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韩国“股债汇”三杀 日元快速升破112关口

标普调整中国评级

阿里影业为何闪电转卖印度在线票务公司部分股权?

华尔街见闻9月21日——阿里影业把三个月前刚收购的印度TicketNew公司股份出售了,只是这次出售相关股份不会为阿里巴巴集团带来溢利或亏损。

9月21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把旗下全资子公司Wormhole SG 35%的股份(含额外股份)出售给UC旗下的UCWeb SG和蚂蚁金服旗下的Alipay SG,这笔交易的总代价达654.5万美元。

交易完成后,阿里影业、UCWeb SG和Alipay SG将持有Wormhole SG的股份分别为65%、20%和15%。

阿里12亿卢比收购TicketNew

公告显示,Wormhole SG于2016年10月才刚刚注册成立,其登记及全数缴足股本为1870万美元。目前,该公司在印度通过Orbgen Technologies公司拥有并负责运营一家线上电影票务预订平台TicketNew。

新浪科技6月6日引用《印度商业在线》的消息称,阿里影业以接近12亿卢比的价格收购印度TicketNew公司大多数股权,从而提升TicketNew的运营能力以及扩张其在印度本土的服务体系。这笔收购也是阿里影业在在线票务领域于中国之外的首笔收购。

资料显示,TicketNew是一家位于印度金奈的在线售票平台,在印度南部有很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二级和三级城市的影院,数量上拥有明显优势。TicketNew在印度覆盖约3000张银幕,日均出票量为10万张。与阿里影业达成合作之后,TicketNew计划在未来八个月内,日均出票量能提升至30万张。

对于阿里影业的收购,TicketNew创始人拉姆库玛儿-南玛尔瓦(Ramkumar Nammalvar)表示,印度拥有广阔的人口分布,在线售票领域很难找到一家能够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平台。TicketNew希望能够触达更广阔的观众人群,扩张到更多城市,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来支持。

股权转让为哪般?

距离阿里影业收购TicketNew仅三个月的时间,为什么这么快阿里影业就选择出售部分股权呢?

对此,公告解释称,由于用户量及电子支付方案是O2O电子商务的两个主要方面,UC可以在印度等国家经营浏览器,而蚂蚁金服则提供支付方式。因此,公司相信阿里巴巴集团及蚂蚁金服具备的战略资源对TicketNew 的发展有利。

DoNews则认为,这次阿里影业以654.4万美元的价格向UCWeb SG和Alipay SG出售股权,看似出售其在印度的在线票务股权,实际是想通过蚂蚁金服帮助TicketNew优化更多支付基础建设,完善用户体验,而UC的加入不仅多了一个入口,还可以在印度市场打造新闻客户端的模式。

无论原因是什么,阿里影业在公告中仍表示,预计出售相关股份及(如适用)额外股份将不会为集团带来溢利或亏损。

孙正义:未来30年人类将与100亿机器人同在 大多数工作会被机器人替代

华尔街见闻9月21日——钟情人工智能的孙正义再次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近日,软银集团董事长、总裁孙正义在CNBC的一次访谈节目中表示,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将快速增长,未来30年内,地球上的智能机器人将达到100亿。到那时,人类数量也将达到这一数量,“这是在地球上,我们首次与100亿机器人一起生活”。

孙正义认为,如此巨量的机器人出现,大量的行业将被重新定义:

人类创造的每个行业都将被重新定义。医疗行业、汽车行业、当然也包括信息行业。人类定义和创造的每个行业,即使是农业,也将被重新定义。因我们创造的工具在过去不如人类的大脑,而现在工具变得比人类自身更加聪明。无论任何行业的定义,都将被重新界定。

那么威胁来了,孙正义警告,人类的大多数工作将被智能机器人替代:

现在我们有“白领”和“蓝领”之分。我认为一个新“领”将会出现:“金属领”(指机器人)。“金属领”不仅将取代大部分蓝领职位,也将取代很多白领职位。因此当他们变得非常聪明,肌肉可以活动时,人类应该会重新定义工作。

今年2月,孙正义曾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提到了“奇点”概念(技术奇点指机器在智能方面超过人类的那个点)。他认为人的IQ水平大约为100,人类的天才爱因斯坦、达芬奇可能达到了200,而他相信,AI计算机的IQ最终将达到1万。

在近日的访谈节目中,孙正义再次强调了“奇点”,他表示,“超级智力将会成为现实,这种智力将会进入所有物联网设备、机器人、汽车、云计算”。他还指出,自己的一切投资都要回归到AI和机器人上

我进行这些投资的信念和愿景是什么?我只有一个信念——奇点。

与马斯克一样,孙正义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也有担忧,在谈到“奇点”的好坏问题时,孙正义称:“我认为超级智力如果使用得当,它就会成为伙伴,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威胁。”

愿景基金押注人工智能

押注互联网“大爆炸”获得巨大成功的孙正义,目前把投资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

在今年2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孙正义表示,我们预见到了个人电脑领域大爆炸,预见到了互联网领域大爆炸,“我相信,下一次大爆炸会来得更为剧烈。”他所说的“互联网领域的大爆炸”无疑是指投资阿里巴巴,而“下一次大爆炸”很可能是指:物联网发展、人工智能渗透到所有领域对所有产业的重新定义。

为了抓住“下一次大爆炸”机遇,孙正义在去年发起成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PE基金——软银愿景基金,投资重点正是人工智能、物联网。软银愿景基金计划募资1000亿美元,今年5月份披露完成首次交割时,规模就已经达到930亿美元。

成立至今,软银愿景基金已经投资了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

  • 去年7月,软银以320亿美元全资收购了芯片生产商ARM,很多无人驾驶汽车都采用了该公司的芯片架构。今年3月,软银将价值80亿美元的ARM股份转至愿景基金旗下;
  • 今年5月,软银斥资40亿美元买下英伟达4.9%股份,成为该公司第4大股东;8月,又将英伟达4.9%股份悉数转至软银愿景基金;
  • 今年7月,软银愿景基金领投了美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初创公司Brain Corp 1.14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
  • 同月,软银愿景基金领投了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Nauto;
  • 此外,软银还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多家出行领域的公司,包括美国的Lyft、中国的滴滴、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这些公司大多都有进军无人驾驶的意愿。

为什么通胀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华尔街见闻9月21日——除了正式开启了美联储的量化紧缩时代,美联储主席耶伦昨日讲话中透露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持续低迷的通胀表现,就连“央妈”也捉摸不透。

耶伦称:

我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机制并不完全了解... 今年通胀的低迷多多少少算是个未解之谜。

We don''t fully understand inflation... Shortfall of inflation this year is more of a mystery. 

然而这其实并非什么旷世难题,在高盛和德银看来,过去近十年间,美联储只是找错了地方: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通胀(如耶伦最爱的通胀指标PCE)带来的提振不及预期,却在全球市场的资产价格中造就了类同于恶性通胀的现象。


高盛:低利率环境下金融资产价格飞涨 远超名义GDP增长和实体经济通胀

高盛报告《熊市的自我修养 (Bear Necessities) 》中,就曾列举比对全球市场资产价格“通涨”和实体经济通胀的表现(下图)。

结果发现,在实体经济通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大宗商品方面甚至出现通缩态势)的同时,资本价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泡沫式增长,俨然一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架势。


高盛指出,目前惠及市场的经济扩张周期,很大程度上是对目前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环境的反映。

金融资产价格的迅猛涨势,已经将美欧实体经济的名义GDP增长率(上图红柱)和通胀率地甩在了后面,而反映实体经济的真实“价格”的标杆——薪资水平、消费品价格、房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增长速度远不及金融资产价格的“恶性通胀”。


德银:找到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之前 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无法回避

无独有偶,德银在9月18日的《下一场金融危机》报告中也表示,如果各国央行继续采取宽松政策,无约束地“印钱”注入流动性,只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报告中德银信贷策略师Jim Reid指出,自1913年美联储建立、货币政策工具成为市场流动性的“水龙头”以来,全球通胀的走势就脱离了近700多年的经济规律,在过去100年呈指数增长大幅上行。


全球通胀中位数列:左图为1209年至今,右图为1900年至今

若德银在衡量全球通胀趋势时,采用的是中位数列;如果采用平均数列,过去一个世纪当中部分国家恶性通胀的极端水平,将让这张图表比现在看起来更为惊人。

德银表示,在“找到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之前”,这样的资产通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无法回避。在建立更为稳定的全球金融框架之前,市场还会再次经历金融危机,只会早不会晚。

铁矿石期货跌入熊市 有色板块领跌A股

华尔街见闻9月21日——周四,周期品遭遇重挫,有色板块领跌A股,黑色系表现疲软。

煤价持续上涨再创年内新高,已超过发改委规定的红色警戒线,政策风险开始凸显,发改委稍早要求保障煤炭供应。今日黑色系表现疲软,午后跌幅扩大。其中,焦煤收跌超5%。

硅锰期货主力在早间跌停,跌幅为6.02%。


焦炭跌幅持续扩大,收跌3.38%,铁矿石收跌近5%,动力煤跌超3%,螺纹钢收跌2.43%。

值得注意的是,大商所铁矿石期货跌入熊市,周四收报472元人民币/吨,较近期高点下跌22%。


A股市场方面,有色板块大幅回调。选股宝主题库显示,有色铝板块跌幅约3.2%,有色铜板块跌3.1%。

今日上午,发改委发布文件,要求全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供暖煤炭供应,要求各省区市和相关企业要加强煤炭产运需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供应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文件要求,京津唐地区,要积极落实煤源,加强运输调度协调,提前做好电煤储备工作,确保电煤稳定供应。煤炭产运需三方要多签订量价齐全和有运力保障的中长期合同,要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进一步提高签约履约水平。

不仅如此,煤价持续大涨再创年内新高,已经超过发改委规定的600元/吨红色警戒线,政策风险开始凸显。据《证券日报》报道,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担忧发改委等部门即将出台调控措施。

报道称,煤炭在淡季大涨的主要原因是煤炭需求仍旧旺盛,但供应偏紧。多位市场人士预计,9月底前,煤炭库存制度就将全面推行,届时也将推动下游主动补库存。

中美欧日同步增长 全球经济或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

华尔街见闻9月21日——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正在加快,或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

9月20日,OECD在最新《临时性全球经济展望报告》(Interim Economic Outlook)中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5%,明年将进一步加快达到3.7%

经合组织OECD认为,全球经济已经获得了经济增长动力,随着投资、就业以及贸易的不断扩大,以及技术投资的反弹,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正同步增长。



不过报告也指出了目前的问题,比如商业投资和贸易的复苏仍旧过低,工资增速令人失望。

OECD首席经济学家Catherine L. Mann表示,全球经济的短期前景充满希望,但是不应对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自满。


发达国家稳步复苏

受消费支出扩大和商业投资增加的驱动,美国2017年经济增速将为2.1%,2018年将为2.4%。不过,财政宽松和监管改革可能会对2018年经济增长增加不确定性。

欧元区经济稳步复苏,今年二季度欧元区经济连续扩张了17个季度;内需外需双双走强,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创下2011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OECD将欧元区2017年经济增速上调至2.1%,2018年增速上调至1.9%。

在退欧的阴霾下,英国经济增速则可能在2018年下滑。OECD预测,2017年英国经济增速为1.6%,2018年会进一步下跌至1%。

受益于公共投资的回升和亚洲市场经济的强劲,日本上半年经济增速上涨。今年二季度日本GDP终值为2.5%,连续六个季度保持经济扩张。

OECD预计,2017年日本的经济增速为1.6%,小幅高于今年6月的预测。不过低工资增长和财政整顿可能会对2018年的经济造成压力,日本2018年经济增速预计将为1.2%


新兴市场是主要动力

新兴市场是整个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OECD上调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6.8%。随着刺激措施的缓和以及稳定企业债务,2018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6.6%

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国GDP增速都保持在了6.9%的水平,内需成为了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继续主导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则让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

作为亚洲主要经济体,印度在7月实施了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法案“商品与服务税(GST)法”。

OECD认为,改革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印度经济,因此将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6.7%和7.2%。不过长期来看,GST将结束印度过去复杂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刺激投资、生产和经济增速。

此外,俄罗斯和巴西两个金砖国家的经济也将渐进复苏。

不过OECD在报告中指出,如果想要经济增长在未来更加强劲,新兴市场国家还需依赖更深入的改革。