公决为导火索走向分裂,这些跨国油企在当地业务必然会造成影响,甚至出现油田的全面关停,导致国际油价的大幅飙升。


四国边界3300万库尔德人的诉求:建立“库尔德斯坦”

伊拉克境内有近600万库尔德人,占伊拉克总人口的20%,世世代代居住在包括基尔库克在内的伊拉克北部省份,这其中有500万人注册在案拥有合法的投票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列强瓜分中东,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在内的四国边境区域,共生活着多达3300万库尔德人,一直有着建立所谓“库尔德斯坦”的民族独立诉求。


两伊叙土四国边境居住着3300万库尔德人,寻求独立建国

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都坚决反对此次库尔德控制区的全民公决,担忧公决的举行会对本国国内的库尔德人口造成连带示范效应。

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库尔德人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愈发强烈。但由于伊斯兰国的崛起,这一进程一度被打断。

由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外界分析也始终认为库尔德控制区独立建国没有经济基础,但若围绕全民公决紧张局势升级,对全球油市将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

美国鹰派贸易代表首度开腔:中国是全球贸易前所未有的威胁

华尔街见闻9月19日   周一,美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在华盛顿的讲话中,称中国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目前的环境下,只有一个挑战比以往更艰巨,那就是中国。”莱特希泽称,“他们联合起来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的规模;给予补贴,扶持国家龙头企业;强制技术转让,扭曲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都是对全球贸易系统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威胁。”

贸易保护主义四起,“中国威胁论”也重现。在9月初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

莱特希泽在今年1月被提名为美国贸易代表,5月正式出任,成为特朗普内阁的最后一名成员。此前,他曾在里根政府担任贸易代表副职,推动签署《广场协议》。


周一的讲话,是莱特希泽本人的首场重要讲话。

莱特希泽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不是为了应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手段而生。

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发布了贸易政策年报,明确指出,贸易争端的解决将优先使用国内法,且不受制于WTO裁决,警告美国将无视世贸组织的某些裁决。

目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依据“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进行调查。


商务部指出,美方的这一贸易调查是不负责任的,对中方的指责是不客观的。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尊重双方业界希望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审慎行事。

莱特希泽表示,自己不想对这一调查给出任何结论,或是预判可能的结果。但他透露,自己收到了“非常多的埋怨”,尤其是来自一些美国大型公司,他们称自己必须将技术与中国的合资伙伴共享。

9月14日上周四,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一起中资背景的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斥资13亿美元对美国半导体公司Lattice的收购。若交易达成,这将是中资公司收购美国芯片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当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中方认为,对敏感领域的投资进行安全审查是一个国家的合法权利,但不应该成为推行保护主义的工具。

有趣的是,莱特希泽的鹰派言论,和此前退出特朗普的班农对比鲜明。

9月13日,常被抨击为“极右翼”的前白宫首席策略师班农,在香港的讲话中非但没有如媒体预计的,重申美国应对华实施强硬政策,反而是意外向中国示好,称自己“从未反华”,并盛赞中国的经济体系和领导人。


而班农离开特朗普政府后,舆论纷纷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立场转软的迹象之一。此前特朗普政府并未将中国认定为货币操纵国,也放缓了征收钢铁关税的步伐。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表态似乎暗示,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和工作岗位的流失,依旧是特朗普政府的顾虑。

不过,美中贸易趋紧,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伤及全球其他经济体。以澳大利亚为例,重点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的澳大利亚,有可能在中国经济活力下滑的同时遭到牵连,重挫澳大利亚GDP。

新华社此前也提到,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共同肩负着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全球经济平庸增长背景下,以任何理由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都是一种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